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军讲座提纲整理历史教育需要理性回归.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50068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惠军讲座提纲整理历史教育需要理性回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李惠军讲座提纲整理历史教育需要理性回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李惠军讲座提纲整理历史教育需要理性回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李惠军讲座提纲整理历史教育需要理性回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李惠军讲座提纲整理历史教育需要理性回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李惠军讲座提纲整理历史教育需要理性回归.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李惠军讲座提纲整理历史教育需要理性回归.doc

《李惠军讲座提纲整理历史教育需要理性回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惠军讲座提纲整理历史教育需要理性回归.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李惠军讲座提纲整理历史教育需要理性回归.doc

李惠军讲座提纲整理:

历史教育需要理性回归

——浮华与喧闹之后的困学觅知

感谢博雅老师的热心整理

 开场白:

我曾策划了上海史学大师与中学历史名师面对面交流活动,总共有30余位名师后备人选参与,延续了四天,得到了上海社科联的资助,中学老师们感觉到与大师们一起感觉自身的无知。

这次浙江省历史学会组织的活动开了个好头。

 李特首先针对当前课改攻坚中的瓶颈,如何进一步的推进,史学出现了困倦的局面,引用了柯林武德的观点:

“历史的过去并不像是自然的过去,它是一种活着的过去,是历史思维活动的本身使之活着的过去;从一种思想方式到另一种的历史变化并不是前一种的死亡,而是它的存活被结合到一种新的、包括它自己的观念的发展和批评在内的脉络之中。

 然后,李特以上海教材问题为例,列举了历史教育面临着几大苦恼:

1、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2、文明形态还是社会形态?

3、主题结构还是通史结构?

 接着,李特就自己多次参加听棵和评课的经历,指出了新课程背景下的异化现象所产生的几个方面忧思:

 忧思1、机械知识梳理和概念到概念的教条主义;

 忧思2、眩目模式语境和离散泛互动的形式主义;

 忧思3、苍白理论天条和缺匮本真性的随意主义;

 忧思4、浅显问题对话和缺失思维度的理念主义;

 忧思5、冗繁杂芜练习和缺损感悟化的盲目主义;

 忧思N、…………

 具体的表现为以下几点:

当学生在课堂上按照教师的导引品读教材的时候,丰富的知识却在转眼间变成了教条主义的脚注;当中学生书橱里充斥着五花八门、满目瑕疵的练习或专题训练册的时候,鲜活的知识却在不经意间变成了功利主义的婢女;当我们每每以历史学科如何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而津津乐道的时候,厚重的文化却在发展中离我们的中学生渐行渐远,变成了遥不可及的如烟往事和束之高阁的玄学经典。

举例了易中天的“三国热”和《夜宴—浮铪背后的五代史》来说明大学史学的普及问题。

 进而,李特认为:

历史的意韵内在于历史,列举了顾颉刚的质疑和普列汉诺夫的探索;历史的“应然”与“实然”——本真、客观和国家意志的区别;静态的教材与动态的素材——换一个角度透析历史现象和本质,列举了英国的制度创新和罗马灭亡后的王权和教权。

 同时,李特主张常态课有效性的几个“元认识”问题需要明确:

 ——发轫于教育价值判断的认同前提下。

 ——皈依于课程目标达成的测量基础上。

 ——植根于教学流程设计的缜密逻辑间。

 ——凸现于学生学习过程的智能内化中

 在此要厘清几个理论问题:

 第一、基于“元认识”的有效性可如下来理解:

 知识信息的丰富、清晰、结构特征——有效性的基础性;

 认知过程的质疑、诱导、释惑特征——有效性的思维性;

 能力转化的迁移、裂变、知新特征——有效性的知本性。

 第二、达成“三性”的要件,力求达到如下的途径和境界:

 回望: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在斟磨中拓展资源

 叩问:

“冲波逆折探回川”、“直挂风帆济沧海”——在体悟中企划创意

 迁移:

“长风破浪会有时”、“更研哲理牖新知”——在运用中返璞归真

 第三、设计环节念念不忘有效性:

 思维在教材内容回声之中穿梭;灵犀在基础知识内涵之间闪现;智慧在教学流程完形之际跃动

 情感在孜孜教化养育之隙萌发;认识在思维困惑探求之后顿悟。

 第四、“志於道,游於艺”的意境:

 博约之间定格理性命题;机智创生孵化多元智慧;理性课堂必是情入琴丝;有效教化必是情理交融;怀疑是深刻肯定的浮力。

 最后,李特语重心长地告诫,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是常青的。

期望在座的历史老师们去努力追求做到:

 1、发掘引领一节课的“哲理”  

 2、寻找统摄一节课的“灵魂”

 3、筛选建构一节课的“资源”   

 4、整合贯通一节课的“流程”

 5、巧设激活一节课的“玄机”   

 6、精选落实一节课的“问题”

 在即将结束讲座时,李特谆谆提醒我们:

 有人把历史教育当成谋生的职业;有人把历史教育当成追求的事业;我真实地说:

历史教育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因为有了历史教育,我的生活才变得不致缺失,也不致乏味。

“烟涛微茫信难求”。

教师要思想,因为教书本是厚重的思想之学。

当思想敏锐地走动时,教学时空坐标中所注入的生命关照主题才能涌现出来。

教师要善于从文化的瀚海中,从貌似常规的现象中,以其独具的慧眼,去发掘那些蕴含着哲思的教育资源,溶入了丰富教育资源的常态教学才能弹奏动人心魄旋律的。

 

