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7067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机密

资阳市2018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

全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正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

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的答案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3.第Ⅱ卷各题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答题位置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16分)

一、(1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小题。

①直音法、读若法、反切法等中国古代注音方法,需要一定的识字量作为基础,不便初学者掌握。

②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汉语拼音方案》独辟蹊径,数易其稿,甫一公布,一锤定音,体现了“当代仓颉”的工匠精神。

③汉语拼音并不是第一个汉字注音方案,但却是最成功的方案。

④而近代以来,国语罗马字、拉丁化新文字等注音尝试,或过于复杂,或不够科学,或不便于国际交往,多流于“纸上的蓝图”。

⑤今年是《汉语拼音方案》颁布60周年,走过一甲子,汉语拼音已经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语言工具。

秦代以来,华夏大地山水阻隔,雅言、官话一直没能“走遍天下”,“十里不同音”虽有地域文化的特点,()成为交流沟通的障碍。

而拼音有效保证普通话在传播中不变味、不走形,为“语同音”的千年梦想打通最后一公里。

新中国成立初期,拼音检字法打通了说话与认字的界限,一本《新华字典》为中国文盲率快速下降立下()。

今天,方块字借助国际通用键盘走进电脑和手机,拼音“拼”出()的经贸大单、文化大餐,改变了每个人的生活,也形塑着当代中国的面貌。

在最新版的《牛津英语词典》中,“Jiaozi”(饺子)、“Renminbi”(人民币)()在列,拼音化的汉语词汇逐渐被世界接受。

1.上文带序号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D)(2分)

A.②①③⑤④B.③⑤②④①

C.①③④②⑤D.⑤③①④②

(本段材料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形式组织材料,⑤是总起句,引出说明对象,③承接总起句展开,①④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②是对③①④的总结,肯定了《汉语拼音方案》的地位和作用)。

2.上文括号内依次应填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B)(2分)

A.但不世之功数不胜数竟然

B.却汗马功劳不计其数赫然

C.还赫赫之功不可胜数居然

D.也丰功伟绩不胜枚举果然

3.下列各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3分)

A.“拉的是《梅花三弄》,虽然音阶摸得不大准确,拍子还拉得不错。

”这个句子中的书名号使用错误,应将其改为引号。

(《梅花三弄》本来是乐曲名,用书名号正确)。

B.“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这是一个单句,偏正短语“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充当主语。

C.“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

”这个句子中的“我”“和”“同志”“只”分别是代词、介词、名词、副词。

D.“凹凸”中的“凸”字是独体字,第四画是横折折折;“和蔼”中的“蔼”字是合体字,其部首是“艹”部。

4.下列有关文化及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C)(3分)

A.“丙辰中秋,欢饮达旦”中的“丙辰”是干支纪年,“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中的“太元”是年号纪年。

B.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朝廷依其生前事迹和品德所给予的称号。

欧阳修谥号“文忠”,范仲淹谥号“文正”。

C.《木兰诗》是我国北朝时期乐府诗中篇幅较长的叙事歌辞,它和《陌上桑》一起,堪称乐府诗中的“双璧”。

(《陌上桑》应该为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

D.讽刺喜剧《钦差大臣》被称为“最完备的俄国官吏病理解剖教程”,其作者是果戈理,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死魂灵》。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3分)

A.当前,资阳市通过持续深入地召开“六个一”文明大讨论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规范言行,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搭配不当,“召开”与“活动”不搭配)

B.两个世纪过去了,马克思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们的尊敬,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

C.从“汶川不哭”到“汶川涅槃”,从瞬间“归零”到发展起跳,在废墟中重构了一砖一瓦,在重建中升华了发展理念。

(成分残缺,缺主语)

D.我们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不仅留给子孙后代的不仅有美丽文化,更有天蓝地绿水清的壮丽河山。

(语序不当,“不仅”与“更”后的内容互换。

二、(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小题。

春去秋来,潮起潮落,花开花谢,昼去夜来……这些都是自然和生物的节律。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这是古人根据太阳一天的运动而调节的作息习惯。

“昼夜节律通俗地说就是生物钟。

”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徐璎介绍,人体的肝、肾等器官组织都有一架钟。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将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三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研究生物钟运行的分子机制方面的成就。

