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月考试题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6076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5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月考试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月考试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月考试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月考试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月考试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月考试题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月考试题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月考试题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月考试题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月考试题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月考试题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月考试题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月考试题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月考试题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月考试题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月考试题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月考试题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月考试题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月考试题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月考试题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月考试题1.docx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月考试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月考试题1.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月考试题1.docx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月考试题1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23中学九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5个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30分。

其中1-12题为单项选择题,13-15题为多选题,多选、不选或错选不得分,漏选得1分。

1.端午浓情,小乐给奶奶剥粽子,奶奶给小乐戴香囊.粽香、药香四溢,这个现象说明(  )

A.分子由原子组成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间有引力

 

2.将40mL水与40mL酒精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小于80mL.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分子间是有间隔的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3.“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这表示“可燃冰”的(  )

A.热量很大B.温度很高C.热值很大D.比热容很大

 

4.如图所示,在练习使用电流表的实验中,某同学发现电流表(0~3A)的量程刻度值标示不清,根据你对电流表的了解,电流表的正确读数是(  )

A.0.42AB.0.44AC.2.2AD.2.4A

 

5.《舌尖上的中国Ⅱ》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饮食文化的关注.四川的腊肉、香肠受到人们的青睐,火锅更是以麻、辣、鲜、香吸引着众多食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较远的地方就能闻到火锅味,说明分子只在高温下运动

B.在腌制腊肉时,要把盐涂抹均匀,是因为盐不会扩散

C.灌制好香肠后,要晾在通风的地方,是为了防止水分蒸发

D.往火锅里加入食材,食材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

 

6.夏天,人们喜欢到海边度假.白天,海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夜间却不会很凉.而沙漠的夏天昼夜温差可达50℃.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海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

B.海边有风而沙漠地区可能没有

C.太阳照射沙漠地区的时间较长

D.太阳直射沙漠地区,斜射海边

 

7.木工师傅做家具时,来回拉动锯条锯木头.锯条温度将升高.该过程主要通过(  )

A.热传递使锯条的内能增加B.做功使锯条的内能增加

C.热传递使锯条的内能减少D.做功使锯条的内能减少

 

8.用一根毛皮与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排斥,由此可以判定(  )

A.小球一定带正电

B.小球一定带负电

C.小球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

D.小球一定不带电

 

9.下列关于水的理解,正确的是(  )

A.0℃的水内能为零

B.水温降低,内能一定减小

C.水受热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大

D.30℃的水比20℃的水所含的热量多

 

10.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min吸收的热量为(  )

A.5.04×105JB.4.2×105J

C.2.52×105JD.条件不足,不能计算

11.为保证司乘人员的安全,轿车上设有安全带未系提示系统.当乘客坐在座椅上时,座椅下的开关S1闭合,若未系安全带(安全带控制开关S2断开)仪表盘上的指示灯将亮起,当系上安全带时,安全带控制开关S2闭合,指示灯熄灭.则图中电路图设计最合理的是      .

12.如图是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循环中的一个冲程,它是(  )

A.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13.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个实验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这个实验说明物体内能可以对外做功

C.在这个实验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这个实验基本反映出了热机的工作过程

 

14.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负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A金属箔的张角减小

B.A中的自由电子通过金属棒流向B,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C.A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B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

D.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从A流向B,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15.下面是小华同学对身边的一些电路进行观察分析后作出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厨房中的抽油烟机里装有照明灯和电动机,它们既能同时工作又能单独工作,它们是并联的

B.马路两旁的路灯,晚上同时亮早晨同时灭,它们是串联的

C.楼道中的电灯是由声控开关和光控开关共同控制的,只有在天暗并且有声音时才能亮,所以声控开关、光控开关及灯是串联的

D.一般家庭中都要安装照明灯和其它用电器,使用时互不影响,它们是并联的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8分。

16.泡方便面时调料包很难撕开说明分子间存在      ,倒入开水后,过一段时间能闻到香味是因为      .

 

17.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一根可以绕铁支架自由转动的吸管,使它带上电,现用一带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它们带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吸管上的电荷没有通过铁支架转移,说明吸管是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18.双能源(汽油和天然气)汽车以其经济、污染小等优点倍受人们青睐.(已知汽油的热值为3.2×107J/L、天然气的热值为7.2×107J/m3)

(1)内燃机是汽车的“心脏”,它是把内能转化为      能的机器.

