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研究.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49456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锡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无锡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无锡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无锡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无锡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无锡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研究.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无锡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研究.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无锡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研究.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无锡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研究.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锡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研究.doc

《无锡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锡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研究.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无锡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研究.doc

无锡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研究

摘要

无锡将力争创建成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而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评比标准中,有两项要求是“编制完成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本地木本植物指数达到0.9”。

无锡本地木本植物指数已基本达标,但个别物种应用频率和数量过高,例如,在乔木层仅香樟一种应用频率和数量就过高,基本上大于80%,导致本地木本植物的群落外貌相对单一。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大力推广本地木本植物,通过对乡土树种生物学特征、园林用途及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本地区在乡土树种应用方面的优缺点,为下一步本地区在乡土树种应用方面,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为乡土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为园林绿化增添新的活力,为提升本地区的生态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乡土树种现状园林用途推广应用生物多样性

目录

1.前言……………...................................................................................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2.乡土树种概述………………………………………………………

2.1乡土树种的概念…………………………………………………….………

2.2几种优良乡土树种的生长特性与园林用途………………………..………

2.2.1浙江桂………………………………………………………...………..

2.2.2枫香…….……………………………………………………..……….

2.2.3黄连木…………………………………………………………...…….

2.2.4七叶树…………………………………………………………...…….

2.2.5麻栎……………………………………………………………...…….

2.2.6苦楝…………………………………………………………….……….

2.2.7乌桕…………………………………………………………...……….

3.乡土树种应用现状调查……………………………………………

3.1调查方法………………………………………………………….….………

3.2调查结果…………………………………………………………..…………

3.3无锡市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应用中的优缺点……………………..………

3.3.1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的优劣…………………………...……..

3.3.2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优势……………………………...…….….

4.优良乡土树种的推广与应用…………………………………….....

4.1加强宣传,改变观念…………………………………………….….………

4.2制定好保护规划…………………………………………………..…………

4.3把好工程设计关………………………………………………….….………

4.4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4.5加强科技开发,充分挖掘可利用资源………………………….….………

4.6充分体现地域特色……………………………………………….….………

5.小结……………………………………………………………….....

参考文献………………………………………………………………..

1.前言

2.1研究背景

无锡将力争创建成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而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评比标准中,有两项要求是“编制完成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本地木本植物指数达到0.9”。

无锡本地木本植物指数已基本达标,但个别物种应用频率和数量过高,例如,在乔木层仅香樟一种应用频率和数量就过高,基本上大于80%,导致本地木本植物的群落外貌相对单一。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大力推广本地木本植物,无锡市市政园林部门于2011年年底启动实施乡土树种苗圃扶持项目,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鼓励苗圃种植乡土树种。

为此无锡市市政园林部门与若干家苗圃签订了乡土树种苗圃扶持协议,协议中涉及7类乡土树种,分别是浙江桂、枫香、黄连木、七叶树、麻栎、苦楝、乌桕等,协议种植规模达到上万棵。

同时也市政园林部门将逐步建立起植物多样性的监测监管体系。

因此,开发利用和保护乡土树种已成为园林绿化研究的重要课题。

2.2研究目的和意义

园林绿化中应用的乡土树种,是指一些植株外形美观、枝叶密集、具有较强扩展能力,能迅速达到绿化效果且抗污染能力强、易于粗放管理,种植后不需经常更换的植物,它既可用于行道树,也可用于庭院观赏树。

它具有防尘、降温、增湿、净化空气、固坡防堤等显著生态功能及绿化景观效应,可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生活空间。

一般来讲乡土树种是最能适应当地自然生长条件,并且代表当地地域文化与风情的树种。

因此,开展乡土树种研究,对丰富我市的园林绿化树种,提升城乡的绿化、美化水平,创建绿化特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乡土树种概述

2.1乡土树种的概念

其基本概念也大致分三种定义。

首先,本地种,也称“地方种”、“土著种”,指某一地区原来就有,而不是从其他地区迁移或引入的种。

它可以是这一地区的固有种,也可以是特有种或残遗种。

一般也将“本地”称为“乡土”,例如在林业管理基础术语中乡土树种是在自然分布范围以内的当地原产树种。

其次,也有人认为城市自然环境大多为人为创造,植物自然分布受到很大破坏甚至消失,通常乡土树种是指原产于本地区或通过长期(并未指明期限)引种、栽培和繁殖并证明了已经非常适应本地区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生长良好的一类植物。

