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研究.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51388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研究.doc

《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研究.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研究.doc

摘要:

当代社会对高校人才的要求多样化,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面对社会的实际要求,高校更加重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面临诸多问题,本文旨在分析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以期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职业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473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5349(2016)05-0171-0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策略。

毫无疑问,大学生作为创业就业的主力军之一,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进一步落实国家措施。

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根据我国就业发展与人才需求,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

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指出国家发展的策略就是培养国家需要的创新创业素质的高等人才。

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创新与创业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意识与实践能力,因此大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能够有效地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可以有效地缓解就业压力。

我国高校招生规模逐步扩大,大学生毕业生人数也逐渐增多,就业岗位并没有逐年递增,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就业压力。

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各高校切实开展各项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的能力,鼓励大学生自己创业,能够有效地缓解就业压力,还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也是学生自身素质发展的需要。

高校的教育更趋向于个性化,以学生的需要为主体,学生在毕业岗位的选择上,也更加个性化。

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学生希望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因此,高校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能够拥有创新创业意识,学生可以在创业过程中,重复发挥自身的特点,规划符合自身个性的职业生涯,以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课程体系建设中也应该侧重设立与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相关的课程,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

从教材上借鉴国内外成果经验,选择适合本校师生的教材,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

高校的课程设置普遍分为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可以把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纳入到不同的课程体系中,创建立体化课程。

在学习相应的理论课程基础上,还可以开设更多的实践环节,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对成功案例进行分析,或者模拟开办属于自己的公司企业,熟悉相关的工作流程,突出专业特色,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高校教师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上占据了主导地位。

加强对师资的培养有利于高校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创业人才。

高校教师可以到和自身专业相关的企业等进行挂职锻炼,在实际的工作中积累经验,在课堂上可以和学生们一起分享;积极聘请成功的创业者来校合作,扩大师资队伍;定期对高校教师进行创新创业培训,鼓励教师走出去,进行学术交流和研究,积极探索创新创业实践,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水平。

  不同专业的学生要共同合作,而不仅仅是单一化地进行创新创业。

每个企业需要不同专业知识、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成长经历的人才,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可以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完成某个项目,也可以让不同年级的学生参与到其中,这既培养了学生创新创业的理念,也锻炼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而这恰恰是创新创业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生产力是第一要素,而创新创业的发展能够支撑生产力的内在核心要素之一,如何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人才成为关键所在,也是高校培养当代人才的首要任务,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是可以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