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版高中生物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第6课时 人体对抗病原体感.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8167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3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版版高中生物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第6课时 人体对抗病原体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浙江专版版高中生物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第6课时 人体对抗病原体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浙江专版版高中生物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第6课时 人体对抗病原体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浙江专版版高中生物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第6课时 人体对抗病原体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浙江专版版高中生物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第6课时 人体对抗病原体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浙江专版版高中生物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第6课时 人体对抗病原体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浙江专版版高中生物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第6课时 人体对抗病原体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浙江专版版高中生物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第6课时 人体对抗病原体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浙江专版版高中生物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第6课时 人体对抗病原体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浙江专版版高中生物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第6课时 人体对抗病原体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浙江专版版高中生物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第6课时 人体对抗病原体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浙江专版版高中生物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第6课时 人体对抗病原体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浙江专版版高中生物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第6课时 人体对抗病原体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浙江专版版高中生物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第6课时 人体对抗病原体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浙江专版版高中生物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第6课时 人体对抗病原体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专版版高中生物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第6课时 人体对抗病原体感.docx

《浙江专版版高中生物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第6课时 人体对抗病原体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版版高中生物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第6课时 人体对抗病原体感.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专版版高中生物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第6课时 人体对抗病原体感.docx

浙江专版版高中生物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第6课时人体对抗病原体感

第6课时 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

学考要求

知识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

a

a

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

a

a

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a

a

课时要求

(1)概述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

(2)说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一、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

1.免疫的定义和类型

(1)免疫是指身体对抗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的能力。

(2)免疫系统的组成

①第一道防线:

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是体表屏障,包括身体表面的物理屏障和化学防御。

②第二道防线:

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是内环境中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及血浆蛋白破坏病原体。

③第三道防线:

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2.非特异性免疫的两道防线

(1)第一道防线——体表屏障的组成

体表屏障

特别提醒

 化学防御还包括黏膜的分泌物,如呼吸道黏膜分泌的溶菌酶,胃黏膜分泌的胃酸都具有杀菌作用。

(2)第二道防线——体内的非特异性反应

①第二道防线的作用对象

体内的非特异性反应针对的是突破体表屏障的各种病原体,而不是专门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

②第二道防线的构成

体液中的血浆蛋白和某些白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其分化形成的巨噬细胞等)。

③体内非特异性反应的实例——炎症反应。

3.白细胞在体内非特异性反应中的作用

(1)变形运动:

皮肤的任何破损都可能使病原微生物进入人体内,引起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从毛细血管中钻出,进入受损伤部位的组织间隙,在此过程中,白细胞需要做变形运动。

(2)吞噬作用:

一个中性粒细胞可以吞噬几个细菌;一个巨噬细胞可以吞噬上百个细菌和病毒。

(3)分化作用:

单核细胞可以分化成巨噬细胞。

思考

 人的泪液中含有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

这属于人体免疫的第几道防线?

答案 属于第一道防线中的化学防御。

探究1——图示解读

从上图分析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包括两种作用:

(1)图1、图2属于物理屏障,其作用机理如下:

①通常病原体不能穿过皮肤和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等管道的黏膜。

②皮肤的表面有一层死细胞(角质细胞),病原体不能在这种环境中生存。

(2)图3属于化学防御,如皮肤中的油脂腺分泌的油脂能抑制真菌和某些细菌。

探究2——理性思维

如图是溶菌酶和巨噬细胞消灭细菌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该防线由某些白细胞和血浆蛋白组成,其作用机理如下:

(1)炎症反应

①原因

②结果:

增强白细胞吞噬侵入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2)吞噬作用

皮肤破损→白细胞中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从毛细血管中钻出,进入受损伤部位的组织间隙→吞噬细菌、病毒→脓液。

例1

 人体皮肤大面积烧伤后容易发生感染,这是由于(  )

A.体液大量损失

B.第二道防线的能力减弱

C.营养物质不能及时补充

D.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答案 D

解析 皮肤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着主要作用。

一方面,皮肤起物理屏障作用;另一方面,皮肤表面有角质细胞,病原体不能在这种环境中生存,皮肤中的油脂腺分泌的油脂也能抑制真菌和某些细菌。

皮肤大面积烧伤后,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就大大减弱。

 

例2

 (2017·浙江11月学考)人体皮肤破损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受损部位毛细血管收缩,皮肤变红

B.组织液离子浓度降低,引起局部肿胀

C.某些细胞释放一种多肽类物质刺激神经系统,产生痛觉

D.巨噬细胞分化成大量的单核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能力增强

答案 C

解析 受损部位毛细血管舒张、扩大,皮肤变红,A项错误;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蛋白质和液体逸出,组织液离子浓度上升,引起局部肿胀,B项错误;皮肤受损时,毛细血管和细胞被破坏,人体会释放一种多肽类物质,引发神经冲动,使人产生痛觉,C项正确;单核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D项错误。

