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6896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珍爱生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珍爱生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珍爱生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珍爱生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珍爱生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珍爱生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珍爱生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珍爱生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珍爱生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珍爱生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珍爱生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珍爱生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珍爱生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珍爱生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珍爱生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珍爱生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珍爱生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珍爱生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珍爱生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珍爱生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珍爱生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docx

《珍爱生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珍爱生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珍爱生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docx

珍爱生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

内容导读: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目标1、向全体学生宣传毒品的危害性,号召全体学生自觉拒绝毒品,远离毒源。

2、培养青少年禁毒意识,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真正做到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二、活动准备1、开展了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禁毒教育五个一系列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向全体学生宣传毒品的危害性,号召全体学生自觉拒绝毒品,远离毒源。

2、培养青少年禁毒意识,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真正做到“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二、活动准备

1、开展了“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禁毒教育五个一系列活动,即:

读一本关于禁毒教育的书(《毒品预防手册》),听一场禁毒禁烟教育讲座,看一部禁毒教育片(《白色幽灵》VCD),参观一次禁毒教育图片展览,参加一次禁毒教育征文比赛。

2、将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收集整理有关毒品的文字、图片资料,一组深入戒毒所或劳教所采访吸毒人员,收集有关资料并录音录像。

3、文宣组组织文艺骨干排演小品剧《失色的花季》

4、会务组准备“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禁毒签名横幅、,布置会场,拍摄签字现场的照片。

三、课时:

45分钟

四、班会程序(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宣布开始

开场白:

对中学生进行禁毒教育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为此,在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我们班组织开展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禁毒教育五个一系列活动,即:

读一本关于禁毒教育的书(如《毒品预防手册》),听一场禁毒禁烟教育讲座,看一部禁毒教育片(如《白色幽灵》VCD),参观一次禁毒教育图片展览,参加一次禁毒教育征文比赛,班级搞一次禁毒知识手抄报。

让大家深刻了解什么是毒品,以及毒品对国家社会和家庭的严重危害,从而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真正做到“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二)《罂粟花的罪恶》(投影文字、图片资料)

第一小组代表讲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1、介绍罂粟的产地、习性以及毒品的提炼、生产、销售等。

2、介绍毒品的种类及识别。

附有关资料:

罂粟原产于小亚细亚,适应性很强,从非洲最南端到地球北部莫斯科的气候,它都能生长。

罂粟为一年生植物,植株高1米到5米,花为蓝紫色或白色,叶子为银绿色,分裂或有锯齿。

罂粟花落后,在顶端结成椭圆型的果实──罂粟果。

取罂粟果划破表皮,会流出乳白色的果汁。

果汁暴露于空气后干燥凝结,即变成褐色或黑色,这就是生鸦片。

生鸦片经过提炼生成吗啡,吗啡再经化学药物提炼即生成海洛因。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毒品具有以下的共同特征:

1.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强制性地使吸食者连续使用该药,并且不择手

“段地去获得它;2.连续使用有加大剂量的趋势;3.对该药产生精神依赖性及躯体依赖性,断药后产生戒断症状;4.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产生危害性结果。

毒品分为六大类:

1.吗啡型药物,包括鸦片、吗啡、可卡因、海洛因和罂粟植物等最危险的毒品;2.可卡因和可卡叶;3.大麻;4.安非他明等人工合成兴奋剂;5.安眠镇静剂,包括巴比妥药物和安眠酮;6.精神药物,即安定类药物。

几种常见的毒品:

鸦片、吗啡、海洛因、可卡因、大麻及其衍生物、摇头丸、冰毒等等。

(三)小品《失色的花季》

文宣组表演小品《失色的花季》

剧情简介:

花季少年董明,在校期间品学兼优,是家长眼里的好儿子,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同学心里的好伙伴。

由于喜欢上了校花雪儿遭到拒绝,一度情绪低落,精神萎靡,无心向学,结识了游手好闲的小青年吴天,在一次生日晚会上品尝了摇头丸,一发不可收,以致后来吸食白粉,为了筹到毒资,从变卖家中物品到扒窃、偷盗,踏上一条不归路,最后辍学,离家出走,身染重病,倒毙街头。

(四)《人性的堕落》

第二小组讲述采访故事

第二小组到深圳市戒毒所和劳教所采访了几个曾经是瘾君子的戒毒者或劳教人员。

直面毒品给健康、给家庭、给社会带来的无穷的灾难。

1、解说词:

毒品,这个曾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创伤,并在近20多年再度死灰复燃的社会公害,目前仍然继续蔓延。

