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销筹划方案效果测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6148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促销筹划方案效果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促销筹划方案效果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促销筹划方案效果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促销筹划方案效果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促销筹划方案效果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促销筹划方案效果测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促销筹划方案效果测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促销筹划方案效果测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促销筹划方案效果测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促销筹划方案效果测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促销筹划方案效果测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促销筹划方案效果测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促销筹划方案效果测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促销筹划方案效果测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促销筹划方案效果测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促销筹划方案效果测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促销筹划方案效果测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促销筹划方案效果测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促销筹划方案效果测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促销筹划方案效果测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促销筹划方案效果测试.docx

《促销筹划方案效果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促销筹划方案效果测试.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促销筹划方案效果测试.docx

促销筹划方案效果测试

篇一:

关于促销方案税收筹划的案例分析

关于促销方案税收筹划的案例分析

任何企业为了扩大销售,盘活现金流,都会实施不同的营销方案。

例如,买一送一、买一增一、售后返租、满额赠、返券、积分送礼、销售折让、折让销售和抽奖活动。

这些促销方案给企业产生的税收成本是不一样的。

由于不同的促销方案涉及的流转税税负是不同的,因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先对拟实施的各种营销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公司的财务发展战略和管理目标,正确选择税收负担低的促销方案。

[案例分析1:

百货公司“满额赠”规划的节税分析]

(1)案情介绍

丙商场在周年庆期间推出“满额赠”促销,单笔达5000元即送咖啡机1台,总限量10000台。

商场从x商贸公司(一般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采购此赠品,不含税采购价为200元/台,请问应如何进行税务规划?

(2)税务规划方案

“满额赠”是在顾客消费达到一定金额时即获赠相应赠品的促销形式,赠品由商场提供,通常是顾客持购物发票到指定地点领取。

“满额赠”在提高单价方面有较明显的效果。

在税务处理上,当地税务局一般做法是:

把“满额赠”中相应的赠品视同销售处理,这将会增加赠品缴纳增值税的负担。

考虑到百货公司赠品促销活动频繁,且赠品发放数量大、品类多,为有效控制赠品的税负,简化税收申报工作,建议百货公司将赠品比照自营商品来管理。

赠品采购时,尽量选择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供应商,要求开具增值税专用税票,用于抵扣进项税额。

在定义赠品销售资料时,自行设定合理的零售价格。

赠品发放时,按设定的零售价格作“正常销售”处理,通过pos机系统结算,收款方式选择“应收账款”,在活动结束后结转“销售费用”和“应收账款”。

(3)税务规划后的税负分析

商场对此批赠品比照自营商品管理,并在销售系统中建立新品,设定零售单价为245.7元。

活动期间赠品全部送完。

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①赠品采购:

采购成本(库存商品)=200×10000=200万元;进项税额为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000000×17%=34万元。

同时结转应付账款——x商贸公司=200+34=234万元。

②确认销售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245.7×10000÷(1+17%)=210万元;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100000×17%=35.7万元;应收账款=210+35.7=245.7万元。

③结转销售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200万元;库存商品=200万元。

④结转赠品费用:

销售费用=245.7万元;应收账款=245.7万元。

本例确认销售收入210万元,应交增值税1.7万元。

若按视同销售处理,则应计视同销售收入220万元(核定成本利润率为10%),应交增值税3.4万元。

由此可见,将赠品发放比照自营商品销售处理,不仅减少了纳税申报时计算视同销售收入的环节,还可通过自主设定零售价格,将销项税额控制在合理水平。

[案例分析2:

百货公司“返券”税务规划的节税分析]

(1)案情介绍

丁商场90%的专柜均签订联营合同,抽成率为20%(特价商品除外),在圣诞节期间,丁商场举行联营专柜全场“满200送200”的返券促销,购物券由商场统一赠送,对联营厂商按含券销售额结款,抽成率提高至45%。

商场在活动期间含券销售额达5850万元,其中:

现金收款3510万元,发出购物券3000万元,回收购物券2340万元。

丁商场应付厂商货款共计:

5850×(1-45%)=3217.5万元,销售成本=3217.5÷(1+17%)=275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2750×17%=467.5万元。

请问应如何进行税务规划?