科学家们的发现再次告诉我们,遵循生物钟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徐璎表示,生物钟宛如乐队的乐谱,乐谱通畅优美,人的认知能力、各个系统才能更好。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熬夜党”“夜猫族”“晚睡星人”等群体越来越多,生物钟紊乱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一项针对全国20多个省(区、市)的《2018年中国的90后年轻人睡眠指数研究》显示,90后的睡眠均值为66.26(满分为100),普遍睡眠不佳,能保持早睡早起的只占17.5%,接近1/3的人上午9点后起床。

科学研究结果表明,长期缺乏优质睡眠会导致抑郁、焦虑、记忆力下降等问题的出现,科学的睡眠关乎每个人健康。

晚上11时至清晨6时是睡眠的黄金7小时,凌晨3时以前的睡眠是深度睡眠集中的时间段,很多机体重大生理功能,诸如生长激素的分泌、免疫因子的形成,都是在这个时间段内完成的,3—4时以后,深度睡眠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深度睡眠。

所以,晚上的正常睡眠和白天的补充睡眠是完全不一样的,为了健康,我们应抓住黄金7小时,遵循昼夜节律,按时上床睡觉。

(选自《新华网》)

6.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

(扩大范围。

很多机体重大生理功能发生在深度睡眠集中的时间段,而不是睡眠的黄金时间段。

A.遵循昼夜节律对我们的健康非常重要,晚上的正常睡眠与白天的补充睡眠是完全不一样的,睡眠要讲究科学性。

B.“90后”的睡眠普遍不佳,能保持早睡早起习惯的只有少部分,接近三分之一的“90后”上午起床时间较晚。

C.凌晨3时前是深度睡眠集中的时间段,很多机体重大生理功能都在睡眠的黄金时间段完成,我们应按时睡觉。

D.文章由“自然和生物的节律”现象引出说明对象“昼夜节律”,第3段用列数字等方法说明了“90后”的睡眠现状。

第Ⅱ卷(共104分)

三、(21分)

7.根据提示,默写句子。

(6分)

(1)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朱自清《春》)

(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3)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吴均《与朱元思书》)

(4)白居易用“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诗句刻画了劳动人民在特定情况下的矛盾心理,《观刈麦》中与之类似的诗句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5)我们品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诗句,会体会到诗人胸怀大志、报国无门的孤独悲伤;诵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诗句,会感悟到词人对人世聚散无定的洒脱旷达。

(每空0.5分,该空如有错字、漏字、别字不给分)

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

(2)题。

(4分)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

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dié()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胳,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

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lì()的声音,婆suō()的摆舞。

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

……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lòu()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

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1)给上文加点的字注音。

(2分)

①纤(xiān)细②茂(mào)绿③触(chù)动④猗(yī)郁

(2)给文中拼音写出汉字。

(2分)

①折dié(叠)②淅lì(沥)③婆suō(娑)④简lòu(陋)

9.名著导读。

(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

(2)小题。

(甲)那九曜星立住阵势道:

“你这个不知死活的弼马温!

你犯了十恶之罪,先偷桃,后偷酒,搅乱了蟠桃大会,又窃了老君仙丹,又将御酒偷来此处享乐,你罪上加罪,岂不知之?

”大圣笑道:

“这几桩事,实有!

实有!

但如今你怎么?

”九曜星道:

“吾奉玉帝金旨,帅众到此收降你,快早皈依!

免教这些生灵纳命。

”大圣大怒道:

“量你这些毛神,有何法力,敢出浪言。

不要走,请吃老孙一棒!

”这九曜星一齐踊跃。

那美猴王不惧分毫,轮起金箍棒,左遮右挡,把那九曜星战得筋疲力软,一个个倒拖器械,败阵而走,急入中军帐下,对托塔天王道:

“那猴王果十分骁勇!

我等战他不过,败阵来了。

”李天王即调四大天王与二十八宿,一路出师来斗。

大圣也公然不惧,调出独角鬼王、七十二洞妖王与四个健将,于洞门外列成阵势。

(摘选自《西游记》)

(乙)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

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脸上便打。

打的蒋门神在地下叫饶。

武松喝道:

“若要我饶你性命,只要依我三件事。

”蒋门神便道:

“好汉但说,蒋忠都依。

”武松道:

“第一件,要你便离了快活林,将一应家火什物,随即交还原主金眼彪施恩。

谁教你强夺他的?

”蒋门神慌忙应道:

“依得,依得。

”武松道:

“第二件,我如今饶了你起来,你便去央请快活林为头为脑的英雄豪杰,都来与施恩陪话。

”蒋门神道:

“小人也依得。

”武松道:

“第三件,你从今日交割还了,便要你离了这快活林,连夜回乡去,不许你在孟州住!

