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物理研究所大事记1928初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6137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5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物理研究所大事记1928初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大气物理研究所大事记1928初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大气物理研究所大事记1928初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大气物理研究所大事记1928初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大气物理研究所大事记1928初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大气物理研究所大事记1928初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大气物理研究所大事记1928初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大气物理研究所大事记1928初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大气物理研究所大事记1928初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大气物理研究所大事记1928初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大气物理研究所大事记1928初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大气物理研究所大事记1928初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大气物理研究所大事记1928初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大气物理研究所大事记1928初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大气物理研究所大事记1928初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大气物理研究所大事记1928初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大气物理研究所大事记1928初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大气物理研究所大事记1928初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大气物理研究所大事记1928初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大气物理研究所大事记1928初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气物理研究所大事记1928初稿.docx

《大气物理研究所大事记1928初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物理研究所大事记1928初稿.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气物理研究所大事记1928初稿.docx

大气物理研究所大事记1928初稿

大气物理研究所大事记(1928-2001)初稿

1928年6月9日,国立中央研究院正式成立,下设八个研究所,气象研究所为八所之一,该所也随之正式成立,著名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任所长。

选南京钦天山为所址,在山顶北极阁原址重建气象台,自5月动工至12月完工。

1928年,做气象预报或进行气象研究、必须有气象观测资料,但当时中国仅有的一些气象台站都是外国人掌握的。

竺可桢认为“建立我国自己的气象台网是开展气象工作的前提”,上任就制定了《全国设立气象测候所计划书》,并陆续执行计划建立站网。

1928年5月,研究所派沈孝凰、黄厦千(黄应欢)至菲律宾马尼拉观象台学习天气分析和预报(同年10月回所),为开展天气预报作准备。

1928年9月25日召开第一次所务会议。

议决:

编辑“气象季刊”专列观测报告和编辑“钦天山气象台落成纪念刊”,并规定每月一次所务会议研究所内大事。

以后此会不再一一记述。

1928年9月30日子夜,地面气象观测由山下移至北极阁山上(海拔67.9米)观测。

之前,在气象研究所筹备期间于1928年1月1日起在南京成贤街大学院内的观测,为气象研究所气象观测记录之开始。

观测员仅刘治华、沈孝凰、全文晟、黄厦千(黄应欢)四人,3月增聘张宝堃、郑宽裕两人,六人全是大学毕业。

1928年底,国外订购之仪器陆续运到(多自德、英、法三国购来),计有测候仪器共90余件,总价值两万五千余元。

1929年1月,改“气象季刊”为月刊,并出版年刊、专刊、集刊和丛刊。

1929年3月11日—4月20日,创办气象专业学习班,即第一期气象练习班,学员14人,都为航空及有关省因工作需要而保送的。

1929年4月,派遣本所测候员黄厦千(黄应欢)北上接收北平气象台(位于北平东城泡子河)并定为本所直辖台,黄后来受聘于清华大学执教,并主持清华气象台。

他为本所特邀研究员,1932年负责本所的风筝观测。

1929年5月,竺可桢出席在爪哇举行的第四届太平洋科学会议,发表“中国气候区域论”论文。

1930年元旦起,气象研究所根据东亚气象情报做出东亚天气形势图及天气预报,并开始对外服务。

粉碎了外国人所说的中国人不可能做出天气预报的断言,结束了中国领土上全由外国人发布天气预报的历史。

1930年1月18日,开始用单经纬仪在北极阁观测南京地区的高空风。

1930年3月12日植树节,北极阁大规模植树造林,所中职员分头领导、雇工数十人,栽种十天才完毕,植各种林木数万株。

1930年4月16~17日,气象研究所通过国立中央研究院在南京召开首次全国气象会议,与会代表50余人,推举中国气象学会会长、气象研究所所长竺可桢为会议主席,主持会议。

