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就业地选择的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50369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9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大学生就业地选择的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关于大学生就业地选择的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关于大学生就业地选择的调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关于大学生就业地选择的调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关于大学生就业地选择的调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关于大学生就业地选择的调研报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关于大学生就业地选择的调研报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关于大学生就业地选择的调研报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关于大学生就业地选择的调研报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关于大学生就业地选择的调研报告.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关于大学生就业地选择的调研报告.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关于大学生就业地选择的调研报告.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关于大学生就业地选择的调研报告.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关于大学生就业地选择的调研报告.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关于大学生就业地选择的调研报告.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关于大学生就业地选择的调研报告.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关于大学生就业地选择的调研报告.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关于大学生就业地选择的调研报告.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关于大学生就业地选择的调研报告.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关于大学生就业地选择的调研报告.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大学生就业地选择的调研报告.doc

《关于大学生就业地选择的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大学生就业地选择的调研报告.doc(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大学生就业地选择的调研报告.doc

智穗之光,照亮前程!

关于大学生就业地选择的调研报告

广州团队:

智穗之光

团队口号:

智穗之光,照亮前程!

2010/6/13

目录

一、团队介绍…………………………………………………………………………3

二、调查研究背景与现实意义………………………………………………………3

三、调查方案设计……………………………………………………………………4

1调查研究的思路及过程……………………………………………………………4

2调查方案设计……………………………………………………………………4

四、调研数据分析与结果……………………………………………………………5

1调研群体的基本信息分析…………………………………………………………5

2被调查者就业地选择及驱动因素分析……………………………………………6

1)被调查者对就业形势的态度……………………………………………………7

2)被调查者就业地的选择情况……………………………………………………7

3)影响被调查者就业地选择的相关因素分析………………………………………8

4)一线城市的优势分析……………………………………………………………8

5)分类统计分析结果……………………………………………………………9

3被调查者对逃离“北上广深”的态度分析…………………………………………9

1)被调查者对逃离“北上广深”的态度分析………………………………………9

2)逃离态度与对就业形势的态度及就业去向选择的相关性分析…………………10

4影响被调查者就业地选择因素的权重分析结果…………………………………10

1)影响就业地选择的客观因素分析……………………………………………10

2)影响就业地选择的主观因素分析……………………………………………11

3)个人性别对与就业地选择相关的因素的影响分析……………………………11

4)个人学历对与就业地选择相关的因素的影响分析……………………………13

5)个人专业对与就业地选择相关的因素的影响分析……………………………14

6)个人户籍对与就业地选择相关的因素的影响分析………………………………19

五、结论……………………………………………………………………………22

六、参考资料………………………………………………………………………23

附录:

调查问卷……………………………………………………………………24

大学生就业地选择的调研报告

——“逃离北上广”引发的思考

一、团队介绍

参与者:

广州团队——智穗之光

团队口号:

智穗之光,照亮前程!

团队人数:

23人

分组情况:

问卷设计组:

吴淼生,吴安,翁泽峰,雷杨,李柏强,潘洁仪,麦富荣,姚舒(组长)

问卷分析组:

原茜,叶盛龙,钟佩仪,叶龙生,黄洁涛,李绪扬,吴芳,叶少萍(组长)

问卷调研管理:

颜晓华,钟善谊

拍摄组:

李乐,毛辰睿(技术专员)

队长:

卢集炫

顾问:

鞠春民

指导:

陈桂玲

起止时间:

4月20日——6月11日

二、调查研究背景与现实意义

2010年1月19日《咬文嚼字》评出中国“2009年十大流行语”,“裸婚”、“蚁族”、“蜗居”,甚至加上中国特色黑色幽默“被就业”都榜上有名。

这么多带有讽刺意味的流行语,不仅赤裸裸地描述着中国近年来由于高校连年扩招造成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和生存压力加大,更道出了大学生群体尤其是80后一代的大学生们对于未来生活的无奈与惆怅。

“逃离北上广”作为一句强劲的口头反抗,已经迅速演化为大学生逃离一线城市这个“苦海”的一叶扁舟。

一份来自网络的统计数据显示,有54.7%的80后选择“逃离北上广”,其最直接原因是由于一线城市飞涨的房价;31%的“逃离者”则认为由于户籍制度的束缚,在一线城市存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公的现象;还有9.8%的人认为在一线城市生活“幸福性价比”太低。

诚然,房价高、就业困难、生存压力大等作为一线城市的弊病,越来越困扰着大学生对于就业地的选择,有人不甘逃离、有人不敢留守;但是,带着“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气概,在经历了大学四年甚至研究生阶段的苦读之后,是否真的会有很多大学生选择退隐到二三线城市甚至是乡镇、偏远地区去求得生存?

