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阅读常考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7375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语文阅读常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小升初语文阅读常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小升初语文阅读常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小升初语文阅读常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小升初语文阅读常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小升初语文阅读常考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小升初语文阅读常考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小升初语文阅读常考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小升初语文阅读常考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小升初语文阅读常考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小升初语文阅读常考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小升初语文阅读常考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小升初语文阅读常考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小升初语文阅读常考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小升初语文阅读常考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小升初语文阅读常考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小升初语文阅读常考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小升初语文阅读常考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小升初语文阅读常考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小升初语文阅读常考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升初语文阅读常考题.docx

《小升初语文阅读常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升初语文阅读常考题.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升初语文阅读常考题.docx

小升初语文阅读常考题

小升初语文阅读常考题

高贵的施舍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

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整条右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衣袖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

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

“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

“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

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

母亲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

她故意只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

“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

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惟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

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chuǎn)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几络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额头上。

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

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面和脖子擦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

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

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

“谢谢你。

母亲说:

“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的工钱。

乞丐说:

“我不会忘记你的。

”对母亲深深地(jū)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他20元钱。

我不解地问母亲:

“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

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放在屋前?

母亲说:

“这堆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

我嘟着嘴说:

“那就不要搬了。

母亲摸摸我的头说:

“对乞丐来说,搬砖和不搬砖可就大不相同了。

此后还来过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

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跟电视上那些老板一模一样。

美中不足的是,这个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老板用一只独手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

“如果没有您,我现在还是个乞丐;因为当年您教我搬砖,今天我才能成为一个公司的老板。

母亲说:

“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

独臂老板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市人,过好日子。

母亲说:

“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

 “为什么?

 “因为我们一家人个个都有两只手。

老板坚持说:

“我已经替你们买好房子了。

母亲笑笑说:

“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都没有的人吧。

 注音或写汉字 4分

气chuǎn( )如牛  jū(   )了一躬  西装革履(  ) 衣袖(   )

1、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2分

高贵——             慷慨——

2、 造句 2分

气度非凡——

美中不足——

3、 母亲为什么不直接对那个可怜的乞丐给予施舍?

4、 文中的“我”请求母亲,不要乞丐搬砖头了,母亲却说“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了”母亲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5、 读完全文,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他人?

请简要概括。

6、 如何理解“高贵的施舍”这个标题?

 

  我家有一条瓷鱼,有趣极了。

  这条瓷鱼是一条鼓眼金鱼,长约5厘米,宽约2厘米,中间滚圆饱满的地方是鱼身,占整个身体的三分之一,上面刻有鳞片,像一件衣裳,保护着鱼的身体。

  瓷鱼的头很大,上面那对红眼睛,突鼓鼓的,像一对小灯笼。

它睁大眼睛,似乎在看着你,又似乎在寻找着它的同伴。

头的正面,是鱼的嘴,那嘴是圆形的,嘴唇突起,好像一张一闭,,在不断哈气呢!

  瓷鱼有一条细长的尾巴,分三个叉,像三条绸带在水中摆动,又像空中漂浮的几缕白云。

  这条瓷鱼不同的摆法有不同的样子(  )把它平放着它像睡觉(  )拿起来斜着看(  )它似乎准备游向远方(  )把它竖起来(  )又像张开圆圆的嘴(  )等着你给它东西吃(  )把它侧卧着(  )它似乎在不断地呼吸(  )哈气(  )提着它的尾巴(  )它像在苦苦哀求你放开它……

  这是一条多么有趣的瓷鱼呀!

  1、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答:

                                    。

  2、短文在写瓷鱼外形时先写(  ),再写(  ),最后写(  )。

  3、给第5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4、文章中最后一句在全文中起到了()的作用。

  答:

                                    。

  5、这是一篇(  )体裁的文章,主要采用了(  )、(  )的写作方法。

  6、用“﹏﹏﹏”在原文中画出与开头第一自然段相照应的句子。

攒钱

  那天晚上,我在灯下写作业,妈妈在我旁边,埋头补着衬衫。

那是件很破旧的衬衫,领口卷曲着,袖口的布也磨破了。

我知道,妈妈就两件衬衫,倒换着穿。

她自己这样节省,为的是让我们能吃好、穿好、好好读书。

望着妈妈消瘦的脸庞,我突然萌发了一个小小的念头,要为妈妈做一件小事。

  第二天中午放学,我肚子饿得咕咕直叫。

校门正好有卖饼的,许多同学都纷纷涌过去。

我忍不住把手伸向口袋,可一想起妈妈那件打着补丁的衬衫,便本能地缩回了手。

  就这样,我攒起了钱,一分分,一角角地凑。

那钱里包含着多少次的渴望,多少次的忍耐。

  一年过去了,终于等来了母亲的生日。

当我把自己用零花钱给母亲买的一件天蓝色衬衫捧给她时,她先是一愣,随即一把把我楼到怀里:

“好孩子,你长大了,懂事了!

  我用行动证实自己长大了。

长大的含义,其实并不复杂。

  1、“那钱里包含着多少次的渴望,多少次的忍耐。

”联系上下文写出“渴望”和“忍耐”分别指什么?

(4分)

  答:

                                        。

  2、结合文章内容,写出“长大的含义”指的是什么?

(2分)

  答:

                                        。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分)

  答:

                                        。

  4、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答:

                         

父爱昼夜无眠

父亲最近总是萎靡不振,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新买的房子如音箱一般把他的声音“扩”得气壮山河,很是影响我的睡眠——我是一名昼伏夜“出”的自由撰稿人,并且患有神经衰弱的职业病。

我提出要带父亲去医院看看,他这个年龄嗜睡,没准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

父亲不肯,说他没病。

再三动员失败后,我有点恼火地说,那你能不能不打鼾,我多少天没睡过安稳觉了!

一言既出,顿觉野蛮和“忤逆”,我怎么能用这种口气跟父亲说话?

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kuì),但他终于什么话也没说。

第二天,我睡到下午4点才醒来,难得如此“一气呵成”。

突然想起父亲的鼾声,推开他的房门,原来他不在。

不定到哪儿玩麻将去了,我一直鼓励他出去多交朋友。

看来,虽然我的话冲撞了父亲,但他还是理解我的,这就对了。

父亲在农村穷了一辈子,我把他接到城里来和我一起生活,没让他为柴米油盐操过一点心。

为买房子,我欠了一屁股债。

这不都得靠我拼死拼活写文章挣稿费慢慢还吗?

我还不到30岁,头发就开始“落英缤纷”,这都是用脑过度、睡眠不足造成的。

我容易吗?

作为儿子,我唯一的要求就是让他给我一个安静的白天,养精蓄(ruì)。

我觉得这并不过分。

父亲每天按时回来给我做饭,吃完后让我好好睡,就出去了。

有一天,我随口问父亲,最近在干啥呢?

父亲一愣,支吾着说,没,没干啥。

我突然发现父亲的皮肤比原先白了,人却瘦了许多。

我夹些肉放进父亲碗里,让他注意加强营养。

父亲说,他是“贴骨膘”,身体棒着呢。

转眼到了年底,我应邀为一个朋友所领导的厂子写专访,对方请我吃晚饭。

由于该厂离我的住处较远,他们用车来接我。

饭毕,他们又送我一套“三枪”内衣,并让我随他们到附近的浴室洗澡。

雾气(liáo)绕的浴池边,一个擦背工正在一肥硕的躯体上刚柔并济地运作。

与雪域高原般的浴客相比,擦背工更像一只瘦弱的虾米。

就在他结束了所有程序,转过身来随那名浴客去更衣室领取报(choú)时,我们的目光相遇了。

“爸爸!

”我失声叫了出来,惊得所有浴客把目光投向我们父子,包括我的朋友。

父亲的脸被热气蒸得浮肿而失真,他红着脸嗫嚅道,原想跑远点儿,不会让你碰见丢你的脸,哪料到这么巧……

朋友惊讶地问,这真是你的父亲吗?

我说是。

我回答得那样响亮,因为我没有一刻比现在更理解父亲,感激父亲,敬重父亲并抱愧于父亲。

我明白了父亲为何在白天睡觉了,他与我一样昼伏夜出。

可我深夜沉迷写作,竟从未留意父亲的房间没有鼾声!

