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读懂彼此的心》说课稿共2课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6288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读懂彼此的心》说课稿共2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读懂彼此的心》说课稿共2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读懂彼此的心》说课稿共2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读懂彼此的心》说课稿共2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读懂彼此的心》说课稿共2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读懂彼此的心》说课稿共2课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读懂彼此的心》说课稿共2课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读懂彼此的心》说课稿共2课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读懂彼此的心》说课稿共2课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读懂彼此的心》说课稿共2课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读懂彼此的心》说课稿共2课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读懂彼此的心》说课稿共2课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读懂彼此的心》说课稿共2课时.docx

《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读懂彼此的心》说课稿共2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读懂彼此的心》说课稿共2课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读懂彼此的心》说课稿共2课时.docx

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读懂彼此的心》说课稿共2课时

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读懂彼此的心》第一课时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1.读懂彼此的心》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七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

《读憧彼此的心》是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的第一个主题内容。

本单元以爱作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生活情景,感受和体验家人对自己的成长所付出的辛苦及其蕴含着的深深的爱。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由于身体和心理的发展,在此阶段容易与父母发生一系列问题。

学生在和家人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如何主动交流与化解,如何表达,在这一方面学生不是很清楚,需要教师指导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以达到化解矛盾的实效。

三、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发生的变化,认识自己与家人之间在一些方面的不同,学会透过家人各种不同爱的方式,体会背后浓浓的爱意,理解家人的心。

2.学生能够意识到家人之间产生一些小矛盾是正常的。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透过家人各种不同爱的方式,体会背后浓浓的爱意,理解家人的心。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意识到家人之间产生一些小矛盾是正常的。

五、说教法

新课标要求: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要通过创设多样性的情境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启发法、讨论法、探究法、情景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知探究

1.欣赏舞蹈《我爱我的家》

2.师:

人人都有一个家,你们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的家庭情况吗?

你爱你的家吗?

(1)与同桌分享家庭情况,表达出自己对家的热爱。

(2)选择一两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3.师:

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家里有我们的亲人。

当我们快乐的时候,他(她)会和我们一起分享;当我们烦恼的时候,他(她)会听我们倾诉衷肠。

家人给我们慰藉和爱心,我们将在家人的关爱下度过童年,渐渐长大。

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与家人之间的矛盾也随之增加。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家人之间那份理解与宽容。

4.揭示课题:

1.读懂彼此的心

环节二、新知探究

活动一:

相互理解

(一)实话实说

1.师:

我们每个人都有个温馨实话实说的家!

爸爸妈妈用深情呵护着我们,让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但是,舌头也有被牙齿咬的时候,在生活中,你对爸爸妈妈的某些行为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说说你的心里话。

如果不想说出来,也可以把心里话写在本子上。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3.说一说:

当与家人发生不愉快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4.体会李晓欣的感受。

从前,我是爸妈的贴心“小棉袄”,我们之间很亲呢,无话不谈。

现在,我发现这种感觉越来越少,他们不理解我,对我管得也越来越多。

期末考试结束了,终于可以放松了!

我想去朋友家玩一会儿,他们就是不同意,还说一个人出去不安全。

妈妈连我穿什么衣服也要管,这件不合适,那件太新潮,总之就是校服最好。

学校开展演讲比赛,我想讲自己在种花生过程中的小发现,可爸爸却说话题太小,让我说说周末去敬老院为老年人读书的事情。

这事虽然有意义,但我还是想说说自己的发现。

这难道就是人们常说的成长中的烦恼吗?

是我变了,还是爸爸妈妈变了呢?

(1)自由读一读李晓欣在周记中记下的烦恼。

(2)帮李晓欣分析一下:

是李晓欣变了呢?

还是爸爸妈妈变了?

5.师小结: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心理逐渐发生了变化,很多事有了自己的想法。

我们希望能自己作决定,有时会把家人的关心看作是干涉,甚至在明知他们讲的话有道理时,故意与他们作对。

(二)听听家人的想法

1.说一说:

在你心里,爸爸妈妈是怎样的人?

