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审核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8040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2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设备审核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电气设备审核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电气设备审核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电气设备审核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电气设备审核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电气设备审核作业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电气设备审核作业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电气设备审核作业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电气设备审核作业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电气设备审核作业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电气设备审核作业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电气设备审核作业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电气设备审核作业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电气设备审核作业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电气设备审核作业指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电气设备审核作业指导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电气设备审核作业指导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电气设备审核作业指导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电气设备审核作业指导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电气设备审核作业指导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气设备审核作业指导书.docx

《电气设备审核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设备审核作业指导书.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气设备审核作业指导书.docx

电气设备审核作业指导书

        密级:

机密

发放号:

版本号:

第3版第0次修订

现行状态:

有效

编号:

SEC/PZ-E19.01-2016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电气设备制造业类

专业审核指导书

 

修订日期:

2016年01月10日实施日期:

2016年01月10日

                               

 

前言

1目的

为提高电气设备制造企业制造行业审核的一致性,依据GB/T24001-2015标准,结合电气设备制造企业行业专业特点制定本指导书,供审核该类产品的专业指导。

2与其他文件的关系

本文件不取代其它任何文件,是对本技术领域审核的技术指南。

3附录的性质:

如有附录,本系列文件附录均为资料性附录

4起草单位:

xxxxxx

5主要起草人员:

xxxxx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指导按GB/T24001-2015idtISO14001:

2015标准实施现场审核。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电气设备制造业类行业环境管理体系专业审核。

在中心的技术领域为E19-01,电气设备的制造,覆盖CNAS-GC12中18.07.01、19.01.01、19.01.02、19.02.00、19.03.00、19.04.00、19.05.00、19.06.00、19.07.01、19.07.02、19.08.00、19.09.00、19.10.00共计13个小类。

2行业特点分析

2.1行业概述

在电气设备制造行业的生产、服务及其活动总的所有环节,如原材料的采购、运输和贮存过程,产品的生产、加工和反应过程、成品的贮存、运输及其使用过程,以及产品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原料及水、电、蒸汽、压缩空气等能源的耗用,都会在废水、废气、噪声的废渣以及能源的耗用等环境因素,造成相应的环境污染,资源消耗或对人体危害等不利的环境影响。

2.2典型工艺流程

(1)以通信传输设备为例

配料─→线路板印焊膏─→上料─→贴片─→回流焊─→插件─→波峰焊─→手工焊─→机板调试─→装配─→整机调试─→老化试验─→成品检测─→包装交付

插件─→检验─→浸焊─→切脚─→波峰焊─→执锡─→检验─→较机─→不良品修理─→QC抽验─→包装

(2)以真空管生产流程为例

零件制造(如阴极、阳极、栅极等)→芯柱组装及处理→芯柱与玻壳封接→抽真空及充惰性气体→老化→检验

3环境术语

3.1波峰焊:

让插件板的焊接面直接与高温液态锡接触达到焊接目的,其高温液态锡保持一个斜面,并由特殊装置使液态锡形成一道道类似波浪的现象;

3.2老化试验:

主要是指针对橡胶、塑料产品、电器绝缘材料及其他材料进行的热氧老化试验;或者针对电子零配件、塑化产品的换气老化试验;

3.3焊接:

或称熔接、镕接,是一种以加热方式接合金属或其他热塑性材料如塑料的制造工艺及技术;

3.4节能减排:

有广义和狭义定义之分,广义是指节约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包括三废和噪声等)排放;狭义而言,是指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有害物排放;

3.5风险:

不确定性的影响。

注1:

影响指对预期的偏离——正面的或负面的。

注2:

不确定性是对某一事件、其后果或其可能性缺乏(包括部分缺乏)信息、理解或知识的状态。

注3:

风险通常被描述为潜在“事件”与“后果”或两者的结合。

注4:

风险通常以事件后果(包括环境的变化)与相关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组合来表示。

3.6:

风险和机遇:

潜在的有害影响(威胁)和潜在的有益影响(机会)

3.7生命周期:

产品(或服务)系统中前后衔接的一系列阶段,从自然界或从自然资源中获取原材料,直至最终处置。

注1:

生命周期阶段包括原材料获取、设计、生产、运输和(或)交付、使用、寿命结束后处理和最终处置。

4环境计量

污染物产生指标:

单位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物或有害因子的量(末端处理前),包括废水产生量、废气产生量等指标。

污染物排放总量:

某一时段内各种污染源排入环境中的某种污染物的总量。

5.典型环境因素、环境影响及控制措施

序号

典型环境因素

环境影响

是否重要

环境因素

控制措施

1

废水废液污染

 

