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特征及其调整.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48586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特征及其调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特征及其调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特征及其调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特征及其调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特征及其调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特征及其调整.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特征及其调整.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特征及其调整.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特征及其调整.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特征及其调整.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特征及其调整.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特征及其调整.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特征及其调整.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特征及其调整.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特征及其调整.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特征及其调整.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特征及其调整.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特征及其调整.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特征及其调整.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特征及其调整.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特征及其调整.doc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特征及其调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特征及其调整.doc(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特征及其调整.doc

学年论文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特征及其调整

[内容摘要]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结构上,均获得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贸易大国。

然而,我国对外贸易依旧存在着总体发展水平不高,结构比较落后等较为突出的问题。

本文结合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对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作以简要分析,并提出一些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调整策略。

[关键词]外贸商品结构;外贸方式结构;外贸区域结构;调整措施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openingup,especiallyfrom2001,ChinajoiningtheWorldTradeOrganization,China'sforeigntradehasdevelopedrapidlyeitherfromscaleorfromthestructure.Chinahasbecomesuchanimportanttradingpower.However,China'sforeigntradehashadsomeseriousproblems,suchasthelowoveralllevelofdevelopment,thelowstructureofdevelopmentandothermoreprominentproblem.ThispaperanalysesbrieflythestructureofChina'sforeigntradeonthebasisofthedevelopmentofChina'sforeigntradeinrecentyears,andputforwardsomestructuraladjustmentpoliciesofChina'sforeigntrade.

[Keyword]Commoditystructureofforeigntrade;modestructureofforeigntrade;Regionalstructureofforeigntrade;Adjustmentmeasures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197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为206亿美元,2004年突破万亿美元大关,2007年首次超过2万亿美元,达21738亿美元,2009年中国货物贸易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2010年全国进出口已达29727.6亿美元。

30多年间已增长了144倍,中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

中国的对外贸易额取得如此好的成绩,但是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不平衡问题却越来越多的显现出来。

对外贸易结构是指构成对外贸易活动的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相互联系,主要表现为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方式结构、对外贸易模式结构、对外贸易区域结构等。

本文将在分析近几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总体情况、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方式结构和区域结构等基础上分析我国外贸的结构问题,并提出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调整对策。

一、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总体情况

(一)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顺差依然很大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进出口贸易发展非常迅速,贸易顺差也逐年扩大。

据统计,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占世界贸易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少于1%,提高至2009年的8.7%。

2009年,我国进出口纵向比较虽然降幅较大,但横向比较依然是表现最好的国家之一,降幅远低于全球贸易降幅。

2009年我国出口总额上升至世界第一位,占全球出口比重由“十五”末的7.3%提高到9.6%;进口总额上升至世界第二位。

虽然受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进出口出现负增长,贸易顺差比上年减少1020亿美元,即便如此,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仍然保持了较大的贸易顺差。

2001年-2009年中国进出口总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2001-2009年中国进出口总体情况

金额单位:

亿美元

年份

进出口

出口

进口

总额

增速(%)

总额

增速(%)

总额

增速(%)

差额

2001

5096.51

7.5

2660.98

6.8

2435.53

8.2

225.45

2002

6207.66

21.8

3255.96

22.4

2951.70

21.2

304.26

2003

8509.88

37.1

4382.28

34.6

4127.60

39.8

254.68

2004

11545.54

35.7

5933.26

35.4

5612.29

36.0

320.97

2005

14219.06

23.2

7619.53

28.4

6599.53

17.6

1020.01

2006

17604.39

23.8

9689.78

27.2

7914.61

19.9

1775.08

2007

21765.72

23.6

12204.56

26.0

9561.16

20.8

2643.40

2008

25632.60

17.8

14306.93

17.3

11325.67

18.5

2981.26

2009

22072.2

-13.9

12016.6

-16.0

10055.6

-11.2

1961

资料来源:

中国海关统计。

(二)外贸依存度快速增长

1、我国外贸依存度的现状

外贸依存度,是指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总额相当于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进出口对我国经济的增长起了日益明显的推动作用。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我国外贸迅速增长,外贸依存度显著提高。

