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污水厂环保执法检查十要点字.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50432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镇污水厂环保执法检查十要点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城镇污水厂环保执法检查十要点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城镇污水厂环保执法检查十要点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城镇污水厂环保执法检查十要点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城镇污水厂环保执法检查十要点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城镇污水厂环保执法检查十要点字.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城镇污水厂环保执法检查十要点字.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城镇污水厂环保执法检查十要点字.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镇污水厂环保执法检查十要点字.doc

《城镇污水厂环保执法检查十要点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镇污水厂环保执法检查十要点字.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镇污水厂环保执法检查十要点字.doc

污水处理厂环保执法检查要点

一、处理设施设备运行情况

   主要是现场查看格栅、提升泵、沉砂池、初沉池、曝气池、鼓风机房、回流污泥泵房、污泥脱水机房、中控室、在线监测设施、化验室、消毒设施、排污口、超越管等相关设施设备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重点注意设施设备及备用设备是否运行正常,查阅故障维修、不正常运行或停机等情况的记录、说明,综合判断实际运行情况。

   一是查看格栅水位差、颜色、气味,大致判断水量、水质情况。

二是查看提升泵运行台数、时间和性能,与中控系统记录、台帐资料是否一致。

现场查看水泵运行与水量情况,对比判断水量数据的合理性。

三是查看鼓风机运行台数、时间和风量,以气水比来判断运行情况。

四是查看曝气池曝气是否均匀,看污泥活性如何。

五是查看超越管排放记录和阀门情况,判断是否有水通过。

六是查处污泥处理车间污泥处理设施是否运行,加药压滤记录和现场运行是否一致,污泥是否规范贮存。

七是查看消毒设施是否运行,排污口标志是否规范,在线采样和流量计安装是否规范,出水水质感观上是否正常。

二、活性污泥检查

活性污泥的性状决定处理工艺运行是否稳定与出水是否达标。

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的关键环节就是调整污泥的生长和排放。

一是查污泥浓度。

活性污泥法或氧化沟法污泥浓度一般在2000mg/L~5000mg/L左右,低于1000mg/L难以保障正常处理效果,出水水质可能超标;高于8000mg/L(原因可能有高浓度工业废水进入,或污泥膨胀等)会导致出水泥水分离效果差,出水SS、COD可能超标。

二是查污泥表征。

正常污泥的颜色一般呈黄褐色,有泥土气味;曝气时,废水泡沫不多,且较容易破裂。

如没有特殊工业废水进入,污泥颜色发黑(接近污水)、发臭,废水泡沫增多、不易破碎,则处理效果可能较差甚至出水超标(原因主要有曝气不足、进水COD偏高、生化不充分、污泥龄短、污泥负荷高等)。

三是查污泥沉降性能。

污泥沉降性能可通过污泥沉降比(SV)或污泥容积指数(SVI)来反映。

受多种因素影响,SV值或SVI值会偏离正常值,此时不能单纯用某个运行参数来断定出水是否达标,但现场检查可根据SV值或SVI值的异常情况有针对性地查找问题。

SV值一般在20%~30%之间。

SV值过低(原因主要有进水COD浓度过低,长期过度曝气等),如低于5%,则污泥生化性较差,出水COD和氨氮都有可能超标。

SV值过高(一般源于供氧不足),如高于50%,则污泥性状不佳或有膨胀的趋势;如高于80%,则污泥已经膨胀了,出水SS、COD和TP均有可能超标。

SVI值[SVI=(SV×10)/MLSS]一般在50mL/g~150mL/g之间。

如SVI值大于150,污泥中丝状菌较多,出水SS和TP均有可能超标(此时,污泥颜色浅黄。

原因主要有污泥龄长,曝气不足,污泥负荷低等)。

如SVI值小于50mL/g时,污泥进入老化状态,出水TN和氨氮可能超标(有两种可能的原因,一是进水COD浓度低、污泥无机化;二是污泥负荷太低,曝气不足);如果SVI过低,出水水质多数指标均有可能超标。

四是查剩余污泥。

重点关注污泥量、污泥性状和污泥去向。

一般情况下,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为每处理10000吨废水产生1吨~1.2吨干污泥,每处理1吨COD产生0.2吨~1吨干污泥(一般取0.4吨)。

现场要结合运行情况和生化反应池中污泥的浓度、颜色、沉降性能等进行判断。

根据剩余污泥平均浓度、脱水机房进泥泵流量和每天运行时数估算每天产干泥量。

运行正常的污水处理厂不经过重力浓缩的,脱水污泥呈黄褐色,有泥土气味,不沾手,结成块状。

调阅污泥处置合同和污泥运输记录,检查记录中的污泥数量、处置方式、处置场所。

反推污泥量是否真实、污水处理厂运行是否正常、污水处理量是否达到报告数量。

三、生化处理系统指标检查

一是查溶解氧(DO)。

溶解氧浓度可查阅现场在线监测仪表,也可查阅中控室相关数据。

一般溶解氧浓度和曝气量呈同向变化的关系,因此可通过检查设备曝气量来检查溶解氧浓度。

一般生化反应池厌氧段溶解氧浓度在0mg/L~0.2mg/L之间,缺氧段溶解氧浓度在0.2mg/L~0.5mg/L之间,好氧段溶解氧浓度在1.5mg/L~3mg/L之间。

