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氨基酸的生产工艺.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50188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6.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种氨基酸的生产工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各种氨基酸的生产工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各种氨基酸的生产工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各种氨基酸的生产工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各种氨基酸的生产工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各种氨基酸的生产工艺.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各种氨基酸的生产工艺.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各种氨基酸的生产工艺.doc

《各种氨基酸的生产工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种氨基酸的生产工艺.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各种氨基酸的生产工艺.doc

各种氨基酸的生产工艺

1、谷氨酸

(1)等电离交工艺方法——从发酵液中提取谷氨酸,即将谷氨酸发酵液降温并用硫酸调PH值至谷氨酸等电点(pH3.0-3.2),温度降到10以下沉淀,离心分离谷氨酸,再将上清液用硫酸调pH至1.5上732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用氨水调上清液pH10进行洗脱,洗脱下来的高流分再用硫酸调pH1.0返回等电车间加入发酵液进行等电提取,离交车间的上柱后的上清液及洗柱水送去环保车间进行废水处理。

该工艺方法的缺点是:

废水量大,治理成本高,酸碱用量大。

(2)连续等电工艺——将谷氨酸发酵液适当浓缩后控制40℃左右,连续加入有晶种的等电罐中,同时加入硫酸,控制等电罐中PH值维持在3.2左右,温度40℃进行结晶。

该工艺方法废的优点是:

水量相对较少;缺点是:

氨酸提取率及产品质量较差。

(3)发酵法生产谷氨酸的谷氨酸提取工艺——谷氨酸发酵液经灭菌后进入超滤膜进行超滤,澄清的谷氨酸发酵液在第一调酸罐中被调整pH值为3.20~3.25,然后进入常温的等电点连续蒸发降温结晶装置进行结晶,分离、洗涤,得到谷氨酸晶体和母液,将一部分母液进入脱盐装置,脱盐后的谷氨酸母液一部分与超滤后澄清的谷氨酸发酵液合并;另一部分在第二调酸罐中被调整pH值至4.5~7,蒸发、浓缩、再在第三调酸罐中调pH值至3.20~3.25后,进入低温的等电点连续蒸发降温结晶装置,使母液中的谷氨酸充分结晶出来,低温的等电点连续蒸发降温结晶装置排出的晶浆被分离、洗涤,得到谷氨酸晶体和二次母液。

(4)水解等电点法

发酵液-----浓缩(78.9kPa,0.15MPa蒸汽)----盐酸水解(130℃,4h)----过滤-----滤液脱色-----浓缩-----中和,调pH至3.0-3.2(NaOH或发酵液)-----低温放置,析晶-------谷氨酸晶体

此工艺的优点:

设备简单、废水量减少、生产成本低、酸碱用量省

(5)低温等电点法

发酵液-----边冷却边加硫酸调节pH4.0-4.5-----加晶种,育晶2h-----边冷却边加硫酸调至pH3.0-3.2------冷却降温------搅拌16h------4℃静置4h------离心分离--------谷氨酸晶体

此工艺的优点:

设备简单、废水量减少、生产成本低、酸碱用量省

(6)直接常温等电点法

发酵液-----加硫酸调节pH4.0-4.5-----育晶2-4h-----加硫酸调至pH3.5-3.8------育晶2h------加硫酸调至pH3.0-3.2------育晶2h------冷却降温------搅拌16-20h------沉淀2-4h-------谷氨酸晶体

此工艺的优点:

设备简单、操作容易、生产周期短、酸碱用量省。

2、L-亮氨酸

(1)浓缩段

原料:

蒸汽

将一次母液通入浓缩罐内,通入蒸汽,温度120度,气压-0.09Mpa,浓缩时间6h,结晶。

终点产物:

结晶液(去一次中和段)

(2)一次中和段

辅料:

硫酸,纯水

结晶液进入一次中和罐,通入硫酸,纯水,温度80,中和时间4h,过滤

终点产物:

1,滤液(回收利用)2,滤渣(去氨解段)

(3)氨解段

辅料:

氨水,纯水,蒸汽

滤渣进入氨解罐,通入氨水,纯水,蒸汽,温度80,氨解时间3h,过滤

终点产物,1,滤液(回收利用)2,滤渣(去脱色段)(胱氨酸)

(4)脱色段。

辅料:

蒸汽,纯水,活性炭

滤渣进入脱色罐,通(投)入蒸汽,纯水,活性炭,温度80,脱色时间2h,过滤,

终点产物:

1,滤渣(回收利用)2,滤液(去二次中和段)

(5)二次中和段

辅料:

