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市民云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7736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4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X市民云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XXXX市民云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XXXX市民云建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XXXX市民云建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XXXX市民云建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XXXX市民云建设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XXXX市民云建设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XXXX市民云建设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XXXX市民云建设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XXXX市民云建设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XXXX市民云建设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XXXX市民云建设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XXXX市民云建设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XXXX市民云建设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XXXX市民云建设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XXXX市民云建设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XXXX市民云建设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XXXX市民云建设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XXXX市民云建设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XXXX市民云建设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XX市民云建设方案.docx

《XXXX市民云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市民云建设方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XX市民云建设方案.docx

XXXX市民云建设方案

 

淄博市张店区市民云

建设方案

 

2017年8月

 

1背景

市民云是以为民服务全程全时、城市治理高效有序、数据开放共融共享、经济发展绿色开源、网络空间安全清朗为主要目标,通过体系规划、信息主导、改革创新,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现代化深度融合、迭代演进,实现国家与城市协调发展的新生态。

其本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措施与体现。

城市治理和管理不仅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的重要载体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础。

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随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随着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和“数字中国”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新的要求。

市民云是以实名制用户体系为基础,面向市民云,采用云计算、移动互联技术构建的市民公共服务平台。

在开放的服务框架下,以市民数据为中心,构建实名制统一身份认证、线上与线下结合(O2O)服务、多屏接入、个性访问的生态系统,形成一种汇聚政府服务、社会服务的创新模式。

2建设市民云的意义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技创新和深入应用为重点,系统规划为出发点,将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及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依托新技术、新业态和新的服务方式,更准确快捷地配置资源,更大程度地降低能耗,创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创新活跃的市场环境、和谐低碳的人居环境。

同时在此过程中,按照“以用兴业”的原则,带动张店区产业结构向高端化发展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1)政治价值

政府数据开放提高了政府的参与度、透明度、开放和责任。

(2)社会价值

搭建便捷、低成本的线上交流互动平台,百姓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随时随地、低成本的表达自己的诉求;政府可以通过平台快速的发布信息,积极的引导舆论的导向,响应百姓的诉求。

一方面响应国家的号召,推动服务型政府转型;另一方面,改善了公民的生活质量,将被动沟通模式转变为更为积极的公民参与,提高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

(3)经济价值

数据免费所产生的额外收入要超过出售信息所能获得的收入;带动本地中小微企业发展,形成产业生态环境。

市民云的作用及发展意义主要表现在:

2.1推动管理服务创新

当前城市化模式是以巨额基础设施投入、大量拆迁更新建筑、耗用大量土地、滥用不可再生自然资源、能源密集消费以及破坏生存环境为代价的。

这种“粗放型”、“外延式”的城市化模式越来越显示出其弊端,有些城市承载能力已经达到饱和,难以持续。

我国城市化模式迫切要转向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优化生存环境”为主导的“集约型”和“内涵式”模式。

“市民云”将从整体规划、系统综合运营到具体智慧服务,以整合、节约资源和创造宜居生活为宗旨,能够进一步提升社会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有效促进城市公共资源在全市范围共享,加快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协调高效运营,提升城市运营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推动社会管理转型。

2.2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市民云在卫生、水务、交通、旅游等相关领域的广泛应用,能够使城市生产生活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将以动态的、实时的、更加精准的方式得以监测和管理,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使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

同时,市民云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完善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城市走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新时代。

3建设原则

3.1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主题,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富民强市为主旨,深入实施工业化、城市化“双轮驱动”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战略,着力推动资源依赖向创新发展、粗放增长向集约发展、二元结构向一体发展“三大转变”,加速实现产业层次、城市品质、环境质量、民生水平“四个明显提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张店区市“十三五”规划的目标,根据当前张店区城市品质提升、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坚持以城市功能融合为导向,以智慧产业发展为基础,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坚持以智慧应用为导向,以智慧产业发展为基础,以市场需求和创新为动力,加快建设高端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完善信息化发展环境,推广智能应用,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助力实现城市规模扩张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两大突破”,助力加速现代产业、生态旅游名城、生态宜居三方面的建设,提升张店区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努力打造蕴含富有人文关怀、具有强大竞争力和吸引力的环太原经济圈城市。

3.2基本原则

市民云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利用遍布各处的智能设备收集感测数据,形成反映城市运营体征的感知与监测平台。

在此基础上,将各信息系统在统一的架构下实现互联互通,并对海量信息进行智能处理,建立城市运营管理和决策支持体系,实现城市科学协调发展。

3.2.1政府主导合力推进

强化政府在规划引领、统筹协调、优化环境、政策扶持、应用示范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建立强大的统筹领导组织体系,统一顶层设计,形成信息化工程间的协同运营。