地处广州这一国际化大都市,各种优势和劣势的权衡能够“挽留”多少人才,给广州的发展贡献才智?

人才市场的迁移,又如何带动二三线城市的人才吸纳战略和企业的市场开发?

作为大学生的普通一员,我们在关注自我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关注民生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基数庞大的群体,所反映出的问题值得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就业是与大学生们戚戚相关的话题。

然而近年来,由于大学的连年扩招,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而就业率下降,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与我国社会、政策以及大学生本身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同时,在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主要是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高居不下的房价和紧张的生活节奏无时无刻都在挑战着人们的神经,不少年轻人甚至萌发了渴望逃离一线城市的强烈愿望。

逃离“北上广深”,即逃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一线城市,是在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生活压力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在白领中兴起的思潮。

如今,逃离“北上广深”已经普遍为大众(尤其是年轻人)所熟知,甚至部分白领已经酝酿或者将逃离付诸实践。

当然,影响人们认知逃离“北上广深”和做出逃离的决定的因素是复杂的。

在广州,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

那么,这些即将从广州高校毕业的大学生们将会如何做出选择呢?

他们顺利就业的道路将会通往何方?

因此,本次调查针对广州高校大学生(尤其是毕业生),旨在了解他们对目前就业形势的态度及选择就业地的情况,同时了解他们对逃离“北上广深”这个热点话题的看法,分析影响他们做出如此决定的重要因素。

三、调查方案设计

1调查研究的思路及过程

1调研思路研究

鉴于各个城市都有其吸引人才的独特方面,研究大学生对就业地的偏好必须从宏观层面出发,找出城市之间的“共性”以不同的权重予以测量和对比。

每个学生也有其独特的心理态度,要求客观因素尽可能全面,个人因素在生涯规划中尤其重要,不可忽视。

本调查研究主要以“逃离北上广”为切入点,以引发“蜗居”、“蚁族”等社会现象的各种原因为线索,挖掘出尽可能全面的“逃离”与“不逃离”的因素,预计获得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和对就业现状所持有的态度,并依此对大学生(主要指就读于一线城市的大学生)的就业地选择趋势做出预测,希望能给企业的新市场的开发和吸纳人才的策略制定有所帮助,再根据数据统计获得各种图表,并运用专业统计软件SPSS做各种手段的分析,最终撰写出该调研报告。

2调研过程

问卷设计时间:

4.28—5.5

问卷审核时间:

5.6—5.12

问卷调研时间:

5.12—5.28

问卷分析时间:

5.28—6.8

调研形式:

主要采取网络问卷(链接)方式;由于在线人数限制,为了获得足够的样本量,后期辅以线下问卷,最终录入网络问卷中。

调研区域:

广州各大高校

调研对象:

大三大四及研究生(大一大二学生的态度及规划并不成熟,故排除)

有效问卷:

814份

2调查方案设计

为了解影响大学生们考虑逃离“北上广深”问题的因素,本次调查还设置了13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客观和主观的),并设置了五个影响程度(非常不重要、不重要、无所谓、重要及非常重要),力求通过加权统计每项总得分,得分最高的为最重要的因素,其他的依次类推。

研究影响因素

四、调研数据分析与结果

1.调研群体的基本信息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电子问卷)814份,回收814份,有效问卷814份,有效回收率100%。

调查主要针对广州高校在校大学生,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学历、专业及户籍。

1、男女比例方面,男生423人,女生391人(见图1),男女比例相差不大,符合实际情况;

2、学历方面,本科生667人,占总人数的81.9%,硕士及以上147人(见图2);

图1性别分布情况

图2学历分布情况

3、专业方面,人数及相关比例分别为:

理工类342人(42%)、文史类147人(18.1%)、经管类261人(32.1%)、艺术类17人、医学类29人及农业类18人(见图3)。

图3专业分布情况

4、调查者户籍来源方面,调查者户籍来源情况如图4所示,来自一线城市212人(26%),省会及副省级城市139人(17.1%),偏远地区及农村141人(17.3%),而更多一部分同学(322人,39.6%)则来自中小城镇。

图4户籍来源分布情况

2.被调查者就业地选择及驱动因素分析

(1)被调查者对就业形势的态度

从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

(1)55%的被调查者对目前就业形势态度积极乐观;

(2)16.1%觉得无所谓;

(3)28.9%则持消极悲观的态度。

可见在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突出的阶段,大部分毕业生对未来的就业前景仍是充满信心。

表1被调查者对就业形势的态度统计结果

态度人数比例

积极乐观44855%

无所谓13116.1%

消极悲观23528.9%

总计814100%

(2)被调查者就业地的选择情况

图5的统计结果显示,本次调查中:

(1)41.5%的同学选择毕业后在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工作;

(2)38%的同学选择省会及副省会城市;