1930年5月15日,气象研究所施放第一枚探空气球,但仪器和记录未能收回。

1930年8月11日,气象研究所的高空测风气球高达23.4公里,这是我国首次获得平流层测风记录。

1930年8月15日,气象研究所图书馆奠基,由蔡元培院长题碑。

1930年,吕炯去德国柏林留学。

1931年1月起,北极阁气象台开始观测太阳辐射。

1931年2月,本所测候员徐近之、胡振铎随西北科学考察团气象组去蒙古考察西北气象。

为开辟中德航线,气象研究所与德国合作,在航线上用风筝进行探空观测。

共计获得123次3000米以下各层的气压、气温、湿度资料。

1931年3月,继去年植树后,又植2年龄黑松2万株,1年龄黑松2万株。

北极阁全山东、西、北三面植遍。

原来的北极阁四周广漠,林木不繁。

1931年春,派金泳深赴日本帝国大学学习地震,

1931年4月1日,本所开办的第二期气象练习班开学,录取学员40人,其中招收史镜清等27人,保送生宛敏渭等13人,于12月26日结业。

1931年4月,为使气象服务于农业,将物候记录24个项目表分寄给国内各测候所、台、站填报。

4年后汇总,各省可对照月令,用于农业。

1931年6月9日—7月7日,内政部邀请中央研究院等8个单位15名气象专家讨论通过气象研究所起草制定的“全国气象观测实施规程”,并于1932年5月由行政院颁发全国各省、市政府施行。

1931年6月,北极阁图书馆落成启用。

内有气象专门书籍4千余册,欧美各国气象杂志70余种,中外气象报告102处。

世界各著名气象台皆与本所按期交换出版物。

1930年6月,气象研究所开始建立北极阁地震台,1931年3月建成,1932年起开始地震观测,由日本留学归来的金泳深负责。

以取得地震资料并探求地震、海啸与气象的关系。

1931年7月,全国雨量破30年来记录,水灾遍及全国,长江下游灾情更重。

竺可桢等调查研究发现这次长江、淮河洪水,与1908、1887年特大洪水均相隔约22年,恰好是太阳11年活动周期的1倍,这是我所研究日--地关系之始。

1931年10月起气象研究所开始飞机高空观测,有偿委托航空队代为记录高度、温度、湿度。

至1936年共有效飞行99次,高度达2.7~5.7公里。

1931年春,气象研究所派金詠深去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研究地震。

1932年6月16日开始东亚各地气象总报告,增播东亚50多处气压、温度、风向、风速、天气状况。

1932年7月1日起,气象研究所在北极阁正式开始了地震的观测记录,由日本留学归来的金泳深负责,探求地震、海啸与气象的关系。

1932年8月—1933年8月,研究所应邀参加第二届国际极年测候工作。

7月派员去泰山玉皇顶(高1307米)和峨眉山千佛洞(;高3380米)开展高山极年测候工作。

1932年9月27日,我所进行第一次风筝测候,获得风向、风速、气温、高度记录。

这是本所责成本所特邀研究员黄厦千和本所北平气象台助理刘粹中、史镜清在清华大学气象台进行的。

到1933年9月已获得风筝测候记录近百次,1935年7月,此风筝测候停止。

1932年,本所计有附属机构4个(北平、上海、峨眉、泰山);全所职工37人,其中专任研究员竺可桢(兼)、许应期2人,特邀研究员3人(蒋炳然、呂炯、黄厦千),测候员10人(刘治华、沈孝凰、张宝堃、朱炳海等);已有仪器大小170余件,总值8万余元。

1932年气象研究所记录有感地震21次,12月25日上午8时,甘肃玉门、肃州(酒泉)、安西、临泽发生大地震,伤亡较大,损失1000万元以上。

1933年元旦起,气象研究所建立的上海测候所开始观测,地址在上海白利南路中研院理工实验馆最高层,于1937年元旦撤消。

1933年5月,竺可桢赴加拿大出席第五届太平洋科学会议,提出“中国气流之运行”论文。

会后访美、英等多国,考察欧美气象学研究状况及最新设备,历时四个月。

1933年9月8日,史镜清在进行风筝测候时不幸触电,以身殉职。

气象研究所报请中央研究院拨款1000元设立史镜清纪念基金,每两年征文一次。

1933年,本所与有关单位合建5所气象站:

清华大学、吐鲁番、柳州、航空学校、南宁等站。

1933年,与北极阁气象台互通气象电报站增至188个。

1934年4月,海洋部西沙群岛气象台派4人来所实习,并商定本所拨发仪器20件,但因缺乏经费,仪器未能运走。

1934年,新建肃州(酒泉)、拉萨两个测候所;与中国欧亚航空公司、金陵大学、闽、湘、陕、甘等省合设14处测候所。

1934年4月8日,气象所在所图书馆召开第二次全国气象会议,25个气象机关,36名代表,通过6项决议。

1934年5月,本所测候员兼仪器管理员黄逢昌携带校正仪器遍历华北和各测候所,视察、校正仪器、指导观测。

绕道长江上游而归。

1934年9月,出版的《地理学报》创刊号上刊登竺可桢发表的《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是我国季风气候研究的经典著作。

1934年秋,正在英国攻读博士学位的涂长望,接到竺可桢所长请他回国到气象所任研究员的电报后,毅然舍弃取得博士学位的机会,踏上归途。

1934年10月3日—1935年3月26日。

气象所举办第三期气象练习班,学员63人:

正取40名、备取10人、保送13人。

其中有陈学溶、顾钧禧、杨鉴初、徐延煦等。

1935年1月起,每日天气预报由6时、14时两次,改为增加21时的三次。

6-10月增加台风广播,每日两次。

1935年3月,19个省225县230人,记载了草本植物24种、木本植物13种、动物8种的物候记录。

1935年4月10日,修建泰山玉皇顶测候所,1936年6月竣工,为我国第一个永久性高山气象站。

1935年5月,研究所派人正式成立拉萨测候所(1934年10月起有观测资料),观测直到1949年未中断。

1935年6月7日-11月7日,为研究海洋气象吕炯、斯杰随中央研究院组织的海洋渔业调查团赴渤海湾,以威海为中心实地调查渤海湾海洋气象,调查了该区域31个站的气候。

1935年,与航空公司合建郑州、包头、宁夏、贵阳四个测候所。

1935年,中国重要地震14次,大震是12月18日下午2时和夜里12时,四川马边和云南绥江等地山崩地裂,人员伤亡惨重。

1935年,本所人员已增到57人,包括通信研究员2人(黄厦千、蒋炳然)、研究员3人(竺可桢(兼)、涂长望、呂炯),观测员有张宝堃、朱炳海、卢鋈等9人、测候生有杨鉴初、顾钧禧等24人。

1935年9月,竺可桢等编著的《中国之雨量》出版。

1935-1936年,涂长望借调到清华大学教气象学课程。

1936年,原国民政府全国经济委员会水利处与气象研究所商定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中游各设一个头等测候所(武汉和西安),此外还协议设立100个雨量站。

1936年3月16日下午施放的探空气球,三天后仪器和资料得到回收,这是六年来首次得到回收的一次探空,资料十分珍贵。

推算其高度达17公里,测得最低温度为-63℃,最低气压为73mmHg。

1936年4月5日,竺可桢任浙江大学校长,仍兼任气象研究所所长。

1936年7月起,每月中旬施放探空气球一次(或两次),仪器都能回收。

1936年夏,程纯枢、幺枕生毕业于清华大学应聘来所。

1936年9月11日,高空测风达2小时37分,测风高度达28433米,是南京测风以来最高的一次。

1936年10月,任命吕炯为代理所长。

1936年11月16日,西宁测候所开始观测(至1941年12月31日)。

1936年11月-1937年2月,气象所举办第四期气象练习班,学员有朱岗昆、李恒如等6人。

1937年元旦起,武汉头等测候所建成,开始地面观测,7月正式预报华中天气,此时国内台站已达139个,但有高空测风的只有南京、北平、上海、青岛、汉口等几处。

1937年初,竺可桢所长在香港出席远东气象会议。

会议期间港督和会长两次设宴,都把中国和暹罗(泰国)的席位排在末尾。

竺所长认为有损我国格,决定以不再出席会议为抵制,提前返回。

1937年4月2日,我国第三次全国气象会议在南京气象研究所召开。

1937年抗战前,与北极阁气象台互通气象电报的国内外台站已达332个。

1937年“七七”事变后,气象研究所的天气广播从8月1日起改用密码。

1937年9月2日,气象研究所第一批人员撤离南京赴汉口。

1937年11月18日,气象研究所留守南京的天气预报业务被迫停止,23日最后一批职工被迫撤离北极阁。

竺所长关于南京气象资料能整十年不间断的希望,差四十天未能实现。

1937年12月,气象研究所的职工全部集中到汉口。

致使临时所址(在汉口扬子街广东银行四楼12间房)容纳不下,加上敌机骚扰频繁,气象研究所决定将预报部分迁往重庆。

1938年1月10日,预报员卢鋈、么枕生,助理陈学溶等6人,由卢鋈率领迁往重庆(在通远门外七星岗附近兴隆街十九号租房办公及住宿),1月29日代理所长吕炯等全部抵达。