在对待你时,有没有不公平的地方?

2.听一听:

老师把课前收集的家长们对孩子们的心声表达出来,让孩子们听听家长们的心声。

书上表述的:

(1)最近我女儿不像小时候那么温顺了,对我总是这不满意、那不顺眼,只要我一开口,她就像个小刺猬似的。

以前乖巧的小女孩怎么变成这样了呢?

我不知道该怎样对待她才好。

(2)是呀,我们很疼爱自己的儿子,但他对我们的关心并不领情,经常与我们抬杠。

我和他爸爸为此很焦虑,也不知道该怎样对待他。

3.课后练习:

(1)问问长辈,请他们说说我们现在与小时候相比,在言谈举止、行为表现方面发生了哪些比较大的变化。

(2)了解一下家人与我们相处时有哪些围感。

4.师小结:

在长辈眼里,我们缺乏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

我们言谈举止上的一些变化也会让家人感到困惑,觉得我们不服管教,不懂事,经常怀念我们小时候的乖样子。

我们需要了解长辈们的想法。

同时也让长辈了解我们的想法,学会与长辈交流会。

(三)允许不同

1.师:

家人的人生经历、生活经验相对丰富,我们与他们在生活态度、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方面会有所不同。

你能具体说说你和家人有哪些不同吗?

(1)学生完成第四页的表格。

(2)学生全班交流。

(3)师小结:

家人或严格地要求我们,或精心地照顾我们,或民主地与我们协商……不管他们的处事方式有多么不同,但他们对我们的爱是相同的,让我们体会到浓浓的亲情。

2.面对同样的事,家长的不同态度:

妈妈,周日上午我可以去同学家一起学习吗?

猜猜你的家长会是什么态度?

(1)学生根据家长平时对你的态度及家长的性格特点,猜猜家长会怎么回答你?

(2)对家长的意见进行整理:

去吧!

路上小心,在别人家要有礼貌,懂规矩。

一起学习?

是一起玩吧!

不许去!

去哪个同学家?

大概多长时间?

和谁一起去?

你先想想有没有一起学习的必要,如果有,你就去吧。

但要把电话手表带上,按时回家。

……

(3)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态度,但他们的什么是相同的呢?

(体会家长对孩子的浓浓的爱,只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不同。

(四)你们的爱,我体会到了

1.从案例中体会爱

(1)每天出门,爷爷总说:

“路上看车,注意安全!

”奶奶老是那句话:

“中午在学校好好吃饭。

”妈妈经常挂嘴边的话我都背下来了:

“有时间多读点儿书,别老玩。

”你们的爱,就在这些唠叨里。

(2)小时候,在我摔倒时,爸爸妈妈从不急着去扶我,而是鼓励我自己爬起来。

然后,妈妈会摸着我的头,笑着说:

“你真棒!

”在我生病时,爸爸会默默地带我去医院,雨妈妈会在病床前日夜守着我。

你们的爱,就在生活的每个细节中。

(3)我家祖祖辈辈都热爱读书,父母一直注重培养我的读书习惯。

你们的爱,就在你们的行为中。

(4)父母对我管教很严格,他们谨言慎行,让我学会自律,养成规则意识:

他们处处以身作则,培养我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品质:

他们让我参加挑战自我的活动……你们的爱,就是传给我严谨的作风。

(5)在我家,孩子做家务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帮助家长做家务。

你们的爱,就是锻炼我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2.从同学们的分享中,你读懂了哪些来自家人的爱。

想一想自己家有哪些类似的爱。

(1)先在小组内交流,也可以把家人对你的爱以这样的形式写下来。

(2)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每个小组推选1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3.师小结:

我们要用心理解和体会,从家人的言谈举止,甚至是批评和教育中感受他们的爱。

环节三、拓展练习:

虽然爸爸妈妈很忙,但他们仍然要把最好的给你,现在你能体会到他们的辛劳了吗?