(2)税务规划前的税负分析

一般的做法(会增加企业税负)是:

送出的购物券作为“销售费用”处理,企业将派发的购物券借记“销售费用”,同时贷记“预计负债”;当顾客使用购物券时,借记“预计负债”,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同时结转销售成本,逾期未收回的购物券冲减“销售费用”和“预计负债”。

本案例的财税处理如下:

①发放购物券:

销售费用=3000万元;预计负债=3000万元。

②确认销售收入。

库存现金=3510万元,预计负债=2340万元;主营业务收入=5850÷(1+17%)=5000万元,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000×17%=850万元。

③冲销未回收之购物券:

预计负债=3000-2340=660万元;销售费用=660万元。

此方案产生应交增值税382.5万元(850-467.5),毛利2250万元(5000-2750),名义毛利率为45%,但除去返券产生的2340万元销售费用后,实际利润为-90万元。

这种处理方式存在较大的弊端,当商场用“返券”活动替代平常的商品折扣,返券比率很高的情况下,这种做法相当于虚增了销售收入,使企业承担了过高的税负。

(3)税务规划方案

企业在发出购物券时只登记,不做,顾客持购物券再次消费时,对购物券收款的部分直接以“折扣”入pos机系统,即顾客在持券消费时,实际销售金额仅为购物券以外的部分。

(4)税务规划后的税负分析

发出购物券时不做账务处理,回收购物券时直接在销售发票上列示“折扣”,仅对现金销售部分确认销售收入。

库存现金=3000+510=3510万元;主营业务收入=3510÷(1+17%)=3000万元;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000×17%=510万元。

此方案产生应交增值税42.5万元(510-467.5),实现毛利250万元(3000-2750),毛利率为8.33%,无其他销售费用。

与方案一相比,仅增值税一项即可为公司节省340万元。

[案例分析3:

商场“满就送”促销方式税务规划的节税分析]

(1)案情介绍

某大型商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所得税实行查账征收方式。

假定每销售100元商品,其平均商品成本为60元。

年末商场决定开展促销活动,拟定“满100送20”,即每销售100元商品,送出20元的优惠。

具体方案有如下几种选择:

①顾客购物满100元,商场送8折商业折扣的优惠;

②顾客购物满100元,商场赠送折扣券20元(不可兑换现金,下次购物可代币结算);③顾客购物满100元,商场另行赠送价值20元礼品;

④顾客购物满100元,商场返还现金“大礼”20元;

⑤顾客购物满100元,商场送加量,顾客可再选购价值20元商品,实行捆绑式销售,总价格不变。

(2)涉税分析

现假定商场单笔销售了100元商品,各按以上方案逐一分析各自的税收负担和税后净利情况如下(不考虑城建税和费附加等附加税费):

方案一:

满就送折扣的涉税分析。

这一方案企业销售100元商品,收取80元,只需在销售票据上注明折扣额,销售收入可按折扣后的金额计算,假设商品增值税率为17%,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则:

应纳增值税=(80÷1.17)×17%-(60÷1.17)×17%=2.90(元);销售毛利润=80÷1.17-60÷1.17=17.09(元);应纳企业所得税=17.09×25%=4.27(元);税后净收益=17.09-4.27=12.82(元)。

方案二:

满就送赠券的涉税分析。

按此方案企业销售100元商品,收取100元,但赠送折扣券20元,则顾客相当于获得了下次购物的折扣期权,商场本笔业务应纳税及相关获利情况为:

应纳增值税=(100÷1.17)×17%-(60÷1.17)×17%=5.81(元);

销售毛利润=100÷1.17-60÷1.17=34.19(元);

应纳企业所得税=34.19×25%=8.55(元);

税后净收益=34.19-8.55=25.64(元)。

但当顾客下次使用折扣券时,商场就会出现按方案一计算的纳税及获利情况,因此与方案一相比,方案二仅比方案一多了流入资金增量部分的时间价值而已,也可以说是“延期”折扣。

