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技术要求及实施细则.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50131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1.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技术要求及实施细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技术要求及实施细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技术要求及实施细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技术要求及实施细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技术要求及实施细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技术要求及实施细则.doc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技术要求及实施细则.doc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技术要求及实施细则.doc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技术要求及实施细则.doc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技术要求及实施细则.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技术要求及实施细则.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技术要求及实施细则.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技术要求及实施细则.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技术要求及实施细则.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技术要求及实施细则.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技术要求及实施细则.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技术要求及实施细则.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技术要求及实施细则.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技术要求及实施细则.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技术要求及实施细则.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技术要求及实施细则.doc

《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技术要求及实施细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技术要求及实施细则.doc(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技术要求及实施细则.doc

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

技术流程及实施细则

(2007)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2007年12月

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

技术流程及实施细则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2007年12月

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技术流程及实施细则

目录

1.前言 1

2.引言 1

3.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

4.引用文件 2

5.工作流程 2

6.质量监控体系 3

7.统一的系统库和代码库 4

8.生产技术流程与质量控制 4

8.1数字化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技术流程与质量控制 4

8.1.1无属性数字化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流程与质量控制 5

8.1.1无属性数字化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流程与质量控制 6

8.1.2有属性数字化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流程及技术要求 16

8.2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流程及技术要求 19

9.元数据文件格式 19

10.成果报告 19

10.1成果报告的格式与内容 19

10.2成果报告质量要求 20

11.成果汇交 21

11.1成果汇交的内容 21

11.1.1成果数据 21

11.1.2彩色喷墨图 21

11.1.3其它资料 21

11.1.4成果汇交注意事项 21

11.2汇交数据的文件格式 22

12.成果数据质量检查验收 25

12.1计算机数据检查及记分方法 25

12.1.1计算机检查内容 25

12.1.2计算机检查缺陷类型 26

12.1.3计算机检查记分方法 27

12.2地质图图面检查及记分方法 27

12.2.1单幅地质图图面检查内容 27

12.2.2单幅地质图图面错误类型 27

12.2.3单幅地质图图面记分方法 28

12.3空间数据库文档资料检查及记分方法 28

12.3.1空间数据库文档资料检查内容 28

12.3.2空间数据库文档资料评价及记分方法 28

附录A1∶25万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项目质量检查表目录 34

附录B质量监控表实例(单独文件) 34

附录C《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标准》数据项说明(单独文件) 34

附录D1∶25万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项目属性卡片目录 41

—53—

1.前言

《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技术流程及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是根据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需要,参照《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标准》、《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工作指南2.0》、《1∶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分省)建设实施细则》、《地质数据产品质量检查评价》、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任务书总【2004】001-02等相关文档,在开展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试验的基础上提出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指导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工作。

本细则分为12个部分,包括质量监控体系、生产技术流程、元数据文件格式,成果报告,成果汇交及成果质量检查等内容。

本细则的主要起草人:

张振芳、张明华、李超岭、张智勇、李丰丹、刘畅等

细则起草过程中,发展研究中心刘荣梅、王成锡、章浩;北京市地质研究所赵佳;河北区调所苏灵芬;宜昌地矿所李莉、万永泉;天津地矿所陈安蜀;成都地矿所邓昌荣;吉林地调院刘冶兵等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表示忠心感谢!

2.引言

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截止2005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全国范围内部署了300多幅1∶25万区调工作。

区调工作先后采用“传统填图”和“数字填图”2种方法,早期的“传统填图”要求按照《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工作指南2.0》建立空间数据库。

为了与后期基于“数字填图”技术完成的图幅数据相衔接,且2005年《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标准》推出后,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要求按照该标准建立。

为此,需要将已经完成成果汇交的数据重新整理。

经查看2005年以前汇交的数据基本分为2种类型:

按照《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工作指南2.0》建库而未进行质量检查的数据和只有空间数据而无属性数据的数字制图数据。

这2种类型的数据全部基于“传统填图”方法,目前尚没有采用“数字填图”方法完成的图幅汇交资料。

但是,玉林幅、民和幅和阿荣旗幅3幅“数字填图”试点图幅已于2005年年初完成成果验收,其数据可用于建库试验。

通过对上述各类图幅的建库试验提出该细则,用以指导和规范1∶25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建库工作。

3.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细则》详细规定了不同类型的成果数据建立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工作流程和技术要求、成果报告的内容及编写要求、成果汇交及成果数据质量检查等;也规定了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适用于指导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全过程,以便提高成果数据的质量、精度,最大限度减少错误、减小误差,满足全国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的需要。

