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岩石学考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8098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物岩石学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矿物岩石学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矿物岩石学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矿物岩石学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矿物岩石学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矿物岩石学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矿物岩石学考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矿物岩石学考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矿物岩石学考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矿物岩石学考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矿物岩石学考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矿物岩石学考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矿物岩石学考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矿物岩石学考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矿物岩石学考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矿物岩石学考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矿物岩石学考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物岩石学考试.docx

《矿物岩石学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物岩石学考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矿物岩石学考试.docx

矿物岩石学考试

矿物岩石学复习

一、矿物岩石基础部分

1、矿物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如何分类?

(1)、按化学成分分为:

自然元素矿物、硫化物、卤素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含氧盐(络合物);

(2)、按含氧盐中络阴离子分类:

硝酸盐、碳酸盐、硫酸盐、硅酸盐、磷酸盐、磷砷钒酸盐;

(3)、硅酸盐中按晶体结构分类:

岛状结构,环状结构,链状结构,层状结构,架状结构。

2、常见造岩矿物及其所属种类?

(1)石英,氧化物;

(2)长石(正长石、斜长石),含氧盐,架状硅酸盐;(3)云母,层状硅酸盐;(4)角闪石,晶体为黑色短柱状,链状硅酸盐;(5)辉石,黑色长柱状,链状硅酸盐;(6)橄榄石,透明,橄榄绿,岛状硅酸盐;(7)碳酸盐矿物,方解石和白云石;(8)粘土矿物,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伊犁石);(9)变质岩中的特征矿物,红柱石,蓝晶石,矽线石,十字石,阳起石,透闪石,滑石,叶腊石,蛇纹石,硬绿泥石,方柱石,硅灰石,符山石等。

3、岩石及岩石学、矿物及矿物学的定义

岩石:

是天然产出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固态集合体,是地球内力和外力地质作用的产物。

岩石学:

是地质学中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研究地壳及上地幔各种岩石的分布、产状、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命名、成因、演化及相关矿产等问题的科学。

矿物:

由地质作用形成的结晶态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

它们具有均匀且相对固定的化学组成和确定的晶体结构,它们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范围内稳定,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矿物学:

研究矿物的化学组成、内部构造、外部形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地质作用进程中形成和变化等方面现象和特征,以及它们相互内在联系的科学。

4、岩石的基本分类及依据是什么?

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二、岩浆岩部分

1、岩浆按sio2含量如何分类?

按sio2的含量可分为:

<45%为超基性岩浆,45%~52%基性岩浆,52%~65%为中性岩浆,>65%为酸性岩浆。

2、岩浆岩的形成作用有哪些?

侵入作用和喷出作用。

3、岩浆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大部分为块状结晶质物质,少量为玻璃质岩石;

●有特有的矿物(霞石、石榴子石)、结构、构造;

●与周围围岩有明显的界限,占有一定的空间,有多种形态,形成不同的产状;

●有围岩捕掳体;

●没有生物化石。

4、岩浆岩按色率如何分类?

色率>75为超基性岩,75~35为基性岩,35~20为中性岩,<20为酸性岩。

5、岩浆岩的结构类型及其特征

(1)按结晶程度分为:

全晶质结构,半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

(2)按矿物颗粒大小分;

按颗粒的绝对大小分为:

显晶质结构【粗粒结构(>5mm),中粒结构(5~1mm),细粒结构(1~0.1mm),微粒结构(<0.1mm)】,隐晶质结构;

按颗粒的相对大小分为:

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

(3)按矿物颗粒的形状分:

自形晶,半自形晶,他形晶;

(4)按岩石中矿物间的相互关系分:

交生关系(文象结构,蠕虫结构,条纹结构),反应关系(反应边结构,环带结构)。

6、岩浆岩的主要构造类型及其特征

块状构造,斑杂构造,带状构造,球状构造,流纹构造,晶洞构造,气孔构造,杏仁构造,冷缩节理(!

)。

7、岩浆岩的基本分类?

