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复习题碧瑶仙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7393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2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复习题碧瑶仙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一历史复习题碧瑶仙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一历史复习题碧瑶仙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高一历史复习题碧瑶仙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高一历史复习题碧瑶仙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高一历史复习题碧瑶仙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高一历史复习题碧瑶仙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高一历史复习题碧瑶仙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高一历史复习题碧瑶仙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高一历史复习题碧瑶仙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高一历史复习题碧瑶仙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高一历史复习题碧瑶仙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高一历史复习题碧瑶仙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高一历史复习题碧瑶仙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高一历史复习题碧瑶仙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高一历史复习题碧瑶仙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高一历史复习题碧瑶仙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高一历史复习题碧瑶仙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高一历史复习题碧瑶仙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高一历史复习题碧瑶仙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复习题碧瑶仙子.docx

《高一历史复习题碧瑶仙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复习题碧瑶仙子.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历史复习题碧瑶仙子.docx

高一历史复习题碧瑶仙子

高一历史练习题

第一单元

1.对下面两幅图理解正确的是()

分封和等级制度

西周宗法关系

①周王与诸侯是君臣关系②周王与诸侯是等级从属关系③周王与同姓诸侯是大宗与小宗的关系④周王对诸侯拥有绝对控制权

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

2.下图是两个王朝,实行的政治制度分别是()

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郡县制B.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分封制

C.分封制、郡县制、封国制D.郡县制、行省制、分封制

3.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

“秦,虽死犹存在,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度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4.下图是描述我国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其中较为符合实际的是

5、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是我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之一。

下列哪些举措是为了分割相权()

(1)秦设御史大夫

(2)唐设三省六部 (3)北宋设参知政事(4)清设议政王大臣会议A.

(1)

(2)B.

(1)(3)C.

(2)(3)D.

(2)(4)

6.据史料记载,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日,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涉及3291件事情,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改革行省制B.创设三省六部制C.废除宰相制D.设置军机处

7.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据所学知识判断,下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A.秦.唐.元    B.汉.宋.明  C.秦.元.清    D.秦.唐.明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

……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秦有左右……”

材料二:

当代史学家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

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

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君主专制国家权力进行的基本规律。

材料三:

明代废除丞相以前历代著名丞相及其命运

时期

代表人物

命运

秦国

吕不韦

秦王以“仲父”相称,掌握国家大权,后被流放

东汉末年

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国家大权,其子篡夺皇位

材料四: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职位

基本职权

明中叶后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丞相”主要职能是什么?

(2分)

(2)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2分)明代废除丞相制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内阁是变相的宰相吗?

(1分)为什么?

(2分)

(4)根据材料四,军机处的职能是什么?

起到什么作用(3分)

(5)综上所述及所学知识,请归纳出我国古代君主专制演进的趋势。

(2分)

第二单元

1.古希腊、古罗马、古代中国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共同特征不包括()

A.都曾注重民众参与政治B.都曾经历过君主制

C.都不重视妇女的地位D.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梭伦改革奠定了希腊民主政治的基础②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起雅典的民主政治③克利斯提尼时期确立了陶片放逐法,成为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利武器④伯利克里时期,是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第三单元

1.1689年《权利法案》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之处在于

A.确立责任内阁制B.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基础

C.规定首相对议会负责D.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

2.漫画《人人有希望,个个没把握》风趣地反映出2008年美国总统竞选的激烈与紧张。

按照美国宪法的规定,总统最终由?

A.参议院选出B.众议院选出C.选举人选出D.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

3.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艰难历程表明()

①由封建专制到民主共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②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前进③当时法国的封建势力还比较强大④法国人民反对共和制⑤共和制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完善的制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

4.美国总统华盛顿在其著名的告别演说中,一再告诫“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避免在行使权力时一个部门侵犯其他部门的权力”。

华盛顿在此非常强调的是()

A.中央集权原则B.自由平等原则C.分权制衡原则D.司法独立原则

5、“德国,特别是普鲁士,是一个倒立着的金字塔。

牢牢埋在地里的塔尖是普鲁士士兵头盔上的尖铁,一切都由它托着。

”此话反映了①德意志帝国的专制主义色彩②军队在帝国中的重要作用③德意志帝国中的军国主义色彩④军国主义思想对人民的影响

A.②③B.①②C.①④D.③④

6.材料题:

1.在东西方不同的制度下,国家大事的通过与否决、决策机构与程度各国不尽相同,反映了东西方政治决策系统的差异性。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决定对外战争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①中国隋朝时对高丽用兵:

决策者(或决策机构)是               。

理由是               

②公元前420年的雅典:

决策者(或决策机构)是                        理由是                     

③1840年,英国发动对清朝的鸦片战争,决策者(或决策机构)是               。

理由是                 

④1914年,德国对英法宣战。

决策者(或决策机构)是                      。

理由是                   

⑤1941年,美国对日宣战,决策者(或决策机构)是             。

 理由是             

(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

“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

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①丘吉尔的话反映了美国政体的哪些特征?

(②指出英国政体有别于美国政体的主要表现。

第四单元

1.“大革命失败了,现实给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上了残酷的一课。

”(大型电视记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中国共产党从“残酷的一课”中学习到

A.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        B.进行土地革命的必要性

C.把反帝斗争作为革命的首要任务       D.注重加强党内民主建设

2.在革命历史博物馆里,我们看到下列图片,如果用一个主题来概括图中事件的教训,那么你认为最突出的应是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A.必须尽快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B.必须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C.必须有先进政党的正确领导          D.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3.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

他居住北京20余年(188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

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

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那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

①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②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③大总统誓词的照片④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马克思说:

“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

”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5.右图为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会址。

这次会议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包括

A.纠正党在军事上的“左”倾错误    B.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C.改组党的中央领导              D.确定土地革命的斗争方针

6.经过义和团运动,瓦西德说: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

”“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这表明列强( )

①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 ②已放弃灭亡中国的企图 ③仍需扶植清政府以华治华 ④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斗志A.①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下列城市,按其在近代史上开放为商埠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厦门 ②天津 ③杭州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8.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

“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这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9.孙中山说: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纵观孙中山的一生,他顺应世界潮流的做法有( )①提出三民主义 ②领导五四运动 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领导北伐战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0.说太平天国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是因为它()

A.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

  C.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任务     D.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11.毛泽东指出:

“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其中的转折点指

A.解放军进行战略反攻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三大战役取得胜利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2.一位著名美国记者赞叹道:

“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红军()

A.千里跃进大别山B.开辟井冈山根据地C.两万五千里长征D.开辟敌后战场

22、对右图的漫画所反映的历史观(日本是亚洲的恩人)最有力的驳斥的证据是

A.日本曾经遭到原子弹轰炸         

B.日本解放了亚洲各国人民

C.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D.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

13.“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被看作疯子。

”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十月革命的影响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14.下列有关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中国革命进程中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B.革命的性质相同C.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程中的两个阶段D.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领导阶级的不同

15.在1919年春夏之交,上海各界民众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的娱乐场中的跑马生意也随之萧条了,有人在其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

“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

”其中“亡羊”喻指()

A.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  B.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C.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D.日本企图颠覆华北实现“自治”

16.“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记录显示,该委

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右列款项用于履行这一项条约。

此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第五单元

1.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历史条件是什么?

”同时给出下列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应该选择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D.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2.下列对巴黎公社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②主要经验是废除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 ③其实践和经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④由于无产阶级的不成熟,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列宁在二月革命以后回到俄国,并发表了《四月提纲》。

一位支持者在整理他这一演说的内容时共列举了四条,其中错误的是

  A.要坚决以革命的方式推翻沙皇统治B.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C.无产阶级需要夺取政权,然后去实行土地改革D.提出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4.右图反映了俄国十月革命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①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③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开展④十月革命的胜利表明社会主义战胜了资本主义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④    

5.列宁说:

“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展

C、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这一条件       

6.马克思说:

巴黎公社“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

其含义是

   A.巴黎公社革命是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B.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代只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

    C.巴黎公社革命是具有自发性、偶然性的政治事件

    D.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7.下列是发生在俄国的历史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  ②列宁发表《四月提纲》 ③通过了《和平法令》《土地法令》④十月革命胜利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8.俄国之所以被称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依据在于

①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②社会矛盾尖锐复杂 ③“一战”带来的危机更为严重   ④革命力量相对强大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以下图片说明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发布《和平法令》列宁接见农民请援

A.十月革命后成立的苏维埃政府是人民政权B.十月革命后,苏俄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C.十月革命后,苏俄最终摆脱了战争隐患 D.十月革命后,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

