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原螯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组建方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49428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克氏原螯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组建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克氏原螯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组建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克氏原螯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组建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克氏原螯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组建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克氏原螯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组建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克氏原螯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组建方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克氏原螯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组建方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克氏原螯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组建方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克氏原螯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组建方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克氏原螯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组建方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克氏原螯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组建方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克氏原螯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组建方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克氏原螯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组建方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克氏原螯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组建方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克氏原螯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组建方案.doc

《克氏原螯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组建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克氏原螯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组建方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克氏原螯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组建方案.doc

克氏原螯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建方案

一、组建创新联盟的目的意义

克氏原螯虾又称为小龙虾,为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水产品之一。

2009年我国出口克氏原螯虾加工产品约3.4万吨,创汇约2.6亿美元,湖北省约占80%。

国内餐饮消费约300亿元。

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

目前,限制克氏原螯虾产业发展的瓶颈是优质苗种和精深加工(如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生物柴油催化剂等)等问题。

该联盟从克氏原螯虾产业链中良种选育源头人手,进行优质苗种繁育、养殖模式与养殖技术、疾病防控、产品质量监测和产品精深加工(如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生物柴油催化剂等)研发,在克氏原螯虾产业链中产品精深加工下游结硕果。

联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学研结合的新型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它是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是产学研结合的高级组织形式。

该联盟由我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及技术推广等单位组成。

主要对克氏原螯虾产业链中关键养殖问题和精深加工问题进行联合攻关。

联盟的建立,将使我省克氏原螯虾产业链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克氏原螯虾良种选育中心和优质苗种繁育中心,成为世界一流的养殖模式示范基地,成为全国最大的精深加工中心(如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生物柴油催化剂等)。

其综合产值将达到千亿元。

有利于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解决限制我国克氏原螯虾产业发展的苗种瓶颈问题,有利于我国小龙虾产业持续深入发展,有利于我国的小龙虾精深加工(如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生物柴油催化剂)和出口创汇。

二、联盟的创新目标和任务

(一)联盟的创新目标

1近期目标

1.1整合克氏原螯虾(小龙虾)产业技术创新资源,构建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工程技术研究创新公共平台。

1.2建立克氏原螯虾(小龙虾)良种选育示范基地5个,建立克氏原螯虾(小龙虾)优质苗种繁育示范基地6个,建立6种高效、健康养殖模式与养殖技术(含饲料配方)示范基地各2个,建立疾病防控中心1个,建立产品精深加工(如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生物柴油催化剂等)示范企业1个。

建立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个。

研制成功自动去壳机械。

1.3促进产业技术成果的转移和扩散;开展技术培训,促进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

1.4组织、参与相关标准和技术标准的制订或修订工作;收集、整理和编辑出版行业基础数据、资料和信息。

2远期目标

2.1统一协调产学研科技优势资源,建立在产业技术创新价值链基础之上的契约式协作机制,形成技术转移和回馈机制,互惠互利、优势互补。

2.2瞄准克氏原螯虾产业技术研究前沿,开展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解决影响行业发展的重大产业技术问题。

2.3组织国内和国际交流,开展技术培训,提升我省克氏原螯虾产业的技术水平。

2.4建立联盟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和有效利用。

2.5建成全国最大的克氏原螯虾良种选育中心和优质苗种繁育中心。

建成世界一流的养殖模式示范基地。

建成全国最大的疾病防控中心和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建成全国最大的精深加工中心(如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生物柴油催化剂等)和最大的食品自动化生产线。

