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模板.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7143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中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中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中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中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中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中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中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中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中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中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中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模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中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模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模板.docx

《中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模板.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模板.docx

中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模板

本科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应以简短、明确的词语恰当概括整个论文的核心内容,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缩写字。

读者通过标题可大致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专业的特点和科学的范畴。

中文题目一般不宜超过24个字,必要时可增加副标题。

外文题目一般不宜超过12个实词。

*)

题目:

(*主标题不得超过24个字*)

(*如有副标题,合计不得超过30个字*)

院系: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教授/副教授/讲师)

二〇一年月

附表一、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设计)题目:

(简述选题的目的、思路、方法、相关支持条件及进度安排等)

学生签名:

年月日

指导教师意见:

1、同意开题()2、修改后开题()3、重新开题()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附表二、毕业论文过程检查情况记录表

指导教师分阶段检查论文的进展情况(要求过程检查记录不少于3次):

第1次检查

学生总结:

指导教师意见:

第2次检查

学生总结:

指导教师意见:

第3次检查

学生总结:

指导教师意见:

第4次检查

学生总结:

指导教师意见:

学生签名:

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总体

指导教师意见:

1、按计划完成,完成情况优()

2、按计划完成,完成情况良()

3、基本按计划完成,完成情况合格()

4、完成情况不合格()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附表三、毕业论文答辩情况

答辩人

专业

论文(设计)题目

答辩小组成员

答辩记录:

记录人签名:

年月日

学术诚信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均真实可靠。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

对本论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

本毕业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人签名:

日期:

摘要

(*中文摘要不少于300字。

摘要、关键词和设计说明

1.中文摘要和中文关键词

摘要内容应概括地反映出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主要说明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

要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不要与引言相混淆。

语言力求精练、准确,以300—500字为宜。

在摘要的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

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摘要与关键词应在同一页。

2.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

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相同,以250—400个实词为宜。

摘要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英文关键词(Keywords3—5个)。

*)

关键词:

(*关键词1;关键词2;……

关键词一般为论文中出现的重要的、描述主题的词;

应包含技术领域和问题领域两大类关键字;

尽量不要使用组合词;

中英文关键词不少于3个,不多于5个。

*)

 

ABSTRACT

(*英文摘要不少于500单词,严格使用英文标点符号。

中、英文摘要意思要基本相同。

在撰写完英文摘要后,请执行一次自动拼写检查,以减少英文拼写错误的可能性。

*)

Keywords:

(*Keywords1;Keywords2;......

中英文关键词要严格对译。

*)

(*目录放在正文之前,中英文摘要之后。

论文目录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各章节组成部分的小标题。

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要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

目录至少有二级目录,即包含正文的章和节及其页码;最好有三级目录,即包含正文的章、节和小节及其页码。

目录还要包含参考文献及其页码。

中英文摘要及目录本身及其页码可不出现在目录中。

请使用由Word等排版软件自动生成目录,不要自己手工做目录。

*)

第一章

概述/引言

(*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不同学科专业和不同的选题可以有不同的写作方式。

正文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引言或背景

引言是论文正文的开端,应包括毕业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的简要评述;介绍本项研究工作研究设想、研究方法或实验设计、理论依据或实验基础;涉及范围和预期结果等。

要求言简意赅,注意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注解。

2.主体

论文主体是毕业论文的主要部分,必须言之成理,论据可靠,严格遵循本学科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

在写作上要注意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章节标题、公式图表符号必须规范统一。

论文主体的内容根据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特点,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毕业论文(设计)总体方案或选题的论证;

(2)毕业论文(设计)各部分的设计实现,包括实验数据的获取、数据可行性及有效性的处理与分析、各部分的设计计算等;

(3)对研究内容及成果的客观阐述,包括理论依据、创新见解、创造性成果及其改进与实际应用价值等;

(4)论文主体的所有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凡引用他人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应详加注释。

自然科学论文应推理正确、结论清晰;人文和社会学科的论文应把握论点正确、论证充分、论据可靠,恰当运用系统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进行模型或方案设计,注重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等。

3.结论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总结,是整篇论文的归宿,应精炼、准确、完整。

结论应着重阐述自己的创造性成果及其在本研究领域中的意义、作用,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正文不少于10千字;或使用小四字体、1.5倍行距、A4纸版式排版时不少于10页纸。

