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狗凯西的阅读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2559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狗凯西的阅读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好狗凯西的阅读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好狗凯西的阅读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好狗凯西的阅读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好狗凯西的阅读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好狗凯西的阅读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好狗凯西的阅读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好狗凯西的阅读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好狗凯西的阅读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好狗凯西的阅读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好狗凯西的阅读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好狗凯西的阅读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好狗凯西的阅读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好狗凯西的阅读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好狗凯西的阅读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好狗凯西的阅读答案.docx

《好狗凯西的阅读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狗凯西的阅读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好狗凯西的阅读答案.docx

好狗凯西的阅读答案

好狗凯西的阅读答案

【篇一:

好狗凯西张维阅读答案】

xt>(美国)安吉尔乔治娅

卡萝贝尔德住在美国佐治亚州的道尔顿,她养了一条狗,名字叫凯西。

凯西经常从卡萝家的后门偷偷溜出来,独自在街上溜达。

讨厌的凯西竟跑到别人家里去了!

卡萝心里想。

实在对不起,.她赶紧对来人赔笑脸,我不知道我们家的凯西为什么这样淘气,这都是我们的错。

不,不,你误解了我的意思,.街坊立马打断了她,我是专程前来向你表示感谢的。

这位街坊告诉卡萝,他和妻子与年迈的老父亲住在一起,他们几乎每时每刻都要照看老人,因为他患有严重的老年痴呆症,整天都坐在卧室电视机前的安乐椅上,动不动就狂躁不安。

长期以来,我们始终处在紧张的压力之下,根本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因为我们连两个小时的完整时间都抽不出来,没有办法让自己彻底放松。

.这位男士向卡萝诉苦。

然而有一天,你家的凯西出现了。

它慢吞吞地从那扇小门里钻进来,直接来到我父亲面前,趴在他身边,就好像是一次早就计划好了的专程拜访!

.说到这里,这位街坊的声音充满着感激之情。

他说他父亲看到凯西以后,脸上露出了多年未见的和蔼神情,接着他就开始和凯西亲近起来。

他一遍又一遍地轻轻抚摸着它,凯西温顺地趴在那里,一动不动,有时伸出舌头舔舔老人的掌心。

我父亲整整睡了两个小时!

这些年来,我们第一次终于有这么长时间,在大白天里,就可以让自己彻底放松一下。

他说第二天凯西又来了,而且从此以后每天都来,好像和老人有约一样。

在家。

.说着,卡萝大声地呼唤着凯西。

不一会儿,这只健壮的爱斯基摩犬就一路小跑地出现在他们面前。

凯西最后一次光临我们家的那天晚上,我父亲在睡梦中安详地告别了这个世界。

(选自《新民晚报》,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参考答案】()

(1)e(3分)a(2分)b(1分)。

(a项,表述不够完整,人们大都对它敬而远之的原因还

有它总爱惹麻烦.。

b项,偶有怨言.表述错误,小说中并没有说街坊夫妇对服侍老人有什么怨言,只是说为了照看老人,夫妻俩心力交瘁,苦不堪言.。

c项,它早就计划.于文无据。

(3)①心理描写。

②动作描写(细节描写)。

篇二:

好狗凯西张维阅读答案

篇三:

好狗凯西张维阅读答案

好狗凯西阅读答案1.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述。

2.“在邻居们的里,这只健壮的爱斯基摩犬非同寻常。

”凯西的“不同寻常”体现在哪些地方?

3.从描写角度品好狗凯西阅读答案1.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述。

2.“在邻居们的里,这只健壮的爱斯基摩犬非同寻常。

”凯西的“不同寻常”体现在哪些地方?

