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51372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当前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当前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当前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当前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当前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当前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oc

《浅谈当前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当前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当前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oc

德育研讨

★★当前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进化镇中傅丽娜

【摘要】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关系。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无论是教育思想的转变,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最终都要依靠师生互动与交往来达到教育目标。

因此,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要冲破重重阻力,探究、改善和解决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努力建立平等、真诚、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用自己无私的爱培育祖国未来的花朵。

【关键词】师生关系存在问题新型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即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的一种人际关系[1]。

良好的师生关系驱动教师满腔热情、专心致志、投入教学,千方百计地想把学生教好,而学生则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导,对所教的课程产生兴趣和爱好;完全消除了学生恐惧、忧虑的心理负担,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反之,不融洽的师生关系会使教和学的关系难以协调,给教育活动带来重大的挫折。

因此,新时期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适应未来社会人际交往的需要,同时也是师生互尊互敬,促进教学相长的需要[2]。

一、当前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

1、应试教育是师生之间权利混乱和情感关系淡化的主要原因。

教师对学生就是“不放心”,从早到晚跟着学生连轴转,学生根本没有属于自己的思维和时间,也谈不上创新和发展;而老师时刻在题海里苦战,让学生冲刺清华、北大;根本没有时间和学生交流[1]。

这样表面上老师对学生是关心备至,可实质上是侵犯学生的自由,剥夺学生的权利,疏远了师生的关系。

2、师德品质是师生关系情感疏远的直接原因。

作为一位教师,必然需要学生尊重、爱戴和亲近,教学效果才能因之而如愿,而要得到学生的爱戴,教师就得具备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具备内在的人格魅力。

教师为了“为人师表”,常常超负荷运转:

学生分数、升学率、在职进修,竟聘上岗等,还有不少教师在应对来自主管部门、学生家长、社会评价等方面的压力,往往“载不动许多愁”,必然导致心理的不堪重负。

此外,高昂物价和低廉的工资使一些教师的孤独、无助、贫困、焦虑、抑郁。

自卑乃至绝望心理油然而生。

这严重的心理问题,很有可能成为师生情感淡化的间接原因。

3、现实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不可低估。

教学工作属于复杂劳动,理应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对待。

教师应主动关心体贴生活、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用真心关爱学生,建立多种渠道增进师生友谊,给学生以思想,给学生以智慧,给学生以毅力,塑造他们的意志品质。

使学生在成长期不断地得到必要的养份,能够健康地成长。

真正做到教师信任学生,学生信赖教师,减少疏远与冷漠。

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被教师接纳、信任和公平的对待,他们享受到师爱的温暖,感到自己的价值;学生得到教师的支持、体谅和鼓励,他们体会友谊,充满力量,感到自信;师生间坦然的情感交流,使他们相信人世间的真诚和美好,从而喜欢集体生活,喜欢社会生活,对人生充满希望[9]。

这种愉快、安定、轻松的环境会培养出学生善良、乐观、积极、进取、自尊、自信、合作、耐挫折等等的各种优良品质;随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逐渐建立起来了。

二、当前师生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师生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混乱。

在教学上师生关系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比较混乱,学生权利经常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教师侵犯学生的个人权利,特别是侵犯学生人身方面以及接受教育方面权利的违法现象还比较普遍,有的还十分严重。

学生跟着教师设计的路子走,明显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2、学生自身的问题。

由于计划生育,多数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好吃懒做,自私自利,目中无人等不良习惯。

这些孩子认为老师所做一切都是应该的,他们不懂得感恩,不知道理解,更不明白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不遵守校规、校纪,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3、师生之间情感关系淡化。

师生关系中存在的这一问题,主要是师生之间实际交往时间很少。

师生之间只是“你教我学”简单的职业关系[1]。

教师不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往往以教师的主张、决定为准。

学生的情感受到压抑,独立思维受阻。

正是由于缺乏必要的交往和了解,师生情感和思想交流的渠道不畅,彼此漠不关心,紧张对立;师生间的关系才愈来愈疏远与冷漠。

在教育教学中,不管由于什么原因,导致师生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作为师生关系的主导者,我们教师应在教学互动中加强师生交往,优化师生关系,建立新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策略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维持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和必要环境,而且还是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部动力[2]。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民主的、和谐的,相互尊重的、相互理解并有利于师生心理健康及学生个性充分发挥的关系。

要有效改善当前的师生关系,则需要整个社会风气的转变,文明程度的提高,以及教育制度和学校内部体制的改革。

但从目前来看,良好的、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更多地要寄希望于广大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3]。

1、提高教育法制意识的策略。

在法制不断完善的今天,就要依法治教,依法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对此,学校和教师应保护权利,应引导其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培养责任感。

这样,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才不至于模糊、紊乱,屡屡侵犯学生的恶性事件才有望从根本上得到扼制。

