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10.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5901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1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1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1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1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1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1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1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10.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10.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10.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10.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10.docx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10.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10.docx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10

最新《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套卷(十)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史上提出“有教无类”口号的教育家是(A)。

A.孔子B.孟子

C.夸美纽斯D.荀子

2.斯巴达和雅典两种教育体系出现于欧洲的(B)。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3学习新信息对已有1日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B)。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

C.消退抑制D.超限抑制

4.进人中学,学生经常思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未来应怎样”等问题,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B)。

A.信任感B.自我同一感

C.主动感D.勤奋感

5.学习活动中最稳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动力是(B)。

A.学习动机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D附属内驱力

6.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A)。

A.言语直观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D.表象直观

7.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B)。

A.公式学习B.命题学习

C.原理学习D.推理学习

8.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C)。

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

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

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

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

9.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D)。

A.感受与体验B.前人经验

C.记忆的内容D.信息及其组织

10.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A)。

A.道德认识B.活动与交往C.道德情感D.道德意志

11.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是由(B)因素决定的。

A.政治B.生产力

C.文化D.军事

1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B)。

A.尼德兰C.斯图谟B.夸美纽斯D.福禄贝尔

13.知识的急速增长要求人们学会学习,(A)比知识教育更重要,方法教育比结论教育更重要。

A.能力教育B.集体教育

C.情感教育D.价值观教育

14.在科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属于(B)。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D.权威水平

15.个体的平均文化程度越高,人口出生率就越低,这体现了教育(B)。

A.可以改变人口质量B.可以控制人口数量

C.可以调整人口结构D.可以制约人口迁移

16.-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制约、决定着教育的社会性质,具体地说,(A)主要是由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决定的。

A.教育的目的B.教育的领导权

C.受教育的权利D.教育的方针政策

17.学习中为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用以调节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方法的是(B)。

A.学习动机B.学习策略

C.学习理念D.学习目标

18.学会写“木”字后有助于学习写“森”,这种迁移符合(D)。

A.水平迁移B.顺向迁移

C.垂直迁移D.具体迁移

19.班级授课制的实施在我国始于(B)。

A.唐代B.清末

C.民国时期D.新中国成立

20.根据学生善于模仿、崇拜英雄的特点,我们可以使用(A)。

A.榜样法B.陶冶法

C.说服法D.指导自我教育法

21.假如你是一名班主任,要做好学生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B)。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全面了解学生

C.培养优良的班风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22.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学生的(C)为主要目的。

A.学习成绩B.自学能力C.创新和实践能力D.学习能力

23.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这不利于

学生学习,其做法依据的是学习的(A)。

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条件反射

24.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认为,学习就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C)。

A.练习B.学习C.强化D.巩固

25.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有人按偏旁结构归类识字,有人安字音归类识字,这属于(D)。

A.复述策略B.元认知策略C.精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

26.根据科尔伯格的观点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是(D)

A.寻求认可取向阶段B.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C.社会契约取向阶段D.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27.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书的次日起(C)内,做出处理。

逾期未作处理的,申诉人可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A.10日B.15日C.30日D.2月

28.“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A)

A.陶冶法B.榜样法C.锻炼法D.品德评价法

29.我国的教学理论专著《学记》,出现在教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A)。

A.萌芽期B.建立期C.成熟期D.繁荣期

30.(C)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A.教学设计B.教学模式C.教学策略D.教学评价

二、多项选择题

1.聘任教师的形式有(ABCE)。

A.招聘B.续聘C.解聘D.不聘E.辞聘

2.常用的教学设计模式有(ABC)。

A.系统分析模式B.目标模式C.过程模式D.结果模式E.评价模式

3-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包括(ABCD)。

A.改变课程功能B.调整课程结构C.精选课程内容D.改进学习方式E.改善师生关系

4.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ABCE)。

A.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建立的B.学习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

C.强化在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D.认知结构是学习的基础

E.习惯化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

5_作为班主任,要使工作取得满意结果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而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指了解(ABC)。

A.学生思想B.学生品德C.学生现有知识水平D.学生身体素质E.学生的家庭

6.关于先进生的教育,教师需要注意的问题有(ABDE)。

A.严格要求,防止自满B.不断激励,弥补挫折C.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D.发挥优势,全班进步E.消除嫉妒,公平竞争

7.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包括(ABDE)。

A.明确的共同目标

B.-定的组织结构C.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D.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E.-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8.下列属于认知派学习理论的(BCE)。