 10.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记者刘镜人致电北京政府外交部:

“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军事会下令,凡政府命令未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

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电文中的“广义派”、“政府”分别指

    A.俄国共产党沙皇政府       B.俄国共产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布尔什维克党沙皇政府     D.布尔什维克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第六单元

1.“文化大革命”带给我们最深刻的教训是()

A.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B.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阶段阶级斗争问题

C.要防止个人崇拜D.要警惕党内的反革命集团

2.1953年12月,广东省归国华侨陈聪参加新中国选举大会后,兴奋地说:

“我活了九十多岁,到过许多国家,没有见过这样民主的选举。

”它表明我国正逐步形成()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直接选举制度

3.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

“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里程碑”表现在()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C.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         D.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4.2008年3月在西藏拉萨市区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其意图是挑拨藏族同胞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分裂祖国。

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对待西藏一直给予特殊照顾政策,这一政策主要是指:

A.民族区域自治政策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人大制度D.一国两制政策

第七单元

1,毛泽东表示“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C.另起炉灶D.一边倒

2.1950年除夕,上海《新民报》报道:

“毛主席和斯大林元帅给我们带来了过年礼物,教我们全国人民在大年夜欢欢喜喜高高兴兴过个年。

”文中的“礼物”指的是()

A.苏共将指派代表到西柏坡B.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苏联支持中国抗美援朝D.苏联援助中国实施“一五”计划

3.美国前总统老布什说:

“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

布什所说的“转折点”是指()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B.中国以五大国之一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C.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D.中日建交

4.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1949年《共同纲领》中宣布的原则B.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1955年“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D.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

5.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其主要促成的因素不包括

A.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B.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C.第三世界国家支持D.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

6.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

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中美正式建交③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中日建交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邓小平说: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这表明邓小平强调要()

A.对内改革B.对外开放C.不结盟D.不称霸

第八单元

1.下面是一副政治漫画,画中法国人和德国人(中间两人;左边图案是星条旗,右边图案是镰刀斧头旗)正在讨论,最后达成共识是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2.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因素不包括

A、美国霸主地位受到动摇B、欧共体的成立,日本的崛起

C、东欧剧变、苏联解体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

3.有关“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B.欧盟建立后的一些举措,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C.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形势好转,国际地位有了很大的改善

D.时至今日,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终于形成了

 

历史必修2经济史期末复习题

1.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①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②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③“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④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④

2.假如你到宋朝的汴京旅游,下列情况不会出现的是()

A.可在夜市盘桓到三更半夜B.饿了可在客舍附近购买食品充饥

C.拜见直接监管市场的市长D.白天在城郊买精美的景德镇瓷器

3.明代中后期,说苏州纺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依据是

A.苏州地区商品经济发达B.出现了颇具规模的“机房”

C.出现了控制手工业的“包买商”D.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4.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是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③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④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D.①②③

5.鸦片战争前,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是

  A.自然经济  B.中国的资本主义 C.外国资本主义 D.自然经济和中国的资本主义

6.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技术变革中影响最深远的是

A.火车B.焦煤炼铁法C.蒸汽机D.飞梭

7.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众多技术发明中,意义最为突出的发明是

A.电的发明与应用B.合成化工技术C.内燃机技术D.冶金技术

8.下表是19世纪中期英国输华货物统计表,其中导致1844年进口猛增的原因是

年代

1842

1844

1846

1848

1850

1852

1854

1856

正当贸易货物总值(万英磅)

96.9

230.5

179.1

144.6

157.4

250.4

100.1

221.6

A.鸦片输入的减少 B.自然经济的解体C.列强夺取了政治经济特权 D.5%的低关税率

9.鸦片战争以后“洋棉每百斤需洋三十三元,印度棉也在三十元内外,而华棉每百斤需十二、三元,多至十七八元而止。

故近年洋船回国,多购中国棉花,压载出口。

”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中国棉花价廉物美,畅销海内外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步取得优势

C.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高D.中国沦为欧美工业国的原料产地

10..观察下图,指出这一时期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辛亥革命的胜利,扫除了一些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

  C.民国政府颁布了若干发展经济的政策  D.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利推动

11.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

“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

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

”该诗反映了当时

A、服饰的西化B、洋货倾销中国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12.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苏共政治统治的日益腐败B.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阻碍了社会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