2、切实加强师德修养的策略。

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关系,即一种道德纯洁性的特殊社会关系。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的管理思想,为师生关系的纯化创造有利的环境,这是教师个人也是学校集体的共同责任[2]。

3、建立和谐的工作关系。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间工作关系是维系教学活动的基本关系,是最高尚、最健康的人际关系,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前提。

师生之间良好的工作关系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因素。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最主要的作用是引导、启发和帮助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轻松舒畅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工作关系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和素质修养。

教师在工作关系中不仅要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而且要公平对待学生,满腔热情的帮助后进生,及时处理反馈信息,改进完善教学方法。

教师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坚持师生结合,教与学结合,对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使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了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建立了师生之间的良好和谐的工作关系[2]。

新时期的教育重点是创造教育,工作关系对创造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课堂上师生关系不良,课堂气氛容易紧张、死板,使得学生如坐针毡,惶恐不安或默然【3】。

而师生关系良好,课堂气氛温馨和谐,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思维活跃。

在不好的课堂气氛下,学生会不自觉的想要逃避;经过一段时间,渐渐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因此,良好的工作关系是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前提;是制约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对学生的人格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满足情感需要的有力保证[5]。

4、建立师生之间和谐的情感关系。

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之上的,教师只有全面地了解认识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个性,才能从本质上认识学生[4]。

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真正的爱,才能将学生看作自己的亲人,以真情感悟学生,和学生建立起情感沟通的桥梁,从而促进师生关系健康和谐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也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的稳步前进。

情感关系对教育的过程、教育的效果能产生重要的作用。

师生间的积极情感有调节教师自身行为的功能,对学生是一种感染和激励。

教师的积极情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精神动力,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情感的体现,它是教师忠于教育事业,在教育工作中做出巨大成绩的重要的内部心理机制[5]。

因此,要教育学生对待自己要自爱、自尊,而不自贱、自卑;对生活要自信、自强,不要自暴自弃,游戏人生;对他人要真诚、热情,而不虚伪、冷漠;对工作认真负责、勤奋努力,而不轻率、漫不经心。

情感教育不能光靠华丽、空洞的词藻,要靠自己言行,以真心才能换真情[6]。

师生间的积极情感不仅满足了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要,而且对教师也是一种心理上的回报与激励。

人是不能离开集体环境的,在集体中人既需要别人爱自己,又需要自己爱别人。

一个孩子在入学前主要是在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下成长,进入学校以后,教师成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物。

孩子们很自然地把他们与父母交往中所产生的思想感情、期望与爱的需求泛化、转移到自己的老师身上,要求老师也向父母那样关心照料、体贴爱护他们。

学生年龄越小,越感到教师的形象高大。

他们总认为教师有学问懂得多,因而,在学校里与教师一起度过时光的学生们,都希望得到教师的热情关注,他们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赖、依恋心理。

学生对教师的关注是非常珍惜的。

对学生来说,教师的注意、关怀,意味着了解、重视、喜爱。

做了好事,取得了进步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遇到委屈、痛苦、不幸时,教师的同情和开导能使他们得到更大的安慰;犯了错误以后,教师公正的评判和真诚的帮助能使他们感到获得了最大程度的谅解[4]。

总之,当教师以自己的热情来满足沉重的情感需要时,就会收到相应的教育、教学效果。

自然,当教师看到自己的学生健康愉快的成长时,感到的是一种欣慰与满足,同时又是对自己工作的一种激励。

因此,教师与学生良好的情感关系,有助于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

5、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科、热爱学生。

在教育思想上要突出一个“爱”字,即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科、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生。

许多教育家都把热爱学生看做是教师的美德。

于漪曾经说过:

“要真心实意地爱学生,热爱学生是人民教师的天职,我们要把热爱事业、热爱未来的强烈感情倾注到教育对象身上,对他们满腔热情的爱,没有爱,可以说也就谈不上教育[4]。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点燃学生心灵深处的希望之火,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

6、严格公平的对待学生。

在学校实际生活中,公平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心理因素。

无论是在教学还是思想教育工作中,应高度重视公平问题。

不管是学习成绩与操行的评定,还是三好学生的评选、干部的选拔,以及一切表扬、奖励、批评等,都应力求使学生感到公平。

这不仅有助于师生间友好、融洽关系的建立,也有利于学生积极向上动机的激发。

在公平对待学生的同时,一定要严格要求,严格要求不等于压抑学生,教师要做到严慈相济,严中见情,严中见爱[7]。

只有严格要求,才能造就高质量的人才。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要运用平等、信任、理解、宽容、真诚的新型师生关系来实施素质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7]。

我们要尽我们最大能力创建当前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使我们的教育事业平稳、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兴林,刘秀英.素质教育与师生关系[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2.

(2).

2、胡波.如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M].教育与职业.2002.(3).

3、李以庄.论新型师生关系[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9).

4、朱永新.新教育之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

6、温世仁.教育的未来[M],三联书店.2001年版.

7、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8、(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9、(苏)B.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M]..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