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品 新高考精创地理押题卷 山东专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7852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75.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精品 新高考精创地理押题卷 山东专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精品 新高考精创地理押题卷 山东专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精品 新高考精创地理押题卷 山东专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精品 新高考精创地理押题卷 山东专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精品 新高考精创地理押题卷 山东专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最新精品 新高考精创地理押题卷 山东专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最新精品 新高考精创地理押题卷 山东专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最新精品 新高考精创地理押题卷 山东专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最新精品 新高考精创地理押题卷 山东专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最新精品 新高考精创地理押题卷 山东专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最新精品 新高考精创地理押题卷 山东专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最新精品 新高考精创地理押题卷 山东专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最新精品 新高考精创地理押题卷 山东专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最新精品 新高考精创地理押题卷 山东专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最新精品 新高考精创地理押题卷 山东专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精品 新高考精创地理押题卷 山东专版.docx

《最新精品 新高考精创地理押题卷 山东专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精品 新高考精创地理押题卷 山东专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精品 新高考精创地理押题卷 山东专版.docx

最新精品新高考精创地理押题卷山东专版

2022最新精品新高考精创地理押题卷山东专版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广东某建筑公司集中力量研发、生产及应用建筑机器人,已形成混凝土施工及修整、砌砖抹灰、内墙装饰等建筑机器人生产线,实现兼顾效率、质量、安全、环保、成本等要素的精益建造。

据此完成1~2题。

1.该公司研发建筑机器人的地理背景是()

A.用工成本上升B.工作效率提高C.技术水平进步D.熟练工人缺乏

2.与建筑工人相比,建筑机器人()

A.更加机动灵活B.工作时间缩短C.环境适应性强D.作业成本升高

2.谷坊是在易受侵蚀的沟道中,为了固定沟床而修筑的建筑物,可分为土谷坊、石谷坊、植柳谷坊等,其中植柳谷坊是在沟壑中横向沟道栽植的柳栅栏形式的谷坊治沟工程。

近几年来,在我国松嫩平原的沟壑治理中,大量应用了植柳谷坊,取得了较好的治沟效益和生态效益。

下图为植柳谷坊横断面布设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石谷坊相比,松嫩平原植柳谷坊()

A.技术更复杂B.可就地取材C.建设费用高D.当地难推广

(2)不适宜建植柳谷坊的沟道条件是()

A.土质沟床B.沟谷比降小C.常流水沟谷D.集水面积大

3.表1示意某区域部分植被类型分布相关统计数据。

据此完成1~2题。

表1

植被类型

面积(km2)

占植被总面积比例(%)

热带雨林及季雨林

4929.13

1.77

季风常绿阔叶林

35395.15

12.68

热性灌草丛及灌丛

18098.66

6.49

暖温性针叶林

90300.04

32.36

高山、亚高山草甸、沼泽草甸

1407.62

0.51

积雪

2052.04

0.74

干热河谷常绿硬叶林

63.29

0.02

1.形成该区域植被类型丰富的主导因素是()

A.海陆位置B.大气环流C.太阳辐射D.地形地势

2.干热河谷常绿硬叶林最可能出现在()

A.横断山B.南岭C.秦岭D.武夷山

4.2021年全国两会很多代表、委员建议国家全面放开生育政策,人口问题再次引起热议。

有学者对我国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2016—2030年)各省级行政区人口变化进行了预测,划分为人口快速变化区、中速变化区、低速变化区和人口平稳区。

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

A.人口平稳区都是少数民族自治区

B.人口低速变化区大多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C.人口中速变化区有皖、湘、鄂、赣等省级行政区

D.人口快速变化区均位于东部沿海地区

2.据图文推测2016—2030年,我国()

A.劳动力人口负担加重B.老龄化进程加速

C.东部地区环境承载力加大D.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快速减少

5.十九大提出要着力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

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地域差异显著,划分了五种发展类型:

城市群地区、粮食主产区、农林牧地区、连片扶贫区、民族自治区等城镇化发展区。

如图为我国东北地区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分区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图中新型城镇化发展区分布对应正确的是()

A.Ⅰ——民族自治区城镇化发展区B.Ⅱ——粮食主产区城镇化发展区

C.Ⅲ——农林牧地区城镇化发展区D.Ⅳ——城市群地区城镇化发展区

(2)下列符合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合理措施是()