(2)完全燃烧9L汽油放出的热量与完全燃烧      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相等.

 

19.汽车在转弯前,要打开转向灯,司机需拨动一下方向盘旁的一根杆,这根杆的作用相当于电路中的      ;位于同侧的前后两个转向灯会同时闪亮,但前转向灯坏了时后转向灯还能亮,则位于汽车同侧的前后两个转向灯的连接方式为      .

 

 

三.解答题(共1小题,共5分。

20.

(1)如图所示,试在两个虚线框内,选填“电源”和“开关”的符号,并满足当开关都闭合时两灯组成并联电路.

 

(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电路图,正确连接实物图(导线不能交叉).

 四、计算题(1小题,共7分。

21.某团队在海拔3000多米高山上野营时,使用铁锅烧水,他们发现把体积为2L的水从10℃加热到85℃时,共消耗了5kg的干木柴,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干木柴的热值为1.2×107J/kg).求:

(1)干木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水吸收的热量.

(3)铁锅烧水的效率.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个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30分。

其中1-12题为单项选择题,13-15题为多选题,多选、不选或错选不得分,漏选得1分。

1.端午浓情,小乐给奶奶剥粽子,奶奶给小乐戴香囊.粽香、药香四溢,这个现象说明(  )

A.分子由原子组成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间有引力

考点:

扩散现象.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

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解答:

解:

小乐给奶奶剥粽子时闻到了粽子的香味,说明粽子的香味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到空气中,被小乐闻到了;

奶奶给小乐戴香囊,闻到了药的香味,说明药的香味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到空气中.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能否用扩散现象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是中招的热点.

 

2.将40mL水与40mL酒精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小于80mL.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分子间是有间隔的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考点: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

分析:

根据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进行解答.

解答:

解:

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之间有间隙,40mL水与40mL酒精混合后,由于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彼此进入对方分子之间的间隙,致使溶液的体积小于80mL.

故选A.

点评:

熟练掌握粒子的基本性质,能用粒子的性质解释一些宏观现象.

 

3.“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这表示“可燃冰”的(  )

A.热量很大B.温度很高C.热值很大D.比热容很大

考点:

燃料的热值.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

利用下列概念分析判断:

(1)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2)热量指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热量是一个过程量;

(3)1kg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4)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解答:

解:

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说明“可燃冰”的热值大于煤气的热值,即“可燃冰”的热值很大.

故选C.

点评:

深入理解温度、热量、比热容、热值的概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如图所示,在练习使用电流表的实验中,某同学发现电流表(0~3A)的量程刻度值标示不清,根据你对电流表的了解,电流表的正确读数是(  )

A.0.42AB.0.44AC.2.2AD.2.4A

考点:

电流表的读数方法.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压轴题.

分析:

根据在电流表的同一刻度处,0~3A量程的读数是0~0.6A量程读数的5倍计算.

解答:

解:

电流表使用“0~3A”的量程时,指针恰好指在0.44A位置,读数应为2.2A.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流表不同量程的读数的关系.

 

5.《舌尖上的中国Ⅱ》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饮食文化的关注.四川的腊肉、香肠受到人们的青睐,火锅更是以麻、辣、鲜、香吸引着众多食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较远的地方就能闻到火锅味,说明分子只在高温下运动

B.在腌制腊肉时,要把盐涂抹均匀,是因为盐不会扩散

C.灌制好香肠后,要晾在通风的地方,是为了防止水分蒸发

D.往火锅里加入食材,食材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

考点:

分子的热运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物体内能的改变.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热和能.

分析:

根据分子的性质进行分析,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分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液体温度、表面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快慢.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所以分子动能会变大,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内能越小.

解答:

解:

在较远的地方就能闻到火锅味,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A错误;

在腌制腊肉时,要把盐涂抹均匀,是因为盐扩散慢,故B错误;

灌制好香肠后,要晾在通风的地方,是为了加快水分的蒸发,故C错误;

往火锅里加入食材,食材温度升高,内能会增加,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分子的运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及内能的改变方法,理解解答即可.

 

6.夏天,人们喜欢到海边度假.白天,海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夜间却不会很凉.而沙漠的夏天昼夜温差可达50℃.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海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

B.海边有风而沙漠地区可能没有

C.太阳照射沙漠地区的时间较长

D.太阳直射沙漠地区,斜射海边

考点:

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

沿海地区水多,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的温差小.