建成克氏原螯虾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建成全国最完善的网络化工程。

(二)联盟的技术创新任务

1近期任务

1.1每年从不同水系、不同地区选择40g以上的雌雄个体进行强化培育,经再次选育后作为繁殖亲本,逐步建立良种种质资源库。

1.2从良种种质资源库中选择40g以上的雌雄个体进行优质苗种繁育。

选育与繁育必须紧密结合,互为一体,配套操作。

1.3进行池塘主养、池塘混养、冬闲稻田养殖、藕塘养殖、湖泊养殖和虾稻共生等6种养殖模式与养殖技术示范推广,并建立相应的操作技术规程。

1.4筛选不同生态条件下疾病病原、流行特征和相应的防治方法。

1.5对不同养殖模式的商品虾进行定期监督检测,尤其是出口产品。

1.6参观、引进世界最先进精深加工产品(如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生物柴油催化剂等)设备与技术,并不断研发完善。

研制自动去壳机。

1.7采用计算机网络,初步建成产业发展信息网站。

2远期任务

1.1开展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跟踪国内外技术最新进展,调研国内产业发展技术需要和制约因素;结合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和产业技术需求,形成产业发展战略报告,并制订技术路线图。

1.2集聚和整合创新资源,形成产业的技术创新链战略联盟重点通过先进技术的集成创新,构建新型产业技术体系,建立新中试技术与产品孵化基地。

对行业的发展和在社会经济建设中有重大影响的问题进行研究,集中优势、突出重点、协同攻关、形成学科优势,提高研究开发能力,集聚和整合我国现有产业创新资源,形成产业的技术创新链。

1.3重视形成产业核心技术标准,支撑和引领产业技术创新创新战略联盟将针对市场需求,开发市场潜力大、技术水平高的新技术、新产品,组织联合攻关,对科技成果进行系统集成,为行业提供先进实用的工程化技术和核心标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

通过建立产学研工作平台,联合国内外科技力量,吸收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和开展科学研究,组织实施行业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开发创新工作,根据同行业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需求,为其提供技术、人力资源和信息、咨询、培训、管理等综合服务,接受企业委托,对科技成果的技术水平和产业化前景进行评价,加强信息交流,广泛收集、整理科技成果,利用网络手段提高信息的交换范围和效率,通过上述方式支撑和引领产业技术创新。

根据企业发展需求,不断制订新技术、新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进行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过程控制与在线检测技术研究,形成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质量控制技术并制定相应的技术规程;组织、参与国家、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的修订工作。

1.4研究与开发环保、高效、低耗、节能技术与产品针对产业存在的成本高、能耗大、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以环保、高效、低耗、节能技术与资源高效利用为目标,研究适宜产品质量提高和产品安全、资源高效利用等的创新技术,开发适合我国科技含量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高的技术与装备。

1.5以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目标,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应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密切结合,重点进行上、下游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使联盟成为我国该行业先进技术的源头,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中心。

使我国该行业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保障该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1.6通过组建战略联盟,形成紧密、稳定、有序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克氏原螯虾产业化过程包括:

研发、中试、生产和市场四个阶段。

最终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是产业链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战略联盟,来加快先进技术、工艺和产品产业化进程。

以企业为主体,紧密围绕产业关键技术,以重大项目为纽带,通过产、学、研的有机合作,集中进行技术开发,实现产业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的跨越式发展。

三、创新联盟的组织形式与运行机制。

(一)联盟组织管理架构

联盟设立理事会、专家技术委员会和秘书处。

联盟理事会为联盟的最高权力机构;专家技术委员会为联盟理事会咨询机构;秘书处为联盟理事会常设的执行机构。

联盟理事会由联盟成员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派的代表组成,设理事长一名。

首任理事长由联盟牵头单位的负责人担任,任期5年;首届理事由联盟各发起单位派出的人员组成,具体人员在联盟第一次理事会议期间确定。

(二)联盟牵头基本情况介绍

联盟牵头单位华中农业大学是一所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

其前身是清朝光绪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1898年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几经演变,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首批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

学校具有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评审权。

现有教职工26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300多人,教授235人,副教授397人,博士生导师240人,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6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2人;国际学术咨询委员会现任主席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11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人,教育部“新世纪(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4人,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16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13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湖北省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54人。

国家、省部优秀创新团队10个。

学校设有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资源环境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园艺林学学院、水产学院、工程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土地管理学院、食品科技学院、理学院、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课部等15个学院(部)。

