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关系理论.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50119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依恋关系理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依恋关系理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依恋关系理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依恋关系理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依恋关系理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依恋关系理论.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依恋关系理论.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依恋关系理论.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依恋关系理论.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依恋关系理论.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依恋关系理论.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依恋关系理论.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依恋关系理论.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依恋关系理论.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依恋关系理论.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依恋关系理论.doc

《依恋关系理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依恋关系理论.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依恋关系理论.doc

依恋理论

摘要

对成人依恋的研究受到这样一种假设的指导:

导致在父母和其子女间出现密切的情感纽带的动机系统,也导致在情感关系密切的成人间发展出情感纽带。

本文的目的,是要向不熟悉这一领域的人们——或只是对成人依恋研究感兴趣的人们——提供一个简述,简单介绍成人依恋研究的历史、关键的理论概念、以及一些研究发现。

背景: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Bowlby)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相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

鲍尔比观察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靠近不见了的父母。

在当时,精神分析著述者们认为婴儿的这些表达是婴儿仍不成熟的防御机制的表现,它们被调动起来,以抑制情感痛苦。

但鲍尔比指出,在许多哺乳动物中这种表达是很常见的,他认为这些行为可能具有生物进化意义上的功能。

鲍尔比依据行为理论做出假定:

这些依恋行为,如哭喊和搜寻,是与原有依恋对象(即提供支持、保护和照顾的人)相分离后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应,是因为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幼儿都不能自己获取食物和保护自己,他们都依赖于“年长而聪明”的成年个体提供照顾和保护。

鲍尔比认为,在进化的历程中,能够与一个依恋对象维持亲近关系(通过看起来可爱或借助依恋行为来维持)的婴儿更有可能生存到生殖年龄。

在鲍尔比看来,自然选择渐渐地“设计”出一套他称之为“依恋行为系统”的动机控制系统,用以调整与所依恋对象的亲近关系。

依恋行为系统是依恋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因为它从总体上使这两者联系起来:

人类发展的行为模式、情感调节和人格的现代理论。

在鲍尔比看来,依恋系统在实质上是要“询问”这样一些根本性问题:

所依恋的对象在附近吗?

他接受我吗?

他关注我吗?

如果孩子察觉这个问题的答案为“是”,则孩子会感到被爱、安全、自信,并会从事探索周围环境、与他人玩耍以及交际的行为。

但是,如果孩子察觉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为“否”,则孩子会体验到焦虑,并且表现出各种依恋行为:

从用眼睛搜寻到主动跟随和呼喊。

这些行为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孩子重新建立与所依恋对象的足够的身体或心理亲近水平,或者直到孩子“精疲力竭”,后者会出现在长时间的分离或失踪的情境中。

鲍尔比相信,在这种无助的情境中孩子会体验到失望和抑郁。

婴儿依恋类型的个体差异

鲍尔比相信以上所述的基本动力机制概括了依恋行为系统的常模动力过程,但他也认识到,在儿童如何评价依恋对象的可亲近性、以及儿童面临威胁时如何调整自己的依恋行为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

直到鲍尔比的同事MaryAinsworth开始对婴儿-双亲分离进行系统的研究,才清晰地出现对这些个体差异的正式解释。

Ainsworth和她的学生创立了一种叫做陌生情境的技术——这是一种实验范式,用以研究婴儿-双亲依恋。

在这种陌生情境中,对12个月大的婴儿和它们的父母进行实验,系统地安排分离和重聚。

在陌生情境中,大多数儿童(约60%)的行为符合鲍尔比的“常模”理论。

当父母离开房间时婴儿变得心烦意乱,但当父亲或母亲返回时,婴儿主动寻找父母,并很容易在父母的安慰下平静下来。

表现出这种行为模式的儿童通常被称为安全型。

另一些儿童(约20%或更少)最初会不安,在分离后会变得极为痛苦。

而更重要的是,当重新与父母团聚时,这些儿童难以平静下来,并经常出现相互矛盾的行为,显示出他们既想得到安慰,又想“惩罚”擅离职守的父母。

这些儿童经常被称为焦虑-抵抗型。

Ainsworth和同事们记录到的第三种依恋模式被称为回避型。

回避型儿童(约占20%)显得不会因分离而过于痛苦,并在重聚时主动回避与父母的接触,有时会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玩实验室地板上的物体。

