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及特点.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48518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及特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及特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及特点.doc

《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及特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及特点.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及特点.doc

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及特点

          

 

从类型上看,中国古代建筑大体有宫殿、陵墓、寺庙和民居四类。

宫殿建筑以皇宫为代表,以高、大、深、严为特点。

高以突出之势显现帝王地位崇高,大以空间显示疆土和国威,深是纵深,严是排列严整,以显示帝王的尊严。

陵墓在显示已逝帝王威严的同时多了一份肃穆气氛。

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表现了秦灭六国的国威和一代暴君不可一世的气势;唐高宗和武后合葬的乾陵,则通过长约四公里的神道更多地表现了庄严和肃穆。

寺庙建筑由于特定的宗教信仰背景,主要体现了和谐、澄静、神秘的特点。

寺庙或建于都市,或筑于名山,正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营造出美妙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使人在和谐的氛围中亲近佛教。

民居反映了家族和睦、亲情融洽的居家文化,显得古朴而温馨。

从总体上看,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从一个侧面透视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一是群体组合。

四合院是四面合一的,如有数进院落,也是连成一体的。

皇宫宫殿的大和深,也是由建筑组群来体现的。

这是传统文化注重家庭团聚、国家一统的反映。

二是布局平整。

从周代开始,就已经有王室居中,左宗庙、右社稷、前朝、后市和居民四布的都市规划制度。

后世都城和寺庙往往以中轴为线,对称排列,均衡分布。

无论是皇宫还是民居内部,都按尊卑长幼的次序各有其所,不得混淆。

这是传统文化重礼、尊君、崇孝的反映。

三是封闭自守。

古代建筑虽有御敌、防盗的考虑,但其封闭形态也不能说没有自守自足的心理因素。

大到万里长城,中到护城河和城墙,小到四合院和客家圆形土楼,都反映了传统文化封闭自足、不待外求的一面。

信息来源:

云南省教育厅高教处组编.中西文化概述.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2版第168-16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