3.从描写角度品味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凯西温顺地趴在那里,一动不动,有时伸出舌头舔舔老人的掌心。

4.有读者认为既然文题为“好狗凯西”,文章就应该只写凯西好的一面,而不应该写它“总爱招惹麻烦”的事。

【篇二:

2015十三校高一语文期中联考答案】

一语文参考答案

1.c(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或概念含义的能力。

经过逐项分析可知,a、b、d三项都符合题目中“书法艺术”的概念解读,而c项中“书法成了中国文化的载体”却是无中生有,明显不对。

2.c(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对“书法艺术”渐趋衰落的原因的分析,a、b、d三项都符合文意。

但c项结果说法有误。

原文是“尤其是经历了上个世纪的战乱与运动,书法传统的脉被人为地割裂了,直接造成了今天书法创作、鉴赏与批评的标准不断地泛化甚至是丧失”。

所以,c项不符合文意。

3.c(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推断的能力。

c项,“造成学生书法艺术的缺失”属无中生有。

4.d(距:

对抗)

5.a(比喻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6.d(“在起用孟舒之前做了详细的调查”错,应是事先并未做调查)

7.

(1)您事奉皇上的礼节很完备了,现在他对待您却是这样,我们请求反叛他。

(得分点:

“事”,事奉;“备”,完备;“遇”,对待;“乱”,反叛;各1分;大意1分。

(2)士卒争着据城抵抗,如同儿子为了父亲,弟弟为了兄长,因此死的人有几百。

(得分点:

“临城”,据城;“敌”,抵抗;“为”,为了;“以故”,因此;各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田叔是赵国陉城人,做人以严谨廉洁为乐,喜爱与众公交游。

赵王张敖让他作了郎中。

汉高祖七年时,高祖路过赵地,赵王张敖亲自拿着案板进献食物,非常有礼貌,高祖很傲慢地坐着而骂他。

当时赵王相国赵午等几十人都很生气,对赵王说:

“您事奉皇上的礼节很完备了,现在他对待您却是这样,我们请求反叛他。

”赵王把牙齿咬得出血说:

“我们的祖先失去国家,如果没有皇上,我们这些人都会死无葬身之地。

你们怎么说这样的话!

不要再说了。

”于是贯高等人说:

“赵王是忠厚的人,不肯违背道德。

”最终私下里一起商量弑杀皇上。

恰逢事情败露被觉察,汉高祖下诏书抓捕赵王及谋反的众臣。

于是赵午等人都自杀了,只有贯

高被抓。

这时汉高祖下诏说:

“有敢追随赵王的赵人三族都要获罪。

”只有孟舒、田叔等十余人穿红衣自己剃光头、脖子带锁,称是赵家的奴隶,跟随赵王张敖到长安。

贯高的事情弄清楚后,赵王张敖得以出来,被废做了宣平侯,于是向皇上称说田叔等十余人。

皇上全都召见了他们,同他们谈话,感到汉朝堂上没有能超出他们的人,皇上很高兴,全都封他们做了郡守、诸侯的相国。

田叔做了汉中太守十多年。

孝文帝即位后,召见田叔问他说:

“你知道谁是天下忠厚的人吗?

”田叔磕头回答说:

“以前的云中太守孟舒是忠厚的人。

”这时孟舒因为强盗进入边塞抢劫,云中最严重,被免官。

皇上说:

“先帝让孟舒做云中守十多年了,敌人曾一度入侵,孟舒不能坚守城池,无故使战死的士卒有几百人。

忠厚的人原本杀人吗?

你凭什么说孟舒是忠厚的人呢?

”田叔磕头回答说:

“这就是孟舒是忠厚的人的原因。

贯高等人谋反,皇上发下明确的诏令:

敢追随赵王的赵人,三族都要获罪。

然而孟舒自己剃光头、脖子带锁,随着赵王张敖到了他去的地方,想要为这件事而死,自己哪里知道能做云中太守呢!

汉和楚相对抗时,士卒都很疲惫。

匈奴冒顿刚使北方少数民族臣服,前后侵犯边界,孟舒知道士卒都很疲惫,不忍心说出战,士卒争着据城抵抗,如同儿子为了父亲,弟弟为了兄长,因此死的人有几百。

孟舒哪里是故意驱赶他们作战呢!

这就是孟舒是忠厚的人的原因。

”(孝文帝)于是又召见孟舒让他做了云中太守。

后来,景帝时候,田叔做了鲁相。

8.拟人。

(2分)明明是诗人认得岸旁杨柳、依恋眼底云山,却说成是岸旁杨柳都认得自己,

眼底云山也依依挽留。

(2分)生动形象地写出诗人对这一带风物的熟悉(或留恋)。

(1分)

9.诗歌刻画了一个因公事而漂泊不定的形象。

(2分)作者从眼前的胜景回顾半世所历,(1分)自己漂泊不定,就是一只不系的孤舟,(1分)由此生发出对这种羁旅生活的无奈与感伤。

(2分)

10.

