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塔组立施工方案(科创线)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4779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9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塔组立施工方案(科创线)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铁塔组立施工方案(科创线)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铁塔组立施工方案(科创线)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铁塔组立施工方案(科创线)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铁塔组立施工方案(科创线)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铁塔组立施工方案(科创线)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铁塔组立施工方案(科创线)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铁塔组立施工方案(科创线)Word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铁塔组立施工方案(科创线)Word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铁塔组立施工方案(科创线)Word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铁塔组立施工方案(科创线)Word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铁塔组立施工方案(科创线)Word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铁塔组立施工方案(科创线)Word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铁塔组立施工方案(科创线)Word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铁塔组立施工方案(科创线)Word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铁塔组立施工方案(科创线)Word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铁塔组立施工方案(科创线)Word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铁塔组立施工方案(科创线)Word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铁塔组立施工方案(科创线)Word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铁塔组立施工方案(科创线)Word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塔组立施工方案(科创线)Word下载.doc

《铁塔组立施工方案(科创线)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塔组立施工方案(科创线)Word下载.doc(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铁塔组立施工方案(科创线)Word下载.doc

28m内拉线抱杆组塔工器具一览表……………23

一、编制说明

1、本指导书针对岗阳-青云220kV输电线路迁改(省科创基地段)工程特点编制,角钢塔组立时应严格按照本《铁塔组立施工方案》执行。

2、本指导书由项目总工向项目工地的技术、安全、质量、材料、工具等人员进行交底,项目总工或项目技术负责人向各施工队交底,项目技术负责人或施工队技术负责人向各施工班组交底。

3、未经过安全技术交底的人员,不得参加施工。

4、所立铁塔的基础必须经过基础的中间验收,基础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

二、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岗阳-青云220kV输电线路迁改(省科创基地段)工程,新建线路自临安青坚水泥厂西侧电缆终端杆起至东大山西侧四回路分支塔A13止,线路长度4.239km(2回110kV雅观线与220kV岗青II及岗青2402线路同塔四回)。

新建电缆终端钢管杆基础、铁塔4基;

四回路基础铁塔12基,其中四回路耐张塔11基,直线塔1基。

导线型号:

220kV导线采用2*JL/G1A-400/35型钢芯铝绞线;

110kV导线采用JL/G1A-300/40型钢芯铝绞线。

地线型号:

JLB35-120型铝包钢绞线、OPGW复合光缆。

小号

线路前进方向

1

2

3

4

大号

220kV岗阳变

A13

2、线路方向及塔腿编号

3、全线塔型一览表

塔型

呼称高

(m)

数量

(基)

合计

SSJ51

30

5

SSZV51

36

GJS41

30.5

39

GJS44

SSJ52

33

SGDJDL

15

40

SSJ53

总计

18

三、铁塔组立准备

1、对基础的要求

1.1铁塔基础必须经中间验收合格,基础缺陷处理完毕。

1.2基础混凝土强度须已达到设计强度的70%或以上。

1.3本工程基础均采用地脚螺栓式与铁塔连接,要求耐张塔在组装完后用不低于C20的细石混凝土逐个填满地脚螺栓孔。

2、场地准备

2.1铁塔的组装场地应平整,对影响组装的凹凸面应予以平整。

2.2对影响组装和吊装的构筑物,如电力线、通讯线、道路、树木等应预先采取相应的措施。

3、对塔料、构件的缺陷处理

3.1按设计施工图纸核对塔料的数量和规格。

角钢弯曲度不得超过构件长度的2‰,当角钢弯曲超过此值时,可采用冷矫正法矫正,矫正后构件不得有凹痕和裂纹。

3.2由于运输或矫正引起的构件表面镀锌剥落或补孔等,均应涂以富锌漆处理。

对锌层大面积剥落的构件应予以更换。

四、铁塔组立方式

本工程SSJ53塔型采用□600mm×

28m钢质悬浮抱杆分解组立,其余铁塔均采用□500mm×

26.2m钢质悬浮抱杆分解组立。

五、一般工艺要求

1、铁塔脚钉安装原则:

四回路铁塔脚钉均安装于1#、4#腿,全方位塔第一托平台以下四只塔腿均需安装脚钉,平台以上安装位置与上述杆塔相同;