各类岩石的基本特征及其代表岩石

橄榄岩-苦橄岩类,超基性岩,色率大于70。

二氧化硅含量低,<45%,是硅酸不饱和岩,氧化铝含量低,氧化钾、氧化钠的含量极少,氧化镁和氧化铁的含量则很高,矿物成分以铁镁矿物为主,一般无长石或含量量极少,色深,密度大。

代表岩石:

侵入岩为纯橄榄岩,橄榄岩,辉石岩,角闪石岩等,喷出岩为苦橄岩,玻基纯橄岩,玻基辉橄岩,科马提岩;

辉长岩-玄武岩类,基性岩,色率为40~70。

二氧化硅含量为45%~52%,硅酸不饱和或饱和,氧化铝、氧化钙含量增加,氧化钠和氧化钾的含量还是很少。

侵入岩为辉长岩,辉绿岩,辉长玢岩,辉绿玢岩,显微辉长岩。

喷出岩为玄武岩,一般为黑色或灰黑色,经变化可呈暗红色、黑褐色或暗绿色,多具斑状结构或无斑隐晶质结构,也有玻璃质半玻璃质结构。

常见斑晶矿物为斜长石、橄榄石和辉石,其中橄榄石常变成褐红色伊丁石。

分布极广。

闪长岩-安山岩类,中性岩Ⅰ,色率30左右,二氧化硅含量52%~66%。

铁镁矿物减少,一般30%,主要为角闪石,其次为辉石和黑云母。

侵入岩为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辉长闪长岩,闪长玢岩。

喷出岩为安山岩,颜色比玄武岩浅,常呈红褐色、褐黄色、浅紫色、灰绿色等。

分布面积仅次于玄武岩。

花岗岩-流纹岩类和花岗闪长岩-英安岩类,酸性岩,色率10左右。

正长岩-粗面岩类,中性岩Ⅱ,以正长岩为主,铁镁矿物比酸性岩中多,可达20%左右。

霞石正长岩-响岩类,碱性岩,色率15~20。

脉岩类,根据颜色分为浅色脉岩和暗色脉岩,前者包括细晶岩和伟晶岩,或者为煌斑岩。

火山碎屑岩类

8、火山碎屑岩的形成特点

火山碎屑岩的形成有三个特点:

●其中的碎屑物质是由火山爆破的机械作用产生的岩石碎块、晶体或玻璃质的碎块构成,而非岩浆冷凝的产物;

●火山碎屑物质有些事喷至大气中后经过空气介质而沉降于陆地的,有些可能是降落在水中再经一定的搬运作用而在异地沉积的,而岩浆岩无这种沉积过程;

●火山碎屑岩是由松散的火山碎屑物质经过压实、胶结作用而形成的岩石,而岩浆岩则是岩浆直接冷凝结晶的产物。

9、火山碎屑岩的主要成分和主要结构

主要成分:

(1)岩屑:

岩屑、火山弹、火山渣、塑性岩屑;

(2)晶屑:

(3)玻屑

主要结构:

按粒度和成因分为两种类型:

(1)粒度结构:

集块结构,粒度>64mm;火山角砾结构,粒度64~2mm;凝灰结构,粒度2~0.0625mm;火山尘屑结构,粒度<0.0625mm,外貌致密,似泥质岩石;

(2)成因结构:

塑变结构,碎屑熔岩结构,沉火山碎屑结构,凝灰沉积结垢。

10、脉岩的基本分类及各类脉岩的典型特征

脉岩泛指常呈脉状或岩墙状产出的一类岩浆岩。

据其颜色可分为浅色脉岩和暗色脉岩,前者包括细晶岩和伟晶岩,后者为煌斑岩。

(1)细晶岩类,以较小岩脉产出的浅色脉岩,多侵入于具有成因联系的岩体和其周围的岩石裂隙中。

矿物成分与其相应侵入岩的浅色矿物组成相似,主要是浅色矿物组成,深色矿物很少或没有,仅偶尔出现微量的黑云母和角闪石。

一般都具有典型的细晶结构(即细粒它形粒状结构),其中花岗细晶岩最为常见,常以细晶岩简称花岗细晶岩。

(2)伟晶岩:

伟晶岩的结构特征是矿物颗粒粗大,具伟晶结构,花岗伟晶岩常具有带状构造;

(3)煌斑岩:

现泛指暗色脉岩类岩石,其共同特点为:

多数为浅成相,具斑状结构,基质为细粒、微粒或隐晶质结构;

二氧化硅含量变化大(28%~54%),变化于超基性-中性岩的范围,氧化铁、氧化亚铁、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钠含量高,中色至暗色,色率35~90;

暗色矿物一黑云母和角闪石占优势,也有单斜辉石和橄榄石;

全岩成分含碱质和挥发分且含量高的Ba、P、Sr和LREE;

煌斑岩可以与挥发分低的碱性岩过度。

11、斑状结构命名中时玢和斑的区别

斑岩斑状结构中斑晶以石英、碱性长石和似长石的浅色矿物为主,玢岩的斑晶则以斜长石和暗色矿物为主。

12、分布最广的喷出岩和侵入岩各是什么类岩石?

代表岩石是什么?

喷出岩为玄武岩,侵入岩为花岗岩。

13、典型岩石的鉴定特征(颜色、成分、结构、构造)

三、沉积岩部分

1、沉积岩的化学成分特征

由于沉积岩的原始物质主要来自岩浆岩,故其平均化学成分与岩浆岩的总平均化学成分很相似。

但由于沉积物质在风化、搬运和沉积过程中发生了强烈的分异作用,故各类沉积岩之间的化学成分相差很大,如碳酸盐岩以钙镁氧化物和二氧化碳占优势;砂岩以二氧化硅为主,泥岩一硅酸盐为主,并与沉积岩的总平均化学成分相近。

由于沉积岩在地表条件环境下形成的,故其碱金属含量比岩浆岩的低,但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铁>氧化亚铁,并以富含水、二氧化碳、氧,以及含有岩浆岩缺乏的有机质组分为显著特征。

2、沉积岩的矿物成分特征

●在岩浆岩中课大量存在的橄榄岩、辉石、角闪石和黑云母等铁镁矿物,在沉积岩中则很少见;

●长石、石英和白云母等矿物在岩浆岩和沉积岩中都比较多,但钾长石和石英在沉积岩中相对较多;

●盐类矿物、碳酸盐矿物和粘土矿物是沉积岩中所特有的矿物,岩浆岩中很少或没有。

3、主要造岩矿物和主要岩石类型在风化过程中的稳定性?

岩石的风化产物有哪些?

造岩矿物在风化时的稳定性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内因,即对化学风化的稳定性程度决定于化学成分和内部构造,对物理风化的稳定性程度则取决于矿物的物理性质,如解理、硬度等;其次是外因,即造岩矿物所处的风化条件,主要是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主要造岩矿物在风化过程中的稳定性

不稳定性:

铁镁矿物>长石类>云母类>石英

●铁镁矿物类:

主要是含Fe、Mg及Ca的硅酸盐,如橄榄石、辉石、角闪石等,它们是最不稳定的矿物。

其中橄榄石最易风化,辉石次之,角闪石在次之。

故这类矿物在沉积岩中含量很少,一般多在近物源的沉积体中以重矿物的形式存在。

●长石类:

在风化中不稳定的矿物,但不同类型的长石之间稳定性有差别。

如钾长石比斜长石稳定,而斜长石中的酸性斜长石比较基性斜长石稳定。

因此,在沉积岩中较常见的岁斜长石是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少见新鲜的长石碎屑。

●云母类:

云母矿物中一白云母稳定性最强,故在沉积岩中较常见。

黑云母不稳定,容易遭受水化作用改造,在大气水风化条件下,可形成水黑云母,绿泥石,最终变为细分散的氧化铁、氧化亚铁或高岭石等粘土矿物。

在海底风化条件下,经水解改造的黑云母可转变成海绿石。

主要岩石类型在风化过程中的稳定性

岩石是由造岩矿物组成的,因而各类岩石在风化时的稳定程度决定于它所含的矿物成分。

如超基性岩、基性岩和偏基性的深度变质岩,主要矿物成分为易风化的铁镁矿物和基性斜长石,因而易风化;酸性岩浆岩和浅变质岩则相反,因其主要由石英、钾长石、酸性斜长石和白云母等稳定性较高的矿物组成,故抗风化能力强,不易风化。

在沉积岩中,砂岩的主要成分为石英碎屑,不易化学分解,而以机械破碎为主;粘土岩一般比较稳定,但易碎解呈细小碎屑被搬运;石灰岩在干旱地区以机械破碎为主,在湿热地区则以溶解为主;硅酸岩则很难化学风化。

 

4、沉积分异的定义和种类?