(1)砯崖转石万壑雷

(2)赢粮而景从(3)蓝田日暖玉生烟(4)艰难苦恨繁霜鬓

(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1.

(2)麻烦:

①常溜到街上去,吓到路人;②常偷吃邻居家的狗食;③常把邻居家的垃圾翻得乱七八糟。

(每点1分)

(3)①心理描写。

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同时,承接上文凯西“总爱招惹麻烦”的事,引出下文凯西所做的好事。

(3分)

②动作描写(细节描写)。

表现凯西与老人的亲近,突出凯西的灵性,赞美凯西对人的帮助。

(3分)

(4)示例一:

不可改为“使命”。

原因有三:

①“使命”指派人办事的命令,而凯西去看望、陪伴痴呆老人并没有谁刻意安排;②“使命”之说只是街坊的比喻说法;③“好狗凯西”的标题名副其实,小说就是凯西无意当中做了一件好事,安抚了老人,帮助了身心疲惫的街坊夫妻。

所以从人物、情节等方面来说,标题与内容都十分贴切。

(观点1分,每点理由各2分,结论1分)

示例二:

可以改为“使命”。

理由如下:

①“使命”带有神圣的意味,能引发读者的阅读欲望;②“使命”这个标题与小说结尾的话相呼应,有升华主题的作用;③就小说所叙事故事来说,凯西跑到三个街区外去陪伴痴呆老人,既给老人带来安慰,也使老人的家人获得短暂的休息,让人觉得这是一种英雄的壮举。

所以从情节、主题等方面来说,以“使命”为标题也是可以的。

(观点1分,每点理由各2分,结论1分)(言之成理即可)

12.

(1)e(3分)a(2分)c(1分)。

(a项,还表现了启功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品格。

b项,“也有发现别人书法的错误,说成自己所写的谦虚。

”文中没有体现。

c项,没有“正面表现”。

d项,“运用对比的手法”错。

(2)“不吃祖宗饭,不当?

八旗子弟?

,靠自己的本领谋生。

”(2分)①要奉养母亲和一个没有出嫁的姑姑。

不想老靠别人的资助过日子。

②明白自己是彻底“被遗弃的贵族后裔”。

(每点2分)

(3)①表现了启功的诙谐幽默,体现出了启功的真率个性。

②表现出启功关心民生疾苦、富有同情心的一面。

③突出了启功的宽容与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

(每点2分)

(4)人生价值取向:

①宽容真诚,忠贞不渝。

对他人的理解、同情和宽容以及对妻子的忠贞。

如夸赞书法赝品,承认赝品是自己的作品,对妻子自始至终的爱。

②坦然豁达,幽默随和。

如一不怕病,二不怕死,开心地比喻“牵引”治疗为上吊,抓住赵朴初的话“反驳”护士。

③不慕虚荣,淡泊名利。

如自创“启”姓,怕过生日,戏解“博导”“部级”。

讲学时说自己的讲话是“胡言”,自撰诙谐墓志铭。

(每点2分)

启示:

略(2分)(言之有理即可)

14.d(蓝田生玉:

名门出贤子。

a、崭露头角:

崭,突出;露,显露。

头上的角已明显地突出来了。

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一般指青少年。

b、花街柳巷:

旧指游乐的地方。

c、挥洒自如:

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

15.b(a:

中途易辙,在“不少人”前加“令”。

c:

语序不当,发掘和利用。

d:

成分残缺,在“回笼资金”后加“的速度”)

16.①难道感恩就只是给父母洗脚吗?

