人教新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5872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新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新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新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新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人教新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人教新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人教新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人教新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人教新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人教新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人教新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人教新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人教新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人教新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人教新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人教新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人教新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人教新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新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

《人教新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新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

人教新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综合试题及答案

人教新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综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

1、“一国两制”的出发点是维护()

A台湾的根本利益B香港、澳门的根本利益

C大陆的根本利益D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2、在中英就香港问题展开谈判时,撒切尔夫人说:

“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时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

”这段话主要是指()

A中国处理国际关系不妥协B中国享有崇高的国际地位和声誉

C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主动权就越大D英国霸权地位丧失

3、1995年针对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重要的一步是在()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B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可以分步骤进行

C针对“台独”分子的活动,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是最佳方案

D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

4、我国政府对台的基本方针是()

A实现“三通”B经济交流C互补互利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5、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重要的一步是在()

A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B大陆两岸关系协会成立

C“汪辜会谈”D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

6、与共和国同龄的人民军队是()

A陆军B海军C导弹部队D特种部队

7、半个世纪过去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与过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倡导发起这五项原则的国家中没有()

A美国B中国C印度D缅甸

8、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A中国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国在解决国际事物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C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D美国总统访问中国,中美关系改善

9、美国第一次公开承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文件是()

A《菠茨坦公告》B《开罗宣言》C《1979年中美联合公报》D《1979年中美建交公报》

10、要了解中国研制原子弹的情况,必须查看下列哪个人物的传记?

A王进喜B邓稼先C焦裕禄D雷锋

11、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始于何时()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五大

12、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广场欢声雷动,庆祝新中国的诞生。

其中“28响”的寓意是()

A、代表中国共产党成立并领导中国艰苦斗争的28年

B、没有什么寓意

C、代表国民党在中国28年的反动统治被摧毁

D、因为28这个数字比较吉祥

13、今年(2009)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周年()

A49B50C51D52

14、“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这句话出自()

A“大跃进”时期B、“文化大革命”时期

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D、三大改造时期

15、制定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

16、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的是()

A解放战争的胜利B新中国的成立

C土地改革的完成D抗美援朝的胜利

17当前阻碍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是()

A民间交往B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

C两岸通邮、通航、通商D、日本对台湾的支持

18、“那是一个现在看来非常久远的年代。

有一天,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年轻的人们拿起枪奔赴战场,只为能有宁静的生活。

无情的战争让他们倒下了……今天,我们在互联网上再现那场战争,只是为了纪念那一群可爱的年轻人。

”你认为诗中所说的“那场战争”是指()

A解放战争B抗日战争C抗美援朝战争D土地革命战争

19、20世纪50年代,我国发生的下列事件中,未改变生产私有制的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B没收官僚资本企业

C、土地改革运动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20、今后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向是()

A集体化、商品化、专业化B公有化、社会化、商品化

C公有化、专业化、商品化D、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

21在全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中居于“龙头地位”的是()

A沿海开放城市B沿海经济开放区

C内地开放城市D经济特区

22、下面是海峡两岸母子重逢的场面。

说法不准确的是()

A、他们分离至少有38年了B儿子肯定不是现役军人或公职人员

C儿子是乘飞机直接从台湾抵达大陆的D他们都盼望海峡两岸的统一

23、谁抢占了高科技这个前沿阵地,谁就能在21世纪立于不败之地,为此,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启动了()

A星球大战计划B尤里卡计划

C《2000年科技进步综合纲要》D863计划

24、一首《英雄赞歌》: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还有迷人的《一条大河》: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多少年来,当这熟悉的旋律响起时,多少人不免心潮澎湃,联想起()

A土地革命战争B解放战争C抗日战争D抗美援朝战争25、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

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

A、进行了土地改革B粉碎了“四人帮”

C实行了改革开放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6、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改革的重点是()

A国有企业的改革B企业的股份制改选

C把企业推向市场D交通环保问题

27、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最能反映的是哪一原则()

