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温扩能改造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49177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温扩能改造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金温扩能改造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金温扩能改造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金温扩能改造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金温扩能改造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金温扩能改造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金温扩能改造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金温扩能改造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金温扩能改造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金温扩能改造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金温扩能改造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金温扩能改造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金温扩能改造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金温扩能改造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金温扩能改造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金温扩能改造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金温扩能改造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金温扩能改造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金温扩能改造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温扩能改造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

《金温扩能改造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温扩能改造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金温扩能改造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

金温扩能改造工程质量创优规划(待修改)

1制定原则

落实上海铁路局建设工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谐铁路建设新理念,坚持“科学决策、精心组织、规范管理、制度保障”的建设原则,依靠科技进步,坚持技术标准,依靠技术创新,推行样板引路,强化现场管理,创建精品工程。

2制订目的

确保金温扩能改造工程建设质量,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提高社会效益,促进工程质量向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为把金温扩能改造工程建设成精品工程而不懈努力。

3适用范围

本规划适用于金温扩能改造工程建设全过程及所有参建单位。

4工程质量和创优目标

4.1质量目标

全线工程质量符合国家、铁道部有关标准、规范和设计文件要求,整体质量达到国内客货共线铁路先进水平,并经得起运营的检验和历史的考验。

具体指标为:

4.1.1.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杜绝质量事故。

4.1.2.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其中桥梁隧道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不低于100年,无砟轨道使用寿命不低于60年。

4.1.3.开通速度达到设计目标值。

4.1.4工程建设符合国家规划、环保及水土保持、节能和新技术应用等要求。

4.1.5竣工文件真实可靠,规范齐全,实现一次交接合格。

4.2创优目标

4.2.1指导思想:

源头把关、过程控制、精细管理;安全、优质、高效建设,一次成优;以创优规划为契机,加强金温扩能改造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实现建设目标。

4.2.2全线综合工程整体质量达到铁道部综合工程优质标准,全线21项重点单项工程为重点创优项目,达到单独申报条件(详见附件)。

5创优计划和申报原则

金温扩能改造工程质量创优分为企业、省部级和国家级。

5.1企业级奖

5.1.1设计企业优秀勘察设计奖

设计单位要争创本企业或其上属集团公司的优秀勘察设计最高级别奖。

5.1.2施工企业优质工程奖

各施工单位要争创本企业或其上属集团公司的优质工程最高级别奖。

5.2省部级奖

5.2.1铁路优质工程勘察设计奖

全线总体设计和重点工程设计达到铁路优质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标准。

5.2.2铁道部火车头优质工程奖

全线综合工程质量达到铁道部火车头优质工程一等奖标准,其中4项单项工程为重点争创铁道部火车头优质工程奖项目(见附件)。

5.2.3沿线省市优质工程奖

部分单项工程争创沿线省市创优工程。

5.3国家级奖

5.3.1全线总体设计达到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奖标准。

5.3.2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

全线综合工程质量达到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标准,选择7项工程重点争创中国建设鲁班奖(见附件)。

5.3.3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全线综合工程整体质量和技术水平达到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标准,选择5项工程重点争创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见附件)。

5.4申报原则

5.4.1全线总体设计和重点工程设计由负责设计单位申报。

标段内的单项工程由施工单位自行申报,建设、设计、监理单位协助。

5.4.2申报的渠道

5.4.2.1铁路优质工程勘察设计由设计单位向铁道工程协会申报;全国优秀勘察设计奖由铁道部建设管理司推荐申报。

5.4.2.2企业级优质工程向主管部门申报。

5.4.2.3部级优质工程向铁道工程协会申报;省部优质工程向省市协会申报。

5.5申报资料收集

5.5.1申报国家、部级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的有关资料由设计单位收集。

5.5.2申报优质工程奖的各项记录和影像资料由各参建单位自行完成并派专人编目保管,其中施过程中的试验、检测、测量、检验评定等资料按公司统一格式填写存档,影像资料要采用高清晰度的录像机进行录制,保证其清晰度,采用DVD光盘刻录。

6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6.1公司成立创优领导小组,总经理任组长,各副总经理为副组长,各部门主任、副主任为组员。

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公司安质部。

创优领导小组负责指导、监督、检查全线创优工作。

6.2各工程指挥部、监理项目部均应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和管段工程创优工作的具体实施。

6.2.1咨询机构。

负责全线设计审核工作,严格施工图审核,及时提出优化建议,督促设计单位完善设计,确保施工图设计无缺陷;对重点工程进行技术资询和质量把关,确保关键技术的应用和实施效果。

6.2.2监理单位。

优化创优项目监理实施细则,严格过程监理,把好施工质量检查验收关,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创优规划和实施细则;负责有关监理资料的编制、归档和提交工作.