Ainsworth的工作很重要,这至少有三个原因。

首先,她用实验揭示了在安全和惊吓情境中的依恋行为类型的真实存在。

第二,她最早对婴儿依恋类型的个体差异进行了经验性分类。

她在研究中发现存在至少三种类型的儿童:

在与父母的关系中感到安全的儿童、焦虑-抵抗的儿童、以及焦虑-回避的儿童。

最后,她表明这些个体差异与儿童出生后第一年内在家庭中的婴儿-父母互动相关联。

例如,在陌生环境中显得有安全感的儿童的父母,一般会及时地对儿童的需要做出反应。

而在陌生环境中显得无安全感的儿童(即焦虑-抵抗或回避)的父母常常对儿童的需要不敏感,或者是以反复无常或遗弃的方式照顾儿童。

成人恋爱关系

虽然鲍尔比主要关注于理解婴儿-照看者关系的实质,但他相信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部人生阶段都具有依恋性。

不过直到1980年代中期,研究者们才开始严肃地考虑依恋过程延续到成人期的可能性。

Hazan和Shaver(1987)对恋爱关系背景中的鲍尔比的观点进行了早期考察。

Hazan和Shaver认为,成人伴侣间出现的情感纽带,以及在婴儿和其照看者之间出现的情感纽带,都是依恋行为系统这一同样的动机系统所导致的。

Hazan和Shaver指出,婴儿-照看者和成人恋爱伴侣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都会在另一方在身边和能够响应自己时,感到安全

*都有亲密、私人性质的身体接触

*当不能亲近另一方时都感到不安全

*都与另一方分享自己的发现

*都会抚弄另一方的面部,并都显示出相互间的迷恋和专注

*都会进行“身体交淡”

基于这些类似,Hazan和Shaver得出结论说,成人恋爱关系与婴儿-照看者关系一样,也是依恋,并且,浪漫的爱是依恋行为系统和动机系统的特征,这些系统产生出照顾行为和与两性相关的现象。

成人依恋理论的三个内在结论

恋爱关系可能是依恋关系,当代对亲密关系的研究受到这一观点的深刻影响。

从这一观点出发至少能得到三个重要结论。

首先,如果成人浪漫关系是依恋关系,那么Ainsworth在婴儿-照看者关系中观察到的那种个体差异,也应该在成人关系中观察到。

例如,我们应当期望一些成人在自己的关系中感到安全——相信在需要时伴侣会随时出现,并能够依赖于他人和让他人依赖自己。

我们也会期望存在与此相反的成人,他们在关系中感到不安全。

例如,一些无安全感的成人会是焦虑-抵抗型:

他们忧虑于别人不会完全地爱他们,并在自己的依恋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容易产生挫折感和愤怒。

还会有回避型成人:

他们似乎不太在意亲密关系,可能宁愿不依赖于别人、或不让别人过于依赖自己。

第二,如果成人恋爱关系是依恋关系,那么成人关系的“工作”方式应当类似于婴儿-照看者关系的工作方式。

换句话说,促使儿童探索环境的同类因素应当也能够促使成人探索环境,这一因素对于儿童来说即是有一位会及时响应的照看者,对于成人来说则是有一位会及时响应的伴侣。

使得依恋对象符合婴儿“心意”(即及时响应、可亲近性)的同类事物,也应当符合成人恋爱伴侣的愿望。

重要的是,依恋的个体差异应当会影响成人期中的关系及个人活动,就像它在童年期中产生这种影响。

成人在自己的成年关系中是否有安全感,可能部分地反映着他/她在早年儿童期中的依恋体验。

鲍尔比相信,儿童的与关系有关的心智表征或工作模式(即行为和思维的期望、信念、“规则”或“脚本”),是他/她的受照看体验的一个机能。

例如,安全的儿童相信别人会帮助他们,因为过去的体验使他得出这个结论。

一旦儿童获得这种期望,他/她就会找寻符合这些期望的关系体验,并带着这些信念感知其它关系。

按鲍尔比的说法,在一生中,这种过程应当会增进依恋模式的连续性,虽然如果人的关系体验不符合自己的期望,则他/她的依恋模式就有可能发生变化。

简单地说,如果我们假设成人关系属于依恋关系,则有安全感的儿童长大后在恋爱关系中也具有安全感。

以上内容以对成人依恋的早期和当代研究为背景,简单讨论了上述三个结论。

那么,我们在儿童身上观察到的同种依恋模式,是否也能在成人身上观察到?

