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学中考排版后.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7177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7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化学中考排版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北京化学中考排版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北京化学中考排版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北京化学中考排版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北京化学中考排版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北京化学中考排版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北京化学中考排版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北京化学中考排版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北京化学中考排版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北京化学中考排版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北京化学中考排版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北京化学中考排版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北京化学中考排版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北京化学中考排版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北京化学中考排版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北京化学中考排版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北京化学中考排版后.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化学中考排版后.docx

《北京化学中考排版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化学中考排版后.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化学中考排版后.docx

北京化学中考排版后

2010北京中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l35.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2010北京中考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参考答案:

A

(2010北京中考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A.氧B.硅C.铝D.铁

参考答案:

A

(2010北京中考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石灰水B.空气C.生铁D.干冰

参考答案:

D

(2010北京中考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木炭B.铁丝C.酒精D.红磷

参考答案:

D

(2010北京中考5)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牛奶B.面粉C.蔗糖D.花生油

参考答案:

C

(2010北京中考6)下列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青花瓷瓶B.塑料水杯C.纯棉毛巾D.不锈钢锅

参考答案:

B

(2010北京中考7)碳酸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俗称为

A.纯碱B.烧碱C.生石灰D.熟石灰

参考答案:

A

(2010北京中考8)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B.电子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参考答案:

A

(2010北京中考9)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不变的是

A.石灰水B.氧化钠C.浓盐酸D.浓硫酸

参考答案:

B

(2010北京中考10)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A.H2B.2HC.2H+D.2H2

参考答案:

B

(2010北京中考11)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称量固体C.检查气密性D.加热液体

参考答案:

C

(2010北京中考12)下列物质中,能作磷肥的是

A.NH4HCO3B.CO(NH2)2C.K2CO3D.Ca(H2PO4)2

参考答案:

D

(2010北京中考13)喝牛奶可以补钙,这里的钙指的是

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

参考答案:

C

(2010北京中考14)下列数据是相应物质的近似pH,其中一定呈碱性的是

(6.5~7.5)(4.0~4.4)(2.0~3.0)(9.5~10.5)

A.饮用水B.番茄汁C.柠檬汁D.液体肥皂

参考答案:

D

(2010北京中考15)次氯酸钠(NaClO)是某种家用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5B.+3C.+1D.-1

参考答案:

C

(2010北京中考16)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

D.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参考答案:

D

(2010北京中考17)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16B.原子序数为16

C.属于金属元素D.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

参考答案:

C

(2010北京中考18)下了各种物质的用途中,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气焊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盐酸用于除铁锈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参考答案:

B

(2010北京中考19)下列各组气体中,不能用燃着的木条区分的是

A.氧气和空气B.二氧化碳和氮气

C.甲烷和空气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参考答案:

B

(2010北京中考20)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

A.体积增大B.质量增大C.间隔增大D.个数增多

参考答案:

C

(2010北京中考21)医用热敷袋使用时要轻揉,袋内的反应可看作是铁粉、空气和水相互作用,产生氢氧化亚铁[Fe(OH)2],最终转化为氢氧化铁[Fe(OH)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热敷袋放出的热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B.总反应为2Fe+O2+3H2O=2Fe(OH)3

C.上述含铁物质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有0、+2、+3

D.热敷袋中的铁粉与水在未使用时要分别密封保存

参考答案:

B

(2010北京中考22)下列是分析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证明变质

取少量溶液,滴加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石灰水

确定成分

取少量溶液,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测定纯度

取一定量溶液,加入盐酸,用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气体,称量

除去杂质

取溶液,滴加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

参考答案:

D

(2010北京中考23)氢氧化钴[Co(OH)2]受热易分解,能与酸性溶液反应,可作涂料和清漆的干燥剂,制备方法为:

①Co+2HCl=CoCl2+H2↑②CoCl2+2NaOH=Co(OH)2↓+2NaC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钴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弱B.①为置换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

C.氢氧化钴的化学性质稳定D.氢氧化钴可以干燥氯化氢气体

参考答案:

B

(2010北京中考24)向一定量某固体中逐滴加入某溶液至过量,x轴表示加入溶液的质量。

下列选项中y轴表示的含义与所给图像变化趋势一致的是

选项

固体

溶液

y轴含义

A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溶液

水的质量

B

铁粉和铜粉

硫酸铜溶液

所得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

C

大理石(杂质不参加反应)

稀盐酸

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D

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

稀盐酸

二氧化碳的体积

参考答案:

C

(2010北京中考25)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资料:

A的溶解度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37.2

41.4

45.8

50.4

55.2

A.②中A的质量分数最大

B.③⑤中A的质量分数相等

C.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D.①③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

参考答案:

D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30分)

(2010北京中考265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⑴膳食合理、营养均衡是健康的基本保证,今年中国学生营养目的主题是“全面、均衡、适量”。

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___(填字母序号,下同),能提供大量油脂的是___。

A.橄榄油B.蔬菜C.米饭

⑵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________。

A.节约使用纸张B.分类回收处理垃圾

C.减少使用塑料袋D.减少使用一次性纸杯

⑶上海世博会使用的很多LED灯,为其提供电的装置接受阳光照射后,便可将_______转化为电能。

⑷为减少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可向煤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发生的反应为:

2CaCO3+O2+2SO2=2CaSO4+2CO2,该反应所涉及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⑴CA⑵ABCD⑶太阳能⑷SO2、CO2

(2010北京中考276分)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⑴下图所示的3个实验,A中水发生了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B中试管1内得到的气体为________;C中净化水的方法是______和吸附。

A.水的沸腾B.水的电解C.水的净化

⑵将源水处理成自来水的过程中需加入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⑶实验室的废液需经处理才能排放,为减弱含有硫酸的废液的酸性,不能选用的物质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废铁钉B.熟石灰C.二氧化碳D.碳酸钠

⑷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净水剂,具有絮凝和杀菌消毒作用。

请将下列制取铁酸钠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2Fe(NO3)3+16NaOH+3Cl2=6NaNO3+6NaCl+2Na2FeO4+______。

参考答案:

⑴物理H2过滤⑵CaO+H2O=Ca(OH)2⑶C⑷8H2O

(2010北京中考285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⑴在水、铜和氯化钠3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________;

⑵食醋中含有醋酸(CH3COOH)。

醋酸由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⑶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

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若16gB参加反应,则生成D的质量为____g。

物质

A

B

C

D

——氢原子

——氧原子

——硫原子

微观示意图

参考答案:

⑴水⑵31:

8⑶18

(2010北京中考297分)金属在生成生活中应用广泛。

⑴最初输水管材用铸铁,目前多用塑料管和塑料金属复合管,输送热水一般用铜管。

下列管材中,实验金属材料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铸铁管B.铜管C.塑料管

⑵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_。

将生锈的铁片放在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可能发生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金属的回收和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

①废钢铁可回收重新冶炼,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将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对剩余固体成分的判断正确的是______。

A.肯定有银B.肯定有铜C.可能有铁D.可能是铁和银

参考答案:

⑴AB⑵潮湿空气Fe+H2SO4=FeSO4+H2↑Fe+CuSO4=FeSO4+Cu

⑶①3CO+Fe2O3

2Fe+3CO2②AC

(2010北京中考307分)下列用字母表示的8种物质由H、C、O、Na、Cl、Ca中的几种元素组成,它们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⑴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遇B溶液产生气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⑵X和Y反应生成Z和W,其中Y、W常作灭火剂,X、Z均含3种元素,W的化学式为________,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⑶向Z的溶液中逐滴加入B的稀溶液,只生成含有相同金属元素的M和N,其中M不含氧元素,它的化学式为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从上述物质中任选2种为一组,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瓶中,a处水面降低,b处水面升高。

写出符合要求的4种物质:

友情提示:

填写物质的化学式、名称或俗称

液体

固体

 

参考答案:

⑴CaCO3+2HCl=CaCl2+H2O+CO2↑⑵H2ONaOH

⑶NaClNa2CO3+HCl=NaCl+NaHCO3

液体

盐酸

盐酸

盐酸

H2O

盐酸

固体

CaCO3

Na2CO3

NaHCO3

NaOH

NaOH

 

三、实验题(共3个小题,共19分)

(2010北京中考316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ABCDE

⑴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⑵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⑶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是,二氧化锰起__________作用,所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或E。

⑷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__________,说明瓶中已充满氧气。

参考答案:

⑴酒精灯⑵2KMnO4

K2MnO4+MnO2+O2↑A⑶催化C⑷木条燃烧

(2010北京中考325分)化学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做了2个兴趣实验。

每次实验时,打开止水夹,均可见C瓶内的水流入D中,B中有气泡逸出。

⑴在A处放置燃烧的蜡烛,B中无色溶液变浑浊,B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

蜡烛燃烧生成的气体被吸入B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在A处放置某溶液,若B中盛有紫色溶液甲,则变红色;若B中盛有红色溶液乙,则变无色。