6.2.3勘察设计单位。

编制设计创优规划,做好现场设计配合工作,及时解决现场存在的问题,根据咨询审核意见、施工现场出现的问题以及公司的要求,不断优化施工图设计,确保工程质量。

6.2.4施工单位

6.2.4.1在指挥部领导中确定一名质量负责人和一名技术负责人(总工程师),专门负责创优工程的质量和技术工作,强化创优工程施工过程的检查。

6.2.4.2全面负责管内创优项目的组织实施,对每项创优工程,均应在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编制专门的创优项目实施细则,报监理审核和公司批准后实施。

6.2.4.3及时将“四新”技术成果纳入施工作业指导书,提高工艺水平,提高工装水平,确保施工质量;要强化过程质量管理,提高自控能力,确保每道工序合格,确保工程内实外美,确保每项工程质量指标达到优质标准。

6.2.4.4负责施工过程质量记录、技术文档、影像资料清晰,确保申报材料规范齐全。

6.2.4.5专业检测单位.采取分段循环检测流程,实行分组定人管理,及时开展桩基检测工作,准确评判桩基质量,提交科学的检测报告。

7主要保证措施

各参建单位必须坚持高标准起步、高质量建设、高效率推进,以标准化管理为手段,按照“六位一体”管理要求,精心组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心管理,努力把金温扩能改造工程建设成质量精品、技术创新、资源节约、环境优化、社会和谐的世纪工程。

7.1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7.1.1质量实行四化控制。

7.1.1.1实行质量控制标准化。

根据标准化管理要求,结合现场实际,全面开展标准化建设管理.制定质量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参建各方质量责任,规范质量管理程序;实施全员培训,提高参建人员素质,严格持证上岗制度;制定合格供应商条件,严格物资设备准入制度;制定主体工程施工实施细则,统一技术标准,规范施工程序,提高工艺水平和工装水平。

编制作业指导书和关键工序操作要领,使现场施工操作和质量控制规范化。

7.1.1.2实行质量控制数据化.全线各工程指挥部试验室和各监理项目部试验室要确保检测频率符合要求,做到用数据控制质量,用数据评判质量。

7.1.1.3实现质量管理信息化.以信息采集促工程质量,以质量信息改进质量管理.建立全线信息管理系统,完善质量管理模块功能,提高质量管理和质量记录信息化程度;隐蔽工程采用影像记录与书面记录并举,建立影像记录档案,实行质量记录定期集中归档管理制度,确保工程质量追溯有据;对沉降变形观测、轨道施工等工序采用现场检测、电脑采集和处理、系统评估,评估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7.1.1.4实行质量控制专业化。

要求工程用混凝土全部采用自动计量、集中搅拌生产工艺,确保混凝土质量得到全面控制。

对拌合站实行统一验收标准,合格一座验收一座投产一座。

混凝土拌合站的原材料检验、全自动计量系统和搅拌时间自控系统均实行专岗专人管理,保证混凝土生产质量.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灌注施工由专业科研单位进第三方咨询指导;重要材料或重大设备实行驻厂监造;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工作由专业单位进过程咨询指导和评估,确保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客观、公正、准确,为下道工序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7.1.2严格执行各项质量管理制度。

7.1.2.1工程材料质量监控制度。

严格供应商(厂家)名录资质审查,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在合格供应商(厂家)范围内进行招标,重要材料和构件实行驻厂监造。

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按规定分别进行材料进场和过程检验,并提供检测报告.不合格材料及时清退,严禁使用。

7.1.2.2检测试验机构许可制度。

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自建的试验室、混凝土拌合站、预制梁场等均需要报请公司,监理单位组织初验,公司组织复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需要委外检测的检测机构必须经监理单位和公司审查合格后方可实施委外试验。

7.1.2.3工程质量检测试验制度。

施工单位必须按规定项目和频次进行工程质量检测试验,凡需见证试验的项目必须由监理工程师在场监督下进行,并由监理人员在试验报告上加盖见证试验印章和签字;监理单位必须按规定的频次进行平行检验。

公司统一招标选定检测单位进行第三方检测,施工单位给予配合,监理单位进行过程见证,公司进行监督。

7.1.2.4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制度。

监理单位应及时组织对检验批、分项和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制度;施工单位在每道工序完成后,要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到场进行检查和签字认可;凡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中规定需要设计人员参加的工序检查或验收,应由监理工程师会同设计人员一并参加。