机械沉积分异作用的分异规律?

沉积分异作用:

沉积岩的原始物质经过搬运、沉积而分化为比较简单的沉积物(岩石和矿物)类型的作用,称为沉积分异作用。

可分为机械沉积分异作用、化学沉积分异作用及生物沉积分异作用,以前两者为主。

机械沉积分异作用的分异规律为:

(1)

按颗粒粗细进行的沉积分异作用。

碎屑物质沿搬运方向,从物源区起由近而远,按颗粒大小依次沉积砾石砂粉砂泥质。

(2)按密度大小进行的沉积分异作用。

密度相对大的矿物搬运近,先沉积,而小者搬运远,后沉积。

(3)按形状进行的沉积分异作用。

(与搬运方式有关,搬运方式有哪些?

(4)按矿物成分的稳定进行的沉积分异作用。

5、沉积岩的主要色素有哪些?

铁元素表现出的颜色和沉积环境的关系?

沉积岩常见色素为有机质和铁质。

随着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岩石的颜色加深。

二价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含量比例不同,可以出现不同的颜色。

Fe3+:

Fe2+>3.0,则岩石显红色。

Fe3+:

Fe2+=3.0~1.6,呈紫色、砖红色、褐色;Fe3+:

Fe2+<1.6,灰绿或灰色;Fe3+:

Fe2+近于0,黑色

常见自生色及沉积环境:

白色:

一般不含色素元素,如质纯的碳酸盐岩、盐岩、石英砂岩、高岭土、蛋白石等。

灰色和黑色:

由于含有有机质、分散状硫化铁,这些物质含量越高,颜色就越深,表明岩石形成于还原或强还原条件下。

红色、紫红色、褐红色、黄褐色由于含有铁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表明当时沉积介质为氧化或强氧化条件,其中黄色常见于炎热干燥气候条件下的陆相沉积物中,而红色常见于炎热潮湿气候条件下的陆相或海陆过渡相沉积物中,也可见于海相沉积物中。

绿色:

含有Fe3+、Fe2+的硅酸盐矿物的岩石多成绿色。

代表弱氧化或弱还原的介质条件。

碎屑岩中若含有角闪石、绿帘石、绿泥石等碎屑矿物多时也可呈绿色。

蓝色、青色:

是硬石膏、天青石、石膏、石岩等矿物所特有的颜色,有时蓝色是由蓝铁矿和蓝铜矿引起的。

紫色:

与氧化铁和氧化锰有关,有时则由于含有土状萤石之故。

PS:

沉积岩颜色成因分类:

继承色,自生色,次声色。

色素的定义?

6、沉积岩如何分类?

分布最多的三种沉积岩是什么?

物源

类别

火山源

陆源

内源

大类

火山碎屑岩

陆源沉积岩

内源沉积岩

碎屑岩

泥质岩

蒸发岩

非蒸发岩

可燃有机岩

岩类(按沉积分异顺序排列)

集块岩

火山角砾岩

凝灰岩

砾岩

角砾岩

砂岩

粉砂岩

高岭石粘土岩

水云母粘土岩

蒙脱石粘土岩

泥岩

页岩

石膏和硬石膏岩

石盐岩

钾镁盐岩

碳酸盐岩

硅酸盐

铝质岩

铁质岩

锰质岩

磷质岩

油页岩

 

7、碎屑岩中碎屑的结构分类及各结构定义?

