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梳理(附问答题总结)..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2495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1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梳理(附问答题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梳理(附问答题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梳理(附问答题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梳理(附问答题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梳理(附问答题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梳理(附问答题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梳理(附问答题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梳理(附问答题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梳理(附问答题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梳理(附问答题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梳理(附问答题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梳理(附问答题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梳理(附问答题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梳理(附问答题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梳理(附问答题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梳理(附问答题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梳理(附问答题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梳理(附问答题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梳理(附问答题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梳理(附问答题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梳理(附问答题总结)..docx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梳理(附问答题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梳理(附问答题总结)..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梳理(附问答题总结)..docx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変化》

第1课《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

1、绿色开花植物从(种子)开始新生命,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

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

3、种子由(种皮、胚)等组成,其中胚又分为(胚芽、胚根、子叶)等部分。

4、种子的(胚)有可能发育成植物。

5、(综合运用感官)并用(比较)的方法能观察到种子更多的特征。

第2课《种植凤仙花》

1、种植凤仙花,应该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种子。

2、凤仙花的最佳播种时间是每年(4月份)。

3、凤仙花种子在泥土里的种植深度约(1厘米)比较合适。

4、种子萌发的基本条件有(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等。

5、观察植物的记录方法有(填写记录表、写观察日记、拍照、画图、尺子测量)等。

第3课《种子长出了根》

1、根的作用实验中,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为了(防止水蒸发)。

2、硏究根的作用实验中,看到试管中(水位下降),说明水被(根)吸收了。

3、土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

4、不同植物的根的形态特征不同。

5、植物的根系可以分为(直根系、须根系)两大类,直根系有很明显的主根,比如(凤仙花、萝卜、油菜),须根系只有一系列粗细均匀的根系,比如(葱、蒜、水稻)等。

6、植物的根主要作用是(固定植物体),并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7、植物的根在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称为(变态根),比如(萝卜、番茄、玉米、 榕树)都有变态根。

第4课《茎和叶》

1、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2、植物的叶有(吸收阳光、蒸腾水分)等作用。

3、凤仙花的叶子(平展)、(交叉)生长,能更好地接收(阳光)。

4、将凤仙花的茎浸在红墨水一段时间后,(横切)时会看到横切面上许多(小红点),(纵切)时会看到纵切面上许多条(红线)。

5、植物叶的形态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生活在沙漠的(仙人掌),叶子退化成(刺状),为了(减少水分蒸发);(香蕉树)生活在水分充足的热带地区,叶子(宽大),有利于(蒸发体内的水分);(松树)生活区域比较广泛,(针形叶)可以(减少水分蒸发)。