未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并签字的工序,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公司组织施工、设计、咨询、监理单位对各标段内的单位工程进行验收。

7.1.2.5质量保证措施审批制度。

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应将工程质量保证措施﹙方案﹚报监理单位审批,关键或重要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中涉及理论计算的,应报咨询单位进行检算审核。

7.1.2.6施工过程实施质量“三检”制度。

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工程质量“三检”制度﹙自检、互检、交接检﹚,如实填写检查记录,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检;监理单位要严格过程质量监理,强化关键工序旁站监理,及时到现场进行检查验收,并履行签字认可手续,杜绝不合格工程进入下道工序。

7.1.2.7工程质量报告制度。

工程质量报表由各施工单位向公司报送。

发生工程质量事故后,应按规定及时逐级上报,开展调查和处理工作,并妥善保管有关资料。

7.1.2.8质量管理责任人登记制度。

各参建单位在进场后,各参建单位主要管理责任人要进行登记并上报公司,主要人员包括: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安全、质量管理主要负责人;设计单位现场配合主要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安全、质量管理主要负责人;咨询单位项目经理,总咨询师,安全、质量管理主要负责人。

7.1.2.9技术质量培训制度。

公司组织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主要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并进行考核发证,提高参建各方人员的综合素质。

各参建单位要加强过程培训,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把技术质量培训工作常态化,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确保全体参建员工人人参加培训,做到先培训后上岗。

7.1.2.10质量应急预案制度。

在全线质量管理和控制中,各参建单位应结合工程特点,制定质量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质量责任人,建立领导值班和及时上报制度,保证每道工序质量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或苗头。

7.1.2.11质量保证资料定期归档制度。

为保证质量资料能及时、真实反映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情况,杜绝人为更改现象,要求工程质量资料实行定期集中封存保管,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把基层工区﹙组﹚每月的各种工程资料全部集中到各自工程指挥部、监理指挥部统一封存保管,要求每月10日前完成上月资料归档,并做好移交目录签认。

同时各工程指挥部、监理指挥部部将集中封存工程资料的电子版﹙或扫描件﹚交公司备案,确保各项工程内业资料始终处于规范有序状态。

7.1.3采用技术措施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7.1.3.1严格设计文件与施工图审核。

勘察设计文件及施工图必须经咨询审核合格后,方可正式印刷交付;经审核盖章后,方可发放用与施工;参建各方在施工中发现的设计问题,要及时报告,并按程序及时处理。

7.1.3.2优化施工组织方案。

各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要做的科学、可行、可控、重点先行、分段实施,合理确定工期,杜绝赶工期现象。

各参建单位要配齐配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质量检查人员、试验人员及格工种人员,配齐满足工程质量控制需要的各种施工设备,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以一流的施工设备保证施工工艺质量。

7.1.3.3认真做好施工测量工作。

施工单位严格执行高速铁路精密测量有关标准,配齐专业人员和测量仪器设备,确保加密点和导线控制网的精密度达到高速铁路的要求;监理单位认真做好测量复测工作,按规定比例进行重点抽查,确保工程测量准确无误。

7.1.3.4应用“四新”成果保质量。

积极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禁止采用淘汰或落后的施工工艺、材料或设备,以技术创新提高施工水平和保证工程质量创优。

7.1.3.5严格过程质量验收。

强化每道工序质量检查验收,不合格的不准转入下道工序。

对路基地基处理、桥梁桩基处理、隧道开挖变形等关键工序实行验收许可制度,由公司组织咨询、监理、设计和施工单位进行共同评估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对路基预压沉降、桥梁工后沉降等进行定期验收评价,待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7.1.4实行试验先行,样板引路,带动全面创优。

7.1.4.1正式施工前,应按验收标准要求做好试验工程施工,总结技术参数、工艺标准或验证设计承载力,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统一标准、统一工艺,通过样板施工试验,推广经验,以点带面,实现全面创优。

7.1.4.2公司制定优质样板工程相关管理办法,明确评选规模、评选标准、申报及评选程序、奖励与处罚等,坚持又好又快,确保符合条件的工程成熟一项,评选一项,及时鼓励创优先进单位,激励全线参建单位的创优积极性。

选择一批重点工程创优,以点带面,带动全线工程整体创优,确保全线工程建设整体质量达到一流高速铁路的水平。

7.1.4.3主攻重点创优工程项目,实施全面创优。

根据全线工程特点,确定各工程类别的重点创优工程项目。

7.2安全保证措施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安全责任制,严格规范作业、文明施工,建设安全工程、和谐工程。

