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县工业集中发展区产业规划.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48914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72 大小:3.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邑县工业集中发展区产业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大邑县工业集中发展区产业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大邑县工业集中发展区产业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大邑县工业集中发展区产业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大邑县工业集中发展区产业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大邑县工业集中发展区产业规划.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2页
大邑县工业集中发展区产业规划.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2页
大邑县工业集中发展区产业规划.doc_第8页
第8页 / 共72页
大邑县工业集中发展区产业规划.doc_第9页
第9页 / 共72页
大邑县工业集中发展区产业规划.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72页
大邑县工业集中发展区产业规划.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72页
大邑县工业集中发展区产业规划.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72页
大邑县工业集中发展区产业规划.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72页
大邑县工业集中发展区产业规划.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72页
大邑县工业集中发展区产业规划.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72页
大邑县工业集中发展区产业规划.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72页
大邑县工业集中发展区产业规划.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72页
大邑县工业集中发展区产业规划.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72页
大邑县工业集中发展区产业规划.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72页
大邑县工业集中发展区产业规划.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72页
亲,该文档总共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邑县工业集中发展区产业规划.doc

《大邑县工业集中发展区产业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邑县工业集中发展区产业规划.doc(7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邑县工业集中发展区产业规划.doc

大邑县工业集中发展区产业规划

引言

四川大邑工业集中发展区是四川省现代制造业示范区,也是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区,更是四川省着力打造的成都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渝经济区的重要节点。

参照成都市委、市政府“全域成都”的宏伟构想,根据《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四川省开发区发展规划(2008-2020年)》和《四川加快工业园区发展指导意见》的要求,结合《大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成都市大邑县城镇体系规划》以及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和《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等文件精神,按照“立足长远、科学规划、分期实施、科学发展”的思路,积极整合产业园区,优化空间布局。

为了更好地整合产业资源,延伸产业链,充分利用成渝经济区的辐射优势,积极承接灾后产业转移,推动大邑县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现拟将四川大邑工业集中发展区更名为“四川大邑经济开发区”,申列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总控制面积为28.8平方公里。

受四川省大邑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委托,特编制本发展规划。

72

第一章发展现状及比较分析

第一节发展现状

一、大邑县现状概述

大邑县地处成都平原西部,距成都市区37公里,地跨北纬30°25′至49′,东经102°54′至103°45′。

东北与崇州交界,东南与新津县毗邻,西南与芦山县、邛崃市相连,西北与定兴县、汶川县接壤,幅员面积1327平方公里。

全县辖20个乡镇,总人口514879人。

大邑县属于成都市区域经济的第三圈层,县域经济结构已由传统的农业型经济结构逐渐转变为工农型经济结构。

2007年全县完成GDP64.85亿元,增长13.5%。

全口径财政收入7.15亿元,增长80.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71亿元,增长127.3%。

工业增加值19.03亿元,增长19.7%;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8.86亿元,增长30.2%。

固定资产投资42.03亿元,增长48.7%。

引进市外资金24亿元,增长11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亿元,增长16.8%。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12726元,增长17.7%;农民人均纯收入5314元,增长14.3%。

大邑县坚持走优化发展第一产业、加快发展第二产业、积极培育第三产业的发展路线。

注重第一产业内部的增长质量和效益、调整产品结构、改进生产手段,努力做优第一产业;加大推动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的发展力度,促使该产业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在第二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培育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起步发展。

2007年,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成为地区经济的主导并得到较快发展,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显著上升;农业比重呈下降趋势;服务业比重保持相对稳定。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比例为23.1:

39:

37.9,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6.6%、18.7%、12.6%,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7%、52.2%、36.1%。

大邑县国民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增长情况见图1-1,三次产业增长情况见图1-2:

图1-1大邑县2004—2007年GDP、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

图1-2大邑县2004—2007年三次产业增加值

二、大邑工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大邑县工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