在该专业生产运营过程中,会产生以下一些废水和废液,对环境的影响还是比较大。

a)在溶剂清洗过程中产生的废溶剂,含有毒有害污染物较多,可造成交叉污染,并可随蒸汽蒸发造成污染,主要的污染物包括:

废汽油、煤油、酯、废环烷酸、白酒精、废脱硫剂、废苯液、废甲醇液、废丙酮、废硝基苯液等;

b)液体清洗液废水中可能含有螯合剂等有毒有害物质并造成不必要的玷污,主要的污染物包括:

废钒触媒、甲乙铜残留物、甲基溶纤剂残留物、铝催化剂等;

c)含酸/碱废水

d)电镀废水:

——脱脂(除油)、蚀刻的废液;

——酸洗、浸渍、弱腐蚀、浸亮;

——退镀用的废水、废液、去油渍洗废水、废溶剂、废镀液、带出液、清洗水;

——电镀、钝化处理等用的废镀液、带出液、清洗水;

——电镀、滚光、退镀、热处理用镀液、带出液、清洗水等;

——含重金属离子废水、反应废液。

e)印刷线路板

在照相感光、印刷线路板制造、工艺设计、板面清洗、准备、阻焊图形和标志印刷等过程中,有以下废液:

——含感光化学品废水、含银废水;

——酸/碱废水、含有机物清洗废水;

——废油墨;

——有机挥发物、苯聚合物、废干膜、去膜废物、废酸、清洗废水;

——感光乳液、废显影液、负型光刻胶药剂、正型感光废液等。

有些生产废水的排放量大、污染物成份复杂、浓度高,为提高废水处理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节省处理费用,应将废水、废液按污染物成份及化学特性的不同在进行分类处理。

如显影油墨废液预处理通常采用酸析法:

即在酸性条件下,通过曝气搅拌,使油墨析出形成胶状物;使油墨析出结块浮于水面。

浮渣由人工进行打捞装袋,废水并入显影油墨废水调节池进一步深化处理。

废酸液主要产生于各硫酸缸内,其排放量也不是特别大,主要含有多种复杂的重金属离子、H2SO4、HCl等,显强酸性,pH小于1。

该废液也是集中性排放,污染物成份复杂、浓度高,因此也需要单独收集在集水池,再由水泵小流量打入制程清洗废水中一同进行处理。

化学铜废液主要产生于镀通孔及全板镀铜工序,其排放量非常少,主要含有高浓度的Cu2+,废液显强酸性。

对于化学铜废液进行预处理,主要也是因为其排放集中,污染物浓度过高,直接排入清洗废水后会使废水中污染物浓度的波动过大,从而影响到整个废水处理系统。

采用的预处理方法是置换法,将废液排入集水池后,投加一些废铝片或铝屑进行置换反应,如Cu2+浓度非常高时,可以达到铜回收的效果。

废液经预处理后排入制程废水集水池中进一步处理。

制程清洗废水,其水量特大,占废水总量的85%左右,约850m3/d,其处理工艺是整个处理系统的主体。

该废水污染物浓度相对比较低,但是其成份比较复杂,含有多种重金属离子,一般采用的是化学沉淀法进行处理。

2

废气污染

废汽油、煤油、酯、废环烷酸、白酒精、废脱硫剂、废苯液、废甲醇液、废丙酮、废硝基苯液等的挥发气体;溶剂去油用的废溶剂挥发的气体等

一般属于无组织排放,加强车间的通风和换气。

3

固体废弃物污染

印刷线路板废板、废油墨、三醋酸纤维素酯、三醋酸纤维素酯片基、乳剂制备及胶片涂布、照相有机物、废胶片以及:

a)生产过程中失效的化学品、感光胶片;

b)废水处理场活性污泥;

c)汽电共生设备或锅炉燃烧系统产生的底灰及飞灰;

d)废机油、废润滑油、废溶剂、废料、废液、废电线电缆、废半成品、废品、废机具零件、失效的化学品等等;

e)含PCB(聚氯联苯)的废变压器/电容器;

f)原材料空袋或空桶、废线板、废容器;

g)废日光灯管、废电池及其他固体废弃物;

h)制造过程废弃物;

i)一般行政、生活废弃物。

固体废弃物应严格进行分类管理,电子电器产品的废弃物,应严格按《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和相应的管理条例执行,不得随意丢弃和外卖,应有有资质单位进行回收处理。

其他一般固体废弃物按一般固废进行处理。

4

噪声污染

机器设备、锅炉、空压机、风机、泵、电动机、中央空调等产生的噪声,一般影响不大。

合理布局:

在平面布局是,尽量将噪声源设备集中布置在离厂界距离较远的位置,同时将高声级的设备安置在厂房内,避免露天安置,以降低噪声对厂界的影响;

设备选型:

在设计中,应要求设计部门按照《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要求,尽量选用技术先进、性能质量良好、同类成品中声级较低的设备,从源头上控制噪声源

加强动力机械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以减少动力机械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的振动及声辐射。

5

能源资源消耗

主要是原料的耗用(包括生产及包装原材料的耗用);燃料煤、油的耗用及泄露;生产用水的耗用及泄露;装置、设备运转、工艺流程中电力的耗用(压缩空气的耗用)

注意燃料的燃烧和产能效率、电力节省和水的循环利用

6.审核要点与审核方法

序号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对应标准条款

通常涉及的职能部门

审核

阶段

审核要点和审核方法

1

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环境

4.1

管理层

关注组织宗旨是否与电气设备制造有关所引起的环境因素相适宜?

影响公司环境的内、外部因素与哪些?

是否对这些因素进行监视和评审?

——内部环境

公司的活动、产品和服务、文化与能力(如人员的知识、过程、体系的建立)、价值观、环境理念等均为内部环境因素,如:

1、组织环保投入程度:

在生产过程中有无进行减震或采用新设备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

是否将应将废水、废液按污染物成份及化学特性的不同在进行分类处理?

废气的排放是否经过净化,如布袋除尘器?

能源消耗是否采用节能降耗技术设备,是否对边角料进行回收利用。

2、活动、产品和服务自身条件,边角料是否分类后再利用?

是否采用先进技术,如微波烧结等;

——外部环境

可以考虑在国际、国家、地区或本地引起的法律、技术、竞争、文化、社会、经济、监管、财务、自然以及竞争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如:

1、当地政府和社会监管程度;

2、与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要求等,如GB25464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6566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2

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2

管理层

对环境管理体系有影响的相关方有哪些?

如何了解相关方的需求?

组织是否建立相关准则判定相关方及其相关要求?

1、相关方可能包含:

——顾客:

建筑行业、房地产商、批发商、零售商、电商人。

——外部供应商:

如运输方、原材料供应商等

——法律法规及监管机关:

市场监督管理局、工商局等

——包括临时工、外聘技术工;其他为组织工作的人员如外部专家

——业主,股东

——社区或周围居民、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

2、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可能有:

——公司的生产活动产生的废气、粉尘、废水、固体废弃物、热辐射等是否危害到相关方

——有无与顾客和供应商签订合同或协议(既环境合规性义务)?

协议内容能否表达相关方的需求

相关方要求公司所有活动、产品或服务必须遵守所在国家、省、市的与环境有关的法律法规

——是否取得环境评价报告、排污许可证、日常环境监测是否达标

3、组织如何了解、监视和评审各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相关方及其需求可能是不断变化的,组织应建立相关的准则,以定期了解、监视和评审;

①组织了解相关方的需求,一般可通过头脑风暴法、网络调查、水平对比、主动调查等方式进行;

②如何回应相关方要求,如环境评价、排污许可证、环境监测报告、投诉处理等;

3

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以及体系的建立

4.3

4.4

管理层

一、二

1、体系范围是否合理,包括产品及服务、不同现场及活动,特别是属于某大型组织的一部分时,边界是否界定?

是否考虑了组织内外部环境及相关方要求,是否形成文件化信息,相关方如何获取?

权限和能力如何规定?

2、体系的建立是否考虑声明周期的观点?

是否建立实现预期结果的过程?

如何提高环境绩效?

相关的环境绩效指标如厂界噪音、水污染、在建工程施工的粉尘噪音排放、废气等是否达标排放?

4

领导作用与承诺

环境方针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5

最高管理层

职能部门

1、最高管理者对体系的有效性负责

查阅最高管理者及相关角色在体系中的职责分工、质量责任和权限,可与第5.3章节一起审核。

特别应关注最高管理者有无相关的环境意识。

2、方针目标的建立

方针目标是否建立,形成文件化的信息,应体现过程、产品和服务在环境方面的追求,与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和宗旨是否一致。

相关方如何获取?

可与6.2.1章节一起审核。

3、体系与组织的业务整合

对受审核方的过程的输入、输出的相关证据的评审,以判断体系与组织业务整合的程度。

4、资源应充足:

可参照第7章节。

5、沟通:

关注日常环境信息沟通外,特别应关注紧急或突发等非预期情况,如火灾等。

6、实现预期结果

除关注结果外,应特别关注组织的内外部环境、风险发生变化时,如何更新体系。

7、员工对体系有效性贡献:

可参照第7章节。

8、改进:

可参照第10章节。

9、支持其他管理者履行职责

可与第5.3章节、第7章节一起审核。

5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1.1

领导层

1、风险思维:

通过领导层的审核,确定在策划EMS时,是否基于风险的思维?