回家以后请和爸爸妈妈说说心里话。

环节四、总结

爸爸妈妈的爱是无私的,我们每个人都是爸爸妈妈的心头肉。

有的爸爸妈妈可能把对你的爱表达得明显一点,有些父母则隐藏着这份爱。

不管怎样,从他们对的所做的点点滴滴中,我们都能体会到他们的爱。

七、说板书设计

1.读懂彼此的心

理解父母的心

相互理解倾听父母心声

感受父母的爱

 此板书力求让学生抓住课文主线,突出教学重难点,简单明了,便于掌握。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聆听!

 

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读懂彼此的心》第二课时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1.读懂彼此的心》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七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

《读懂彼此的心》是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的第一个主题内容。

本课重点在于帮助学生体会和理解父母在培育自己时的用心良苦,使学生在感受家人关爱的同时,学会体谅家人,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三、学情分析

在家庭中,家人与学生角色不同.彼此会在兴想爱好、处理问题的方式等方面有较大的不同。

学生需要了解长辈们的想法。

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前进行调查,让学生主动去问一问家人自己在言谈举止、行为表现方面发生了哪些比较大的变化,了解家人与学生相处时的困惑,能在课中将自己的小调查描述,分享,让大家体会到浓浓的亲情。

通过两个课时的学习,学生要学会站在家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处理方式态度,遇到问题能够主动与家人交流,增进互相的了解与理解,能以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方法,主动化解矛盾,能够意识到自己在长大的同时。

父母也在学习,也在成长。

三、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意识到家人之间产生一些小矛盾是正常的,并学会以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方法,主动沟通并化解。

2.在分享与家人之间的小矛盾、小冲突的过程中,体会家人对你浓浓的爱。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以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方法,主动沟通并化解矛盾。

教学难点:

面对家庭冲突和矛盾时如何理解家人?

五、说教法

新课标要求: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要通过创设多样性的情境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启发法、讨论法、探究法、情景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激趣引入。

1.一个小学生的烦恼自述

我已经五年级了,可爸爸妈妈还是把我当作小孩子,什么都不让我作主。

好不容易到了周末,我说看会儿电视,可他们俩偏偏说看电视耽误学习,就是不让看。

报兴趣班时,我喜欢舞蹈和书法,可他们却说舞蹈和书法对学习没有帮助,所以他们非要让我选英语和作文,一点儿都不尊重我的选择。

你说,当他们的女儿怎么这么难呢?

我都烦死了。

我都不想理他们了。

2.其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和父母发生矛盾的时候,这是正常现象。

但是如何面对和解决呢?

3.当你和家人产生矛盾的时候,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做法呢?

是不是也不想理他们呢?

4.揭示课题:

1.读懂彼此的心

环节二、新知探究

活动一:

主动交流常沟通

(一)主动化解矛盾

1.议一议:

当你和家人产生矛盾的时候,通常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做法?

(1)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经验

(2)各小组将有用的经验收集起来。

(3)全班交流与家人产生矛盾时的有效做法。

(4师小结:

家人之间产生一些小矛盾是正常的,我们需要理性面对,学会以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方法,主动将矛盾化解。

2.听一听,说一说:

他们的做法是否正确?

(1)发生矛盾还不是因为他们不理解我,而且他们也不总是对的。

所以,我会跟他们吵,把事情说清楚,我不再是小孩子了。

(2)我会努力做到不与他们争吵,也不说过头话,避免激化矛盾。

事后我会和他们说我的道理。

(3)我不会和他们争吵,反正总是我不对,他们说我就听着,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4)我会先反思自己做得不对的地方,然后站在家人的角度想一想,想通后就向家人道歉,再商量解决的办法。

(5)我会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多想想他们平时对我的关心和爱护,付出的精力和时间……这样一想,就觉得不应该和他们大吵大闹。

3.议一议:

不同的处理办法,会产生不同的后果。

说一说:

这上面的5个同学的处理方法会带来哪些后果?

4.师小结:

当与家人发生矛盾或是思想不一致时,我们要端正态度,不能抱有抵触情绪,同时还要与家人坦诚交流,和他们讲道理,共同商量解决的办法。

如果我们和他们吵闹,或者不把他们的话放在心上,都会让我们与家人的误会越来越深。

(二)我与父母做朋友

1.想一想:

我们能不能与父母做朋友呢?

