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养殖项目可研报告.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49214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36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龙虾养殖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小龙虾养殖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小龙虾养殖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小龙虾养殖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小龙虾养殖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小龙虾养殖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小龙虾养殖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小龙虾养殖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小龙虾养殖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小龙虾养殖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小龙虾养殖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小龙虾养殖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小龙虾养殖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小龙虾养殖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小龙虾养殖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小龙虾养殖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小龙虾养殖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小龙虾养殖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小龙虾养殖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小龙虾养殖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龙虾养殖项目可研报告.doc

《小龙虾养殖项目可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龙虾养殖项目可研报告.doc(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龙虾养殖项目可研报告.doc

镇远县涌溪小龙虾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二0一八年二月十二日

目录

第一章 项目概况 1

1.1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 1

1.2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1

1.3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 1

1.4项目总投资 1

1.5资金筹措 2

1.6建设期限 2

1.7运行费用 2

1.8项目效益 2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

2.1项目背景 2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

2.2.1项目建设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强渔业后劲的需要 3

2.2.2项目建设是调整水产品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需要 4

2.2.3项目的建设是保护资源和生产无公害商品虾的需要 4

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5

第三章 市场供求分析与预测 5

3.1项目区渔业发展现状 5

3.2项目生产发展的前景 6

3.3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7

第四章 项目地点选择分析 8

4.1项目选址 8

4.2建设条件 8

4.2.1自然条件 8

4.2.2水质条件 8

4.2.3交通条件 9

4.2.4土地条件 9

第五章 工艺技术与设备设施 9

5.1小龙虾生物学特性.......................................9

5.2技术路线 12

5.3亲本选育工艺流程 13

5.4繁殖工艺技术方案 14

5.5人工增殖 14

5.6小龙虾池塘养殖......................................22

5.7病害防治.............................................28

5.8主要设备设施选择 32

第六章 项目建设的目标 32

6.1总体规模 32

6.1.1统一规划原则 32

6.1.2节约投资原则 32

6.1.3资源利用原则 32

6.1.4遵循规律原则 32

6.1.5效益联动原则 33

6.2建设目标 33

第七章 项目建设内容 34

7.1土建工程 34

7.2配套实验仪器 36

7.3配套渔机用具 37

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37

8.1投资估算 37

8.2资金筹措 40

第九章 项目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 40

9.1项目建设期限 40

9.2项目实施进度 40

第十章 环境保护 41

10.1环境保护 41

10.1.1环境现状 41

10.1.2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41

10.1.3环境保护措施 42

10.2节能 42

10.3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 43

第十一章 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与建成后的运行机制 44

11.1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 44

11.1.1建立专班,实行层层负责制 44

11.1.2实行项目招标、投标制 44

11.1.3实行建设监理制 44

11.1.4项目财政资金,严格执行政府采购规定,纳入管理 45

11.2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管理 45

11.2.1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 45

11.2.2人员培训计划 45

11.3项目运行费用 47

第十二章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 47

12.1项目建成后的生产能力及经济效益 48

12.1.1项目建成后新增固定资产能力 48

12.1.2项目建成后的生产能力及经济效益 48

12.2社会效益...........................................48

12.3生态效益...........................................48

12.4风险及防范措施 49

镇远县涌溪小龙虾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项目概况

1.1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

项目名称:

镇远县涌溪小龙虾繁育基地

建设性质:

新建

建设地点:

镇远县涌溪乡涌溪村

建设单位:

涌溪小龙虾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1.2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1、《全国养殖业良种工程建设规划》;

2、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和标准;

1.3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

1、新建温室水泥孵化培育池400m2,投资80万元;

2、新建生产管理用房、实验室600m2,投资84万元;

3、新建储苗池1000m2,投资40万元;

4、改造虾池200亩,沿池埂加高加固2000米,大池中间筑土坝,

池埂中间浇筑水泥埂,投资85万元;

5、2000立方米蓄水池加固,进出水管道、泵房建设等,投资8万元;道路硬化2000米;架设输电线路1500米,安装变压器等投资21万元;