2、风险与机遇识别:

通过查、问等方式获取组织识别了哪些风险和机遇,是否基于组织的内外部因素及相关方要求,风险和机遇如下(不限于):

①内部风险

经营风险:

环保设施不符合要求,如废气未经收集、净化或净化后未达到标准要求排放;废水排放;财务原因,不能配备满足要求的环保设施或技术;

行为风险:

如人员未按操作规程要求操作,火灾等;

②外部风险

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水、地震等影响;

政策风险:

如淘汰耗能设备、工艺;

③机遇:

如使用新的环保设备和技术、参加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有先进的环境应急预案等方面;

3、应对风险与机遇的措施

如投入专项环保资金、日常环境应急演练、环保设施检查、环境监测等

6

环境因素

6.1.2

各个部门

1、确定环境因素及相关环境影响,包括组织直接控制和能够施加影响的,确认重要环境因素确认准则,并最终确认重要环境因素(详见上述第5条款);

2、确定环境因素时,一是需考虑生命周期观点,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如:

含废汽油、煤油、酯、废环烷酸、白酒精、废脱硫剂、废苯液、废甲醇液、废丙酮、废硝基苯液等。

原料使用量消耗;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脱硫剂、废苯液、废甲醇液、废丙酮、废硝基苯液等的挥发气体?

二是需考虑紧急情况,包括可合理预见或之前曾发生的情况,如火灾、设备爆炸等;

3、应考虑变更情况,如如显影油墨废液预处理通常采用酸析法:

即在酸性条件下,通过曝气搅拌,使油墨析出形成胶状物。

如采取水幕吸收法,布袋除尘器、电除尘、水除尘;含有多种重金属离子的废液,可采用化学沉淀法进行处理。

7

合规义务

6.1.3

环境管理主推部门

初步判断所用的法律法规是否正确适宜?

(文件初审)---适用法律法规详见第8条;

所用的法律法规是否适合并充分、有效?

是否进行合规性评价?

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否建立并畅通,特别应关注时机?

(交谈/查阅资料)

是否保持其合规义务的文件化信息?

8

措施的策划

6.1.4

管理层

环境管理主推部门

财务部

1、在6.1.1及6.1.2条款的基础上,查看是否建立了重要环境因素及管理措施?

2、措施是否包含以下内容,如环境目标、环境指标、环境管理方案措施、资金预算、责任人、启动日期、完成日期等内容?

3、是否有可选的技术方案?

是否对方案进行评估采用最佳方案?

9

环境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6.2

各部门

1、通过交谈了解,最高管理者是否了解标准对目标指标制定的要求?

目标指标是否依据组织的方针、战略制定是否包括持续改进的承诺?

是否优先考虑重要环境因素?

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公司面临的风险和机遇;

2、是否在相关部门进行目标分解,要做什么、需要什么资源、由谁负责、何时完成、如何评价结果?

如何将评价结果融入到公司整个运行业务的过程;

3、是否保持了文件化的信息?

可查阅有关证实性材料(考核材料、发票、采购单、验收报告等);

10

资源

7.1

管理层

1、资源可能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基础设施、技术和财务资源,可由外部提供;

2、人力资源包括环境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如印版冲洗处理和制版使用化学试剂的人员;

3、基础设施资源包括组织的建筑、设备、废水处理系统和排水系统等,如废气收集处理装置、隔声罩、减震台座、消声器、沉淀池等;

4、自然资源如原料供给,过程是否发生出现污染环境的可能;如废弃纸张

5、支持环境运作的技术和财务的供给是否充足;

11

能力

意识

7.2

7.3

行政部

1、本条款无特殊要求;

2、重要要环境岗位人员是否均经培训?

全员的环境意识如何?

有无意识到自身在维护环境的重要性及贡献?

有无相应的培训程序?