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与导向性作用,构建政府、企业、市民等社会多方参与、充满活力的发展格局。

3.2.2整合资源协作共享

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突破规划、部门、行业界限和体制性障碍,充分整合信息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信息资源,推进跨部门、跨领域的信息化协同,提高城市整体运营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提升张店区信息资源利用水平。

3.2.3立足民生聚焦需求

把贴近百姓、服务发展作为“市民云”建设的基点,面向公众生产、生活、学习的多元化需求,提供随时、随地、随需、低成本的信息与应用服务,使社会和市民享受到城市精细化、智慧化管理带来的便利和实惠。

以市民云建设拉动智慧产业的需求,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推动信息通信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新型服务业形成和发展。

3.2.4统一标准开拓创新

加强安全技术体系建设,在市民云建设中高度重视国家经济安全、科技安全和信息安全开展对外开放合作,提升市民云建设的联合攻关能力、协同创新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

3.2.5突出实用循序渐进

充分认识市民云建设的系统性和复杂性,从政府组织管理体系、城市信息化系统顶层设计、城市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成熟应用示范工程等多维度切入,循序渐进,切实推动城市智慧化协同发展。

突出“全、新、实”,即功能全、内涵深、覆盖领域广,思路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体现实用性、追求实效性,注重实际应用。

4建设目标

力争通过市民云的建设,实现政务、公共事务、民生、商务各领域比较广泛的智慧应用,电子政务成为公共管理和服务的主流模式,网络化工作生活方式广泛普及,信息资源得到充分挖掘和有效配置,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城市实现科学协调发展;智慧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带动张店区的信息化水平进入省内领先行列。

通过市民云的建设,将张店区市打造成为绿色生态宜居市、循环低碳示范市、智慧民生幸福市、智慧产业聚集市等应用示范区,提升张店区在产业经济、民生服务、城市管理、信息基础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把张店区初步建设成为产业繁荣兴旺、民生幸福美满、社会和谐创新、基础集约共享的北方市民云典范。

建设主要发展目标:

1、城市信息化深入推进,城市管理和运营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全面建设以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社区物业服务、社区电子商务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化社区服务平台,推动“城市一卡通”工程建设,推动公共事业性信息服务社区化。

公安、交通、安监、市政、卫生等部门信息资源充分整合,基本建成健全的应急求助快速反应机制。

2、经济领域信息化全面深化。

自主创新能力、生产集约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大幅提高,信息化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市民云配套服务的供应、运营、服务、开发等智慧产业蓬勃发展,电子商务应用的广度与深度进一步拓展,推动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和快速发展。

3、推动政务信息资源整合,促进离散型电子政务向综合型电子政务转变,基本实现高效的“综合信息服务型”政府。

改造提升市电子政务办公系统,深入推动工商、质检、税务公安等重点行业电子政务应用水平,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进一步提高,人口、法人、地理、宏观经济等基础数据库全面应用,基本建成跨部门的统一共享数据交换平台。

搭建起政府、企业、市民供求信息交互的在线服务平台,推动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职能转变,使“全天候政府”成为现实。

4、社会领域信息化建设全面深化,各行业信息技术应用得到普及,为和谐社会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

聚焦城市民情、交通、环境、能源、水资源等领域,适应城市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的需求,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促进社会管理转型。

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信息化水平取得较大突破,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5建设方案

5.1方案定位

(1)一站式服务整合

整合政务服务、生活服务的一站式线上服务平台;

在政务服务中引入社会化力量作为有益补充;

在生活服务中导入政府监管和引导。

(2)城市级线上交流平台

包括政民互动、政企互动、公众之间等,所有城市主体之间的交流互动都统一展示;

整合传统的电话、邮箱渠道和微博、微信等移动互联网渠道,搭建多渠道、低成本、便捷的交流渠道。

(3)数据开放

帮助政府梳理开放数据,推动政府数据开放;

围绕开放数据开发本地化应用,更好的服务公众;

带动本地中小微企业发展,形成以“市民云”为核心的新兴IT生态环境。

5.2总体架构

网络层

网络层是市民云系统赖以存在的基础,主要有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三网融合、物联网等。

感知层

感知层是市民云系统区别于数字城市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市民云系统运行数据的主要来源。