方案三:

满就送礼品的涉税分析。

此方案下,企业的赠送礼品行为是有偿赠送行为,不应视同销售行为,不应计算销项税额(其实礼品的销项税额隐含在企业销售满100元的商品的销项税额当中,只是没有剥离出来而已。

因此对于礼品的进项税额应允许其申报抵扣,赠送礼品时也不应该单独再次计算销项税额。

);但根据国税函[2008]828号的规定,要计算企业所得税,不过礼品是外购的,其销售收入和成本都是采购成本12元,相关计算如下:

应纳增值税=(100÷1.17)×17%-(60÷1.17)×17%-12÷1.17×17%=4.07(元);

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促销展业赠送礼品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50号)第一条第二款的规定,企业在向个人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同时给予赠品,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因此,送的礼品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销售毛利润=100÷1.17-60÷1.17+12÷1.17-12÷1.17=34.19(元);

应纳企业所得税=34.19×25%=8.55(元);

税后净收益=34.19-8.55-3.3=25.64(元)。

方案四:

满就送现金的涉税分析。

商场返还现金行为亦属商业折扣,与方案一相比只是定率折扣与定额折扣的区别,相关计算如下。

在这种情况下,所赠送的现金也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且由商家承担。

应交增值税=(100÷1.17)×17%-(60÷1.17)×17%=5.81(元)

应交个人所得税=20÷(1+20%)×20%=3.3(元);

销售毛利润=100÷1.17-60÷1.17=34.19(元);

应纳企业所得税=34.19×25%=8.55(元)

企业利润=100÷1.17-60÷1.17-20-3.3=10.89(元)

税后净收益=10.89-8.55=2.34(元)。

方案五:

满就送加量的涉税分析。

按此方案,商场为购物满100元的商品实行加量不加价的优惠。

商场收取的销售收入没有变化,但由于实行捆绑式销售,避免了“无偿赠送“之嫌,因而加量部分成本可以正常列支,相关计算如下:

应纳增值税=(100÷1.17)×17%-(60÷1.17)×17%-(12÷1.17)×17%=4.07(元);销售毛利润=100÷1.17-60÷1.17-12÷1.17=23.93(元);

应纳企业所得税=23.93×25%=5.98(元);

税后净收益=23.93-5.98=17.95(元)。

在以上方案中,方案一与方案五相比,即再把20元的商品(成本是12元)作正常销售试作相关计算如下:

应纳增值税=(20÷1.17)×17%-(12÷1.17)×17%=1.16(元);销售

篇二:

制定促销策划方案测试题

制定促销策划方案测试题二十二

背景资料:

产品系列介绍:

维雅护肤品:

维雅保湿洁面乳(75元)、维雅保湿活肤水(133元)、维雅保湿眼霜(185元)、维雅保湿日霜(135元)、维雅保湿润肤露(75元)、维雅保湿晚霜(148元)、维雅抗自由基保湿套装(751元)、维雅滋润洁面乳(75元)、维雅滋润柔肤水(110元)、维雅滋润日霜(135元)、维雅滋润晚霜(148元)、

维雅滋润眼霜(173元)、维雅滋润润肤露(75元)、维雅抗自由基滋润套装(716元)、维雅营养滋润润手霜(28元)、维雅本草养颜面膜贴-松(198元)、维雅本草养颜面膜贴-玉(160元)、维雅润唇膏(48元)、维雅灵动焕颜液(273元)维雅倍护防晒霜spf30+/pa++(70元)

萃雅护肤品:

萃雅美白洁面乳(185元)、萃雅美白日霜(398元)、萃雅美白晚霜(398元)、萃雅美白爽肤水(198元)、萃雅美白精华乳(423元)、萃雅美白系列套装(1602元)、萃雅菁颜无痕细致洁面(285元)、萃雅菁颜无痕焕能活肤(285元)、萃雅菁颜无痕至臻抚纹(373元)、萃雅菁颜无痕至臻弹力(623元)、萃雅菁颜无痕卓能紧致(573元)、萃雅菁颜无痕卓能修复(573元)、萃雅菁颜无痕系列套装(2710元)