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共同繁荣D“一国两制”

28、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基辛格秘密访华②尼克松访华③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①③②

29、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

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BP机、手机)。

这反映了()

A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30、历史兴趣小组举办了一期主题为“友好民族关系”图片展,在右图写出了这么行注解:

“1950年10月,毛泽东与班禅、阿沛晋美等北京举行的宴会上亲切交谈。

”文字中,与历史不符的是()

A时间B中央政府代表C西藏地方政府代表D地点

31、2003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长春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会议,正式把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列为国家发展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

A新中国建立时期B解放前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

32、张艺谋的电影中具有历史震撼力的是《活着》。

电影中有一个场景:

小孩找出他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

这个场景发生在()

A“文化大革命”期间B“大跃进”时期C土地改革时期D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期间

33、上下五千年,中华大家园。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这主要表明()

A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B我国各民族间的地位是平等的

C我国五十六个民族有自己的特色D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4、我国经济特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最大区别在于()

A主权归属不同B外交政策不同C社会制度不同D经济政策不同

35、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

A三大战役胜利B渡江战役胜利C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D西藏和平解放

36、下面这首歌谣“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其内容说明了什么?

()

A人民公社的优越性B农民赞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批评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D农民反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7、一个外国旅游团来到中国广东省旅游观光,游客们纷纷提出要看看广东省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城市面貌,如果你是这个旅游团的导游,你应该带他们去的城市是()

①广州②深圳③珠海④汕头⑤厦门⑥湛江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⑥C②③④⑤⑥D④⑤⑥

38、中美建交公报指出: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A一国两制B改革开放C区域自治D完全自治

39、“汪辜会谈”得以成功举办的先决条件是()

A两岸授权进行对话B汪、辜私交不错

C汪、辜分别是海协会和海基会的领导人D两会就“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达成了共识

40、为了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

A反腐倡廉B进行“三反”运动C改革开放D实行民主法制

41、2003年10月,中国载人宇宙航天试验成功,这距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不到20年B不到25年C不到35年D满40年

42、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爱好和平,但仍然要研制原子弹,主要是为了()

A准备世界核战争的到来B打击美国的对台政策

C加强我国的军事力量,还击帝国主义核进攻D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粉碎其核威胁,维护世界和平

43、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批准“863计划”的国家领导人是()

A毛泽东B刘少奇C邓小平D江泽民

44、对学生提出“健康第一”要求的我国领导人是()

A江泽民B邓小平C周恩来D毛泽东

45、我国在什么时候已整体上进入小康社会()

A19世纪末B20世纪初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末

46、1980年以来,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有()

①实施863计划②发展高等教育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④开始恢复高考制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47、由于我国就业制度改革而引发新鲜事物包括()

①持证上岗②就业培训③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④公开招聘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8、2001年中国成功获得了哪一届奥运会举办权()

A2008年第27届B2008年第28届C2008年第29届D2008年第30届

49、改革开放前,人们买粮要凭票,主要是因为()

A政府控制城镇人口规模B人口多,耕地少C政府提倡节约粮食D经济发展水平低

50、下列新中国外交史上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中日两国建交②中美正式建交③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④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⑤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⑥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A①②③④⑤B⑤③④①②⑥C③④②①⑤D⑤③④②①⑥

8、下列关于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文字表述,请诊断错误,并加以改正。

1972年2月,布什总统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北京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1978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9、历史活动课上,学生李明就建国后土地改革的情况谈了自己的见解,请诊断错误,并加以改正。

土地改革开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的颁布。

在两年的时间里,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

因为官僚资本主义制度是农民遭受剥削的根源,所以此次土地改革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使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消灭了地主阶级。

与此同时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一起,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10、下面文字的表述错误,请诊断错误,加以改正。

早在20世纪60年代,邓小平就发出“我们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我国航天技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起来。

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长征1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11、下面文字的表述有错误,请诊断错误,并加以改正.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技立国”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把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小学教育作为其奠基工程。

12、下面文字的表述有错误,请诊断错误,并加以改正.