解答:

解:

沿海地区水多,水的比热容较大;沙漠地区,地表以砂石为主,砂石比热容较小.

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砂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砂石温度升高的多,所以海边升高温度较低,沙漠升高温度较高;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砂石温度降低的多,所以海边降低温度较少,沙漠的降低温度较多,因此海边白天海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夜间却不会很凉,沙漠的昼夜温差巨大.

故选A.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是中考的命题的热点形式.

 

7.木工师傅做家具时,来回拉动锯条锯木头.锯条温度将升高.该过程主要通过(  )

A.热传递使锯条的内能增加B.做功使锯条的内能增加

C.热传递使锯条的内能减少D.做功使锯条的内能减少

考点: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

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法,一是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二是热传递.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

用锯条锯木头,要克服摩擦做功,消耗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木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锯条内能改变的.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改变物体内能两种方法的了解与掌握,属于基础题目.

 

8.用一根毛皮与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排斥,由此可以判定(  )

A.小球一定带正电

B.小球一定带负电

C.小球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

D.小球一定不带电

考点:

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电流和电路.

分析:

(1)人们规定,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解答:

解:

题中说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此棒一定带负电,又说棒与小球排斥,说明棒与小球带同种电荷,即小球也带负电.

故选B.

点评:

注意:

如果棒与小球相吸引,则有两种可能性,因为异种电荷相吸引,小球可能带电,与棒是不同种的电荷;又因为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小球可能不带电,被带电的棒所吸引了.

 

9.下列关于水的理解,正确的是(  )

A.0℃的水内能为零

B.水温降低,内能一定减小

C.水受热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大

D.30℃的水比20℃的水所含的热量多

考点:

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密度公式的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分子热运动、内能;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

(1)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

(2)物体温度升高,物体内能增加;物体温度降低,物体内能减少.

(3)物体质量一定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4)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

解答:

解:

A、0℃的水具有内能,其内能不能为零.不符合题意.

B、水温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少.符合题意.

C、水吸收热量时,水膨胀,水的体积增大,水的质量不变,根据密度公式得,水的密度变小.不符合题意.

D、30℃的水和20℃的水都没有发生热传递,都没有热量的吸收和放出,不能谈热量多少.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物体的内能是一个状态量,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内能,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才能有热量的吸收和放出.

 

10.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min吸收的热量为(  )

A.5.04×105JB.4.2×105J

C.2.52×105JD.条件不足,不能计算

考点:

热量的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

由题知物质甲和水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是物质甲吸收热量的2倍.根据吸热公式Q=c吸m△t判断两物质的比热容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物质甲的比热容.

由图象确定甲10min升高的温度,然后根据Q吸=cm△t求出甲物质吸收的热量.

解答:

解:

由图象可知:

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水温度升高60℃需要20min,物质甲温度升高60℃需要10min.

所以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吸收的热量关系为:

Q水吸=2Q甲吸.

由热量计算公式Q=cm△t得:

c=

所以c水=2c甲.

又因为c水=4.2×103J/(kg•℃),

所以c甲=2.1×103J/(kg•℃),

甲物质10min升高了60℃,

Q甲吸=c甲m甲△t甲=2.1×103J/(kg•℃)×2kg×60℃=2.52×105J.

故选C.

点评:

较两个量的大小一定要根据公式来分析,这样思维严谨些.有图象的要合理利用图象.解决此题的关键就是能得出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要吸收的热量是甲的2倍.

 

11.如图是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循环中的一个冲程,它是(  )

A.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考点: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图析法.

分析:

解决此题要结合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特点和原理进行分析解答,知道做功冲程和压缩冲程中的能量转化.

解答:

解:

图中的气门关闭,活塞上行,因此这是压缩冲程;在压缩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了汽油机的四个冲程,注意从活塞的运动方向和气门的关闭两方面判断.

 12为保证司乘人员的安全,轿车上设有安全带未系提示系统.当乘客坐在座椅上时,座椅下的开关S1闭合,若未系安全带(安全带控制开关S2断开)仪表盘上的指示灯将亮起,当系上安全带时,安全带控制开关S2闭合,指示灯熄灭.则图中电路图设计最合理的是 B .

