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讲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152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讲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讲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讲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讲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讲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讲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讲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讲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讲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讲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讲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讲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讲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讲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讲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讲解.docx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讲解.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讲解.docx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讲解

高安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题3分)。

①百越之中的“於越”民族,有着独特的文化基因,那儿的先民与“乌鸟”结缘。

《说文解字》说“於”即“乌”,“於越”就是“乌鸟佑护越人”的意思。

《博物志》曰:

“越地深山有鸟,如鸠,青色,名曰冶鸟。

此鸟白日见其形,鸟也;夜听其鸣,人也。

时闻乐便作人悲喜,形长三尺,涧中取石蟹就人间火炙之,不可犯也。

越人谓此鸟为越祝之祖。

”鸟为越族部落的原始图腾即护身符,古藉记载越族中早有鸟书与鸟语,人们穿鸟纹服,用鸟形器,还遵行鸟居,耕作鸟田……温州有“瓯越”民族“瓯”即“鸥”,鸥鸟是他们的保护神。

广西有“骆越”民族,“骆”即“雒”,就是越语中的“鸟田”。

看来,百越的“崇鸟”是一脉相承的。

   ②“乌”,又名孝鸟。

因为乌鸦有反哺之孝德,而为世人所效仿。

成公绥《乌赋》有《孝鸟集》“余之庐,乃喟尔而叹曰:

余无仁惠之德,祥禽曷为而至哉?

”舜帝是中华孝德文化的鼻祖,民间的说法是“乌乃舜之影”;孔子说“孝乃德之本”。

崇乌便是崇舜崇孝崇德。

  ③“乌”,还名曰玄鸟。

“越为禹之后。

”传说中的禹胼手胝足,栉风沐雨,化为黑熊与水怪进行搏斗,终于制服了滔天洪水。

又黑又瘦的大禹成为天下行义的第一人,史称“禹墨精神”。

黑,便成为坚毅、刚正,以及大公无私、甘愿牺牲的可贵品格的象征。

玄是黑色,便也象征着“义”的精神。

越族“尚乌”,其源头应在大禹的义道。

  ④中国传统的“五行”观念中,居于最高地位的即是黑色。

黑色纳“五色”于一体,是“五色”的还原与复归。

《史记•夏本纪》说

“帝锡禹玄圭,以告功于天下。

”玄圭,即黑色的玉圭。

帝舜为表彰禹治理水土的功绩,赐其黑色的玉圭,将黑色的特定意义与水之玄色联系在一起。

按五行黑色从水,越人生活在山海环境中,水是他们最为亲近的对象,加上祖先大禹崇拜,这些独特的信仰又使尚黑之风世代不衰。

  ⑤从历史的角度考察,绍兴的尚黑习俗可以追溯到河姆渡文化时期。

河姆渡遗址的陶器中,数量最多的就是夹炭黑陶。

在距今约七千年的第一期文化层中,夹炭黑陶占百分之七十九点九,夹砂黑陶占百分之二十点一,也就是说这一时期的陶器基本上是黑色的。

夹炭黑陶和夹砂黑陶的产生有着自然和地理的原因,并非绍兴先民刻意而为之。

但正是这些质朴自然的生产、生活器具所特有的天然色彩,开启了绍兴先民的尚黑意识,熏陶了绍兴先民的尚黑风俗。

  ⑥绍兴至今还有“於越”遗风,乌毡帽、乌干菜、乌篷船是绍兴的“三乌文化”,分别代表“衣、食、行”。

还有“住”的代表乌台门,像鲁迅故里的周家老台门、周家新台门,周恩来祖居百岁堂和秋瑾故居和畅堂等等,无一不是黑漆台门,而且其二门、仪门的门框、门板,大厅的串枋、门枋及各处屋柱等也都漆成黑色。

这样的建筑风格于简单中显现庄严,在质朴里透出韵味。

这是古城最深幽的一道风景,里面隐藏着江南的精致文化与迷人风情。

  ⑦绍兴习俗中这种尚黑之风得以世代传承,与绍兴人的脾性也不无关系。

黑色是一种凝重的色调,代表着神秘和莫测高深,给人的感觉是肃穆、庄重、安静,它不显眼,不会招惹旁人的注意,这与绍兴人一向低调、内敛的为人风格相吻合。

世代尚黑的风气造就了绍兴人低调、内敛的为人风格,同时也让他们钟情于包涵一切的黑色。

(节选自那秋生《解析“於越”文化》,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於越”与“乌鸟”结缘原因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的“五行”观念中,黑色从水,越人又生活在山海环境中,水是他们最为亲近的对象,造成他们与“乌鸟”结缘,尚黑之风世代不衰。