6、护坡3000㎡,防逃设施4000米,投资40万元;

7、购买野生种虾7吨,投资50万元;

8、购置试验仪器、渔机具和活鱼运输车等,投资77.7万元。

1.4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为539.7万元,其中土建工程投资358万元,购买野生种虾50万元,渔机具及仪器设备购置投资77.7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2万元,预备费22万元。

1.5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539.7万元,全部为自筹。

1.6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自2018年3月起至2019年7月完成,建设期16个月。

1.7运行费用

项目建成后年运行费用121万元。

1.8项目效益

项目将采取“基地+农户”的形式,即基地下发种虾,养成后负责回收包销。

项目建成后年产1-3㎝的虾苗3000万尾,年销售收入90万元,年销售成虾23吨,销售收入78万元,总销售收入168万元,除去年运行费用121万元,纯利47万元。

项目实施后可向全县及附近地区提供大批小龙虾苗种。

缓解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渔业品种结构调整对名优水产苗种的需求矛盾;促进全县乃至周边地区水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改善市场需求。

带动4千户农民养殖小龙虾,养殖面积1万亩,为农民增加收入2千万元以上。

同时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税收,带动餐饮业、农业观光旅游业、水产加工业、保鲜、饲料、渔药等行业的发展。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项目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优质特色水产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供需矛盾日益显现,市场供不应求,至使其价格不断上扬,经常出现有价无货。

小龙虾在池塘或稻田进行人工养殖,其单位面积经济效益较高,养殖效益是常规鱼类的一倍以上,很多养殖户对人工养殖小龙虾抱有极大的兴趣和希望,因而出现苗种供不应求、农户争相养殖的强劲发展势头。

由于苗种供应紧缺,严重地制约了小龙虾人工养殖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苗种”这个“瓶颈”制约问题已刻不容缓。

小龙虾是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品种,很有必要建立繁育基地,实施资源保护的同时,提高水产养殖业的经济效益,满足市场需求,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镇远县最高海拔1334米,最低海拔354米,年平均气温16.4℃,相对湿度79%,年日照时数l199.8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090.3毫米,全年无霜期292天,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光照适中,雨量充沛。

境内湖、塘、堰、库星罗棋布,水域广阔,水产资源丰富。

县委、政府在政策、投入等方面进行扶持,调整优化品种结构,以名特优为主导产品,开辟新的产业空间,发展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

为了解决水产业发展中名特优新苗种不足的问题,需要建设一批有一定规模的名特优苗种繁育基地,其中在涌溪乡建设黔东南最大的小龙虾繁育基地势在必行。

项目建成投产后,将繁殖大批量的优质小龙虾苗种供应社会渔业生产,对促进镇远县水产的发展和全县渔业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改进品种结构,乃至加快黔东南渔业产业化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项目建设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强渔业后劲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镇远县水产业发展对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作用。

特别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由于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种植业发展速度减缓,农民增收的形势严峻,结构矛盾日渐突出,调整产业结构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线,水产业仍然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首选产业。

发展水产业不仅可以开辟农民就业门路,直接为农民增加收入,而且可以带动农产品转化增值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大大延伸农业产业链,扩展农村经济发展空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然而,要加快发展水产业,首先必须解决生产中所需的大量优良的苗种问题。

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将从种源上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重要保证。

2.2.2项目建设是调整水产品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需要

目前,镇远县渔业优质产品生产尽管有些起色,但仍存在着名优产品比重少,规模小的突出问题。

大部分养殖水面仍然是以大宗水产品为主,其销售季节又比较集中,因此容易造成大量积压。

而市场走俏,价格居高的名特优新鱼类供不应求,导致经济效益上不去。

可以说,水产品种劣势阻碍着水产业进一步快速发展。

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实施优质水产工程,按照市场需求,加快品种更新步伐,大幅度提高市场畅销、效益良好的名优特水产品生产量。