植雅个人护理品:

植雅沐浴露(300毫升,38元)、植雅沐浴露(750毫升,85元)、植雅洗发露(300毫升,42元)、植雅洗发露(750毫升,95元)、植雅牙膏(45元)、植雅润发精华素(43元)、植雅漱口水(29元)、植雅洗手液(35元)、植雅均衡去屑洗发露(49元)、植雅营养焗油洗发露(49元)、植雅凝露(27元)、植雅儿童牙膏(15元)、植雅口气清新喷雾剂(25元)、植雅全能健齿牙刷(75,4支/盒)植雅亮白抗敏牙膏(75元)

帮得佳家居用品:

帮得佳净柔洁衣液(浓缩)(69元)、帮得佳净亮洗洁精(浓缩)(47元)、帮得佳衣物顽渍预洁剂(45元)

测试任务:

现假设公司欲在2012年国庆期间进军湖南市场,为了提高在湖南消费者心目中的知名度与美誉度,顺利进行湖南市场,请为该企业制定一个完整的2012年湖南长沙市场的国庆节促销活动方案,预算控制在3万元之内。

企业促销方案内容

封面:

名称、策划者、时间

活动主题:

主题鲜明、引人注目

活动目标:

明确、具体、具有针对性

时间地点:

选择恰当,与活动对象、活动方式相适应

对象选择:

促销产品明确,活动对象选择基本准确(范围)

活动内容(方式):

即期价值、远期价值、价格优惠、价格附加

实施安排:

事前准备充分,事中人力,物力等布置妥当,事后有延续安排广告配合:

广告配合方式符合促销目标以及对象的媒介习惯

经费预算:

预算表,预算符合企业的背景与目标,预算分配合理

意外防范:

具备处理意外问题的预案

篇三:

企业促销的税务处理筹划方案

企业促销的税务处理筹划方案

在此种销售方式中,应当将作为赠品处理的商品与普通销售的商品区分开来,并予以披露。

按照促销活动的主体与赠品提供方不同,具体分述如下:

一、零售商促销活动的会计处理税务筹划方案

1、买赠销售。

(1)赠品为厂家提供,赠品不记库存,随商品同出同进即可。

(2)赠品为厂家提供,活动期满,商家将赠品按一般商品出售,此时应按出售收入记入:

“主营业务收入”,但是该收入不用结转成本,因为当初没记库存。

(3)赠品为商家提供,具体是对赠送商品以成本加增值税金借记“营业费用”,贷记“库存商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例1、某超市为促销,2006年1月推出了樱花牌花生油买一赠一的销售方式,即购买一大壶(5l)花生油赠送同品牌一小瓶(500g)花生油,花生油的进价是4元/500g,销售价是7.02元/500g,2006年1月5日当天共销售花生油100壶,某百货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

对于正价销售商品按照正常销售商品处理,具体会计分录略。

对于赠品,会计处理如下:

借:

营业费用502

贷:

库存商品4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2[7.02×100/(1+17%)×17%]

应该注意的是,因为利用这种方法促销商品,本来就是企业的一种让利行为,用此会计处理方法虽符合税法的规定,企业却要对赠出的商品按其正常销售价格缴纳税金,这无疑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因此企业在使用这种方法促销前要事先对成本和效益进行充分的核算,以防止得不偿失。

2、购买一定数额的商品赠送购物券的促销方式。

为吸引顾客,目前很多超市都搞起了购买一定数额的商品赠送购物券的促销方式。

如某超市的买100送50活动,某商场买200送200的活动等就属于此类促销方式。

这种促销方式容易刺激消费者的大额购买,也不会使商家负担多余的税金,因此,是目前一种常见的商场促销手段。

对于此类促销行为与前文的有条件赠送赠品的促销方式的会计处理类似,都应遵循会计上的谨慎性原则,在销货的同时做或有负债处理。

具体处理方法为:

将销货时发出的购物券确认为“营业费用”,同时,贷记“预计负债”。

当购物券使用时,借记“预计负债”,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同时结转商品成本。

若未发生,就将“营业费用”、“预计负债”冲销。

这种销售方式下,“预计负债”科目的发生和回收频率较为频繁,因此,应定期核查该科目,并在促销期末时清查确认不能回收的购物券,冲销相应的“营业费用”和“预计负债”。

例2、某超市2006年1月进行春节促销活动,凡在本超市购物的顾客购买商品满100送50的购物a券,促销期共发出1000张a券,收回800张。

购物券发出时应做会计分录如下:

借:

营业费用50000

贷:

预计负债50000

收回购物券时应做会计分录如下:

借:

预计负债4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812[40000/(1+17%)×17%]对未收回的购物券应做冲销分录如下:

借:

预计负债10000

贷:

营业费用10000

3、推出特价商品。

不论是厂家指定的商品,还是零售商自己确定的特价商品,其会计处理一致,均按商品的实际销售价记“主营业务收入”。

4、返奖销售。

如果是厂家组织的促销活动,奖品收入时不记库存,兑奖时也不用记账。

如果是商家自己组织的促销活动,自己提供的奖品应按成本价记入“营业费用”。

5、积分卡。

当积分卡的积分达到某一分数时,商家会按当初的承诺返还消费者相应的现金或商品。

办理积分卡的会计分录同于办理会员卡,按积分返还消费者相应的现金或商品时,记入“营业费用”。

6、会员卡。

消费者办理了会员卡后,凭会员卡购物可以享受打折优惠。

办理会员卡收取的押金记入“其他应付款”,押金退还时,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会员凭卡购物的会计处理同于一般销售。

二、生产商促销活动的会计处理税务筹划方案

1、推出特价商品(即让利销售)。

不用特别处理,以让利后的价格为准计算收入即可。

例3、某食品公司生产的饼干,出厂价为30元/箱,本月让利销售降为25元/箱,本月销售10万箱。

借:

银行存款2925000

应交税务—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25000

2、返奖销售的会计处理应分奖品是否在产品包装之内。

(1)奖品包含在产品包装之内时,应将奖品记入产品的销售成本之中。

例4、某葡萄酒业公司为了推广一种新酒,购进开瓶器2万只,每只2元。

作为奖品在每瓶酒的包装盒内放一只。

购进时

借:

原材料4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800

银行存款46800

领用时

借:

主营业务成本40000

贷:

原材料40000

(2)奖品不在产品包装之内时,应在产品出售或兑奖时按奖品的成本记入“营业费用”。

例5、接例4,如果开瓶器不放入包装盒,而是随产品在销售时附送。

借:

营业费用40000

贷:

原材料40000

3、买赠销售。

按实际实现的收入记入“主营业务收入”,按连同赠品的成本记入“主营业务成本”。

例6、某食品公司为推广一种新品方便面,实行买二赠一,当月销售10万箱,每箱25元,另赠出5万箱,每箱成本15元。

借:

银行存款2925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2500000

应交税务—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25000

借:

主营业务成本2250000

贷:

库存商品2250000

4、免费试用。

耗费的试用品按成本记入“营业费用”。

例7、某饮料公司生产特制小包装饮料10万袋(每袋成本0.2元),供消费者免费品尝。

借:

营业费用20000

贷:

生产成本20000

三、中间商促销活动的会计处理税务筹划方案

各种促销方式对于中间商的会计处理几乎没有影响,只需要强调一点即可:

在返奖销售、买赠销售、免费试用等促销方式中,所接受厂家的奖品、赠品、试用品均不用记入库存。

篇四:

怎样写一个优秀的促销活动策划书

怎样写一个优秀的促销活动策划书

什么是促销?