检查时,查阅正常运行时的设备曝气量(或曝气电流)作为标准,对照历史记录,如果历史记录长时间明显低于上述曝气量(或曝气设备运行电流)标准值,则历史曝气量可能不足。

进水浓度低、污泥浓度低等都可能要求降低曝气量,再看水面呈现“开锅”现象,有说明曝气头有损坏。

对于生化反应池好氧段来说,如果溶解氧过量,会出现污泥发黄、无机质成分增多、氨氮硝化过度、总磷吸附量下降等情况,可导致出水段泥水分离快、总磷偏高;同时,由于好氧段溶解氧过量,又可能导致缺氧段和厌氧段溶解氧浓度升高,不利于反硝化脱氮。

如果生化反应池好氧段溶解氧过低,会出现污泥颜色发黑、生化不充分、氨氮硝化不足等情况,可导致废水处理效果降低,出水COD和总氮超标。

二是查气水比。

气水比是生化反应池每小时的曝气气体量和污水量的体积比,一般情况下污水处理厂气水比为处理每吨污水需空气3m3~12m3。

进水量稳定时,主要通过检查曝气设备的曝气量确定气水比是否正常。

曝气量检查办法和前述溶解氧检查办法相同。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气水比长时间明显低于标准值,现场检查就需进一步查找原因。

如果进水量、进水水质、生化池污泥浓度和曝气量同步下降,且生化池各检测点溶解氧满足设计要求,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则应认可该曝气量正常。

四、电耗情况检查

一般为0.2度/吨~0.35度/吨污水。

受处理工艺、规模和运行状况等因素影响,实际也可出现电耗量较低(如低于0.15度/吨污水)的情况。

现场检查,一般方法是根据某一时间段内污水处理量、耗电量计算污水处理厂实际平均电耗量,并与上述经验电耗量比较,判断污水处理厂运行是否正常。

查运行时各主要设备的电耗量比例关系,根据总电耗量和各设备的电耗量比例,可进一步分析各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也可用瞬时电耗量来判定运行状况。

针生产状况正常时的电耗量作为参考(稳定运行的污水处理厂瞬时电耗量与实际平均电耗量的误差一般不超过10%)。

瞬时电耗量=功率/流量=1.732×电压×电流×功率因数/进水流量。

如电量明显变化,要从进水流量历史记录看是否进水量明显下降,从进水COD\NH3-N\TP等指标的历史记录看是否进水水质浓度明显下降,从空气流量、鼓风机电流或生物池溶解氧的历史记录看是否曝气量明显减少。

从脱水机电流记录看污泥脱水是否停止运行,从紫外消毒设备运行记录看消毒设备是否停止运行。

五、进出水量检查

水量检查目的是对出水水量进行校核,判定是否存在非正常超越偷排等情况,是否基本达到正常运行水量和水质条件。

一要查流量计。

根据瞬时流量计显示流量,同时查阅中控室进水水量历史曲线,对照近期每天进水量变化规律,估算日进水量;二是根据累计流量计显示流量除以对应的时间计算得出日平均进水水量。

二要查中控室相关设备运行记录。

一是水泵运行时间和水泵流量,对照提升泵电流曲线和进水量曲线,两条曲线应该有同步同向变化,即同时增大或减小,用运行时间乘以水泵流量计算得出进水水量。

二是集水井液位、进水提升泵电流和扬程,并与进水量曲线对照,判定进水水量记录是否准确。

对照集水井液位曲线、提升泵扬程曲线、瞬时流量变化曲线逻辑走势,推算水泵流量。

现场可以检查开几台泵、流量是多少(泵的流量用总流量除以泵运行台数),再调阅历史数据,对照流量和设备运行台时进行核对。

三是超越阀使用记录,看有无擅自开启超越排放。

如没有超越排放,出水水量加上剩余污泥含水量应等于进水水量。

三查用产泥量验证处理水量:

查阅台账,通过干泥或湿泥(一般含水率为80%)产生量来反算处理水量。

一般处理水量和干泥产生量比例为1∶0.0001~0.00012;污泥含水率为80%,比例为1∶0.0005~0.0006)。

六、进出水质检查

一是查化验指标。

查阅污水处理厂每日监测记录或环保部门监督监测报告,可根据各进水水质指标间的逻辑关系判断上报的进水COD浓度是否正常。

如6.520,BOD5/TN>4,BOD5/COD≥0.3。

二是查进水表观特征,一般颜色较深和气味较重的水有机质成分较多,COD浓度也较高。

处理较好的废水应该是清澈透明的。

出水发黄(如没有工业废水的影响)可能氨氮或总氮会超标;在总排口生长较多的丝状藻类,通常源于出水总磷偏高;如沉淀效果不好,泥水没有明显分界线,可导致SS和COD超标。