对成人依恋的最早研究,包括对成人依恋中的个体差异间的关联的研究、人们对自己的关系的看法、以及他们对与自己与父母关系的记忆。

Hazan和Shaver(1987)编制了一份简单的问卷,用以测量这些个体差异。

(这些个体差异经常被称为依恋风格、依恋类型、依恋倾向、或依恋系统组织差异。

)简而言之,Hazan和Shaver要求被研究对象阅读下列三段内容,并指出那段内容最好地描述了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所思、所感和行为:

A.与别人亲密令我感到有些不舒服;我发现自己难以完全信任他们、难以让自己依赖他们。

当别人与我太亲密时我会紧张,别人想让我更加亲密,这使我感到不舒服。

B.我发现与别人亲密并不难,并能安心地依赖于别人和让别人依赖我。

我不担心被别人抛弃,也不担心别人与我关系太亲密。

C.我发现别人不乐意像我希望的那样与我亲密。

我经常担心自己的伴侣并不真爱我或不想与我在一起。

我想与伴侣关系非常亲密,而这有时会吓跑别人。

基于这种三分类测量的结果,Hazan和Shaver发现,成人类型的分布情况类似于婴儿。

换句话说,在成人中,约60%认为自己是安全型(B段)、约20%把自己描述为回避型(A段)、另有约20%把自己描述为焦虑-抗拒型(C段)。

这种研究虽然有助于依恋风格和关系功能间的关联,但它不能全面地检验这样一种假设:

在婴儿身上观察到的同类个体差异也出现在成人中。

(Hazan和Shaver的测量假设存在这种情况。

)后来的研究以多种方式考察了这一假设。

例如,KellyBrennan和同事收集了若干陈述(如“我相信在需要时别人会帮助我”),并统计了这些陈述同时出现的情况。

Brennan的发现使人认为,成人依恋模式中存在两种基本的维度。

一个关键变量被称为依恋相关焦虑。

这一变量得分高的人会忧虑于伴侣是否可亲近、及时响应、注意自己,等等。

这一变量得分低的人对伴侣更有安全感。

另一关键变量被称为依恋相关回避。

这一维度得分高的人不愿依赖别人或向别人开放。

这一维度得分低的人更乐意与别人亲密、在依赖别人和让别人依赖自己时更有安全感。

安全型成人的原型在这两种维度上都应是低得分。

Brennan的发现至关重要,因为近来对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行为模式的统计学分析揭示出两个功能类似的维度:

一个描述儿童的焦虑和抗拒的可变性,另一个描述儿童向父母寻求安全和支持的意愿的可变性(见Fraley&Spieker,2003a,2003b)。

这些维度在功能上类似于在成人中发现的两个维度,这似乎表明,在人生中的不同时期,存在着相似的依恋模式。

受Brennan的发现以及Fraley和Waller(1998)所公布的taxometric研究结果的影响,当代的大多数研究者使用维度而不是类型,来对依恋现象中的个体差异进行概念化和测量。

最流行的成人依恋风格测试工具是Brennan、Clark和Shaver(1998)的ECR以及Fraley、Waller和Brennan(2000)的ECR-R,后者是ECR的修改版。

这两种自我报告工具都为依恋相关焦虑和回避这两个维度提供连续的评分值。

成人恋爱关系的“工作”方式是否与婴儿-照看者关系的“工作”方式相同?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成人恋爱关系和婴儿-照看者关系有着相同的作用机制,当然也存在明显的例外。

对机场上与伴侣告别的成人进行的自然条件下的观察研究表明,这些成人明显表现出与依恋相关的抗议和关爱行为,并且,他们对这些行为的调节与他们的依恋风格有关联(Fraley&Shaver,1998)。