(3)15.6%的同学选择其他中小城镇;

(4)其余则选择国外就业(19人)和偏远地区及农村(21人);

由此来看,大多数大学生仍是选择毕业后在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城市工作,发展水平较低的城镇和农村则只在少数同学的考虑范围内。

图5被调查者就业地的选择情况

(3)影响被调查者就业地选择的相关因素分析

针对被调查者毕业后的去向,本调查分析了影响他们做出选择所考虑的因素(见图6)。

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对选择就业地所考虑的主要方面分别为:

寻找良好的居住环境(52.70%),房价物价(34.30%)和所学专业的需要(27.60%)这个三大要素在大部分人的考虑之内,利用家族背景、顺应国家政策和恋爱对象工作地的影响等因素比例最低。

可见,毕业生在就业地选择方面会更多的考虑居住环境条件,而房价物价和所学专业的需要也是主要考虑的方面。

图6影响就业去向的因素

注:

图中的百分比=该选项被选择的次数÷有效答卷分数;含义为选择该选项的人次在所有填写人次所占的比例。

(4)一线城市的优势分析

在一线城市,房价物价过高和就业压力大等因素并不会吸引大学毕业生们的注意。

本调查中,被调查者认为一线城市具有独特的优势(见图7),诸如发展机遇大(70.30%)、视野开阔(54.80%)、收入高(53.20%)等等,但其余方面却不会有太大的吸引力。

图7一线城市所具有的优势

注:

图中的百分比=该选项被选择的次数÷有效答卷分数;含义为选择该选项的人次在所有填写人次所占的比例。

(5)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分类统计结果显示,有以下两点重要的结论:

1、毕业后选择在一线城市工作的270位同学中有166人(达61.50%)对就业形势感到乐观,而居住环境和专业所需是他们选择就业地时考虑最多的两个因素。

同时,他们认为一线城市的优势集中在发展机遇较多、收入高和视野开阔等方面。

2、38.00%(309人)的调查对象选择其他省会及副省级城市工作,交叉分析显示这部分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态度仍是积极乐观(164人)的。

在他们看来,一线城市城市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发展机遇和开阔的视野等方面。

不过,他们选择了一线城市之外的省会城市,这主要是为了寻找良好的居住环境,当然一线城市高居不下的房价物价和就业压力也是迫使他们做出该决定的原因。

3.被调查者对逃离“北上广深”的态度分析

(1)被调查者对逃离“北上广深”的态度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814位被调查者中,66.00%的同学对逃离“北上广深”持中立态度,24.90%则赞成逃离,9.10%则反对逃离(见图8)。

由此可见,虽然大部分同学并不会特意考虑是否逃离“北上广深”,但是赞成或者考虑逃离的人数比例接近1/3,说明逃离“北上广深”这个概念已经普遍被同学们所熟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影响同学们的毕业去向了。

图8调查者对逃离“北上广深”的态度

有意思的是,交叉分析结果表明:

(1)赞成逃离的203位同学中,有73位(36.00%)选择了毕业后去往一线城市工作,一线城市里发展机遇、高收入和开阔的视野是吸引他们的主要因素。

(2)从目前来看,一线城市房价居高不下和生活节奏快,然而一线城市同时又能为大学生们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和高收入。

因此,在选择毕业后留在一线城市的大学生(270人)中,66.30%对逃离“北上广深”持中立的态度,他们选择一线城市更多的考虑了居住环境和所学专业的需要。

(2)逃离态度与对就业形势的态度及就业去向选择的相关性分析

由表2可知,被调查者对逃离“北上广深”的态度与对就业形势所持的态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04),与就业去向的选择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0)

结论:

说明对就业前景的态度与对逃离“北上广深”的态度是密切相关的,而逃离“北上广深”的态度却并不能反映现实就业去向。

表2相关性分析结果

就业形势态度就业去向

逃离态度PearsonCorrelation0.100**-0.129**

Sig.(2-tailed)0.0040.000

4.影响被调查者就业地选择因素的权重分析结果

(1)影响就业地选择的客观因素分析

通过客观因素统计分析(见表3)可知,个人发展机遇(1.23分)、居住环境(1.05分)和房价物价(1分)为总分最高(并且≥1)的3个因素,人口结构和密度的得分相对最低,为0.52分。

其中,在重要分值(2&1)比例上,个人发展机遇占85.5%,居住环境和房价物价则分别占81.1%和79.4%,交通便利程度也占80.8%,而人口结构和密度只占51.6%。

结论:

与个人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发展机遇是影响同学们选择就业地的主要因素,而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居住环境和房价物价也是影响他们选择的重要因素。