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提供的最新数字,2002年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达到100万人,涉毒地区遍布全国2148个县市(区),我国面临的毒品问题十分严峻。

人们可能对去年禁毒日时发布的《中国的禁毒》白皮书还记忆犹新。

其中披露的一组数字是:

“中国公安部门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1991年为14.8万,1995年为52万,1999年为68.1万。

现有吸毒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0.54‰。

”仅仅过了一年,根据最新统计数字,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又增加了18万,总数上升到86万。

加上在已知吸毒者身边存在的隐性吸毒者,估计中国实际存在的吸毒者有200余万人。

吸毒现象逐渐从个别边境地区向全国蔓延。

目前吸毒者已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00多个县市。

曾以“无毒国”享誉世界的中国,已经成为毒品过境与消费并存的毒品受害国。

一旦染上毒瘾,寿命屈指可数。

2、收听收看《白色幽灵》

(五)禁毒演讲

触目惊心的画面,展现着云雾缭绕中的人性的堕落,诉说着家破人亡的辛酸故事,悔恨与无奈中他们一步步走向死亡。

观看后同学们纷纷上台发表自己的看法:

“他们怎么不为自己的父母家人着想,他们的亲人该多伤心啊。

”“毒品严重摧残人类健康,助长暴力和犯罪,人心都扭曲了。

”“我想对

吸毒的人说:

‘赶快醒过来吧!

’”“毒品,我们对你说‘不’”……

(六)签名宣誓

1、全体学生在“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禁毒横幅上签名,并拍摄签名现场照片。

2、全体学生集体宣誓,我们的口号是“珍爱生命,拒绝毒品、远离毒品,从我做起。

(七)班主任总结,班会课结束

 

题: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目标:

1、对常见毒品的认识,增强青少年学生的禁毒意识,普及青少年禁毒知识,提高青少年自觉抵御毒品的能力;

2、毒品对身心的危害、吸毒对社会的危害,青少年如何学会自我保护,自觉抵制毒品的诱惑;

3、我国取得的一些禁毒成果

4、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他们要勇于面对人生可能会遇到的升学、家庭等方面的挫折和不幸,并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解决,切勿靠吸食毒品来逃避现实。

活动方式:

通过案例分析;联系自己周围的耳闻目睹的人和事;学生分组辩论;老师小结归纳。

实施过程:

一、班主任发言

今天我们在蓝天白云下成长,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我们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我们的生命是灿烂的。

但却有一个生命幽灵时时刻刻地徘徊在我们的身边。

它令许多人痛不欲生,它令许多人丢掉了宝贵的生命,它令无数的家庭支离破碎,它令人们谈之色变,它已成为全人类最严重的公害,它,就是毒品。

毒品是人类的公害。

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

有些地方,贩毒、恐怖、黑社会三位一体,已构成破坏国家稳定的因素。

这是一种娇艳的花,有一个美丽的名字——罂粟花;但它却跟另外一个罪恶的名字联系在一起——毒品。

 

二、播放禁毒宣传片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吸毒在全世界日趋泛滥,毒品走私日益严重。

毒品的泛滥直接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并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巨大威胁。

日趋严重的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灾难,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够摆脱毒品之害。

由贩毒、吸毒诱发的盗窃、抢劫、诈骗和各种恶性暴力犯罪严重危害着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治安秩序。

看完宣传片,想必大家对毒品有了新的了解,请同学们来谈一谈自己对毒品的了解。

(请同学们谈)看来,同学们对毒品的了解并不是很深刻,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更全面的了解一下毒品。

 

三、毒品的种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1、鸦片:

取自罂粟花落之后结出的果,割开罂粟果,从中流出的白色浆液在空气中氧化风干,就是鸦片,俗称“阿片”“大烟”“烟土”“阿芙蓉”等。

它是一种棕色的粘稠液体,属于初级毒品,主要含有鸦片生物碱,已知的有25种以上,其中最主要的是吗啡、可待因等;长期吸食会使人消瘦,体质和免疫力下降,感染各种疾病。

2、吗啡:

是从鸦片中经过提炼出来的主要生物碱,呈白色结晶粉状,闻上去有点酸味。

过量吸食吗啡后会出现昏迷、瞳孔极度缩小、呼吸受到抑制,甚至出现呼吸麻痹、停止而死亡;这通常是吗啡中毒死亡的直接原因。

吗啡比鸦片更易上瘾。

3、海洛因:

英文名Heroin,是鸦片经特殊化学处理后所的的产物,属于合成类麻醉品。

毒品市场上的海洛因有多种形状,是带有白色、米色、褐色、黑色等色泽的粉末、粒状或凝聚状物品,俗称“白粉”;极易上瘾,长期吸食或注射海洛因,会使人身体消瘦,瞳孔缩小,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病毒性肝炎,肺脓肿及艾滋病,极难戒除。

4、大麻:

是种草本植物,通常被制成大麻烟吸食或用做麻醉剂注射,有毒性;

5、可卡因:

英文名Cocaine,化学名为苯甲基芽子碱,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是一种无味白色薄片状的结晶体。

服用方式是鼻吸,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高度毒性,让人产生兴奋感及视听触等幻觉,小剂量的可卡因能导致心律减缓,剂量增大后则心律增快,呼吸急促,可出现呕吐、震颤、痉挛、惊厥等现象。

如果大剂量,则可导致死亡。

6、冰毒:

学名是去氧麻黄碱或甲基安非他明,属安非他明类兴奋剂的一种,它是无臭、带苦味的半透明晶体。

吸食冰毒将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极强的刺激作用,长期使用会导致大脑机能损坏。

吸食者常发生精神分裂而自杀、自残。

7、摇头丸:

学名二亚甲基双氧苯丙胺,属安非他明类兴奋剂的一种,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有很强的精神依赖性,长期服用,会严重损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偏瘫,也很容易使吸食者的行为失控而发生意外。

 

四、毒品的危害(学生自己讨论,老师归纳小结)

1、毒品毁人毁健康:

①摧毁人的消化功能;②摧毁人的神经系统;③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④传染性病及艾滋病。

对于人体来说,最重要的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人吸毒成瘾后,毒品能直接改变大脑内部分化学物质结构,摧毁这三大系统。

青年人吸毒后面黄肌瘦,双眼呆滞,精神颓废,如同废人,人性泯灭。

吸毒过量还会导致死亡,静脉注射极易感染艾滋病。

目前在国外吸毒者中,静脉注射毒品者,艾滋病感染率非常高。

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导致堕落、犯罪,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吸毒者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毒品价格的昂贵,一个吸毒者每天吸食毒品的费用就需要数百元甚至上千元,即使百万家产也会很快吸光。

钱用完后,吸毒者在毒瘾的驱赶下千方百计“搞”钱。

二是长期吸毒的人思想、性格已发生了变化,冷漠、自私、狂躁冲动,甚至丧失人性,无视他人利益和国家法规,又加上毒瘾的作用,只要能把钱弄到手,什么违法犯罪的事情都会去做,其中一些吸毒者由于长期吸毒、熟悉毒品的流通渠道、于是在供自己吸食外,还转手向新的吸毒者提供毒品,从中牟利,充作自用的毒资。

近几年来我国由吸毒引起的家庭生活悲剧不断发生,触目惊心。

 

五、我国取得的一些禁毒成果

从1990年起,中国每年在“6月26”国际禁毒日前后均集中开展大规模的禁毒宣传活动。

全国各地特别是毒品危害严重的地区,公安、宣传和教育部门积极行动,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电影、图书、挂图以及禁毒知识竞赛、有奖问答、巡回演出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了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经常性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全民的防毒拒毒意识。

1991年中国公安部门和海关工侦破8395起毒品犯罪案件,缴获1959公斤海洛因、2026公斤的鸦片和其它毒品。

1992年,全国工侦破毒品案件14000多起,缴获各类毒品8700公斤。

自1997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生势浩大的禁毒专项斗争,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六、毒品的成瘾性

毒品的成瘾性是对毒品产生强烈的渴求欲望,并反复的使用毒品,以取得快感,或避免出现痛苦,使吸毒者处在一种特殊的精神和病态状况,可分为精神依赖和身体依赖两种。

1:

青少年多单纯无知,有强烈的好奇心,且从众心理强,一人吸烟大家跟着吸,一人吸毒大家跟着试。

2:

成长过程中会遇到挫折,逆反心理强,精神空虚更经不起诱惑,在毒品中求刺激。

3:

盲目追求时髦,把吸毒视为时尚。

毒品的渗透是导致吸毒蔓延的客观原因,不健康心理是驱使吸毒的主观原因。

据介绍,大多数吸毒者第一次吸毒的毒源是“朋友”,一半左右的人首次吸毒是对毒品“并不了解”。

让我们来拆开毒贩引诱人们吸毒的招数。

(1)吸一两次毒品不会上瘾。

(2)给你免费尝试。

等你上瘾后,再出高价出售毒品给你。

(3)吸毒治病。

实际情况是,吸毒会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损害其大脑、血液循环、呼吸系统功能,还会降低其免疫能力和生殖力,甚至导致死亡。