7.2.1各参建单位要以人为本,积极贯彻国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GB/T28001-2001﹚,关注参建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确保每个岗位的工作环境安全可靠。

7.2.2坚持安全教育培训,坚持安全警钟长鸣,牢固树立“安全记我心中、事故消我手中”的思想,落实岗前、岗中、岗后安全三教育,保证特殊工种必须全员培训合格和持证上岗。

7.2.3坚持重大安全技术方案审批制度。

施工单位应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个安全因素进行识别,根据危险源识别等级,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或预案。

尤其对跨江跨河、跨既有铁路和公路、穿越浅埋地层隧道、起吊运架等施工方案,必须坚持严格审批制度,报公司进行评审,确保各种安全防护方案万无一失。

7.2.4.严格过程巡查制度。

各单位设置安全检查机构和安全员,实行分片定点安全包保责任制,强化现场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和消灭安全隐患,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7.2.5严格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安全措施不到位或安全人员配置不够的不准施工,施工人员未经安全安全教育不准上岗。

对安全责任实行最严厉的责任追究制度。

7.2.6严格职工居住区的安全防范工作,重点做好火灾、食物中毒、煤气中毒、交通事故、易燃易爆事故等预防工作,保证现场施工人员人人平安健康。

7.3环保保证措施

7.3.1各参建单位要牢固树立环保意识,积极贯彻国家环境管理体系标准﹙GB/T24001-2004﹚,保护环境。

7.3.2严格设计审查,保证环保措施“三同时”。

设计单位严格按照国家批复文件和要求进行环保措施设计,充分考虑宁杭客专沿线的特殊性,全面做好环境评估工作并得到有关主管部门批准,使环保工程设计和工程环保措施满足国家要求。

7.3.3施工单位严格按设计要求做好环境工程的施工,严格按国家和地方政府要求做好施工中的环保措施,对大临工程和正式工程施工中的污水、泥浆、弃土等认真做好排放、掩埋工作。

7.3.4监理单位要设置专门环保监理人员进行监理,确保施工过程符合环保设计,确保各种施工措施和方法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环保要求。

7.3.5各参建单位切实做好职工居住地的生活污水、垃圾等排放工作,严格按有关要求进行处理,不给当地人民群众留下任何环境污染源,做到工程优质,环境优美。

7.4投资控制措施

7.4.1严格控制设计标准、工程内容和建设用地。

严格执行国家批准的建设工程标准。

在大临工程建设中,尽可能少占地。

在工程设计中,坚持以桥代路原则,尽可能减少永久占地,节约土地。

7.4.2规范设计变更程序,严格投资控制,确保投资控制在国家的批准范围内。

7.5进度保证措施

7.5.1施工单位严格兑现合同承诺,配齐各种施工资源,严格按全线施工组织设计有序推进。

7.5.2加大与沿线地方协调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支持,强力推进征地拆迁工作,为施工单位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

7.5.3加快和优化勘察设计工作,确保施工图设计满足现场施工环境。

7.5.4按期进行验工计价,按期拨付建设资金。

7.6技术创新保证措施

7.6.1积极推进全线技术创新工作,选择一项单项工程为重点技术创新工程,落实各方责任,。

7.6.2大力推广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新技术在宁杭高速铁路建设中的应用,提高工程质量创新的科技含量,用科技手段保证工程质量。

7.6.3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用先进的工艺、先进的技术、先进的设备确保工程质量。

8检查与考核

8.1检查机制

8.1.1公司应加强现场质量检查和指导,定期开展质量创优检查活动,督促各参建单位规范现场质量管理和操作行为,提高质量控制和管理水平,指导创优活动规范、有序推进。

组织各参建单位落实质量安全监督部门整改意见。

8.1.2设计质量是保证工程创优的前提,设计单位必须保证工程设计质量。

设计人员要精心施工图设计,消灭差、错、漏、碰;要深入施工现场,及时了解和掌握设计意图的执行情况,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优化设计;要按时参加工程检查和隐蔽工程地质情况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8.1.3施工单位是实现创优目标的责任主体,必须依靠提升质量自控能力来保证施工质量。

严格执行“三按九不”制度,即按设计文件施工、按工艺规程操作、按验收标准检验;人员未经培训合格不准上岗、设备仪器未经鉴定合格不准使用、开工条件未经审查合格不准开工、工程未经换手测量合格不准动工、工序未经技术交底不准施工、原材料未经检验合格不准使用、上道工序未经检查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隐蔽工程未经检查不准覆盖、工程未经检查合格不准验工计价。