②学校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③反而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17.参考答案:

杜甫的诗是千载怨恨的一弦琵琶,忧愤慷慨,风急、天哀、浊酒、涕流,肠热黎民。

李白的诗是倚天长啸的一柄长剑,逸兴湍飞,蜀道、飞瀑、美酒、芙蓉,纵情山水。

(每句2分,总体语言准确,1分。

18.评卷标准参照2014年高考要求。

【篇三:

江西省临川区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pclass=txt>高二语文试题

说明: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所有答案请填写到答案纸上。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拒绝浅薄需要“阅后即焚”

熊建

⑴“阅后即焚”(snapchat)是一款在国外很火的互联网应用软件,最主要的特点是,用户拍了照片发送给好友后,这些照片会根据用户预先设定的时间,比如7秒,时间一到自动销毁。

⑵有分析认为,其受到热捧是因为在分享私密信息方面的创新。

但更重要的是,它在展示好玩有趣的同时也在提醒我们,在互联网时代,面对海量的信息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别再深陷无聊浅薄的信息碎片中,要善于扬弃,该学习的学习,该忽略的忽略,分清主次轻重,适时“阅后即焚”,这样才能“出网络而不染”,提升自己。

⑶今天这个歌手离婚了、明天那个富豪娶新欢了、郭美美又炫富了、干露露又暴露了?

?

得益于互联网的分享,看看我们的文化供给市场,多么的炫彩斑斓,穷尽一生也阅不尽这人世繁华。

但如果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其中,无异于老鼠掉进米缸,看似进入极乐世界,其实不过是一场太虚幻境,醒来也已误了百年身。

⑷人的文化需求总是参差不齐,而在市场经济的操布下,满足需求是题中应有之义,那么,低俗的需求也常会有充足的供给。

⑸具体来说,现在是大数据的时代,文化传播、知识获取越来越依赖互联网。

但是,海量的信息,意味着泥沙俱下,如果不加甄别,就等于没用。

超链接的广泛运用,让人们很多时候的网上冲浪,变成等待戈多,出发了很远,却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⑹这带来的直接危害就是,我们学习的能动性在丧失。

智能设备的普及不等于接受水平的提升。

⑺老子提醒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丰富的物质、精神产品供给体现了人类的进步,但一味追求享受,让老子说,给个人带来的后果就是眼瞎、耳聋、口味败、心发疯、做坏事。

⑻而快速、海量传播造成的更为深远的社会危害已经露头——思想泡沫逐渐泛滥。

你看吧,华而不实的文章、哗众取宠的论断、盲人摸象的描述、口水横飞的骂战?

?

各种“主义”、“思想”、“理论”、“观点”满天飞。

这些思想泡沫看似深刻,实则浅薄,扼杀了新思想的产生,凝为一股盘桓在思想市场的雾霾。

⑼是思想成就了人的伟大。

因此,如何打造一个原创思想的培养皿,关系到人文传统的延续和国民精神的构建。

否则,迷失在数据的大潮,个人将失去学习的方向,而我们的文化生活也将失去思想的厚度,社会风气会被浮躁笼罩。

必须明确,一地鸡毛堆不起文化强国,软实力得有“硬通货”撑腰。

⑽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庞杂信息持扬弃态度的“阅后即焚”,无异于灵吉菩萨的定风丹,能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信息飓风中,保持清醒、敏锐的头脑。

⑾其实,把视野放宽就会发现,中国的发展思路正走向“阅后即焚”:

摈弃过去一味追

求高大全的经济规模,转而追求质量效益的提升。

把视野放长就能看到,我们的前辈也曾“阅后即焚”。

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庄子发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之叹。

所以,先贤创建了目录之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提纲挈领,执简驭繁。

⑿总之,给文化市场来一场治污行为,让思想市场“质本洁来还洁去”,必须拒绝信息大潮带来的浅薄,而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具备“阅后即焚”的勇气和能力。