A.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B.扩大超级大城市规模

C.城乡建设一步到位D.快速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

6.小明在新加坡旅游后,制定了返程备忘录(图a),他在新加坡时间5:

30起床,只见天幕幽幽,星光点点,然后赶赴樟宜机场。

樟宜机场于1975年规划建设,其前身是市中心的巴耶利机场。

图b为樟宜机场位置图。

据此完成1~3题。

1.新加坡时间5:

30,天空仍一片漆黑的最主要原因是当地()

A.当日昼短夜长B.采用105°E的地方时

C.曙光较中国短暂D.采用的标准时间偏早

3.迎风有利于飞机起降,樟宜机场跑道的最佳设计走向为()

A.东—西B.南—北C.西北—东南D.东北—西南

3.樟宜机场选址于该国东部沿海,主要是考虑()

A.满足用地需求B.避开地质灾害C.缩短国际航程D.方便海空联运

7.2020年10月13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局部地区中午出现了降雨,到下午7:

00开始飘雪花,降雪量0.5mm左右,这是2020年下半年的第一场雪。

常年,哈尔滨市下半年的第一场雪一般出现在10月19日,2020年比常年稍早。

如图为2020年10月13日我国陆地季节分布图。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哈尔滨市此次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午近地面气温已低于0℃,但由于地温高,所以中午降雨

B.下午7:

00左右近地面气温已降到0℃以下,所以开始降雪

C.东南季风北上在哈尔滨市遇冷形成的暖锋降雨

D.此次降雪量0.5毫米左右,是因为北方空气干燥,水汽不足

2.下列有关我国陆地季节分布图,说法正确的是()

A.北方地区都比南方地区入冬要早

B.南方地区还在夏季的所有地区均由纬度因素引起

C.冬半年第一场雪比常年早,可能与拉尼娜现象有关

D.冬半年第一场雪比常年早,我国南方就会出现寒冬

二、材料分析题

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绿洲冷岛效应”指干旱地区的绿洲区域,夏季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湿度比周边大的特殊气象效应。

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对河西走廊的某绿洲和沙漠的气温观测发现,在7~8月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出现“绿洲冷岛效应”。

下图示意该绿洲和附近沙漠7月某日地表温度的变化。

(1)与6时相比,说明该日15时绿洲和沙漠间近地面风力的变化及原因。

(2)分析“绿洲冷岛效应”对绿洲农业的有利影响。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1年1月30日,全球第一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站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该机组建于福清市三山镇前薛村的山前平原上。

“华龙一号”是由我国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在30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日本福岛核事故经验反馈以及最新安全要求,联合研发的先进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是中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

“华龙一号”在增加安全性的同时,也提高了热效率、输出功率以及核电寿命。

材料二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是中国“华龙一号”核电技术在海外的首堆工程。

中国福清核电站与卡拉奇核电站是同步建设的“双胞胎”工程。

下图为卡拉奇与中国福清核电站位置示意图。

(1)分析福清核电站选址的优势区位条件。

(2)简述“双胞胎”工程同步建设的意义。

(3)分析中国“华龙一号”核电技术走向世界的原因。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茶洛温泉群地处横断山脉北端金沙江支流曲戈河河谷地带。

这里断层发育,河谷两岸集中了150余个温泉,泉眼海拔3530-3570m。

该地温泉分布(如图)有明显的规律,绝大部分高温热泉分布于岩性致密、透水性差的花岗岩区域(图中乙区域),而甲区域温泉水温较低。

(1)依次列出图中花岗岩、石灰岩、卵石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并说明判断理由。

(2)据图说明茶洛温泉群的形成过程。

(3)从岩性及地形角度,分析甲区域温泉水温较低的主要原因。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科尔沁沙地是我国最大的沙地,其位置如下图所示。

随着“防护林”带的建设,科尔沁地区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材料二近年来,图中斜线区域的农民尝试在沙地里进行粮食种植,并且不断扩大种植面积,逐步形成了品牌粮食生产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1)简述该地防护林体系建设对减轻气象灾害的主要作用。

(2)请为该地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3)说明该粮食生产基地在土地资源保护方面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

1.答案:

1.A

2.C

解析:

1.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研发建筑机器人的目的是替代建筑工人,建筑业是劳动力密集行业,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劳动力工资上涨迅速,用工成本急剧上升,建筑机器人能减少用工成本,A正确;建筑工人的工作效率提高相当于降低工资,假若如此,就没有必要投入大量资金研发建筑机器人,B错误,若无用工成本上升导致该公司盈利减少,仅是技术水平进步,也不会研发建筑机器人,C错误;熟练的建筑工人并不缺乏,只是工资太高,建筑企业难以承受,D错误。

故选A。

2.本题考查机器人的特点。

人的机动灵活性远超机器人,A错误;建筑机器人不知疲累,工作时间更长,B错误;机器人的各种高危环境的适应性比人类强,C正确;建筑机器人能替代建筑工人就是因为成本低,D错误。

故选C。

2.答案:

(1)B

(2)D

解析:

(1)本题考查区域认知。

由材料可推知,石谷坊是用石块为原料修筑的坝体形建筑物,植柳谷坊是在沟壑中横向沟道栽植的柳栅栏形式的谷坊治沟工程,石谷坊需修筑坝体,而植柳谷坊用柳条栽植柳栅栏,二者相比,植柳谷坊技术更简单,A错误;我国松嫩平原地势低平,湿地众多,柳树分布较多,植柳谷坊在松嫩平原的沟壑治理中被大量应用,可以就地取材,B正确;植柳谷坊技术简单,建设费用更低,C错误;植柳谷坊技术简单,取材方便,容易在当地推广,D错误。

(2)本题考查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因素。

由材料可知,植柳谷坊是在沟壑中横向沟道栽植的柳栅栏形式的谷坊治沟工程,土质沟床易栽植柳树,A不符合题意。

沟谷比降小,水流速度亦小,植柳谷坊不易被冲毁,B不符合题意。

常流水的沟谷利于柳树生长,利于植柳谷坊的建设,C不符合题意。

集水面积大的沟道往往在洪水暴发时流量大,容易冲垮植柳谷坊,故集水面积大的沟道不适宜修建植柳谷坊,D符合题意。

3.答案:

1.D

2.A

解析:

1.本题考查影响植被类型的因素。

由表可知,该区域植被类型多样,有常绿硬叶林、暖温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等,不同植被对水热条件的要求差异较大,由“干热河谷常绿硬叶林”“高山、亚高山草甸”可推测该地山高谷深,形成了植被的垂直分异,D正确:

海陆位置、太阳辐射主要影响植被的水平分异,A、C错误:

大气环流对该区域植被的影响是建立在地形、地势基础上的,B错误。

2.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由干热河谷常绿硬叶林可推知,该区域山高谷深,形成了干热河谷,且地处亚热带地区,形成了常绿硬叶林,四处山地中,横断山区最符合,A正确;南岭和武夷山山麓水热条件好,形成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D错误:

秦岭南坡山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坡山麓为温带落叶阔叶林,C错误。

4.答案:

1.B

2.A

解析:

1.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

从图例可看出,人口平稳区有黑龙江省,不是少数民族自治区,A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人口低速变化区多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B正确。

人口中速变化区无皖,皖为人口快速变化区,C错误。

人口快速变化区如河南省、安徽省位于我国中部地区,D错误。

2.本题考查二孩政策实施后带来的影响。

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会增加0~15岁人口比重,会缓解老龄化进程,B错误。

环境承载力反映某地区人口警戒值,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变化,C错误。

根据图例,西部地区为人口平稳区,人口数量不会快速减少,D错误。

中国21世纪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劳动力负担重;虽然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已出台,但到2030年出生的人口还没有成长为劳动力,仍然需要劳动力抚养,所以在2016—2030年短期内劳动力负担会加重,A正确。

5.答案:

(1)B

(2)A

解析:

(1)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相关知识。

Ⅰ位于哈尔滨及周边地区,不属于民族自治区,A错误;Ⅱ位于东北平原及其北部地区,为我国粮食主产区,主要商品粮基地,B正确;Ⅲ主要位于长白山区,应主要发展林业,C错误;Ⅳ主要位于大兴安岭地区,不是城市聚集地,D错误。

故选B。

(2)本题考查城市化发展措施。

扩大超级大城市规模、城乡建设一步到位、快速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均属于过度追求发展,不符合实际情况,应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所以B、C、D错误,A正确。