二、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1.非特异性免疫

从第一、二道防线来看,这两种防线都是生来就有的,都对多种病原体具有一定的防御作用,无特异性,所以这种免疫为非特异性免疫。

2.特异性免疫应答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大类。

如果入侵者突破了身体的第一、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就会发挥作用。

这道防线是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特异性反应,即免疫应答。

探究——比较异同

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比较

项目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来源

遗传而来,先天性免疫

后天获得的

对象

所有病原体

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

基础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等)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巨细胞等)

第三道防线

特点

出现快,范围广,时间短,比较稳定,强度弱

出现慢,时间长,针对性强,作用强度大

联系

非特异性免疫是特异性免疫的基础,特异性免疫的形成增强了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二者相互配合,共同担负着机体的防御功能

例3

 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巨噬细胞等

B.非特异性免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答案 D

解析 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其基础是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其特点是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基础是免疫系统构成的第三道防线,其特点是针对性强、作用范围小。

例4

 如图表示人体某种免疫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细胞a是效应淋巴细胞

B.该过程是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

C.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D.该防线能防御多种病原体

答案 D

解析 a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并对病原体进行吞噬和处理,由此可知,a细胞是巨噬细胞,图中的免疫过程为非特异性免疫,能防御多种病原体,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

方法技巧

 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判断方法

(1)根据结构基础:

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是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的基础是第三道防线。

(2)根据形成的时间:

如果是先天形成的,则为非特异性免疫;如果是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则为特异性免疫。

(3)根据免疫对象:

如果对各种抗原均具有免疫作用,则为非特异性免疫;如果只针对某种抗原发挥作用,则为特异性免疫。

1.若身体的某部位受到损伤引起发炎,则该处会迅速聚集大量的(  )

A.营养物质B.淋巴C.白细胞D.抗体

答案 C

解析 当人体某处受伤,病原体入侵时,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管壁聚集到受伤部位,吞噬病原体。

2.当人体患了病毒性感冒,说明感冒病毒已突破了人体的几道防线(  )

A.一道B.两道C.三道D.四道

答案 C

解析 第一道防线为皮肤和黏膜,被突破后病菌进入内环境;第二道防线为体液中的巨噬细胞和杀菌物质等,被突破后,第三道防线即特异性免疫就会发挥作用;如果病菌被第三道防线阻挡就不会表现病症,人体已患病说明病毒已经突破了第三道防线。

3.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蛋白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B.唾液中的溶菌酶属于体表屏障中的物理防御

C.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

D.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

答案 C

解析 血浆蛋白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A项错误;唾液中的溶菌酶属于体表屏障中的化学防御,B项错误;非特异性免疫包括免疫的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等)和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和中性粒细胞等),这种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C项正确;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D项错误。

4.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  )

A.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B.皮肤的阻挡作用

C.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D.巨噬细胞吞噬病毒

答案 B

解析 皮肤是人体对抗病原体第一道防线中的物理屏障。

5.狗常用沾有唾液的舌头去舔伤口,这样对伤口愈合有利,原因是唾液内含有(  )

A.淀粉酶B.盐酸C.溶菌酶D.溶酶体

答案 C

解析 狗的唾液中含有溶菌酶,能分解侵入伤口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对伤口愈合有利,这种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题组一 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

1.胃属于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中的(  )

A.物理屏障B.化学防御

C.物理屏障和化学防御D.无法判定

答案 C

解析 胃黏膜能起到物理屏障的作用,胃腺能分泌胃酸,杀死病原微生物,属于化学防御。

2.(2017·台州质量评估)下列各项中,属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第一道防线的是(  )

A.中性粒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

B.血浆蛋白对病原体的破坏

C.皮肤、黏膜对细菌的阻挡作用

D.人体对外来器官的排异反应

答案 C

解析 中性粒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属于第二道防线;皮肤黏膜对细菌的阻挡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

题组二 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

3.(2017·宁波期中)中性粒细胞能够吞噬细菌,这属于人体防御病原体的(  )

A.第一道防线B.第二道防线

C.体液免疫D.细胞免疫

答案 B

解析 人体内的中性粒细胞能够吞噬细菌,这属于人体防御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为非特异性免疫。

4.炎症反应时,巨噬细胞吞噬、消化并消除病原体。

这种免疫不属于(  )

A.先天具有的B.第二道防线

C.非特异性反应D.第一道防线

答案 D

解析 体内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属于人体内的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第二道防线。

5.当人的皮肤破损后,往往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受损伤的部位出现疼痛、发红、肿胀、发热的现象。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皮肤破损产生痛觉是由于人体释放一种多肽类的物质,引发神经冲动引起的