单回路转角塔,左转的安装在1#腿,右转的安装在4#腿。

凡脚钉替代螺栓时,脚钉与该处螺栓的规格和强度级别一致。

脚钉安装时塔身的脚钉弯头一律沿主材心线方向向上,做到整齐一致。

2、螺栓穿向及规定

2.1本工程所有塔型连接螺栓均采用6.8级,6.8级螺栓扭矩参照4.8级螺栓的扭紧力矩标准执行。

2.2本工程从塔脚基础顶面以上8m高度水平范围内(长短腿铁塔以最短腿的塔脚计算)的所有连接螺栓(包括横隔面),均使用防盗螺栓,若在8m处遇有节点板或接头时,其节点板或接头的所有螺栓均使用防盗螺栓。

铁塔防盗螺栓采用通过鉴定的五角棘轮型。

接地引下线连接处采用普通螺栓。

2.3螺母拧紧后,螺杆露出螺母的长度:

对单螺母,不应小于两个螺距,对双螺母要求至少平帽。

2.4本工程铁塔螺栓按一弹垫一帽配置;

脚钉垫片统一垫在紧螺帽一侧;

2.5螺栓应与构件平面垂直,螺栓头与构件间的接触处不应有空隙。

2.6螺栓穿向:

斜面结构螺栓穿向

立体结构:

水平方向由内向外;

垂直方向由下向上;

遇斜面时,原则上由斜下向斜上穿,不便时应在同一平面内取统一方向。

平面结构:

顺线路方向由小号向大号;

横线路方向两侧由内向外,中间由左向右(面向大号);

垂直方向则由下向上;

对于双肢主材上的螺栓,本工程统一为按照俯视图顺时针方向进行安装。

双肢角钢螺栓穿向

注:

对于个别不易安装的螺栓,其穿入方向可予以变动。

本工程所用垫片一般为垫平用,须垫在两构件之间。

螺栓必须加垫者,每端不宜超过两个垫圈。

3、接地引下线安装

3.1接地引下线安装时,应使用专用工具进行折弯,不得伤及表层镀锌和混凝土表面及棱角。

安装后应与主材、保护帽及基础表面结合紧密,平直、工艺美观。

3.2本工程接地引下线采用双螺栓固定,螺栓间距60mm,孔径17.5。

大号侧

3.3接地孔均在每条腿的两个肢上均打上接地孔,接地孔位置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确定。

接地从A、C腿从侧面引出,B、D腿从正面引出,螺栓穿向由内向外,如下图。

螺帽位于接地板侧(一帽一垫)。

C腿

B腿

D腿

A腿

小号侧

4、零度耐张塔施工中统一按左转考虑;

5、本工程中涉及导线绝缘子串倒挂,其对应的地线相应连接结构也应倒挂;

具体倒挂桩号详见《杆塔明细表》。

6、本工程杆塔必须预留有杆号牌、警告牌、色标牌的挂设预留孔,预留的安装孔大小为17.5mm。

预留孔的大小和位置如下图:

面向大号侧

杆号牌

警告牌

300

500

杆号牌、警告牌安装位置图

色标牌安装位置图

六、内拉线抱杆组立铁塔的使用要求和特点

1、□500mm×

26.2m格构式钢质抱杆的使用条件

杆段配置与杆段重量

段别

羊角

上段

中段

下段

腰箍

承托轮

段长(mm)

4291

2177*2

4297*3

4144

(2付)

26200

段重(kg)

69

125

88*2

151*3

151

8.5*2

6.5*2

1004

两种中段的段数可以取舍,依次可连接高度为:

21.8m、24m,最高为26.2m。

1.1允许轴向压力:

当抱杆全高为26.2m时为120kN;

当抱杆全高为24m时为135kN;

当抱杆全高为21.8m时为150kN;

1.2起吊绳与抱杆轴线夹角≤20°

1.3抱杆允许最大倾斜角β≤5°

26.2m抱杆倾斜角β=5°

抱杆顶部的水平偏移距离L=2.3m;

24.0m抱杆倾斜角β=5°

抱杆顶部的水平偏移距离L=2.1m;

21.8m抱杆倾斜角β=5°

抱杆顶部的水平偏移距离L=1.9m。

1.4控制大绳对地夹角≤45°

1.5承托绳与抱杆夹角≤45°

1.6上拉线合力线与抱杆轴线夹角≥13°

1.7抱杆最大允许起吊重量为20kN

1.8抱杆的连接采用6.8级M16×

(45~50),无扣长20mm,数量96只;

羊角与上段间采用6.8级M30×

(110~120),无扣长40mm,数量1只。

2、□600mm×

28m格构式钢质抱杆的使用条件

2m中段

4m中段

3608

2000×

4004×

28000

60

162

85×

157×

165

1221

2m段分A、B型,每付抱杆配置A、B型2m段各1段,以上重量不包括镀锌。

2.1使用要求

2.1.1抱杆倾角≤5°

2.1.2起吊钢丝绳与抱杆轴线夹角≤26°

2.1.3允许起吊重量2500kg;

