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城市设计考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7657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城市设计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最新城市设计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最新城市设计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最新城市设计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最新城市设计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最新城市设计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最新城市设计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最新城市设计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最新城市设计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最新城市设计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最新城市设计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最新城市设计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最新城市设计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最新城市设计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最新城市设计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最新城市设计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最新城市设计考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最新城市设计考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城市设计考试题.docx

《最新城市设计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城市设计考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城市设计考试题.docx

最新城市设计考试题

一、填空

1、城市设计以城镇发展和空间组织的优化为目的,运用跨学科的途径、对包括人、自然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城市形体环境对象所进行的研究和设计。

2、城市设计的两种形式:

政策过程型和工程设计型。

3、公园前后,古罗马逐步代替希腊成为欧洲地区的霸主。

它的城市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享乐主义特征;实用主义特征和炫耀主义特).

4、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城市设计,轴线都被用作营造秩序,突显帝王霸气的重要元素。

但具体处理手法不尽相同。

中国城市强调中轴对称,剧中为尊,轴线感自外而内。

而西方城市则偏好几何轴线与理性网络,轴线感自内而外。

5、卡伦认为当我们以恒定的速度步行通过城镇,城镇景观总以一系列突现或隐现的方式出现,这种视觉现象称之为视觉连续。

6、埃德蒙•N•培根提出评价、表达和实现是城市设计的三个基本环节

7、城市景观可归纳为五大组成要素,分别是道路、边缘、地域、节点和标志。

8、在进行城市空间设计时必须综合应用图—底理论、连接理论和场所理论。

9、城市设计的空间分析方法中,空间—形体分析方法包括视觉秩序分析和图形背景分析。

10、意象是一种经由体验而认识的外部现实的心智内化,而认知意象分析是一种借助于认知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方法的城市分析理论。

11、国外城市设计的机构组织模式主要有三种,它们分别是:

集中式,分散式,组织临时性机构

12、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完善,已逐渐形成了一套层次分明的规划体系,它们主要由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城市详细规划,等不同的层次构成。

13、城市设计研究与编制的内容一般涉及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城市土地利用、城市景观、城市开放空间与公共活动、城市活动系统、城市特色分区与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实施措施等7方面内容。

(P115)

14、城市设计成果中,城市设计导则和城市设计图是城市设计实际运用性成果,城市设计研究附件是城市设计的依据与支撑。

(P121)

15、城市空间格局的典型模式有中心集结型、条带延伸型、格网型、自由生长型。

(P131)

16、开放空间意指城市的公共外部空间,它包括自然风景、硬质景观、公园绿地、娱乐空间等,通常具有开放性、可达性、大众性、功能性四方面的特质。

(P146)

17道路空间设计的主要原则、便捷高效、舒适宜人、局部步行、公交优先。

18、广场空间设计的主要原则多样性、整体性、宜人性、生态性。

19、大学校园空间设计的原则主要包括人性化、社会化、生态化。

 

20、静态交通中自行车停放与机动车停放是需要关注的两个因素

二、名词解释

1、城市建筑综合体:

对那些建筑周边环境乃至部分内部空间的设计越来越多地渗透着城市环境要求的建筑的一种概念描述。

2、历史地段:

“历史地段”是指城镇中具有历史意义的,包括城市的古老中心区或其他保存着历史风貌的地区,它们不仅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而且体现了城镇传统文化的价值。

3、水滨:

城市特定空间地段,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也是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

4、城市滨水区:

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由水域、水际线、陆域三部分组成

5、城市轴线:

在城市中起空间结构驾驭作用的线形空间要素

6、城市中心区:

城市中供市民进行公共活动的地方

7、“社区型城市设计”:

主要指居住社区的城市设计,这类设计更注重生活要求,强调社区参与

8、视觉秩序:

对城市环境进行美学评价的重要内容,从视觉角度来探讨城市空间的视觉关系

9、空间格局:

让人易于感知城市的空间逻辑关系,并帮助人们识别城市方位,把我城市特征的格局

10、带延伸格局:

通常沿着主要城市道路走向,串接布置建筑,绿化,道路,广场等要素,并沿线形成一系列的空间节点和节奏变化。

11、开放空间:

城市的公共外部空间,包括自然风景,硬质景观,公园绿地,娱乐空间

12、环境设施:

城市外部空间中供人使用,为人们服务的一些设施

13、城市规划: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为了实现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合理目标,对城市的建筑物、街道、公园公用设施以及城市物质环境的其他部分所做出的安排

14、城市设计:

对城市环境形态所做的各种合理处理和艺术安排(《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对城市形体环境所进行的设计(《中国大百科全书》)

15、总体城市设计:

应体现政策取向主要研究开放空间、生态、文化等方面与城市设计相关的内容,如空间结构、景观序列、天际轮廓线、城市边缘、城市形象特色等。

16、片区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的重点层次,应与城市总体设计相衔接,综合考虑城市片区整体协调,并为重点地17、段城市设计提出涉及片区空间环境格局整体关系的技术控制要求

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以城市重点地段或重要节点为对象将总体城市设计和片区城市设计的内容具体化,以指导和控制城市内一系列在形体环境或功能上有联系的整体形态设计,是城市设计中最活跃的层次

18、巴洛克式的风格:

以整齐强烈的城市轴线系统,以强调空间运动感与序列景观道路节点处矗立高耸的建筑物作为视觉联系与引导,从而将不同时期、风格的建筑联系起来构成整体环境。

19、古典主义风格:

唯理主义是古典主义风格的主要特征,强调以几何与数学唯基础的理性判断代替直观感性的审美经验。

20、文脉:

广义上,引申为一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与他事物的关系。

设计中译作“文脉”,更多的理解为文化上的脉络,文化的承启关系。

21、视觉连续:

当我们以恒定速度步行通过城镇,城镇景观总以一系列突现或隐现的方式出现,这种视觉现象称之为视觉连续。

22、路径:

包括交通联系的道路和视觉联系的视廊。

路径构成城市的空间骨架,即城市的骨骼系统

23、“新陈代谢”学派:

出自日本的把现代文明和作为这种集约化场所的城市,看成新陈代谢的哲学范畴的新兴学派

24、场所精神:

指场所的空间组织、形态元素和材质特征等综合传递和反映社会、文化等思想和价值观念,并在人与场所的特定关系互动中加以体现和认知。

25、图底理论:

城市空间创造中虚体空间较实体建筑更具实质意义的比喻载体。

三、选择

1.(A)年发表的《雅典宪章》倡导以交通干道为城市格局网络,高效组织工作、居住和娱乐等方便的功能联系。

A.1933年B.1977年C.1934年D.1976年

2.下列属于城市设计定性标准的是(D)

A.建筑容积率

B.日照和通风

C.空间度量

D.环境特色

3.代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是(C)。

A.以儒家为代表的皇权至上的理念以及墨子为代表的中庸之道理念

B.以道家为代表的皇权至上的理念以及以儒家为代表的自然至上的理念

C.以《周.考工记》为代表的皇权至上的理念以及以管子为代表的自然至上的理念

D.以《周.考工记》为代表的皇权至上的理念以及以庄子为代表的中庸值道理念

4.下列不属于古罗马城市设计主要特征的是(D)

A.享乐主义特征

B.实用主义特征

C.炫耀主义特征

D.宗教主义特征

5.文艺复兴思想体系的核心是(A)

A.人文主义

B.古典主义

C.唯理主义

D.唯物主义

6.古典主义风格的主要特征是(B)

A.唯心主义

B.唯理主义

C.唯物主义

D.人文主义

7.哪几个城市不是欧洲古代城市的代表及典型格局(D)。

A.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广场和公共建筑取代了宫殿,市民集会所形成了城市的核心

B.中世纪的城市教堂占据了城市的中心位置

C.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城市,轴线放射的街道,宏伟状观的宫殿共园和公共广场都是那个时期的典范

