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量清单及工程量计算规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2437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6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量清单及工程量计算规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工程量清单及工程量计算规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工程量清单及工程量计算规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工程量清单及工程量计算规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工程量清单及工程量计算规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工程量清单及工程量计算规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工程量清单及工程量计算规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工程量清单及工程量计算规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工程量清单及工程量计算规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工程量清单及工程量计算规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工程量清单及工程量计算规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工程量清单及工程量计算规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工程量清单及工程量计算规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工程量清单及工程量计算规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工程量清单及工程量计算规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工程量清单及工程量计算规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工程量清单及工程量计算规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工程量清单及工程量计算规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工程量清单及工程量计算规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工程量清单及工程量计算规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量清单及工程量计算规则.docx

《工程量清单及工程量计算规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量清单及工程量计算规则.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程量清单及工程量计算规则.docx

工程量清单及工程量计算规则

第四章工程量清单及工程量计算规则(12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可以对工程量清单有一个总体的把握,明确工程量清单的基本内容及格式,掌握工程项目建筑面积、土石方等各部分工程量的计算规则,能熟练准确计算工程项目各部分的工程量。

二、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工程量清单及工程量的计算规则。

难点是工程结构部分工程量的计算规则。

三、本章教学内容

(一)工程量清单概述

工程量清单是由建设工程招标人发出的,对招标工程的全部项目,按统一的项目编码、工程量计算规则、项目划分和计量单位计算出的工程数量列出的表格。

工程量清单可以由招标人自行编制,也可以由其委托有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或咨询单位编制。

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1.工程量清单除了为潜在的投标人提供必要的信息外,还具有以下作用:

(1)为投标人提供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2)工程量清单是计价和询标、评标的基础。

(3)为施工过程中支付工程进度款提供依据。

(4)为办理工程结算及工程索赔提供了重要依据。

(5)设有标底价格的招标工程,招标人利用工程量清单编制标底价格,供评标时参考。

2.工程量清单的内容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以下简称《清单规范》)中对工程量清单的格式进行了统一规定,其内容有:

工程量清单封面、填表须知、工程量清单总说明、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措施项目清单、其他项目清单和零星工作项目表。

工程量清单的编写应由招标人完成,除以上规定的内容以外,招标人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补充。

工程量清单主要有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措施项目清单、其他项目清单三部分,其中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是核心。

(1)工程量清单封面

招标人需在工程量清单封面上填写:

拟建的工程项目名称、招标人(招标单位)法定代表人、中介机构法定代表人、造价工程师及注册证号、编制时间。

(2)工程量清单填表须知

招标人在编写工程量清单表格时,必须按照所规定的要求完成。

具体规定如下:

①工程量清单及其计价格式中所有要求签字、盖章的地方,必须由规定的单位和人员签字、盖章。

②工程量清单及其计价格式中的任何内容不得随意删除或涂改。

③工程量清单计价格式中列明的所有需要填报的单价和合价,投标人均应填报,未填报的单价和合价,视为此项费用已包含在工程量清单的其他单价及合价中。

(3)工程量清单总说明

工程量清单的总说明主要是招标人用于说明招标工程的工程概况、招标范围、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依据、工程质量的要求、主要材料的价格来源等。

(4)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包括项目编码、项目名称、计量单位和工程数量等四项内容。

编制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主要就是将设计图纸规定要实施完成的工程的全部对象、内容和任务等列成清单,列出分部分项工程的项目名称,计算出相应项目的实体工程数量,制作完成工程量清单表。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应根据《清单规范》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规定的统一项目编码、统一项目名称、统一计量单位、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进行编制。

(5)措施项目清单

措施项目是指为了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生活、安全等方面的非工程实体的项目。

在措施项目清单中将这些非工程实体的项目逐一列出。

(6)其他项目清单

其他项目清单是指分部分项工程清单和措施项目清单以外,该工程项目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其他费用。

工程建设标准的高低、工程的复杂程度、工程的工期长短、工程的组成内容等直接影响其他项目清单中的具体内容。

其他项目清单分招标人部分和投标人部分。

招标人部分包括预留金、材料购置费等。

投标人部分包括总承包服务费、零星工作项目费等。

3.工程量清单的格式

通常,工程量清单的格式如表4.1至4.7所示。

表4.1填表须知

1.工程量清单及其计价格式中所有要求签字、盖章的地方,必须由规定的单位和人员签字、盖章。

2.工程量清单及其计价格式中的任何内容不得随意删除或涂改。

3.工程量清单计价格式中列明的所有需要填报的单价和合价,投标人均应填报,未填报的单价和合价,视为此项费用已包含在工程量清单的其他单价和合价中。

4.金额(价格)均应以币表示。

表4.2封面

工程

工程量清单

招标人:

(单位签字盖章)

法定代表人:

(签字盖章)

中介机构

法定代表人:

(签字盖章)

造价工程师

及注册证号:

(签字盖执业专用章)

编制时间:

表4.3总说明

工程名称:

第页共页

表4.4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

工程名称:

第页共页

序号

项目编码

项目名称

计量单位

工程数量

表4.5措施项目清单

工程名称:

第页共页

序号

项目名称

1

环境保护

2

文明施工

3

临时设施

4

大型机械设备进场及安拆

5

脚手架

6

施工排水、降水

7

垂直运输机械

表4.6其他项目清单

工程名称:

第页共页

序号

项目名称

1

投标人部分

预留金

2

招标人部分

零星工作项目费

表4.7零星工作项目表

工程名称:

第页共页

序号

名称

计量单位

数量

1

人工

2

材料

3

机械

(二)工程量计算规则概述

1.工程量的概念

工程量是以物理计量单位或自然计量单位表示的各具体的建筑分项工程和结构构件的数量标准。

2.工程量计算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

(3)工程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及答疑、设计说明书、相关图集、设计变更资料、会审记录等。

(4)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5)工程施工合同、招标文件的商务条款。

3.工程量计算的一般顺序

工程量计算是编制工程量清单的重要环节,也是投标报价的重要基础。

为了准确快速地计算工程量,避免发生多算、少算、重复计算的现象,计算时应按一定的顺序及方法进行,一般来说,土建工程部分先计算建筑面积,然后计算分部分项工程量。

在安排各分部工程计算顺序时,可以按照《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附录中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的顺序或按照施工顺序依次进行计算。

通常计算顺序为:

(建筑面积)→土(石)方工程→桩与地基基础工程→砌筑工程→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厂库房大门、特种门、木结构工程→金属结构工程→屋面及防水工程→防腐、隔热、保温工程→装饰工程→措施项目等。

而对于同一分部工程中的不同分项工程量的计算,一般可采用以下顺序:

(1)按顺时针顺序计算,从平面图左上角开始,按顺时针方向逐步计算,绕一周后回到左上角。

此方法适用于计算外墙及其基础、室内楼地面、天棚等。

(2)按横竖顺序计算,从平面图上的横竖方向,从左到右,先外后内,先横后竖,先上后下逐步计算。

此方法适用于计算内墙及其基础、间壁墙等。

(3)按编号顺序计算,按照图纸上注明的编号顺序计算,如钢筋混凝土构件、门窗、金属结构等,可按照图样的编号进行计算。

(4)按轴线顺序计算,对于复杂的工程,计算墙体、柱、内外粉刷时,仅按上述顺序计算,可能发生重复或遗漏,这时,可按图纸上的轴线顺序进行计算,并将其部位以轴线号表示出来。

4.统筹法计算工程量

(1)统筹法计算工程量打破了按照规范顺序或按照施工顺序的工程量计算顺序,而是根据施工图样中大量图形线、面数据之间“集中”、“共需”的关系,找出工程量的变化规律,利用其几何共同性,统筹安排数据的计算。

(2)特点。

统筹程序、合理安排;一次算出、多次使用;结合实际、灵活机动。

统筹法计算工程量应根据工程量计算自身的规律,抓住共性因素,统筹安排计算顺序,使已算出的数据能为以后的分部分项工程的计算所利用,减少计算过程中的重复性,提高计算效率。

(3)统筹法计算工程量的核心

根据统筹的顺序首先计算出若干工程量计算的基数,而这些基数能在以后的计算中反复使用。

工程量计算基数并不确定,不同的工程可以归纳出不同的基数,但对于大多数工程而言,“三线一面”是其共有的基数。

“三线”指的是外墙中心线、外墙外边线、内墙净长线。

“一面”指的是建筑物的首层建筑面积。

(三)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1.建筑面积的概念

建筑面积,也称建筑展开面积,指建筑物的各层水平面积相加后的总面积。

它包括建筑使用面积、辅助面积和结构面积。

(1)使用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布置中,可直接为生产或生活使用的净面积和,如居住生活间、工作间和生产间等的净面积。

