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阻力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50214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1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体阻力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流体阻力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流体阻力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流体阻力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流体阻力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流体阻力实验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流体阻力实验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流体阻力实验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流体阻力实验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流体阻力实验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流体阻力实验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流体阻力实验报告.docx

《流体阻力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体阻力实验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流体阻力实验报告.docx

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

北京化工大学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流体流动阻力测定

班级:

化工10

学号:

2010

姓名:

同组人:

实验日期:

2012.10.10

流体阻力实验

一、摘要

通过测定不同阀门开度下的流体流量,以及测定已知长度和管径d的光滑直管和粗糙直管间的压差,根据公式,其中为实验温度下流体的密度;流体流速,以及雷诺数(为实验温度下流体粘度),得出湍流区光滑直管和粗糙直管在不同Re下的λ值,通过作双对数坐标图,可以得出两者的关系曲线,以及和光滑管遵循的Blasius关系式比较关系,并验证了湍流区内摩擦阻力系数λ为雷诺数Re和相对粗糙度ε/d的函数。

由公式可求出突然扩大管的局部阻力系数,以及由求出层流时的摩擦阻力系数,再和雷诺数Re作图得出层流管关系曲线。

关键词:

摩擦阻力系数局部阻力系数雷诺数Re相对粗糙度ε/d

二、实验目的

1、掌握测定流体流动阻力实验的一般试验方法;

2、测定直管的摩擦阻力系数λ及突然扩大管的局部阻力系数ζ;

3、测定层流管的摩擦阻力系数λ;

4、验证湍流区内摩擦阻力系数λ为雷诺数Re和相对粗糙度ε/d的函数;

5、将所得光滑管的λ-Re方程与Blasius方程相比较。

三、实验原理

1、直管阻力损失函数:

f(hf,ρ,μ,l,d,ε,u)=0

应用量纲分析法寻找hf(ΔP/ρ)与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

1)影响因素

物性:

ρ,μ设备:

l,d,ε操作:

u(p,Z)

2)量纲分析

ρ[ML-3],μ[ML-1T-1],l[L],d[L],ε[L],u[LT-1],hf[L2T-2]

3)选基本变量(独立,含M,L,T)

d,u,ρ(l,u,ρ等组合也可以)

4)无量纲化非基本变量

μ:

π1=μρaubdc[M0L0T0]=[ML-1T-1][ML-3]a[LT-1]b[L]c⇒a=-1,b=-1,c=-1

变换形式后得:

π1=ρud/μ

l:

π2=l/dε:

π3=ε/dhf:

π4=hf/u2

5)原函数无量纲化

6)实验

摩擦系数:

层流圆直管(Re<2000):

λ=φ(Re)即λ=64/Re

湍流水力学光滑管(Re>4000):

λ=0.3163/Re0.25

湍流普通直管(4000

λ=φ(Re,ε/d)即

湍流普通直管(Re>临界点):

λ=φ(ε/d)即

2、局部阻力损失函数

局部阻力系数:

考虑流体阻力等因素,通常管道设计液速值取1~3m/s,气速值取10~30m/s。

大多数阀门:

顺时针旋转是关闭,逆时针旋转是打开。

四、实验流程

层流管:

;突然扩大管:

;粗糙管:

;光滑管:

操作装置图如下:

五、实验操作

1、关闭流量调节阀门,启动水泵;

2、调整阀门V1~V5开关,确定测量管路;

3、打开对应引压管切换阀门和压差传感器阀门,进行主管路、测压管路排气;

4、排气结束,关闭传感器阀门,检查其数值回零,否则继续排气;

5、确定量程,布点,改变水流量测多组数据;

6、所有参数在仪表柜集中显示,水流量/m3•h-1,压降/kPa,温度/℃;

7、层流实验水流量由量筒和秒表测出;

8、测完所有数据,停泵,开传感器排气阀,关闭切换阀门;

9、检查数据,整理好仪器设备,实验结束。

六、实验数据处理

原始数据如下表:

ρ(kg/m3)=998.2μ(mPa.s)=1.005

T=20.6℃光滑管l=1.5md=21.5mm

T=21.6℃

粗糙管l=1.5d=21.5mm

序号

流量

qv/m3•h-1

压降

Δp/pa

流量

qv/m3•h-1

压降

Δp/pa

1

4.10

7314.5

4.12

10468.0

2

3.55

5580.0

3.55

7748.7

3

3.05

4225.5

3.05

5739.5

4

2.58

3058.7

2.55

4054.5

5

2.21

2265.8

2.20

3046.7

6

1.85

1608.8

1.86

2179.6

7

1.50

1065.2

1.50

1448.2

8

1.16

643.2

1.15

869.4

9

0.85

349.3

0.84

482.5

10

0.65

205.5

0.65

284.5

突然扩大管

T=22.5℃d=15.6mmD=42mml=140mmL=280mm

序号

流量qv/m3•h-1

Δp/pa

1

3.5

5256.5

2

2.0

1457.5

3

0.8

159.6

层流管d=2.9mml=1mT=23.1℃

序号

V/ml

t/s

Δp/pa

1

111

20

5155.6

2

102

20

5065.5

3

84

20

2172.0

4

70

20

1731.2

5

62

20

1535.6

6

22

20

438.0

数据计算示例:

1、光滑管:

近似取T=20.0℃时水的密度,粘度

以光滑管第一组数据为例:

2、粗糙管:

以粗糙管第一组数据为例:

,,

3、突然扩大管:

以第一组数据为例:

,

同理求出三组数据所对应的值,再求其平均值

4、层流管:

以第一组数据为例:

,

按照以上方法将实验数据处理如下表所示:

⑴光滑管:

l=1.50m,d=21.5mm,压降零点修正ΔP0=0kPa,水温度=20.6℃

表1.光滑管的原始数据记录及处理结果一览表

序号

水流量

/m3•h-1

压降

/Pa

流速

/m•s-1

雷诺数

Re

摩擦系数λ

λBlasius

1

4.10

7314.5

3.1386

67023.14

0.021324

0.019658

2

3.55

5580.0

2.7176

58032.23

0.021699

0.020379

3

3.05

4225.5

2.3349

49858.67

0.022261

0.021167

4

2.58

3058.7

1.9750

42175.53

0.022519

0.022072

5

2.21

2265.8

1.6918

36127.10

0.022735

0.022943

6

1.85

1608.8

1.4162

30242.15

0.023036

0.023985

7

1.50

1065.2

1.1483

24520.66

0.023201

0.025276

8

1.16

643.2

0.8880

18962.64

0.023425

0.026954

9

0.85

349.3

0.6507

13895.04

0.023693

0.029133

10

0.65

205.5

0.4976

10625.62

0.023837

0.031154

粗糙管:

l=1.50m,d=21.5mm,压降零点修正ΔP0=0kPa,水温度=21.6℃

表2.粗糙管的原始数据记录及处理结果一览表

序号

水流量

/m3•h-1

压降

/Pa

流速

/m•s-1

雷诺数

Re

摩擦系数λ

1

4.12

10468.0

3.1540

67350.08

0.030222

2

3.55

7748.7

2.7176

58032.23

0.030132

3

3.05

5739.5

2.3348

49858.67

0.030237

4

2.55

4054.5

1.9521

41685.12

0.030557

5

2.20

3046.7

1.6841

35963.63

0.030849

6

1.86

2179.6

1.4239

30405.62

0.030875

7

1.50

1448.2

1.1483

24520.66

0.031543

8

1.15

869.4

0.8803

18799.17

0.032217

9

0.84

482.5

0.6430

13731.57

0.033512

10

0.65

284.5

0.4976

10625.62

0.033000

根据以上数据做出散点图如下:

图3.光滑管和粗糙管的λ与Re的关系散点图

将上图修正处理,得到曲线图如下

图4.光滑管和粗糙管的λ与Re的关系以及Blasius公式比较

(3)突扩管:

d1=16.0mm,d2=42.0mm,压降零点修正ΔP0=0kPa,水温度=22.5℃

表3.突然扩张管的原始数据记录及处理结果一览表

序号

水流量

/m3•h-1

压降

/Pa

细管流速/m1•s-1

粗管流速/m1•s-1

局部阻力系数ξ

1

3.5

5256.5

5.0892

0.7021

0.570207

2

2.0

1457.5

2.9081

0.4012

0.632167

3

0.8

159.6

1.1632

0.1605

0.742252

(4)层流管:

l=2.9mm,d=1.00m,压降零点修正ΔP0=0kPa,水温度=23.1℃

表3.层流管的原始数据记录及处理结果一览表

序号

水体积/ml

水流量

/m3•s-1

压降

/kPa

流速/m1•s-1

雷诺数Re

摩擦阻力系数λ

λ理论

1

111

0.0000056

5155.6

0.8407

2421.46

0.042387

0.026430

2

102

0.0000051

5065.5

0.7725

2225.12

0.049320

0.028762

3

84

0.0000042

2172

0.6362

1832.45

0.031182

0.034926

4

70

0.0000035

1731.2

0.5302

1527.05

0.035789

0.041911

5

62

0.0000031

1535.6

0.4696

1352.53

0.040467

0.047319

6

22

0.0000011

438.0

0.1666

479.93

0.091671

0.133353

图6.层流管的λ与Re的关系

七、实验结果分析:

由上面图表中的数据信息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流动进入湍流区时,摩擦阻力系数λ随雷诺数Re的增大而减小。

至足够大的Re后,λ-Re曲线趋于平缓;

2、实验测出的光滑管λ-Re曲线和利用Blasius关系式得出的λ-Re曲线比较接近,说明当Re在范围内,λ与Re的关系满足Blasius关系式,即;图像有误差可能原因是在调节流量和时间控制中未把握好,人为造成了实验误差。

包括流量的控制大小以及压降度数误差等。

3、突然扩大管的局部阻力系数随流量的减小而增大;

4、在Re<2000范围内,流体流动为层流,实验所得层流管的摩擦阻力系数λ随Re的变化趋势与公式特性曲线相近,证明在层流区λ与Re的关系满足公式。

Re超过2000后明显与特征曲线相差变大,证明Re大于2000不符合特征曲线。

5、主要实验误差来源:

实验过程中水的温度不断改变,数据处理中仅取初始温度20度;压力差计量表的数据在不断变化,读取的是一个瞬时值。

八、思考题

1、在测量前为什么要将设备中的空气排净,怎样才能迅速地排净?

答:

在流动测定中气体在管路中,对流动的压力测量产生偏差,在实验中排出气体,保证流体的连续,这样流体的流动测定才能准确。

先打开出口阀排净管路中的空气,然后关闭出口阀开U形压差计的排气阀。

2、在不同设备(包括相对粗糙度相同而管径不同)、不同温度下测定的λ-Re数据能否关联在一条曲线上?

答:

由,联立得:

,可知λ-Re曲线受ρ、d、l、μ等的影响,故不一定能关联到一条曲线上。

3、以水为工作流体所测得的λ-Re关系能否适用于其他种类的牛顿型流体?

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由实验证明在湍流区范围内,λ与Re的关系式遵循Blasius关系式,即,而Re的值与流体密度、粘度等物理性质有关,不同流体物理性质不同,所以不适用。

4、测出的直管摩擦阻力与设备的放置状态有关吗?

为什么?

(管径、管长相同,且R1=R2=R3)

答:

与设备的放置状态无关。

由伯努利方程:

,,其中。

因为U型管所测得的即是两点间的势能差,即为,当R相同时,三次的摩擦阻力系数也相等。

5、如果要增加雷诺数的范围,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

根据更改管径,更改流体温度,从而更改流体的粘度和密度。

实验完成日期:

2012年

成绩

辅导教师

年月日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