6.答案:

1.D

2.D

3.A

解析:

1.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知识。

新加坡位于北半球,7月10日昼长夜短,A错误。

据图中飞机起、降时刻(起、降时差为3小时50分钟,飞行历时也是3小时50分钟,说明两地使用标准时相同),可知新加坡采用与深圳相同的东八区区时(120°E的地方时)作为该国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B错误。

影响曙光时长的主要因素有天气、纬度等,同为晴天时,纬度越低曙光越短,临近赤道的新加坡纬度较中国低,曙光较中国短暂。

但新加坡位于104°E左右,位于东七区(105°E地方时),则日出约为6:

00,故其只需约30分钟的曙光时间,就可实现5:

30天亮(实际上,新加坡曙光时长约50分钟,5:

30时天空已亮);但新加坡实际采用了偏早的东八区区时,致其日出约为7:

00,其日出及曙光出现时刻都要(较使用东七区区时)推迟达1小时30分钟。

可见米用的标准时偏早是5:

30时天未亮的主要原因,C错误,D正确。

2.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由于新加坡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风向受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影响,11月至次年3月盛行东北风(气压带风带南移,东北信风控制),6月到9月盛行西南风(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偏转而成)。

结合题干中飞机迎风起降的要求,可知跑道走向为东北一西南,D正确。

3.本题考查机场的区位条件。

从材料可知,樟宜机场是从市中心迁移到城市外围的,可推测选址于新加坡东部沿海主要考虑沿海地区更能满足机场大面积占地的需求,减少中心区的污染,保证飞机起降安全,A正确;新加坡虽然位于地震带,但因为新加坡面积较小,相对于地震带这一尺度,新加坡可视作一个点,市中心和沿海受到的地质灾害频率和程度差异较小,B错误;同样,对于国际航程这一尺度,市中心和沿海之间的路程差异可忽略不计,C错误;至于海空联运的价值,图文材料中缺少有力信息支持,D错误。

7.答案:

1.D

2.C

解析:

1.本题考查影响降水的因素。

降雨和降雪的形成与云层温度及近地面温度均有关,并非由单一条件控制,A、B错误。

此时哈尔滨市为冬季,盛行西北季风,此次降水应是西北季风南下导致,C错误。

此次降雪量0.5mm左右,是因为北方空气干燥,水汽不足,导致降水量较少,D正确。

2.本题考查我国季节的分布。

我国北方地区纬度高,北方地区普遍比南方地区入冬要早,但不是所有北方地区都比南方地区入冬早,A错误;此时南方地区还有夏季,其原因除了纬度因素外,还有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B错误;拉尼娜现象出现时,我国冬季往往偏冷,此时冬半年第一场雪比常年早,可能与拉尼娜现象有关,C正确;寒冬、暖冬的划分取决于全国平均气温是否高于常年值,冬半年的第一场雪的时间并不是决定因素,D错误。

8.答案:

(1)风力变大;绿洲和沙漠间地表温差增大,近地面水平气压差变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变大。

(2)绿洲冷岛效应导致绿洲气温较低,抑制植物蒸腾和土壤水分蒸发,节约农业灌溉用水;夜间气温低,抑制作物呼吸,减少有机质消耗,有利于提高产量。

解析:

(1)读图可以看出,变化:

风力变大。

原因:

由于15时跟6时相比,绿洲和沙漠间地表温差增大,气压差就变大,近地面水平气压梯度力变大,风速就加快。

(2)绿洲冷岛效应是指:

干旱地区的绿洲区域夏季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湿度比周边大的特殊气象效应。

有利影响:

白天导致绿洲气温较低,太阳辐射较弱,光照较少,植物蒸腾和土壤水分蒸发小,可以节约农业灌溉用水,节约水资源;夜间气温低,抑制作物呼吸作用,减少植物有机质消耗,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9.答案:

(1)地形地貌条件较好,利于反应堆建设;临近海洋,冷却水取水方便;距离东部电力消费市场近;地质构造稳定,利于安全建设和运行。

(2)节省设计和建设费用;设备采购量大,降低成本;建设过程中可以共享技术,降低工程难度。

(3)技术发达,为世界先进水平;其吸取以往核事故经验教训,安全性高;提高热效率和使用寿命,经济性强;我国资金充足,可为技术输出提供资金保障;核电是清洁能源,受政策支持;世界电力市场广阔,能源需求量大。