B.受损伤部位的微动脉和毛细血管舒张、扩大,使皮肤变红

C.受损伤部位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蛋白质和液体逸出,形成局部肿胀

D.炎症反应导致白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能力减弱

答案 D

解析 局部炎症反应可以增强白细胞吞噬侵入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题组三 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6.下列关于非特异性免疫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人生来就有的天然防御机能

B.它包括三道对抗病原体的防线

C.皮肤和黏膜是其第一道防线

D.某些白细胞和血浆蛋白组成第二道防线

答案 B

解析 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包括人体的皮肤、黏膜等组成的第一道防线,以及某些白细胞和血浆蛋白组成的第二道防线,即非特异性免疫包括两道对抗病原体的防线。

多数情况下,这两道防线可以防止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

如果这两道防线被突破,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才会发挥作用。

7.下列选项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促甲状腺素和甲状腺素的共同调节作用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杀灭病原体

C.尿道、生殖道等管道黏膜的屏障作用

D.油脂腺分泌的油脂抑制真菌和某些细菌

答案 A

8.(2017·温州市学考模拟)下列哪一类细胞不参与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  )

A.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

C.中性粒细胞D.皮肤表层死细胞

答案 B

解析 淋巴细胞参与特异性防卫。

题组四 综合应用

9.下列关于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包括身体表面的物理屏障和化学防御

B.白细胞和血浆蛋白对抗病原体属于第三道防线

C.第一、第二道防线均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由遗传而来的先天性免疫,对所有病原体起作用,无特异性

D.唾液、胃液、泪液中均有杀菌物质,其免疫作用均属于第一道防线

答案 B

解析 白细胞和血浆蛋白对抗病原体属于第二道防线。

10.下列关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三道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抗病原体感染的三道防线都需要巨噬细胞参与

B.小肠黏膜烫伤后会因第二道防线的破坏而导致免疫力下降

C.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属于第二道防线

D.第二、三道防线都涉及免疫细胞,它们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答案 C

解析 对抗病原体感染的第一道防线不需要巨噬细胞参与;小肠黏膜烫伤后会因第一道防线的破坏而导致免疫力下降;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属于第二道防线;第二、三道防线都涉及免疫细胞,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11.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染时,体内的巨噬细胞将其吞噬、消化并清除。

这种免疫是(  )

A.先天具有的B.后天获得的

C.针对某种抗原的D.通过抗体起作用的

答案 A

解析 体内的巨噬细胞吞噬、消化进入人体内的病菌,这是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先天性具有的非特异性免疫,故A项正确。

12.人体泪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溶菌酶。

泪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  )

A.第一道防线的物理屏障

B.第一道防线的化学防御

C.第二道防线

D.第三道防线

答案 B

解析 泪液中的溶菌酶杀灭的是尚未侵入体内的病原体,属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的化学防御。

13.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是(  )

A.皮肤的角质细胞的屏障作用

B.胃黏膜起保护作用

C.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D.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

答案 C

解析 皮肤角质细胞的屏障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A错误;胃黏膜起保护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B错误;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C正确;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D错误。

 

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以杀死沙眼衣原体

B.淋巴结内的巨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

C.胃液中的盐酸可以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

D.体内的天花抗体可以防御天花病毒

答案 D

解析 A、C项属于第一道防线,B项属于第二道防线,D项属于特异性免疫。

15.如图是人体防御外界病原体侵染的两道免疫防线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不属于第一道免疫防线的是________。

A.溶酶体B.汗液

C.口腔黏膜D.胃酸

(2)图中细胞可以吞噬多种病原体,因此这一免疫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3)在第二道防线中除了图示细胞参与外,还参与的化学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 

(1)A 

(2)非特异性 (3)溶菌酶、血浆蛋白

解析 

(1)免疫的第一道防线指皮肤、黏膜。

汗液、胃酸属于皮肤、黏膜的分泌物,属于第一道防线。

(2)图示细胞为巨噬细胞,可以吞噬多种病原体,不针对某一类病原体,故不具有特异性。

(3)参与第二道防线的有某些白细胞和化学物质,如溶菌酶、血浆蛋白等。

【自助加餐】

16.下列各项中,属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的是(  )

A.中性粒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

B.血浆蛋白对病原体的破坏

C.皮肤油脂对细菌的抑制作用

D.抗体对毒素的中和作用

答案 C

解析 A、B项属于第二道防线,D项属于第三道防线。

17.人体皮肤轻微受伤出血,并受病原微生物感染,受伤处略微红肿,几天后彻底痊愈。

其主要依赖的细胞是(  )

A.巨噬细胞B.效应B细胞

C.致敏B淋巴细胞D.记忆B细胞

答案 A

解析 人体皮肤轻微受伤出血,并受病原微生物感染,受伤处略微红肿,几天后彻底痊愈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在起作用,主要依赖的细胞是巨噬细胞,A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