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50033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doc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doc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txt爱情是彩色气球,无论颜色如何严厉,经不起针尖轻轻一刺。

一流的爱人,既能让女人爱一辈子,又能一辈子爱一个女人!

本文由yxyy1992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我对哲学的理解阅读篇目:

《西方哲学史》阅读篇目《西方哲学史》罗素著绪论哲学,是一个听起来十分深奥的学问,令我们感到遥不可及。

特别是对于我,一个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理工科新生,缺乏必要的人文知识积累,一开始便更感到困惑。

然而,经过一两节课的简要介绍,以及阅读少量浅显的文章之后,我对哲学开始产生了一丝模糊的概念。

有人从字面上理解哲学:

Philosophy,拆开看就是“爱智慧”,由此看来,一切有关于智慧的思考似乎都与哲学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字典里的定义也说: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它涉及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并寻求其一般规律。

可见哲学研究是无所不包的,是人类思想活动的体现。

然而,作为现代人,近现代科学观念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早已得到了普遍接受,似乎只有“科学的”认识才是正确无误的。

与此同时,宗教,或是神学也有自己对世界的判断,有些对今天的社会依然有深远影响。

那么哲学与两者之间有何不同呢?

罗素在他的书中写道(哲“学)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

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象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

”诚然,科学发展至今天已有巨大成就。

但与人类所面临的困惑相比,科学的作用是十分有限,或是说可怜的小的。

比如“世界分为心与物吗?

心是什么?

”等等至关重要的根本性问题,科学是毫无作用的。

再比如人类已掌握了很多自然规律,并以精准的数学方程表示了出来,简洁优美的形式令人赞叹。

可若进一步想,这些简洁自然规律的背后的更本质的原因是什么呢?

是自然的本质如此,还是仅仅是人类对秩序的偏好呢?

量子力学带来的革命性进步,也带来了更大的困惑:

上帝究竟是否是掷色子呢?

世界本身是不确定的么?

…这些问题,早已超过了科学的能力范围。

若提出任何武断而肯定的见解,则变为某种神学,从而并不能令人完全信服。

因此,在两者之间广袤的未知领域,就是哲学所不断追求的。

哲学的研究,似乎永远没有结论。

那么为什么还要研究哲学?

在我个人看来,人类,作为有别于动物的理性产物,对于未知的探求正是人类理性的伟大体现。

宇宙万物中,人类实在太过渺小,人类永远活在未知的迷茫和恐怖中。

而哲学,犹如一盏明灯,是人类不断探索的信念和希望。

对于我们普通人,学习哲学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我的理解是,哲学性的思考是我们每个人一出生就有的,“每个小孩子都是哲学家”,只是我们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失去了好奇心与对问题的敏感性,进而丧失了哲学思维。

我们学习哲学,不可能像哲学家一样系统的研究,而只是启发心中爱思考的火种,保持对智慧的热爱,充满对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我想,这不仅是一个大学生应有的品质,哲学还将引导一个充满智慧光辉的人生。

这就是我对哲学的粗略而浅薄的一点理解。

“芝诺悖论的意义芝诺悖论”的意义芝诺悖论阅读篇目: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阅读篇目《西方哲学原著选读》芝诺提出的著名的否定运动的四个论证在今天看来当然是站不住脚的,从课堂上的讨论也可看出,以现代人的认识,可以从很多方面指出芝诺所谓“论证”的纰漏。

尽管如此,我仍然认为芝诺提出这四个问题是伟大而有意义的,而并非是为了支持其不承认运动的学说而进行的诡辩。

首先,芝诺是一个爱利亚学派的哲学家,他的学说是只承认静止的。

他批驳运动的方式

是首先假设运动存在,然后通过一系列的理性分析和推演得到一个有悖于常识的结论,从而达到了目的。

尽管现在看来,其中很多步骤是有问题的,但作为一个2000多年前的人,在认识水平不可能达到很高水平的情况下,能有这种理性而科学的推断方法是很了不起的。

这也正说明古希腊人对智慧的崇尚。

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他提出的那些问题看起来十分可笑,几乎是不用思考的。

然而,芝诺能从平凡中发现问题,试图从理性思维角度认识世界而绝非满足于感性认识,可见其思想的进步。

另外,从历史的角度上说,芝诺的论证也发挥的巨大价值。

他的问题能流传到今日,在当时一定造成了极大的轰动。

它极大地与常理相悖,因此也揭示了前人认识中本质的问题。

正是由于他的悖论的提出,使得当时及后世的哲学家进一步思考,比如亚里士多德就从他的论证中发现了空间无限可分性的问题。

芝诺悖论中遇到的矛盾,背后一定有深刻的认识背景,因此,他的悖论的提出,促进了人们思维严密化、深入化。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里程碑性的成就。