氨水,蒸汽

滤液进入二次中和罐,通入氨水,蒸汽,温度80,中和时间4h,过滤,

终点产物,1,滤液(回收利用)2,滤渣(即L-亮氨酸粗品,去精制段)

(6)精制段

辅料:

蒸馏水,蒸汽(组氨酸盐酸盐)

用蒸馏水冲洗上段工序产品并离心甩干,送入烘干机,通入蒸汽烘干,包装,入库,烘干温度100,烘干时间3H。

终点产物:

L-亮氨酸成品

3、赖氨酸

二步发酵法——又称前体添加法,50年代初开发的二步发酵法以赖氨酸的前体二氨基庚二酸为原料,借助微生物生产的酶(二氨基庚二酸脱羧酶),使其脱羧后转变为赖氨酸。

70年代后,日本采用固定化二氨基庚二酸脱羧酶或含此酶的菌体,使内消旋2,6-二氨基庚二酸脱羧连续生产赖氨酸,改进了这一工艺。

直接发酵法

4、L-胱氨酸

(1)水解段

原料:

毛发

辅料:

盐酸,蒸汽。

将毛发投入水解罐内密封,通入盐酸(浓度﹥30%),蒸汽。

温度120,

酸解时间7H。

终点产物:

水解液(去一次中和段)

(2)一次中和段

辅料:

液氨(或液碱)

水解液进入一次中和罐,通入液氨(或液碱),温度80℃,中和时间20h,终点pH=5.0,过滤。

终点产物:

1,滤液(即母液Ⅰ,送L-精氨酸车间做原料)2、滤渣(去一次脱色段)。

(3)一次脱色段。

辅料:

盐酸,蒸汽,纯水,活性炭

滤渣进入脱色罐,投(通)入盐酸,蒸汽,纯水,活性炭。

温度80℃,脱色时间2H,终点pH=0.5,过滤

终点产物:

1、滤渣(燃烧)2、滤液(去二次中和段)

(4)二次中和段

辅料:

碳酸氢铵

滤液进入二次中和罐,投入碳酸氢铵。

温度80℃,中和时间12h,终点pH=5.0,过滤

终点产物:

1、滤液(即母液Ⅱ,送L-亮氨酸车间做原料)2、滤渣(去二次脱色段

(5)二次脱色段

辅料:

盐酸,蒸汽,纯水,活性炭

滤渣进入脱色罐,投(通)入盐酸,蒸汽,纯水,活性炭,温度80℃,脱色时间2h,终点pH=0.5,过滤

终点产物:

1、滤渣(回收利用)2、滤液(去三次中和段)

(6)三次中和段

辅料:

氨水

滤液进入三次中和罐,通入氨水,温度80℃,中和时间3h,终点pH=4.0,过滤

终点产物:

1、滤液(即三次母液,送L-酪氨酸车间做原料)2、滤渣(即L-胱氨酸粗品,去精制段)

(7)精制段

辅料:

蒸馏水,蒸汽

用蒸馏水冲洗上段工序产品并离心甩干,送入烘干机,通入蒸汽烘干,包装,入库,烘干温度100,烘干时间3h

终点产物:

L-胱氨酸成品

5、L-脯氨酸

6、L-异亮氨酸

发酵法

7、苏氨酸

直接发酵法

淀粉水解糖的制备(利用双酶发把淀粉水解为葡萄糖)——菌种扩大培养(斜面培养——种子培养——最后发酵)——发酵培养——分离纯化(先将发酵液稀释到一定浓度,然后用盐酸调发酵液PH,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苏氨酸,最后用洗脱剂将苏氨酸从树脂上洗脱下来,再结晶,溶解脱色,重结晶干燥)

8、L-苯丙氨酸

蛋白质水解提取法

蛋白质(经水解)→水解液(经稀释)→活性炭吸附剂→苯丙氨酸洗脱液(经浓缩结晶)→粗品(经重结晶)→L-苯丙氨酸精品

此工艺的缺点:

原料来源受限制,工艺过程复杂,分离提纯困难,产酸率低,成本高,经济效益差。

9、L-半胱氨酸

微生物酶法

(1)细胞的培养。

DL-ATC转化酶位于细胞内,可以将完整的细胞用于转化,也可以破碎细胞提取粗酶制品用于转化。

(2)前体的转化。

收集菌体并悬浮于PH8.0的反应液中,同时添加0.14%盐酸羟胺以防止生成的L-半胱氨酸被L-半胱氨酸脱硫酶分解。

(3)产物的提取。

转化结束后加入6mol/L的盐酸溶解沉淀,收集上清液中和,并加入少量FeSO4.7H2O作为催化剂,振荡过夜使L-半胱氨酸完全氧化为L-胱氨酸,浓缩得到较纯的L-半胱氨酸结晶。