6、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叶片)里进行,吸入(二氧化碳),排出(氧气)。

7、按生长习性植物的茎可分为(直立茎、攀援茎、缠绕茎、匍匐茎)四种,其中(向日葵)属于直立茎,(葡萄)属于攀援茎,(牵牛花)属于缠绕茎,(西瓜)属于匍匐茎。

8、由于功能改变引起的形态和结构发生变化的茎叫(变态茎)。

(马铃薯)属于变态茎,而(番薯)属于变态根。

第5课《凤仙花开花了》

1、凤仙花的花由(花萼、花瓣、碓蕊、雄蕊)四部分组成。

2、解剖凤仙花需要用(镊子),按(从外到内)的顺序解剖。

3、花蕊可以分(雄蕊)和(雌蕊)两种。

雌蕊上常有(黏液),雄蕊上都有(花粉),植物的果实是由(雌蕊)发育而成的。

4、只有完成(传粉),植物的花才能发育成果实。

5、雌蕊上的黏液很容易沾上(花粉)。

第6课《果实和种子》

1、凤仙花的果实未成熟时呈(绿色),果实成熟时呈(黄褐色)。

2、凤仙花的果实呈(纺锤形)。

果实成熟后,轻轻一碰果皮就会(裂开)。

3、成熟的凤仙花果实一般有(10多粒)种子,种子呈(球形),(褐色)。

4、平常吃的植物类食物中,(苹果、桃子)属于果实,(花生、西瓜子)属于种子。

5、植物的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

第7课《种子的传播》

1、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有(弹力传播、动物传播、风力传播、水流传播)等。

2、 利用弹力传播的植物有(凤仙花、黄豆)等。

利用动物侍播的植物有(苍耳、樱桃、葡萄)等。

利用风力传播的植物有(蒲公英、柳树)等,

利用水流传播的植物有(莲蓬、椰子)等。

3、植物果实和种子的(外部形态、结构特点)与种子的传播方式有密切关系。

第8课《凤仙花的一生》

1、成熟的凤仙花植株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

2、凤仙花一生包括(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死亡)几个过程。

3、凤仙花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水分、空气和温度)等条件。

4、植物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5、凤仙花的生命周期大约是(4-5个月)。

第二单元《电路》

第1课《电和我们的生活》

1、生活中使用的电都是由(电源)提供的。

电灯、电视机是由(发电厂)供电,手机、石英 钟等则黒由(电池)供电。

2、电器(通电)后就能工作,为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方便。

3、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只用(干电池)做实验,不能用(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4、墙壁插座内的电,是(发电厂)通过电网输送到各家各户的,一旦触及能引发触电事故、 致人死亡。

第2课《点亮小灯泡》

1、小灯泡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和两处(连接点)组成。

2、干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的(电源),铜帽的一端是(正极),锌壳的一端是(负极)。

3、电流从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小灯泡才能才发光。

4、电流形成回路叫(通路);电流没有形成回路,中间断开了,这种现象叫(断路);当电池两端用导线直接连在一起,就会造成(短路)。

5、实验中要特别避免出现(短路),因为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在瞬间(发热变烫),甚至可能爆炸,电池中的电会(很快消耗完)。

第3课《简易电路》

1、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等电器元件连接而成的闭合回路叫(电路)。

2、—段导线和一节电池点亮一个小灯泡,(导线、电池和小灯泡)组成了简单电路。

3、为了方便操作,我们用(电池盒和灯座)分别将电池、小灯泡固定。

4、(开关)用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通断),按下开关,电流(接通),松开开关,电流(断开)。

5、电池为简单电路持续提供(电能)。

第4课《电路出故障了》

1、电路出故障了,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检测,也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

2、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实验电路中的故障),但不能用它检测(家用电器的电路)。

3、使用电路检測器,每次检測前,先要将两个检测头(互相接触)一下,看看小灯泡能否亮起来。

4、小灯泡不亮,可能的原因有(小灯泡坏了)、(电池没电)、(导线断了)、(开关没有合上)、(连接点接触不良)、(连接方式不对)等。

5、一般情况下,组装一个电路检测器需要(1个小灯泡、1节电池、3根导线)。

第5课《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1、看不到电路时,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和推断)各个部件是怎样连接的。

2、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接线盒上的(接线柱)之间是通路还是断路,如果小灯泡发光说明是(通路),小灯泡不发光说明是(断路)。

3、为保证检测的准确性,使用电路检测器一般需检测(两次)。

4、一个有4个接线柱的接线盒,如果检测时发现1-2、2-3、2-4是断路,1-3、1-4、3-4是通路,说明里面(接线头1、3、4)是连接在一起的。

5、多个接线柱的接线盒,要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才能快速、毫无遗漏地检测任意两个接线 柱之间的通断情况。

6.探究有多组通路的接线盒

实验目的:

检测、推测有多组通路的接线盒内的导线连接情况。

实验材料:

1个电路检测器、1个有4个接线柱的盒子(已接好多组通路)、记录表。

实验操作:

用电路检测器的2根导线依次检测1-2号、1-3号、1—4号、2一3号、2—4号、3—4号接线柱,记录接线柱之间通路和断路的情况。

实验记录:

多组通路的接线盒检测记录表

接线柱

1-2

1-3

1-4

2-3

2-4

3-4

通路

断路

实验分析:

从上面检测记录来看,有1-2号、1-4号、2-4号都能使小灯泡亮起来,表明这三条线路是通路,证明有导线连接。

实验结论:

推测接线盒内可能会有以下4种连接方式:

第6课《导体和绝缘体》

1、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叫(导体),常见的导体有(铜、铁、铝)等。

2、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的绝缘体有(塑料、橡胶、陶瓷、玻璃、干木头)等。

3、包着塑料皮的铜导线,(铜丝)是导体,能让电流通过,(塑料)是绝缘体,阻止让电流通过。

4、在潮湿的空气中或较强电流下,(人体、自然界中的水和大地)等都将成为导体。

5、我们要保护好电器的(绝缘部分),不能触摸(导体部分),还要注意不要把水溅到(电器)上。

6、利用(导体)把电送到需要的地方,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不需要的地方。

第7课《电路中的开关》

1、开关可以用来(连接或断开)电路,是电路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

2、开关有的部分需要用(导体)来做,而有的部分需要用(绝缘体)来做。

3、有的开关是(接触式)的,如按键开关;有的开关是(非接触式)的,如遥控开关。

4、开关的种类很多,有(按压开关、旋钮开关、拉线开美、闸刀开美、遥控开关、声控开关)等。

第8课《模银安装照明电踣》

1、电路连接方式有(串联和并联)两种,照明电路一般采用(并联)的方式。

2、模拟安装照明电路需要(电池、2个灯泡、2个开关、若干导线)等材料。

3、模拟安装照明电路,一般包括(画设计图、组装电路、检测电路)等歩骤。

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

第1课《岩石与土壤的故事》

1、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它们的形成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有的需要(几百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2、岩石与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资源),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3、(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岩石包裹看,不仅包括我们看到的陆地,还包括海洋的底部。

4、岩石的(化学成分)可以告诉我们它们的(形成年代),地球的年龄约是(45.6亿年)就是用这种方法测定的。

5、岩石中(动植物的痕迹)表明过去有哪些生物存在过。

6、保留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的岩石叫(化石),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鹦鹉螺化石),说明几亿年前这里曾经是(海洋)。

第2课《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1、我们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和小刀)等工具刻画来检验矿物的软硬,分为(软、较软、较硬、硬)几个等级。

2、花岗岩的特点:

(花斑状),由黑、白、肉红等颜色或无色透明的颗粒组成,颗粒(较粗),粗糙很(坚硬)。

3、砂岩的特点:

有红、土黄、灰等多种颜色,看起来像许多(粗细差不多的沙子)黏合在一起, 粗糙,(硬)。

4、大理岩的特点:

纯白色、黑色等,常有美丽的(条纹),颗粒较粗,比较粗糙,(较软),遇盐酸冒气泡。

5、观察、描述岩石可以从(颜色、软硬、表面光滑度、纹理、气味、光泽、颗粒大小)等方面入手。

6、观察岩石的方法有(用手摸、用鼻闻、轻轻敲打、用小刀刻、滴盐酸)等。

7.判别软硬的标准。

软——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

较软——不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

较硬—一不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画出痕迹。

硬——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画出痕迹。

8、观察岩石的方法有(用手摸、用鼻闻、轻轻敲打、用小刀刻、滴盐酸)等。

第3课《岩石的组成》

1、所有的岩石都是由(矿物)组成的,有些岩石由(多种矿物)组成,有些岩石仅由(一种矿物)组成。

2、将矿物放在白色的无釉瓷板上摩擦,瓷板上留下的痕迹就是矿物的(条痕)。

3、矿物条痕颜色比矿物外表颜色(更可靠),因为条痕颜色(固定、单一)。

4、花岗岩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这三种矿物从软到硬排列顺序是(石英、长石、云母)。

5、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碎片的(边缘)是否能看见其他物体来衡量矿物的(透明度),一般把矿物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