D.巴洛克时期的城市,古典风格和构图严谨的广场和街道是城市空间的代表

8.现代城市规划早期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著作或实践活动是(B)。

A.西谛的工业城市

B.柯布西埃和他分别在1922年发表的“明天城市”和1931后发表的光辉城市

C.欧文、傅立叶和他们的空想社会主义

D.奥斯曼所进行的巴黎改建

9.现代体系所包含的的内容(A)

A矩形体系,放射体系,三角形体系

B矩形体系,分散体系,三角形体系

C对称体系,放射体系,三角形体系

D环形体系,放射体系,分散体系

10.凯文·林奇的著作《城市意象》将城市景观归纳成以下哪五大组成因素(D)

A道路,边缘,区域,节点,广场

B交通,边缘,区域,节点,标志

C道路,边缘,地域,节点,广场

D道路,边缘,地域,节点,标志

11.《城市设计》的作者(B)

A凯文·林奇

B埃德蒙·N·培根

C伊利尔·沙里宁

D勒·柯布西耶

12.伊利尔·沙里宁总结的关于城市建设三大原则有(C)

A经济的原则,相互协调的原则,实用的原则

B表现的原则,美观原则,有机秩序的原则

C表现的原则,相互协调的原则,有机秩序的原则

D经济原则,实用原则,有机秩序的原则

13.(C)城市设计常常采用城市设计竞赛方式,目的是选择能够满足城市发展功能需求,为城市发展带来活力与新的增长动力的城市设计方案。

A策略性B实务性C概念性D开发性

14.(B)城市设计主要针对的是城市建成区中的建设活动。

A开发型B保护与更新型C社区型D务实性

15.(A)是城市设计的重点层次。

A片区城市设计B重点地段城市设计C总体城市设计D区域城市设计

16.城市设计的工作特点有城市设计的综合性、持续性、(D)控制性。

A人文性B引导性C区域性D地域性

17.在历史上被称为城市规划之父的希波丹姆,采用了__C__模式规划了米列都城。

A中心集结型B条带延伸型C网格型D自由生长型

18.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开放空间的特质___B__。

A开放性B场所性C可达性D功能性

19.城市色彩由__A__组成。

A建筑色彩和场所色彩

B建筑色彩和街道色彩

C街道色彩和场所色彩

D场所色彩和铺地色彩

20.在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中___D_代表了城市设计中的“线要素”。

A路径和区域B路径与标志C边界和区域D路径和边界

21.空间形体分析方法不包括__D___。

A视觉秩序分析B图形—背景分析C外部空间分析D视觉心理分析

22.在城市空间结构中相关的“线:

中__A__是实存的“线”。

A“物质线”B“心理线”C“行为线”D“人为控制线”

23.下列调查方法中属于间接调查方法的是_B___。

A访谈法和问卷法B访谈法和观察法C观察法和问卷法D问卷法和文献法

24.下列__A__分析方法主张城市设计是一个连续动态的渐进过程,而非静态的激进过程。

A场所结构分析B城市活力分析C认知意象分析D文化生态分析

25.城市设计与现有规划体系衔接的基本思路不包括(B)

A、一体化理念B、层次化理念C、专项化理念D、双重性理念

26.在城市设计的评价过程设计组织阶段中,政府部门参与城市设计实践的过程有(D)

调研收集资料B、综合分析资料C、多种构思方案D、方案选择

27.在城市总体规划的设计中,小城市一般无需单独编制总体城市设计,而是建议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编制,即遵循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A)理念。

A、一体化理念B、层次化理念C、专项化理念D、双重性理念

28.城市设计与规划管理接轨的主要原则不包括(B)