此工艺的优点:

工艺简单、周期短、产率高、消耗低。

10、聚天冬氨酸

力化学法

(1)马来酸酐的水解反应。

在较高温度下马来酸酐水解生成马来酸,高温和搅拌可以提高反应的速度。

考虑氨水的挥发性,马来酸与氨水的物质的量比约为10:

11,为控制放热反应的速度,投料采用滴加法。

氨水滴加完毕后,加热蒸去水分,发生分子内缩合反应,得到白色晶体马来酰亚胺。

该物质吸湿性强,熔点低,反应温度过高则引起双键断裂,转变为红棕色晶体琥珀酰亚胺。

(2)单体聚合反应。

在N2保护条件下,采用机械力化学方法替代引发剂引发单体聚合,聚合最终产物为红棕色、不溶于水的聚琥珀酰亚胺。

(3)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即可得到聚天冬氨酸。

此方法的优点:

原料价格较低,合成步骤简单,产品收率高;缺点:

设备难控制。

11、组氨酸

一、一次浓缩段  

原料:

一次母液(胱氨酸生产中一次中和段产物) 

辅料:

蒸汽  

操作:

将一次母液通入一次浓缩罐内,通入蒸汽,温度120,气压-0.09Mpa,浓缩时间6h,结晶,过滤。

  

终点产物:

结晶液(去一次脱色段),结晶体,(NH4CL)回收利用。

  

二、一次脱色段  

辅料:

活性炭,纯水  

操作:

结晶液进入一次脱色罐,投(通)入活性炭,纯水,温度70,脱色时间2h,过滤。

  

终点产物:

1.滤渣(回收利用)2.溶液(去上柱段)  

三、上柱段  

辅料:

阳离子交换树脂,纯水,0.1mol/L氨水  

操作:

溶液进入阳离子交换柱内(流速500L/h),上柱量:

100kg/2柱,上柱毕,定量水洗,纯水用量是柱体积的一倍,水洗过后溶液用0.1mol/L氨水洗脱并收集至第二柱流出液有组氨酸的Pauly反应时止。

 

终点产物:

组氨酸收集液(去浓缩赶氨段)  

四、浓缩赶氨段  

辅料:

纯水  

操作:

组氨酸收集液勇高效薄膜浓缩到粘稠状,加纯水适当稀释,出料。

  

终点产物:

浓缩稀释液(去脱色段)  

五、脱色段  

辅料:

6mol/L的HCL  

操作:

浓缩稀释液用6mol/LHCL调PH7.5,加活性炭脱色,板框压滤,滤液用泵泵入浓。

缩锅终点产物:

脱色滤液(去浓缩结晶段)  

六、浓缩结晶段  

操作:

浓缩液在浓缩锅,在80-90度下,真空浓缩到有大量结晶出现,放料,冷析,离心收集组氨酸,即得组氨酸的粗品,母液回收,再利用。

  

七、精制段  

操作:

1.组氨酸粗品加水,升温到70度,校正Ph值,加活性炭脱色,保温搅拌1H,脱色的透光率要达到99%以上,板框过滤,滤液经超滤后,用泵泵入浓缩锅,在高真空,80-90度以下,浓缩到有大量结晶出现,放料,冷析,离心收集组氨酸,即得组氨酸精品,母液回收,再利用。

  

2.组氨酸精品置于双锥旋转蒸发干燥器内干燥到水分达标,终点产物L-组氨酸成品。

12、DL—缬氨酸

L-缬氨酸 酰化消旋浓缩水解浓缩脱盐浓缩脱色浓缩结晶离心干燥

DL—缬氨酸

13、蛋氨酸

海因法

(1)氨、天然气和空气催化反应生成氰化氢,氰化氢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氰化钠;甲硫基代丙醛和氰化钠、碳酸氢氨缩合生成甲硫基乙基丙酰腺(海因);(3)海因用碱水解成蛋氨酸钠盐,再用硫酸水解成蛋氨酸。

14、L-酪氨酸

一、碱溶段 

 原料:

三次母液(L-胱氨酸生产中三次中和段产物) 

 辅料:

液碱,纯水,活性炭  

操作:

将三次母液通入碱溶罐内,通(投)入液碱,纯水,活性炭,温度90,碱溶时间6h,过滤。

 终点产物:

1、滤渣(回收利用)2、滤液(去一次中和段)

二、一次中和段 

 辅料:

盐酸 

 操作:

滤液进入一次中和罐,通入盐酸,温度80,中和时间6h,终点PH=8.5,过滤。

 终点产物:

1、滤液(回收利用)2、滤渣(去脱色段) 

三、脱色段  

辅料:

盐酸,蒸汽,纯水,活性炭 

 操作:

滤渣进入脱色罐,通(投)入盐酸,蒸汽,纯水,活性炭,温度80,脱色时间2h,终点pH=0.5,过滤。

 终点产物:

1、滤渣(回收利用)2、滤液(去二次中和段) 

四、二次中和段 

 辅料:

氨水 

 操作:

滤液进入二次中和罐,通入氨水,温度80,中和时间4h,终点pH=4.0,结晶,过滤  

终点产物:

1、滤液(回收利用)2、滤渣(即L-酪氨酸粗品,去精制段)

五、精制段

 辅料:

蒸馏水,蒸汽  

操作:

用蒸馏水冲洗上段工序产品并离心甩干,送入烘干机,通入蒸汽烘干,包装,入库,烘干温度100,气压-0.09Mpa,烘干时间5h。

 

 终点产物:

L-酪氨酸成品

15、甘氨酸

Strecker工艺(即施特雷克法)。

传统的施特雷克法是以甲醛、氰化钠、氯化铵一起反应,再加入乙酸,析出得到亚甲基氨基乙腈,将亚甲基氨基乙腈在硫酸存在下加入乙醇分解,得到氨基乙腈硫酸盐,将此硫酸盐用氢氧化钡分解,得到甘氨酸钡盐,然后加入硫酸使钡沉淀、过滤,滤液浓缩、冷却得到甘氨酸结晶。

此工艺的优点:

产品易精制,产品质量好,可制食品级甘氨酸。

缺点:

使用剧毒化学原料,操作条件要求高,反应后脱盐操作复杂,工艺路线长,生产成本高和环境污染严重。

16、L-精氨酸

一.一次浓缩段

原料:

Ⅰ母(胱氨酸生产中一次中和段产物)。

 

辅料:

蒸汽。

 操作:

 将Ⅰ母通入一次浓缩罐内,通入蒸汽。

温度120℃,气压-0.09Mpa,浓缩时间6h。

结晶,过滤。

  

终点产物:

结晶液(去一次脱色段)。

二.一次脱色段。

辅料:

活性炭、纯水、树脂。

 操作:

结晶液进入一次脱色罐,投入活性炭、纯水。

温度80℃,脱色时间2h。

过滤后,滤液经过树脂吸附。

 终点产物:

1、滤渣(回收利用);2、容易(去二次浓缩段)。

三.二次浓缩段

辅料:

蒸汽、酒精。

 

 操作:

滤渣进入一次浓缩罐内,通入蒸汽。

温度120℃,气压-0.09Mpa,浓缩时间6h,并用酒精浸泡结晶。

 

 终点产物:

1、结晶液(去二次浓缩段)。

四.二次脱色段

辅料:

蒸汽、纯水、活性炭。

 操作:

滤液进入二次脱色罐,通(投)入蒸汽、纯水、活性炭。

温度80℃,脱色时间2h,过滤。

  

终点产物:

1、滤渣(回收利用);2、滤液(去三次浓缩段)。

五.三次浓缩段

辅料:

蒸汽、酒精。

 操作:

 滤渣进三次浓缩罐,通入蒸汽。

温度120℃气压-0.09Mpa,浓缩时间6h,并用酒精浸泡结晶,过滤。

 

 终点产物:

1、滤液(回收利用);2、结晶体(即L-精氨酸粗品,去精制段)。

六.精制段

 辅料:

蒸馏水

 操作:

用蒸馏水冲洗上段工序产品并离心甩干,送入烘干房,烘干,包装、入库。

烘干温度100℃,烘干时间6h。

 

 终点产物:

L-精氨酸成品,半胱氨酸盐酸盐一水物.

17、色氨酸

1、3-吲哚乙腈与氨基脲缩合后,氰加成、水解得到外消旋色氨酸。

2、以3-吲哚甲醛与苯胺缩合,然后与a-硝基乙酸脂缩合,经氢化水解得到DL-色氨酸。

3、丙烯醛-苯肼法:

丙烯醛与N-丙二酸基乙酸胺在乙醇钠存在下缩合,然后与苯肼缩合、环化,经水解脱羧得到外消旋产品(此方法是最常用、最具经济的生产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