B.孔子说“孝乃徳之本”,而乌鸦有反哺之孝德,再加之“乌乃舜之影”的说法,“於越”民族便有了崇尚乌鸟、与“乌鸟”结缘的文化。

C.古籍记载的越族中早有鸟书与鸟语,人们穿鸟纹服,用鸟形器,还遵行鸟居,耕作鸟田……民族的名称也与鸟有关,所以“越”与“乌鸟”结缘。

D.传说大禹化为黑熊与水怪搏斗,最终制服洪水,又黑又瘦的大禹成为天下行义的第一人,史称“禹墨精神”,而越为禹之后,所以越族“尚乌”,与“乌鸟”结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博物志》上有关“此鸟为越祝之祖”的记载以及越”“骆越”民族名称中与鸟有关的“欧”“骆”等字都在印证“百越的‘崇鸟,是一脉相承的”。

B.分别代表“衣、食、住、行”的乌毡帽、乌干菜、乌台门、乌遂船是绍兴“於越”文化遗风的代表,也与绍兴人的脾性不无关系。

C.黑色既在“五行”观念中居于最高地位,纳“五色”于一体,又给人一种肃穆、庄重、安静之感,让绍兴人一向钟情。

D.“於越”民族尚乌,不仅有德义的因素,也与他们崇尚质朴自然的生活有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鸟本是越族部落的原始图腾,而“乌”的黑色内涵又很丰富,“乌鸟”便与那儿的先民结缘,形成“於越”民族独特的文化。

B.河姆渡

遗址出土的夹炭黑陶和夹砂黑陶,可以让越族的尚乌习俗追溯到河姆渡文化时期,先民的尚黑意识亦是由此开启的。

C.从成公绥《乌赋》中“孝鸟”“祥禽”的称呼上可以看出,向来被某些地方厌弃的乌鸦却也可以成为受人尊崇的对象。

D.黑色的凝重、质朴涵养着绍兴人低调、内敛的风格,反过来,绍兴人的脾性让他们钟情于包涵一切的黑色,也使得这种尚黑之风世代相传。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豆卢宁,字永安,昌黎徒何人。

其先本姓慕容氏,燕北地王精之后也。

高祖胜,以燕皇始初归魏,授长乐郡守,赐姓豆卢氏。

或云北人谓归义为“豆卢”,因氏焉,又云避难改焉,未详孰是。

父苌,魏柔玄镇将,有威重,见称于时。

武成中,以宁勋,追赠柱国大将军、少保、涪陵郡公。

宁少骁果,有志气,身长八尺,美姿容,善骑射。

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硃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定遇于平凉川相与肄射,乃相去百步悬莎草以射之七发五中。

定服其能,赠遗甚厚,天光败,从侯莫陈悦。

及周文?

讨悦,宁与李弼来归。

孝武西迁,以奉迎勋,封河阳县伯,后进爵为公。

从禽窦泰,复弘农,破沙苑,除卫大将军、兼大都督。

大统七年,从于谨破稽胡帅刘平伏于上郡。

及梁定反,以宁为军司,监陇右诸军事。

贼平,进位侍中、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九年,从周文迎高仲密,与东魏战于邙山。

迁左卫将军,进爵范阳郡公。

十六年,拜大将军。

羌帅傍乞铁葱及郑五丑等反叛,宁讨平之。

恭帝二年,改封武阳郡公,迁尚书右仆射。

周孝闵帝践祚,授柱国大将军。

武成初,出为同州刺史。

迁大司寇,进封楚国公,邑万户,别食盐亭县一千户,收其租赋。

保定四年,授岐州刺史。

属大兵东讨,宁舆疾从军。

薨于同州。

赠太保、十州诸军事、同州刺史,谥曰昭。

初,宁未有子,养弟永恩子勣。

及生子赞,亲属皆请赞为嗣。

宁曰:

“兄弟之子犹子也,吾何择焉?