当时全所不足40人,其中研究员三人(吕炯、涂长望、黄逢昌),留所本部约20人。

1938年3月2日,在重庆恢复了绘制天气图和天气预报业务。

1938年3月14日,气象所会同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共同租曾家岩颖庐(中四路139号),从此气象所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秩序得以恢复。

1938年4月14日,在颖庐重新开始高空测风观测。

1938年7月1日起,在颖庐恢复地面观测,此前地面观测资料由重庆海关测候所提供,由于传递不便而恢复观测。

1938年7月底,气象所派程纯枢等三人去西安正式成立与经济部合设的西安头等测候所,同年十一月接办了南郑、榆林两个三等测候所。

1938年—1941年,气象研究所加强了西部地区测候所的建设。

在甘、青、川、康、滇等省新设立8个测候所。

1939年3月11日,行政院决定设立中央气象局。

1939年4月1日,峨眉山测候所重建后开始工作,由气象所提供仪器,四川省建设厅提供经费、人员。

1939年5月3日和5月4日,日本侵略军对重庆大轰炸,气象研究所决定除天气预报部分仍暂留颖庐外其余全于5月11日撤离。

13日抵达北碚,在张家港租赁三幢房屋暂安。

1939年涂长望去浙江大学任教,卢鋈去武汉头等测候所,该所已迁宜山等地,与浙江大学相近。

1940年3月,竺可桢到北碚视察工作,郊区的水井湾高岗,买土地四亩八分,修建四幢平房,十一月全部竣工,命名“象庄”。

1940年12月,气象研究所迁往北碚象庄,结束了三年多居无定所的局面,直到1946年9月,在象庄近六年。

1941年10月,行政院中央气象局正式成立,首任局长黄厦千。

1942年元月起气象所将一些测候所和雨量站移交中央气象局管。

1941年,么枕生离所去西北农学院任教。

1942年7月起,气象研究所将日常天气预报业务及全国气象台站管理均交由中央气象局负责。

1943年,吕炯、程纯枢去中央气象局任职,吕炯接黄厦千任中央气象局局长,仍兼代理所长。

1943年,叶笃正、黄士松到所工作。

1944年1月6日,竺、吕相偕到国民党中央组织部提出辞去所长和代理所长职务,确定赵九章为代理所长。

1944年5月1日,赵九章代理所长来北碚正式任职,当时全所只有职员14人,他上任后研究所工作又有明显起色。

1944年后,陆续应聘到所工作的有毛汉礼、顾震潮、陶诗言、朱和周、林书闵、高由禧、刘匡南等。

1945年底,全所职员已增加到20人。

郭晓岚、叶笃正、朱岗昆、黄士松均已相继出国深造。

1946年9月,气象研究所回迁南京北极阁。

所幸,藏于图书馆地下室的仪器未被日军发现。

1947年1月1日,赵九章任气象研究所所长。

1948年,所内有专任研究员6人,兼任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2人,助理研究员5人,助理员5人,技士8人,技佐1人,管理员1人,共计30人。

1949年4月南京解放前夕,赵九章顶住国民党当局的胁迫,团结全所同仁,坚决拒绝迁往台湾。

1949年10月,朱岗昆在英国牛津大学完成学业后毅然回国。

1949年10月9日,竺可楨当选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的代表,参加制定共同纲领,他提议“应当努力发展自然科学”,意见受到重视,并予以采纳。

1949年10月31日,中国科学院正式成立,竺可桢任副院长。

1950年3月,张宝堃离美回国任地球物理所研究员。

1950年4月,赵九章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

1950年5月,气象学家顾震潮放弃优厚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从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回国,参加祖国建设。