A.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B.布鲁纳的学习理论C.格式塔学习理论

D.马斯洛的学习理论E.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

9.人本主义对有意义学习的理解是(ABCD)。

A.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参与的过程B.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发起的

C.学习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等发生变化D.学习的结果由学习者自我评价

E.学习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10.关于布鲁纳的学习理论说法正确的有(ABE)。

A.布鲁纳提出了发现学习

B.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的基本结构的一般理解

C.学生的学习是接受学习

D.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通过同化过程实现的

E.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11.下列属于学校课程的物化形式的有(ABC)。

A.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C.教材D.课程目标E.教学大纲

12.关于综合课程,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有(ABCD)。

A.是由两门或两门以上相邻学科的知识渗透、融合而成的课程

B.强调学科之问的关联性与统一性

C.是基于各门学科内在联系编制而成的课程

D.它是针对学科课程而言的

E.可以取代学科课程

13.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方式有(ABC)。

A.探究式教学B.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C.自主选择教学方法

D.教师少于预,学生多动手E.非指导性教学方法

14.归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有(ABCD)。

A.影响学生对学习结果的情感体验B.影响学生对后续学习的期望

C.影响学生学习努力程度D.影响学生对自身的认识与评价

E.影响学生对职业角色的判断

15.学校可以解聘教师的情形有(BDE)。

A.不能团结同事,其他教师不愿与之共事的

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C.教师不受学生欢迎

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E.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16.依据成败归因理论,努力程度属于(BCE)因素。

A.稳定B.不稳定C.内在D.外在E.可控制

17.教师职业道德养成的主要方法有(ACDE)。

A.加强理论学习B.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知行统一C.勤于实践磨炼,增强情感体验

D.虚心向他人学习E.确立可行目标,坚持不懈努力

18.常用的精加工策略有(ABC)。

A.记忆术B.做笔记C.提问D.列提纲E。

画关系图

19.下列不属于模象直观的是(BCD)。

A.网络模拟动画B.观察实物C.演示实验D.到实地参观访问E.幻灯片演示

20.学困生同样具有进步心、自尊心,渴望进步。

教师要转化学困生,须做到以下(ACDE)

A.掌握学困生的心理,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

B.加强对学困生的监控力度

C.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D.关爱宽容学困生,给予他们最大的信任

E.关爱宽容学困生,给予他们最大的信任

三、判断简析题

1.教师只能适应青少年的发展而不能促进其发展。

此观点错误。

教育一方面具有加速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功能,另一方面,教育受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教育必须适应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但这种适应正是为了促进其发展,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2.我国课程计划中的“活动课程”与杜威所提倡的活动课程无实质性的差别。

此观点不正确。

造成将两种“活动课程”混为一谈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真正理解杜威所提倡的“活动课程”的含义。

杜威的活动课程,主张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来组织课程。

它从根本上反对分科课程。

而我国课程计划中所设的活动课程,作为课程的一种类型,并不反对分科课程,而是与分科课程相并列、提供学生自由选择、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程。

3.学习策略是一种程序性知识,由一系列的规则和技能系统构成。

此观点错误。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根据知识的分类,学习策略的实质是一种程序性知识,但是不能说它是由一系列规则和技能系统构成的。

技能不是程序性知识。

4.学生自行外出或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伤害,学校也应该负责任。

此观点错误。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学生自行外出期间发生的伤害,学校不需要负责任,但是如果教师发现学生擅自离校等与学生人身安全直接相关的信息,而没有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这时学生发生的伤害学校是需要负责任的。

5.心理健康也就是没有心理疾病。

此观点错误。

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心理健康有以下几个标准:

(1)情绪稳定、乐观;

(2)人格完整;

(3)正确的自我观;

(4)心理行为表现符合年龄特征;

(5)人际关系和谐;

(6)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据此可以看出,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

四、案例分析题

儿童刘某,男,2001年4月出生。

2007年该儿童要求进入某师范大学的附属小学接受义务教育,该小学拒绝接收,理由是:

区教委制定的区中、小学2007年度招生方案规定该附属小学的新生入学年龄为6岁10个月,而刘某至2007年8月30日新生入学只有6周岁4个月零10天。

刘某的父亲则认为其子已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5条规定的年满6周岁应当入学的年龄,附属小学拒收系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