2.1.4控制大绳与地面夹角≤45°

2.1.5承托绳与抱杆夹角≤45°

2.1.6内拉线合力线与抱杆轴线夹角≥13°

2.1.7抱杆的最大提升高度不得大于抱杆全长的2/3;

2.1.8当使用外拉线时,外拉线与地面夹角≤45°

2.1.9当起吊钢丝绳与抱杆轴线夹角为20~26°

或内拉线合力线与抱杆轴线夹角<13°

时,必须同时使用内、外拉线,且以外拉线受力为主;

2.1.10当起吊钢丝绳与抱杆夹角为20~26°

时,起吊滑车组使用三道磨绳,当起吊钢丝绳与抱杆轴线夹角≤20°

时,起吊滑车组允许使用两道磨绳;

2.1.11外拉线锚桩、控制大绳锚桩为4t级。

2.2抱杆连接

抱杆杆段间的连接采用6.8级M16×

45螺栓,共计16×

7=112只,连接螺栓不得缺少,必须拧紧,并在抱杆起立后复紧一遍。

羊角与抱杆上段连接采用M42×

100穿心螺栓。

3、抱杆的最大提升高度:

不大于抱杆全长的2/3。

4、抱杆由上而下连接,段与段的小斜材四个侧面应成连续,连接要正直。

5、抱杆的连接螺栓不得缺少,且必须拧紧,在抱杆起立以后必须将抱杆接头螺栓复紧一遍。

6、抱杆使用规定

7.1外拉线打设

抱杆除设置内拉线、承托系统等外,必须设置四根与线路成45°

方向的落地拉线。

□500mm抱杆:

拉线挂孔φ23.5,配用T-BW5-5/8卸扣,下端用30kN双钩收紧后固定在30kN级锚桩上,拉线规格为φ11×

180m,对地夹角不大于45度;

□600mm抱杆:

拉线挂孔φ23.5,配用T-BW5-5/8卸扣,下端用50kN链条葫芦或双钩固定于4t级地锚上收紧,拉线规格为φ13×

180m钢丝绳,拉线对地夹角应控制不大于45°

7.2外拉线的使用

7.2.1吊装塔身时一般不要使用外拉线,故可使其呈松弛状态。

7.2.2吊装横担时,必须使用外拉线,并在起吊前将拉线用双钩或葫芦收紧,尾绳用马鞍螺丝卡牢,拉线受力视抱杆倾斜情况随时调节。

7.3吊装塔片过程中,抱杆不作旋转

7.4吊装横担时采用旋转羊角的施工方法。

在旋转羊角时要同时旋转承托滑车,对矩形铁塔,吊装身部时羊角应设置在横线路。

7.5抱杆的悬浮高度<2/3抱杆长,悬浮高度以内拉线绑扎点为起点。

7.6抱杆的根部布置:

当采用起立好的抱杆吊装平台塔片时,地基必须稳固,并将根部用φ13钢丝套锚固在四只塔腿上,连接器具按15kN计。

7.7腰滑车的设置

7.7.1在内拉线抱杆组塔施工过程中,必须设置腰滑车(30kN闭环单轮滑车)。

7.7.2一般情况下,腰滑车应设置在已组立好塔段顶部水平铁的中间,使吊件、朝天滑车及腰滑车在同一垂直面内。

设置腰滑车的水平铁必须按设计图纸要求装好水平小腹铁,如水平铁规格较小时应进行补强或“V字型”设置。

7.7.3特殊情况下,如已组立好的塔段无水平铁,则腰滑车应通过起吊对侧两根主材绑扎两根等长钢丝套形成的V字型钢丝套设置。

7.7.4悬挂腰滑车的钢丝套尽可能短,使牵引绳与抱杆的夹角尽可能增大,从而减小抱杆的水平合力和轴向压力。

七、抱杆的起立及各系统设置

1、抱杆的起立

1.1用平台起立

用平台起立示意图如图2所示。

起立抱杆时抱杆头部用人力稍稍抬起以助起立。

抱杆根部需打设制动绳。

平台高度在10米以上时采用该方法整体起立抱杆,并同时应注意抱杆起吊点采用两点(抱杆在头部以下约3.5米、7.5米处节点分别作第一点、第二点)。

绑扎点有防滑措施。

平台高度在6米至10米时,先用平台起立20米,其余段提升抱杆时再接入。

当抱杆立至80°

时,停止牵引,通过调整抱杆拉线达到抱杆立正的目的。

同时将抱杆上拉线固定在塔腿主材上。

起立前应紧固平台以下螺栓。

至动力

侧浪风

后浪风

图2一侧开口整立抱杆示意图

①已组塔腿段②抱杆③起吊绳(φ13磨绳)④起吊用滑车⑤2t级锚桩 ⑥制动绳

1.2用人字抱杆起立

塔腿段主材规格较大时可采用抱杆吊立的方式组立。

首先用两根圆木临时组合为人字抱杆,然后按倒落式人字抱杆整立的原理起立悬浮抱杆,四侧用临时地锚打设临时拉线稳固。

人字抱杆起立内拉线抱杆示意图如下:

该方法适用于平台尚未组立或平台虽已组立但平台高度较低的情况。

抱杆高度较低(在20米以下)时采用单吊点起立(抱杆起吊点在头部以下约4.5米节点处),抱杆高度较高(在20米及以上)时采用双吊点起立(第一点在抱杆头部以下约3.5米节点处,第二点在抱杆头部以下约7.5米节点处)。

当抱杆立至约80°

时,停止牵引,通过调整拉线使抱杆立正,然后用腰环及绳套固定抱杆,拆除牵引工具。

2、抱杆各系统设置

当采用已起立好的抱杆吊装平台塔片时,基础位于水田中时应有可靠的防沉措施,并将根部用φ13的钢丝套锚固在四只塔腿上。

2.1起吊布置示意图:

(7)

(6)

(5)

(1)

(8)

(9)

(2)

(3)

至绞磨

(4)

编号

名称及规格

抱杆

30kN单轮滑车

7

Ø

11*180m外拉线

13*400m起吊绳

φ11*180m控制大绳

8

承托绳

30kN起吊滑车

6

内拉线

9

50kN双钩

2.2起吊磨绳布置示意图:

(图中仅画一侧,另一侧类同)

φ13起吊绳

腰滑车

地滑车

起吊滑车

2.3抱杆提升示意图(图5)

图5悬浮抱杆提升(布置)示意图

①抱杆②提升钢丝绳③腰滑车④地滑车⑤腰环

抱杆提升时必须使用两道腰环,腰环间距须>4.5m,抱杆应布置在铁塔中心,提升前使抱杆正直,松掉落地拉线,提升时绞磨应缓慢、平稳,并随时观察抱杆的正直情况,将内拉线徐徐松出来调整抱杆正直性,抱杆提升到位后,绑定内拉线,收紧承托双钩调整好抱杆垂直度后,松弛腰环绳后即可进行吊装。

提升抱杆时,不得将起吊索具钩挂在塔片上及其它部件上,应将其自由放松,事先将起吊滑车拽回地面。

2.4抱杆拆除

在上横担挂一只50kN滑车用φ11钢丝绳(若采用动滑车可改为30kN滑车),采用拎吊法,吊点严禁绑在羊角联杆上,将抱杆自塔身内松至地面,再逐段拆卸。

八、铁塔的吊装要求和注意事项

1、平台组立

1.1平台的组立一般可采用梢径大于φ140圆木组立,也可利用已起立好的抱杆进行吊装。

吊装时必须要有足够的木头补强和拉线稳定等措施,防止塔片“包饺”和变形。

1.2当平台主材、塔片就位后,及时在主材上端打二根拉线给予稳定,同时注意根开大的应位移抱杆吊装。

1.3个别塔型由于组片起吊重量超过抱杆允许起吊重量,可采取少带两侧的斜材等方式减轻起吊重量;

若塔片仍然超重,则必须采用吊单块主材的方式进行吊装。

2、塔身吊装

2.1塔身的吊装应根据铁塔身段情况,在地面上将塔身分左右两片吊装,前后侧的斜、辅材带在相应的主材上,并将所有的里铁(或外铁)带在同一主材上,其上端连上一只螺栓(必须平帽以上),下端为自由端,严禁自由端朝上。

为防止超出主材较长的内铁在起吊时弯曲变形,可以在塔片吊直后再带上。

双钩

调整绳

补强木

起吊绳

绑扎绳

2.2铁塔分片应组成较稳定的结构,对部分根开较大、稳定性较差的塔片应采用补强措施。

采用梢径大于φ140的圆木绑扎补强,根开大的采用两根或采用专用补强横梁。

2.3铁塔的塔材采用拎吊法吊装。

步骤:

启动绞磨使一侧塔片徐徐上升,调整控制大绳缓缓松出,以塔片不碰塔身为原则,当塔片提升至较低一侧能就位时,即停止牵引,调整位置。

用尖板手插入相应的一对孔,在其他孔上带上一颗螺栓,然后回松绞磨,使另一侧也能同样就位,把所有螺栓全部带上、拧紧,并将两侧面最下一根斜铁连接上以固定已组塔片。

然后缓慢松磨将起吊索具拽回地面。

按同样方法起吊另一侧。

要求在提升抱杆前将所有螺栓拧紧。

2.4吊装完一段进行下一段的吊装前,必须将吊装好的这一段所有构件组装完毕并紧固螺栓方能进行下一段的吊装,若缺较大构件(主材、交叉铁或较大水平铁和斜材)禁止进行下一段的吊装。

2.5对个别塔型身段吊装时由于塔片超重,组装时侧面斜材,横隔铁和外肢铁均不能带上。

3双肢主材的吊装

3.1在不超重的情况下,双肢主材可以一起组片吊装。

3.2若双肢主材组片吊装超重,则可先以内肢主材组片吊装,外肢主材可在铁塔主体完成后另外单独吊装。

或先单独吊装双肢主材,再吊装八字铁。

4横担吊装要求:

双回路(四回路)塔吊装横担直接用地线顶架进行吊装,采用地线顶架吊装时,在地线顶架上打设30kN转向滑车(腰滑车),吊装滑车挂设至地线顶架塔头,采用30kN走一走一滑车组,同时对地线顶架采取补强措施。

对于超重横担采用前后分片吊装。

地线顶架补强示意图

Φ11钢绳

3T双钩

至吊件

φ13钢丝绳

3T滑车

5、注意事项

5.1抱杆提升前必须将铁塔螺栓紧固,抱杆承托绑扎点宜设在大斜拉铁节点上,抱杆悬浮高度以内拉线绑点为基准。

5.2抱杆在起吊过程中腰箍必须松弛,抱杆中部严禁受横向力。

5.3对于根开较大塔片,就位后除主材须打设临时拉线外,中间交叉处也应打设好临时补强拉线。

5.4抱杆每次使用时,必须仔细检查各种螺栓、滑轮的情况;

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完毕后方可施工。

5.5抱杆允许吊装重量中应包括补强重量、索具重量等重量。

抱杆严禁超重起吊。

5.6根据地形确定起吊方向,塔片应尽量靠近吊点位置组装。

若塔片离吊点距离较大时,应用人力撬移塔片。

九、安全目标及注意事项

1、安全目标

确保工程建设中文明施工、落实环保方案,并采取积极的安全措施,不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不发生重大施工机械设备损坏事故;

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

不发生负主要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

不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和重大垮(坍)塌事故;

不发生3人以上重伤事故,轻伤负伤率≤6‰;

不发生负主要责任的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

2、安全注意事项

2.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认真贯彻公司的“提高全员安全意识,落实技术保护措施,狠抓班组现场管理,强化监控考核手段”的安全管理模式,严格执行本工程《安全文明二次策划》和QEO整合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严格安全考核。

加强安全的有效管理,严堵习惯性违章,提高安全文明施工水平。

2.2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DL5009.2-2004)及工艺要求的有关规定,加强对劳务工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严格执行班前交底制度,安全工作票和安全监护制度,以及安全检查和班组的安全活动日制度。

2.3平台搭设好后应及时装上接地引下线,地脚螺栓螺帽应齐全,且规格符合。

2.4地形复杂、抱杆起立困难及塔位附近有电力线或拉线方向有电力线等影响施工情况时,由项目技术部门拟订安全技术措施后再施工。

2.5塔片吊装过程中,应严密监视塔片,防止被塔身钩住;

严禁将手伸入吊件空格内;

吊件就位顺序先低后高;

不得站在吊件上作业;

不得强行组装。

2.6就位时,操作人员应选择好站立位置,系好安全绳,然后进行工作,塔材就位时,牵引或回松绞磨要缓慢,绞磨未停不得安装。

2.7暂时安装不上的塔材要处理好,不得浮搁在塔上(或一头接一头不接),以免造成误登滑动事故,起吊绳必须在构件就位好后才可拆除,施工人员不得登上未就位好的塔材上作业。

2.8当横担吊装结束后,拆除抱杆时按抱杆提升的逆向程序降低抱杆高度,等羊角高度在横担下平面以下时,连好横担的连铁,螺栓紧固后,采用拎吊的方法松下抱杆至地面,再逐段拆除。

拆除抱杆应事先采取防止拆除段自由倾倒的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