三是查去除效率情况。

查阅设计的进出水水质和污染物削减率,对比实际进出水情况,判断污水处理设施去除效率的合理性。

污水处理厂COD去除率一般在60%~95%范围。

如低于60%,则查其主要设施设备是否运行正常,生化池活性污泥是否出现老化、膨胀、死亡现象;如高于95%,则可能是进水COD浓度偏低或其它原因。

对实际进水浓度与设计值偏差较大,企业应予以说明。

七、中控系统及在线监测装置运行情况

   查看中控系统显示的各工序运行情况和水量、水质与现场的各设施设备情况是否一致,看历史水量、水质数据与台账是否一致。

查看历史数据及趋势曲线,判断验证运行情况和数据准确性。

 中控系统要求:

应有进、出水流量(含累计流量)和出水COD、pH指标数据及历史曲线;应有污水提升泵、曝气设备、污泥脱水和滗水器的运行记录及历史曲线。

在线设施要求:

设备运转率和数据传输率在95%以上。

定期检查运行情况、更换试剂、定期校对,详细记录。

化验废液专门收集,规范处置。

设备损坏,不能正常运行,要及时报告,并启动人工监测,每日不少于4次。

定期开展数据比对和有效性审核等。

一是检查仪表校验证书或记录,采用便携式测试仪或标样进行检测比较,看有无运行、维护、比对、有效性审核记录。

检查监控显示的数据是否与现场仪表读数一致;看某一天的历史数据是否有变化,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变化。

比较仪表读数与化验室或环境监测站分析结果。

检查在线监测装置运行情况,翻阅记录的瞬时流量与累计水量,查阅水质数据。

主要是通过随机查阅10日或一段时间内的自动在线监测进出水水量和COD浓度数据,核对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查阅在线监测系统的比对数据和有效性校核报告。

二是检查仪表是否有报警提示信息,读数是否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仪表安装位置、采样探头安装以及采样频次设置是否符合规范,采集样品浓度有无代表性;检查仪表量程设置是否合适。

在线是否有管路老化、水浸湿、设备结露等情况。

有无不按规范对系统进行校准、比对、标定;不按规范配置反应药剂;对关键设备如分光光度计等不正常清洗、维护;对部分老化或不能正常运行的设备未及时修复和更换;在线监测设备不正常运行期间,不按规定进行人工监测等情况。

三是查有无人为造假情况。

如工控机在数采仪之前,人为调整输出软件对上传数据进行修正过滤;人为调整监测仪模拟信号输出电流;人为改变采样探头位置或人为将稀释后的处理废水作为出水在线监测样品(采用二次采样、开放管路采样,人为操控样品水质)。

八、化验开展情况

现场了解监测制度执行情况,检查监测设备、查看原始监测记录和仪器、药品使用记录,验证监测结果与每月运行情况表中数据的一致性。

要求每天对进、出水进行手工化验至少一次,化验记录与在线数据进行对比,记录要完整,在线损坏时,人工监测每天不少于4次。

化验废液和在线监测废液要单独收集,无害化处置,记录完整。

九、环保档案建立情况

一查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档案。

内容包括:

所有建设项目清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环保部门环评审批文件、项目试生产批复文件、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资料等。

  二是查污染物排放档案。

内容包括:

最近六个月企业每天人工化验的废水、废气等污染物排放浓度数据和自动监测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小时均值数据、有无排污申报和排污许可证。

  三是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档案。

内容包括:

各处理设备或设施在厂区的位置图,厂区管网线路图,最近六个月治污设施检修停运申请报告、环保部门批复文件,每天污染防治设施运行记录、治污辅助药剂购买单据复印件及使用台账。

在厂区醒目处设置厂区平面图、污水处理流程图和企业环境管理责任体系图。

  四是固体废弃物处置档案。

内容包括:

最近六个月每天污泥、废渣固体产生量、处置量、相关涉及固废设施的运行管理情况;固体废物委托处理协议、危险废物转移五联单;污泥中重金属含量化验分析报告。

五是环境应急管理档案。

针对进水水质、水量突变、停电、重要设备故障、洪涝灾害、火灾等突发事件制定环境应急预案,并定期组对应急处置设施进行日常维护,开展环境应急预案演练。

六是运行管理台帐档案。

有运行报表(按日记录进出水水量、进出水水质、剩余污泥产生量与处置情况、曝气机等主要设备运行状况等;按月记录用电量、用药量、污泥处置量、运行成本等)。

有中控系统主要数据趋势曲线表(每月进出水水量、鼓风量和剩余污泥量)、COD指标和DO、MLSS等关键工艺参数。

有电费缴纳凭证、药剂采购凭证、污泥处置凭证。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