《细则》主要参考《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标准》,对其中的相关内容直接引用,同时参考并引用其它相关标准,结合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试验及几年来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工作实际而制定。

《细则》从下发之日起执行。

4.引用文件

《细则》参考了如下标准和文件,下列标准和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细则》的引用而成为本《细则》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细则》。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细则》。

GB/T9649.XX-XXXX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含GB/T9649.1-35)

GB/T17412.1-1998《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火成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

GB/T17412.2-1998《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

GB958-99区域地质图图例

GB/T13989-9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编号

GB/T13923-92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GB2808-81全数字式日期表示法

DZ/T0179-1997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

《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

《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标准》报批稿

《地质信息元数据标准》报批稿

《地质数据质量检查评价》报批稿

5.工作流程

工作流程主要用于对建库方法和过程进行指导,见图5-1。

基于1∶25万地质图成果数据包括基于“数字制图”技术和基于“数字填图”技术两种类型,他们的建库流程不同,见附图1和附图2。

任务书下达

工作项目设计编写审定

工作图幅部署

签订项目合同

生产单位工作方案评审认定

分幅数据产品生产

分幅1∶25万数字地质图

空间数据成果

数据检查、验收

合格

数据检查系统

数据整理

数据复查合格

数据库管理系统

全国1∶25万数字地质图

空间数据库

全国1∶25万数字地质图

空间数据成果集成

图5-1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工作流程图

6.质量监控体系

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制度:

1.建立工作日志制度:

建立完整的工作日志表,每个作业人员每天必须按要求填写工作日志,将每天的工作内容全面、完整地记录下来,并由作业组长签名认可。

2.建立自互检制度:

建立完整的自互检表,每个作业人员完成一幅图都要进行100%的自检,并将自检结果和修改处理结果如实、完整地记录下来,由作业组长签名认可。

在自检的基础上,由项目负责人安排其他作业人员进行100%互检,并将互检结果和修改处理结果如实、完整地记录下来,由作业组长签名认可。

3.抽检制度:

建立项目组负责人抽检制度,抽检比例不小于30%。

4.阶段性检查制度:

对建库的每个阶段性成果要进行严格检查把关,如原始数据的完整性检查;拓扑一致性检查;有属性数据的属性与图元之间关联一致性检查等。

5.专(兼)职质检员制度(建议):

各生产单位至少指定一名具有地质图建库经验的人员作为质检员,负责该单位数据产品生产过程及成果的质量检查,并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督。

7.统一的系统库和代码库

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将采用基于MAPGIS的RGMAPGIS平台,RGMAPGIS的系统库是按照GB958-99组织的,此外增加了地理内容,地理内容与国家1∶25万地形图MAPGIS数据的系统库一致,包含了西安80坐标版中所有代码对应的线型和子图。

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将使用RGMAPGIS的系统库,如有特殊项需要增加,各工作单位要向项目组提出申请,经批准确认后方可增加在指定的位置,原预留号区间至2007年12月30日作废。

同时,项目组还提供汇总的建库中需要填写的代码——《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标准代码汇编》,如有特殊项需要增加,报项目组核实备案,项目组将及时报有关部门和专家审定后并统一更新,在审定之前,各专题项目组可暂用临时代码,审定通过后必须用新的代码替换。

8.生产技术流程与质量控制

鉴于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包括基于“数字制图”技术的数字化地质图(只有图形没有属性的制图数据、既有图形又有属性并符合《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工作指南》的数据库数据)和基于“数字填图”技术的数字地质图(采用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形成的数据)两种数据,这两种数据在按照《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标准》建库时的流程不同(附图1和附图2),以下将分别介绍各类数据的建库技术流程与质量控制。

8.1数字化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技术流程与质量控制

数字化地质图包括无属性和有属性两种情况,其建库工作流程如下图,以下分别介绍这两类数字化地质图的建库流程与质量控制。

成果整理、提交验收

符合2.0标准

投影转换与误差校正

合格

对象类属性录入与完善

数据整理与调整

分层正确格

线文件分离、整理

面文件分离、整理

点文件分离、整理

合格

图层文件及

属性结构检查

拓扑重建及修改

合并相应图层

从要素类提取对象类属性

赋ID值

质量检查合格

质量检查合格

基本要素类属性录入与完善

图形数据质量检查

2.0数据吗

导入RGMAPGIS系统

查看数据组成

符合RGMAP系统

地图参数

重新矢量化

重新汇交数据

汇交成果一致性

建库资料准备

质量监控文档准备

8.1.1无属性数字化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流程与质量控制

此类数字化地质图数据称为“制图数据”。

(1)软硬件环境

硬件要求:

硬件设备必须满足工作要求。

软件要求:

软件采用RGMAPGIS6.5或RGMAPGIS6.7版本。

(2)质量监控文档准备

质量监控将贯穿整个建库过程,在建库工作实施之前,要求准备监控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质量监控文档(附录B)。

(3)建库资料收集

完整、齐全而又有效的第一手资料是建立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库的前提,也是对地理信息空间数据进行空间分析的基础,因此,要全面收集建库图幅的有关资料(包括汇交资料的全部电子文件、汇交的地质纸图、野外原始记录卡片、记录本等)。

资料收集主要有以下两类:

²图形资料:

MAPGIS格式图形数据、成果图。

²文字资料:

区域地质报告、原始资料、说明书、科研专题报告等,修编、修测图幅还要收集区调工作过程中依据的相关资料。

(4)质量预检

建库之前,需要对收集到的制图数据进行质量预检,其目的是确认将用于建库的制图数据的正确性。

质量预检的方法为将制图数据打印输出,与成果图进行逐一对照检查,主要检查以下内容:

²制图数据中点、线、面的完整性(多余或遗漏);

²制图数据中点、线、面相对位置的正确性。

通过对制图数据进行初步的质量检查,确定此数据是否与成果图数据一致,能否用于建库。

如果发现制图数据存在严重缺陷,且能够判定不是输出成果图的数据,需有关部门要求资料汇交单位提供用于输出全要素地质图的最终数据,否则,要对地质图进行扫描,重新矢量化。

如果经过初步的质量检查确定该数据与成果图数据一致,可用于以下的建库工作。

质量控制:

1)图形预检要求由有建库经验的计算机人员和地质专家配合检查;

2)制图数据中点、线、面与成果图相比无多余或遗漏图元;

3)制图数据中点、线、面与成果图相比相对位置正确;

4)填写图形数据质量预检记录表(见附录B表3)。

(5)投影转换与误差校正

目的是将制图数据转换为RGMAPGIS系统要求的地图参数。

RGMAPGIS系统的地图参数为:

坐标系类型:

投影平面直角

椭球参数:

“北京54”

投影类型:

高斯-克吕格(6度带)

数据单位:

毫米

数据比例尺:

1∶250000

质量控制:

1)校正选择的投影参数应与RGMAPGIS系统的投影参数一致;

2)重新矢量化时用于进行误差校正的控制点选择方里网的所有交叉点及标准图幅内图廓角点;不重新矢量化的数据采用拷贝标准图框的投影参数和TIC点后直接进行投影转换,误差校正的控制点数不少于25个;

3)使用与RGMAPGIS相同版本的MAPGIS来生成标准图框;

4)要将校正后的文件与按比例尺生成的标准图框套合,同时显示校正控制点并检查其精度是否符合要求,并填写“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精度误差列表”(附表B-表4);如不符合,则重新采集控制点进行图形校正。

(6)更换系统库

目的是与使用数字填图系统以后的数据保持一致,所有数据使用RGMAPGIS统一的系统库。

系统库的组成及与相关标准的对应关系如下:

来源

线型

子图

花纹

GB958-99

1-34

1-1814

1-514

DZ/T0179-97

514-546

地理

35-75

1817-2129

547-557

新增

2141-…...

注1:

精确的对应关系请参阅GB958-20071230.XLS;

注2:

申请新增系统库的单位需将增加的部分追加在上述文件末尾并及时上传至项目组;

注3:

若待增加的内容所表达的含义原库中已包含,即使形状有出入,均用原库中相应的替代,由此造成的与原图不一致不作为错误。

(7)图形数据整理(图层的分离与合并)

目的是从原图数据中提取、分离出基本要素类、综合要素类、独立要素类图层文件。

在《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标准》中,基本要素类包括:

_GEOPOLYGON.WP(地质体面实体:

包含戈壁、沙漠、冰川与终年积雪、面状水体与沼泽等参加空间拓扑的地理实体)

_GEOLINE.WL(地质界线:

包括地质界线、完整的断层、参加拓扑的水体界线)

注1:

未经地质勘查证实的遥感解译断层、火山岩性界线、空间上连续但分区来命名的水体内部界线作为整饰线处理,但水体内部界线仅限于MAPGIS文件夹,文件名为b_GEOLINE.WL;

注2:

与水体内部界线对应的弧段需保留,由此造成的线、弧不一致不作为错误;

注3:

参与拓扑的水体界线必须与_LINE_GEOGRAPHY.WL中对应的线一致,如有偏差,适当调整与该水体界线有关联的地质界线。

_LINE_GEOGRAPHY.WL(地理线:

包括所有的水体界线,即25万地形图中的水体图层)

_DIKE.WT(脉岩点)

_ALTERATION_PNT.WT(蚀变点)

_MINERAL_PNT.WT(矿化点)

_ATTITUDE.WT(产状)

_FOSSIL.WT(化石)

_ISOTOPE.WT(同位素测年)

_CRATER.WT(火山口)

_DRILLHOLE.WT(钻孔)

_SPRING.WT(泉)

_PHOTOGRAPH.WT(摄像)

_SAMPLE.WT(样品)

_SKETCH.WT(素描)

综合要素类包括:

_TECOZONE.WP(构造变形带)

_ALTERATION_POLYGON.WP(蚀变带)

_METAMOR_FACIES.WP(变质岩相带)

_MIGMATITE_ZONE.WP(混合岩化带)

_MINERAL_ZONE.WP(矿化带)

_VOLCA_FACIES.WP(火山岩相带)

_LANDSLIDE.WP(大型滑坡体)

_MAP_FRAME.WL(内-图框)

独立要素类包括:

接图表、图例、综合柱状图、图切剖面、责任表

关于每个要素包含的实体内容见《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标准》7.1.1中表2。

质量控制:

1)分层文件完整,无遗漏和多余;

2)分层文件中图元正确、完整,无遗漏和重复;

3)分层整饰文件完整,整饰文件的机内图层分层合理、清晰,图元完整、正确。

(8)图形数据导入RGMAPGIS系统

将整理好的MAPGIS图形文件导入RGMAPGIS系统背景图层。

通过建立图幅PRB库,更新实际材料图PRB内容,更新空间数据库实际材料图内容,建立RGMAPGIS空间数据库。

(9)合并图层

目的是将原图分离出的图层文件与标准的要素类图层文件合并,获取属性结构。

注:

勾选“是否删除合并图层的原有记录”则删除原有记录。

(10)图形数据质量检查

质量控制:

1)无重叠线、无线的重叠坐标;

2)无悬挂线,不作为地层分界线的断层的悬挂线保留,由此产生的悬挂弧段要删除;

3)子图显示位置正确(中心点位置);

4)地层接触关系正确;地质界线压盖合理并处理正确;

5)多边形封闭;

6)结点建立(如断层切割地质体,水系的主干和支流等);

7)不同图层共用界线一致(图层套合)。

如果检查无错,可进行属性录入;如果有错误,需要重新建立拓扑。

(11)建立拓扑

经上一步质量检查后,如果需要重新建立拓扑,则需要用基本要素类中的_GEOLINE(地质界线)、综合要素类的_MAP_FRAME(内图框)和水体内部界线b_GEOLINE.WL重新建立拓扑。

参与拓扑的图层有:

_GEOLINE(地质界线)

_MAP_FRAME(内图框)

b_GEOLINE(水体内部界线)

质量控制:

1)利用RGMAPGIS软件系统提供的“拓扑错误检查”功能,反复进行线拓扑处理与错误检查,直至无任何错误(因断层而造成的悬挂线不是错误)后方可造区;

2)自动剪断线和自动结点平差时结点/裁剪搜索半径设置为10-9;

3)拓扑重建后保证区图元的参数与原来对应的区图元参数一致;

4)拓扑重建后,从区提取的弧段与参与造区的线要完全套合;

5)综合要素类虽不参加拓扑,但为区图元,因此需要围绕其边界绘制线,建议采用捕捉线头的方式形成封闭的区,之后充填相应的花纹,且参数设置时设为透明输出。

注:

自动剪断线功能不能多次使用。

(12)属性录入

属性录入是为了填写空间数据库要素类和对象类的属性数据。

RGMAPGIS系统定义了各类数据的属性结构、各数据项的字段长度及数据类型,参见《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标准》7.2的相关内容。

利用RGMAPGIS系统录入属性数据时,根据RGMAPGIS系统空间数据库提供的功能,要先录入要素类属性数据,然后利用自动从地质体面实体提取对象类和自动从地质界线提取断层对象类功能,实现对象类属性数据的部分自动继承,之后完善对象类属性数据。