碎屑本身的结构组分特征包括粒度、圆度、表面特征和分选性。

(1)粒度:

碎屑颗粒的大小成为粒度,以颗粒的直径度量。

自然粒度级为最常用的划分标准。

(2)分选性:

分选性是指碎屑颗粒大小的均匀程度,也可以表达为围绕某个粒度的颗粒集中趋势的大小的离差程度。

(3)圆度:

指碎屑颗粒的棱和角被磨蚀圆化的程度,一般划分为四级:

棱角状、次棱角状、次圆状、圆状。

(4)球度:

球度是指碎屑颗粒接近球体的程度,球度和圆度是不同的概念。

(5)表面特征:

包括颗粒表面的磨光度和显微刻蚀痕两方面。

8、碎屑岩的胶结类型及定义?

基底式胶结填隙物含量较多,碎屑彼此不相连。

填隙物多半是和碎屑物同时沉寂的杂基,或为微晶碳酸盐矿物。

孔隙式胶结碎屑颗粒紧密相连,胶结物充填在粒间空隙中。

接触式胶结只在碎屑颗粒的彼此接触处才有胶结物,故胶结物数量很少。

溶蚀胶结胶结物溶蚀并交代碎屑的边缘,使碎屑边缘成港湾状。

 

9、碎屑岩分为哪些基本类型?

各类碎屑岩的基本特征、代表性岩石及其基本特征?

根据碎屑颗粒的大小,可以把碎屑岩分为三类:

(1)粗碎屑砾岩、角砾岩,碎屑直径>2mm;

大于2mm的碎屑含量在50%以上的岩石叫做粗碎屑岩,也称砾质岩。

粗碎屑岩的碎屑成分主要为岩屑。

除>2mm的碎屑外,还有<2mm的碎屑(砂和粉砂),称为充填物或混入物。

(2)中碎屑砂岩,碎屑直径2~0.0625mm;

粒度为2~0.0625mm的颗粒含量在50%以上的碎屑岩称为砂岩。

按粒度结构大小细分为:

巨粒砂岩砂粒直径2~1mm,即ɸ值为-1~0;

粗粒砂岩砂粒直径1~0.5mm,即ɸ值为0~1;

中粒砂岩砂粒直径0.5~0.25mm,即ɸ值为1~2;

中细粒砂岩砂粒直径0.25~0.1mm,即ɸ值为2~3;

微粒砂岩砂粒直径0.1~0.0625mm,即ɸ值为3~4。

(3)细碎屑粉砂岩,碎屑直径0.0625~0.0039mm,含量>50%的岩石,称为粉砂岩。

10、泥质岩有哪些主要物理性质?

主要粘土矿物有哪些?

泥质岩的代表性岩石及其主要特征?

可塑性,吸水性,烧结性,耐火性和吸收性等。

主要粘土矿物有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等。

泥质岩的代表性岩石:

●高岭石粘土主要由高岭石组成,其含量在90%以上。

高岭石粘土一般为白色、浅灰色、浅黄色,当含有有机质及细分散黄铁矿时呈深灰-黑色。

其外貌呈致密状,贝壳状断口,有滑感,性脆,硬度不高。

●蒙脱石粘土又称为膨润土、漂白土等,主要由蒙脱石组成。

一般呈粉红色、白色、淡黄色、淡灰绿色等,具胶状外貌,硬度不大。

吸收性强,浸入水中剧烈膨胀,可塑性不好,耐火性低。

●水云母粘土(伊利石粘土)成分复杂,除水云母外还含有其他粘土矿物。

水云母粘土常呈黄、灰、绿、红色等,常呈粉砂泥质结构。

水云母粘土是各种硅酸盐矿物的岩石化学风化初期的产物,在各种环境下均可以生成,但溶液中必须富含钾。

●泥岩泥岩在野外常按机械及化学混入物来命名,如钙质粉砂质泥岩,铁质泥岩,炭质泥岩等。

在我国中生代地层中有广泛的泥岩分布。

●页岩多具页状层理的水云母粘土岩,常按混入物的成分或岩石的颜色来进一步命名。

如铁质页岩,硅质页岩,黑色页岩,炭质页岩,油页岩。

11、典型的陆源沉积岩(颜色、成分、结构、构造)

陆源沉积岩有碎屑岩和泥质岩。

四、沉积岩中碳酸盐岩分析(非蒸发岩类的碳酸盐岩)

1、碳酸盐岩中粒屑结构组分有哪些?