1956年,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要印度的万隆,举行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的发展问题。

13、下面文字的表述有错误,请诊断错误,并加以改正.

1972年7月,肯尼迪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

后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美两国三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4、下面文字的表述有错误,请诊断错误,并加以改正.

20世纪70年代初期,新疆地区胜利完成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妈翻身当家做了主人,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

15、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关于台湾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以下是他们的对话,请诊断错误,加以改正。

同学甲说: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作为神圣的使命,明确提出要解决台湾问题;20世纪60年代中期,又确立了争取和平方式解决台湾的思想。

毛泽东说:

“我们都是中国人。

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同学乙说: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在江泽民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开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同学丙说:

“汪辜会谈在北京举行,使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台湾一定会回到祖国怀抱。

”16、下面文字的表述有错误,请诊断错误,并加以改正.

1978年,**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次会议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17、下面文字的表述有错误,请诊断错误,并加以改正.

国有企业改革是城市改革的重点。

即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党政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需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18、下面关于“文化大革命”的表述有错误,请诊断错误,并加以改正。

“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是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那时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

19、下面关于“文化大革命”的表述有错误,请诊断错误,并加以改正。

1966年2月前后,老一辈革命家在不同会议上,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提出了强烈批评,但被诬为“二月抗争”,受到压制和打击。

20、下面的文字表述有错误,请诊断错误,加以改正。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朱德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国际歌》为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四、情境说明题

1、阅读下列材料: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母亲!

请回答:

(1)歌词中的“MACAU”是指什么地方?

“母亲”又是指谁?

(2)谁在什么时候掳去了“MACAU”?

她又在什么时候根据什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3)“母亲”是按什么方针接她回来的?

这一方针是由谁提出来的?

最初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提出来的?

(4)根据这一方针,“母亲”的哪一个孩子在什么时候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5)想想看,如果没有这一方针,她能回到母亲的怀抱吗?

2、阅读材料:

材料一

1953—1966年我国重点建设主要成就示意图.

材料二

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是我国最大的老工业基地,“一五”时期,全国156个重点建设项目有1/3在这里,催生了像一汽、鞍钢等大批“共和国长子”,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目前,东北共有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500多家。

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东北三省在改革开放初期和90年代两次全国性的结构调整中一再丧失机遇,致使东北工业经济没有突破50年代确立的总体格局,并患上了严重的“市场不适应症”,工业和生产经营步履维艰,效益严重下滑,被称为“东北现象”。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示反映了我国1953—1966年间重点建设的特点有哪些?

为什么会呈现出这些特点?

有何意义?

(2)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形成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该工业基地的形成符合我国工业布局的哪些原则?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材料二毛泽东和斯大林(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说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原则是什么?

(2)材料二中再现了中国和哪个国家的外交场景?

材料二和材料一之间有何联系?

(3)根据材料一、二能否说明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的外交事业将一帆风顺?

请用史实证明你的观点。

(4)面对新中国面临的外交形势,新中国的领导人采取了什么政策?

取得了什么成果?

你认为应该怎样面对困难?

4、阅读下列材料:

“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史起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

从解决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独立。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

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主题。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

(1)亚非会议是何时召开的?

这次会议有何特点?

(2)周恩来在讲话中提出“应该求同存异”。

你认为亚非国家和人民有何共同之处?

(3)“存异”的含义是什么?

(4)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对本次亚非会议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5)这次会议形成了一种什么精神?

请简单说一说这种精神的含义。

(6)建国初期,周恩来为我国外交事业作出了哪些重大贡献?

(7)你能说出周恩来受到我们乃至世界人民爱戴和尊敬的主要原因吗?

你认为怎样才能做一位深受人民爱戴的人?

(8)你认为以伟人为榜样,学习做人的道理应分为哪些步骤?