正文须有页码,从第1页开始编页码。

正文采用章、节、小节组织。

章的标题使用“第一章”等字样开头,节的标题采用“1.1”等字样开头,表示第一章的第一节,小节的标题采用“1.1.1”等字样开头,表示第一章的第1.1小节。

正文章、节、小节标题与正文段落使用不同的字体,并且之间有适当的间距。

正文段落要统一缩进两个汉字。

行文时注意语句通顺,条理清晰;每章节开头部分需要有承上启下描述,先简要介绍本章节内容,再展开详细描述。

第一章作为概述,也是完整的短文,体现全文的内容。

*)

一.1XXX问题的背景和意义

(*阐明问题的来源、研究的动机、意义等。

*)

一.2XXX问题的描述

(*用简明语言描述所研究的问题,说清楚要解决什么问题、难点和挑战性。

*)

一.3本文的工作

(*阐述本文的主要工作,即简要描述提出的方法、创新点、结果。

*)

一.4论文结构简介

(*简单介绍论文后面章节的安排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XXX综述

(*第二章综述与本文提出方法相关的工作,要分类别给出相关工作的分析评价、缺点在什么地方,而本文工作改进在什么地方,是怎样解决这些缺点的。

每一章的开头要另起一页。

注意:

第一、二章是引用文献最集中的章节,但篇幅不要超过全文的1/3,后续章节尽量不要再出现大段引用的现象。

*)

二.1×××

(*正文中有图、表和公式时必须对图、表和公式按章进行编号。

例如,下图编号“图2-1”表示第二章第1个图;或者,在整篇正文中,图和表按出现的顺序依次编号,如“图1”、“图2”、“表1”、“表2”等。

图和表必须有标题(如图2-1中的“成像系统原理”),图的编号和标题放在图的下方,表的编号和标题放在表的上方。

所有的图和表都必须在正文中引用,而且引用时不得采用“如下图”或“如下表”等字样,而要采用“如图2-1”或“如表2-1”等字样。

排版时,可根据排版的美观性适当调整图和表在正文中的放置位置。

表2-1:

表的样例

xxx

yyy

zzz

aaa

1234

5678

二.2

×××××××

×××××××××××××××××××××××××××××××××××××××××××××××××××××××××××××××××××××××××××××××××××××××××××××××××××××××××××××[1],此蓝色方括号上标是参考文献的引用,方括号内的数字指明前面这段文字引自第几个参考文献。

××××:

列举的公式也必须按章进行编号,例如公式2.1表示第二章第1个公式。

×××××××[2]。

(引用参考文献2)

××××××××。

(注释)

二.3×××

×××

列表项一

列表项二

列表项三

第三章提出的×××方法

(*

论文一般从本章开始介绍自己的工作。

这是论文最主要的部分,在这一部分表达你自己在论文部分的工作,而不像前一章综述那样主要介绍别人的工作。

千万不要大量列举你的源代码(部分核心算法可使用伪码或流程图等形式表示),否则给人的感觉是你的论文没有内容而靠这些来充数。

*)

三.1×××问题描述

(*

本小节可以更详细的描述本文研究的问题。

*)

××××××

×××××××[5](*引用参考文献5*)

××××××××。

××××××

三.2××××方法

(*

本小节可以详细的描述本文提出的方法原理。

*)

××××××

×××××××[5](*引用参考文献5*)

××××××××。

××××××

第四章×××算法

(*

如果本文针对所提的方法设计了相关的算法、协议,可以在本章详细描述。

同时要从理论上证明算法的正确性,分析算法的复杂度,注意要与其他算法比较。

*)

四.1××××××

×××

 

第五章仿真/实验结果与分析

(*

本章需描述针对本文所提的方法及其相关方法所做的仿真或实验,并给出结果比较与分析。

具体要阐明仿真/实验环境及参数设置、评价指标、结果图表与具体分析,通过与其他相关方法的比较证明本文方法的正确性、有效性。

*)

五.1××××××

×××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论文第三部分主体:

总结、比较与展望。

1)给出本文的结论:

总结自己的工作/贡献/创新点,指出自己工作的优点在哪里,比较你的工作与他人工作的优、劣。

2)分析系统的不足之处在哪里、指明以后改进或努力的方向;

3)也可以总结一下本论文工作开展的经验和教训。

*)