另外,也可包括处于同一气候带的周边地区有自然分布,经过长期引种栽培,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并能完成其生活史的树种,因为它们经过长期的驯化和适应,已成为本地自然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2几种优良乡土树种的生长特性与园林用途

本文将按照乡土树种概念指示,通过在无锡市实地调查及查阅文献资料,并根据城市绿化注重审美的要求,即园林植物所需丰富多彩的观赏性,例如观花、观叶、赏干、赏形、赏果、赏奇等等。

优选以下所列7种乡土树种,多为具有某种优美特点而被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或者有开发应用于园林绿化的潜在能力或价值,并对其生长特性与园林用途进行初步分析。

2.2.1浙江桂

浙江桂为中性树种。

幼年期耐阴。

喜温暖湿润气候,在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上生长最好,中性土壤亦能适应。

平原引种应注意幼年期庇荫和防寒,在排水不良之处不宜种植。

移植时必须带土球,还需适当修剪枝叶。

对二氧化硫抗性强。

关于浙江桂的园林用途:

由于其枝叶浓密,可做行道树,庭荫树、也可做园林绿地的背景树,可在园林绿地中孤植、丛植、列植,或选作厂矿区绿化树种。

作为新树种,具科研价值。

2.2.2枫香

枫香,又名枫香树,为金缕梅科落叶乔木植物,落叶乔木,生于海拔220-2000米之丘陵及平原或山地常绿阔叶林中。

喜温暖湿润气候,性喜光,幼树稍耐阴,耐干旱瘠薄土壤,不耐水涝。

在湿润肥沃而深厚的红黄壤土上生长良好。

深根性,主根粗长,抗风力强,不耐移植及修剪。

种子有隔年发芽的习性,不耐寒,黄河以北不能露地越冬,不耐盐碱及干旱。

关于枫香的园林用途,由于其树干通直,树体雄伟,秋叶红艳,取植、丛植、群植均相宜。

山边、池畔以枫香为上木,下植常绿灌木,间植槭类,人秋则层林尽染,是南方著名的秋色叶树种。

亦可孤植或丛植于草坪、圹地,并配以银杏、无患子等秋叶变黄树种,使秋景更为丰富灿烂。

2.2.3黄连木

黄连木为漆树科落叶木本油料及用材树种,冬芽红色。

各部分都有特殊气味。

其树冠开阔,叶繁茂而秀丽,入秋变鲜红色或橙红色,又是“四旁”绿化树种。

其生长特性是喜光,幼时稍耐荫;喜温暖,畏严寒;耐干旱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微酸性、中性和微碱性的沙质、粘质土均能适应,而以在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石灰岩山地生长最好。

深根性,主根发达,抗风力强;萌芽力强。

生长较慢,寿命可长达300年以上。

对二氧化硫、氯化氢和煤烟的抗性较强。

关于黄连木的园林用途:

春季,嫩叶呈红色,树冠开阔,枝繁叶茂。

秋季,红叶满树,全身香气四溢,是点缀庭院、山头、亭旁、游道分岔处、草坪中心的好树种,也是游道两旁对植、营造片林背景的首选树种。

2.2.4七叶树

七叶树是无患子目七叶树科的落叶乔木,七叶树种子可食用,但直接吃味道苦涩,需用碱水煮后方可食用,味如板栗。

也可提取淀粉。

木材细密可制造各种器具,种子可作药用,榨油可制造肥皂。

七叶树树形优美、花大秀丽,果形奇特,是观叶、观花、观果不可多得的树种,为世界著名的观赏树种之一。

其在中国黄河流域及东部各省均有栽培,仅秦岭有野生;自然分布在海拔700m以下之山地,在黄河流域该种系优良的行道树和庭园树。

其生长特性是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气候,也能耐寒;喜深厚、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之土壤。

深根性,萌芽力强;生长速度中等偏慢,寿命长。

七叶树在炎热的夏季叶子易遭日灼。

关于七叶树的园林用途:

其树形优美、花大秀丽,果形奇特,是观叶、观花、观果不可多得的树种,为世界著名的观赏树种之一。

在中国,七叶树与佛教有着很深的渊源,因此很多古刹名寺如杭州灵隐寺、北京卧佛寺、大觉寺中都有千年以上的七叶树。

七叶树树干耸直,冠大阴浓,初夏繁花满树,硕大的白色花序又似一盏华丽的烛台,蔚然可观,是优良的行道树和园林观赏植物,可作人行步道、公园、广场绿化树种,既可孤植也可群植,或与常绿树和阔叶树混种。