5、材料一1986年4月,四位老科学家联合给**中央写信,指出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中国应该不甘落后。

材料二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在民用高技术领域共资助项目5200多个,共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

(1)“863计划”项目最初使选择七个领域作为发展高技术的重点,后来又增加了一项技术作为第八个领域,请问这项技术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说一说“863计划”实施的意义?

(3)面对现代化社会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谈谈你有什么打算?

6、材料一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使,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二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作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发的战略决策。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是中国共产党哪次会议所作出的重大决策?

(2)这两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哪一问题的高度重视?

7、材料一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只要想得到,就能做得到。

材料二没有翅膀要飞天,不坐飞机坐火箭,莫说指标能实现,白云也能摘几片。

(1)上述材料反映了当前广大群众的什么情绪?

(2)这种情绪的存在暴露了当时党和人民群众思想中的什么错误倾向,并导致了什么后果?

(3)材料二中提到的“总路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4)你认为应该怎么评价“总路线”?

总路线暴露出当时党和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深圳原属于广东宝安县,与香港只一河之隔,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划为经济特区以后,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办工业、商业和旅游业等。

在很短的时间里,把荒滩野岭变成了一座现代化城市。

人民生活也较早地达到小康水平。

外国人称深圳为“一座崛起之城”。

材料二、深圳于1979年建市,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

全市总面积2020平方千米,海岸线总长230千米。

其中经济特区面积为327。

5平方千米。

十几年来,深圳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飞速发展,由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

请回答:

(1)深圳的迅速崛起是中央什么政策的成功范例?

(2)和深圳具有同等性质的特区还有哪四个?

(3)特区发展的基本模式是什么样的?

(4)现在,我国从沿海到内地形成的开放格局是什么样的?

(5)综合两则材料,你对设立特区及中央的相关政策有什么体会?

(6)我国在对外开放中,要引进国外的哪些东西?

9、阅读下列材料

据1984年的统计,检察机关恢复重建后的6年时间里,全国共平反和纠正冤假错案40多万件,其中大部分是检察机关协同有关部门平反纠正,一部分是检察机关直接平反纠正的。

——《检察日报》

请回答:

(1)大规模地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开始于什么时候?

(2)文革中最大的冤案是什么?

是什么得到平反的?

(3)你认为中央领导开展的拨乱反正工作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积极意义?

(4)为了避免再次发生这样的事件,党和政府在“文革”应加强哪些方面的建设,请你举两个例子说明。

(5)试分析在“文革”中出现这么多冤假错案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10、材料一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

材料二社员苦干两年,生产发展了,产量一年比一年提高,社员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加,生活也一年比一年改善。

组织起来的优越性显示出来了。

材料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责任明确,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得丰收。

农民高兴地说: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请回答:

(1)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农村生产状况?

(2)材料一中,农民积极性高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3)阅读材料二,如果农民不组织起来,有哪些弊端?

(4)材料三反映了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态度怎么样?

为什么?

(5)综合三则材料,你会发现同样在农村,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制度,却取得了相同的效果,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11、《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请回答:

(1)为什么说1979年“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什么?

(2)“有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指的是谁?

请你用一句话评价这位老人。

(3)老人在1979年“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

(4)歌词中的“老人”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是指什么?

你能说出其中的一些内容吗?

它有何影响?

(5)歌曲歌颂了“老人”的丰功伟绩,你能说一说这位“老人”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作了哪些贡献吗?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综合训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DCCDC6-10:

BABCB11-15:

CACAC16-20:

ABCAD21-25:

DCDDA

26-30:

AAABA31-35:

CBBCD36-40:

BCADC41-45:

BDCDD46-50:

ADCDB

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八大;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会议);九年义务教育;百家齐放,百家争鸣;《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

9、1956年底;1958年;1978年;1999年12月20日;1997年7月1日

10、彭德怀;邓小平;周恩来;江泽民;刘少奇;黄继光;邱少云;邓稼先;邓小平;毛泽东;尼克松;布什;尼赫鲁、吴努;林彪

11、1964年10月;1970年;1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