2007年,全县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58.8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85家,完成工业总产值39.9亿元,同比增长38.2%,占全县工业的67.6%;实现销售收入38.9亿元,同比增长35.9%,占全县工业的66.1%;入库税金2.04亿元,同比增长32.8%,占全县工业的91.8%;实现工业增加值8.86亿元,同比增长30.2%,占全县工业的46.58%。

其中,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有10家,利税总额上千万的企业有10家,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达138.3%,总资产贡献率为10.5%,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20.7%,资产负债率为58.8%,全员劳动生产率为59441元/人。

通过快速发展,大邑县已成为成都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经济总量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以机械制造(铸造)业、食品饮料业、服装纺织业、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药品制造业为主导的较为合理的产业布局:

1.机械制造(铸造)业

机械制造(铸造)业是大邑县的传统优势产业,主要企业有成都蓉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宁良公司和凯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成都和舜机械包装有限公司、宏立机械等;主导产品有汽车发动机缸体、空气滤清器、程控高压阀门、管道等,这些产品在国内市场均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

2.食品饮料业

食品饮料业主要包括酿酒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

其中,酿酒业是大邑县的传统优势产业,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批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主要企业有江口醇酒业集团有限公司、渔樵仙集团、龙川油业、天红食品、唐桥豆腐、兰田食品公司、邑丰榨菜、美绿食品有限公司等。

3.服装纺织业

服装纺织业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主要企业有成都裕邑丝绸有限公司、成都双星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成都芙蓉鞋业有限公司等。

4.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

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主要企业有天邑集团公司、享承科技、四川万能通信器材有限公司。

5.药品制造业

药品制造业主要包括同道堂药业、百草生物制药、圣诺科技、百信药业、科伦大药房、四川惠丰公司等企业。

三、大邑经济开发区现状

(一)概况

四川大邑工业集中发展区成立于2003年5月28日,2004年11月被成都市委、市政府确认为市属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之一,2005年11月被批准为“四川省现代制造业示范区”、“四川省工业循环经济试点园区”。

大邑经济开发区位于大邑县城东南面,沿成温邛高速公路两侧分布,距离成都市区41公里,总规划面积为28.8平方公里,近期规划面积为10.6平方公里。

现入驻企业110余家,建成面积4.5平方公里。

开发区按照“科技、生态、人文、环保、和谐”的思路定位,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有力结合比较优势,培育壮大以“以金属制品为主的机械制造业、以涂料为主的建工建材业、医药食品业、纺织服装业”为主的“特色产业集群”,积极探索“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初步呈现出资源共享、错位竞争、集群发展的新格局。

2007年,大邑经济开发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亿元,同比增长120%;完成工业投资15亿元,同比增长130%;完成技改投资12亿元,同比增长220%。

投产企业36个,实现工业增加值78908万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9个,实现工业增加值71585万元,增长62.7%,工业集中度达55.9%。

大邑经济开发区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已成为县域工业的新的增长极,为推动大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随着开发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承载能力加强,以及开发区品牌形象的树立,开发区将被打造为成都市“三圈层”的一流工业区。

(二)产业简介

在大邑县新的战略发展目标与产业集群的必然趋势下,按照成都市政府提出的“一区一主业”的规划要求,大邑经济开发区逐渐形成了以“轻工机械制造业为主导,建工建材、电子通讯为副业”的发展新局面。

1.轻工机械制造业:

以金属制品为主,以蓉新公司、凯西钢铁、贝根公司、和舜机械、科力铁、大宏立、成高阀门等为龙头。

其中,成都蓉新集团是西南最大的、占全国总量11%的小型汽车发动机缸体生产厂家及全国管道科研基地,其控股子公司贝根管道已于2004年12月正式投入生产,2007年销售收入31374万元。

蓉新集团的落户带动了开发区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结合各类专业技术、形成整体价值链的轻工机械制造产业集群逐渐成型。

2007年,轻工机械制造业的销售收入及工业增加值占整个开发区总的比重为57.62%、57.4%。

2.建工建材产业:

以涂料为主,以显明水泥、君子兰涂料等知名企业为龙头,是环保节能新型建工建材产业,是成都市唯一的建工建材工业园。

目前,广东省大型民营高科技企业集团巴徳士化工已落户开发区,吸引了广东嘉宝莉涂料、华隆、巴德富等知名涂料企业到开发区发展,紫荆花、多乐士、上海申得欧有限公司、上海美礼联化工贸易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也已表示明确意向落户开发区。

3.电子通讯产业:

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核心产业,目前的发展速度很快,已经成为发展最好的两个辅助产业,并且与轻工机械制造产业共同组成大邑经济开发区的“铁三角”。

4.食品医药业:

以谭鱼头、圣诺科技、同道堂、百草药业等知名企业为龙头。

福建兰田食品是全国最大的食品出口加工企业,带动了周边乡镇食用菌产业迅猛发展,目前开发区正依托兰田食品、绿盛食品、邑丰榨菜等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围绕8000公顷的无公害反季蔬菜、1200多公顷双孢蘑菇和年产15万吨的原酒、基酒等绿色食品资源,积极构建生态食品加工产业集群。

5.纺织服装业:

以浔兴拉链、双星、芙蓉、裕邑等知名企业为龙头。

双星工业园充分发挥了年产服装1000万套、帽子1000万顶、袜子1000万双和芙蓉鞋业年产3000万双鞋的龙头效应,吸引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的服装、鞋帽生产企业落户大邑经济开发区。

尤其是双星工业园和芙蓉鞋业两个重点项目的引进,带动了开发区制鞋、制衣、制帽等服装产业发展,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特色服装产业集群。

另外,大邑县天然气资源独具特色,依托川西北气矿最大油气田(火井气田)和大邑境内开采气田,日供气能力达100万m3,尚余20万m3的日供气能力。

依托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大邑经济开发区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逐步发展天然气化工产业。

(三)招商引资及项目促建

大邑经济开发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强化招商模式创新,突出“三重”招商,即一要突出凯西科技、恒泽动力、蓉新集团等重点企业,以商招商;二要突出广东、福建、浙江和川内等重点区域,主动出击,敲门招商;三要突出机械制造业、建工建材业、电子通讯业等重点产业,实行产业集群招商。

2007年,开发区共引进项目14个,完成协议投资10.3亿元,超年度目标2.3亿元;完成到位资金4.8亿元,超年度目标0.8亿元。

同时,大邑经济开发区还积极促建项目。

2007年开发区共促进了乘风阀门、建丰饰材等28家企业进场开工建设;促进了恒泽动力、显明水泥等20家企业建成投产。

项目开工率达94%,建成率达60%,投产率达55%,达产率45%。

(四)基础设施建设

大邑经济开发区已配套完成“三横六纵”的道路管网骨架网络,提供自来水、排污、电力、天然气、蒸汽、通讯、光纤以及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

2007年完成了110KV大树变电站建设并投入使用,顺利实施了开发区二期基础设施建设。

规划在2009年动工建设220KV苏场变电站和110KV王泗变电站,保障开发区电网配置规划为220KV。

目前,二期基础设施已完成道路8.6公里;电力线路18公里;排水管道8公里;形成了5565亩的承载能力。

规划在2009年动工建设3万吨水厂一座,城市污水处理二厂。

迄今为止,开发区已顺利完成基础设施施工,并顺利启动三期道路施工工作,架构基本形成,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基础设施能够满足产业集聚发展的需要。

四、开发区管理机构

四川大邑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得到了大邑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在认真学习、借鉴了其它园区的先进经验后,开发区加强了开发区机制和体制创新,由县委书记、县长和分管工业的副县长分别担任管理委员会主要领导,下设“一室三部两公司”,即综合办公室、项目促建部、企业服务部、综合招商部、担保公司、建设公司。

其中“一室三部”的主要职能包括:

1.综合办公室

主要负责开发区管委会内外协调、对外接待、公文处理、后勤管理、财务管理、日常工作督查、党务、政务的组织协调及安全防范保卫等工作。

下设2个科室,即综合科、财务科。

综合科主要职能是负责对外接待、上传下达及日常会务等工作;公文处理及日常工作督查;后勤管理、值班安排及车辆管理维护工作;内部安全防范及信访接待工作等。

财务科主要职能是负责管委会机关日常财务、土地款专户、专项资金及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编制和执行开发区年度财务预决算,组织收入;控制和合理安排支出及机关工资划拨工作;对担保公司和建设公司的财务监管工作等。

2.项目促建部

主要负责进一步做好签约企业的建设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作。

下设规划科、促建科和基建科。

规划科主要职能是负责开发区近期、中期、远期的规划、建设和环保计划,联系、协调并完成开发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编制和报批工作,协助县规划局制定开发区规划管理实施办法,组织规划的编制、审查、申报的实施;负责开发区项目的选址定点、规划放线,指导企业规划设计、审查企业建设方案并报批,负责办理开发区企业“一书三证”;负责对开发区企业规划建设的监督管理工作。

促建科主要职能是协调解决项目促建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负责开发区项目的立项审批和重大项目促建工作;负责办理项目的工程报建、施工许可证、建筑节能、抗震、人防、竣工验收以及工程档案管理工作;负责对开发区项目的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衔接,对建设项目进行环保初审,协助县环保局进行“三同时”监督,负责环保工程竣工验收等管理工作;协调县国土局负责开发区土地征用、出让、划拨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租赁、抵押等方面的相关工作。

基建科主要职能是负责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管理工作;协调国土局做好开发区基建项目用地涉及的征地、拆迁、农民安置工作;负责企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部门协调工作。

3.企业服务部

根据大邑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部署,企业服务部下设2个科室,即企业服务科、经济运行科。

企业服务科主要职能是负责开发区“一站式”服务工作,为开发区内企业办理相关证照、手续;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劳资纠纷、工伤处理等问题;为开发区企业提供海关、商检、外汇等衔接服务;协调开发区企业与职能部门、中介机构的关系;负责开发区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工作;负责开发区目标管理工作等。

经济运行科主要职能是制定开发区产业发展政策,编制开发区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负责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的统计和经济运行分析,每月向投资促进局、统计局、发改局报送相关材料;负责开发区重点目标、基础目标、特色目标等材料报送;完成开发区新增规模以上企业的目标;联系国税、地税等部门,掌握开发区企业入库税金、销售收入等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向省、市经委、统计局等部门报送报表和信息等。

4.综合招商部

主要负责协助部长、副部长做好招商引资工作,通过招商信息收信、整理、项目跟踪、引进,完成县上下达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

下设招商一科、招商二科、项目科。

招商一科主要职能是负责天津、成都地区的招商工作,通过联系天津市和四川省自行车行业协会、四川省汽车工程学会、湖北孝感商会等完成协议资金总额。

招商二科主要职能是负责福建地区的招商工作,通过联系晋江商会、闽南商会、南安商会等完成协议资金总额。

项目科主要职能是负责广州地区的招商工作,通过联系顺德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商会、中山市服装协会、宁波商会等完成协议资金总额。

县规划局、建设局等部门通过委托、授权等方式,实现了服务职能直接延伸,相关手续可在开发区直接办理;坚持“书记、县长每周现场办公制”,及时解决招商引资、项目促建和基础设施建设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通过机制创新,开发区内设机构更加精干高效,科室职能更加具体明确,办事效率更加规范提速。

大邑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按照“服务零等待、合作零距离、环境零投诉”要求,把优化服务水平作为“亲商双赢”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探索开发区企业在立项审批、开工建设、清障补偿等方面的办事流程,逐步完善“一站式、一条龙”服务体系;积极推行代理服务制,全过程跟踪落实项目进展,真正形成了“只要你投资,手续我来办,问题我来担”的发展氛围,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第二节开发区发展的比较优势

一、区位独特

大邑经济开发区所在的大邑县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经济圈(即大成都经济圈)西部、成都市域西部城镇发展轴线中部,地处成温邛经济发展走廊的中间地带,启承上启下的作用,可充分利用周边城市的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优势,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一方面,与温江、崇州、邛崃等区市县优势互补,参与中心城的分工协作与经济交往活动;另一方面,与邛崃共筑该轴线的西端结点,共同发挥市域西部区域中心的作用。