”遂以勣嗣。

时以此多之。

及宁薨,勣袭爵。

注释:

1、周文:

北周文皇帝宇文泰,西魏的实际掌权者,亦是北周政权的奠基者,宇文泰杀孝武帝,立元宝矩为帝,是为西魏。

从此宇文泰专制长达20年,其子建北周,追谥曰文皇帝。

豆卢宁时为西魏、北周将领。

2、弘农,是一个郡县名。

3、尔硃天光、万俟丑奴、傍乞铁葱是少数民族人名。

                     (节选自《北史·豆卢宁传》)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硃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定遇于平凉川/相与肄射

B.魏

永安中/以别将随尔硃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定遇于平凉川/相与肄射

C.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硃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定遇于平凉川/相与肄射

D.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硃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定遇于平凉川/相与肄射

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薨:

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谓天子死为“崩”;大夫死曰“不禄”;士曰“卒”;庶人曰“死”。

B.践祚:

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

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等等。

C.赐姓:

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

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

D.持节:

古代官名。

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使节等称号。

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豆卢宁忠于国事,鞠躬尽瘁。

他担任岐州刺史时,恰巧大军东征,仍抱病登车随大军出征。

在同州去世。

B.豆卢宁勇担重任,深受赏识重用。

豆卢宁和李弼率领众人归顺宇文泰后因恭迎孝武帝西迁,被连续加封,以后又因辅从、征战、御敌、迎降、平叛之功多次被加官进爵。

C.豆卢宁出身名门贵族,年少有志气。

豆卢宁少时勇猛果敢,有志气,身高八尺,容貌俊美,擅于骑射。

其父生前德高望重被当时的人们所称颂,死后凭借功勋被追赠为柱国大将军、少保、涪陵郡公。

D.豆卢宁仁厚重情,不以亲疏论人。

他不同意亲属更换继承人的建议。

亲子出生后仍把养子当作自己的继承人。

死后养子继承了他的爵位。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从禽窦泰,复弘农,破沙苑,除卫大将军、兼大都督。

(2)宁曰:

“兄弟之子犹子也,吾何择焉?

”遂以勣嗣,时以此多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

成问题。

州宅堂前荷花范成大①

凌波②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

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

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

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

【注】①范成大(1126~1193),苏州人,晚年退居家乡石湖。

此诗为范成大外任地方官时所作。

②凌波:

水面之上。

8.同是写荷花,本诗与周敦颐的《爱莲说》相比,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

请结合诗歌后两联作简要分析。

6分

9.本诗颔联描写精妙,请从写作技巧方面作具体分析。

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

《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些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集中6个诗歌意象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3)《劝学》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选做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l、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25分)

风景树朱道能

当二货提着两瓶好酒,去看几年没有来往的幺爷时,一村人都把脖子抻得像大白鹅似的。

 “砰——砰”,幺爷院里突然传来两声玻璃的爆响。

不一会儿,二货跑出门,脸紫得像茄子:

“你个老东西,就跟树过一辈子吧!

一村人都明白,爷俩一定是为卖银杏树的事杠上了。

据幺爷讲,这棵银杏树是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栽下的。

只听这银杏湾的名字,就知道它早已是一村人的风景了。

夏日,郁郁葱葱的树冠,犹如一把绿色大伞,撑起一片阴凉。

一村老少,便惬意地坐在树下,大人随意闲聊,小儿绕树嬉戏。

待到深秋,树下便是一地金黄。

村人就捡拾回去,好生收藏。

有长癣生疮的,熬水一洗;有破皮流血的,揉碎一按;有血高晕眩

的,泡茶一饮……于是,常有人谢幺爷。

他听了,一摆手:

都是托先人的福哩!

眼下有人出高价,要买幺爷这棵银杏树。

谁呢?

就是村长大军。

大军原本在城里开公司,当老板。

后来作为有经济头脑的能人,被招贤回乡,当上了村长。

大军一上任,立即带来一个致富项目:

卖风景树。

所谓风景树,就是漫山遍野的松树、柏树、杉树什么的。

只要连根刨起,缠上草绳,运到城里一栽,就变成城里人的风景了。

一时间,寂静的山林里,野鸡惊飞,山兔乱窜。

再聚到银杏树下,村人的话题便出奇地一致:

谁谁又卖了多少棵树,谁谁又挣了多少钱……正说得热闹,一直闷坐一旁的幺爷,冷不丁冒出一句:

“一群败家子!