六.1××××××

×××

参考文献

(*列出你在完成论文过程主要参阅的论文与著作。

其中的篇数不宜太少,否则让人感觉到你没有参考相关工作就动手做论文;一篇本科毕业论文的典型参考文献是15至30篇,如果你所列参考文献数目不足5篇,则肯定无法通过论文初审的形式检查。

列举参考文献时,按论文中引用文献的先后顺序列于此处;注意正文中必须引用此处所列的全部参考文献,而且引用顺序就是参考文献的列举顺序。

参考文献的著录应符合国家标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

每一条参考文献著录均以“.”结束。

具体各类参考文献的编排格式如下:

1、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作者.文章题目[J].期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数):

起止页码.

2、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作者.书名[M].版次.出版地:

出版单位,出版年份:

起止页码.

3、文献是会议论文集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作者.文章题目[A].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

出版单位,出版年份:

起止页码.

4、文献是学位论文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作者.论文题目[D].保存地:

保存单位,年份.

5、文献是来自报告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报告者.报告题目[R].报告地:

报告会主办单位,报告年份.

6、文献是来自专利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名称:

专利国别,专利号[P].发布日期.

7、文献是来自国际、国家标准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

出版单位,出版年份.

8、文献来自报纸文章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作者.文章题目[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9、文献来自电子文献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作者.文献题目[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可获取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可以只选择一项).

电子参考文献建议标识:

[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onmagnetic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on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programon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bulletinboardonline)

*)

[1].袁崇义.Petri网原理.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

[2].BlochJ..EffectiveJava:

ProgrammingLanguageGuide.AddisonWesley.2001.

[3].李建中,李金宝,石胜飞.传感器网络及其数据管理的概念、问题与进展.软件学报.2003,14(10):

1717-1727.

[4].GoguenJ.A..ParameterizedProgramming.IEEETransactionsonSoftwareEngineering.1984,10(5):

528-543.

[5].SnyderA..EncapsulationandInheritanceinObject-OrientedProgrammingLanguages.InProceedingsofAnnualACMSIGPLANConferencesonObject-OrientedProgramming,Systems,Languages,andApplications(OOPSLA’86).1986.38-45.

[6].……

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包括本科期间发表的与毕业论文相关的已发表论文或被鉴定的技术成果、发明专利等成果,应在成果目录中列出。

此项不是必需项,空缺时可以略掉

致谢

(*谢辞应以简短的文字对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对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当遵循的学术规范。

内容限一页。

*)

附录

(*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的重要支撑材料,可编入毕业论文的附录中。

包括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详细数学推导、程序全文及其说明、复杂的图表、设计图纸等一系列需要补充提供的说明材料。

如果毕业设计(论文)中引用的实例、数据资料,实验结果等符号较多时,为了节约篇幅,便于读者查阅,可以编写一个符号说明,注明符号代表的意义。

附录的篇幅不宜太多,一般不超过正文。

论文附录依次用大写字母“附录A、附录B、附录C……”表示,附录内的分级序号可采用“附A1、附A1.1、附A1.1.1”等表示,图、表、公式均依此类推为“图A1、表A1、式A1”等。

*)

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记录

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答辩小组或专业负责人意见:

成绩评定:

签名(章):

年月日

院系负责人意见:

成绩评定:

签名(章):

年月日

(*

声明

以上格式模板只作参照使用,自己验证是否都满足一下中山大学教务处的官方格式要求

毕业论文的撰写格式要求

(一)字数

除有特殊要求的专业外,毕业论文正文一般不少于5000字。

各专业可根据需要确定具体的文字和字数要求,并报教务处备案。

(二)字体和字号

论文题目三号宋体加粗

各部分标题四号黑体

中文摘要、关键词标题五号黑体并加方括号

中文摘要、关键词内容五号楷体

英文摘要、关键词标题小四号新罗马体(TimeNewRoman)加粗并加方括号

英文摘要内容小四号新罗马体(TimeNewRoman)

目录标题三号宋体加粗

目录内容中章的标题四号黑体

目录中其他内容小四号宋体

正文小四号宋体

注释、参考文献标题小五号黑体并加冒号

注释、参考文献内容小五号宋体

致谢、附录标题四号黑体

致谢、附录内容小四号宋体

论文页码页脚居中、阿拉伯数字(五号新罗马体)连续编码

(三)关键词

摘要正文下方另起一行顶格打印“关键词”款项,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不打标点符号。