例如,正在告别的伴侣通常会比不会分离的伴侣表现出更多的依恋行为,强回避型的成人比弱回避型的成人显示出少得多的依恋行为。

在下面的内容中,我要讨论人们已发现的在婴儿-照看者关系和成人恋爱关系的各自作用方式之间的相似之处。

伴侣选择

跨文化研究似乎表明婴儿的依恋安全模式被普遍认为是母亲最希望的模式(见vanIJzendoorn&Sagi,1999)。

但显然无法对婴儿进行类似的研究,因为无法询问婴儿是否喜欢能带来安全感的依恋对象。

在寻求长期关系的成人看来,潜在约会对象身上的能够使她响应婴儿的照看者品质,如专注、热情和敏感,是最具有吸引力的(Zeifman&Hazan,1997)。

尽管安全感很吸引人,但不是所有成人都与安全型伴侣在一起。

一些证据似乎表明,人们最终与之建立关系的伴侣,是那些肯定自己的与依恋关系有关的已有信念的人(Frazieretal.,1997)。

安全基地和安全天堂行为

在婴儿中,安全型婴儿通常调适最为良好,即它们较有韧性,与同伴关系良好、招人喜爱。

在对成人依恋的研究中也出现了类似的行为模式。

总的来说,安全型成人比非安全型成人更加满意于自己的关系。

他们的关系有这样一些特点:

持续时间较长、信任、忠诚、独立(Feeney,Noller,&Callan,1994,等),并且,他们更可能以恋爱伴侣为探索世界的安全基地(Fraley&Davis,1997,等)。

对成人依恋的大量研究,是要揭示出能够增进成人的安全感和安全基地行为的行为及心理方面的机制。

迄今为止已取得两项重大发现。

第一个发现符合依恋理论,即在苦恼时,安全型成人比非安全型成人更可能寻求伴侣的支持。

而且,他们更可能向苦恼中的伴侣提供支持(Simpsonetal.,1992,等)。

第二个发现是,在发生关系冲突的期间及随后,不安全型个体对伴侣的行为做出的反应,加剧而不是减轻了他们的不安全感(Simpsonetal.,1996,等)。

回避型依恋和防御机制

按照依恋理论,儿童用来调节与依恋相关的焦虑的策略各不相同。

例如,在一次分离又重逢之后,一些不安全型的儿童来到父母身边,但带着矛盾和抗拒的心态,而另有一些儿童会躲避父母,显然是在尽量减少与依恋相关的情感和行为。

婴儿依恋研究中的一大问题,是躲避父母的儿童——回避型儿童——是否真的较少苦恼,或者说,他们的防御行为是否是对他们真实的脆弱感的掩饰。

对儿童的注意力保持能力、心率或压力何尔蒙水平加以测量的研究似乎表明,分离给回避型儿童带来苦恼,虽然他们表现得冷淡和防御。

近来对成人依恋的研究揭示出一些有趣的复杂性,它们与回避和防御之间的关系有关。

回避型成人中,一些通常被称为恐惧-回避型的成人尽管采取防御姿态但仍适应不良,而另一些通常被称为离弃-回避型的成人能够利用防御策略来进行适应。

例如,在一项实验指定的任务中,成人被要求就失去自己的伴侣进行讨论,Fraley和Shaver(1997)发现,离弃性个体(即与依恋相关的回避维度得分高而与依恋相关的焦虑维度得分低)和其他个体具有同样程度的心理苦恼(根据皮肤电导率测定)。

但是当要求他们抑制自己的意念和情感时,离弃性个体能够有效地进行抑制。

这就是说,他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除自己的心理唤起,并最大限度地不注意与依恋相关的意念。

而恐惧-回避型个体对自己情感的抑制则不那么成功。

从婴儿到成人的人生过程中,依恋模式是否稳定不变?

成人依恋理论的最煽情也最具争议性的结论可能就是:

成人的依恋风格是由他/她与父母依恋对象的互动所形成的。

早年依恋体验可能影响恋爱关系中的依恋风格,人们对这一观点没有多少争议;但有关于这两种依恋倾向的来源和重叠程度的假设,人们对此一直争议不断。

对稳定性的思考至少涉及两个议题:

a.安全型的人对生活中各种人(如父、母、恋爱伴侣)的体验有多大程度的类似性,以及b.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些关系中的安全感有多么稳定?