1950年6月20—26日,中国科学院在京举行第一次扩大院务会议。

会议报告,经对前中央研究院24个单位接管、合并、调整,决定建立中国科学院13个研究所、一台、一馆。

其中气象、地磁、地震等部分合并建成地球物理研究所,对外称地球物理和气象研究所(InstituteofGeophysicsandMeteorology).。

建所时有四个研究组:

天气、物探、地震、地磁组,天气组叶笃正负责。

所址在南京北极阁。

1950年8—10月,叶笃正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拒绝高薪聘用毅然回国。

1950年12月22日,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与军委气象局合作成立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地球物理研究所顾震潮任主任,陶诗言任副主任。

同时成立联合资料中心,先后由地球物理研究所张宝堃、杨鉴初任主任。

1955年完成任务,两个中心撤销。

这两个中心为创建新中国气象事业及培养气象干部做出了重大贡献。

1951年4月,气象学会代表大会选出新一届理事会,竺可桢任理事长。

1951年底—1952年4月,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的气象部分从南京迁往北京,先在北魏胡同17号成立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工作站,叶笃正任站长。

1954年下半年地球物理研究所全部迁到中关村,北京工作站撤销。

1951—1953年,陶诗言等开始对冬半年入侵东亚的寒潮进行系统研究,于1955首次发表新中国冬半年东亚寒潮研究论文(在气象局专刊上)。

1952年,地球物理研究所与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联合成立农业气象研究组,翌年由农业部、中科院、气象局三个单位合作,以该组为基础建立农业气象研究室,研究国家当时急需的橡胶栽培等问题,开拓了新中国的农业气象研究。

地球物理研究所吕炯负责该室工作,1955年地球物理研究所人员回中科院、所工作。

1954年8月,竺可桢任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长。

1954年,地球物理研究所即已进行臭氧观测,但未公开发表。

1954年12月起,赵九章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地球物理研究所建立气候组,连同原有四个组,计有五个组。

此后逐渐增加人员、设备,准备逐步建立研究室。

1955年,竺可桢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

1955年,地球物理研究所赵九章、顾功叙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

1955年,卫一清任中国共产党地球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

1956年8—9月,国际地球物理年中国委员会派遣地球物理研究所朱岗昆、陈宗器和吕保维参加了国际地球物理年在莫斯科、比利时布鲁塞尔、西班牙巴塞罗纳召开的三次国际会议。

这是我国第一次参加国际地球物理年特别委员会的会议。

1956年,叶笃正、顾震潮的“西藏高原对东亚大气环流及中国天气的影响”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研究所历来重视培养科技人才敢于设想、刻苦顽强、严谨不苟、团结合作、勇于拚搏的科学素质,规定定期进行学术讨论,每年年终举行全所学术会议,以活跃学术思想、发扬学术民主、交流学术情况,凡此不一一记述。

1956年,在向科学进军号召中,赵九章提出要发展人工控制天气工作。

“云与降水过程和人工控制水分状态的试验研究”列入1956年制定的气象科学研究12年远景规划后,商定此项工作由气象局负责,有关实验和理论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负责。

而地球所此项工作的开创则由顾震潮负责。

1956年,陶诗言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1953——1959年,顾震潮、叶笃正、陶诗言等研究的“东亚大气环流”在国际著名杂志Tellus上分三次发表。

1957年,选派研究生到苏联学习,以应气象科学发展需要。

1958年,地球物理所正式建立研究室,其中第二研究室为天气气候研究室。

二室主任叶笃正,中共二室的党支部书记沈力。

1958年2月21日,国家科委海洋气象组建立云雾物理专业小组,由中科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空军气象处、气象局等五个单位派七人组成,地球所赵九章、顾震潮参加。

