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与远视”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50840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视与远视”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近视与远视”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近视与远视”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近视与远视”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近视与远视”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近视与远视”教学设计.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近视与远视”教学设计.doc

《“近视与远视”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视与远视”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近视与远视”教学设计.doc

一、教材分析

学生对近视和远视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了解的是引起近视的外因,比如:

看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

眼与书本距离过近、看电视、看电脑的时间过长等等。

内因学生了解的不多,通过学生的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近视的内因。

通过学习让学生意识到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说出近视眼的成因、预防措施以及近视、远视的矫正原理。

了解远视的成因。

尝试班级近视率的调查并分析其原因。

过程与方法: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合作解决问题。

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全体参与,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促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关注爱眼和护眼的重要,拥有明亮的眼睛,在用眼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预防近视的发生加重。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说出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预防近视发生的措施。

教学难点:

睫状肌的收缩和舒张对晶状体曲度大小的影响,学生不容易理解。

将其列为难点。

四、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1、自制眼球剪贴图、晶状体剪贴图(分别为正常眼、近视眼、远视眼)。

2、自制睫状肌调节晶状体模型

1、分组调查各年级的班级近视率。

2、预习课文。

课前,调查班级近视率,将所能收集到的信息加以整合,使知识具有一定的条理性,并培养其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引导学生说出常见的眼科疾病,其中患病率最高的是近视。

教师展示全国中小学生的各年龄视力不良情况调查表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同学们看到了无论是我们班级还是全国范围内,中小学生的视力水平都在下降,同学们能不能帮助近视的同学分析一下近视的原因?

引出课题。

三个组学生分别汇报对我校班级近视率的调查结果。

学生将班级的近视率和全国中小学生各年龄视力不良情况做对比。

关注班级的近视不良情况。

近视就发生在学生的身边,让学生调查班级学生近视的情况,通过亲自参与,更进一步引起学生对近视的重视。

通过对比让学生认识到近视问题的严重性,并从全国范围来对比班级总体的视力水平。

通过统计的数据说明,对学生更有说服力,使学生对自己的视力状况更加关注。

近视眼、视眼的特点及矫正

教师出示自学提纲,引导学生讨论,同时教师提供了几套眼球和晶状体剪贴图,学生选适合的剪贴图组合在黑板上进行讲解。

之后教师及时评价,给予鼓励。

关于矫正的方法和原理,由于涉及八年级物理的透镜知识,学生不易理解,我是这样处理的:

让近视的学生摘下眼镜,观察眼镜片的特点,表达并说明矫正的原理。

师生共同总结三种眼的特点

本环节“我来当老师”,使学生体会探究合作的乐趣,各组同学讨论热烈,有的组以提问形式讲解,有的组还故意设置悬念,出现漏洞,让其他同学去发现,并用眼球剪贴图直观的展示出各种眼的特点、成像特点及矫正。

学生根据近视的成因,结合小辞典的提示,找出矫正近视所需的眼镜。

近视的学生观察自已所戴的眼镜的特点。

总结近视矫正眼镜的特点。

1、从眼球成像的角度区分正常眼、近视、远视。

2、造成近视、远视的病理。

3、根据病理,矫正方法。

促进了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并给了学生展示的空间,锻炼了其思维的条理性、语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从身边同学近视镜的观察了解近视镜的特征学生兴趣很高,也能让学生很直观地观察到。

变抽象为直观。

通过总结,学生从各个角度更清晰认识了三种眼的情况。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近视的形成

请近视的同学谈自己是如何得近视的,之后引导学生总结出引起近视的原因。

为什么不正确的用眼会导致近视呢?

引导学生阅读“实际用”找答案。

模型演示睫状肌调节晶状体

教师强调指出青少年的近视初始是假性近视,与真性近视的区别及转化。

1、谈自己如何形成的近视

2、总结近视的成因

学生通过阅读,找出患近视的内因。

观察睫状体的收缩和舒张对晶状体凸度大小的影响。

由此学生理解假性近视是由于睫状肌过度疲劳、持续收缩导致的,可恢复。

而真性近视是不可恢复的。

由患近视的同学谈成因,非常具有说服力。

并引起其他同学的警醒。

睫状体的收缩和舒张引起晶状体的凸度改变是难点,学生不容易理解。

利用此模型作教具,突破难点。

让学生能区分开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引起对假性近视的重视,不要将其转化成真性近视。

使学生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

近视的预防

引导学生从造成近视的内因来谈预防措施。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以后用眼的保健中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要持之以恒。

通过小组内讨论,组间交流,说出预防近视的措施:

“三要”、“四不看”卫生习惯。

学生总结自己在预防近视方面的收获。

使学生认识到这些习惯对保护视力之所以有效,是因为能使眼的屈光调节不易废劳,或能缓解、改善已形成的疲劳状况。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健康为本,让学生认识到健康的用眼是非常重要的。

检测

教师出示两道检测题,来检验学习效果。

学生积极作答。

巩固当堂所学新知,尝试迁移应用。

五、板书设计:

近视与远视

正常眼

近视眼形成?

预防?

(矫正)

远视眼

(矫正)

六、课后综述:

关于近视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我也是根据这点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有关近视的一些问题,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效果非常好。

本节课的活动以学生活动为主。

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老师只是引导启发,调控好学生活动的秩序。

使学生能顺利地完成探究任务。

本节课体现了新课标下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健康,让学生通过学习真正认识到预防近视的重要性,并把理论用于实际,切实的在生活中做好眼的保健,并持之以恒,做好眼睛的保健。

对于没有近视的同学预防近视的发生,对于已经患有近视的同学控制近视度数的加深。

真正地让科学的用眼惯指导自己的生活。

本课创新之处:

变抽象为直观。

例如:

三种眼的特点引导学生以剪贴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通过观察近视镜片来认识凹透镜;准备自制的模型来演示睫状体收缩和舒张对晶状体凸度的影响等。

本节不足之处:

由于学生还未学物理,对于透镜矫正近视、远视的原理并不很清楚,教师应该在此处着重解释。

学完这节课学生有了收获,有了提高。

有了新的想法。

有了科学用眼的知识。

我也在教学活动中有了感悟。

对学生、对教材有了新的认识。

现在的学生课外知识丰富,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条小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