对于芝诺思考的一点补充阅读篇目:

《西方哲学史》阅读篇目《西方哲学史》罗素著在罗素的书中看到一句话:

“当一个有智慧的人表现出来一种在我们看来显然是荒谬的观点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努力去证明这种观点多少总是真的,而是应该努力去理解它何以竟会看起来似乎是真的。

”这段文字不禁使我联想起对包括芝诺在内的古代人的观点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的问题。

显然,用今天的眼光回望历史,总是可以挑剔的。

如果我们因为其历史局限性而妄加否定,抑或是因为对先贤的崇拜而竭力去肯定,都是没有多少价值的。

如果我们能从这种学说产生的原因入手,即“何以竟会看起来似乎是真的”,那么我们的视野就很快扩展了,进而对过去有了深层次的认知。

还是以芝诺为例,如果在别的文明内,比如崇尚实用的中国,出现了类似的学说,那么很可能是造不成什么影响的——显然违背事实嘛!

那么为什么在古希腊引起这么大的效应呢?

我想,这可能联系到古希腊人重演绎而轻归纳的特点。

《几何原本》可谓是演绎之大成之作,它对人类进步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由此可见希腊人在演绎推理方面的杰出才华。

而归纳便是从已知现象推出其它现象。

如果从归纳的角度想问题,人显然是能追上乌龟的,这是事实,那么很容易归纳出速度快的总能追上速度慢的,一切也就顺理成章了。

然而希腊人是强调推演的,先假设运动存在,且是可以无限分割的,在此之后一切就与现实毫无关系了,只从假设出发,只有理性是被承认的,最后引出了那个著名的结论。

结论是荒谬的,如果理性是绝对正确的,那么只能是假设的错误。

这种思维方式我想大概是希腊人的创造,至少是希腊人将其发扬光大的。

我作为一个哲学的门外汉,思考的自然是很浅薄的。

但是我觉得,如果学习哲学史能多如此思考问题,无疑会让自己的思路开阔很多,得到的也会更多一些。

柏拉图的理念阅读篇目: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西方哲学原著选读阅读篇目: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柏拉图的学说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他的理念论。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形而上学》中这样阐释理念:

“他主张定义的对象不是感性事物,而是另外一类东西,任何感官对象都不能有一个普遍的定义,因为它们都是变化无常的。

他把这另外一类的东西称作理念,认为感性事物都是按理念来命名的,因理念而得名的,因为众多的事物之所以存在,是靠‘分有’与它们同名的理念。

”柏拉图在他自己的著作《对话》中也有诸如“大使大的东西大,小使小的东西小”等等。

柏拉图比较偏向于巴门尼德的静止观点,认为一切是不真实的,因为现实的事物都处在变化之中,而真实的东西必定是静止不变的。

这种观念将他的思维引向了理念论。

在理念论的指导下,柏拉图坚信通过感官得到的不是知识。

他说:

“人应当通过理性,把纷然杂陈的感官知觉集纳成一个统一体,从而认识理念。

这就是一种回忆,回忆到我们的灵魂随着神灵游历时所见到的一切;那时它高瞻远瞩,超出我们误以为真实的东西,抬头望见了那真正的本体。

(”《斐多》)显然,与现代人的观念截然不同的是,他否认知识是以感官为基础的,即使说感官对知识有什么贡献的话,那也不过是激发我们回忆起灵魂本来知道的东西。

柏拉图对数学相当推崇,这也是很自然的。

因为高度抽象的数字通过感官是无法得到的,是纯粹理性的产物,这样,在他心目中就有了异常高的地位。

他认为“1+1=2”作为知识,是比“雪是白的”这样的判断真实得多。

上面是我对柏拉图理念论的一点理解,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我个人是认为,柏拉图对所谓的理念看重的实在是有些过分了,也许是因为他实在想追求一些永恒不变的东西使然。