现在欧美、日本等地将七叶树作为行道树、庭阴树广泛栽培,北美洲将红花或粉花及重瓣七叶树园艺变种种在道路两旁,花开之时风景十分美丽。

中国常将七叶树孤植或栽于建筑物前及疏林之间。

中国七叶树科树种数量较多,分布很广,但大多数树种尚处于未被妥善经营和利用的阶段。

2.2.5麻栎

麻栎产于我国辽宁南部、华北各省及陕西、甘肃以南。

黄河中下游及长江流域较多。

垂直分布自云南海拔2200m至山东海拔1000m以下山地或丘陵,常与枫香、栓皮栎、马尾松、柏树等混交或成小面积成林。

其生长特性是喜欢在光线充足,土壤深厚的山坡地上生长,形成麻栎树林或与松树组成混合树林。

关于麻栎的园林用途:

本种树形高大,树冠伸展,浓荫葱郁,因其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可作庭荫树、行道树,若与枫香、苦槠、青冈等混植,可构成城市风景林,抗火、抗烟能力较强,也是营造防风林、防火林、水源涵养林的乡土树种。

本种对二氧化硫的抗性和吸收能力较强,对氯气、氟化氢的抗性也较强。

2.2.6苦楝

苦楝为楝科落叶乔木植物,高10-20m。

树皮暗褐色,纵裂,老枝紫色,有多数细小皮孔。

生于旷野或路旁,常栽培于屋前房后。

该植物在湿润的沃土上生长迅速,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土、中性土与石灰岩地区均能生长,是平原及低海拔丘陵区的良好造林树种,在村边路旁种植更为适宜。

该种不仅是材用植物,亦是药用植物,其花、叶、果实、根皮均可入药。

广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温带地区也有栽培。

关于苦楝的园林用途:

由于其耐水湿,耐烟尘,抗潮风,生长迅速,侧根发达,萌芽力强。

多用于四旁绿化和沿海地区造林。

2.2.7乌桕

乌桕是大戟科乌桕属落叶乔木,应用于园林中,集观形、观色叶、观果于一体,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种子黑色含油,圆球形,外被白色蜡质假种皮,可制油漆,假种皮为制蜡烛和肥皂的原料,经济价值极高。

乌桕是一种色叶树种,春秋季叶色红艳夺目,不下丹枫。

为中国特有的经济树种,已有1400多年的栽培历史。

其生长特性是喜光,喜温暖气候及深厚肥沃而水分丰富的土壤,耐寒性不强,年平均温度15℃以上,年降雨量750mm以上地区都可生长。

对土壤适应性较强,沿河两岸冲积土、平原水稻土,低山丘陵粘质红壤、山地红黄壤都能生长。

以深厚湿润肥沃的冲积土生长最好。

土壤水分条件好生长旺盛。

能耐短期积水,亦耐旱,含盐量在0.3%以正气。

寿命较长。

一般4~5年生树开始结果,10年后进入盛果期,60~70年后逐渐衰老,在良好的立地条件下可生长到百年以上。

乌桕能抗火烧,并对二氧化硫及氯化氢抗性强

关于乌桕的园林用途:

其初春的时候树叶如孩童手掌般大小,呈淡黄色,然后慢慢变绿,至夏天就会呈现出碧绿色,随后则渐渐变黄,接着便慢慢变红,至深秋变呈现出火红的一片,固有红叶乌桕的别称,陆游诗中曾赞叹“乌桕赤于枫,园林二月中”。

乌桕树叶一年四季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别有一番风景。

乌桕树在园林绿化中的地位也是节节高升,乌桕在园林绿化中可栽作护堤树、庭荫树及行道树。

3乡土树种应用现状调查

3.1调查方法

以无锡城区各区域中的金城湾公园、锡惠公园、鼋头渚公园,新洲生态园公园,以及多条景观路和主干路主要对象,从被调查对象的绿地绿化树种入手,分落叶树种与常绿树种2个方面调查当地的乡土绿化树种现状。