(2)辅助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布置中为辅助生产或生活所占净面积的总和,如楼梯间、走道间、电梯井等。

使用面积与辅助面积的总和为“有效面积”。

(3)结构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布置中的墙体、柱、通风道等结构所占面积的总和。

2.建筑面积的作用

(1)建筑面积反映了建筑规模的大小,它是国家编制基本建设计划、控制投资规模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

(2)建筑面积是检查控制施工进度、竣工任务的重要指标,如已完工面积、竣工面积、在建面积是以建筑面积为指标表示的。

(3)建筑面积是初步设计阶段选择概算指标的重要依据之一。

(4)建筑面积是计算面积利用系数、土地利用系数及单位建筑面积经济指标的依据。

土地利用系数是用建筑面积除以建筑物

3.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

(1)单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计算

①单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即建筑面积是以外墙体的正墙身外边线为准进行计算的。

如图4.1所示。

图4.1单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

建筑面积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S=L×B(4-1)

式中:

S——单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m2)

L——两端山墙勒脚以上外表面水平长度(m)

B——两端纵墙勒脚以上外表面水平长度(m)

备注:

a.高度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高度不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

b.利用坡屋顶内空间时净高超过2.10m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0m至2.10m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净高不足l.20m的部位不应计算面积。

图4.2设有部分楼层的单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

②单层建筑物内设有部分楼层者,部分楼层的二层及以上,有围护结构的应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高度不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

如图4.2所示。

带有部分楼层(二层高度超过2.2m)的单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计算公式

S=L×B+Σ(a×b)(4-2)

式中a、b——分别为二层及以上楼层的两个方向的外边线长度(m)

③高低联跨的建筑物,应以高跨结构外边线为界分别计算建筑面积;其高低跨内部连通时,其变形缝应计算在低跨面积内。

如图4.3所示。

图4.3高低跨厂房分界示意图

(2)多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计算

①多层建筑物首层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及以上楼层应按其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

②多层建筑坡屋顶内和场馆看台下,当设计加以利用时净高超过2.20m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0m至2.20m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当设计不利用或室内净高不足1.20m时不应计算面积。

③同一建筑物如结构、层数不同时,应分别计算建筑面积。

如图4.4所示。

图4.4建筑物各部位层数不同

(3)其他建筑面积的计算

*地下室、半地下室(车间、商店、车站、车库、仓库等),包括相应的有永久性顶盖的出入口,应按其外墙上口(不包括采光井、外墙防潮层及其保护墙)外边线所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l/2面积。

如图4.5所示。

图4-5地下室建筑面积示意图

*坡地的建筑物吊脚架空层、深基础架空层,设计加以利用并有围护结构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

设计加以利用、无围护结构的建筑吊脚架空层,应按其利用部位水平面积的l/2计算;设计不利用的深基础架空层、坡地吊脚架空层、多层建筑坡屋顶内、场馆看台下的空间不应计算面积。

如图4.6所示。

(1)吊脚空间

(2)深基础架空层

图4.6架空层示意图

*建筑物的门厅、大厅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

门厅、大厅内设有回廊时,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

如图4.7所示。

图4.7通道示意图图4.8井道示意图

*建筑物内的室内楼梯间、电梯井、观光电梯井、提物井、管道井、通风排气竖井、通风道、附墙烟囱应按建筑物的自然层计算。

如图4.8所示。

*立体书库、立体仓库、立体车库,无结构层的应按一层计算,有结构层的应按结构层面积分别计算。

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l/2面积。

*有围护结构的舞台灯光控制室,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

如图4.9所示。

图4.9舞台灯光控制室示意图

*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车棚、货棚、站台、加油站、收费站等,应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如图4.10所示。

图4.10站台示意图

*建筑物顶部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等,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

如图4.11所示。

图4.11有维护结构的出屋面楼梯间示意图

*建筑物外有围护结构的落地橱窗、门斗、挑廊、走廊、檐廊,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

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1/2计算。

如图4.12所示。

图4.12门斗、眺望间示意图图4.13有顶盖的架空走廊示意图

*建筑物间有围护结构的架空走廊,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

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l/2计算。

如图4.13所示。

*设有围护结构,且围护结构不垂直于水平面而超出底板外沿的建筑物,应按其底板面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