关于第一个议题,似乎人们对母亲的安全感和对恋爱伴侣的安全感有一定程度的重叠。

例如,Fraley在实验中使用自我报告,收集了人们对自己的一位重要双亲和恋爱伴侣的依恋风格的自我测量,并发现这两种依恋风格间的相关系数在大约0.25到0.5之间(即中等偏小)。

关于第二个议题,似乎人们对父母依恋的稳定性的相关系数在大约0.25到0.39之间(Fraley,2002)。

我们只知道有这样一个纵向研究,它评估这两者之间的关联:

一岁时在陌生情境中的安全感、以及同一批人20年后在成人恋爱关系中的安全感。

这个未被公布的研究发现这两个变量间的关联系数是0.17(Steele,Waters,Crowell,&Treboux,1998)。

人们还使用回顾法,对早年依恋体验和成年依恋风格间的关联进行了研究。

Hazan和Shaver(1987)发现,在恋爱关系中有安全感的成人在回忆童年生活时,更可能感到童年时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充满情感、关爱和接受(另见Feeney&Noller,1990)。

基于这类研究,似乎儿童-父母关系中的依恋风格和恋爱关系中的依恋风格间最多只有中等程度的关联。

那么,这个发现对成人依恋理论意味着什么呢?

一些著述者认为,这个理论中最重要的命题是,依恋系统,这个最初适合于婴儿生态环境的系统,继续影响着成人期中的行为、意念和情感(见Fraley&Shaver,2000)。

而无论这个系统在十多年或更久以后是否仍稳定,也无论在各种亲密关系中是否都稳定,这个命题都将成立。

虽然依恋理论家们所借用的社会及认知机制意味着依恋风格的稳定是普遍性规律而非例外,这些基本机制却能够对长时期中依恋风格的连续或不连续做出预测,这取决于把它们精确概念化的方式(Fraley,2002)。

Fraley(2002)讨论了从依恋理论出发得出的两种连续模式,它们就长时期中的连续性做出了不同的预测,虽然它们源于同样的基本理论原则。

每一个模式都假定依恋表现中的个体差异形成于早年童年期中对照看者的不同体验,而这些早年的依恋表现造就了个体后来的依恋的品质。

但是有一种模型假定,由于受新体验的影响,已有的依恋表现会被更新和改变,使旧的依恋表现被逐渐“覆盖”掉。

数学分析曾显示,在这一模型中,个体差异的长期稳定性会趋近于零。

第二种模型类似第一种,但它有另一个假定:

出生后一年内发展起来的依恋表现模式被保留下来(即不被覆盖)并持续影响着整个一生中的关系性行为。

对这一模型的分析表明,长期的稳定性会趋近于一个非零的极限值。

这里的要点在于,根据依恋理论的原理推导出的成长模式,会对个体差异的长期稳定性做出引人注目的不同预测。

考虑到这一发现,个体差异的长期稳定性的存在,应当被看成是一个经验性问题,而不能看成是依恋理论的假定。

成人依恋研究中的未解决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在当代及未来,对依恋需要的研究仍面临着一些需要加以解答的问题。

例如有可能存在这一事实,即一些恋爱关系是真实的依恋关系,而另一些则不是。

未来的研究者有必要更准确地确定一个关系是否实际上起着与依恋相关的功能。

第二个问题是,婴儿的依恋行为具有重要的进化功能,其中的原因很清楚,但不清楚的是,在成人中依恋是否也具有重要的进化功能。

第三个问题是,我们仍然不能很好地理解可能会改变人的依恋风格的确切因素。

要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就必须对增进依恋安全感和关系质量的因素有更多的了解。

早期依恋类型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摘要】依恋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开端和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在论述依恋的形成及类型基础上探讨了早期的安全型依恋对儿童的能力、性格、情绪及人际关系模式等方面的影响,由此,希望引起家长及教育工作者对依恋的存在及其意义的重视,从而使儿童抚养及教育的具体实践更科学化。

【关键词】依恋;安全依恋

一、依恋及其形成

依恋是一种社会性情感联结,一般被定义为婴儿和他的照顾者(一般为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

它产生于婴儿与其父母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表现为儿童对抚养者的一种追随、依附和亲密行为以及由此带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依恋形成的主要阶段是6个月-3岁,是在婴儿与成人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依恋最早是产生于母婴之间,因为母亲是婴儿接触最多、最广泛的抚养者。

在与母亲最亲密、最密切的感情接触与交流中,婴儿与母亲之间建立一种特殊的社会性情感联结,即对母亲产生依恋。

其通常表现为:

婴儿将其多种行为,如微笑、咿呀学语、哭叫、注视、依偎、追踪、拥抱等都指向母亲;喜欢与母亲在一起,在母亲身边感到安全、轻松,与母亲分离感到焦虑、紧张不安,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会寻找母亲,在遇到陌生人和陌生环境而产生恐惧、焦虑时,母亲的出现会使其感到安全。