6、矿物的(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硬度、纹理、形状)是识别矿物的重要依据。

第4课《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

1、将岩石和矿物做成标本保存,既能(丰富知识)、(开阔眼界),还能增加(生活情趣)。

2、对照岩石和矿物的(标本图鉴),可以帮助我们识别采集到的标本。

3、岩石和矿物标本的标签上一般要写明(名称、采集地、采集人)等信息。

4、地质学家鉴别矿物的方法有(野外观察、用显微镜观察、对照资料图鉴)等。

第5课《岩石、沙和黏土》

1、由于(太阳、风、水、地震和火山)的作用,自然界中许多大块的岩石会碎裂,形成(较小的颗粒、沙和黏土)。

2、用手触摸岩石、沙和黏土,黏土很(光滑)。

3、把潮湿的沙和黏土团成小球,(沙)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平摊)在纸上。

第6课《观察土壤》

1、土壤是(沙砾、沙、粉沙、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2、根据(颗粒大小),可以对土壤的微粒进行分类。

土壤的微粒从大到小顺序为(沙砾——沙——粉沙——黏土)。

3、(黏土)的微粒很小,甚至用(肉眼)都没有办法看清楚。

4、土壤分层实验中,静止后位于水底的是(沙砾),中间的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腐殖质)。

5、把水倒入土壤时,会看到少虽(气泡)冒上来,说明土壤里有(空气)。

6、观察土壤可采用(看、闻、摸、捻、倒入水中)等方法进行观察。

第7课《比较不同的土壤》

1、土壤按质地可分为(壤土、沙质土、黏质土)。

2、按渗水能力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3、由大量的沙粒和少量的黏粒混合而成的土叫(沙质土),一般呈浅棕色。

4、含沙粒少的土叫(黏质土),一般呈棕色或红色。

5、介于沙质土和黏质土之间,富含(腐殖质)的土叫(壤土),一般颜色较深。

6、沙质土适合种(薯类、花生、西瓜)等植物,黏质土适合种(水稻、小麦、玉米、豆类)等植物,壤土适合绝大多数植物种搞。

第8课《岩石、土壤和我们》

1、人类必须(依赖土壤)才能生存,因此应该(珍惜土壤),保护土壤不被(污染和浪费)。

2、岩石和矿物是组成地球的重要资源,也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宝贵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3、(煤)是重要的能源矿产。

4、计算机里的许多(芯片)由(硅)制成,硅来自(石英)和其他矿物。

5、岩石可以用来(铺路、建造房屋桥梁、雕刻艺术品)等。

6、我们身边有许多矿物制成的物品,比如吃的(盐),点豆腐用的(石膏),做铅笔芯的(石墨),中药用的(硫磺),做首饰的(金、银和钻石)等。

7、矿产资源属于(国家),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私自开采)。

 

新教科版科学问答题总结

1、不同植物种子的外部形态有什么不同之处?

答:

不同植物种子的颜色、大小、形状、气味、表面的光滑程度等各不相同。

2、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

答:

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基本相同。

种子表面都有种皮,内部都有胚,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组成;玉米等单子叶植物的种子中有胚乳。

3、种子的哪一部分有可能发育成植物?

答:

种子中的胚有可能发育成植物。

4、为什么要选择饱满、没有受过伤的种子播种呢?

答:

因为饱满的种子里面储存的养分充分,能够满足种子萌发的需要;受过伤的可能是被人为破坏的,也可能是被虫咬伤了的,如果种子中的胚根、胚芽受到损害,种子就无法萌发。

5、需要提供什么条件,种子才能顺利你萌发呢?

我们的依据是什么呢?

答:

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

6、为什么种下的种子有些没有萌发,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答:

种子损坏了,温度、水分、空气等条件没有满足。

7、在做根的作用的实验中,试管中水位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答:

试管中的水减少了,说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8、根除了能吸收水分,还有固定植物的作用,生活中呢些现象可以作为证据呢?

答:

要拔出一颗小苗很容易,但要拔出一颗根系庞大的树就不容易了。

9、植物的叶子平展且在茎上交叉生长有什么好处?

答:

叶子平展且在茎上交互生长,可以使叶子最大面积的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生存提供充足的养分。

10、植物的茎、叶对植物的生存有什么作用?