(摘选自《水浒传》)

(1)小说中美猴王与武松都有行者的外号,也有打虎的相似情节。

(2分)

(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美猴王与武松不同的性格特点。

(2分)

答:

①美猴王不畏权势。

②武松行侠仗义。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0.综合性学习。

(7分)

回望历史,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多少仁人志士共赴国难,浴血坚持,留下了气壮山河的英雄事迹、传唱不衰的壮丽诗篇和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

为了庆祝建国69周年,某中学拟开展有关“革命文化”的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下列相关任务。

【拟写标语】为了更好地宣传本次活动,学生会决定向全校师生征集有关“革命文化”的标语,请你拟写一条标语。

(要求:

内容明确,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5字。

)(2分)

答:

示例一:

走进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示例二:

铭记革命历史,重温红色经典,争当时代先锋。

(内容和修辞手法各1分,超过字数酌情扣分)

【朗诵红诗】红色诗歌中往往蕴藏着革命志士的碧血丹心。

为了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朗读社将举办“红诗朗诵会”,你将代表班级朗诵秋瑾的《满江红》,请用“\”画出该词下阕中画线句子的朗读节奏(限画2处)。

(1分)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

【艺术展览】为了激励同学们踏着先辈的足迹,砥砺前行,艺术社举办了“红色艺术作品”展览活动。

这次活动展出了“延安红色文化旅游季”徽标,该徽标主体用宝塔、白鸽、红色的宝塔山和延河等要素构成。

请你解读这一徽标的整体寓意。

(2分)

答:

这一徽标的主体构成要素象征了延安的红色精神绵远流长,激励着人们为和平奋勇前行。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明辨是非】近年来,革命烈士、英雄屡屡被黑,各种谣言甚嚣尘上;更有甚者在抗战遗址前穿日军二战军服嬉笑留影,攀爬上英雄塑像拍照。

时评社将组织一场时事讨论会,请你说出出现这种现象的本质原因,并就此向学校提出一条建议。

(2分)

答:

爱国主义意识淡薄,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每点1分,言之成理即可)

四、(33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5题。

(10分)

门前那棵桂花树

陈奕纯

一棵新来的桂花树,刚到时一身盛装,不久便繁华褪尽,静静地站在天空下,睡着了一般。

再不久,嫩绿的叶子,一小丛一小丛地从树干上钻出来,有点兴奋,还有点儿害羞的样子,从树下往树上排列,像五线谱,有音符的韵律。

我觉得它的每片树叶都是眼睛,甚至能感觉到它的性别和气息。

在它没有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茂密如林,透着灵气;在它收敛了一身盛装,落尽繁华,让自己变得非常不好看的时候,透着神秘。

有一天晚上,大约9点钟,我来到树下,也许是因我的脚步声,突然树上“哗啦啦”骚动起来,“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我看到密不透风的树冠像一个大摇篮,在空中晃动,有鸟在树枝上逗闹。

方知惊了它们的好梦,我悄悄地不敢出声。

这个时候我觉得这棵桂花树,实在是鸟儿的天堂。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

鸟站高枝,这是因为站在高处的鸟,更有安全感的缘故,这个道理,不经历,是不会理解鸟类的生存之道的。

大约一个月后,树上繁茂的叶子渐渐脱落,再过了一个月,下面的全掉光了,树梢上的叶子所剩无几。

站在阳台上往下看,没有掉落的叶子呈灰褐色,干枯而硬邦。

这时再看树身,觉得挺拔而清冷,心里受了伤似的,仿佛杵在冬日里的一把大扫帚。

但是我对它充满信心。

它是在经历化蛹为蝶的蜕变,是凤凰涅槃。

重生是痛苦的,我应该对它充满信心,看着它受苦的样子,我的内心里还有一丝丝怜悯和不忍,能对它做的,只能是浇水再浇水,使它喝饱喝足后积攒力量。

我常常看着它,感受它的呼吸和气息。

我对它说,你知道我在乎你,你一定会焕发生机,要加油!