属性录入前,要由地质人员按类填写相应的属性卡片(附录B)。

属性卡片允许是电子版,但签名要手写。

属性卡片的各数据项除特别说明外,都是必填项。

1、要素类属性数据录入

质量控制:

1)地质年代代号与编码、地质体代号与编码采用计算机表示应遵循下列规则:

“$”表示上标;

“@”表示下标;

复合上下标时也采用同样的规则:

如上标的上标用$$1表示,上标的下标用$@2表示。

每个标识只对紧邻其后的一个字母有效。

如休宁组第二段:

Z1x2表示为Z@1x$2;郑家圬岩组:

Jx.则表示为Jxz^.。

注1:

其他属性值的上、下标不用此方法表示;

注2:

地质代号中一个字母后同时存在上、下标时,采用先下后上的原则表示;

注3:

对于变质岩岩群、岩组,其代号末尾应该有“.”,此时如还有卷舌音的“^”,则先表示“^”,后表示下标的“.”,如蓟县纪郑家圬岩组Jx.应表示为Jxz^.;

注4:

对于并组和跨组的情况,地质代号用区间表示,与该区间对应的对象类为一个,其各项属性值的填写为包含各组的属性的并集;

注5:

对于大面积被第四系覆盖的图幅,多采用按照第四系成因类型填图。

为减少图例,成因类型以单独的符号(或花纹)列出,此时在图面上将有第四系年代单位与各成因类型代号(或花纹)组合的地层代号,每种组合对应一个对象类,组合的中文名称用“年代+成因类型”表示,如Qh$p$a$l代表全新统冲洪积;

注6:

侵入岩年代单位中存在类似第四系的情况,图面上和图例中的填图单位代号相同,通过花纹来区分不同的岩体,此时地质体面实体名称用“(地名)+××岩体”表示,以此来区分不同的对象类,如(二道河)花岗闪长岩体,K@1γδ;(软件提取对象时同时判断地质体面实体代码和名称)

注7:

对于脉岩在图例中用SiO2含量区分,在图面中用岩性代号区分的情况,地质体面实体代码用岩性代号(GB/T958-99(4.4)),地质体面实体名称用“时代+岩性+岩脉”表示,如早白垩世花岗岩岩脉。

岩性相同时代不同的脉岩属不同的对象;(软件提取对象时同时判断地质体面实体代码和名称)

注8:

对于图中只用岩性代号或岩性花纹表示的非正式填图单位(标志层或透镜体),地质体面实体代码用“所在地质体代号_岩性代号(GB958-99(4.4))”表示,地质体面实体名称用“所在地质体名称+岩性代号对应的图例说明”表示,如“P@1m_ls”表示“马尔争组灰岩”。

岩性相同时代不同的非正式地层分属不同的对象;

注9:

对于图中只用岩性代号或岩性花纹表示的特殊地质体,地质体面实体代码用“所在地质体代号_岩性代号(GB958-99(4.4))”表示,地质体面实体名称用“所在地质体名称+岩性代号对应的图例说明”表示,如K@1s_Σ表示“寺泉河蛇绿混杂岩群超基性岩片”。

此规则适用于参与拓扑的构造变形带,岩性相同时代不同的特殊地质体分属不同的对象;

注10:

水体的面实体代码填写GB/T13923-92中所列代码,面实体名称填写代码对应的中文名称,有具体地理名称的填写具体地理名称,如洞庭湖。

注11:

_GeoLine中左右地质体中若包含水体,要填水体的具体名称或代码对应的汉字。

注12:

地层厚度、同位素年龄值等有单位的属性项填写属性值时加量纲,且字母优先。

2)子类型标识选择正确;

根据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标准,按要素类数据项描述要求填写属性内容,_GeoPolygon(地质体面实体)需要确定其子类型标识,即确定要素类与对象类的关联关系。

需要将_GeoPolygon(地质体面实体)中的图元分别指定其对应的对象类:

沉积(火山)地层单位、侵入岩岩石年代单位、侵入岩谱系单位、变质岩地(岩)层单位、特殊地质体、非正式地层单位、戈壁沙漠、冰川与终年积雪、面状水体与沼泽、脉岩子类型。

注1:

次(潜)火山岩属于沉积(火山)地层单位;

注2:

参与拓扑的构造变形带(09G)属于特殊地质体对象类(有观点认为:

实际上在1:

25地质图上,不会存在如此规模的构造变形带足以在地质图上用区来表示,所以反映在图上应该是一条大规模的断层,是否改为断层,待商榷);

注3:

变质岩与变质地(岩)层单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如沉积(火山)地层单位经浅变质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