答:

植物的茎具有运输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的作用;植物的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植物生活所需的养分,此外还有蒸腾水分的作用,叶的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水分的吸收和运输,有助于散发体内热量调节植物提问维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

11、植物的茎包含哪几种类型,代表性的植物有哪些?

答:

直立茎:

凤仙花、向日葵

攀缘茎:

葡萄、爬墙虎

缠绕茎:

矮牵牛

匍匐茎:

西瓜

12、雄蕊和雌蕊分别有什么作用?

答:

雄蕊中有花粉,花粉落到雌蕊顶端,雌蕊可以发育成果实和种子。

13、花的哪一部分将来可以发育成果实?

答:

雌蕊可以发育成果实。

14、果实都有果皮和种子,他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答:

果皮具有保护和传播种子的作用;种子可以繁衍后代。

15、一个凤仙花果实有多少粒种子呢?

一株凤仙花大约可以收获多少粒种子?

结出这么多的种子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答:

一个凤仙花果实中大约有18粒种子。

一株凤仙花大约可以收获几百粒种子。

结出这么多种子,有利于凤仙花种族的延续并壮大。

16、植物有哪些传播种子的方式?

他们的果实和种子分别有什么特点?

答:

弹力传播;特点:

果实能爆裂

风力传播;特点:

它们的种子都具有轻、带翅或绒毛等特点

水流传播;特点:

果实较轻,能漂在水上

动物传播;特点:

果实带小刺或味美多汁

17、成熟的凤仙花植株包括哪几部分?

每部分有什么作用呢?

答:

成熟的凤仙花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

根有吸收水分和固定植株的作用;

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叶有吸收阳光和蒸腾水分的作用;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果实里有种子,种子的存在使物种得以繁衍后代。

18、凤仙花的生命周期是多长呢?

凤仙花生长变化规律是什么呢?

答:

凤仙花的生命周期大概是150—240天,生长变化规律为先快后慢。

19、你认为小灯泡是如何亮起来的?

答:

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经过导线、小灯泡灯丝回到电池的负极,形成一个完整、封闭的回路。

20、在线路中,电是持续流动的,你认为电流动的路径是怎样的呢?

答:

点从电池的正极出发,经过导线和用电器再回到电池的负极。

21、什么是导体?

什么是绝缘体?

并举例

答:

容易导电的称为导体。

如:

回形针、钥匙、导线、铁钉、金属纽扣、铅笔芯

不容易导电的称为绝缘体。

如:

橡皮、木质铅笔、粉笔、塑料尺、干树枝

22、你知道岩石和土壤各有哪些用途?

答:

岩石用途:

作为建筑材料,矿物和矿产来源,精美的工艺品,入药。

土壤用途:

它是地球上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

23、花岗岩、砂岩、大理岩各有哪些特征?

答:

花岗岩的特点:

(花斑状),由黑、白、肉红等颜色或无色透明的颗粒组成,颗粒(较粗),粗糙很(坚硬)。

砂岩的特点:

有红、土黄、灰等多种颜色,看起来像许多(粗细差不多的沙子)黏合在一起, 粗糙,(硬)。

大理岩的特点:

纯白色、黑色等,常有美丽的(条纹),颗粒较粗,比较粗糙,(较软),遇盐酸冒气泡。

24、组成花岗岩的三种矿物分别是什么?

分别具有哪些特征?

答:

云母:

黑色颗粒:

透明,丝绸光泽,条痕为银白色。

长石:

乳白色或肉红色的颗粒:

半透明,玻璃或泥土光泽,条痕为白色。

石英:

无色、透明的颗粒:

透明,玻璃光泽,条痕为白色。

25、你知道岩石、沙和黏土各有什么特征?

答:

岩石:

颗粒大、感觉粗糙、不容易团成小球、无法涂痕、无气味;

沙:

颗粒小、感觉粗糙、不容易团成小球、涂痕不均匀、无气味;

黏土:

颗粒细小、感觉细腻、容易团成小球、涂痕均匀、有气味。

26、土壤分层实验中,土壤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

土壤分层实验中,静止后位于水底的是(沙砾),中间的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 (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腐殖质)。

27、你认为土壤是由什么组成的?