镇远县目前还没有一个大型的小龙虾繁育基地,建设好镇远县涌溪小龙虾繁育基地将有效地扩大小龙虾苗种供应规模,促进黔东南小龙虾产业高速发展。

2.2.3项目的建设是保护资源和生产无公害商品虾的需要

保护和有节制地开发利用资源,是当代世界农业发展的特点。

由于天然水产资源过渡利用,野生虾存量锐减,在这里建设繁育基地是发挥本地资源优势,进行小龙虾提纯复壮,从种质上保证农民从事养殖经济效益的提高。

镇远县涌溪小龙虾繁育基地的建立,在提高苗种选择、扩大供应规模的同时,根据资源和生态保护的需要进行全方位工作,如生物资源品种的挽救、暂养、野外放流等,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资源的持续利用。

项目建成后,将实施绿色食品生产规程,建立严格的检疫制度和生态环境评估制度。

同时基地周边无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小,水质优良,能确保小龙虾苗种生产质量达到无公害产品要求,为今后大量的无公害和绿色水产品生产基地提供苗种供应保障。

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在镇远县涌溪乡建设名优水产良种场切实可行,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2.3.1拟选址地现有条件较好

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率高。

年均降水量1308.7mm,降雨集中在4~7月份。

日照率43~49%,总照1913~2161小时,最大照时数达2369.3小时。

属亚热带气候,冬夏温差较大。

基地鱼池平均水温20℃。

池水溶解氧的含量为5.7~8.8mg/L,保和度介于50~110%之间,平均为7.4mg/L。

PH值介于7.4~8.0之间,平均为7.7,属偏碱性水。

总硬度一般在8度以下,属软水。

项目地离县城12公里,靠近干堤,可以降低建设费用。

2.3.2苗种市场广阔,名优良种养殖前景看好

涌溪乡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水陆交通十分方便;其苗种生产历史较长、品种较多、质量较高、信誉很好,因而在周边地区乃至黔东南都有一定知名度。

根据最近几年市场看,小龙虾销售很旺,苗种需求也日益增加,苗种缺口巨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产品市场需要更加丰富,小龙虾养殖前景十分广阔。

第三章 市场供求分析与预测

3.1项目区渔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名特优水产品在镇远县发展特别快,其原因,一是市场需求;二是经济效益驱动。

据调查,养殖名特优水产品与养殖大宗水产品比较,其效益前者高出后者2~5倍或更高。

鉴于此,镇远县自九十年代初开始更加注重了良种的选育、引进和推广工作,目前从天然鱼类苗种选育培养的青鱼、草鱼、鲢鱼等亲鱼都已开始投产,用户普遍反映良好;由外地引进的泥鳅等名优品种苗种已能大批量生产;市场比较畅销的苗种生产也发展很快;娃娃鱼、冷水鱼养殖已有一定规模。

全县名特优新水产苗种繁育已经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和较好的生产条件,有力地促进了名特优水产养殖发展,已为小龙虾的大面积推广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3.2项目生产发展的前景

项目承担单位在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在推进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品种结构的思想指导下,坚持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不断满足社会对名特优苗种及成鱼产品的需要,为改善人民食品结构,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促进农民增收发挥积极作用。

名特优水产良种,是渔业发展的永恒需求。

新的高标准水产名优良种场建成后,既可以根据全国统一规划,搜集整理、保存、开发和利用经济鱼类原种,既起到原种场作用,又可以利用原、良种繁育子代和良种亲本,完成良种场基本任务,将有利于促进水产苗种生产向规范化、高品质化、专业化发展。

当前不少名特优新水产苗种供不应求,尤其是虾类苗种更为紧俏。

因为小龙虾生长快,其肉质洁白鲜嫩、易烹饪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加之人民群众消费水平的提高,需求量不断上升。

但近年野生资源日益减少,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市场供求矛盾突出,售价很高。

在全国范围内,人工养殖小龙虾都已有一定规模,而部分地区养殖户对小龙虾特别钟爱,更显得苗种供应不足,养殖户的需求十分迫切,养殖面积正在不断扩大。

因而,大力发展小龙虾苗种生产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也显得尤为必要。

3.3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国内市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水产品的消费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小龙虾作为一种新的大众食品,具有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等特点,在市场上十分畅销,是目前市场上水产品销量最多的品种之一,已成为城乡大部分居民和工薪族喜爱的菜肴。

