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制品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48601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乳制品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乳制品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乳制品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乳制品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乳制品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乳制品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doc

《中国乳制品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乳制品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乳制品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doc

我国乳制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步快速发展,人民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乳制品以其独特的营养和保健功能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并成为我国农业中发展最快增长性最好的产业之一,乳制品业已成为我国的朝阳产业,乳制品行业的发展是关系到人民健康和国民经济发展,但是我国乳制品行业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过乳制品行业的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乳制品发展现状,指出我国乳制品存在奶源短缺,质量安全,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恶性竞争等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乳制品业;质量安全;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与营养知识的了解增加,对乳制品产生了很大需求,加上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使我国乳制品行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据行业年度报告,2003年我国规模以上乳制品企业561家,到2010年底,全国乳制品企业达736家,目前,我国涌现出一批具有相当规模和技术水平的乳品企业集团。

从市场格局来看,可以分成四大类:

一是以蒙牛、伊利为代表的全国性品牌;二是以新希望、维维、夏进、光明、为代表的区域性品牌;三是以北京三元、济南佳宝、南京卫岗、西安银桥等以本地省会城市为大本营市场的地方品牌;四是以法国达能、瑞士雀巢等为代表的外资品牌。

一、我国乳制品业存在的问题

(一)奶源短缺成为行业发展最大瓶颈

  从奶源上看,第一,奶源是乳制品行业必需的原材料,中国乳业一直就有“得奶源者得天下”的说法。

合格奶源的数量和分布是否满足市场需求是决定乳业成长性的首要关键。

比如近几年,蒙古大型草场大部分逐渐为蒙牛集团、伊利集团提供奶源,三鹿不得不从农户手中购买奶源,以降低成本,最终导致了三鹿问题奶粉事件。

第二,受制于我国牧草资源和饲料价格的上涨,奶牛的饲养成本日渐增加,通过奶牛数量外延式扩张提高牛奶产量已不可取,提高奶牛单产必须通过先进科技。

但我国奶牛单产很低的关键是奶业科技水平落后,先进技术推广困难。

奶业科技水平落后主要体现在奶牛良种繁育技术和奶牛饲养管理技术同国外领先国家存在巨大的差距。

一些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不得不从国外大量进口奶乳来缓解奶源短缺的状况。

(二)质量安全问题导致乳制品市场份额的减少。

从乳制品本身看,质量问题是制约中国乳制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质量安全隐患一直存在,可以说,乳品市场现状堪忧。

我国乳制品质量问题仍是层出不穷,2009年爆发了骇人听闻的三鹿奶粉事件,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2010年上半年,蒙牛公司被国家质检总局责令禁止向“特仑苏”牛奶添加致癌的OMP物质,而最近的激素事件使国产奶粉遭遇又一轮的信任危机,这也使国内乳制品行业市场份额的又一步减少,给进口奶粉让出大量空间①。

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居民消费时开始选择进口乳制品,来自南京和上海的海关数据显示,2010年1—7月江苏口岸累计进口乳制品3115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9倍。

上海海关累计进口乳制品9.7×10^4t,吨,价值2.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7%和57.1%。

进口乳制品的旺盛需求,是进口乳制品价格迅速上升,2010年1—7月上海进口乳制品平均价格为2319美元/吨,大幅上涨46.9%,其中进口奶粉3.7×10^4,同比增长41%,而七月份进口乳制品平均价格高达2702美元/吨,上涨70.8%,创下了08年4月以来的最高纪录。

曾经看见衣着褴褛的农民工在超市的奶粉面前犹豫了好久,最终还是拿起的是一包进口奶粉,这不仅是一位农民工兄弟的辛酸,中国普通劳动人民的辛酸,更是对中国企业家的质问。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产品差异小

我国乳制品业起步较晚,产品结构单一,以液态乳和奶粉为主,其中奶粉始终占据乳制品业大量生产份额而我国原奶基地的生产规模小产量少。

截至2010年底,原奶总产量为3633.4104t,人均原奶量为27.5kg/年,仅为国际平均水平的1/4左右由原奶到奶粉需要经过净乳杀菌浓缩干燥等过程,生产奶粉消耗的能源及损耗的营养比生产液态乳多几倍大量的原奶用于生产奶粉,导致生产液态奶乳酪等其他乳制品的原奶就更少,难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大量的液态乳和奶粉冲击乳制品市场,使得乳制品市场同质化现象严重,竞争激烈而乳酪干酪黄油等这类竞争较弱利润较高的产品微乎其微,尤其是深加工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产品更少,在国内基本没有生产虽然一些品牌乳制品企业正在积极招商引资,引进技术准备炼乳干酪等产品的生产,但收效并不明显②。

(四)恶性竞争影响乳制品企业

  很多企业为追求市场占有率,进行恶性竞争从而搅乱了国内乳品行业市场。

长期下去,将使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倒退。

主要表现在:

第一,以大企业为首发起的价格战愈演愈烈。

然而,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不能涨价,因为涨价就意味着失去市场份额.各种乳制品销售收入增加所带来的利润落后于各项成本费用上升所带来的利润下降。