岗位能力要求及相关人员是否能胜任。

该行业应重点关注电工、锅炉工等;(交谈/观察/查阅资料)

12

信息交流

7.4

各职能部门

本条款无特殊要求,主要查看内外部交流方、交流方式、交流内容、什么时候进行交流,最后是证据;

1、沟通对象

内部沟通:

员工、部门、团队、股东、母公司等;

外部沟通:

顾客、外部供方、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政府主管部门、协会、认证机构等;

2、沟通方式

内部沟通:

电子邮件、内网、QQ、微信、简报、文件资料、会议、统一标识、共享平台等;

外部沟通:

报告、合同/协议、发票、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

3、沟通内容

内部沟通:

职责和权限、市场信息、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决议等;

外部沟通:

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上级或行业要求、相关方要求、外部审核结论等;

4、沟通时机:

不同的沟通内容,沟通时机不同,审核员现场审核时应自行把握;

5、沟通人员:

一般来说,内外部沟通的人员有所不同,审核员现场审核时应自行把握;

13

文件化信息

7.5

行政部

本条款无特殊要求;

1、形成文件的信息可能包括书面文件、计算机硬盘或CD光盘中存放的文件、录音、录像、样板/示范、照片或图样等,有纸质、电子格式等形式;

2、一般分内部和外部两种

内部:

如作业指导书、规章制度、工艺流程、图样、2004版标准所述的记录等;

外部:

国际公约、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

3、形成文件的信息的创建更新、控制

①标识和说明;

②适宜充分,用前得到评审和批准;

③控制分发、访问、检索、使用、存储和防护、修订、作废等;

14

运行策划和控制

8.1

各职能部门

1、运行控制的准则,是否考虑风险和机遇、重要环境因素、合规义务、生命周期观点等;

2、控制方法有哪些?

是管理、替代、消除哪种层级,是单独或结合使用?

是否考虑变更控制;

3、是否对外包过程实施控制或施加影响,沟通过程可在7.4条款审核;

4、是否保持了文件化的记录?

15

应急准备和响应

8.2

环境管理主推部门

生产部

品管部

1、是否建立了过程控制,确定了哪些潜在的事故及其应急预案,该行业的紧急事故火灾风险事故等;

2、是否针对以上紧急情况的应急预案进行演练,并对演练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修订?

是否有必要向相关方或公司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能否提供培训记录;

3、有无发生,如发生,如何应急;

4、是否保持了文件化的记录?

16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9

环境管理主推部门

各职能部门

有无“三同时”报告、环境影响评价资料、验收文件、环境监测报告和守法证明,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查阅资料)

是否建立了对重要环境因素进行监控的文件?

是否保持了相关的监控记录?

是否定期评价对有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

是否定期对监测设备校准/检定?

记录是否保持?

(交谈/查阅资料)

何时进行内审?

其范围、频次、方法、实施过程及报告(包括不合格项报告)。

是否符合程序文件的规定?

(交谈/查阅资料)

何时进行管理评审?

其输入和输出是否充分?

是否收集到必要的信息供管理者进行评价?

是否针对变化的情况对环境方针、目标及其他要求提出修改?

(交谈/查阅资料)是否考虑了相关方的需求、重要环境因素、风险和机遇等,是否考虑了绩效方面的信息?

17

改进

10

管理层

各职能部门

是否分析和评价了环境改进的机会,以便实现其预期结果?

提升环境绩效?

对所发生的不符合是否进行原因分析?

都采取哪些措施防止不合格再次发生?

纠正措施与不符合的造成的环境影响的重要程度是否相适应?

是否保留了文件化的信息?

7环境绩效评价

主要绩效评价指标主要监测废水废液排放、废气排放,监测指标有有机废气等,按国家或所地地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判断企业是否取得低碳经济的环境绩效。

单位产品废弃物(废水、废气、固废、噪声等)的排放量,按国家或所地地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主要监测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悬浮物、臭气浓度、厂界噪音等,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环保部门要求,判断企业是否取得低碳经济的环境绩效。

7.1生产区距离判断

场址不能位于政府依法划定的禁区,卫生防护距离应当符合已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规定要求,执行“三同时”制度;

7.2废水及废弃物贮存场所预防措施

将废水、废液按污染物成份及化学特性的不同在进行分类处理。

固体废弃物首先应进行分类收集,对于废弃铁渣、钢渣等,应进行统一收集,并有暂存地方

7.3废水处理设施

运营污染治理设施单位必须具有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并检查废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检查每日的废水进出水量、水质使用记录,环保设备运行及维修记录等,检查排污口和自动监控装置建设情况,排污口设置符合规范化建设要求,流量计、化学需氧量、氨氮、悬浮物、金属离子含量等污染物的自动监控装置运行正常;

7.4可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措施

电子电器产品的废弃物,应严格按《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和相应的管理条例执行,不得随意丢弃和外卖,应有有资质单位进行回收处理

7.5取样监测

取样监测污水、恶臭等污染物的排放浓度;

7.6周边居民反馈

了解运行过程中对附近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

8.重要环境法律法规及标准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

国发〔2010〕7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

GB/T25295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

GB/T26572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RoHS指令

废弃电子电器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