(4)吸毒可以炫耀财富,现在有钱人都吸毒。

(5)利用女青年爱美之心,编造“吸毒可以减肥”的谎话。

实际情况是,吸毒不仅损害面容和身体,还摧残人的意志。

因此要告诫青少年:

绝不要有“第一次”。

(6)在一些人遭受升学、就业、婚恋等挫折时,伸出“援助”之手,用毒品“帮助解脱”。

 

七、防毒的几种办法

在上网进一步认识毒品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毒品已成现今困扰社会生活最大的祸患,多少人因毒品买卖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工作的能力,出卖了自己的良心,背弃了家人与朋友,甚至失去了活在世上的意义,更为严重的是有人就因这小小的药丸献上了年轻且无价的生命!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

知道什么是毒品;

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防范意识,培养文明健康的兴趣爱好,,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

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6、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坚决不再吸第二次。

(7)勇于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挫折和磨难,切忌选择毒品来逃避现实,麻醉自己,从而走上毁灭之路。

具体方法有:

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吸毒会上瘾的,害人害己别害我。

(1)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

(2)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3)及时告知师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4)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八、班主任向学生发出倡议

(一)认真学习禁毒知识。

深入了解毒品的危害。

掌握禁毒知识对我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我们抵制毒品的基础。

毒品的危害是极基严重的,它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吞噬人们的肉体和灵魂,直接毁灭我们美好的生活。

(二)树立防毒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面对犯罪分子的花言巧语和伪装,我们要学会鉴别,学会保护自己,防止被人引诱吸毒。

结交朋友要慎重,平时生活要有规律,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文体活动和公益活动。

(三)从我做起,抵制毒品,做到不抽烟,不吸食毒品。

不从事毒品违法犯罪活动。

吸食毒品就意味着自己正走上绝路,从事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更是死路一条。

(四)主动同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作坚决的斗争。

发现有吸食毒品的人员和制造、贩卖毒品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不能坐视不管,更不能被犯罪分子利用。

同学们:

我们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的希望,我们一定要珍惜青春,努力学习,积极要求进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共同担负起历史和时代的重任。

让我们行动起来,抵制毒品,参与禁毒!

 

九、班主任小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

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时刻记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毒品这东西一碰都不能碰。

我们是林刚徐后辈,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我们不忘“东亚病夫”的耻辱,决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我们要积极投入禁毒斗争。

不听人蛊惑,不受人引诱,不与吸毒、贩毒、制毒者为伍。

远离毒品永不沾毒。

发现毒犯要检举揭发,与之斗争。

“远离毒品,关爱未来、健康生活”是我们在6月26日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禁毒日”里所要宣扬的,“国际禁毒日”其主题是“远离毒品,珍惜生命”。

我们绝对不能让毒品进入社会,不能让毒品进入家庭,不能让毒品制造惨案”永远追求健康美好的人生。

让每颗星星都闪发光彩,让每颗心灵为禁毒呐喊,这是本次班会课最突出的亮点。

最后全班学生朗诵小诗:

我们在这里回顾,在这里沉思,在这里祈祷,在这里宣誓:

为了陷入毒海的孩子,为了流尽泪水的母亲,为了破灭的家庭,我们对生命承诺: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为了社会的安宁,为了国家的富强,为了民族的昌盛,我们对历史承诺:

“禁绝毒品,造福子孙万代!

 

十、作业:

1、课后学生搜集身边的有关毒品危害人类的案例。

2、写一篇200字左右禁毒宣传观后感。

 

《世界因你而精彩—请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

                  宁夏中卫市第五中学   薛晓燕

近年来,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社会问题,我国也不例外。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对外开放日益加强,我们平静的中华大地再次掀起了抗击毒品的热潮。

作为地处西北内陆宁夏中卫市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也义不容辞,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不断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尤其是加强校园毒品知识宣传和普及工作,开展禁毒教育,做好超前预防工作,帮助青少年建立牢固的自我防范机制,在学生的心灵中筑起一道坚固的防毒堡垒。

为此我们中卫五中初二(8)班,在继6月26日学校举行的国际禁毒日签字仪式之后,又将召开一次生动、活泼而有意义的主题班会——世界因你而精彩—请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以下为我对本次班会课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认识毒品的危害,提高学生拒绝毒品、远离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2、了解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拒绝毒品诱惑,培养学生“从我做起”扫除毒害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

视频资料:

青少年教育视频——毒品的危害和防范

课件制作:

世界因你而精彩—请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学生活动准备:

搜集相关资料:

毒品对个人和社会危害的实例,并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

法律知识普及。

小品编排:

重点放在怎样拒绝毒品,特别是怎样拒绝熟人设下的“温柔”

陷阱。

课堂自由讨论、教师引导:

重点放在学会抵制不良诱惑、学会拒绝毒品的基本技巧;吸毒对青少年具有哪些危害;青少年容易在哪种情况下吸毒?