我随父亲来到更衣室。

父亲从那个浴客手里接过三块钱,喜滋滋地告诉我,这里是闹市区,浴室整夜开放,生意很好,他已攒了1000多元了,“我想帮你早点儿把房债还上。

在一旁递毛巾的老大爷对我说,你就是小尤啊?

你爸为让你写好文章睡好觉,白天就在这客座上躺一躺,唉,都是为儿为女哟……

我心情沉重地回到浴池。

父亲撇下老李头,不放心地追了进来。

父亲问,孩子,想啥呢?

我说,我想,让我为您擦一次背……话未说完,就已鼻酸眼热,湿湿的液体借着水蒸气的掩护蒙上眼睛。

好吧,咱爷俩互相擦擦。

你小时候经常帮我擦背呢。

父亲以享受的表情躺了下来。

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冈。

1、 看拼音写汉字 4分

崩kuì(  )    liáo( )绕    养精蓄ruì(   )  报choú(  )

2、 解释下列词在文中的含义 2分

一气呵成——

落英缤纷——

3、 仿写比喻句 2分

如果说母爱如涓涓细流,那么父爱犹如                         。

4、 对于父亲睡觉时“鼾声如雷”,“我”是怎么做怎么说的?

从中流露出儿子对父亲什么样的态度?

 3分

5、 有一天,当“我”发现父亲比原来瘦了许多而让他多加强营养时,父亲是怎样回答的?

这表现出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6、 当朋友问“这真是你的父亲吗?

”时,我是怎样回答的?

这流露出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7、 你的父亲肯定也类似于文中的父亲,平时对你关心、爱护,能举个例子吗?

 3分

生活中的小镜头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就像一个个小镜头。

我热爱生活,也热爱那一个个小镜头,它们使我受到教育。

然而,我最喜爱图书馆里那一个个小镜头。

  清晨,图书馆的大门敞开了,各种各样的人便争先恐后地涌进了图书馆。

紧接着都各自盯上了自己的目标,小心翼翼地取下书,极温柔地抚摸着,就像抚摸着孩子光滑的脸蛋。

  不一会儿,图书馆里恢复了平静,只能偶尔听到翻书的声音,也显得极小。

人们完全沉醉在书的海洋里。

  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一边看着,一边伏案疾书,有时还停下来皱紧眉头想想什么,不时地扶扶那滑落在鼻梁上的眼镜;一位留披肩发的姑娘,顾不得去整理那散乱的长发,只是用大眼睛在书上贪婪地扫着,不时地甩一下那束垂到额前的头发;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鼻梁上架着老花镜,眯着眼睛,把书拿得远远的,显得很费力,但仍旧舍不得把书放下;几个孩子趴在桌子上,用手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念着,很吃力,却很专注……

  我悄悄地离开图书馆。

但这生活中的小镜头却怎么也忘不了。

它好像在告诉我什么,到底是什么呢……

  1、照样子填空。

(4分)

  (光滑)的(脸蛋)(温柔)地(抚摸)

  (  )的(  )(  )地(  )

  (  )的(  )(  )地(  )

  2、短文中具体描写了哪几个人物,请你用横线画出。

(2分)

 3、这些人物的表现,告诉了我们什么?

(3分)

  答:

                              。

 4、你喜欢读书吗?

你读书时最关心书中的什么?

这学期你读了哪些书?

请任选一本介绍一下。

(4分)

  答:

                              。

 5、小珠在自己家的书房里挂了一幅“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的名言,你想在自己家的书房里挂一幅什么名言呢?