从技术角度来看,几种主要的感知技术是对地观测感知技术、RFID射频识别技术、WSN无线传感器技术和Zigbee传感技术等。

从感知数据来源来看,几种主要的感知手段是天上的卫星、空中的飞机以及地上、地下的各类传感设备。

基础设施

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基础设施包括计算资源、网络资源、存储资源、安全设施等。

在各地市民云系统建设中,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结合最新技术,基础设施可采用云计算模式来构建。

利用虚拟化技术,将基础设施资源进行虚拟化处理,形成一个虚拟化资源池;利用云服务技术,将虚拟资源根据业务需要组装成独立运行的服务器资源作为服务对外提供;为市民云的建设提供完善的计算基础设施服务。

城市公共数据库

城市公共数据主要有三类,分别是公共基础数据、公共业务数据和公共服务数据。

公共基础数据库由人口数据库、法人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地理空间数据库及建筑物数据库等五类数据库组成,由法定管理部门提供的,基础且变化频率相对较低的信息资源,是城市公共数据库的“纲”。

公共业务数据库是基于公共基础数据库的业务性扩展数据库,根据业务应用需要而扩展的各类指标项构成,是一种动态的、不断扩充的业务数据库模式,是城市公共数据库的“目”,指标项来自各类智慧应用的建设。

由各类专题应用类数据库构成,专题应用类数据库处于该结构的顶层,是通过对公共基础数据、公共业务数据进行清洗、挖掘、分析后的有特定应用场景的服务型数据集,为各应用单位提供融合后的专题应用资源服务。

业务应用

以公共数据库和部门业务数据为数据来源,通过公共平台对公共数据和部门业务数据的整合,为智慧应用提供整合后的信息服务,让智慧应用能够获取各类协同信息,提高应用的服务水平和协同能力。

5.3功能架构

平台由支撑数据、运行维护管理系统、目录管理与服务系统、数据交换服务系统、数据整合服务系统、门户系统、接口与服务系统等系统组成。

5.4功能设计

5.4.1公共信息平台

建设市民云的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平台以地理空间为框架,整合全市人口、法人、经济等各类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基于统一完善的标准规范体系,通过在线共享或行业应用分平台等多种方式,为各领域应用提供权威完善的数据资源服务以及丰富的开发接口服务,方便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专业应用系统的快速开发,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

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主要包括信息资源管理、统一服务门户、资源展示与应用、共享专题管理、共享交换、应用开发、运营管理等应用子系统。

5.4.2目录管理与服务系统

通过资源目录子系统的建设,以目录方式实现资源共享,是对市民云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有效手段,使用目录体系可以以更灵活的方式实现更多应用单位、更多资源的接入与共享。

信息资源编目管理子系统作为市民云公共服务平台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载体,采用一种非落地的信息共享模式,是对交换共享模式的补充,在目录式共享中,各应用单位对各自共享的资源有完整的控制权,可有效地解决交换模式中要求各应用单位因担心违反相关规定不愿意批量提供数据的问题。

5.4.2.1元数据定义

编目子系统的核心元数据定义提供对核心元数据的定义管理,包括核心元数据查询、添加、编辑和删除功能,同时提供核心元数据详细信息查看的功能。

5.4.2.2系统配置

系统配置功能主要提供基于机构、用户、权限和服务等方面的综合配置管理功能,其主要包括资源权限等级定义、系统参数管理、机构环境管理、用户角色管理、分类方式管理、服务类型查询和权限管理等功能。

在此,权限和用户机构管理均为托管方式,由平台运维系统中的用户管理系统进行统一权限认证。

5.4.2.3编目信息发布

编目信息发布主要提供注册至编目中心的编目信息的发布功能(同时支持批量及指定),在发布时可指定允许访问资源或目录的应用单位列表及资源访问权限要求,通过编目信息发布,可以将前置编目信息发布到全市统一的门户中供各级应用单位进行检索、查看和申请。

5.4.2.4编目信息撤销

针对无效的编目信息或需要进行下线的目录信息,系统提供编目信息撤消的功能,该功能可对已发布的编目信息进行撤消和下线,该编目信息撤消后可重新进入待发布状态,如需发布可以重新进行发布。

5.4.2.5编目状态同步

编目状态同步主要提供平台门户与后台数据的手动同步功能,系统提供自动同步检测的功能,能够自动检测目录状态不一致的状况,通过选对相应的编目数据手工进行同步,可实现目录状态的同步修正更新。

5.4.2.6交换互动

提供目录驱动交换功能,资源使用方通过目录方式获取资源信息后,通过平台提供的申请流程向平台管理者与资源拥有方进行申请,得到管理者与资源拥有方同意后,由平台自动开始按配置的规则进行信息资源的交换与共享。