其余因素亦有影响,但影响作用并不突出。

表3客观影响因素分析

N=814就业生活节奏房价物价居住环境交通文化经济人口机遇

均值0.740.691.001.050.980.860.920.521.23

非常重要(分值2)的比例20.6%14.7%31.6%32.2%24.4%23.1%24.3%14.4%44.1%

重要(分值2&1)的比例71.1%67.3%79.4%81.1%80.8%72.7%75.9%51.6%85.5%

注:

该问卷调查中,第6题不同数值的含义为:

2=非常重要;1=重要;0=无所谓;-1=不重要;-2=非常不重要。

以下各表与此相同。

(2)影响就业地选择的主观因素分析

同时,主观因素的统计分析(见表4)表明,影响就业地选择的主观因素依次为:

个人学历、专业、户籍和性别。

其中,个人学历的重要分值(2&1)的比例最高,为67.7%,专业则为63.2%,性别和户籍分别为23.3%和31.00%。

个人学历和专业能够影响同学们对就业地的选择,这与上述的分析是一致的。

而个人性别(-0.1分)和户籍(0.07分)得分极低,说明个人性别和户籍来源并不会对个人就业地的选择产生较大的影响。

表4主观影响因素分析

N=814个人学历个人专业个人性别个人户籍

均值0.750.65-0.100.07

非常重要(分值2)的比例16.8%14.1%3.3%6.8%

重要(分值2&1)的比例67.7%63.2%23.3%31.00%

为说明上述结论,通过单样本t检验来检验各种影响因素的均值是否显著高于常数1(重要)。

结果表明(见表5):

除了物价及房价水平、居住环境、交通便利程度两三个因素,其余10种因素均对被调查者就业地选择有显著的影响(P值均小于显著性水平0.05)。

表5影响因素单样本t检验结果

因素

TestValue=1

t

df

Sig.(2-tailed)

MeanDifference

95%ConfidenceIntervaloftheDifference

Lower

Upper

就业压力

-7.234

814

.000

-.258

-.33

-.19

生活节奏

-9.784

814

.000

-.314

-.38

-.25

物价及房价水平

-.109

814

.913

-.004

-.07

.06

居住环境

1.700

814

.090

.053

-.01

.11

交通便利程度

-.755

814

.451

-.022

-.08

.04

城市文化

-4.311

814

.000

-.136

-.20

-.07

经济水平

-2.527

814

.012

-.077

-.14

-.02

人口结构和密度

-14.613

814

.000

-.479

-.54

-.41

个人发展机遇

7.418

814

.000

.229

.17

.29

个人学历

-8.253

814

.000

-.253

-.31

-.19

个人专业

-11.149

814

.000

-.354

-.42

-.29

个人性别

-33.318

814

.000

-1.103

-1.17

-1.04

个人户籍

-26.698

814

.000

-.928

-1.00

-.86

(3)个人性别对与就业地选择相关的因素的影响分析

分析被调查者性别对与就业地选择相关的因素的影响,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取显著性水平0.05)如表6所示。

通过分析,居住环境(F=5.784,P=0.016)、交通便利程度(F=4.284,P=0.039)、城市文化(F=4.191,P=0.041)以及人口结构和密度(F=3.905,P=0.048)的P值均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不同性别之间对居住环境、交通便利程度、城市文化以及人口结构和密度的选择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余则无显著差异。

表6个人性别对与就业地选择相关的因素的影响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SumofSquares

df

MeanSquare

F

Sig.

就业压力

BetweenGroups

.232

1

.232

.224

.636

WithinGroups

843.591

812

1.039

Total

843.823

813

生活节奏

BetweenGroups

.020

1

.020

.024

.877

WithinGroups

685.469

812

.844

Total

685.489

813

物价及房价水平

BetweenGroups

1.860

1

1.860

2.011

.157

WithinGroups

751.129

812

.925

Total

752.989

813

居住环境

BetweenGroups

4.532

1

4.532

5.784

.016

WithinGroups

636.197

812

.783

Total

640.729

813

交通便利程度

BetweenGroups

2.990

1

2.990

4.284

.039

WithinGroups

566.612

812

.698

Total

569.602

813

城市文化

BetweenGroups

3.409

1

3.409

4.191

.041

WithinGroups

660.455

812

.813

Total

663.864

813

经济水平

BetweenGroups

.740

1

.740

.967

.326

WithinGroups

621.384

812

.765

Total

622.124

813

人口结构和密度

BetweenGroups

3.413

1

3.413

3.905

.048

WithinGroups

709.732

812

.874

Total

713.145

813

个人发展机遇

BetweenGroups

.198

1

.198

.256

.613

WithinGroups

629.301

812

.775

Total

629.499

813

个人学历

BetweenGroups

.703

1

.703

.916

.339

WithinGroups

623.164

812

.767

Total

623.867

813

个人专业

BetweenGroups

.198

1

.198

.240

.624

WithinGroups

667.905

8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