青少年如何在老师的引导下,远离毒品等。

学生学习成果展:

倡仪书、手抄报、演讲稿、漫画等。

班会课小结:

学生谈本次班会课的收获。

 

教学实录:

主题班会:

世界因你而精彩—请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2009年12月15日中卫五中八年级(8)班全体师生,在多媒体教室开了一个生动、活泼而有意义的主题班会——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师:

同学们知道6月26日是什么日子吗?

生:

齐声回答——世界禁毒日。

师:

下面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

一、青少年教育视频——毒品的危害和防范

生:

谈一谈看完这段视频后的感受

展示课件: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二、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1:

6位同学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

——毒品对个人和社会危害的实例。

胡旭阳:

是谁吞噬了他们的心灵

刘婷:

昔日展英姿 今日毒魔缠

许灵通:

百万富姐一无所有

杨春讲述:

走上歧途的少年北京市某中学生何某从小到大在班上一直是第一名。

然而班上转来的新同学,成绩优秀,“威胁”了他第一名的地位,于是他自尊心受挫。

在期末考试时,他孤注一掷,采取作弊的方式,结果名誉扫地,检讨、处分接踵而来。

由于无法承受和面对这一切,他逃遁在毒品的虚幻梦境中,又演绎了一幕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悲剧!

张好男讲述:

云南省艺术学校一名19岁的女生,以跳孔雀舞而在娱乐圈里小有名气。

她第一次吸毒是因为胃疼,听人说吸了马上就不疼。

第二次还想找点感觉,第三次就什么都不想了。

吃饭、穿衣都成了额外的负担,更何况起早练功、晚上演出了。

直到有一天她在排练厅犯了毒瘾,人们才得出这样的结论:

海洛因扼杀了孔雀,毒品埋葬了她的艺术青春。

小结:

现实中,青少年吸毒已成为一个触目惊心的严重问题。

来自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的数字表明,我国最近几年青少年吸毒的比例始终在吸毒人口中占80%左右。

 

学生活动2:

讨论吸毒对个人、家庭和社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会造成什么样

的后果?

学生讨论并将结果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毁灭自己:

毒品不仅对躯体造成巨大的损害,由于毒品的生理依赖性与心理依赖性,使得吸毒者成为毒品的奴隶,他们生活的唯一目标就是设法获得毒品,为此失去工作、生活的兴趣与能力。

长期吸毒精神萎靡,形销骨立,人不象人,鬼不象鬼。

因此,有人告诫吸毒者:

“吸进是白色粉末,吐出来的却是自己的生命。

祸及家庭:

一个人一旦吸毒成瘾,就会人格丧失,道德沦落,为购买毒品耗尽正当收入后,就会变卖家产,四处举债,倾家荡产,六亲不认,“烟瘾一来人似狼,卖儿买女不认娘:

家中只要有了一个吸毒者,从此全家就会永无宁日,就意味着这个家庭贫穷和充满矛盾的开始。

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往往就是吸毒者家庭的结局。

危害社会:

吸毒与犯罪如一对孪生兄弟。

吸毒者为获毒资往往置道德、法律于不顾,越轨犯罪,严重危害人民生命与社会治安。

据报道,在英国有一半吸毒者是靠犯罪获得买毒品的钱。

吸毒者丧失工作能力与正常生活,对吸毒者各种医疗费用,辑毒、戒毒力量的投入,药物滥用防治工作的开展,这些都给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

如今,吸毒成为社会痼疾,在全世界蔓延,人类社会因此背上了沉重的社会包袱。

课件展示:

  ⑴、现在不把贩毒、吸毒的问题解决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涉及中华民族兴衰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必须提到这样的高度来认识。

                                                   ——江泽民   

⑵、法律知识普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癖瘾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⑶、我国《刑法》规定的毒品犯罪的罪名有哪些?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第347条);

非法持有毒品罪(第348条);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第349条);

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第349条);

走私制毒物品罪(第350条);

  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第350条);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第351条);

   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第352条);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第353条);

   强迫他人吸毒罪(第353条);

   容留他人吸毒罪(第354条);

   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第355条)。

师:

强调吸毒是违法行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是犯罪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