尽管抽象的概念很重要,但并不能很令人信服地将它们视为真实存在的东西。

比如两个苹果和两个火车,他们共同具有的不过是人们计数上的相同符号,而本质上二者并不依赖数目而存在,如果仅仅凭此推断出有一个真实的“二”,说服力不足。

其实稍加分析,柏拉图很多论断都是一些语言上的问题,比如他所谓的“理想的床”,我们不过是把类型相似的一类东西组成的集体总和(用现代数学的语言,就是集合)给以一个名称而已,比如“平板带四条腿的物体”我们称为床,这仅仅是为了交流方便而所有人公认的一个记号。

而柏拉图似乎在这方面逻辑是颠倒的,他竟然认为某个称谓背后蕴含着超越一切真实事物的本质或实体,看来他对人类认知规律是比较混乱的,这也能体现在他的“回忆”理论。

我们现在说知识,一般都是在经验的基础上以理性思维构建的,除了纯数学,基本所有自然科学都需要归纳法的应用,也就是说,感官是这些一切的基石。

他否认感官的作用,却构建一个虚幻的“灵魂的回忆”,当然,反驳他是很难的,因为无论有多少例证,都可以用“这不过是激发了曾经已有的知识”来辩解,但这种辩解是无益的,顶多是语言上的把戏,对于智慧的增长谈不上什么贡献,甚至可以说,对于理念的过分看重阻碍了他更准确的认识世界。

以现代的标准去苛求古人是不公平的,但是我从中可以知道,人类的理性有很强的局限性,并不是什么都可以在人类的智力活动中得到,有些东西必须靠感官从外部世界中获取。

因此可以说,尽管古希腊哲学家们在演绎抽象方面的成果无法过分称赞,但将它们视作绝对权威也是不可取的事情。

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阅读篇目: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西方哲学原著选读阅读篇目: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有人说亚里士多德是最后一个懂得全部知识的古代哲学家,他卷帙浩繁的著作涵盖了物理学、形而上学、诗歌(包括戏剧)、生物学、动物学、逻辑学、政治、政府、以及伦理学。

他的全部著作加起来,就是古代希腊的百科全书。

在他研究的领域中,几乎每一个都有开创性的成果,而与现代普遍看重的科学相关的部分,也就是他所谓的“物理学”,即自然哲学,他的工作更是划时代的。

比较亚里士多德与他的老师柏拉图,我们可以大致说,他们两人都认为哲学是“研究宇宙真实性质的科学”然而柏拉图更关注,“天上的东西”他认为只有理性世界才是真正的,“宇宙”,现实世界中的一切都与宇宙没有关系,不过是理念的模型罢了。

柏拉图拒绝承认感官,从不研究现世中的各种问题,只是沉浸在他构想的理念中。

因此,在今天的意义上说,柏拉图是“不科学”的。

与此相反,亚里士多德首先在形而上学上就和老师截然不同。

他谈论“普遍者”时说:

“所有普遍者都是有示例的。

”亚里士多德争论说没有不能联系于存在事物的普遍者。

遵照亚里士多德,如果普遍者存在,它要么作为一个特定者要么作为一种关系,那么在过去、现在或未来,必定有可以断定为这个普遍者的某个事物。

作为结论,遵照亚里士多德,如果某个普遍者无法被断定为存在于某个时期的一个客体,那么它不存在。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他认为形式存在于物体中,而不是独立与特殊物体而存在。

这也许就催生了我认为亚里士多德对近现代科学的最伟大贡献:

从研究特定现象提升为研究事物的实质的方法。

他关于自然的很多看法明显是谬误的,比如“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等等。

而且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在他之后,古希腊的哲学开始衰落啊,他的学说被过分高估,从而约束了人们的思想好几千年。

近代科学很多突破都是从对亚里士多德的批驳开始的。

尽管如此,他对科学的贡献也是不可磨灭的。

他所拥有的条件限制了他观察的手段,比如,他很难拥有像今天般正确的速度、质量、温度等等概念,从而他的自然哲学很多太过于常识化而没有创造。

但他开创的研究本质却是十分科学的。

现在所谓科学方法,是通过观察事物的规律,进而归纳出事物共有的东西。

这正是由亚里士多德提升到哲学的高度的。

所以说,亚里士多德对科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阅读篇目: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原著选读阅读篇目: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西方哲学史》《我对逻辑学基本没有超出常识的深入知识,只能试着理解一下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的具体内容,下面是我对经典三段论用现在的符号的一些归纳:

第1格AAA(Barbara)所有M是P.所有S是M.∴所有S是P.EAE(Celarent)没有M是P.所有S是M.