A、连续性与相容性B、钢性与柔性并举原则C、理想与现实结合原则D、渐进性与统一性兼顾原则

29、步行街自身设计主要系解决好尺度与空间的问题,就长度而言,连续步行____C_米左右设置休息处,步行街长度一般控制在______米的范围。

A  500;200~800       B  400;300~1000

C  500;300~1000      D  400;200~800

30、公共活动广场周边宜种植高大乔木。

集中成片绿地不应小于广场总面积的___B__。

并宜设计成开放式绿地,植物配置宜疏朗通透。

A 20%      B 25%     C 30%      D 35%

31、圣彼得广场属于_D___风格的广场。

A哥特式  B洛可可式  C新古典主义    D巴洛克式

32、居住区内尽端路的长度不宜超过A____米,在近端处应设____米的回车场。

A 120;12*12  B 120;10*10  C 150;12*12  D 150;10*10

33、中小学校主要教学用房的外墙面与铁路的距离不应小于_A__米。

A150   B200  C250   D300

34、防火间距是指相邻两栋建筑物之间,保持适应火灾扑救、人员安全疏散和降低火灾时热辐射的必要间距。

高层之间的防火间距为_B__米,高层与多层的防火间距为___米。

A12;9   B13;9   C12;6    D13;6

35、基地机动车出人口位置与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叉点量起不应小于A___米

A70   B80   C120   D150

36、滨水区城市设计是20世纪末世界范围都非常关注的热点类型之一。

其设计的主要原则不包括_D__

A整体性原则         B生态优先原则

C滚动渐进原则       D便利舒适原则

37、(A)最早提出城市空间环境的“视觉有序”理论

A、卡米洛·西特B、伊利尔·沙里宁C、戈登·卡伦D、培根

38、(B)提出了加法空间与减法空间,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

A、柯布西耶B、芦原义信C、霍华德D、沙里宁

39、自然生态城市设计理论的代表人物有(A)

A、麦克哈格B、乔纳森·巴奈特C、雅各布斯D、卡米洛·西特

40、《拼贴城市》这本书体现出来哪一重要理论(C)

A、连接理论B场所理论C图底理论D整体理论

四、简答

1.简述城市设计的目标任务。

答:

①城市设计是要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宜人、方便高效、卫生优美的物质空间环境和社会环境。

  ②城市设计是要为城市社区建设一种有机的秩序,包括空间之需和社会秩序。

  ③城市设计是一项综合设计规划工作,要求综合各个专业的需要,做到合理安排,协调发展。

  ④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空间环境的合理设计,主要立足于现实,又要有理想和丰富的想象力。

  ⑤城市设计目标是城市空间环境上的统一,完美,综合效益上的最佳,最有;社会生活

上的协调,有机。

2.简述古希腊和古罗马城市设计的特点。

答:

古希腊:

①选址地势较高,山势险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

②布局特点方格网式道路,以城市广场为中心,尺度规格一致,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③城市随地形自然蜿蜒,街道规格和城廊承担不同的功能。

古罗马①享乐主义特征②实用主义特征③炫耀主义特征

3.简述中世纪设计特点。

答①城市空间小,空间封闭,尺度宜人。

②选址与地形相结合,利用山、水、林、人工环境与自然相互依存。

③城市特色鲜明,建筑形式和城市色调各有特色。

④城市整体一教堂为中心呈放射性路。

⑤广场的空间设计,具有较好的围合性,规模尺度适合,不追求对称规则,周边建筑具有良好的视觉空间和尺度的连续性。

⑥街道蜿蜒曲折,有良好的街景。

4、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提出了哪五大城市景观组成因素?

答:

道路、边缘、地域、节点和标志五大组成因素。

5、伊利尔.沙里宁倡导的城市建设原则主要为那三点?

答:

1、表现的原则

2、相互协调的原则

3、有机秩序的原则

6、城市设计的工作特点?

答:

1、城市设计的综合性

2、城市设计的持续性

3、城市设计的地域性

4、城市设计的控制性

7、城市设计的对象和任务

答:

1、物质空间环境

2、功能活动与人

3、管理机制

1、城市环境研究:

正确认识城市设计涉及相关要素间的关系,寻找发展存在问题、发展目标与发展对策。

2、城市空间环境:

创造一个形式宜人,功能活动安全方便,具有特色与文化内涵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

3、城市社会空间:

促进自由、平等、和谐的社会秩序建设,建立合理融洽的社会环境,提高公众利益。

4、城市经济发展:

建立可行的发展模式,鼓励城市不同形式的经济活动产生,促成地方经济的发展与可持续。

5、管理与控制:

合理控制城市的发展,维护城市环境良好状态,保护城市文化遗存,维系城市生态平衡。

8、简述城市空间格局的几种形式并举例。

P131

答:

(1)中心集结型在确立核心的基础上,该格局围绕一个或多个中心呈放射状或同心圆排布建筑、道路和绿化系统代表城市:

大连市

(2)条带延伸型有一条交通主干线贯穿其间,沿线良好的交通可达性并形成一系列的空间节点和节奏变化代表城市阿纳姆城

(3)格网型该格局的等级关系体现向心与庄重代表城市老北京城

(4)自由生长型往往结合地形水流,因地制宜,强调道路线型的柔和顺畅和建筑布局的自由活泼代表城市瑞典魏林比新城

9、开放空间在城市结构体系中的特征。

P147   

答:

边缘:

即开放空间的限界。

连接:

即开放空间的限界。

绿楔 :

这是一种真正的城市开发中的“呼吸空间”。

焦点:

一种帮助人们组织方向和距离感的场所或标志。

连续体:

作为体系的基本特征,这不仅仅是个数的概念,而更多地意味着系统各部分之间的一体化联系,即自然河道、公园绿地。

广场空间、水域乃至室内外步道等都可以形成连续系统。

10、绿地设计的主要原则p190

答:

(1)便利舒适原则

(2)景观丰富原则(3)生态效益原则

11、城市广场在选址时具有的特点。

P180

答:

(1)城市重要、特殊的公共建筑或区域,如政府建筑。

剧场建筑、体育场馆、历史区、商业区、以及历史事件发生地附近。

(2)某些空间序列的节点位置,如城市轴线道路广场,步行街空间序列广场等。

(3)城市入口门户,此位置的广场多为火车站、汽车站、轮渡站等大型交通枢纽的站前广场等。

(4)自然体边缘,位于溪流、江河、山岳、林地等自然景观资源附近的广场往往景观优美、生态价值突显,是市民最为喜爱的广场用地。

(5)交通可达性良好,临近承载一定人口密度的沿街空间,大多数的城市社区广场多位于此。

12、城市设计社会调查共有哪四种常用方法以及优缺点。

P284

答:

(1)文献调查法优点:

受时空限制较小,有利于资料获取缺点:

具有滞后性和原真性缺失的局限性

(2)观察法优点:

设计者亲身体验,具有真实、直观的优点缺点:

观察会有一定的误差对结果产生影响

(3)访谈调查法优点:

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适用范围较广,可以较好控制调查过程,可保证回复率,因此有较高的成功率和可靠性缺点:

过程受调查者主观影响较大,某些敏感问题回答率低,对答案真实性又一定负面影响

(4)问卷调查法优点:

范围广,容量大,节省时间、人力和物力,成本较为低廉并且指向性较强缺点:

调查问卷经过统一设计,答案的伸缩余地较小,因此覆盖面较小,弹性和灵活性较差

13、标志性节点空间影响分析对建筑物等实体性节点及空间的主观感受的过程。

P278

答:

(1)选定有待分析的标志性节点。

(2)通过询问受试者及调查者自身的判断来确定能够观察到标志性节点的地点。

(3)让受试者绘制意象草图或进行拍照,必要时还可附加文字详细说明观察地点与标志性节点的关系。

(4)让受试者对各个观察点的感受进行评价,确定观察点的优劣。

(5)收集调查成果,并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具有共性的结论。

14、城市设计与规划管理的有效接轨需要遵循的原则P337

答:

(1)连续性与相容性原则

(2)刚性与弹性并举原则(3)理想与现实相结合原则(4)渐进性与统一性兼顾原则

15、城市设计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P345

答:

(1)分析能力得培养:

主要是对规划基地现状、规划环境与背景调研进行分析的能力培养。

(2)表达能力的培养:

主要是通过总平面规划与形体设计,清晰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的能力。

(3)创新能力得培养: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研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以及在应用实践中的创新能力。

五、论述

1、简述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异同点

答:

相同点:

①在基本目标和指导思想上的一致性。

在同一个城市的具体规划目标也应该是一致的。

②两者都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③两者在学科特点上都是多学科的交叉,在工作方法上都需要多部门、多专业的协调与合作。

④两者的成果形式都以图件和文本为主。

相异点:

①城市规划具有战略性;城市设计偏于战术性。

②城市规划偏重宏观层面的研究,城市设计偏重微观层面的研究。

③城市规划基本上是二维的(但也考虑三维),城市设计基本上是三维的(但不等于可以忽视二维的思考)。

④城市规划以研究经济、社会、环境要素为主;城

市设计以研究物质形体环境为主(但也涉及社会、经济、环境等背景)

⑤城市规划具有计划、控制性质;城市设计基本上是设计性质。

⑥城市规划经过批准后具有法定性;城市设计是方案性、指导性。

2、论述城市设计的基本理念(五点)

1.体现城市性质,注重文化传承 

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城市性质,不同的城市性质使其具有不同的特征。

不同的城市是各不相同的,城市设计者应充分认识一座城市与其他城市的差别,在设计构思及整个过程中突出其能代表城市的某几个或某些特征,以展示城市不同的性质、不同的文化传承和不同的城市精神。

文化复兴:

1)保护城市传统文2)创造新的城市文化3)复兴城市、创造未来 2)设计2.尺度应与城市规模相适宜 

在城市设计中,应注意设计尺度与城市规模相适宜,既要保护和突出原有城市特色,又要力求形成新的不同于其他城市的风貌与特色 

3.突出城市特色,重塑城市形象 

从本质上讲,任何一项城市设计项目均是对城市形象重新塑造的过程,重新塑造过程是在设计构思中凸现、继承、维护原有特色,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提炼、深化和升华,形成现代城市社会、生活中人们悠然自得的场所,形成新的城市形象

4.强调以人为本,满足市民社会生活需要 

城市的社会生活场所有许多层次和各种表现方式,但人始终是社会生活场所中的主角、拥有者和支配者 

5.人性化设计,强调安全设计理念 

包括心理安全,行为安全,防卫安全,灾害安全

3、论述城市中心区设计开发的原则。

“漂亮女生”号称全国连锁店,相信他们有统一的进货渠道。

店内到处贴着“10元以下任选”,价格便宜到令人心动。

但是转念一想,发夹2.8元,发圈4.8元,皮夹子9.8元,好像和平日讨价还价杀来的心理价位也差不多,只不过把一只20元的发夹还到5元实在辛苦,现在明码标价倒也省心省力。

答:

(1)促进土地使用种类的多样性:

城市中心区土地使用布置应尽可能做到多样化,有各种互为补充的功能,这是古往今来城市中心存在的基本条件。

(2)强调空间安排的紧密性:

在现代城市中心的规划布局考虑上,其开发项目不论是直接为本市居民服务的,还是间接为本市居民服务的,甚至不为本市居民服务的,都有集中布置的趋势。

紧凑密实的空间形态有助于人们活动的连续性。

(3)提高土地开发的强度.城市中心区都应具有较高密度和商业性较强的开发,只是需注意不要对城市个性和市场潜能造成过大的压力,对交通和停车要求也应有周详的考虑。

(4)注重均衡的土地使用方式,城市中心区各种活动应避免过分集中于某一特定的土地使用上。

不同种类的土地利用度应相对均衡地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内,并考虑选选择不同的活动内容。

(5)提供便利的出入交通车辆和行人对于街道的使用应保持一个恰当的平衡关系。

(6)创造方便有效的联系:

在空间环境安排上考虑为人使用的连续空间,使人们采取步行方式就能够便捷地穿梭活动于城市中心区各主要场所之间。

(7)建立一个正面的意象:

应在城市中心区具有令人向往、舒心愉悦的积极意义。

5、你认为一件DIY手工艺制品在什么价位可以接受?

4、近现代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

5、你认为一件DIY手工艺制品在什么价位可以接受?

1)霍华德与“田园城市”

(5)资金问题他提出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