现有硕士学位授权点专业8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专业5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

学校现有8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部级重点学科,11个省级重点学科(涵盖二级学科32个),2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生物学理科基地,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现有国家级重点(专业)实验室4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级研发中心10个,部省级研发中心(含共建)10个,部省级质量检测机构4个,共39个国家、部省级研发基地、检测机构。

“十五”以来,学校共承担科研项目1914项,其中国家“863”、“973”、科技攻关计划、植物转基因专项和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521项;获得科技经费约9.77亿元;鉴定科技成果186项,获科技成果奖15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项;授权专利81项,在杂交油菜、绿色水稻、优质种猪、动物疫苗、优质柑橘、试管种薯、一鱼一产业等研究领域,取得一批享誉国内外的标志性成果。

作为国家级武汉东湖高新科技开发区的核心园区之一的华中农业大学大学科技园已初具规模。

先后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瑞典、英国、法国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同20个国际基金组织和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联系。

在克氏原螯虾研究方面,拥有克氏原螯虾繁殖生物学居国际领先水平的应用基础理论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养殖等成果技术1项,获奖1项,拥有克氏原螯虾苗种和养殖方面申请发明专利2项。

发表克氏原螯虾研究论文10余篇。

在研项目3项,其中主持2项,参加1项。

(三)联盟主要成员单位责权利

联盟各成员均是独立的法人实体,对其他联盟成员的债权债务不负连带责任。

联盟成员的权利:

1、参与讨论和表决联盟发展的重大决策、决议和事项;

2、向理事长提议召开理事会;

3、提名代表参加专家技术委员会;

4、对联盟提出建议、批评、监督;

5、优先享有联盟内成员相互协作的权利;

6、依据联盟有关协议,实施联盟成员知识产权约定的权利;

7、获得联盟服务优先权。

按优惠条件,享受联盟共享信息与技术交流、培训等活动的权利;

8、自由退出联盟的权利。

联盟成员的义务:

1、拥护、遵守联盟协议;

2、共同致力于联盟的建设;

3、保守联盟相关的秘密;

4、根据各自优势,确立相关开放实验室和中试基地,对联盟成员实行优惠或免费使用,达到联盟内资源共享;加大技术及产品研发、制造等方面的实际投入,按照各自优势开展协作,推动成果转化;

5、实行联盟的信息共享,面向行业开展服务;

6、结合重大项目实施,利用国家资金资助和自筹资金等方式,逐步建立并完善联盟的实验设施,为联盟成员提供先进的实验基地;

7、未经联盟书面许可,联盟成员不能以联盟的名义开展任何活动或业务;任何联盟成员违反本约定,给联盟或其他联盟成员带来任何损失的,有义务承担充分的赔偿责任。

(四)联盟日常运行机制

联盟运行机制由理事会统一组织,按照联席会议制度决定重要事宜,保障联盟成员责、权、利一致。

1、联盟经费。

主要分为公用办公费、项目经费和研发基金。

A.公用办公费:

主要用于联盟的会议、公共费用等支出,原则上由联盟秘书长所在单位承担。

理事会、秘书处成员费用由所在单位承担。

B.项目经费:

以联盟成员投入为主,以争取政府支持资金、联盟研发基金、社会募集资金、银行贷款等为辅。

C.研发基金:

根据联盟成立后近期主要工作任务,筹措联盟研发基金。

资金使用由竞标形式全部用于确定的研发工作。

2、资金筹措

A.资金筹措渠道主要包括争取的国拨科研经费、联盟成员自筹经费、行业或企业委托研发经费、捐赠资金和成果的部分技术转移收益。

B.首批项目经费以企业成员单位投入的方式筹集,并完全用于科研项目研发,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暂不投入项目经费,具体办法及资金金额由联盟第一届理事会讨论决定。