第二,我国乳制品产业发展过快,产品市场供过于求。

事实上拉动牛奶及乳制品消费的主要是城镇居民。

亚洲乳业发展较快国家的经验表明,当人均消费量达到40公斤左右时,乳品消费的增速将显著下降。

而我国的大型城市人均消费水平已经非常接近这一标准,个别城市已经超过,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人均乳品消费量增长空间已经不大,2003年上海的人均乳品消费量已出现下滑。

这说明了大城市乳业市场经过多年的经营,基本饱和,已进入市场成熟期。

    

二、我国乳制品业发展的对策

(一)从源头抓起,加强奶源基地建设

第一,要加快规模化、标准化奶源基地建设。

通过规模化饲养技术的普及,实现良种与良法结合,提高奶牛的饲养水平和单产水平;通过推行畜牧业标准化,促进奶牛饲养技术规范的推广普及,进而提高鲜奶生产水平和标准化水平。

尽快把奶牛饲养业纳入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使科技真正变成现实生产力。

另外还要大力推广草原改良,人工种草和奶牛配合饲料。

首先要抓好草原的改良建设和退耕还草工作,尽快提高草原的产出能力和优质牧草的供应水平,优化牧草结构。

其次,要大力推广高产饲料作物,把青贮的种植和利用作为重要手段。

第二,要大力推进奶牛良种工程建设。

一方面要加强奶牛良种繁育体系,为扩大良种牛群,提高单产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奶牛配种记录与评价系统,实行良种牛检测登记制度,制定育种改良方案,做好选种配种工作。

尽快把奶牛饲养业纳入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使科技真正变成现实生产力。

  

(二)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乳制品质量安全

第一,加强奶源基地建设工作,促进奶牛饲养户由大群体小规模向小群体大规模、现代化经营模式转变,为乳制品企业提供优质的原奶;在生产过程中,乳制品企业也应引进先进生产加工设备、检验设备,确保乳制品营养成分、防腐剂、抗生素等比例正常。

第二,加强立法及国家监督管理部门的执法力度。

国家监督管理部门要完善法规及法规性文件,明确其执法的各方面具体而非笼统的内容,提高执法人员的科技专业水平,加大监管力度,建立乳品质量信息平台,及时向公众公布检测结果。

第三,加快消费者市场监督及反馈机制的形成与建立。

加强消费者协会的自身队伍建设,工作人员必须学通有关法律,懂得举证的内容,正确指导受害消费者;建立消费者协会、技术监督部门、工商部门和监测中心年度碰头会制度,互通情报,协调工作,改变一事多方管,有事没人管的状态③。

(三)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乳制品档次。

要改变以奶粉为主的产品格局。

针对当前乳制品的消费潮流,乳制品企业要大力发展液体奶的生产,特别是杀菌奶、双歧因子牛乳、酸奶、超长保质期奶(ESL奶)、果汁乳等产品;同时要引导消费需求,实行加工工艺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如干酪、奶油等产品,不断满足新的市场需要。

(四)立足自身品牌建设,避开价格恶性竞争

   首先,整个行业要加强沟通与合作,建立相关的行业机制,对乳制品的价格和质量进行相应的控制,特别是一些大型的乳制品企业要加强沟通,要把立足点放在企业自身的品牌建设和技术开发上。

其次,要加强整个行业的宣传与营销,最大限度的开发现有市场,并且不断的挖掘潜在市场,特别是要挖掘广大农村地区的乳制品的消费潜力,把整个乳制品行业蛋糕做大做强,做到多赢;另外还要大力加强科研和技术开发,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生产和大量的雷同现象,逐步形成自己的技术壁垒。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是加强自身的品牌建设,形成品牌优势。

在经营上,企业内部是个成本中心,品牌才是绩效中心。

如若企业建立的品牌不被顾客认可,那所有的资源投入和一切努力都只能是企业成本,而没有绩效。

例如发展速度最快的乳制品企业蒙牛,开始时也是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可是前两年,蒙牛做了“航天员牛奶”,“天然、自然”等品牌形象的宣传,消费者所认知的是“蒙牛=高品质牛奶”,现在蒙牛把单独的产品拿出来,将“酸酸乳”冠名“超级女生”-想唱就唱;将特仑苏特约供应迪士尼酒店等等,将品牌形象创造出来,并且在消费者头脑中形成该品类的第一印象,这些品牌建设的措施都使得蒙牛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乳制品企业。

结语

我国是乳制品生产大国,也是乳制品消费大国,具有最多的人口消费市场因此,乳制品业能否独立自主不断创新,关系到我国国民的食物安全与健康,也关系到乳制品业发展的方向。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状况已进入了“饱食时代”,正在向营养阶段过渡。

在这个关键的发展时期,及时正确地引导我国乳制品结构的改革和调整,促进乳制品行业的生产与消费的协调发展,对人民生活及国家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①刘成果.乳品质量安全是奶业的生命线[J].中国奶牛,2004.

②赵秋莲,李晓东.制约我国乳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问题[J]中国乳品工业,2003.

③李传威.乳品加工业可持续发展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

东北农业大学,2004.

参考文献

  [1]中国奶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编、中国奶业发展战略研究[M].武汉:

湖北科技出版社,1990.

  [2]刘成果.乳品质量安全是奶业的生命线[J].中国奶牛,200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