目录系统提供数据交换驱动入口,调用对交换系统提供的相关接口,实现与交换系统的互联互通,并能对交换系统业务数据及各类服务提供资源编目功能。

5.4.2.7查询统计

查询统计功能提供编目中心各种服务状态的统计,如编目信息评价、访问量统计等信息,编目信息评价主要提供各应用单位对已发布编目信息的评价信息查询功能,访问量统计能够根据各应用单位对该编目信息的浏览数量进行统计。

过程信息查询提供编目信息在编目中心的过程信息记录。

5.4.2.8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功能主要提供目录查询和目录浏览等功能,包括基础查询和自定义高级查询功能,支持多种查询方式联合,并以树形分层式方式展示相关编目信息的详细内容。

5.4.2.9前置功能

资源初始化

提供前置与平台中心之间的初始化设置,通过初始化可以实现前置与平台中心之间的通信和目录同步,主要包括前置节点注册、用户权限认证等相关服务。

结构化数据编目

前置编目系统提供对异构数据库等结构化数据进行手工或自动编目,应支持主流数据库,包括:

Oracle、DB2、MSSQL、MYSQL等异构数据库。

非结构化数据编目

前置编目系统除了可以对数据库等结构化数据进行编目外,也可以对非结构化的数据进行编目,如文件、图片、视频等进行编目,通过文件交换系统实现文件的共享服务。

编目信息查询

提供前置编目信息的查询服务,支持快速查询和自定义查询,可以通过资源标示符、资源名称、关键字、分类方式、编目日期等多种条件进行查询,并支持查询结果的目录详细信息查看,从而让用户快速定位信息资源位置。

编目信息提交

提供前置编目信息提交至平台中心的服务,编目信息经过提交后,在编目中心等待审核人员进行审批,并最终发布。

提供编目信息批量发布功能,并能够查询已提交的编目信息。

编目信息审核

编目信息审核主要提供给编目前置管理员使用,编目信息经审核后方能向编目中心提交,在编目信息审核后可以进行该条编目信息的查看。

编目信息注册

编目信息注册主要提供前端编目信息提交至编目中心的服务,通过编目信息注册服务,前置编目信息会被注册至中心的信息资源目录中供多个应用单位进行目录访问和资源申请。

编目信息管理

编目信息管理提供编目信息的修改和删除功能,前置编目人员可以对编目的信息进行修改,包括编目信息的核心元数据项、核心表数据项、字段数据项等内容。

修改完毕后,可以对编目重新进行提交、审核和注册。

同时,前置编目人员也可以通过编目信息删除的方式删除多余的编目信息。

目录传输

目录传输提供目录同步的监控和手动执行传输的功能,其主要是针对系统参数管理中的参数进行手动执行传输,通过目录传输,将前置子系统修改的参数与编目中心系统进行同步

5.4.3公共基础数据库

(1)建立一套公共基础数据库的管理运行机制,保障数据库从数据的产生到应用,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发展的全方位创新发展,明确政府各部门在数据库建设过程中的责权利关系。

(2)在已建设的电子政务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完善包括自然人、法人、地理空间信息和建筑物四大基础数据库,并开展各类视频图像资源、地下管网信息、城管业务数据、社会公共信息资源、应急数据资源、食品安全、环保卫生、安全生产监督、知识产权保护、文件证照、社会信用、廉政风险防控、智能监测等20多个专题数据库的框架设计。

(3)加快基础空间信息数字化,统筹推动城市各类地下管线、地面建(构)筑物等各类设施、土地资源、河网水系、道路交通、园林绿化等相关信息空间化改造,形成城市统一的地理空间框架和时空平台,实现“一张图”共享应用。

(4)实施一系列行业应用示范工程,尤其是对地理空间信息库和地下管网信息库的创新型应用,为促进政府和社会的数据开放与利用,需要建设一系列提升政府部门应用系统效能、提供面向企业和市民的综合服务应用。

(5)积极研究大数据发展和应用技术,基于汇集的数据形成对城市管理事务的全面认识,建立知识模型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分析、预测的工具,全面掌控城市发展健康状况和趋势。

(6)建立一个以信息安全策略为核心,由安全防范技术体系、安全管理与运行体系、安全人才队伍、安全审计所构成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5.4.4数据交换服务系统

数据交换服务系统的作用在于实现信息资源的统一交换,通过交换实现人口、法人等信息资源的同步更新,以及数据比对、清洗、转换、异常处理等交换服务所需的基本功能。

通过建立数据交换服务系统将达成以下目标:

[1]通过使用统一的技术手段与标准,提高交换的效率,降低维护复杂度;