他们多次与学校交涉未果。

刘某的父亲遂多次要求区教委对该小学拒收刘某入学一事作出处理,区教委一直对此事不予受理。

请你利用教育法律知识分析该案例。

该案例涉及到公民受教育权利的保护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4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第5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而本案争议的焦点正在于入学实际年龄的确定。

而保障适龄儿童按时入学、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行使,这当然是各级人民政府的法定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正式实施以来,此类案件中的相对人一方可依法向区教委所属的本级人民政府(区政府)或其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市教委)申请复议,区人民政府或市教委应予以处理。

五、阅读分析题

开学不久,陈老师发现学生杨朗有许多毛病。

陈老师心想,像杨朗这样的学生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

一次,陈老师找他谈话说:

“你有缺点,但你也有不少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

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

”第三天,杨朗很不好意思地找到陈老师,满脸通红地说:

“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

”陈老师听了说:

“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

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

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

不过当兵同样需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

”听了老师的话,杨朗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

问题:

材料中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遵循了哪些德育原则?

(1)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遵循了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疏导原则实际上也就是循循善诱原则。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讲明道理、疏通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达、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陈老师在对学生杨朗进行教育时,让其自己发现自身优点,并进行表扬和激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德育效果。

(2)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遵循了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现现状,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陈老师正确认识和评价了杨朗的优点(心肠好、力气大),并鼓励他去参军,使他树立了自信心。

(3)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遵循了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

陈老师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客观地分析和评价了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鼓励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正是这一原则的体现。

六、论述题

1.有人建议,在教育实践中,“要多使用奖励,而尽量少用惩罚”。

请简要阐述你对这种建议的看法。

这种建议有一定的道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对学习有促进作用;而后者恰恰起到相反的作用。

虽然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具有推进作用,但使用过多或者使用不当,也会产生消极影响。

所以,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奖励,当然,对于某些学生而言,适度而善意的批评有时也能促进学习。

2.王某想去参加教师招聘考试,问及原因,他回答说:

“教师工作轻松、悠闲,每年还有寒暑假,我图的就是这个。

”也有人认为教师的劳动就是“三清”(清闲、清贫、清高)。

对这些看法,应做何评价?

(1)王某对教师工作的认识是不对的。

实际上,教师的工作不仅不轻松,而且很辛苦,没有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是做不好的。

(2)教师工作的专业性很强,对教师的个人能力要求更高,没有相应的教育教学技能是做不好教师工作的。

(3)如果抱着图轻松、清闲的态度从事教育工作势必造成不良的后果。

(4)现在教师的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水平,教师的待遇逐年改善。

教学设计示例

1.能够对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关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观察记录等;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

2.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了解斜面的基本组成;知道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知道斜面的变形螺旋及其作用;了解斜面及螺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对科学研究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科学;体验到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的乐趣;关注身边的简单机械的应用。

知道斜面的作用及其省力规律。

实验探究斜面省力规律,斜面是变形的螺旋。

教师材料:

课件。

学生材料:

斜面、测力计、小车、记录纸。

1.谈话引入:

师:

孩子们喜欢看熊出没吗?

看,大家熟悉的光头强载着熊大熊二开始了探险之旅。

突然,前面没路了,只有一座高高的桥,聪明的你有什么方法能让车开过去呢?

生:

用吊车吊;可以搭个桥……

师:

你的方法是?

生:

架在桥的边缘上,让小车开上去。

师:

请你演示一下。

2.学生演示搭斜坡。

3.出示图片(引桥)介绍斜坡,揭示斜面。

师:

生活中,架上去这部分我们称为(引桥),但是在科学上我们称为斜坡。

今天我们就走进第3课《斜坡的启示》(板书课题),请翻到课本第6页,我们先认识一下斜坡。

斜坡就是一种斜面,像刚才的演示,把一个平面一高一低放置之后就构成了一个斜面。

(板书斜面)。

4.你搭建斜面的理由是什么?

(省力、方便)

1.提出问题:

运用斜面真的能省力吗?

我们需要做实验验证下。

2.我们先认识下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

测力计、小车、三种不同长度的斜面

3.谁来说说你怎么设计实验

测量出小车在斜面上匀速前进的拉力和直接提起小车的力。

两者之间进行对比就可以知道是否省力了。

4.实验提示:

(1)用测力器测量小车在斜面拉力时,要顺着小车的运动方向,在斜面上匀速缓慢地拉。

在拉动的过程中读数,视线要与刻度一致。

(师演示)

(2)各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员仔细做好记录,完成实验单后请举手示意。

5.学生分组实验。

(限时6分钟)。

6.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第一小组汇报后,师:

第二组同意吗?