对落叶树种和常绿树种根据树种习性分为乔木和灌木,乔木、灌木又根据其观赏性分为观叶树种、观花树种和观果树种。

主要通过实地观察调查,查阅档案资料、相关期刊杂志,书籍以及参照园林绿化部门的相关调查结果等方法。

3.2调查结果

无锡地区落叶树种约59种,乔木49种,灌木10种,比例约5:

1。

乔木中伟乔6种,主要为核桃、檫木、水杉、毛白杨、白杨、钻天杨等;大乔9种,主要为水松、赤杨、红果榆、黄连木、响叶杨、泡桐、枫杨、榔榆、臭椿等;中乔23种,其中榆科6种,杨柳科5种,桑科3种,银杏科、胡桃科和楝科各2种,蝶形花科、大戟科和山茱萸科各1种;小乔10种,有玉兰、迎春、梅花、紫荆、碧桃等。

灌木主要有凌霄、紫藤、雪柳金钟华、紫丁香、连翘、石榴等。

从树木主要观赏性上来看,观叶类树34种,乔木33种,灌木1种;观花类16种,乔木9种,灌木7种;观果类10种,乔木6种,灌木4种。

无锡地区常绿树种总计46种,乔木25种,灌木21种,比值约为1:

1。

乔木中,伟乔6种,主要为香樟、金钱松、马尾松、铁坚油杉、刘山和长叶松;大乔4种,主要为松科的赤松、海岸松、江南油杉和刚松;中乔9种,其中樟科和柏科各2种,红豆衫科、苏铁科、松科、壳斗科和棕榈科各1种;小乔6种,有龙柏、冬青、丹桂、龙爪槐、乌冈栎、大叶女贞。

从树木主要观赏性上来看,观叶类树32种,乔木21种,灌木11种;观花类7种,乔木1种,灌木6种;观果类7种,乔木2种,灌木5种。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无锡地区具有较丰富的树种的多样性,全部树种合计大约518种,其中乡土树种约为245种,占47.3%,外地引进树种273种,占52%。

但根据实地调查,实际的应用种类不多,总体应用水平还是不高,人为地干扰影响较大。

根据调查各类树种出现频度,其中211种树种的种植比例明显偏大,特别是行道树种香樟种植比例约超过80%,而外来引进树种的种植比例也偏大。

但是公园种各种树种应用却相对较多,起到保存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另外,由于人为干扰的常绿趋向,常绿乔木和落叶乔木之比,从十余年前的1:

2.4,降至现在的1:

0.22,出现10倍的差异。

而其中常绿乔木香樟的增量最为迅猛,达37%。

由此可见,无锡树种应用中呈现单调性,外来树种占比上升等问题。

3.3无锡市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应用中的优缺点

乡土树种是原产于本地区或通过长期引种、栽培和繁殖并证明已经非常适应本地区的气候和生态环境且生长良好的树种。

乡土树种的最大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分布区域性和对当地自然环境极强的适应性,是当地生态系统的基调树种。

但是,实际应用中乡土树种的忽视,也说明了在乡土树种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3.3.1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劣势

乡土树种的劣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喜新厌旧、喜洋厌土的心态。

原本并无感情色彩的植物,由于不正确的宣传引导,在人们的心目中往往有了高低之分。

外来树种多被贴上新奇、稀罕、高档的标签,视为高档树种;乡土树种太常见,太普通,视为低档树。

这样,很多优良的乡土树种在绿化中被拒之门外。

二是规划设计中的偏好。

一些设计者为迎合领导和人们的心理,有意或无意、不用或少用乡土树种。

此外,因设计者不熟当地乡土树种,或一味地追求洋设计,而导致树种选择上偏向熟悉的外来树种。

三是苗源缺乏。

受传统观念影响,乡土树种市场需求量小,苗木生产者不愿意发展,导致苗源不足,从而限制绿化中的大量使用。

而外来树种既好销,价格又高,有良好经济效益,苗源充足,产销两旺。

四是有些乡土植物生长缓慢,无法满足园林景观建设成景快的要求,如20年生的麻栎只有10m高,中等生长速度的青冈栎28年树高才达14.95m。

因此,很少有苗木单位愿意培育此类苗木,没有了苗源也就不能被绿化建设大量使用,也就不能形成市场。

五是部分乡土树种观赏效果不佳,无法满足园林设计要求的观赏性与艺术性。

六是对乡土树种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

3.3.2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优势

一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乡土树种是经过自然长期选择的结果,对当地的极端低温、高温和洪涝干旱等恶劣环境,具有良好的抗逆性绿化景观表现稳定。