∴没有S是P.EIO(Ferio)没有M是P.有些S是M.∴有些S不是P.之后还有第二、第三、第四格,由于精力有限,不能仔细阅读。

不过《西方哲学史》中提到,其它格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归纳为第一格。

罗素说亚里士多德最大的成就是他在逻辑学方面所取得的。

他开创了整个逻辑学的体系,即使是今天的数理逻辑,也是以亚里士多德的体系作为基础的。

他的逻辑学建立在演绎推理之上。

罗素又批评他对三段论的估价过高,因为逻辑推理不只有三段论一种。

数学显然是逻辑的,但数学推理绝大部分不是三段论式。

不管怎样,三段论都是他的很重要成果,在两千多年前,这样的智慧成果已经足够光辉了。

伊壁鸠鲁和斯多葛主义伊壁鸠鲁和斯多葛主义阅读篇目:

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阅读篇目:

西方哲学史》《公元前三世纪,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帝国统治了希腊世界,这就是所说的希腊化时代。

在哲学上,这一时期创立了伊壁鸠鲁主义和斯多葛主义,怀疑主义也被明确总结出来。

一、伊壁鸠鲁学派伊壁鸠鲁的哲学最主要的思想就是获取恬静。

他说:

“快乐就是有福的生活的开端和归宿”,而且,他认为快乐就是善:

“如果抽掉了嗜好的快乐,抽调了爱情的快乐以及视觉和听觉的快乐,我就不知道我还怎么能够想象善。

“一切善的根源都是口腹的快乐,哪怕是智慧”与文化也必须推源于此。

”但与今天已经成为贬义词的Epicurean(贪图享受的)不同,伊壁鸠鲁所说的快乐并不是奢侈与放纵。

相反的,他追求的与其说是快乐,不如说是没有痛苦。

没有痛苦就是最高的快乐。

他说“一切之中最大的善就是审慎:

它甚至是比哲学还要可贵的东西。

,与欲望正在满足的那种“动态的”快乐相比,欲望已经满足之后那种寂静是更为纯”粹真实的快乐。

因为它没有掺杂痛苦对愿望的刺激,从而更为审慎。

他极力反对柏拉图那种严苛的逻辑训练的哲学,他的哲学是“追求幸福生活的实践的体系”(罗素语)。

他拒绝一切教化的形式,甚至劝人远离公共生活。

因为权势、政治等等都将破坏一个人内心的平静。

他认为,有智慧的人就应该追求默默无闻的生活。

“人类行为的目的就是从痛苦和恐惧中解放出来,求得快乐。

快乐是幸福生活的目的和开始,是善的唯一标准。

一切导致快乐的就是善,导致痛苦的就是恶。

美德只有同快乐联系起来才有价值。

伊壁鸠鲁伦理思想与居勒尼学派不同,它并不把快乐仅仅归于感性的肉体快乐,而是把它区分为自然的和非自然的,认为前者是适度的、健康的,后者是过度的、令人厌恶的。

感性快乐是基础,但精神的快乐高于感性的快乐。

这种快乐就是“肉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亦即“不动心”的至善状态。

”在伊壁鸠鲁看来,心灵之所以高于肉体,是因为心灵能够选择不观赏痛苦而只观赏快乐。

所以,身体的苦痛可以通过心灵的训练加以忍受。

伊壁鸠鲁本人就终身忍受着巨大的折磨,然而他能用极大的勇气承担。

“一个人被鞭笞的时候也能是幸福的”这就是他的快乐观的最,好诠释。

因为他逃避痛苦,所以他提出了最重要的理论,关于死亡和宗教。

他说,人最大的恐惧来自死亡和宗教。

伊壁鸠鲁认为对死亡的恐惧是非理性的。

因为对自身对死亡认识是对死亡本身的无知。

他是一个原子论者,他相信灵魂也是由原子构成的,人死后,“灵魂原子”随之灰飞烟灭,不复存在。

所以对死亡是不必恐惧的,“死亡和我们没有关系,因为只要我们存在一天,死亡就不会来临,而死亡来临时,我们也不再存在了。

”是他对死亡最著名的论述。

而关于宗教,伊壁鸠鲁是相信神的存在的。

但是他认为神不过问人间的事情。

他还说他们都是遵从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者,所以不关注公共事务。

这样,人们不必担心自己的所作所为会触怒神,在一定程度上,人是能自己掌握命运的。

虽然死亡不可避免,可死亡并不是一件坏事。

与柏拉图等大哲学家比起来,伊壁鸠鲁的哲学不免显得粗鄙,他的伦理缺乏一种道德上的崇高性。

然而,他对于当时动乱中的人们,不免是一种安慰。

这是一种弱者的哲学,一种救护车式的哲学。

在劳苦倦极的时代里,“连死灭也可以成为一种值得欢迎的,能解除精神痛苦的安息”。

伊壁鸠鲁带来的就是这样一种福音。

二、斯多葛主义斯多葛主义比伊壁鸠鲁学派发展更为漫长曲折。

一般认为,斯多葛主义的历史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早期的代表人物除了芝诺以外,还有克雷安德和克吕西波;中期的代表人物有潘尼提乌、波昔东尼、西塞罗等;晚期的代表人物是塞内卡、爱比克泰德和奥勒留。

我在这里不想讲述斯多葛主义的发展脉络和过程,只是归纳一下斯多葛主义的主要观点和学说。

“德行就是唯一的善”是斯多葛派哲学的核心。

这也与他们的宇宙决定论有关。

“自然的过程是严格地为自然律所决定的。

起初只有火,然后其它的元素…逐渐地形成了”。

罗素说:

“自然的过程,在斯多葛主义那里也像在十八世纪的神学那里一样,是被一个‘立法者’所规定了的,而这个‘立法者’同时也就是个仁慈的天堂。

整个宇宙直到最微小的细节,都是被设计成要以自然的手段来达到某种目的的”“,‘神’与世界是分不开的;他就是世界的灵魂,而我们每个人都包含一部分神圣的火。

一切事物都是那个叫做‘自然’的单一体系的各个部分;个体的生命当与‘自然’相和谐的时候,就是好的”“唯有当个体意志的方向是,向朝着属于整个‘自然’的目的之内的那些目的时,人的生命才是与‘自然’相调和的。

‘德行’就是与‘自然’相一致的意志。

”在这种背景下,斯多葛派认为德行在于意志,所以一切好恶都取决于自己。

如同苏格拉底高贵地死去那样,旁人能够决定自己的命运,但是真正的善,即德行,外人永远无法剥夺,全靠自己。

在普通人看来,伊壁鸠鲁的哲学往往能带来温情的感觉,比如伊壁鸠鲁曾大力赞扬过的友谊与爱,这些都是人类美好的情感。

而相反的,斯多葛学派似乎有一种残忍。

因为,在他们看来,人的一切感情都是有碍于那最高的善——“有德”的。

亲情、友情、爱,在德行面前都必须加以贬抑。

即使有的斯多葛教派的人也宣扬普通意义上的作好事,好行乐施等等,但绝不是出于一个人的同情心,而只是磨练自己德行的手段。

罗素说斯多葛学派也是有其内在的本质的矛盾的。

最重要的就是决定论与自由意志的矛盾。

如果宇宙是决定论的,也就是罗素说的“严格定命的单一的整体”,那么所有一切都是以前原因的结果,也就是说,我们有德或无德都是业已决定了的,那么我们又怎么能说德行全在自己内心呢?