C.首批研发基金按照联盟成员单位的不同性质、经营状况及技术需求量等出资筹集,具体方案由第一届理事会讨论决定。

3、资金管理

授权联盟秘书处所在法人单位设立专用帐户或科目管理联盟经费。

按联盟的项目计划任务书立项管理,专款专用,实行独立的财务预决算制度。

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体系合法、真实、准确、完整,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经理事会确认的会计事务所审计并报理事会审查。

资产来源属于国家拨款的必需接受国家有关规定的监督。

社会捐赠、资助的,应当尊重捐赠、资助人的意愿,并将有关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

通过联盟共性技术转化获得的成果转化收益,按协议约定分配。

4、项目运行管理

A.项目立项: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重大科技项目规划及产业需求,由秘书处征集项目建议,经由专家技术委员会论证、理事会同意后,由联盟秘书处组织向国家或地方相关部门推荐;联盟和外部企业的委托支持或联盟成员间产学研合作项目,由联盟以择优或招标形式确定合作方。

B.项目管理:

项目的实施由联盟秘书处组织项目承担单位签订协议或合同。

项目实行课题制,负责人按计划进度定期向技术委员会和理事会汇报。

技术委员会负责项目评估、监管。

承担的国家项目接受国家相关规定的监督、检查、评估、审计。

C.项目经费管理: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费实行单位领导下的课题制管理,承担任务的联盟单位,实行全面预算、过程控制和全成本核算。

项目负责人对具体项目经费的使用做出安排,报秘书处备案,接受秘书处的监督,秘书处定期向理事会报告。

项目执行结束,接受理事会确认的会计事务所审计,报理事会审查。

D.项目验收:

根据国家的有关管理办法或协议与合同约定的方式进行验收。

5、分配机制

联盟取得的所有科研成果为各成员单位共同分享,所获得的经费由联盟理事会分配。

6、激励机制

联盟建立并完善各类奖励机制,鼓励创新,设立专项创新经费及奖励基金,对做出重大贡献或者取得优秀成果的成员做出奖励。

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号召联盟全体成员向优秀者学习,充分发挥榜样的积极作用,大力宣传创新的价值理念,激励广大联盟成员积极参与创新。

7、约束机制

联盟将采取项目负责制,根据联盟制定的研发创新计划设立项目组,设立项目负责人或项目总工程师负责制,在联盟内部实行项目课题招标制,明确项目组的责、权、利,约束各项目组的活动,签订项目计划合同书,细化并条款化各项任务指标等,促进各项目研究创新的进展顺利并保证完成各项指标达到标准。

四、创新联盟近期拟选择的技术创新重点项目及其所需经费投入

(一)技术创新重点项目选择

未来3~5年时间,创新将联盟主要完成以下7个技术创新重点项目。

1、每年从不同水系、不同地区选择40g以上的雌雄个体进行强化培育,经再次选育后作为繁殖亲本,逐步建立良种种质资源库。

2、从良种种质资源库中选择40g以上的雌雄个体进行优质苗种繁育。

选育与繁育必须紧密结合,互为一体,配套操作。

3、进行池塘主养、池塘混养、冬闲稻田养殖、稻虾共生、藕塘养殖和湖泊养殖等6种养殖模式与养殖技术示范推广,并建立相应的操作技术规程。

同时筛选出优良饲料配方。

4、筛选不同生态条件下疾病病原、流行特征和相应的防治方法。

5、对不同养殖模式的商品虾进行定期监督检测,尤其是出口产品。

6、参观、引进世界最先进精深加工产品设备与技术(如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并不断研发完善。

自行研发世界最先进精深加工产品设备与技术(如生物柴油催化剂),并形成工业化生产。

研制自动去壳机械。

7、采用计算机网络,初步建成产业发展信息网站。

(二)所需经费投入

完成以上7个技术创新重点项目需总经费2.28亿元。

五、创新联盟协议书(详见专门文件)

明确约定各方的责、权、利,知识产权的归属、使用、利益分配、风险承担等问题。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