*雨篷结构的外边线至外墙结构外边线的宽度超过2.10m者,应按雨篷结构板的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如图4.14所示。

图4.14室外雨篷示意图

*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场馆看台应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l/2计算。

*有永久性顶盖的室外楼梯,应按建筑物自然层的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建筑物的阳台均应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以幕墙作为围护结构的建筑物,应按幕墙外边线计算建筑面积。

*建筑物外墙外侧有保温隔热层的,应按保温隔热层外边线计算建筑面积。

*建筑物内的变形缝,应按其自然层合并在建筑物面积内计算。

4.不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

(1)建筑物通道(骑楼、过街楼的底层)。

(2)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夹层。

(3)建筑物内分隔的单层房间,舞台及后台悬挂幕布、布景天桥、挑台等。

(4)屋顶水箱、花架、凉棚、露台、露天游泳池。

(5)建筑物内的操作平台、上料平台、安装箱和罐体的平台。

(6)勒脚、附墙柱、垛、台阶、墙面抹灰、装饰面、镶贴块料面层、装饰性幕墙、空调机外机搁板(箱)、飘窗、构件、配件、宽度在2.10m及以内的雨篷以及与建筑物内不相连通的装饰性阳台、挑廊。

如图4.15所示。

(7)无永久性顶盖的架空走廊、室外楼梯和用于检修、消防等的室外钢楼梯、爬梯。

(8)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

(四)土石方工程计算规则

1.土石方工程的工作内容

土石方工程根据施工条件和设计要求,按施工方法分为人工土石方和机械土石方两部分,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平整场

地、岩石爆破、土石方的挖掘、运输、回填土、碾压与夯实等。

图4.15突出墙面的构配件示

图意

2.土石方工程量计算

(1)平整场地

平整场地是指在开工前为了方便施工现场进行放样、定线和施工等需要,对建筑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但挖填土厚度超过±30cm时,应按挖土方项目计算,如图4.16所示。

图4.16平整场地面积示意图

①《清单规范》要求,其工程量按建筑物(或构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②建设部于1995年编制的《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以下简称《预算规则》)要求,平整场地工程量按建筑物(或构筑物)首层的外墙外边线每边向外放出2米后所围的面积计算。

为方便计算,可按以下情况简化:

a.矩形平面

平整场地面积=(A+4)×(B+4)=首层建筑面积+2×外墙外边线长+16(4-3)

b.凹凸形平面

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2×外墙外边线长+16(4-4)

c.任意封闭平面

平整场地面积=(A+4)×(B+4)=首层建筑面积+2×(外围长+内围长)(4-5)

(2)挖土方

挖土方是指设计室外地坪标高以上的挖土,并包括指定范围内的土方运输。

这一项目适用于±30cm以外的竖向布置的挖土或山坡切土。

①挖方体积应按挖掘前的天然密实体积计算。

如需按天然密实体积折算时,应按表4.8系数计算。

表4.8土石方体积折算系数表

天然密实度体积

虚方体积

夯实后体积

松填体积

1.00

1.30

0.87

1.08

0.77

1.00

0.67

0.83

1.15

1.49

1.00

1.24

0.93

1.20

0.81

1.00

②实际施工时,要根据情况去确定是否需要放坡,一般按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现场技术决策人员确定,无资料时,放坡系数按表4.9计取。

表4.9放坡系数表

土壤类别

放坡起点(m)

人工挖土

机械挖土

在坑内作业

在坑上作业

一、二类土

1.20

1:

0.5

1:

0.33

1:

0.75

三类土

1.50

1:

0.33

1:

0.25

1:

0.67

四类土

2.00

1:

0.25

1:

0.10

1:

0.33

③挖土深度应按自然地面测量标高至设计地坪标高间的平均厚度确定。

(3)挖基础土方

“挖基础土方”项目适用于基础土方开挖(包括人工挖孔桩土方),并包括指定范围内的土方运输。

①基础类型包括带形基础、独立基础、满堂基础(包括地下室基础)及设备基础。

无论哪种基础类型,在计算工程量时均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确定。

实际施工中,根据施工方案确定的放坡、操作工作面和机械挖土进出施工工作面等增加的施工量,应包括在挖基础土方报价中。

②基础施工增加的工作面,如无规定,可表4.10规定计算。

表4.10基础施工时所需增加的工作面

基础材料

地槽、地坑每面增加工作面(mm)