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即工班完成后自检、工班之间交接和专职质检工程师检查。

严格工序报检制度,每道工序完工并自检合格后,填写检查记录表,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需要设计人员参加检查的工序,由监理工程师会同设计人员共同检查验收,只有经监理工程师签字合格,才可以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8.1.4监理单位是实现创优的重要把关者。

在施工前必须进行施工图现场核对,主要核查工程结构尺寸和位置是否与现场相符、工程量是否与工程结构吻合,发现问题及时向设计单位反映。

要实施全过程巡视检查,及时做好检查记录和监理日记,详细记录本人每天的监理工作。

对隐蔽工程和关键工序派员进行全过程旁站监督,并做好旁站记录。

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发出指令进行纠正,并跟踪验收。

对公司提出的问题,要督促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反馈给公司。

9.创优目标一览表(附表)

附表

金温扩能改造工程创优目标一览表

序号

工程名称

工程规模

计划开竣工时间

计划创优目标

施工单位及负责人

联系人及电话

金温扩能改造工程工程国家级创优规划目标

1

L2联络线跨沪昆铁路特大桥

本桥起点里程L2DK00+371.40,终点里程L2DK02+380.00,全长2008.6m。

该桥与沪昆铁路、杭长铁路交叉、并行,所过处河流、水塘较多。

2010年10月12日~2012年4月12日

国优

罗建18857903188

周仕波13819998135

2

新店特大桥

起屹里程:

DK52+045.55-DK54+555.76,桥长2507.28米,64-32m+3-24m孔简支梁,有二处连续梁,其中(40+64+40)m跨南溪,(48+80+48)m跨规划东永高速公路,并且桥墩高,将近30米。

2010年11月1日~2012年3月22日

国优

赵喜科

18705798281

顾轩

18705798297

3

跨金丽温高速2#特大桥

起屹里程:

DK54+610.91-DK57+567.27,桥长2923.46米,76-32m+4-24m孔简支梁,连续梁为跨金丽温高速公路及南溪的(60+100+100+60)连续梁,并且桥墩高,将近40m。

2010年11月1日~2012年4月30日

国优

赵喜科

18705798281

顾轩

18705798297

4

帧埠特大桥

全长1149.75m,横跨国道、高速公路和大溪,在靠近温州方向由二线变四线。

2010年11月1日~2012年8月31日

国优

邹德松

13567626806

王建强

13799751682

5

大溪特大桥

全长611.69m,全桥跨四条水泥路与大溪航道,与既有石帆大桥斜交。

2010年11月1日~2012年6月30日

国优

邹德松

13567626806

王建强

13799751682

6

石门洞隧道

起屹里程:

DK122+099~DK127+075,全长4976米。

国优

田精斐

15157859863

晏长坤

18606788649

7

松子头隧道

起屹里程:

DK131+780~DK136+722,全长4942米。

国优

田精斐

15157859863

晏长坤

18606788649

8

泽雅隧道

泽雅隧道为一全长12030m的双线隧道,隧道设斜井两座,横洞一座,长度分别为1360m、1255m和740m,是金温铁路上最长的隧道和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

24个月

国优

王忠双13968801382

周云娥

18911350393

金温扩能改造工程省部级创优目标规划

1

东阳江特大桥

桥全长1505.55m,桥跨结构为2(9-32m+1-24m+(32m+48m+48m+32m)+18-32m+1-24m+2-32m+(48m+80m+48m)+2-32m+1-24m+2-32m),其中24m桥跨3孔,32m桥跨33孔。

2010年11月1日~2011年7月1日

铁道部火车头优质工程

黎咏泉

13957997091

郑诗书

15958962221

2

跨金丽温高速公路1#特大桥

全长2793.62m,本桥是金温线的重点控制工程之一。

2010年9月10日~2011年8月30日

铁道部火车头优质工程

陆业传13575918855

黄应龙

13575913288

3

汤村隧道

全长9642m,是金温线铁路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

2010年9月10日~2012年9月30日

铁道部火车头优质工程

陆业传孙如幂

1357591885513738945588

黄应龙王军

1357591328815868993688

4

永康江特大桥

桥长8709.68米,214-32m+15-24m+1-40m简支梁。

共有7处连续梁,其中(40+56+40)跨既有金温铁路,(48+4*80+48)跨永康江,(48+2*80+48)跨永武二线,(32+48+32)跨五金大道,2-6×32m道岔连续梁。

2010年11月1日~2012年2月17日

保部优

创国优

赵喜科

18705798281

顾轩

18705798297

5

坑口西隧道

起屹里程:

DK57A+393-DK61+613,隧道长4220米,Ⅱ级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