2.师:

父母是生我们养我们,是我们在世界上最亲近的人,当然可以说和我们做朋友。

我们就来学学下面这位同学如何与父母做朋友的。

我跟妈妈的关系特别亲密。

我有快乐,要和妈妈分享;有痛苦,要向妈妈倾诉。

我的妈妈也是我的好朋友。

一次,我在学校遭遇“不公平”,一回到家就让妈妈“评理”:

“这周轮到我们组值周,上周我就给每个组员分配好任务,并一再嘱咐大家一定要各司其职。

结果,今天负责开门的王明朝迟到了,影响了早读。

过后,我跟王明朝很诚恳地向全班同学解释和道歉了,可老师还让我们小组再反思一下工作疏漏,尤其是我这个组长的工作。

”妈妈搂着我的肩膀,安慰我说:

“妈妈懂你,觉得受委屈了吧?

“我觉得挺无辜的。

组长又替代不了他人,组员出了问题,我也给大家解释了。

妈妈说:

“我理解你,已经承认自己有责任了,却因为别人的错误让你反思就感到无辜了。

但我觉得老师只是让你想想以后怎么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他是在帮你积累经验。

你认为呢?

听宪妈妈的话,我的心情很快平静下来,再想想自己刚才那股怨气,还真显得有点几小气呢!

2.在小组内交流:

(1)你经常和家人聊哪些话题?

与同学分享你在生活中主动沟通、促进和家人相互理解的事例。

(2)当我们与父母有冲突时,我们能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冷静下来,用心沟通吗?

3.各小组汇报交流情况。

4.师小结:

我们要主动与家人做朋友,主动与家人沟通交流。

我们可以与家人聊一聊自己的朋友,也可以与家人聊一聊自己班级里发生的趣事,还可以把自己的快乐与家人分享,把自己的忧愁与家人说说,让他们帮忙分担,让家人帮忙排忧。

(三)沟通“四心”法

1.师:

与家人沟通还要有方法,那你们有什么方法呢?

2.沟通“四心”法

(1)留心看:

观察父母的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注意父母的身体状况

(2)细心听:

听父母讲想法和需求、听父母讲担忧和压力

(3)用心讲:

外出时讲清时间、地点和回家时间、主动讲自己在学校的情况

(4)耐心说:

用正常语速和语调向父母说明自己的真实想法、遇到父

母不理解或不明白的地方,要放慢语速去解释。

2.说一说:

在与父母的交流、沟通中,你用过这“四心”法吗?

效果如何?

3.照着这“四心”的方法给家长写一封信,让家长看出我们的诚意。

(四)发现家人的闪光处

1.师:

虽然平时在家人的口中,他们经常会说我们有多么不争气,有多么不听话,他们也是恨铁不成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其实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我们一直是他们的宝贝。

你们有没有仔细观察和了解过你的家人,发现家人的优点呢?

2.说一说:

说说你家人的闪光点。

(1)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你家人的闪光点。

(2)全班同学交流,找找家人的闪光点。

(3)说一说:

可以怎样发现家人的闪光点?

3.师小结:

在我们的家人身上都有许多的闪光点,只是我们没有用心去观察、去发现。

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便一定能发现家人的闪光点。

我们可以仔细观察,也可以问问父母身边的朋友,还可以多和父母聊天,这样总会发现家人的闪光点的。

环节三、课后拓展

1.说出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

如果不知道,想办法了解,但不能让父母察觉。

2.为父母做一件事,拉近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环节四、总结。

父母是我们的亲人,是我们的朋友,不是我们的敌人,无论遇到什么事,我们都要多与父母沟通交流,遇事要多听父母的意见,毕竟他们的人生阅历比我们丰富。

七、说板书设计

1.读懂彼此的心

主动沟通

主动沟通常交流:

与父母做朋友

沟通“四心”法

 此板书力求让学生抓住课文主线,突出教学重难点,简单明了,便于掌握。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