有些外来树种,尽管最初引进的几年生长良好,并不能说明适宜当地栽培。

由这些外来树种为主建立绿地植物群落,几年甚至几十年后,一旦遭遇自然灾害,必将导致群落的崩溃和环境的退化。

还有一些竞争性强的外来树,引进后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成为有害生物,其后果不堪设想。

而栽种乡土树种就没有这些风险。

二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

由于乡土树种资源丰富、繁殖容易、成苗快、标价低,没有外购长途运输和路途管护的费用支出,所以成本较低。

另外绝大多数乡土树种有很强的抗病性,有些乡土树种几乎很少受到病虫侵袭,即使有些乡土树种也常有病虫害发生,却能通过自然生态的调节,抑制蔓延,很少爆发大面积灾害,所以成活率较高,并且易于管理,养护费用较低,也易达到预期的观赏效果。

三是能彰显和凸显文化底蕴。

由于乡土树种的应用大多历史较长或者悠久,许多植物被赋予一些民间传说和典故,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人们在享受城市生态环境服务的同时,还可以潜移默化的融汇自己的思想情趣与理想哲理,赋予城市森林一定的品质与内容。

四是有较强的标识功能。

乡土树种是当地的植物特色,能形成自然的生态林,建立起具有地方特色的、稳定的植物群落,从而构建具有当地特色的城市绿地景观,成为城市特征识别的重要标志。

加之易于养护,其产生的生态效益和社会影响力远大于外来树种。

4优良乡土树种的推广与应用

4.1加强宣传,改变观念

转变观念,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同时补充一些外来树种随城市园林绿地的不断扩大,迫切需要增加园林植物种类,创造丰富城市景观。

选择运用乡土植物的比例目前还较小,应运用科技手段,加快培育开发有一定园林观赏价值、生态价值的乡土树种。

4.2制定好保护规划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大力推广本地木本植物,无锡市市政园林部门于2011年年底启动实施乡土树种苗圃扶持项目,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鼓励苗圃种植乡土树种。

为此无锡市市政园林部门与若干家苗圃签订了乡土树种苗圃扶持协议,协议中涉及7类乡土树种,分别是浙江桂、枫香、黄连木、七叶树、麻栎、苦楝、乌桕等,协议种植规模达到上万棵。

同时也市政园林部门将逐步建立起植物多样性的监测监管体系。

4.3把好工程设计关

对今后一些重点绿化工程,如城市广场、行道树、街心花园和风景区的绿化设计方案要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在城市绿化中以“乡土植物为主,外来植物为辅”的原则不仅仅是纸上谈兵,更要见之于行动,绿地中的植物配置要充分体现无锡水乡特色和地方风格。

4.4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城市绿化是改善生态条件的基础,而城市绿化最主要的手段是需要合理利用树种的多样性来营造复合植物群落,因此,树种绿化应用不应局限于作为视觉的欣赏对象,应贯彻生态优先的准则,合理的运用树种多样性和生态学的原理和技术,师法自然,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与艺术相结合,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营造群落构成稳定、景观多样、生态量产出高效持续的城市绿化方案。

4.5加强科技开发,充分挖掘可利用资源

无锡地区具有较丰富的树种的多样性,乡土树种约为245种。

只有加强对乡土树种的研究和开发,充分的挖掘可利用的资源,才能不断驯化出适合于园林绿化的乡土树种,形成优美而又富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的城市绿地景观。

4.6充分体现地域特色

树种规划应该在加强植物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地带性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来制定。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不同功能区来制定居住区、游览区、工业区等片区的树种规划,提出树种生态类型的应用比例。

另外,应在广泛调查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特色树种应用原则,并通过长期引导,努力构筑具有区域特色和城市个性的绿色景观。

5小结

乡土的才是世界的,把乡土的乔、灌、草、地被植物在模拟自然植物群落的基础上进行园林艺术的塑造,这种景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现代人回归自然的需要。

乡土树种因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在绿化景观中最能表现地方特色,营造特色景观,它与城市的标准性建造一样有较强的标识功能,如日本的樱花,加拿大的枫树,哥伦比亚的安祖花,北京的国槐及上海的白玉兰等。

无锡也应该通过乡土树种的应用和研究,营造出我们城市的标志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