小龙虾还是我国餐饮业最主要的热门菜之一,以小龙虾为特色菜肴的餐馆、排档遍布全国城镇的大街小巷,尤其在武汉、南京、上海、常州、无锡、苏州、淮安、合肥等大中城市,一年的消费量都在万吨以上,其中以麻辣为特色的油闷大虾吃法更是风糜全国。

3.4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前景

国际市场小龙虾(克氏原螯虾)为欧美市场最受欢迎的水产品之一:

西欧市场每年的消费量约为6-8万吨,其自给率仅为20%;美国一年的消费量约为4-6万吨;瑞典是小龙虾的狂热消费国,每年举行为期三周的螯虾节,全国上下吃螯虾,每年进口螯虾达5-10万吨。

我国是欧美国家螯虾进口的主要供应国,仅1999年出口克氏原螯虾仁就达5000吨,而我国的小龙虾产地仅集中在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等中下游四省,至2003年的总产量约为15万吨左右,其中养殖产量约为5.2万吨,国际市场前景广阔。

第四章 项目地点选择分析

4.1项目选址

本项目建设的目的,是为镇远县及周边地区渔业的发展提供国内外经济价值较高、市场畅销的名优经济鱼类优良苗种和亲本,为镇远县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民增收作贡献。

因此项目建设地址选择在地理位置适宜、交通条件便利、基础设施较好涌溪乡涌溪村。

4.2建设条件

4.2.1自然条件

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率高。

年均降水量1308.7mm,降雨集中在4~7月份。

日照率43~49%,总照1913~2161小时,最大照时数达2369.3小时。

属亚热带气候,冬夏温差较大。

每年七、八月份气温最高,12月至翌年1~2月气温最低,年平均温度16.5℃。

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040.8mm,最大年蒸发量为1228.0mm,最小蒸发量为851.1mm;年平均风速为3.64m/S。

4.2.2水质条件

基地鱼池平均水温20℃。

池水溶解氧的含量为5.7~8.8mg/L,保和度介于50~110%之间,平均为7.4mg/L。

PH值介于7.4~8.0之间,平均为7.7,属偏碱性水。

总硬度一般在8度以下,属软水。

池水中的阳离子以钙离子为主,含量为15~25mg/L,约占阳离子总量的60~70%,镁离子的含量为2.5~5.8mg/L,约占阳离子的15~25%,其余为钾、钠离子。

阴离子以重碳酸根为主,含量为40~50mg/L,占阴离子含量的90%,其次为硫酸根离子,含量为1~5mg/L,氯离子含量在2mg/L以下。

池水中氮的化合物以硝酸根含量最高,为0.2~0.3mg/L,铵离子为0.18~0.25mg/L,总氮TN0.5~1.37mg/L,平均0.87mg/L;总磷TP0.043~0.083mg/L,平均0.056mg/L。

4.2.3交通条件

养殖基地在镇远县涌溪乡涌溪村,离县城1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基地的通信、供电设施齐备,用电线路质量良好有保障,移动通信已经覆盖。

4.2.4土地条件

涌溪村土地资源丰富,拟选址地基础设施已有一定规模,可以降低建设费用。

第五章 工艺技术与设备设施

5.1小龙虾生物学特征

小龙虾中文学名为克氏原螯虾,它原产于北美洲,为美国淡水虾的一个重要养殖品种,1918年移入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从日本移入我国。

最早开始在江苏省南京市及市郊繁衍,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扩展,使之今天发展到遍及我国中下游地区的河湖港汊、沟渠塘堰,成为我国淡水虾类中的一个重要品种。

小龙虾比其它淡水虾好养得多,它具有病害少、食性杂、生长快、繁殖力强,且对水域的宽窄与深浅没有多大苛求等优点,因此,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进行人工养殖。