村人面面相觑,然后讪着脸,散去了。

银杏树下,便陡然冷清了许多。

大军却常来,尽管问候十句,幺爷也难“嗯”上一声。

一天,大军神秘地压低声音:

“幺爷啊,有人想买银杏树,给你出这个价——”他张开巴掌,五个手指伸得直直地。

幺爷吧哒着烟,望着地。

 “五千,五千啊!

我的幺爷!

”大军把手掌伸到幺爷脸前。

幺爷吧哒着烟,又去看天。

 “这样吧,再加一千……”

幺爷站起身。

 “七千,七千怎么样?

不能再高了!

”   

幺爷终于开口了:

“先回家问你爹,看你有没有祖宗。

再去问你娘,看你是吃奶长大的,还是吃屎长大的!

大军狠狠地朝银杏树踹去,旋即又龇牙咧嘴地抱脚乱跳。

这事让二货老婆知道了,脚跟脚地赶到大军家里。

讲好一万元的价钱后,她一个电话,把在外打工的二货连夜叫了回来……

这一天,幺爷正坐在树下打瞌睡。

大军来了,板着脸说:

“我代表村委会正式通知你,咱们村最近招商引资了家化工厂,需要拓宽进村公路——这棵银杏树在规划线上,要限期移走,否则将采取强制措施……”

幺爷“霍”地站起身:

“你敢——”

大军冷笑道:

“我是不敢,但是上级领导敢。

招商引资是头等大事,天王老子也要为它让道!

”   

没几天,施工队果真开进山来。

看着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一村人热血沸腾。

就连蹲在茅坑上,也不忘拿根树棍,在地上划拉着征田补偿款的数目。

至于幺爷有多少天没出院门了,恐怕只有村医才清楚。

等再出门时,一向硬朗的幺爷,竟然拄起了拐杖。

他锁上大门,颤巍巍地出了村子。

几天后,幺爷回来了

再过几天,幺爷又走了。

当公路一步步向银杏树逼近时,幺爷回来了,身后还多了几个陌生人。

他们径直来到银杏树下,又是测量,又是拍照,一脸的兴奋。

村人先是疑惑地张望,恍然后便一下子围过来:

哈,幺爷要卖银杏树了!

正在打牌的二货老婆,把麻将一推,反穿着鞋跑过来,嘴里直嚷:

“卖多少钱?

卖多少钱啊?

来人笑了:

“多少钱?

无价之宝!

我们是文物局的,专门来登记保护这棵活化石的……”

气喘吁吁赶来的大军,张着嘴巴,半天没换过一口气来。

幺爷走的时候,正是深秋。

村医像往常一样,背着药箱,过来给幺爷挂药水。

因为化工厂刺鼻的怪味,幺爷一直咳嗽不止,远远就能听见。

今天却异常安静,安静得让人心慌。

村医喊着幺爷,急急地推开院门……

当二货老婆打着哈欠过来时,村医拿出一张纸,是幺爷提前交给他的遗嘱:

死后遗体火化,骨灰撒在银杏树下……

安葬骨灰的那天,来了许多人,有领导,有记者。

因为幺爷是全县第一个自愿火化并树葬的农民。

银杏树下,面对镜头,大军侃侃而谈,谈在

自己的带领下,银杏湾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涌现出了田有根(幺爷的大名)这样的村民典型……最后,领导把装有奖金的红包,递给死者家属。

就在二货还在发愣的当儿,二货老婆从后面伸手抢过来,捏了捏,嘴角不由往上一翘。

当发现镜头正在对准自己时,便用手捂着脸,大声悲号:

“我的亲爹啊,您咋舍得抛下我们走了啊……”

树葬的小坑挖好了,装骨灰的布包缓缓打开。

大军抢在镜头前捧起一把骨灰,边撒边念叨:

“幺爷啊,咱银杏湾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您老就安心地去吧……”

 “噼噼啪啪……”为幺爷送行的爆竹,在银杏树下,骤然响起。

一树的银杏叶,簌簌而下,如同漫天的纸钱,飘撒在幺爷的骨灰上……

(选自《小小说选刊》第24期,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村医是小说中的次要角色,但作用不可小视,他在幺爷生病期间对幺爷的悉心照料,与二货夫妇对待幺爷的无情无义形成了鲜明对比。