尤其是,2001~2006年我国进、出口依存度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从表2看,2001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连年上升,由38.5%上升至2006年的67.0%,出口依存度为36.9%,进口依存度为30.1%。

而世界各国的平均外贸依存度由1978年的9.8%到1990年升到36.7%,2000年又升到41.7%,直到2003年也才接近45%。

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较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增长过快,而且已明显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对比日本的外贸依存度,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21%-26%下降到80年代末至20%以下,基本上维持在3个百分点变化范围内。

世界范围内存在一个趋势,越是经济发达的大国,外贸依存度变动范围越小。

表2我国2001~2006年外贸依存度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外贸依存度/%

38.5

42.7

51.9

59.8

63.9

67.0

出口依存度/%

20.1

22.4

26.7

30.7

34.2

36.9

进口依存度/&

18.4

20.3

25.2

29.1

29.7

30.1

资料来源:

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

2.造成我国外贸依存度增速如此之快的原因

第一,我国的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较大,且以制造业为主。

第二,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发展程度较低,而且一直处于逆差状态。

单从国内GDP角度来讲,美国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超过75%,而我国的仅为33%左右。

第三,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当GDP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速,而对外贸易增速越快则外贸依存度越高。

3.要减小外贸依存度,必须要在对外投资以及扩大内需,扩展国内市场上下功夫。

如果从另一方面来讲,我国的对外贸易年均增速在10%左右,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速在7%左右来看,外贸依存度过高也不一定就代表着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系数会下降;同样,也不能说明国家的安全系数会上升。

关键在于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制定正确的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政策,建立规避外部风险的机制。

二、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分析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类商品在一国或地区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或地位,一般可分为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两大类。

一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反映出发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资源情况等。

(一)有形商品结构

1.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与分析

表3显示了2001年到2009年这段时期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从总体上看,2001年到2009年中国出口的初级产品所占比重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其比重从2001年的9.97%下降到2009年的5.25%.2001年到2009年中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其比重由2001年的90.1%上升到2009年的94.75%,工业制成品成为中国出口贸易的主要产品。

在中国初级产品出口中,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的商品类别是食品及活动物、饮料及烟类、非食用原料以及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

其中,食品及活动物的比重由2001年的4.80%下降到2009年的2.71%,饮料及烟类的比重由2001年的0.33%下降至2009年的0.14%,非食用原料的比重由2001年的1.57%下降到2009年的0.68%,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的比重由2001年的3.16%到2009年的1.79%。

而动物、植物油脂及蜡的比重变化不是特别明显。

在中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中,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的商品类别是机械及运输设备,其比重由2001年的35.66%上升到2009年49.13%。

而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的商品类别是杂项制品和未分类的其他商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从2001年到2008年明显上升,但与2009年略有下降,化学品及有关产品的比重变化不是特别明显。

表32001-2009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单位:

%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总值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初级

产品

9.97

8.76

7.94

6.83

6.44

5.46

5.05

5.45

5.25

食品及

活动物

4.80

4.49

4.0

3.18

2.95

2.65

2.52

2.29

2.71

饮料及

烟类

0.33

0.30

0.23

0.20

0.16

0.12

0.11

0.11

0.14

非食

用原料

1.57

1.35

1.15

0.98

0.98

0.81

0.75

0.79

0.68

矿物燃料

、润滑油

3.16

2.59

2.53

2.44

2.31

1.83

1.64

2.21

1.70

动、植

物油脂

及蜡

0.04

0.03

0.03

0.024

0.04

0.04

0.02

0.04

0.03

工业制

成品

90.10

91.23

92.06

93.17

93.56

94.54

94.95

94.55

94.75

化学品

及有关

产品

5.02

4.71

4.47

4.44

4.69

4.60

4.96

5.55

5.16

按原料

分类的

制成品

16.46

16.26

15.75

16.96

16.95

18.04

18.05

18.32

15.38

机械及

运输设备

35.66

39.0

42.86

45.21

46.23

47.09

47.39

47.13

49.13

杂项

制品

32.74

31.07

28.77

26.36

25.48

24.56

24.37

23.43

24.94

未分类

其他商品

0.22

0.20

0.22

0.19

0.211

0.25

0.18

0.12

0.14

资料来源:

根据《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0)整理

2.进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与现状分析

表4显示了2001年到2009年这段时期中国的进口商品结构。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除了2002年和2003年中国进口的初级产品所占比重略有下降外,从总体上看,2001年至2009年中国进口的初级产品所占比重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其比重从2001年的18.78%上升至2009年的28.76%.2001年至2008年中国进口的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其比重由2001年的81.22%下降到2008年的67.98%,只是在2009年略有上升,比重达到71.24%。

在中国初级产品的进口中,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的商品类别是非食用原料、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二者的比重分别由2001年的9.09%到2009年的14.00%,由2001年的7.17%上升到2009年的12.33%。

其他商品类别的比重变化不是特别明显。

在中国工业制成品的进口中,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的商品类别是化学品及有关产品和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化学品及有关产品的比重由2001年的13.18%下降至2009年的11.15%。

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的比重由2001年的17.22%下降到2009年的10.71%。

其他商品类别的比重变化不是特别明显。

表42001-2009年中国进口商品结构

单位:

%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总值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初级产品

18.78

16.69

17.63

20.89

22.38

23.64

25.42

32.02

28.76

食品及活动物

2.04

1.77

1.44

1.632

1.42

1.26

1.20

1.24

1.47

饮料及烟类

0.17

0.13

0.12

0.10

0.12.

0.13

0.15

0.17

0.19

非食用原料

9.09

7.70

8.26

9.86

10.64

10.51

12.34

14.74

14.00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

原料

7.17

6.53

7.08

8.55

9.69

11.24

10.97

14.92

12.33

动、植物油脂

及蜡

0.31

0.55

0.739

0.75

0.52

0.50

0.77

0.93

0.76

工业制成品

81.22

83.31

82.37

79.22

77.36

76.36

74.58

67.98

71.24

化学品及有关

产品

13.18

13.22

11.86

11.71

11.78

11.00

11.25

10.52

11.15

按原料分类的

制成品

17.22

16.43

15.48

13.19

12.29

10.99

10.77

9.46

10.71

机械及运输设备

43.94

46.42

46.72

45.00

44.03

45.11

43.16

39.00

40.57

杂项制品

6.19

6.71

8.00

8.93

9.22

9.01

9.15

8.62

8.47

未分类的其他

商品

0.69

0.53

0.31

0.27

0.30

0.26

0.26

0.39

0.33

资料来源: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0年)整理

3.进出口商品结构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有了极大的改善,可以说是在不断优化,但是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进出口商品结构仍然存在不平衡问题。

(1)出口商品结构档次及附加价值仍然呈现低级化

表52001-2009年中国出口分贸易方式金额单位:

亿美元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总值

2660.98

3255.96

4382.28

5933.26

7619.53

9689.78

12204.56

14306.93

12016.12

一般贸易

1118.81

1361.87

1820.34

2436.35

3150.91

4163.18

5385.76

6625.84

5298.33

加工贸易

1474.34

1799.27

2418.49

3279.88

4164.81

5103.75

6176.56

6751.83

5869.81

其他

67.83

94.82

144.88

217.45

304.27

423.80

617.83

907.79

848.49

资料来源: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综合司

在我国商品出口增长中,加工贸易起了主要的推动作用。

如表5所示,从2001年到2009年,商品出口总额中加工贸易所占比重在46.8%到55%之间,中国商品出口一半以上是通过加工贸易实现的,特别是机电产品出口2/3以上是通过加工贸易实现的。

另外,中国对美出口以纺织服装为主的格局已开始发生变化,计算机通信类产品出口份额在上升。

但是结合中国商务部的统计可以看到,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仍然是加工贸易类。

而且,我国出口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工业附加值不高,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重虽然逐年有所提高,2009年上升到31.4%,但其中绝大部分使用的是国外的核心零部件或者关键性技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出口比例仍很低,同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相比,仍然呈现低级化的特点。