通过立足成都、面向全国,依据自己的特点,大邑经济开发区具备较好的区位条件。

大邑经济开发区在大邑县域的区位关系见图1-3,在成都市域的区位关系见图1-4,与成都其余工业园区的区位关系见图1-4:

图1-3大邑经济开发区在大邑县域的区位关系图

图1-4大邑经济开发区在成都市域的区位关系图

图1-5大邑经济开发区与成都其余工业园区的区位关系图

二、交通便利

大邑县位于成都半小时经济辐射圈内,距成都41公里,距双流国际机场35公里,距新津火车站46公里,距青龙场火车站50公里,距重庆港300公里,均有高速公路或高等级公路相连,是发展工业的理想之地。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成温邛高速的改造为大邑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带来了契机,既加强了与成都市中心城的紧密联系,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通道。

成温邛高速纵贯全境,与川西旅游环线、大邑第二通道联系紧密,并与大新路、大西路、安出路、三安路等五条县道构筑了县域内主干公路骨架。

全县公路四级以上里程现已达到1183.16km,其中国道18.503km,省道28.697km,一般县道228.47km,乡道907.49km,道路网四通八达,路面质量较好,为大邑与新津、双流及国际机场提供了便捷的交通联系,也为开发区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交通优势。

大邑经济开发区的交通现状见图1-6:

图1-6大邑经济开发区的交通现状图

三、基础设施完善

大邑基础设施已进入中国西部地区先进行列,水、电、气和通信配套,适宜企业发展。

全县水、电、气供应充足,富余量大,价格优惠。

大邑经济开发区更为企业落户提供了供水、排污、电力、天然气、蒸汽、通讯、光纤配套。

(一)供水

大邑县的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地表水20.45亿立方米/年,地下水为2.51亿立方米。

大邑县人均占有水资源居成都市最高,水能资源储藏量20.44万千瓦。

县城有三座自来水厂,均以地下水为水源,日供水能力可达4万立方米。

大邑经济开发区内取水和排水已形成完备的体系,管道均沿所有道路分布。

区内供水主管道管径为Φ300,支管管径根据企业需求确定并安装至企业用地界边。

(二)排污

大邑经济开发区内排污管道与污水处理厂相连。

排污支管沿区内支道分布,并与沿开发区主干道路分布的排水主干管道相通,主干管道管径为Φ1000,主管道与位于开发区东南侧的污水处理厂相通。

区内雨水管道沿所有道路分布,并就近接入河道。

(三)电力

大邑是1984年全国首批电气化试点县之一,大邑县电力资源居成都市之最,有大小电站64座,全部与省网并网,年总发电量可达10亿千瓦小时,可保证入驻企业全年365天满负荷生产。

大邑现有电网内拥有110KV变电站4座,即大树变电站、子龙变电站、栗子坪变电站和官渡变电站,主变7台,总容量23.9万KVA,110KV输电线路6条;35KV变电站11座,总容量为78450千伏安,35KV输电线184.488KM;大邑县境内现有小型水电站9座,已并入主网。

这使大邑县工业企业全年用电受“丰”、“枯”季节影响较小,高质量均衡供电。

大邑经济开发区内已有2条35kv的输电线路,4条10kv的配电线路,实行环网供电,充分保证用电可靠率不低于99.89%。

2007年10月建成的用量为2×4万KVA的变电站,专供区内企业用电。

区内供电线路主要为10KV线路,线路均沿道路分布;同时可根据企业需求另架设35KV线路至用地界边。

(四)天然气

大邑县城市燃气以天然气为主。

因地处成都平原西部,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作保证,已探明天然气储量为90亿立方米,其中浅层天然气已探明储量2亿立方米,城市供气管道直径为219毫米,日供气能力可达100万立方米。