B.“野鸡惊飞,山兔乱窜”生动形象地呈现了野生动物们受到惊扰慌乱逃窜的景象,以小见大,表现了“卖风景树”这一项目给当地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

C.病重的幺爷独自一人生活,死在家里也没人知道,生前寂寞,临终凄凉,葬礼上却热闹非凡,这种对比有力地讽刺了与会领导和记者的作秀行为。

D.在幺爷的葬礼上,二货老婆“捏了捏”奖金红包,“嘴角不由往上一翘”,看到镜头对着自己,马上又“悲号”起来,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她的见钱眼开、冷漠虚伪。

E.小说按时间顺序展开情节,从二货游说幺爷卖树,到大军利诱、威胁幺爷卖树,到幺爷找来文物局保下银杏树,到幺爷去世、大军表功等,事件繁多却有条不紊。

(2)“银杏树”在文中有何作用?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3)小说中幺爷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4)村长大军是小说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请结合他的种种表现,谈谈你对他的看法。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当代李清照”——沈祖棻

一提到沈祖棻,人们都不约而同地要在她的名字前冠以“当代李清照”的称号。

吴宓曾盛赞沈祖棻:

“棻词殊佳,宓所识女中第一。

沈祖棻1909年生于苏州一个保留着浓厚的文化传统但已衰落的地主家庭。

家庭的文化熏陶使她自幼就对文学显露出强烈的爱好和天赋。

1932年,这个年仅23岁的大学生,愤然执笔,以一阕《浣溪沙》,将“九一八”事变后国人对山河破碎的忧患,传递得浓密婉转,令中央大学文学院长汪东拍案叫绝,更令沈祖棻由此赢得“沈斜阳”别号——芳草年年记胜游,江山依旧豁吟眸。

鼓鼙声里思悠悠。

三月莺花谁作赋?

一天风絮独登楼。

有斜阳处有春愁。

 1934年,沈祖棻考入南京金陵大学国学研究班,1937年与小她四岁的金陵大学同学程千帆在安徽屯溪结婚,那是南京被日机疯狂轰炸后他们的匆忙避难之地。

抗战期间,他俩辗转在成都、乐山等地的几所大学任教。

1942年,沈祖棻在金陵大学授课时,物色了一些有造诣的学生成立正声诗词社,她还将四位学生的诗词结集成《风雨同声集》出版。

正是“月里山河连夜缺”的动荡岁月,这群师生用他们对古典诗词的挚爱,坚守了对中华文化的深情。

沈祖棻是著名词人和评论家,然而,无论创作还是研究,她的一生都备受干扰:

年轻时便遭逢战乱,飘摇动荡的岁月里

,读书人的三尺书桌岂能安宁?

38岁时剖腹产女,庸医将一块手术巾遗留在她腹内,此后几年备受折磨;她与程千帆夫妻情深,却聚少离多。

1956年,沈祖棻从南京来到武汉,与任中文系主任的丈夫共同执教于武汉大学,孰料时隔不久,程千帆就被打成右派。

他蒙冤和被遣送乡下劳动的近20年中,一家三代的生活多靠沈祖棻操持、负担。

除了“八口曾为巧妇炊”的繁琐艰难,作为“右派家属”,更要吞咽无尽的冷眼、歧视;夫妻俩城乡两隔,惟有书信往还,她那首读来辛酸的七律,题为《千帆沙洋来书,有四十年文章

知己患难夫妻,未能共度晚年之叹,感赋》。

好容易盼得到“文革”结束,沈祖棻却于1977年不幸死于车祸。

那个悲伤欲绝的苦夏,程千帆挥泪、挥汗整理亡妻遗稿。

这是一对患难夫妻与文字知音最后的对话,也是他对沈祖棻最体贴、周全的纪念吧。

词在而人亡,让她的作品存世并传扬,成为程千帆最大的心愿。

他整理、出版了她的大量遗作,包括她最负盛名、滋养了无数读者的古诗词鉴赏文字《宋词赏析》《唐人七绝诗浅释》。

 沈祖棻填词的方向不是吟风弄月或仅诉一己悲欢

,而是侧重于寄托国家兴亡之感,所谓“乱世死生何足道,汉家兴废总难忘”。

如果说,李清照早年还有众多词作,记录了优裕日子里的闲情雅趣,沈祖棻则是从年轻起就不得不直面悲惨了:

日寇肆虐,苍生蒙难,将士喋血……那些人间愁苦或壮

怀激烈,不能不涌入她的笔端。

从1932年到1949年,她填词500多首,其中400多首创作于抗战时,好些词让人读来愁入肝肠或热泪盈眶。

1944年8月的衡阳之战,守城战士喊着“来生见”的豪言,与日寇殊死拼搏。

沈祖棻闻讯,写下悲歌慷慨的《一萼红》,被词坛称为“千古一叹”。

抗战结束后的时局凋敝,民生多艰,沈祖棻在词里也多有反映并痛加针砭。

最为难得的是,无论写乱世儿女的流亡之痛、相思之苦,还是伤心“无限斜阳,有限江山”,她都绝无标语口号式的直露浅白,或辞胜于情的矫揉造作。

那些急管繁弦,被调度得细密婉丽,既情动于衷,又有深湛的学养支撑,发声吐字遂珠圆玉润、余韵悠长。

沈祖棻1976年6月的日记写道:

“与早早(外孙女)折夹竹桃二小枝,野花草三茎,松枝二小枝,插瓶。

灯光下美好有致。

”不要忘了,那正是“文革”末期,大地还笼罩着瘴气,

她也行至晚年,又饱经摧折,而情致依然细腻婉约。

读来不由得心生感叹:

虽然沈祖棻绝无寻常闺阁诗人的小女儿口吻,但那几茎野草、闲花、树枝多么能透露信息,对女诗人来说,最理想、最相宜的场景,真应该是携一卷诗书,寻芳归来,再从容把玩案上清供。

人人都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这言之凿凿的公理,不知是由多少代诗人的悲剧性人生堆砌和淬炼而成。

假如李清照、沈祖棻们有幸一直安享太平安闲岁月,比如,早上慵懒醒来,闲看帘外绿肥红瘦;或行舟至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那么,诗词写得清浅、纤柔些又何妨呢?

所谓的诗家之幸,不要也罢。

相关链接:

①沈祖棻,字子苾,笔名绛燕、苏珂。

我国现当代最优秀的词人、诗人、文学家,文论家,著名教授。

曾任教于华南多所高等学府中文系。

有“当代李清照”美誉。

与夫——著名文学教授程千帆合称“程沈”,曾被师友赞为“昔时赵李今程沈”。

②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

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沈祖棻一生饱经坎坷,尤其是1956年丈夫被打成右派后,夫妻二人经历了近20年的分离,期间,她饱尝生活的艰辛并感受深重的折磨。

B.沈祖棻没有李清照早年那种优裕时光,她的词作不在吟咏风月,而多表达国家兴亡之感,关心国政,针砭时弊。

C.23岁时,沈祖棻以一阕《浣溪沙》-鸣惊人,中央大学文学院院长汪东对词作浓密婉转的忧患之情拍案叫绝,并由此送她别号“沈斜阳”。

D.沈祖棻晚年那篇有关插瓶的日记,不但情致细腻婉约,诗人气质展露无遗,更重要的是其中隐隐寄托了她心中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E.“国家不幸诗家幸”,假如沈祖棻一生安享太平安闲的岁月,那么,这种缺少悲剧经历淬炼的人生一定只会孕育出清浅、纤柔之作。

(2)沈祖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3)作为“我国现当代最优秀的词人”,沈祖棻的爱国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简要分析。

(6分)

(4)沈祖棻有“当代李清照”的美誉,你认为沈、李二人有哪些相似之处?

请结合文本,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8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①当天的文艺演出由区文广新局组织选送,以歌舞、戏曲名段、乐器演奏等为主体,独具匠心的编排,          的表演,令在场的乡亲们看得如痴如醉。

②近日,梅氏传媒发布一组梅兰芳早年泳装照,照片中梅兰芳身着泳装表演跳水,动作        ,想必梅兰芳先生当年在运动方面也是一把好手。

③华为手机前面板上方依次排列着前置摄像头、光线感应和听筒,比起其它手机将这几个部件挤成一堆杂乱无章的做法,我更喜欢华为这种           的排列。

 

A.有板有眼  有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