整个小组由赵九章负责。

1958年,中国科学院高山冰雪利用考察队成立,并开始对天山、祁连山进行冰雪考察。

地球物理所派员参加。

1958年8-10月,以中国科学院地球所为主,由中央气象局和甘肃省气象局、北大、空军参加,在祁连山及兰州一带进行多次地面及飞机增雨试验。

顾震潮、叶笃正等参加甘肃飞机人工降水试验,朱岗昆、高由禧等参加祁连山融冰化雪工作。

1958年,中科院地球所再次进口一台Dobson臭氧仪(1938年已进口一台),并派专人进行臭氧观测研究。

1958年,为开创我国数值预报顾震潮等用手算求解微分方程,做出我国第一张数值预报图。

此前,从1953—1958年他即已公开发表“天气数值预报中过去资料使用问题”、“大范围高空气压场的流体力学预报”、……等15篇数值预报论文,不少人认为他是我国数值预报的开路先锋。

1958年,科学出版社出版叶笃正、朱抱贞著的《大气环流的若干基本问题》。

其后该书又被译成俄文出版。

从1958年起,地球所开始研究积云动力学,1964年巢纪平、周晓平等的《积云动力学》出版。

1958年起,地球物理研究所与中国科技大学联合创办地球物理系大气物理专业。

赵九章任主任;顾震潮负责大气物理专业。

商定研究所高级科技人员参加授课、接受学生来所实习和作毕业论文。

1959年4月起,赵九章被选为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同时,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59年6月,顾震潮参加莫斯科全苏云雾、降水及雷雹第六届会议。

1959年12月8—12日,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与中国气象学会于北京饭店联合召开第一次国际气象会议――大气环流学术会议。

1959年,由中科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主任竺可桢)编辑、地球物理所和地理研究所科学家撰稿的《中国气候区划初稿》出版。

1960年初,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高由禧等一部分人员调到中国科学院兰州地球物理分所工作。

高由禧任气象研究室主任。

同时,地球物理研究所二室调出徐淑英等一批研究人员到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工作。

1960年4—6月,魏鼎文等对珠穆拉玛峰地区(5120米)上空臭氧进行为期两个多月的观测研究,得出该处臭氧的月平均值比同纬度新德里的平均值低4%,并于1980年公开发表此研究成果。

这是珠峰地区首次臭氧观测。

1960年3月,地球物理所建成南岳云雾站,此后直到1962年,每年春夏顾震潮均组织大批研究人员在南岳、衡山等多处进行高山云雾降水物理观测和人工降水试验。

1960年,朱岗昆等受命开始我国高空火箭气象观测,在安徽广陵建立气象火箭基地。

1961年以前,地球所研制了三用滴谱仪、总含水量仪、云雾风速模量脉动仪、含水量探空仪等一系列云雾观测仪器。

1961年,叶笃正等对北半球阻塞形势进行研究,指出阻塞高压的形成、维持及崩溃是北半球长波调整以及平流层和非地转作用的结果。

1961—1964年,顾震潮、周秀骥研究了暖云降水过程,提出云中参量的随机起伏过程,在云滴增长、形成降水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是世界较早提出的暖云降水理论。

1962-1964年,气象局气科所、中科院地球所、南京大学等单位联合在上海进行中小尺度天气观测研究试验。

地球所王作述等参加。

1963年,地球所建成高压实验室,周秀骥等开展大气电学研究。

1963-1965年5-6月,中科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合作进行森林防火研究。

地球所顾震潮等负责雷电探测(主要用马可厄雷达和三站雷达定位仪)。

1963-1965年,南京大学与上海民航、中科院地球所合作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夏季积状云、冬季层状云和雾的结构进行数十次考察和人工影响试验。

1964年4月10日,科学报(第225期)以“力争上游沿着又红又专的道路迈进”为题,发表了顾震潮研究员的先进事迹。

1964年5月16日,中科院工作会议决定表彰先进工作者33人,其中有地球物理研究所二室的顾震潮和周秀骥二人。

1964年12月起,赵九章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为大会常委。

1964年12月,叶笃正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8年2月又被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3年6月,被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其后又被选为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1964年12月,顾震潮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被选进主席团。

顾震潮还是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大气科学委员会委员。

1964年,叶笃正等完成了中小尺度运动中风场和气压场适应问题的研究。

1964年,由顾震潮领导,在南京、上海组织中小尺度及雷雨云观测研究,除常规探空外,主要增加雷达、雷雨云综合探测仪、雷电定位仪、电场仪等探测。

1964年,地球所云雾研究人员设计制造出重力加速器、光电雨滴谱仪、大气平均电场仪、开展了大气电学观测。

1965年7月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