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基础第一次实验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7498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控制基础第一次实验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控制基础第一次实验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控制基础第一次实验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控制基础第一次实验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控制基础第一次实验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控制基础第一次实验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控制基础第一次实验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控制基础第一次实验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控制基础第一次实验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控制基础第一次实验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控制基础第一次实验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docx

《控制基础第一次实验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制基础第一次实验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控制基础第一次实验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docx

控制基础第一次实验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三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

 

姓名:

学号:

专业:

自动化实验室:

组别:

同组人员:

设计时间:

2014年10月31日

评定成绩:

审阅教师:

 

1、实验目的

(1)通过实例展示,认识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功能及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所要解决的问题。

(2)会正确实现闭环负反馈。

(3)通过开、闭环实验数据说明闭环控制效果。

2、预习与回答

(1)在实际控制系统调试时,如何正确实现负反馈闭环?

答:

负反馈闭环,就是要求输入和反馈的误差相抵的情况,并非单纯的加减问题。

因此,实现负反馈,我们需要逐步考察系统在输入端和反馈端的变化情况,根据变化量决定是相加还是相减。

(2)你认为表格中加1KΩ载后,开环的电压值与闭环的电压值,哪个更接近2V?

答:

闭环电压值应当更接近2V。

在本实验中的系统,开环下,当出现扰动时,系统前部分是不会产生变化,即扰动的影响很大部分是加载在后面部分,因此,系统不具有调节能力,对扰动的反应很大,因此,会偏离空载时的2V很多。

闭环下,当系统出现扰动,由于反馈,扰动产生的影响也被反馈到了输入端,因此,系统从输入部分就产生调整,在调整下系统的偏离程度会减小,因此,闭环的电压值更接近2V。

(3)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在控制系统设计中主要设计哪一部份?

答:

控制系统中,我认为主要设计调节环节,以及系统的整体规划。

对于一个系统,功能部分是“被控对象”部分,这部分可由对应专业设计,反馈部分大多是传感器,因此可由传感器的专业设计,而自控原理关注的是系统整体的稳定性,因此,控制系统设计中心就要集中在整个系统的协调和误差调节环节。

(4)预习劳斯判据和稳态误差。

答:

劳斯判据:

假若劳斯阵列表中第一列系数均为正数,则该系统是稳定的,即特征方程所有的根均位于根平面的左半平面。

假若第一列系数有负数,则第一列系数符号的改变次数等于在右半平面上根的个数。

稳态误差:

稳态误差按照产生的原因分为原理性误差和实际性误差两类:

①原理性误差为了跟踪输出量的期望值和由于外扰动作用的存在,控制系统在原理上必然存在的一类稳态误差。

当原理性稳态误差为零时,控制系统称为无静差系统,否则称为有静差系统。

原理性稳态误差能否消除,取决于系统的组成中是否包含积分环节(见控制系统的典型环节)。

②实际性误差系统的组成部件中的不完善因素(如摩擦、间隙、不灵敏区等)所造成的稳态误差。

这种误差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只能通过选用高精度的部件,提高系统的增益值等途径减小。

3、实验原理

(1)利用各种实际物理装置(如电子装置、机械装置、化工装置等)在数学上的“相似性”,将各种实际物理装置从感兴趣的角度经过简化、并抽象成相同的数学形式。

我们在设计控制系统时,不必研究每一种实际装置,而用几种“等价”的数学形式来表达、研究和设计。

又由于人本身的自然属性,人对数学而言,不能直接感受它的自然物理属性,这给我们分析和设计带来了困难。

所以,我们又用替代、模拟、仿真的形式把数学形式再变成

“模拟实物”来研究。

这样,就可以“秀才不出门,遍知天下事”。

实际上,在后面的课程里,不同专业的学生将面对不同的实际物理对象,而“模拟实物”的实验方式可以做到举一反三,我们就是用下列“模拟实物”——电路系统,替代各种实际物理对象。

(2)自动控制的根本是闭环,尽管有的系统不能直接感受到它的闭环形式,如步进电机控制,专家系统等,从大局看,还是闭环。

闭环控制可以带来想象不到的好处,本实验就是用开环和闭环在负载扰动下的实验数据,说明闭环控制效果。

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优劣,其原因之一就是取决调节器的结构和算法的设计(本课程主要用串联调节、状态反馈),本实验为了简洁,采用单闭环、比例调节器K。