1.[]李惠军:

教师开发课程权利义务 [李惠军][2007年11月5日][184]

简介:

内容:

  课程开发是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从马执斌先生的新历史教材观所想到的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 李惠军  (200333上海市普陀区)  【关键词】主流意识 主体意识 问题何在  读了关于“鸦片战争是否具有商业战争性质”讨论的所有文章和案例可以发现,一个充满素质……

 

2.[]“李惠军工作室”教研活动  3 [李惠军][2007年10月30日][580]

简介:

内容:

 历史教学中展拓学生思维空间探微李惠军《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思维空间是思维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思维方式是植根于现代科学沃土之上的它给思维着的精神插上了双翅,使人类可以在新的思维空间自由飞翔。

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使学生从单调枯燥的“记忆——显现”型思维中解脱出来,使之善于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不仅能够按常规或经验,而且能够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思维。

诸如正……

 

3.[]“李惠军工作室”教研活动  2 [李惠军][2007年5月22日][954]

简介:

内容:

      主题:

关于儒家文明的认识与教学、复习策略   地点:

晋元高级中学第三会议室       主持:

李惠军   主讲:

李惠军   点评:

周飞  ……

 

4.[]“李惠军工作室”教研活动  1 [李惠军][2007年5月22日][1123]

简介:

内容:

   主题:

关于发达国家现代问题的理解与二期课改教材的处理和认识   地点:

晋元高级中学第三会议室       主持:

李惠军   主讲:

李惠军   点评:

聂幼犁   与……

 

5.[师资建设]上海李惠军工作室成立 [佚名][2006年11月23日][393]

简介:

内容:

 李惠军w       中共党员、中学特级教师。

2006年被评为普陀区学科带头人工作室——“李惠军历史工作室”领衔人,是上海市中学历史教学界的一位中生代学科领军人物。

w现兼任华师大课程系历史教育学硕士生导师、上海市社科联世界历史研究会理事、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学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全国性历史教学专业刊物《中学历史教……

 

6.[教学理论]李惠军:

讲述一节课的故事 [李惠军][2006年10月30日][969]

简介:

内容:

李惠军:

《讲述一节课的故事:

千古奇案——阿房宫何以悄然消失》     一节课要有一节课的目标,课程标准为我们明确了“三维”目标,这是一般性的和指导性的规定。

每节课都要体现这些目标,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切忌目标笼统化和标签化。

一节课目标的确定关乎你所上这节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节课“看不见的灵魂”,它在潜移默化的统摄着你所上这节课内容的筛选与组合……

 

7.[课程研究]李惠军:

叙事与历史教师的教学科研 [李惠军][2006年10月28日][1019]

简介:

内容:

 一段时间来,在中学历史教学与教育科研中有一种现象,历史老师热衷于将各种教育理论和模式术语引入、移植到历史课堂,并每每见诸于老师的科研成果或学科教育论文之中。

由于新的理论并没有内化为历史教师自身的智慧,所以也就很难真正改变历史教师的教育行为并有效地指导我们的历史教学实践。

历史教师需要自己独有的理论表达方式,而叙事则通过对往昔教学故事的回味与反思,不仅记录着自己历史课堂教学的心路,而且在“……

 

8.[教材理论]李惠军 聂幼犁:

历史教材不可缺情 [李惠军聂幼犁][2006年10月12日][826]

简介:

内容:

历史教材不可缺“情”  《中国青年报》2006-09-26  李惠军聂幼犁    当下正热的“易中天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历史是可以走下“神坛”、面向大众的。

同行中绝大多数人都说《品三国》决不可以成为我们编写中学历史教材、进行历史教育的范式。

    那么,历史真的是“知……

 

9.[]李惠军:

教学研究之“战后两极争霸”一课的教学及联想 [李惠军][2006年9月12日][326]

简介:

内容:

         “战后两极争霸”一课的教学及联想                     &nb……

 

10.[课程研究]李惠军:

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李惠军][2006年7月13日][1472]

简介:

内容:

李惠军:

略谈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环节。

本文拟就这个问题做一些探索,一请教于同行前辈。

 历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可行性 从历史教学的角度上说,情感是通过对诸多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逐渐产生的。

历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首先有其必要性,那就是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情感。

而要建立这……

 

11.[教学实践]李惠军:

战后两极争霸的教学及联想 [李惠军][2006年2月8日][801]

简介:

内容:

李惠军:

战后两极争霸的教学及联想 中学历史教学与参考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    教了二十多年书,自己满意的课好像还没有过,常于“庆幸”与“遗恨”之间,冒出几丝偶感,有些话很想说出来,于是就有了以本课为例所产生的下面这些文字。

   一、课前的遐思断想   《战……

 

12.[师资建设]李惠军:

我思、我行,故我在 [李惠军][2005年12月28日][12571]

简介:

内容:

李惠军:

我思、我行,故我在——主讲特级教师李惠军内容提要:

教师的事业既是思想的事业,更是在思想驱使之下饯行的事业。

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特殊背景下,当课程结构、课程思想、课程目标等发生新的革命性变革的时候,教师的工作就更是一项具有反思性、复合性、发展性的专业化职业。

我今天汇报的题目叫做:

“我思、我行,故我在”。

近代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解析几何学奠基人之一笛卡儿有句名言:

“我思,故我在”。

之……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