人站在一棵高大的树前,是渺小和微不足道的。

但它能感受到我强大的心愿,我的力量来自灵魂深处,来自于我对它生命的尊重和呼唤。

就这样,从春到夏,两个多月后,它的主干上发出了嫩绿的新芽。

生命的奇迹,有时候不是我们可以想象得到的。

我天天盼着它长出新芽,它却缓慢地不肯露头。

有一段时间我不再把注意力放在它的身上,不再去观察它,它却给了我意外的惊喜。

这个时候我确认它已经适应了环境,可以尽情地生长了,心中充满欢喜。

但是内行的人说,第一年活不算活,因为它还没有真正扎住根呢。

它在迁移的时候,植树的人们削去了大部分根系,树梢也被剪去,它是受到重创之后来到这里的。

其实在你夸它、欣赏它的时候,它是忍着巨大的痛苦的。

这里的水土服不服,这里的养料跟上跟不上,对它是生命攸关的大事,直接影响到它的生存。

重生的磨难,我们哪能体谅得到呢?

桂花树是高贵的植物,它的生命灵气是绝对存在的。

端午节的那天傍晚,我在纯净的桂花树下冥想,我的内心仿佛被过滤了一般,清澈明净。

之后我透过树隙向天空望去,我惊奇地发现,那晚的月牙是金色的,弯弯细细的金色月牙镶嵌在低空,离月牙儿不远的地方,有一颗亮晶晶的星星,也是金色的,宛如一幅充满故事的水墨山水画。

它是在与月亮遥遥相望、默默对话,它一定会告诉月亮:

到了八月,我也是金色的!

我几乎忘了,这棵桂花树是金桂,开金色的花。

我要做的是,一定给你一个心灵的家。

(选自《文艺报》有删节)

11.结合文章内容,请分析第1段中加点词语“睡着了”的表达效果。

(2分)

答:

(2分)

将桂花树拟人化,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桂花树活力不足。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2.第2段中桂花树的叶子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概括。

(2分)

答:

(2分)①嫩绿;②羞涩;③富有生命力(或富有活力、生气);④排列有韵律(每点0.5分,意思对即可)

13.通读全文,请简析作者对桂花树的情感变化。

(2分)

答:

(2分)①既对桂花树充满信心又怜悯桂花树重生的痛苦。

②敬重桂花树强大的生命力。

③欣喜桂花树长出新芽。

赞美桂花树的高贵。

(每点0.5分,意思对即可)

14.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请联系上下文简析第12段中描写月牙、星星的作用。

(2分)

答:

(2分)

采用衬托手法,以天空中的金色的月牙和星星来衬托桂花树。

表现了桂花树的高贵、美丽、灵气与追求。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5.文章第3段和第4段中写鸟儿的内容能否删除?

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2分)

答:

(2分)示例一:

不能删除。

①鸟儿的逗闹与写作对象“桂花树”密切相关。

②表达了适应环境的“生存之道”,与全文主旨一致。

示例二:

能删除。

①鸟儿的逗闹与桂花树的重生关联不大。

②删除后文章内容更集中,主题更突出。

(每点1分,言之成理即可)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9题。

(8分)

用一生写好一个“恒”字

王艺侨

在我国书法史上,流传着“二王”的一段佳话。

王羲之“临池学书”,为节省时间顺手用池水涮笔,结果把一池清水染成墨池。

若干年后,其子王献之磨墨练字,用完了整整18缸水。

这些故事,都在说明一个道理:

人生欲有所成,关键是砥砺一颗恒心。

古往今来,有恒者事竟成。

一个人未必具备出众的天赋,但如果拥有异于常人的执着,“千磨万击还坚劲”“咬定青山不放松”,就能把“恒”字写进自己的品格,守得云开见月明,成就不凡事业。

然而现实中,也有一些人贪图安逸、缺乏毅力,往往让事情无疾而终。

譬如有的人遇到挫折就乱了阵脚,逃避矛盾、蛰伏起来;有的人干工作浮在表面,看上去勤勤恳恳,其实心里根本就没有恒定的目标;还有的人习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做不到一锤接着一锤敲,累积不出实绩。

古人说得好,“贵有恒,何须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要做成一件事情,重要的是专注于目标,毫不动摇、勇往直前。

心态一旦浮躁,注定难以走出浅尝辄止、兜兜转转的人生迷宫。

树立恒心,离不开对人生意义的深刻省思。

“词学宗师”夏承焘专注于词学研究和教学,以毕生之力旁搜远绍、取精用弘,终成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革命战士”吴玉章四十年如一日,再苦再难也不忘教书育人,坚持革命、坚持办教育、坚持做好事,造就了一大批各类人才。

《吕氏春秋》有言,“不能教者:

志气不和,取舍数变,固无恒心,若晏阴喜怒无处。

”事实上,无论何种行业或领域,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做事情,倘若没有水滴石穿的韧性,缺乏坐得住、沉得下的脾性,都难有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成绩。

“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恒心是成功的催化剂,而养恒心最离不开意志和勇气。

葆有坚强的意志,才能在恶劣环境中坚如磐石,在乱云飞渡时不忘初心;具备非凡的勇气,才能面对恐惧不退缩、遭受打击不怯懦,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

对个体来说,追求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就必须剔除急功近利之心,舍弃徘徊犹豫之意,自觉培养敢于正视困难的勇气和不甘落后的志气,用一生写好一个“恒”字。

鲁迅曾如此点评运动会选手:

“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行走在人生之路上,又何尝不是如此?

(选自《人民日报》)

16.文章开篇用“二王”的故事,引出了什么观点?

(1分)

答:

(1分)人生欲有所成,关键是砥砺一颗恒心。

17.文章写第3段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2分)

答:

(2分)①列举现实中缺乏毅力者的种种表现,②从反面论证了“要做成一件事情,重要的是专注于目标,毫不动摇、勇往直前”的观点。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8.文章第4自然段用了哪些事实论据?

请简要概括。

(2分)

答:

(2分)①夏承焘专注词学研究和教学,终获成功。

②吴玉章长期坚持教书育人和革命,造就了大批人才。

(每点1分)

19.结合文意,请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意。

(3分)

答:

(3分)有恒心能坚持到底的人和对有恒心者满怀敬意的人,对未来中国起中坚作用。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0—23题。

(11分)

(甲)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

“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

‘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

‘臣则尝能斫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节选自《庄子·徐无鬼》)

(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①之上。

庄子曰:

“儵鱼②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

“请循其本。

子曰‘女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选自《庄子·秋水》)

注:

①濠梁:

濠水的桥梁。

②儵(tiáo)鱼:

俗称白鲦鱼。

20.下列各项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A)

A.尽垩而鼻不伤人不知而不愠

B.游于濠梁之上苛政猛于虎也

C.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宋何罪之有

D.请循其本其真无马邪

(A.表转折,可是\表转折,可是;B.在\比;C.主谓间,无实义\宾语前置的标志;D.它的\表示推测、反问的语气(3分)

2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2分)

(1)听而斫之(听信,听任)

(2)臣之质死久矣(对象,这里指搭档)

(3)是鱼之乐也(这)(4)女安知鱼乐(同“汝”,你)

2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译文:

楚国有个人用白色的泥点涂抹在自己的鼻尖上,(泥点薄得)像苍蝇的翅膀,让一位姓石的匠人来砍掉它。

(大意1分,“慢”“斫”各0.5分)

(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译文:

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晓鱼的快乐呢?

(大意1分,“子”“安”各0.5分)

23.庄子与惠子是辩友关系,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简析。

(2分)

答:

(2分)(甲)文中惠子去世,庄子失去了一个可以跟自己辩论的挚友。

(乙)文中庄子与惠子在人能否知鱼之乐的辩论上棋逢对手,难分胜负。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4—25题。

(4分)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4.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B)(2分)

A.“春花”“秋月”,人们多以为是美好的,但词人厌烦其无尽无休,企盼其早日“了”却;这些意象表现出词人内心的悲苦。

B.“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描写出明月照耀下夜阑人静的环境,词人触景生情,回忆起过去故国的美好月色,真是不能忍受。

C.“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喻愁,化抽象为形象,写出愁思如春水般长流不断,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

D.这首词采用问答,以问开篇,以问答结,结构严谨;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将词人内心难以抑制的愁思贯穿始终。

(B错在“回忆起过去故国的美好月色”,应为“回忆起过去明月下的故国”)。

25.这首词的下阕运用对比手法,请简要赏析。

(2分)

答:

(2分)以“雕栏玉砌应犹在”与“朱颜改”相对比,表达了词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或蕴含着宇宙永恒不变而人生之短暂无常的哲理,将词人心灵上的忧思难平曲折传出)。

(对比内容1分,作用1分)

五、(50分)

26.阅读下面材料,请按要求写作。

河流说:

“我要怎么样才能像以前越过障碍,来越过沙漠呢?

”沙漠说:

“你一定得放弃你的习惯和经验,让风带领你到目的地去,这是河流越过沙漠唯一的方法。

最后,河流升成水汽,进入风那温柔的手臂,风轻易地带它向前飞,当它们飞过沙漠时,风让河流轻轻落下,一条新的河流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