这个问题斯多葛派也许有很多种解释,但“德行”这个问题都不是很轻易能说清楚的。

三、对两种哲学派别的感受了解了两大哲学派别之后,我最深的感触就是,希腊化时期的哲学在目的上与旧时代的

古希腊哲学发生了根本上的不同。

在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时代和以前的时代,哲学往往作为一个“望远镜”,看向宇宙的深处,探寻世界的本源,伦理的意义、自然的目的和规律。

泰勒斯学派、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原子论者…..都是如此。

然而,到了伊壁鸠鲁和中后期的斯多葛学派,哲学关心的就集中在人的生活之内了,比如伦理学、善的探讨等等。

哲学家对自然失去了曾经的好奇心。

不难分析出这种现象的原由:

古希腊城邦中,哲学家们自由自在思考的时代过去了。

希腊化时代的混乱,命运的无常使得人们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就像《西方哲学史》中写道的那样:

“当你的一切储蓄明天就会一干二净的时候,勤勉就似乎是无用的了;当你对别人诚实而别人却必然要欺骗你的时候,诚实似乎就是无益的了;当没有一种原则是重要的或者能有稳固的胜利机会时,就不需要坚持一种原则了;当唯唯诺诺混日子才可以苟全性命与财产的时候,就没有要维护真理的理由了……”,安古斯在《剑桥古代史》中也如此描述这段时代:

“形而上学隐退到幕后去了,个人伦理现在变成了具有头等意义的东西。

哲学不再是引导着少数一些大无畏的真理追求者们前进的火炬;它毋宁是跟随着生存斗争的后面在收拾病弱与伤残的一辆救护车”。

可见时代的环境对人们的思想的影响有多么大。

一个自由而不需劳动的古希腊公民,当然能够把眼光投向宇宙深处,而在动荡中,人们只能用哲学充当一种慰藉。

伊壁鸠鲁派用一种及时行乐的观点抚慰人们对死亡的恐惧。

而斯多葛学派,似乎以不很真诚的方式告诫人们,幸福就是德行,只要有德行,那么其它痛苦也都是可以忍受的。

虽然,这两种哲学不再像以前那样具有开拓知识的激情和创造力,但无疑是有用的,在恶劣的环境里,它们在某种意义上赋予了心灵规范,避免了彻底的绝望。

以上,就是我对伊壁鸠鲁和斯多葛学派的一些理解。

经验主义哲学阅读篇目: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西方哲学原著选读阅读篇目: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知识论是探讨知识的本质、起源和范围的一个哲学分支。

知识,是我们经常使用却很难以说清楚的一个概念。

古今哲学家们对知识也曾进行过大量的讨论和定义知识的尝试。

最著名的定义是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下的定义:

知识是被证实的真实的信仰。

这里不去深究知识究竟是什么这个命题,而就仅仅以大众普遍承认的概念来看。

西方哲学家们把知识分为两种,即先验的知识和后验的知识。

先验意味着仅凭推理得到的知识(先于经验观察),而不受直接或间接经验的影响。

后验指其他种类的知识,也就是知识的得来和证实需要借助经验观察,也被称作经验性知识。

是否存在先验性知识,是知识论里的一个核心问题。

因此划分了两派分别持不同观点的哲学家,即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

概括地讲,理性主义者认为存在,而经验主义者认为所有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外界经验的体现,并不存在先验的知识。

由于经验主义者至今为止对近代至今被普遍接受的科学方法有着很大影响,所以这里我先梳理一下经验主义哲学家们关于知识的观点。

一般认为亚里士多德是经验主义哲学的开创者,他认为哲学是研究“原因”,而研究原因,是从特定事物的现象上升到实质。

这里感官是很重要的。

他在他的《形而上学》一书中批评柏拉图关于理念的看法时写道:

“我们怎样能够得知一切事物的元素呢?

我们不能在开

始学习以前已经知道任何东西。

“如果有一门研究一切东西的科学,…,学习这门科学的人”事先必是对它一无所知的。

可是所有的学问都必须借助以前已经知道的东西为前提——不论那门学问是凭借论证还是凭借定义的;因为构成定义的因素必须是事先已经知道的,为人们所熟悉的;用归纳法学习的过程也是这样。

如果这门科学果真是天赋的(指的是柏拉图认为知识都是回忆),那就很奇怪,我们何以并不意识到自己具有这种最伟大的知识。

”可见,亚里士多德反对他老师对感官的否定,承认我们必须通过经验得到某些知识,然后才能用理性进行推理。

在经验之前的知识是不存在的。

到了经院哲学时代,伟大的神学家和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也被认为是一名经验主义者。

他大致赞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他把知识分为“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