5.1.1小龙虾的形态特征

小龙虾整个身体由头胸部和腹部共20节组成,除尾节无附肢外共有附肢19对,体表具有坚硬的甲壳。

该虾头部5节,胸部8节,头部和胸部愈合成一个整体,称为头胸部。

头胸部圆筒形,前端有一额角,三角形。

额角表面中部凹陷,两侧隆脊,尖端锐刺状。

头胸甲中部有一弧形颈沟,两侧具粗糙颗粒。

腹部共有7节,其后端有一扁平的尾节与第六腹节的附肢共同组成尾扇。

胸足5对,第一对呈螯状,粗大。

第二、第三对钳状,后两对爪状。

腹足6对,雌性第一对腹足退化,雄性前两对腹足演变成钙质交接器,各对附肢具有各自的功能。

小龙虾性成熟个体暗红色或深红色,未成熟个体淡褐色、黄褐色、红褐色不等。

目前采集到的最大个体雄性全长14.2厘米,重101.70克;雌性全长15.3厘米,重119.19克。

测量求得的长度-重量回归方程式为logW=-0.3262+3.0827logL(公式中L为O、C、L,即眼眶基部至头胸甲后缘的长度,单位为厘米;W为体重,单位为克)。

5.1.2小龙虾的生活习性

5.1.2.1广栖性:

小龙虾广生于江河湖泊、沟渠塘堰、稻田、水库和人工养鱼池等各种水域之中,大凡无污染或是污染不严重的水域中,都有小龙虾的生存和繁衍。

5.1.2.2洞伏性:

小龙虾虾喜欢打洞潜伏,洞穴笔直向下或稍倾斜,夏季洞穴深度一般为30cm左右,秋季为50cm左右,冬季达100cm左右,小龙虾白天入洞潜伏或守在洞口,夜间出洞活动,春季喜欢活动在浅水中,夏季喜欢活动在较深一点的水域,秋季喜欢在有水的堤边、坡边、埂边和曾经有水、秋天干涸的湿润地带营造洞穴,冬季喜欢藏身于洞穴深处越冬。

5.1.2.3格斗性:

小龙虾严重饥饿时,会相互格斗,弱肉强食,但在食物比较充足时,能和睦相处。

另外如果放养密度过大、隐蔽物不足、雌雄比例失调、饲料营养不全面时,也会出现相互残杀。

5.1.2.4出水性:

小龙虾是介于水栖动物和两栖动物之间的一种动物,它对自然生长或人工养殖水域的大小,深浅和肥瘦要求不严。

它利用空气中氧气本领很高,离开水体之后只要保持湿润,它可以安然存活2-3天;在暴雨陡降时,尤喜欢在流水处活动,并趁雨夜之机上岸寻找食物和新的栖生环境;当水体严重缺氧时,也会爬出水面。

5.1.2.5畏药性:

小龙虾对目前广泛使用的农药和渔药反应敏感,其耐药能力比鱼类要差得多,对有机磷农药,超过0.7ppm就会中毒,对于除虫菊脂类鱼药(或农药),只要水体中有药物含量,就有可能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对于漂白粉、生石灰等消毒药物,如果剂量过大,也会产生中毒。

5.1.2.6喜高氧性:

小龙虾在水质清新、高溶氧的条件下,摄食旺盛、生长快、病害少,当水体中溶氧低于2.5mg/L时,小龙虾摄食量就减少,当溶氧在1mg/L,就会停食或将身体露出水面觅食。

5.1.2.7喜温畏寒性:

小龙虾属变温动物,喜温暖、怕炎热、畏寒冷,适宜水温20-33℃,最适水温25-30℃之间,当水温上升到33℃以上时,小龙虾处于半摄食越夏状态,当水温下降到20℃以下时,小龙虾进入不摄食或半摄食的打洞状态;当水温下降到15℃以下时,小龙虾进入不摄食的越冬状态。

5.1.2.8雌雄同居住:

小龙虾一般在洞内越夏,完全在洞内越冬。

无论越夏或越冬,一般雌雄会同居一个洞穴之中,只有在最适宜生长的水温条件下,雌雄关系较为疏淡。

5.1.2.9普食性:

小龙虾食性杂,植物性饲料如豆类、谷类、各种渣类、蔬菜类、各种水生植物、无毒的陆生草类都是它的食物;动物性饲料:

如水生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死鱼、动物内脏、蚕蛹、蚯蚓、蝇蛆等都是它喜食的食物。

5.1.2.10蜕壳性:

小龙虾一生要蜕25-32次壳,蜕壳是它生长、发育、增重和繁殖的重要标志,每蜕一次壳,它的身体就长大一次,蜕壳一般在洞内或草丛中进行,每完成一个蜕壳过程,其身体柔软无力,这时是小龙虾最易受到攻击的时期,但过不了多久,就可以康复。

5.1.3小龙虾的生长

小龙虾生长繁殖很快,一般说来,一年四季均可产仔。

从受精卵开始,经发育变态脱膜成仔虾,再到幼虾,成虾(即性腺发育成熟)一般需12-24个月,但在生态环境适宜,饲料充足的情况下,其成熟期可大大提前。

根据小龙虾的不同生长阶段,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即分离期(从受精卵到完全离开母体,这一时期大约需40-60天),幼苗期(经5-8次蜕壳,体长达到2-3cm,体重1-2g,这一时期约需50-60天)、硬壳期(这一时期需2个月左右),打洞期(这一时期一般为2个月左右)。

小龙虾具备打洞的能力,标志其已进入成体阶段。

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投放秋冬繁殖的虾苗,越冬后经过4-5个月的饲养,体长可达9-10cm,体重达25-45g,小龙虾每年6-8月期间,身体特别肥壮,肉多体胖,壳红硬,是最好的上市季节。

5.2技术路线

通过收集野生小龙虾,采取定向培育,并选择培育优良亲本,供应苗种繁育场。

采取人工增殖、半人工繁殖和全人工繁殖的方式繁育,目前已经储备了大量优质的亲本。

在繁育和养殖过程中必须符合下列技术标准: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5.3亲本选育工艺流程

5.3.1、雌雄鉴别

小龙虾雌雄异体,雌雄个体外部特征十分明显。

容易区别。

其鉴别方法如下:

(1)雄虾第一、第二腹足演变成白色、钙质的管状交接器;雌虾第一腹足退化,第二腹足羽状。

(2)雄虾的生殖孔开口在第五对胸足的基部,不明显;雌虾的生殖孔开口在第三对胸足基部,可见明显的一对暗色圆孔。

(3)体长相近的成虾,雄虾螫足粗大,腕节和掌节上的棘突长而明显;雌虾整足相对较小。

5.3.2亲虾选择

挑选小龙虾亲虾的时间一般在7—8月份,来源应直接从养殖小龙虾的池塘或天然水域捕捞,亲虾离水的时间应尽可能短,一般要求离水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在室内或潮湿的环境,时间可适当长一些。

雌雄比例依繁殖方法的不同而各异,全人工繁殖模式的雌雄比例以2:

l为好;半人工繁殖模式的以5:

2或3:

l为好;人工增殖模式的雌雄比例通常为3:

1。

选择小龙虾亲虾的标准如下:

(I)颜色暗红或黑红色、有光泽、体表光滑无附着物。

(2)个体大,雌雄性个体重都要在35克以上,最好雄性个体大于雌性个体。

(3)亲虾雌、雄性都要求附肢齐全、无损伤。

体格健壮、无病害、活动能力强。

如果从市场挑选亲虾,除了上述要求外,还应详细询问小龙虾的来源、离开水体的时间、运输方式等等。

那些离水时间过长(高温季节离水时问不要超过2小时,一般情况下不要超过4小时,严格要求离水时间尽可能短),运输方式粗糙(过分挤压、风吹)的市场虾不能作为亲虾。

因为市场上这样的淡水小龙虾经虾贩的泼水处理,外观见是活的,但大多内部损伤较严重,下水后极易死亡。

5.4繁殖工艺技术方案

5.4.1人工增殖

每年的7—9月份在没有养殖过小龙虾的池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