请写在下面。

(2分)

答:

   

我家的小园

  我家的东南边有一块长方形的小园,里面有各种蔬菜、花草和树木。

这里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

  春天到了,大地像铺上了一条绿毯子,园里一片绿油油的。

一群小鸟停在树枝上,唱着婉转动听的歌,静静的小园开始热闹起来了。

  夏天,成行的向日葵长得茁壮,绽开着一朵朵金黄色的花,迎着朝阳微笑。

火红的石榴花开得十分茂盛,散发出阵阵芳香。

成群的蜜蜂和蝴蝶翩翩起舞,纵情欢唱。

一排排玉米威武地挺立着,结出了硕大的玉米棒子。

地里,茄子紫了,西红柿红了,南瓜圆了。

望着这丰硕的果实,我更加感到小园的可爱。

  秋天,喇叭花开了,在绿叶丛中伸出了支支粉红色或紫色的小喇叭,正在为小蜜蜂吹奏着动听的歌。

石榴树上石榴熟了,红色的果皮裂开了,露出珍珠般的颗粒,好像迎着我咧嘴微笑。

这一切怎不惹人喜爱?

  冬天,一场大雪过后,园里的石榴树挂上了白雪,残秧披上了白雪,地上也盖了厚厚的白雪,整个小园成了银装素裹的白色世界。

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

“好美啊,小园!

”‖

  小园如此娇美,真是一幅诱人的四季画。

  1、短文已用“‖”分为三段,是用什么方法分的?

选择正确的答案打“√”。

(2分)

  按时间变化分段。

(  )

  按地点变化分段。

(  )

  按“总—分—总”的方法分段。

(  )

  按“分—总”的方法分段。

(  )

  按“总—分”的方法分段。

(  )

 

  2、在文中用“”画出一个比喻句;用“”画出一个拟人句;用“”画出一个排比句。

(6分)

 

  3、找出短文中首尾照应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分)

  首:

                          。

  尾:

                          。

  4、写出文中你最喜欢的一句话,并简单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分)

  答:

                          。

 

  5、读了这篇短文后,我还能根据文章的内容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2分)

  答:

   

白鹭

  晴天的早晨,每当看见白鹭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好像是不大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少有的一种嗜好。

人们说它是在瞭望吗,可它真的是瞭望吗?

  黄昏的空中,偶尔可以见到白鹭在低低地飞,悠然地观看这情景,可说乡村生活中的一大乐事。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2分)

  孤独——(  )嗜好——(  )

  瞭望——(  )或许——(  )

  2、白鹭的嗜好是(  )。

(2分)

 

  3、短文中两处“悠然”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2分)

  答:

                            。

  4、“美中不足”的意思是虽然很好,但还有缺陷,短文中的不足指的是(  )。

(1分)

 

  5、“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

”这句话是运用了(  )和(  )修辞手法,表达作者对白鹭的()感情。

(3分)

人生第一课

  这是一家普通的幼儿园,刚刚人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图书馆,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

  “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

”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

“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 家写的。

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

”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间:

“哪一位小朋友也能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

“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我……”幼稚的童声在空中回荡。

然而,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下面,”老师说,“哪位小朋友来给这个故事配个插图呢?

”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画一个“爸爸”,画一个“妈妈”,再画一个“我”。

当然画得很不像样子,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钉在一起。

封面上,写上作者的姓名和插图者的姓名,“出版”的年、月、日。

  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

“孩子们,瞧,这是你们写的第一本书。

孩子们,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本小书;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人生第一课结束了,在不知不觉之中,孩子们受到了某种“灌输”。

  1、请写出画横线句子中引号的用法:

(1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下面的句子,请写出画线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2分)

  ①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公正地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②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第⑦自然段,根据提示,请从第②至第⑥自然段中概括“人生第一课”是怎样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进行的。

(3分)

  提示:

①上课开始了,老师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问在人生第一课里,孩子们到底学到了什么?

请用原文回答,孩子们的哪些表现说明了这一点?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文中的老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

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灌输的?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张纸条

  上初中,我喜欢《格林童话》到了痴迷的地步。

那时,父母工资微薄,除了维持生活以外,根本没有剩余的钱去买一本既不能吃又不能穿的书。

  平时父母总是把钱放在写字台的抽屉里,而钥匙就放在写字台上。

几经犹豫之后,我试着用钥匙找开了抽屉,从里面拿走了一张2元的纸币,第二天,我从书店里买回了那本梦寐以求的《格林童话》。

几天过去了,风平浪静,父母似乎并没有发现我拿钱的事。

  不久,书店里进了一批新书,其中《绿野仙踪》是我盼望已久的一本童话故事。

禁不住“仙子”的诱惑,我如法炮制。

当我再一次打开写字台抽屉时,却发现里面多了一张纸条:

“峰儿,你是个好孩子,爸爸妈妈相信你会永远做一个好孩子。

”我很惭愧,取出纸条,悄悄地锁上了抽屉。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

一张纸条成了我一生的警示,一张纸条给了我一生的尊严。

  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我从书店里买回了那本梦寐以求的《格林童话》。

  答:

                            。

 

  

(2)禁不住“仙子”的诱惑,我如法炮制。

  答:

                            。

 

  2、理解短文内容,填空。

(2分)

  

(1)写出文中两个表现“我”十分喜欢《格林童话》的词语有:

  答:

                            。

  

(2)“几天过去了,风平浪静……”“风平浪静”在短文中指                            。

(2分)

  (3)“禁不住“仙子”的诱惑,我如法炮制。

”“如法炮制”在文中具体指                            。

(2分)

  (4)“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

”“类似的错误”在短文中具体指                            。

(2分)

 

  3、“一张纸条”是谁留在什么地方的?

从文中哪句话榀以看出这张纸条对“我”的教育极大?

抄写下来。

(4分)

  答:

   

奇迹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才华出众他20岁开始发表作品刚刚29岁就创作了轰动法国文坛的小说巴黎圣母院以后又创作了一系列戏剧诗歌小说可正当他才华横溢时心脏病发作了

  看着40岁的雨果发青的脸色,沉重的喘息,人们惋惜万分。

  雨果并不悲观,他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进行体育锻炼。

他每天清晨外出散步、作操,接着跑步、游泳……雨果的健康状况慢慢好转,体质逐渐增强。

他又获得了精力,重新拿起笔,写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直到晚年任创作不懈,60岁时创作了《悲观世界》。

80岁那年写成了《笃尔克玛》。

雨果活了84岁。

  看到雨果得了心脏病却成了长寿者,人们惊叹不已:

“真是个奇迹!

”∥

  奇迹怎么来的呢?

生命在于运动,进行体育锻炼!

  1、给第一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3分)

  逐渐(  )悲观(  )增强(  )

  3、请概括出短文第二段的段意。

(3分)

答:

                      。

4、短文通过记叙身患重病的雨果                      的事,说明了                      。

(3分)

小蚂蚁明白了

  为了觅食,小蚂蚁找遍了大树附近的坑坑洼洼,直到傍(pánɡbànɡ)晚,才在一片绿叶上发现了一条小青虫。

他正想招呼伙伴们分享“美味”,不料来了一只公鸡,抢先把虫吃了。

疲惫不堪的小蚂蚁愤怒的望着神气活现的公鸡,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

“我们蚂蚁寻找食物可真难啊!

听说树上住的这只蜘蛛,单靠一张网,得到的食物可多呢,我得去跟他学本领。

  小蚂蚁沿着树干往上爬,他看见蜘蛛正伸开八只脚,舒舒服服地趴在蛛网上,风一吹,晃晃(huànɡhuǎnɡ)荡荡,高兴极了。

小蚂蚁看见一只苍蝇刚被粘(zhānnián)在蛛网上,没一会儿,又一只蚊子“不请自来。

”小蚂蚁羡慕极了,央求道:

“蜘蛛姐姐,把你的本领交给我吧!

让我像你一样,织一张网,网上一躺,一辈子不饿肚子,一劳永逸该多好啊!

  “一劳永逸?

”蜘蛛感到奇怪,“在我们的生活里,不存在一劳永逸啊!

”蜘蛛想了一会儿说:

“小蚂蚁,你最好在这里过一夜,看看我们是怎样生活的,行吗?

”“行,我留下来。

  夜幕降临了。

月光下,蜘蛛闪着银色的光芒。

小蚂蚁又饿又累,打起瞌睡来了。

然而蜘蛛却忙碌起来,在网上爬来爬去,把网上的丝一根根吃进肚里,好好的一张网给拆了。

小蚂蚁睁开朦胧的双眼,疑惑地看着这一切。

蜘蛛把丝吃掉后,一刻也不停歇,重新把丝从腹部的喷丝口喷出来,又开始织网。

就这样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