200

浆砌毛石、条石

150

混凝土基础或垫层需支模者

300

基础垂直面做防水层

800

③基础土方应按基础垫层底表面至交付施工场地标高确定,无交付施工场地标高时,应按自然地面标高确定。

④若施工组织设计确定需支挡土板时,其宽度按图示沟槽、基坑底宽,单面加10cm,双面加20cm计算。

挡土板面积,按槽、坑垂直支撑面积计算,支挡土板后,不得再计算放坡。

如图4-17所示。

支挡土板面积=支挡土板长×挡土板高

⑤各种类型基础工程量的计算

ⅰ.条形基础(见图4.17)挖土方工程量按下式计算

V=(b+2c+KH)×H×L(4-6)

式中b——基础或垫层底宽

c——基础施工所需工作面

K——放坡系数

H——挖土深度

L——槽长,外槽按中心线长,内槽按内槽净长。

图4.17挖土方示意图

ⅱ.挖独立基础土方(如图4.18所示)工程量按下式计算.

V=(a+2c+KH)×(b+2c+KH)×H+1/3K2H3(4-7)

式中:

a、b—基础底或垫层底两个边宽

1/3K2H3—放坡底坑的四角角锥体积,

(4)管沟土方

管沟土石方按设计图示以管道中心线长度计算。

有管沟设计时,平均深度以沟垫层底表面标高至交付施工场地标高计算;无管沟设计时,直埋管深度应按管底外表面标高至交付施工场地标高的平均高度计算。

(5)石方工程

“石方开挖”项目适用于人工凿石、人工打眼爆破、机械打眼爆破等,并包括指定范围内的石方清除运输。

设计规定需光面爆破的坡面、需摊座的基底,工程量清单中应有详细描述。

石方爆破的超挖量,也应包含在报价中。

(6)土石方回填图4.18挖独立基础土方

回填土的范围有场地回填、室内回填和基础回填。

土石方回填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如图4.19所示。

图4.19回填土示意图

①场地回填是将基坑填至设计高度。

场地回填=挖土方-地下基础及垫层体积(4-8)

其中地下基础体积应从自然地面向下至基底的基础体积。

②基础回填土是指柱基或设备基础,砌筑到地面以上后,将坑基四周用土填平。

基础回填=挖基础土方-地下基础及垫层体积(4-9)

其中地下基础体积应从自然地面向下至基底的基础体积。

③室内回填,也叫房心回填,是指室外地坪至室内设计地坪垫层下表皮范围内的夯填土。

室内回填=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厚度

回填厚度=室内外高差-地坪构筑体厚度(4-10)

这里的“主墙”是指结构厚度在120mm以上(不含120mm)的各类墙体。

地坪构筑体厚度应包括面层砂浆、块料及垫层等的厚度,按设计要求而定。

(五)桩与地基基础工程量计算规则

1.桩的分类

(1)预制桩:

分预制混凝土桩和钢桩。

如图4.20所示。

图4.20预制桩示意图

(2)灌注桩:

分现浇钢筋混凝土桩和现场灌注灰土桩、碎石桩。

如图4.21所示

图4.21灌制桩示意图

2.桩基础工程量计算

(1)打桩

①预制钢筋混凝土桩

按预制桩的体积计算,即桩的全长(包括桩尖)乘以桩的截面面积以立方米计算。

②现场灌注桩

按设计桩顶面标高至桩尖增加0.25m长度乘以设计截面面积以立方米计算。

V=(L+0.25)*S*n

③打拔钢板桩

按钢板桩重量以吨计算。

(2)送桩

按桩截面面积乘以设计桩顶面标高至自然地坪另加0.5m长度计算。

V=S×(L十0.5)×n

V一送桩体积(m3);

S——桩设计截面面积(m2);

L——桩顶面至自然地坪标高(m);

n——送桩根数。

(3)接桩

①接桩方式有两种:

焊接法和硫磺胶泥接装法。

②焊接法:

按设计接头数,以个为单位计算。

③硫磺胶泥接装法:

按桩断面以m2计算。

有些省份也按个计算。

(4)截桩

按单桩截面直径、根数计算。

例:

某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截面为400*400毫米,桩长8m,试计算其工程量。

解:

方桩工程量=8*0.4*0.4=1.28m3

(六)砌筑工程量计算规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