(P156-157页)

内碎屑(砾屑,砂屑,粉屑,微屑,泥屑),生物碎屑,鲕粒(真鲕,薄皮鲕,复鲕等),核形石,球粒,团块

2、碳酸盐岩中填隙物结构组分有哪些?

(P158页)

泥晶基质,亮晶胶结物

3、碳酸盐岩的结构有哪些?

(大的名称)(P156-161页)

粒屑结构组分,填隙物结构组分,晶粒结构,生物生长结构,残余结构,孔隙结构

4、碳酸盐岩的特有构造有哪些?

(P162页)

(1)叠层构造

(2)鸟眼构造

(3)示底构造

(4)虫孔及虫迹构造(生物穿孔、生物潜穴等)

(5)缝合线构造

5、碳酸盐岩的成分分类和命名?

(P167页)

常用的分类方案主要有方解石、白云岩与泥质的混合分类方案,方解石与陆源的泥质及粉砂的混合分类方案,以及白云岩与膏和盐的混合分类方案。

 

6、碳酸盐岩的结构-成因分案的代表性方法名称?

(P168页)

(1)福克石灰岩分类方案:

亮晶异化粒石灰岩,微晶异化粒石灰岩,正常化学石灰岩,原地礁灰岩;

(2)顿哈姆石灰岩分类方案:

灰泥石灰岩,粒泥石灰岩,泥粒石灰岩,颗粒石灰岩,漂浮砾石灰岩,砾灰岩,障积岩,粘结岩,骨架岩。

五、其他内源沉积岩复习题

1、蒸发岩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P176页)

(1)石膏和硬石膏岩

(2)盐岩

(3)钾镁盐岩(钾盐岩、卤石岩)

2、什么是硅质岩?

(P177页)

硅质岩是指有化学作用、生物化学作用和某些火山作用所形成的,富含二氧化硅(70%~90%)的岩石。

3、硅质岩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名称)?

(P177-178页)

(1)硅藻土

(2)海绵岩(3)放射虫岩(4)碧玉岩(5)燧石岩(层状燧石岩、结核状燧石岩)

六、变质岩复习题

1、什么是变质作用和变质岩?

(P236页)

变质作用:

地壳中已经形成的岩石,由于其所处地质环境的改变,在新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发生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的变化。

变质岩:

有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2、影响变质作用的因素有哪些(概念)?

(P237-239页)

所谓变质作用因素,主要指的是引起岩石发生变质作用的地质因素和外部因素。

地质因素始终起主导作用,地质环境的改变导致外部因素的改变。

外部因素指的是物理化学方面的因素。

主要是温度、压力以及具有化学活动性流体。

3、什么是重结晶作用?

(P240页)

指原岩中的矿物发生溶解、组分迁移、再沉淀结晶,致使矿物形状、大小发生变化,而无新矿物相形成的作用。

4、、什么是变质结晶作用?

(P240页)

指变质作用过程中,原岩的化学成分重新组合而形成新矿物的作用。

5、、什么是交代作用?

(P240页)

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由于流体相运移,发生物质组分的带入,带出,引起组分的复杂置换作用。

6、变质作用的类型有哪些?

(大的名称)(P240-241页)

(1)热接触变质作用;

(2)动力变质作用;

(3)气液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变质作用);

(4)区域变质作用;

(5)混合岩化作用。

 

7、什么是特征变质矿物?

(P245页)

变质岩中的某些新生矿物的纯在,对只是原岩的成分和变质作用性质、强度有特殊意义(稳定范围窄),因此称为特征变质矿物。

8、变质岩的主要结构类型及其分类?

(P245-249页)

(1)变形结构

●碎裂结构

●碎斑结构

●糜棱结构

(2)变晶结构

(3)变余结构

(4)交代结构

9、什么是变成构造?