(四)目录

目录应另起一页,包括论文中的各级标题,按照“一……”、“

(一)……”或“1……”、“1.1……”格式编写。

(五)各级标题

正文各部分的标题应简明扼要,不使用标点符号。

论文内文各大部分的标题用“一、二……(或1、2……)”,次级标题为“

(一)、

(二)……(或1.1、2.1……)”,三级标题用“1、2……(或1.1.1、2.1.1……)”,四级标题用“

(1)、

(2)……(或1.1.1.1、2.1.1.1……)”。

不再使用五级以下标题。

(六)名词术语

1、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尽量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词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

2、特定含义的名词术语或新名词、以及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其含义,如:

OECD(Organis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代替经济合作发展组织。

3、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可不译成中文,英文人名按姓前名后的原则书写,如:

CRAYP,不可将外国人姓名中的名部分漏写,例如:

不能只写CRAY,应写成CRAYP。

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马克思等)可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

(七)物理量名称、符号与计量单位

1、论文中某一物理量的名称和符号应统一,一律采用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写方式,应采用国际通用符号。

2、在不涉及具体数据表达时允许使用中文计量单位如“千克”。

3、表达时刻应采用中文计量单位,如“下午3点10分”,不能写成“3h10min”,在表格中可以用“3:

10PM”表示。

4、物理量符号、物理量常量、变量符号用斜体,计量单位符号均用正体。

(八)数字

1、无特别约定情况下,一般均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2、年份一律使用4位数字表示。

3、小数的表示方法:

一般情形下,小于1的数,需在小数点之前加0。

但当某些特殊数字不可能大于1时(如相关系数、比率、概率值),小数点之前的0要去掉,如r=.26,p<.05。

4、统计符号的格式:

一般除μ、α、β、λ、ε以及V等符号外,其余统计符号一律以斜体字呈现,如ANCOVA,ANOVA,MANOVA,N,nl,M,SD,F,p,r等。

(九)公式

1、公式应另起一行写在稿纸中央。

一行写不完的长公式,最好在等号处转行,如做不到这一点,可在运算符号(如“﹢”、“﹣”号)处转行,等号或运算符号应在转行后的行首。

2、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在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

公式可按全文统编序号,也可按章独立序号,如(49)或(4.11)。

采用哪一种序号应和图序、表序编法一致。

不应出现某章里的公式编序号,有的则不编序号。

子公式可不编序号,需要引用时可加编a、b、c……,重复引用的公式不得另编新序号。

公式序号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缺。

3、文中引用某一公式时,写成“由式(16.20)”。

(十)表格

1、表格必须与论文叙述有直接联系,不得出现与论文叙述脱节的表格。

表格中的内容在技术上不得与正文矛盾。

2、每个表格都应有自己的标题和序号。

标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不加标点,序号写在标题左方。

3、全文的表格可以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

采用哪一种方式应和插图、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

表序必须连续,不得跳缺。

4、表格允许下页接写,接写时标题省略,表头应重复书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

多项大表可以分割成块,多页书写,接口处必须注明“接下页”、“接上页”、“接第×页”字样。

5、表格应放在离正文首次出现处最近的地方,不应超前和过分拖后。

(十一)图

1、插图应与文字内容相符,技术内容正确。

所有制图应符合国家标准和专业标准。

对无规定符号的图形应采用该行业的常用画法。

2、每幅插图应有标题和序号,全文的插图可以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如:

图45或图6.8。

采取哪一种方式应和表格、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

图序必须连续,不重复,不跳缺。

3、由若干分图组成的插图,分图用a、b、c……标序。

分图的图名以及图中各种代号的意义,以图注形式写在图题下方,先写分图名,另起行写代号的意义。

4、图与图标题、图序号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版为两页。

当页空白不够排版该图整体时,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将图移至次页最前面。

5、对坐标轴必须进行文字标示,有数字标注的坐标图必须注明坐标单位。

(十二)注释

毕业设计(论文)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

注释采用篇末注,应根据注释的先后顺序编排序号。

注释序号以“①、②”等数字形式标示在被注释词条的右上角。

篇末注释条目的序号应按照“①、②”等数字形式与被注释词条保持一致。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