答:

沙砾、沙和粉沙、黏土、腐殖质

28、观察土壤的方法有哪些?

答:

观察土壤可采用(看、闻、摸、捻、倒入水中)等方法进行观察。

29、按照土壤的成分可以分为哪几类?

分别适合种植什么作物?

答:

沙质土适合种(薯类、花生、西瓜)等植物,黏质土适合种(水稻、小麦、玉米、豆类) 等植物,壤土适合绝大多数植物种搞。

30、开关有什么作用?

它是如何控制电流的通与断呢?

答:

(开关)用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通断),按下开关,电流(接通),松开开关,电流(断幵)

31、交流我们的观察结果,沙质土、壤土、黏质土三种土壤有什么不同?

各有什么特点?

32、你知道岩石和土壤各有哪些用途?

答:

岩石可以用作建筑材料,可以提炼矿物、用来装饰和制成艺术品等。

土壤是劢植物的栖息地,可以固定植物的根系,具有自然肥力,能够促迚作物生长。

33、为标本添加标签,在标签上要写好哪些信息?

(1)岩石编号、名称

(2)采集时间、采集地点、采集人

(3)岩石的颜色、大小等特征

 

6. 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

【教材简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工具与技术》单元的第6课。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隶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技术与工程领域,本课指向让学生了解印刷过程,同时也感受技术和发明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变化。

聚焦部分帮助学生对活字印刷有一些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探索部分分为二个环节:

一是模拟活字印刷的活动,学生将在活动体验中了解活字印刷的简单工序,感受它的魅力;二是通过与手工抄写的对比,学生将深刻体会到活字印刷的省时、省力,感受它对文化传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拓展部分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工具的不断发明,技术的不断创新,推动着印刷术不断发展。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印刷术”有一定的了解,他们看过相关的文字介绍和图片,在美术课或者其他场合,还有可能亲自尝试过“印刷”过程。

虽然学生对印刷术的发明和历史演变有一定认识,但这些认知都是零散的,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对印刷术演变过程中技术所发挥的作用,更是知之甚少。

学生在前面5课的学习中,对简单机械和工程技术已经有了初步的探究和了解。

本课设计了模拟活字印刷的活动,在活动体验中,学生将了解活字印刷的简单工序,感受它的魅力。

通过与手工抄写的对比活动,学生将深刻体会到活字印刷的省时、省力,感受它对文化传播所起的巨大贡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活字印刷是重要的印刷技术之一。

印刷术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工具和技术的不断发展。

科学探究目标

能参与体验活字印刷术并印制一页“书籍”。

能合理估量手工抄写和印刷完成同样任务所需要的时间。

能结合模拟体验和估量结果对手工抄写和活字印刷进行评测。

科学态度目标

能积极参与体验活动,小组成员之间能互相帮助。

感受活字印刷术的便利,激发民族自豪感,产生学习科学的志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活字印刷推动了印刷术的发展,让文化、知识的传承更加便捷,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体验活字印刷并印制一页印刷作品

难点:

对比分析手抄和印刷的过程,认识到工具和技术对人类文明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

教学课件、微课。

小组:

活字印刷套材(字模、活字印刷板、白纸、压板、墨水、墨刷)、格子纸、计时器、活动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聚焦(预设5分钟)

讲述:

人类总是在不断的改进着工具和技术,从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有一项技术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是印刷术。

以前,人们操作书籍用手工抄写,这样费时、费力、又容易出错。

后来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方便灵活,省时省力,提高了效率。

提问:

对于印刷术,你有哪些了解?

追问:

它是怎样印制图文的呢?

揭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

(板书)

二、探索与研讨(预设30分钟)

[材料准备:

活字印刷套材]

(一)模拟活字印刷

引导:

今天我们来模拟、亲身感受一下活字印刷。

请同学们先通过微课了解一下活字印刷术的流程。

边看边思考,进行活字印刷有哪些主要步骤,又是如何操作的?

播放:

活字印刷微课

学生交流进行活字印刷的相关步骤及操作,教师相应地补充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