虽然婴儿最初的依恋对象是母亲,如果父亲与婴儿交往的时间增多,婴儿也会形成对父亲的依恋。

坎普斯的研究表明:

父亲积极参与抚育越多,婴儿对父亲依恋越深,依恋安全感越强。

依恋的形成是相互的,父母对婴儿的精心护理和关爱,婴儿对父母产生依恋,但婴儿的微笑、发声、长相可爱及满足父母希望等也吸引父母对婴儿的依恋。

二、依恋的类型

由于婴儿与抚养者相互作用的模式不同,依恋也存在不同的类型。

根据我国学者的研究,儿童早期的依恋可以分为安全型依恋和不安全型依恋,不安全依恋又可分为淡漠型依恋、缠人型依恋和混乱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的儿童(73%)表现出舒适、安全的总体特征。

与母亲在一起时能愉快的玩游戏,自信的探索环境,能与母亲进行近距离或远距离交往,不总是注意母亲是否在场,在紧张情境下迅速回到母亲身旁,寻求保护和安慰;在母亲鼓励下能很好与陌生人交往。

当母亲离开时,探索的行为会受到影响,有的哭泣,如果不哭泣,也明显的表现出一种苦恼但没有明显的分离焦虑,对玩具的注意力减少。

当母亲重又回来时,他们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亲近和安慰,并能很快的与母亲做游戏。

淡漠型依恋的儿童(11%)的人际关系趋于冷淡,疏远。

与母亲在一起时,很少关注母亲的行为,母亲在场或不在场对他们影响不大。

在自由活动和其他不同程度的压力下,与母亲的身体接触很少,也很少与母亲主动交谈,与母亲的分享行为少。

对陌生的人和事物,表现得胆子大,不退缩,能进行自主探究活动。

母亲离开时,不哭泣,悲伤程度小,对母亲的归来不积极的欢迎,也无明显的喜悦。

缠人型依恋儿童(70%)表现出依赖、退缩的特征。

与母亲在一起时,喜欢缠在母亲身边,和母亲的身体接触比较频繁,探索活动不积极;对陌生的人和事物拘谨、退缩;与母亲分离时表现出反抗,哭泣,悲伤的程度高;与母亲重聚时急切的寻求母亲的安慰,但是不容易平静下来。

混乱型依恋儿童(9%)对母亲有较多的身体接近或接触,与陌生人交往少、不友好。

有的儿童分离时表现出混乱的不适宜的行为,有的儿童表现为既亲近又反抗母亲的矛盾行为。

三、早期安全依恋对儿童发展的积极意义

不同的依恋类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安全型依恋是一种高质量的依恋,最有利于儿童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一)影响儿童的探索欲和能力的发展

安全依恋的儿童与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依恋关系,他会把父母作为“安全基地”,积极而愉快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提高智力和能力水平。

一项以孤儿院的19个月的发展落后孤儿为实验对象的实验研究表明,改变他们的抚养条件,让他们有机会对温柔的充当代理母亲的阿姨形成依恋,4年后实验组平均智商提高32分,而在孤儿院中的对比组落后21分。

20年后追踪调查发现,实验组中有三分之一进了大学,而对比组的大多数儿童则不超过三年级水平,可见依恋关系的确立可以提高智力水平。

另一项研究也发现,父亲对自己的婴儿越是关心、照顾,婴儿以后就可能越聪明、机灵、好奇、愉快,其智商往往也高。

另外,父母与儿童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有利于儿童把父母作为安心学习语言的“语言基地”。

婴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

如能在这一阶段提供良好的语言教育环境和条件,不仅能促进婴幼儿语言的发展,而且能提高儿童口语表达的质量。

在这一阶段,父母与儿童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对儿童语言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依恋关系的建立,就意味着父母与婴儿交往的时间多,与孩子说话,逗他玩的时间多,这有利于刺激婴儿调动各种感官感知父母的语言,积极地模仿父母的语言,父母自然就成为婴儿学习语言的重要基地,在敏感而热情的父母的关注和有意的教导下,儿童的语言技能会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

研究也表明:

母亲亲切的拥抱,热情的对待早期婴儿的程度预示了2岁时这批婴儿在认知、语言能力上的发展程度。

而在孤儿院成长的婴儿因缺少父母充满关爱的精心照顾,婴儿多有语言发展迟滞或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问题。

由此可见,婴儿需要成人的精心护理和教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