通过实验证明:

不同的K,对系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以说明正确设计调节器算法的重要性。

(3)为了使实验有代表性,本实验采用三阶(高阶)系统。

这样,当调节器K值过大时,控制系统会产生典型的现象——振荡。

本实验也可以认为是一个真实的电压控制系统。

4、实验设备

THBDC-1实验平台

5、实验线路图

6、实验步骤

(1)如图接线,建议使用运算放大器U8、U10、U9、U11、U13。

先开环,即比较器接输出一端的反馈电阻100KΩ接地。

将可变电阻47KΩ(必须接可变电阻47K上面两个插孔)左旋到底时,即系统增益Kp=0。

再右旋1圈,阻值为4.7KΩ,Kp=2.4。

经仔细检查后接通220伏电源,再打开+15、-15伏电源开关,弹起红色按键“不锁零”。

(2)按下“阶跃按键”键,调“负输出”端电位器RP2,使“交/直流数字电压表”的电压为2.00V。

如果调不到,则对开环系统进行逐级检查,找出故障原因,并记录。

(3)先按表格先调好可变电阻47KΩ的规定圈数,再调给定电位器RP2,在确保空载输出为2.00V的前提下,再加上1KΩ的扰动负载。

分别右旋调2圈、4圈、8圈后依次测试,测得各数据填表。

注意:

为了数据可比性,加1KΩ负载前必须保证电压是2.00V。

稳态误差e是比较器的输出。

(4)正确判断并实现反馈!

(课堂提问)理解后闭环,即反馈端电阻100KΩ接系统输出。

(5)按表格调可变电阻47KΩ的圈数,再调给定电位器RP2,在确保空载输出为2.00V的前提下,再加上1KΩ的扰动负载,分别右旋调2圈、4圈、8圈依次测试,填表

要注意在可变电阻为8圈时数字表的现象。

并用理论证明。

(6)将比例环节换成积分调节器:

将第二运放的10KΩ改为100KΩ;47KΩ可变电阻改为10μF电容,调电位器RP2,确保空载输出为2.00V后再加载,测输出电压值并记录。

7、实验数据

开环

空载

加1KΩ负载

开环增益

调4.7K电阻

1圈

(Kp=2.4)

2圈

(Kp=4.8)

4圈

(Kp=9.6)

8圈

(Kp=19.2)

输出电压

2.00V

1.01V

1.00V

1.00V

1.01V

闭环

加1KΩ负载

开环增益

调4.7K电阻

1圈

(Kp=2.4)

2圈

(Kp=4.8)

4圈

(Kp=9.6)

8圈

(Kp=19.2)

输出电压

2.00V

1.54V

1.71V

1.82V

振荡

-2.84V

-2.42V

-2.20V

振荡

稳态误差e

(测量值)

1.32V

0.72V

0.38V

振荡

稳态误差公式(计算值)

1.29V

0.71V

0.38V

振荡

由上表格可知,稳态误差测量值与理论公式计算值非常接近,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

换成积分电路后,测得输出电压为2.00V。

8、实验分析

(1)用文字叙说正确实现闭环负反馈的方法。

答:

实现闭环负反馈,就是让输入和扰动下输出的变化量相互抵消,达到稳定输出的目的。

实现反馈有如下四种方案:

1.加减。

2.正电压。

3.增电压(变化量)。

4.先闭环考察误差e,然后再作调整。

对于反馈系统,都是按照偏差控制的系统,偏差就是指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之差,因此,正确的方案是增电压方法,就是考虑变化量的关系的方法。

增电压的方法,是将电压的变化量作为参考量。

通过输入和输出的变化量的关系,来判断反馈的方法,这个方法可以确保实现负反馈,即实现了通过反馈和输入偏差的抵消达到稳定输出的目的。

(2)说明实验步骤

(1)至(6)的意义。

答:

第一步:

将比较器端100KΩ电阻接地,是为了实现开环控制,构成开环系统;电位器左旋到底,再右旋一圈,是为了调节比例放大器的放大倍数。

第二步:

调“负输出”端电位器RP2,使“交/直流数字电压表”的电压为2.00V,这是作为系统的空载输出。

(当无法调节到2.00V时,应仔细检查系统连接。

主要可能出错的原因大致如下:

运放前后的电阻阻值接入错误,使得前级输出电压放大倍数过高,直接导致后面环节运放饱和。

接入的电容出现错误,或者是电容损坏,导致电路没有放大能力。

除此,还有可能是元器件本身就已经被损坏)