乙可能是__________,结合A、B两处物质的性质解释乙变色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⑴氢氧化钙溶液C瓶内的水流入D中,使C瓶内压强小于大气压,A处气体被吸入B中

⑵含有酚酞的碱性溶液A中挥发出来的酸性物质进入B中,与B中碱性物质发生反应,使溶液红色褪去

(2010北京中考338分)化学小组同学在课外读物中看到:

“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着火,不能用CO2熄灭。

”他们决定探究CO2与Na反应的产物。

【提出猜想】CO2与Na反应可能生成4种物质:

C、CO、Na2O、Na2CO3。

【查阅资料】

①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O2、H2O等物质反应。

②碱性的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u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③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生成NaOH。

④向氯化钯(PdCl2)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

【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⑴实验记录

序号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和解释

打开a,关闭b,由长颈漏斗注入稀盐酸

A中产生大量气泡

E中出现浑浊

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当E中出现浑浊时,打开b,关闭a,点燃酒精灯

D中Na剧烈燃烧,产生白烟内壁附着黑色、白色固体

G中产生黑色沉淀

反应产物一定有_______和_______

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石灰水

产生白色沉淀

反应产物还有________

⑵实验反思

①实验记录②中,E中出现浑浊,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无装置C,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__________。

③检验第4种物质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

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⑴①CO2+Ca(OH)2=CaCO3↓+H2O②CCO③Na2CO3

⑵①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空气的干扰②水③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

若溶液变红,则产物中有Na2O;若溶液不变色,则产物中没有Na2O。

四、计算题(共2个小题,共6分)

(2010北京中考343分)汽车尾气系统中使用催化转化器,可降低CO、NO等有毒气体的排放,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CO+2NO

2CO2+N2,当有5.6gCO被转化时,计算同时被转化的NO的质量。

参考答案:

解:

设被转化的NO的质量为x。

2CO+2NO

2CO2+N2

5660

5.6gx

=

x=

=6g

答:

被转化的NO的质量为6g

(2010北京中考353分)将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32.9g放入烧杯中,此时总质量为202.9g,加入326.9g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待没有气泡逸出后再次称量,总质量为521.0g。

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CO2的溶解忽略不计)。

参考答案:

解:

反应生成的CO2质量=202.9g+326.9g-521.0g=8.8g

设Na2CO3的质量为x,生成的NaCl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11744

xy8.8g

x=21.2gy=23.4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10%

答: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2010北京中考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A

D

D

C

B

A

A

B

B

C

D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C

D

C

B

B

C

B

D

B

C

D

26.⑴CA⑵ABCD⑶太阳能⑷SO2、CO2

27.⑴物理H2过滤⑵CaO+H2O=Ca(OH)2⑶C⑷8H2O

28.⑴水⑵31:

8⑶18

29.⑴AB⑵潮湿空气Fe+H2SO4=FeSO4+H2↑Fe+CuSO4=FeSO4+Cu

⑶①3CO+Fe2O3

2Fe+3CO2②AC

30.⑴CaCO3+2HCl=CaCl2+H2O+CO2↑⑵H2ONaOH

⑶NaClNa2CO3+HCl=NaCl+NaHCO3

液体

盐酸

盐酸

盐酸

H2O

盐酸

固体

CaCO3

Na2CO3

NaHCO3

NaOH

NaOH

 

31.⑴酒精灯⑵2KMnO4

K2MnO4+MnO2+O2↑A⑶催化C⑷木条燃烧

32.⑴氢氧化钙溶液

C瓶内的水流入D中,使C瓶内压强小于大气压,A处气体被吸入B中

⑵含有酚酞的碱性溶液

A中挥发出来的酸性物质进入B中,与B中碱性物质发生反应,使溶液红色褪去

33.⑴①CO2+Ca(OH)2=CaCO3↓+H2O②CCO③Na2CO3

⑵①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空气的干扰②水③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

若溶液变红,则产物中有Na2O;若溶液不变色,则产物中没有Na2O。

34.解:

设被转化的NO的质量为x。

2CO+2NO

2CO2+N2

5660

5.6gx

=

x=

=6g

答:

被转化的NO的质量为6g

35.解:

反应生成的CO2质量=202.9g+326.9g-521.0g=8.8g

设Na2CO3的质量为x,生成的NaCl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11744

xy8.8g

x=21.2gy=23.4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10%

答: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