县城内有1座配气站,5座调压站,输配管网110公里。

目前,中石油川西北气矿、中石化油气田西南分公司在大邑悦来和花水湾两地探采天然气,前期已探明大邑区块为大型油气田并形成产能。

大邑经济开发区拟投入1亿元建配气站、天然气管网和输气线路等。

燃气主管道沿区内主干道路分布,可跟据企业需求将用气支管接至用地界边。

(五)蒸汽

大邑经济开发区的恒泽动力是经四川省经委和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建设的环保节能项目,总投资3.4亿元,装机容量5.5万千瓦,年发电量3亿度,年供热能力120万吨,可为区内企业提供压力为8-10kg/cm2、温度200C°-250C°的过热蒸汽,每小时可供热150吨,完全能够满足区内医药、食品、印染、化工、造纸、机械、洗涤以及机关、医院、学校等企事业单位用于加热、烘干、蒸煮、消毒和空气调节。

恒泽动力全年可为供气半径3.5公里内的企业供热8000小时,所提供的热蒸汽既安全、方便、环保、还比燃煤锅炉节约1/3的生产成本。

(六)通讯

大邑县属于成都市电信本地网覆盖区域,现有2个电话交换局,5个模块局分别位于县城及董场、安仁、王泗、悦来,其余乡镇均采用光接入网收容,全县共有22个电信交换局、所。

全县已初步形成了区域城镇光缆通信网,具有无线与有线多种立体通信网络。

另外,中国铁通成都分公司大邑营业部已于2002年7月1日正式对外放号,其现有4个模块局,装机容量10000门。

大邑经济开发区内通讯线路四通八达,可全方位满足企业通信及信息需求。

(七)光纤

在光纤传输方面,大邑广播电视局下属有广播电视发射台3个,分别是静惠山广播电视发射台、五华山电视发射台、核桃坪电视发射台。

有线广播电视联网覆盖已达24个乡镇。

大邑县CATV网络分为城区网络、乡镇网络;光接点分布在城区15个、乡镇35个。

对大邑各乡镇全部实现了以光信号为主的有效覆盖,完成了与省、市以及相近区(县)的光纤互联,增加了传输信号的进出口路径。

大邑经济开发区内光纤电视线路沿所有道路分布。

四、生产要素充足

(一)能源要素

大邑是全省能源大县,在漫长的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以非金属矿为主的矿产资源,主要煤、浅层天然气、页岩、硫铁矿、铅锌矿、芒硝等矿产资源。

其中,有煤总储量1.5亿吨,天然气1000亿立方米以上,页岩27亿立方米,泥炭总储量141.81万吨,岩盐总储量103万吨,花岗石130亿立方米等,四川名泉大飞水矿泉日出水量达2万吨,另外还有地热资源。

这些能源为大邑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是大邑经济开发区相较于其它工业园区所具有的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二)土地要素

大邑经济开发区远景规划总面积为28.8平方公里,近期规划面积为10.6平方公里(含弹性用地1.2平方公里),已完成4.5平方公里建设。

土地成本较低,企业用地规划空间大,潜力大,完全能够满足入驻企业的用地需要。

(三)人力资源要素

大邑县有近30万青壮年劳动力,每年有3万多人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

四川联合经济学校和成都技师学院可为企业量身培养或定向培训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劳动力成本较低,月工资比成都市一二圈层平均低200-400元。

这些为开发区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产业工人和较低的劳动力成本。

(四)物流要素

大邑经济开发区已经与成都市长途汽车运输集团公司合作成立了成都市大邑长运物流有限公司。

该公司拥有丰富的运力资源、完整的货运网络和完善的运输保障体系,可为区内企业提供海铁联运、江海联运业务,快速、安全、低价地为企业提供物流服务,仓储和货运价格与市场价格持平或略低。

第三节开发区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成渝经济区的辐射效应

随着国家宏观战略布局的调整和西部大开发向纵深推进,国家将成渝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纳入了国家重点区域布局的范围,2007年在成都、重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面试点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

成渝经济区地处我国西部12省市区的核心地带,是继我国20多年来引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区之后的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

成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