考点:

串、并联电路的设计.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设计与制作题;电流和电路.

分析:

由题意知,只有坐在座位上时,指示灯才亮,故S1可控制灯,当开关S2闭合时,灯又不亮了,说明指示灯被S1短路了.

解答:

解:

A、两开关串联,只有乘客坐下,系上安全带时指示灯才会发光,不符合题意;

B、指示灯与S1串联,与S2并联,乘客坐下时指示灯亮,系上安全带时,指示灯被短路熄灭,并且不会出现电源短路,符合题意;

C、指示灯与S1串联,与S2并联,乘客坐下时指示灯亮,系上安全带时,指示灯被短路熄灭,但出现电源短路,不符合题意;

D、两开关并联,无论乘客坐下,还是系上安全带,指示灯都会发光,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

本题利用了对用电器短路时,用电器将不工作设计电路,注意不能出现对电源短路的情况,电阻是保护电阻,可使电路对电源不被短路.

13.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个实验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这个实验说明物体内能可以对外做功

C.在这个实验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这个实验基本反映出了热机的工作过程

考点:

能量的相互转化.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热和能.

分析:

解答此题要知道:

①当对物体做功时,机械能转化为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增大;当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物体的内能减小;

②在内燃机的做功冲程中能量转化关系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答:

解:

加热试管中的水沸腾后,产生的水蒸气推动软木塞做功,软木塞跳起,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实验说明物体内能可以对外做功,故A错误,BC正确;

热机是利用内能做功的机器,在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的燃气对活塞做功,活塞带动曲轴转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这个实验基本反映出了热机的工作过,故D正确.

故选BCD.

点评:

此题结合木塞冲出的实验考查了能量转化关系,知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此题是考查的知识点较为全面,要结合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分析解答,

 

14.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负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A金属箔的张角减小

B.A中的自由电子通过金属棒流向B,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C.A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B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

D.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从A流向B,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考点:

电流的方向;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电流和电路.

分析:

(1)规定电流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

(2)验电器使用时是让金属杆上的金属箔带上同种电荷,然后同种电荷会相互排斥从而验证物体是否带电的.

解答:

解:

(1)A带负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A上的部分负电荷会转移到B上,因此验电器B的金属箔由于带负电会张开;

(2)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因此电流方向是由B到A.

故选B.

点评:

本题的目的是考查对验电器使用原理、电流方向的掌握情况,在金属导体中,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是负电荷(自由电子),所以在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始终与自由电荷的运动方向相反.

 

15.下面是小华同学对身边的一些电路进行观察分析后作出的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厨房中的抽油烟机里装有照明灯和电动机,它们既能同时工作又能单独工作,它们是并联的

B.马路两旁的路灯,晚上同时亮早晨同时灭,它们是串联的

C.楼道中的电灯是由声控开关和光控开关共同控制的,只有在天暗并且有声音时才能亮,所以声控开关、光控开关及灯是串联的

D.一般家庭中都要安装照明灯和其它用电器,使用时互不影响,它们是并联的

考点: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应用题;电流和电路.

分析:

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既可以单独工作又互不影响;根据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既可以单独工作又互不影响的特点分析不同电路的连接方式.

解答:

解:

A、厨房的抽油烟机中的照明灯和电动机既可以单独工作,又互不影响,因此它们的连接方式为并联,故正确符合题意;

B、路灯是用来为行人照明的,并且当其中一个灯泡不亮时,其它灯泡仍可以正常工作,即每个灯泡既可以单独工作,又互不影响,因此路灯是并联的;故错误但不符合题意;

C、只有“光控开关”和“声控开关”都闭合时,灯才能亮,因此这两个开关与灯串联,故正确符合题意;

D、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既可以单独工作,又互不影响,因此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故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ACD.

本题考查家庭电路的组成,知道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的连接方式为并联连接.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8分。

16.泡方便面时调料包很难撕开说明分子间存在 引力 ,倒入开水后,过一段时间能闻到香味是因为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考点: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解答:

解:

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要撕开调料包,需要克服分子之间的引力;

能闻到香味是扩散现象,它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答案为:

引力;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点评:

本题通过日常生活现象考查了分子动理论的了解,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17.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一根可以绕铁支架自由转动的吸管,使它带上电,现用一带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它们带 同种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