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雨中心小学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8214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雨中心小学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化雨中心小学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化雨中心小学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化雨中心小学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化雨中心小学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化雨中心小学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化雨中心小学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化雨中心小学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化雨中心小学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化雨中心小学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化雨中心小学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化雨中心小学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化雨中心小学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化雨中心小学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化雨中心小学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化雨中心小学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化雨中心小学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化雨中心小学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化雨中心小学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化雨中心小学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雨中心小学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docx

《化雨中心小学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雨中心小学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雨中心小学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docx

化雨中心小学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

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

记录人:

苏敏敏日期:

2017年9月1日

班级:

五年级

时间:

下午第三节活动课

地点:

操场

实验名称:

制造彩虹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

苏敏敏

实验小组成员:

五年级第一、二小组同学

实验内容:

学会做日光的色散实验,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日光的色散作用。

实验器材:

水盆、平面镜、电筒、喷壶等 

实验过程:

 

1.将小镜子倾斜着放入水盆,并设法将它固定。

 2.打开手电筒,让光线照在水下部分的镜面上。

 

3.将白纸在手电筒的上方举起来,移动电筒位置,直到看清彩虹。

实验结果:

彩虹可以制造。

在晴朗无风日子里,背对太阳,用喷雾器朝空中喷水,也可以在水雾中看见彩虹。

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

记录人:

王旭日期:

2017年9月6日

班级:

三年级

时间:

下午第三节活动课

地点:

操场

实验名称:

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

王旭

实验小组成员:

三年级第一、二小组同学

实验内容:

现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实验器材:

指南针、记录纸、橡皮、小棒、小尺、钟表、温度计

实验过程:

1.早晨,在校园里找一个物体,给它的影子做上记号。

下课的时候再去画一画。

2.用橡皮泥把铅笔垂直固定在白纸上,确定好南北方向,每到课间,画出阳光下铅笔的影子,并在影子的顶端记下当时的温度和时间。

提示:

温度计要放在太阳晒不到的地方。

观察应该延续一整天,获得一天的数据。

实验结果:

影子变化的规律,西→东,长→短→长

 

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

记录人:

苏敏敏日期:

2017年9月8日

班级:

四年级

时间:

下午第三节活动课

地点:

科学实验室

实验名称:

光的直线传播实验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

苏敏敏

实验小组成员:

四年级同学

实验内容:

验证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实验器材:

小孔板、手电筒

实验过程:

将三张小孔板的小孔位于同一直线上,用手电筒光照射,看光线通过的情况

提示:

这个实验要在暗室中进行。

实验结果:

光是直线传播的。

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

记录人:

王旭日期:

2017年9月13日

班级:

五年级

时间:

下午第三节活动课

地点:

科学实验室

实验名称:

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光的反射活动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

王旭

实验小组成员:

五年级同学

实验内容:

发现镜子成像的特点

实验器材:

每人准备一面镜子

实验过程:

1.照一照镜子,你发现哪些有趣的现象。

闭起一只眼睛,看看镜子里有什么不同。

2.直立两面镜子,不断变换它们的角度,观察镜中物体的变化

3.看着镜子,让笔在五角星的缝隙间“行走”。

(这个角度的图像不仅左右相反,而且上下相反)

实验结果:

光路可逆的,镜子中的影像是与实际物体左右相反的;两面直立镜子间的夹角越小,所成的像越多;镜子与物体角度不同,所成像的方向也不同。

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

记录人:

王旭日期:

2017年9月15日

班级:

三年级

时间:

下午第三节活动课

地点:

科学实验室

实验名称:

研究透镜的特点和作用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

王旭

实验小组成员:

三年级第三、四小组同学

实验内容:

了解两种透镜对光线的不同折射功能

实验器材:

每组准备一套透镜

实验过程:

1.透过不同的镜片观察物体,看发生了什么变化

2.让阳光穿过凸透镜,观察聚焦情况。

让镜面与光线垂直,调节镜片与纸的距离,使光斑最小、最亮。

试一试凹透镜能否聚光。

3.把凸透镜对着窗户,观察成像情况。

把凸透镜对着窗户,调节凸透镜和白纸的距离,使窗户的影像最清晰。

再用凹透镜试试。

实验结果:

凸透镜有放大作用,而凹透镜则有缩小作用。

凸透镜可以聚光,而凹透镜则能使光发散。

凸透镜可以使物体在屏上成倒立的像,而凹透镜则不能。

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

记录人:

苏敏敏日期:

2017年9月20日

班级:

四年级

时间:

下午第三节活动课

地点:

科学实验室

实验名称:

制造彩虹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

苏敏敏

实验小组成员:

四年级同学

实验内容:

学会做日光的色散实验,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日光的色散作用。

实验器材:

水盆、平面镜、电筒、喷壶等

实验过程:

1.将小镜子倾斜着放入水盆,并设法将它固定。

2.打开手电筒,让光线照在水下部分的镜面上。

3.将白纸在手电筒的上方举起来,移动电筒位置,直到看清彩虹。

实验结果:

彩虹可以制造。

在晴朗无风日子里,背对太阳,用喷雾器朝空中喷水,也可以在水雾中看见彩虹。

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

记录人:

王旭日期:

2017年9月22日

班级:

五年级

时间:

下午第三节活动课

地点:

科学实验室

实验名称:

简单电路实验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

王旭

实验小组成员:

五年级同学

实验内容:

了解简单电路的构成

实验器材:

电池、导线、小灯泡

实验过程:

用电池、导线、小灯泡,想办法使一只小灯泡亮起来,并画出使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方法

提示:

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灯丝的两端连接在哪里,让学生知道电池有正负极。

实验结果:

用电池、导线、小灯泡,能使小灯泡亮起来

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

记录人:

王旭日期:

2017年9月27日

班级:

三年级

时间:

下午第三节活动课

地点:

科学实验室

实验名称:

导体与绝缘体的检验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

王旭

实验小组成员:

三年级第一、二小组同学

实验内容:

知道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掌握一种实验室检验物体导电性能的方法

实验器材:

电池、开关、小电珠、导线、待测物体(剪刀、钥匙、石子、夹子、回形针等

实验过程:

利用小灯泡、电线和电池,组合成一个检验器,检验连接在两条导线间的物品能否使电流通过。

实验结果:

像钢尺、铁钉这些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像木头、塑料、橡皮这些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

记录人:

王旭日期:

2017年9月29日

班级:

四年级

时间:

下午第三节活动课

地点:

科学实验室

实验名称:

解暗盒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

王旭

实验小组成员:

四年级同学

实验内容:

检测暗盒里的电路。

实验器材:

接好电路的暗盒,电池、小电珠、导线若干

实验过程:

1.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暗盒让同伴来检测

2.把每次检测的结果记录下来

3.打开暗盒验证自己的判断。

活动记录:

接点

小灯泡

A→B

B→A

A→C

C→A

A→D

D→A

B→C

C→B

B→D

 

 

 

 

 

 

 

 

 

 

 

 

 

 

 

 

 

 

提示:

如果小电珠更亮说明什么?

如果小电珠变暗说明什么?

检测过程中不能打开暗盒

实验结果:

小灯泡变亮变灭,说明接点间有无导线相连。

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

记录人:

王旭日期:

2017年10月11日

班级:

五年级

时间:

下午第三节活动课

地点:

科学实验室

实验名称:

探究磁铁性质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

王旭

实验小组成员:

五年级同学

实验内容:

探究磁铁性质

实验器材:

条形、环形、马蹄形磁铁,回形针或大头针、两块相同的条形磁铁

实验过程:

1.让吸起来的铁钉排成队

2.用磁铁的不同部位去吸回形针

3.把一块磁铁悬挂起来,多做几次,观察静止的时候磁极指示的方向

4.把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

实验结果:

磁力最大的部位是磁极。

磁铁有指示南北、可以传递、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

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

记录人:

王旭日期:

2017年10月13日

班级:

三年级

时间:

下午第三节活动课

地点:

科学实验室

实验名称: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何有关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

王旭

实验小组成员:

三年级第三、四小组同学

实验内容:

研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变化因素。

实验器材:

电磁铁、电池、铁钉、导线

实验过程:

问题: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假设:

与铁钉粗细有关。

铁钉粗,磁力大;铁钉细,磁力小

实验设计:

不变的因素:

电池节数、导线粗细、绕线圈数

改变的因素:

铁钉的粗细

实验记录:

粗铁钉,吸回形针()个。

细铁钉,吸回形针()个。

实验结果:

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匝数会改变电磁铁的磁力

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

记录人:

苏敏敏日期:

2017年10月18日

班级:

四年级

时间:

下午第三节活动课

地点:

科学实验室

实验名称:

测肺活量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

苏敏敏

实验小组成员:

四年级同学

实验内容:

测肺活量,知道肺活量大有利于身体健康。

实验器材:

气球、软尺、自制肺活量测量瓶、水槽等

实验过程:

方法1:

1.吸一口气,然后尽所能吹大一个气球,气球末端用线绑紧,使它不漏气

2.请一位同学测量气球最宽处的周长

3.周长越大表示呼出的气体量就越多

方法2:

1.将塑料瓶装满水并做好刻度

2.插入弯头吸管后,倒置在水槽里

3.吸一口气后,尽你所能向水里吹气,

4.标出排出的水量。

实验结果:

呼出的气体量越多,肺活量就越大。

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

记录人:

王旭日期:

2017年10月20日

班级:

五年级

时间:

下午第三节活动课

地点:

科学实验室

实验名称:

纸筒模型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

王旭

实验小组成员:

五年级同学

实验内容:

通过运用、制作纸筒模型,学习分析、判断和推理,做出合理解释。

实验器材:

两根线绳、铁垫圈、纸筒、钻孔器、圆形针等

实验过程:

1.这是一个密封的纸筒,在ABCD2个位置露出4个线头,拉动露在纸筒外面的任意一根线绳,其他的线绳都会缩进纸筒里。

把纸筒里线绳连接的情况画下来。

2.按照画的模型,用这些材料做一个类似的纸筒,验证自己的解释。

实验结果:

拉动露在纸筒外面的任意一根线绳,其他的线绳都会缩进纸筒里。

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

记录人:

王旭日期:

2017年10月25日

班级:

三年级

时间:

下午第三节活动课

地点:

科学实验室

实验名称:

万花制作万花筒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

王旭

实验小组成员:

三年级第一、二小组同学

实验内容:

万花制作万花筒

实验器材:

手电筒、万花筒、彩色透明的碎胶片

实验过程:

1、在万花筒的底层你可以使用两个手电筒的玻璃片来间隔一些彩色的碎玻璃渣或者添加一些彩色透明的碎胶片,最外层的玻璃片最好选用磨砂的玻璃,实在找不到可以在里面衬上一层硫酸纸

2、万花筒的中间主要是用三片镜子玻璃制作的等三角柱体(镜面一律向内互相反射从而产生了复杂的图案)

实验结果:

快举在眼前看看,能看到什么?

哇!

能看到外面的东西哪!

这就是它的神奇之处,一般的万花筒只能看到里面的东西,这个神奇的万花筒还可以看见外面的景色呢!

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

记录人:

王旭日期:

2017年10月27日

班级:

四年级

时间:

下午第三节活动课

地点:

科学实验室

实验名称:

鸡蛋浮起来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

王旭

实验小组成员:

四年级小组同学

实验内容:

鸡蛋浮起来

实验器材:

玻璃杯、鸡蛋、盐

实验过程:

1.在玻璃杯中倒入多半杯水。

2.把鸡蛋轻轻放入玻璃杯中,观察发现鸡蛋沉入水中。

3.在水中放入盐,观察发现随着食盐的放入,鸡蛋渐渐上升,最后浮出水面。

实验结果:

因为鸡蛋的密度大于清水的密度,造成鸡蛋所受的重力大于水对鸡蛋的浮力,所以鸡蛋在清水中要下沉。

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

记录人:

王旭日期:

2017年11月1日

班级:

五年级

时间:

下午第三节活动课

地点:

科学实验室

实验名称:

带电的气球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

王旭

实验小组成员:

五年级小组同学

实验内容:

带电的气球

实验器材:

气球、线、硬纸板

实验过程:

1、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

2、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

3、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观察发现摩擦后的气球可以吸在头发上。

4、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

5、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实验结果:

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后生电,气球和头发分别带上了正、负不同的电荷,因异性电荷相吸,所以气球和头发会吸在一起。

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

记录人:

王旭日期:

2017年11月3日

班级:

三年级

时间:

下午第三节活动课

地点:

科学实验室

实验名称:

热胀冷缩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

王旭

实验小组成员:

三年级小组同学

实验内容:

热胀冷缩

实验器材:

气球、线、硬纸板

实验过程:

1、把装满开水的杯子盖拧紧了后,很难打开,但放到冷水中泡泡就很容易打开了。

2、学生说说其中的原理。

3、说说生活中可以利用这一现象解决的一些难题。

实验结果:

学生明确了热胀冷缩的原理。

理解了自然界中热胀冷缩的现象。

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

记录人:

王旭日期:

2017年11月8日

班级:

四年级

时间:

下午第三节活动课

地点:

科学实验室

实验名称:

光的折射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

王旭

实验小组成员:

四年级小组同学

实验内容:

光的折射

实验器材:

筷子、玻璃杯

实验过程:

1.、我们把筷子放在水中的时候,会发现筷子在水中不是直得,看起来好像被折了一样。

2、让学生说说这是怎没回事。

3、通过实验证明光的折射。

4、应用折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实验结果:

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

所以,当你站在岸边,看着清澈见底的水,千万不要贸然下去,避免发生危险。

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

记录人:

王旭日期:

2017年11月10日

班级:

五年级

时间:

下午第三节活动课

地点:

科学实验室

实验名称:

科技小制作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

王旭

实验小组成员:

五年级小组同学

实验内容:

科技小制作

实验器材:

太阳能

实验过程:

1、制作太阳能

2、学生写出制作步骤,在小组里交流,找出优劣。

3、动手制作。

4、成果展示。

实验结果:

通过对太阳能的制作,知道了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并培养了动手能力。

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

记录人:

王旭日期:

2017年11月15日

班级:

三年级

时间:

下午第三节活动课

地点:

科学实验室

实验名称:

声的传播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

王旭

实验小组成员:

三年级小组同学

实验内容:

声的传播

实验器材:

气体、液体、坚硬物体

实验过程:

1、学生说说自己一般在什么情况下能听到声音。

2、教师点拨,使学生明确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3、让学生通过实验体会声音在坚硬的物体中传播得更快。

实验结果:

学生兴趣高涨,通过拓展,学生会分析一些实际的问题,如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靠什么来交谈。

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

记录人:

王旭日期:

2017年11月17日

班级:

四年级

时间:

下午第三节活动课

地点:

科学实验室

实验名称:

沸点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

王旭

实验小组成员:

四年级小组同学

实验内容:

沸点

实验器材:

酒精灯、酒精

实验过程:

1、谈话引入,水开时会冒出很多气泡,也就是说谁在沸腾。

我们包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称为它的沸点。

2、学生实验,各种液体的沸点是不一样的。

3、教师小结。

实验结果:

实验效果很好,水和酒精的沸点就不同。

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

记录人:

王旭日期:

2017年11月22日

班级:

五年级

时间:

下午第三节活动课

地点:

科学实验室

实验名称:

潜望镜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

王旭

实验小组成员:

五年级小组同学

实验内容:

潜望镜

实验器材:

镜片

实验过程:

1、讲解,使学生明确潜望镜是通过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

2、学时制作潜望镜。

3、展示潜望镜。

4、根据原理说说潜望镜是怎样从低处看到高处的物体的。

实验结果:

学生制作的潜望镜不但复合光反射原理,而且造型也特别有创意。

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

记录人:

王旭日期:

2017年11月24日

班级:

三年级

时间:

下午第三节活动课

地点:

科学实验室

实验名称:

无影灯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

王旭

实验小组成员:

三年级小组同学

实验内容:

无影灯

实验器材:

实验过程:

1、谈话引入。

影子是怎样形成的?

影子是光照射物体形成的。

2、观察光线的影子。

谈自己的发现。

3、交流发现:

影子中部特别黑,四周稍浅。

4、质疑,这是怎么回事。

实验结果:

带着疑问结束了本次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愿望。

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

记录人:

王旭日期:

2017年11月29日

班级:

四年级

时间:

下午第三节活动课

地点:

科学实验室

实验名称:

无影灯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

王旭

实验小组成员:

四年级小组同学

实验内容:

无影灯

实验器材:

无影灯、圆柱形茶叶盒、蜡烛

实验过程:

1、实验探究

A、把一个圆柱形茶叶盒放在桌上,点燃一支蜡烛。

进行观察。

B、点燃两支、三支、更多支。

2、观察现行并作分析。

发现发光物体的面积越大,影子就越小。

制作无影灯。

实验结果:

学生能通过手术用得无影灯给予的启示,制作无影灯,并有很大的创意。

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

记录人:

王旭日期:

2017年12月1日

班级:

五年级

时间:

下午第三节活动课

地点:

科学实验室

实验名称:

认识科学家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

王旭

实验小组成员:

五年级小组同学

实验内容:

认识科学家

实验器材:

实验过程:

1、搜集关于科学家的资料。

2、学生汇报他们的事迹

3、学生谈听后的感受野

4、谈自己的理想

实验结果:

学生的思想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大多数学生立志要为国家做贡献,树立了热爱科学的观念。

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

记录人:

王旭日期:

2017年12月6日

班级:

三年级

时间:

下午第三节活动课

地点:

科学实验室

实验名称:

做个土电话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

王旭

实验小组成员:

三年级小组同学

实验内容:

做个土电话

实验器材:

相关材料

实验过程:

1.、教师出示今天的活动主题:

做个土电话

2、介绍互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学生自行探究,研制土电话。

4、成果展示:

展示自己做的土电话,并注出优劣点。

实验结果:

学生都能做出土电话,并且在玩土电话的过程中,找出了优劣点,探讨出了土电话的原理。

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

记录人:

王旭日期:

2017年12月8日

班级:

四年级

时间:

下午第三节活动课

地点:

科学实验室

实验名称:

小风车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

王旭

实验小组成员:

四年级小组同学

实验内容:

小风车

实验器材:

剪刀、纸片

实验过程:

1.、教师出示今天的活动主题:

小风车

2、介绍互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教师指导,制作小风车。

(强调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

4、玩风车,通过玩风车,体会风车在转动的过程中,会产生力的效果。

实验结果:

学生在制作风车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但在玩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风车在转动的过程中,能产生力的效果。

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

记录人:

王旭日期:

2017年12月13日

班级:

五年级

时间:

下午第三节活动课

地点:

科学实验室

实验名称:

烧不断的棉线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

王旭

实验小组成员:

五年级小组同学

实验内容:

烧不断的棉线

实验器材:

棉线、酒精灯

实验过程:

1、介绍实验器材及实验步骤。

2、 学生动手操作。

3、 观察实验现象。

4、 讨论可能的实验原理。

 

5、解释实验原理。

实验结果: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但在玩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实验的效果。

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

记录人:

王旭日期:

2017年12月15日

班级:

三年级

时间:

下午第三节活动课

地点:

科学实验室

实验名称:

观察水的特点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

王旭

实验小组成员:

三年级小组同学

实验内容:

观察水的特点

实验器材:

牛奶、白醋、糖水、冷开水装在无色透明容器里,准备几根筷子用于品尝

实验过程:

桌上有4杯液体,分别是牛奶、白醋、糖水和冷开水,找一找,哪一杯是冷开水,说说你是怎样找到冷开水的。

活动提示:

1.找水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概括出水的基本性质,同时,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

2.学生品尝液体时,不要共用一根筷子。

3.学生易将气味和味道混淆,告诉学生闻的是气味,尝的才是味道。

4.教育学生,不了解的物体,千万不能随便闻,也不随便尝。

5.教给学生闻的方法

实验结果:

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

记录人:

王旭日期:

2017年12月20日

班级:

四年级

时间:

下午第三节活动课

地点:

科学实验室

实验名称:

认识空气的性质——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

王旭

实验小组成员:

四年级小组同学

实验内容:

证实空气的存在,认识空气有占据空间的性质。

实验器材:

水槽、注射器、塑料袋、透明杯子、纸、空饮料瓶、气球等。

实验过程:

把一团纸紧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吗?

为什么会这样?

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得大吗?

为什么会这样?

怎样才能吹大瓶子里的气球?

提示:

纸团应紧塞杯底,防止落下;杯子压入水中要慢并保持竖直,要压到水槽里的水面淹没杯底为止;提起杯子时动作也要慢,并要把杯子外壁和杯口水擦干,然后再取出纸团。

实验中,尽量避免水槽里的水溢出来。

吹气球时,用不要用力捏塑料瓶。

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把瓶里的气球吹大,重视求异思维培养。

实验结果:

空气存在,空气占据空间。

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

记录人:

王旭日期:

2017年12月22日

班级:

五年级

时间:

下午第三节活动课

地点:

科学实验室

实验名称:

光的直线传播实验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

王旭

实验小组成员:

五年级小组同学

实验内容:

验证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实验器材:

小孔板、手电筒

实验过程:

将三张小孔板的小孔位于同一直线上,用手电筒光照射,看光线通过的情况 提示:

这个实验要在暗室中进行。

实验结果:

光是直线传播的。

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

记录人:

王旭日期:

2017年12月27日

班级:

三年级

时间:

下午第三节活动课

地点:

科学实验室

实验名称:

毛细现象实验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

王旭

实验小组成员:

三年级小组同学

实验内容:

发现水的神奇之一:

毛细现象

实验器材:

烧杯、红色的水、窄条薄纸巾或棉面条

实验过程:

1.剪一条薄纸巾,把下部插入有颜色的水中。

2.用粉笔吸墨水。

 

实验现象:

红颜色的水沿着纸巾“爬”了上来。

粉笔被墨水染黑了

实验结果:

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小实验家实验活动记录表

记录人:

王旭日期:

2017年12月29日

班级:

四年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