[2]同步优化信息存储结构,采用松散耦合的方式,确保数据与应用适当隔离,保证数据的安全;

[3]使数据交换始终处于被有序管理的状态,避免了乱交换、重复交换等问题的出现,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5.4.4.1交换能力要求

提供信息整合功能,可按主题要求整合形成共享资源库(健康档案、人口库等)数据集合,支持动态组件形式的数据清洗等处理功能;

自动编码转换,统一编码标准;

支持主动与被动两种数据交换方式,实现按需交换;

支持增量与全量数据同步;

支持订阅式数据交换模式,提供订阅过滤支持,支持键值、一对多、多对一等多种数据落地方式;

提供异构数据库、跨平台数据交换功能;

无缝支持结构化及非结构化资源交换,数据采集方式丰富,触发器/数据库日志/时间戳/轮询等采集数据供用户选择;

基于web图形化平台配置,简单易操作;

统一管理元数据,提供统一标准化字段,规范系统;

为用户提供个性定制处理组件接口,方便用户自由拓展;

自定义数据交换格式,保证在无需代码开发的情况下,完成新交换节点的接入,实现交换元素及交换规则的调整等;

支持信息资源申请调度流程化,支持目录驱动交换;

支持非侵入业务式的前置交换服务;

5.4.4.2资源管理

提供交换中心和前置交换节点之间各种交换表资源、组件和数据库的管理功能,主要包括交换表管理、控制表管理、组件信息维护、字段转化维护和数据库进程管理。

5.4.4.3查询统计

提供交换与整合信息资源的查询和统计功能,主要包括交换数据查询、整合数据查询、系统信息查询和交换数据统计。

5.4.4.4订阅信息管理

提供信息订阅服务功能,主要以表订阅和整合信息订阅的方式为主,主要包括表订阅查询、表订阅管理、表订阅审批、表订阅启动、整合订阅查询、整合订阅管理、整合订阅审批和整合订阅启动。

5.4.4.5目录互动

提供目录驱动交换功能,资源使用方通过目录方式获取资源信息后,通过平台提供的申请流程向平台管理者与资源拥有方进行申请,得到管理者与资源拥有方同意后,由平台自动开始按配置的规则进行信息资源的交换与共享。

信息资源交换需提供对目录系统的相关接口,实现目录系统与交换系统的互联互通,从目录系统中读取相应的资源信息,并能启动流程实现相应的交换配置,最终实现自动交换。

5.4.4.6交换管理

交换管理提供交换队列管理、交换规则定义等功能,主要包括交换队列查询、交换队列管理(添加、删除、查看、修改)、交换规则定义等。

5.4.4.7日志维护

日志维护提供交换系统的各种日志管理功能,主要包括系统日志、交换日志和导入日志等,为系统提供全面的日志管理功能。

5.4.5数据整合服务系统

数据整合服务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数据加工、数据整合、数据关联等功能,能够动态配置实现各类不同主题的信息处理,在人口库、法人库等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进行清洗、转换、集成,构建业务应用所需的业务数据库,充实公共服务数据库,提升数据的价值,实现数据向信息的转变;另一方面,业务数据库及公共服务数据库的指标项扩展的另一途径是新智慧应用的建设,这些指标项的扩展反过来也会充实基础数据库的指标项及数据内容。

数据整合服务模型如下图所示:

5.4.5.1整合配置

以图形操作模式配置数据整合参数,实现进行清洗、转换、比对、数据导出、数据拆分等数据整合规则的动态配置。

5.4.5.2整合组件管理

系统以组件形式对清洗、转换、比对、导出、拆分等数据处理过程进行封装,同时提供这些整合组件的注册、发布、撤销、查询等整合组件管理功能。

5.4.5.3整合流程管理

实现对整合实施过程的申请、配置、审核、执行等过程的流程化管理,并允许在流程过程中进行回退、修改等操作。

5.4.5.4整合结果信息查询

提供整合结果信息的查询统计功能,无需定制开发,可动态根据不同的整合主题进行相应结果信息的查询。

5.4.5.5整合结果订阅

应用接入单位可针对整合结果,按需进行结果集数据的订阅,在订阅审核通过后,系统按预设的规则将接入单位要求的数据交换到指定位置。

5.4.5.6整合过程信息统计分析

动态设定统计口径,对数据整合过程进行统计与分析,如清洗数据量、处理过程失败记录、处理成功数等。

5.4.6接口与服务系统

5.4.6.1开发接口服务

支持允许开发者或应用开发商通过公共信息平台提供的SDK,调用平台提供的服务(基础数据)和自己的业务应用进行集成,或是开发基于公共信息平台的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