常见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P251-252页)

经变质作用形成的构造称为变成构造。

常见的主要类型按其定向性分为两类:

(1)不定向的块状构造,斑点状构造,条带状构造

(2)具有定向性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

10、根据变质作用类型的不同,变质岩的类型有哪五大类?

(P252页)

热接触变质岩类,动力变质岩类,交代变质岩类,区域变质岩类,混合岩类

11、什么是构造角砾岩?

(P256页)

指由于应力作用,原岩破碎成角砾状,并被破碎细屑充填固结或有部分外来物质胶结的岩石。

是动力变质岩中碎裂程度较弱的岩石。

构造角砾岩可分为张性角砾岩、压性和扭转性角砾岩。

张性角砾岩的角砾碎块大小不一,边缘不整齐,排列杂乱无章,胶结物常有外源物质(碳酸盐质、硅质、铁质等),有时还呈贝壳状围绕角砾碎块分布。

压性或扭转性角砾岩的角砾因受挤压磨蚀而有圆化现象,呈次棱角、次圆状,而且略成定向排列,外源胶结物较少。

构造角砾岩在浅构造层次的断层碎裂带广泛分布。

其厚度取决于破碎的强度,有时可厚达数百米,延伸数十千米至数百千米。

12、什么是热接触变质作用?

(P257页)

在岩浆体散发的热量和挥发分作用下,使原岩发生重结晶和变质结晶的作用称为热接触变质作用。

13、什么是区域变质作用和区域变质岩?

(P261页)

由于区域性热流异常,伴有压力作用、有时有流体相加入等复杂作用因素,而形成大面积分布的变质岩的一种变质作用。

14、区域变质岩的主要类型?

(P263页)

区域变质岩:

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变粒岩;斜长角闪岩;麻粒岩;榴灰岩;石英岩;大理岩

15、什么是混合化作用和混合岩?

(P268页)

在区域变质的基础上地壳内部热流继续升高,便产生深部热液和局部重熔熔浆的渗透、交代并贯入变质岩中,形成混合岩的一种变质作用。

16、混合岩的分类和命名?

(P269页)

根据混合岩化作用的强度,即脉体占岩石的相对百分含量,同时考虑交代现象的发育特点,可将混合岩分为四类:

●混合岩化变质岩

●混合岩

●混合片麻岩

●混合花岗岩

 

17、交代变质岩的种类有哪些?

(P272-275页)

蛇纹岩,青磐岩,云英岩,黄铁娟英岩,次生石英岩,矽卡岩

七、粘土矿物复习题

1、粘土矿物的主要鉴定方法有哪些?

X射线衍射分析法,红外光谱分析法,差热分析(DTA)法,电子显微技术分析法(TEM,SEM)

2、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的分类、特征及其代表性矿物?

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的种类很多,根据其构造特点和性质,可以归纳为四个类组,主要有:

高岭组,蒙蛭组,水化云母组和绿泥石组矿物。

高岭组:

(1)1:

1型的晶层结构

(2)非膨胀性(3)电荷数量少(4)胶体特性较弱(虽然矿物颗粒大小在胶体范围,但颗粒较其他硅酸盐粘土矿物粗。

其外部大部分为片状,有效直径为0.2~2微米,颗粒总表面积相对较小,可塑性、粘结性、粘着性和吸湿性都较弱)

蒙蛭组:

(1)2:

1型的晶层结构

(2)膨胀性大(3)电荷数量大(4)胶体特性突出(蒙蛭石颗粒细微,直径为0.01~1微米,颗粒总表面积大。

其可塑性、粘结性、粘着性和吸湿性都特别显著。

蛭石的颗粒比蒙脱石大,其表面积比蒙脱石小。

水云母组:

(1)2:

1型的晶层结构

(2)非膨胀性(3)电荷数量较大(4)胶体特性——————颗粒大小介于高岭石和蒙脱石之间,其可塑性、粘结性、粘着性和吸湿性都介于高岭石和蒙脱石之间。

绿泥石组:

(1)2:

1:

1型晶层结构

(2)同晶替代较普遍(3)胶体特性————颗粒较小,其可塑性、粘结性、粘着性和吸湿性居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