请汇报你们的实验结果。

其他小组都同意这个观点吗?

7.师:

老师有疑问,这是空车,如果小车装有重物,斜面还会省力吗?

请学生甲、乙上台演示实验。

8.师生演示实验,测量装有勾码的小车自身重力和在70cm斜面的拉力。

学生读数并比较。

9.交流发现,得出实验结论:

斜面可以省力。

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相机补充板书)

1.交流新发现:

师:

大家通过刚才的研究除了发现斜面有省力的作用,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生:

省力可能与斜面的长度有关。

(板书:

斜面长度?

师追问:

有关系吗?

有怎样的关系呢?

第三组学生:

我们小组认为斜面越长,用的拉力小;斜面越短,用的拉力大。

2.结合你们刚才的实验说说:

生:

我们搭建长度是30厘米的斜面,需要的拉力是牛顿,我们搭建长度是50厘米的斜面,需要的拉力是牛顿,我们搭建长度是70厘米的斜面,需要的拉力是牛顿。

3.其他小组同意这个观点吗?

另一小组汇报结果,发现:

斜面长度越长越省力,长度越短越不省力。

4.师:

同学们都说越长越省力,如果我们搭的斜面长度是100cm、200cm、500cm......)拉力会......?

生继续猜想,拉力会越来越小。

师:

如果搭得更长,比如1千米、10千米,是否就不需要用力了?

生:

需要。

师:

如果你是光头强,你会选择哪一种斜面?

生1:

选最长的一块,因为最省力;生2:

选择最短的一块,因为使用材料最少;生3:

选择中间那块,既省材料也有省力的作用。

师:

大家都给出了每一种选择的优缺点,在日常的生活中设计师中会选择最合适的方案。

5.老师把同学们做的实验放在电脑屏幕上,(ppt三个三角形)同学们观察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

生:

30cm的斜面最陡,70cm的斜面最平缓。

师:

不得不竖起大拇指称赞你善于发现,善于思考。

你说的斜面看起来陡,在科学上我们说是斜坡的坡度大,斜面平缓在科学上说的斜坡的坡度小。

(相机板书:

坡度)所以高度一定时,改变斜面的长度,其实就是改变......

生:

斜面的坡度。

师:

怎么改变的?

生:

高度一定时,斜面的长度越长,坡度越小,越省力。

斜面越短。

坡度越大,越不省力。

(完成板书)

6.师质疑:

(ppt显示一个三角形)当斜面长度一定时,还有什么办法减小坡度?

生:

降低斜坡高度

师课件演示不同高度的斜面。

师生总结:

斜面长度一定时,我们可以增加坡面的长度,也可以降低斜坡的高度来减小坡度,从而达到省力的目的。

这就是斜坡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认识变形的斜面

2.设计引桥帮汽车上桥。

师:

这是一座很高的桥,周围都是民房,土地资源紧张,只有一小块用地,你怎么设计引桥?

为什么?

抽生上台演示。

师:

设计理由?

生1:

搭建斜面。

师:

我们一起来看,如果直接搭建,斜面短,但坡度大,车子没那么大动力。

生2:

通过延长斜面长度,实现降低坡度。

师:

有道理吗?

请看设计师这样设计的,建在这里是通过降低高度从而.....生:

.减小坡度;整个引桥呈螺旋式上升其实是延长了......生:

斜面长度来减小坡度。

1.师:

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吧!

请大家取出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将三角形的最短直角边贴在钉子上,然后将纸围着钉子绕起来。

你发现了什么?

......

生1:

呈螺旋状。

生2:

就像螺丝钉上的螺纹......

师:

展开我们发现螺纹就是.....生:

.斜面。

对,这种螺旋,我们叫变形的斜面。

将螺丝钉沿螺纹拧进木头,实际是沿着斜面往里面拧,所以较省力。

(二)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1.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和螺旋,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2.出示斜面应用图片:

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斜面和螺旋,你能找到并指出来吗?

并说说它的作用。

(1)盘山公路

(2)滑滑梯(3)立交桥((4)斧头(5)传送带

1.今天我们通过斜坡得到启示,探究了斜面的省力原理?

(高度相同时,斜面越长,坡度越小越省力,长度相同时,斜坡坡度越小越省力。

2.课余探究:

同样长的螺丝钉,其螺纹圈数越多越省力,还是越少越省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