(2)出口商品结构变化不合理

首先,劳动密集型产品特别是纺织品、服装、鞋类和玩具等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与世界出口商品结构和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不一致,而且该类商品的国际市场需求弹性小、竞争激烈,经常容易引起贸易摩擦,贸易条件恶化。

其次,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非常高,强化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低级化的特点;而加工贸易只能收取加工费,利润水平较低,此外,也对一般出口造成较大的冲击,影响一般贸易的出口效益。

(3)进口产品结构变化不合理

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导致我国进口产品结构不合理,“中高端”商品研制能力不足。

我国一直以来都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低端”位置,今年来这一状况有了改善,但是还是无法扭转这一劣势。

而且,我国国际市场供应不稳、全球性的资源争夺日趋激烈,使我国战略性资源产品的供应存在着不确定性和价格风险,对国家经济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因此,在发展我国经济,加快我国进出口发展的同时,还必须注意更进一步的优化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为我国的经济安全提供保障。

(二)服务贸易结构

由下表可见,2009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为286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

其中,出口1286亿美元,同比下降12.2%;进口1582亿美元,同比增长0.1%,出口和进口分别位居世界第五位和第四位。

从总体上,我国服务贸易处于逆差状态。

这之中仅有少数的行业如建筑服务、计算机与信息服务、咨询、广告和宣传处于顺差地位,绝大多数行皆处于逆差地位。

表62009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分项目情况

金额单位:

亿美元

项目

进出口

同比(%)

出口

同比(%)

进口

同比(%)

贸易差额

总计

2868

-5.8

1286

-12.2

1582

0.1

-296

运输

702

-20.9

236

-38.6

466

-7.4

-230

旅游

834

8.3

397

-2.8

437

20.9

-40

通讯服务

24

-22.1

12

-23.5

12

-20.5

0

建筑服务

154

4.8

95

-8

59

35.2

36

保险服务

129

-8.7

16

15.7

113

-11.3

-97

金融服务

11

25

4

27.1

7

23.8

-3

计算机和

信息服务

97

3

65

4

32

1.1

33

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

115

5.6

4

-29.9

111

7.6

-107

咨询

320

1

186

2.5

134

-1

52

广告、宣传

43

3.8

23

4.4

20

3.1

3

电影、音像

4

-40.5

1

-76.1

3

17.8

-2

其他商业服务

435

-11.5

247

-5

188

-18.7

59

注:

不含政府服务

资料来源:

国家外汇管理局

首先,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2009年,我国服务贸易额占整个对外贸易总额(含货物和服务)的13%,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外资流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等第二产业。

据不完全统计,服务产业利用外资约占全国外资流入总额的1/5左右,由于服务领域总体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影响了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制度的引进。

另外,中国大部分服务领域(如电信、运输、金融和保险等)主要以国有成份为主,缺少必要的市场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也延缓了中国服务产业的发展速度,造成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非均衡发展。

  其次,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项目和市场过于集中。

中国服务贸易收支主要集中在旅游、运输和其它商业服务,分别占服务贸易总收支的30%、24.5%和15.2%,合计占服务贸易总收支的69.7%.目前,中国服务贸易收支伙伴也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从国内地区发展情况看,上海、北京和广东等地区服务贸易规模较大,而中西部地区服务贸易所占份额极小。

服务贸易交易项目和地区分布的不均衡,形成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总体水平偏低、短期内难以有所突破的格局。

同时,由于服务贸易发展的多元化程度不够,导致中国服务贸易抗冲击能力较差,易受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影响。

  再次,高附加值服务产业落后,制度和技术的创新能力不足。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较快的项目集中在旅游、运输、金融、转口贸易、经营租赁等劳动密集型或资金密集型的低附加值项目上,而保险、计算机信息服务、技术咨询、专有权利和特许、广告宣传和电影音像等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服务项目,受制度、技术、知识和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三、中国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