促销就是营销者向消费者传递有关本企业及产品的各种信息,说服或吸引消费者购买其产品,以达到扩大销售量的目的。

促销实质上是一种沟通活动,即营销者(信息提供者或发送者)发出作为刺激消费的各种信息,把信息传递到一个或更多的目标对象(即信息接受者,如听众、观众、读者、消费者或用户等),以影响其态度和行为。

常用的促销手段有广告、人员推销、网络营销、营业推广和公共关系。

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及市场、产品等因素选择一种或多种促销手段的组合。

那么如何写好促销策划方案呢?

小编就为你介绍一下:

一、活动目的:

开展这次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是处理库存?

是提升销量?

是打击竞争对手?

是新品上市?

还是提升品牌认知度及美誉度?

只有目的明确,才能使活动有的放矢。

二、活动对象:

哪些人是促销的主要目标?

哪些人是促销的次要目标?

这些选择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促销的最终效果。

三、活动主题:

在这一部分,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

1、确定活动主题

2、包装活动主题

降价?

价格折扣?

赠品?

抽奖?

礼券?

服务促销?

演示促销?

消费信用?

还是其它促销工具?

选择什么样的促销工具和什么样的促销主题,要考虑到活动的目标、竞争条件和环境及促销的费用预算和分配。

四、活动方式:

1、确定伙伴:

拉上政府做后盾,还是挂上媒体的“羊头”来卖自已的“狗肉”?

是厂家单独行动,还是和经销商联手?

或是与其它厂家联合促销?

和政府或媒体合作,有助于借势和造势;和经销商或其它厂家联合可整合资源,降低费用及风险。

2、确定刺激程度:

要使促销取得成功,必须要使活动具有刺激力,能刺激目标对象参与。

刺激程度越高,促进销售的反应越大。

这种刺激也存在边际效应。

因此必须根据促销实践进行分析和总结,并结合客观市场环境确定适当的刺激程度和相应的费用投入。

五、活动时间和地点:

六、广告配合方式:

一个成功的促销活动,需要全方位的广告配合。

选择什么样的广告创意及表现手法?

选择什么样的媒介炒作?

这些都意味着不同的受众抵达率和费用投入。

七、前期准备:

1、人员安排

2、物资准备

3、试验方案

在人员安排方面,谁负责与政府、媒体的沟通?

谁负责文案写作?

谁负责现场管理?

谁负责礼品发放?

谁负责顾客投诉?

要各个环节都考虑清楚,否则就会临阵出麻烦,顾此失彼。

在物资准备方面,要事无巨细,大到车辆,小到螺丝钉,都要罗列出来,然后按单清点,确保万无一失,否则必然导致现场的忙乱。

尤为重要的是,由于活动方案是在经验的基础上确定,因此有必要进行必要的试验来判断促销工具的选择是否正确,刺激程度是否合适,现有的途径是否理想。

试验方式可以是询问消费者,填调查表或在特定的区域试行方案等。

八、中期操作:

中期操作主要是活动纪律和现场控制。

纪律是战斗力的保证,是方案得到完美执行的先决条件,在方案中对应对参与活动人员各方面纪律作出细致的规定。

九、后期延续

后期延续主要是媒体宣传的问题,对这次活动将采取何种方式在

哪些媒体进行后续宣传?

十、费用预算:

没有利益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对促销活动的费用投入和产出应作出预算。

十一、意外防范:

每次活动都有可能出现一些意外。

比如政府部门的干预、消费者的投诉、甚至天气突变导致户外的促销活动无法继续进行等等。

必须对各个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作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准备。

十二、效果预估:

预测这次活动会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以利于活动结束后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从刺激程度、促销时机、促销媒介等各方面总结成功点和失败点。

以上十二个部分是促销活动方案的一个框架,在实际操作中,应大胆想象,小心求证,进行分析比较和优化组合,以实现最佳效益。

有了一份有说服力和操作性强的的活动方案,才能让公司支持你的方案,也才能确保方案得到完美的执行,使促销活动起到四两拨千金的效果。

篇五:

完善的大型促销策划方案

如何完成一份完善的大型促销策划方案

销售促进(salespromo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