第三步:

按表格调好可变电阻47KΩ的圈数,再调给定电位器RP2,在确保空载输出为2.00V的前提下,再加上1KΩ的扰动负载,2圈、4圈、8圈依次检测,这一步主要是测量开环状态下,添加负载扰动前后的输出变化,观察系统对扰动的调整情况。

第四步:

将系统改接成为闭环反馈系统,在闭环反馈的情况下,进行后面的实验,观察闭环反馈调节起到的作用。

第五步:

按表格调好可变电阻47KΩ的圈数,再调给定电位器RP2,在确保空载输出为2.00V的前提下,再加上1KΩ的扰动负载,2圈、4圈、8圈依次检测,通过以上调整和测量,验证了在闭环反馈的作用下,系统的抗扰动能力变强。

第六步:

将比例环节换成积分调节器,用于比较两种调节方式对于负载引入的微扰的影响,说明将比例环节换成积分环节,使输出更稳定。

(3)画出本实验自动控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并指出对应元件。

答:

系统如下:

输入:

比较器:

调节器:

被控对象:

反馈:

输入电压值的设定是通过调节电位器

输入。

比较器是由第一个加法器构成。

放大器是由比例放大器构成。

被控对象是由三个运放组成的三阶系统构成的。

输出量是数字电压表测量而得到的。

(4)你认为本实验最重要的器件是哪个?

作用是什么?

答:

我认为本实验最重要的器件是调节环节的器件。

在前面两个小实验中,开环和闭环下的调节环节都是47K的可变电阻,因此,在前两

个小实验中47K可变电阻是实验中最重要的器件。

在第三个小实验中,调节环节变成了积分调节器,因此10μF的电容式实验中最重要的器件。

调节环节在系统中起到了调节增益的作用,通过调节环节的作用,系统的放大倍数在改变。

调节器本身就是控制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没有调节器,只有反馈环节,系统将无法达到控制调节的目的,系统在反馈之后主要依赖于调节器对变化量的调节,达到稳定输出的目的,因此调节器这部分是最重要的。

(5)写出系统传递函数,用劳斯判据说明:

闭环工作时,4.7K可变电阻为8圈(Kp=19.2)时,数字表的现象和原因。

答:

 

特征方程为:

根据劳斯判别 :

s^3   0.0009588     0.345 

s^2   0.033794          1+

    

s^1   

s^01+

   

所以当-1

=19.2时显然超过范围,系统部稳定,输出电压出现振荡。

(6)比较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说明开环与闭环控制效果。

答:

开环控制下,由于不对扰动进行调整,因此控制效果很差,仅仅靠运放稳压调节是

不能够达到稳定输出的目的,因此,在空载和负载下输出值有很大的变化。

闭环控制下,系统通过反馈,能够将扰动带来的变化量减小甚至理想情况下消除,达到稳定输出的目的。

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在闭环反馈情况下系统输出有了明显改善,尤其是在积分调节器的作用下,系统输出稳定性很高。

但闭环控制也有缺陷,就是开环增益受到限制,开环增益不能够无限大,当开环增益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就会产生振荡。

(7)用稳态误差e的数据。

验正稳态误差公式。

参考田玉平教材第二版246页。

答:

根据表格数据:

输出电压

2.00V

1.54V

1.71V

1.82V

振荡

稳态误差

1.32V

0.72V

0.38V

振荡

我们可以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开环增益越大,稳态误差越小,但开环增益达到一定大小后,系统就会产生振荡。

从理论上分析,对于本实验的系统,0型系统,阶跃信号作用下的系统的稳态误差和开环增益的关系如下:

其中

为稳态误差,

为开环增益。

由此可见,对于0型系统,在A为定制的情况下,开环增益越大,阶跃输入作用下的系统稳态误差就越小。

如果要求系统对于阶跃输入作用稳态误差为零,那么就要选用I型以及I型以上的系统。

但是,对于系统本身来讲,开环增益过高,可能导致系统内部的不稳定,比如运放饱和等,在系统内部已经不稳定,闭环反馈也无法达到稳定。

9、实验总结

1,通过这次试验可以看出闭环系统的稳定性明显高于开环系统,重新认识到反馈的重要性。

2,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到了控制系统设计的流程。

3,对于比例与积分控制的性能对比,有了初步的了解。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