解析:

本题考查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发展的意义。

(1)福清核电站选址的优势区位条件可从地形地貌、海陆位置、消费市场、地质构造等方面分析回答。

该地区位于沿海低地,地势平坦,水陆交通便利,利于工程施工,且取水方便,利于冷却;该地区地质稳定,地震少;该地区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区,能源需求量大,有建设核电站的必要。

(2)“双胞胎工程”是指工程师的设计图和建设是同时进行的。

工程同步建设的意义可以从设计费用、设备采购、共享技术、工程难度等方面进行分析。

例如,同时设计可以节省设计费用;同时建设则在设备采购时,降低成本;建设过程中,可以共享技术,降低程难度。

(3)中国“华龙一号”核电技术走向世界,一方面说明核能在国外具有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说明中国具备了发展核能的技术和资金优势。

核电作为清洁能源,可以改善环境;同时增加能源来源,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同时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及区域经济发展。

10.答案:

(1)形成由先到后的顺序为:

石灰岩、花岗岩、卵石层。

判断理由:

花岗岩侵入石灰岩,故花岗岩较石灰岩形成晚;卵石层覆盖在石灰岩之上,故卵石层较石灰岩形成晚;卵石层覆盖在花岗岩之上,且花岗岩未侵入卵石层,故卵石层形成较花岗岩晚。

(2)受板块挤压,断层和裂隙发育;大气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地下水;地下水被地下热源加热;地下热水,沿着裂隙和断层出露。

(3)卵石层孔隙大,地表冷水易下渗;石灰岩透水性好,且多地下径流,利于地下冷水渗入温泉;坡度较缓,地表水滞留时间长,地表冷水下渗多。

解析:

(1)由图示信息可知,花岗岩侵入石灰岩,可知花岚岩形成时间比石灰岩晚;卵石层覆盖在石灰岩之上,可知卵石层形成时间较石灰岩晚;卵石层覆盖在花岗岩之上,且花岗岩未侵入卵石层,可知卵石层形成较花岗岩晚。

根据形成由先到后的顺序为:

石灰岩、花岗岩、卵石层。

(2)材料中"茶洛温泉群地处横断山脉北端金沙江支流曲戈河河谷地带”,由所学知识可知,此处地处板块交界处,受板块挤压,岩层发生断裂,断层和裂隙发育;受西南季风影响,此处降水多,加之气温升高,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地下水,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水被地下热源加热后,地下热水沿着裂隙和断裂地带出露形成茶洛温泉群。

(3)由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卵石层的孔隙较大,出露地表的温泉被冷却后容易下渗;石灰岩透水性好,而水渗漏到地下形成地下径流,由于地下冷水不断渗入到温泉水中;甲区域坡度较缓,地表水下渗的多,导致此处温泉水温较低。

11.答案:

(1)可以减低风速,减轻风害影响,减少沙尘暴的发生;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减少旱涝灾害的发生。

(2)采取滴灌、喷灌等技术,节约水资源,并采用生物措施或工程措施,防止沙漠化蔓延;加强科研,培育优良品种;加强宣传,扩大市场影响。

(3)植树种草,防沙治沙;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业生产;合理灌溉,防治土壤盐碱化;严禁非法占用耕地;土地整理,增加农用土地面积。

解析:

本题考查植被对减轻气象灾害的作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

(1)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科尔沁沙地是我国最大的沙地。

该地主要有沙尘暴、旱涝等气象灾害。

沙尘天气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地表裸露,有沙源;大风频繁,有动力,防护林可以减低风速,减轻风害影响,减少沙尘暴的发生。

植被还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减少旱涝灾害的发生。

(2)该地发展种植业面临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同时还有尝试扩大沙地种植、树立品牌、扩大市场等需求。

所以在发展种植业时需要采取滴灌、喷灌等技术,节约水资源,同时采用生物措施或工程措施,防治沙漠化蔓延;加强科研,培育优良品种;加强宣传,扩大市场影响。

(3)该粮食生产基地是在沙地中建立起来的,因此在土地资源保护方面应采取植树种草,防沙治沙;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业生产;合理灌溉,防止土壤盐碱化;严禁非法占用耕地;土地整理,增加农用土地面积等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