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丁酯危险特性及处置措施表.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50167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丙烯酸丁酯危险特性及处置措施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丙烯酸丁酯危险特性及处置措施表.doc

《丙烯酸丁酯危险特性及处置措施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丙烯酸丁酯危险特性及处置措施表.doc(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丙烯酸丁酯危险特性及处置措施表.doc

丙烯酸正丁酯危险特性及处置措施表

中文名

丙烯酸正丁酯

英文名

n-butylacrylate

分子式

C7H12O2;CH2CHCOO(CH2)3CH3

危货及UN编号

33601/2348

相对密度

[水=1]

0.89

相对密度

[空气=1]

4.42

外观性状

无色液体

沸点,℃

145.7

溶解性

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

熔点,℃

-64.6

稳定性

稳定

闪点,℃

37

爆炸极限

1.2~9.9

引燃温度,℃

275

最大爆炸压力,Mpa

无资料

火灾危险类别

——

爆炸危险组别/类别

——

危险特性

危险特性:

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骤加剧。

若遇高热,可能发生聚合反应,出现大量放热现象,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

灭火剂种类

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健康危害

车间卫生标准:

前苏联(mg/m3)

10

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

其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防护处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必要时,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或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苯耐油手套。

 其它: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工作毕,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

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存

运输

注意

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

远离火种、热源。

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

防止阳光直射。

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

不宜大量或久存。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充装要控制流速,注意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