1.下列关于互联网信息泛滥带来的危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供给市场空前繁荣,海量的信息炫彩斑斓,人们穷其一生也阅不尽这人世繁华。

b.超链接的广泛运用,让人们头晕目眩,网上冲浪变成盲目等待,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c.迷失在数据的大潮,个人将失去学习的方向,学习的能动性也会日渐丧失。

d.思想泡沫逐渐泛滥,看似深刻实则浅薄,长此以往,将扼杀新思想的产生,使我们的文化生活失去思想厚度。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市场经济时代,人们的各种文化需求都会得到充足的供给,面对泥沙俱下的海量信息,“阅后即焚”软件便应运而生。

b.在大数据的时代,文化传播、知识获取越来越依赖互联网,个性化学习、碎片化知识将取代纸质阅读和学校教育。

c.要想在纷繁复杂的信息飓风中,保持清醒敏锐的头脑,努力提升自己,就必须对庞杂信息持扬弃态度,即“阅后即焚”。

d.拒绝信息大潮带来的浅薄,有利于净化文化市场,廓清思想雾霾,延续人文传统,构建国民精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圣先贤创建目录之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提纲挈领,执简驭繁,是对浩瀚知识的扬弃行为。

b.我国正在摈弃过去一味追求高大全的经济规模,转而追求质量效益的提升,这是中国发展思路上“阅后即焚”的表现。

c.老子认为,丰富的物质、精神产品供给体现了人类的进步,但一味追求享受,则会过犹不及,玩物丧志。

d.我们每个人都应具备“阅后即焚”的勇气和能力,才能不再深陷无聊浅薄的信息碎片之中,才能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生活。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吾粲字孔休,吴郡乌程人也。

吴录曰:

粲生数岁,孤城妪见之,谓其母曰:

“是儿有卿相之骨。

”孙河为县长粲为小吏河深奇之河后为将军得自选长吏表粲为曲阿丞迁为长史,治有名迹。

虽起孤微,与同郡陆逊、卜静等比肩齐声矣。

孙权为车骑将军,召为主簿,出为山阴令,还为参军校尉。

①黄武元年,与吕范、贺齐等俱以舟师拒魏将曹休于洞口。

值天大风,诸船绠绁断绝,

漂没著岸,为魏军所获,或覆没沉溺。

其大船尚存者,水中生人皆攀缘号呼,他吏士恐船倾没,皆以戈矛撞击不受。

粲与黄渊独令船人以承取之,左右以为船重必败。

粲曰:

“船败,当俱死耳!

人穷,奈何弃之?

”粲、渊所活者百余人。

还,迁会稽太守,召处士谢谭为功曹,谭以疾不诣,粲教曰:

“夫应龙以屈伸为神,凤...

皇以嘉鸣为贵,何必隐形于天外,潜鳞于重渊者哉?

”后数往请,谭卒欣然与谋。

粲募合人众,拜昭义中郎将,与吕岱讨平山越,入为屯骑校尉、少府,迁太子太傅。

赤乌中,遭二宫之变,孙权欲废太子孙和,而立鲁王孙霸,朝中官员各执一方。

粲抗言....

执正,明嫡庶之分,违忤孙权,欲使鲁王霸出驻夏口,遣霸之党人杨竺不得令在都邑。

又数以消息语陆逊,逊时驻武昌,连表谏争。

由此为霸、竺等所谮害,下狱诛。

寿评曰:

吾粲遭罹屯蹇,以正丧身,悲夫!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河为县/长粲为小/吏河深奇之/河后为将军/得自选长吏/表粲为曲阿丞/

b.孙河为县长/粲为小吏/河深/奇之河/后为将军/得自选长吏/表粲为曲阿丞/

c.孙河为县/长粲为小吏/河深奇之/河后为将/军得自选/长吏表粲为曲阿丞/

d.孙河为县长/粲为小吏/河深奇之/河后为将军/得自选长吏/表粲为曲阿丞/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升迁。

如《张衡传》: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b.处士,又名“隐士”,唐代习惯称为“高士”,古时候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

男子隐居不出仕,讨厌官场的污浊,这是德行很高的人方能做得出的选择。

c.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d.年号,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表示年份)。

“赤乌”是三国时期东吴君主孙权的第四个年号,共计14年。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吾粲幼时就表现不凡,后来被孙河将军赏识,奏请朝廷任命,从而走上仕途。

b.吾粲任职后,治理有方,名声政绩毫不逊于同道,后来不断得到任用。

c.在会稽太守任上,吾粲能够礼贤下士,“三顾茅庐”,最终请出了隐士谢谭。

d.在宫廷斗争中,吾粲“抗言执正”,因正直而丧身,陈寿认为这是可悲的。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⑴粲生数岁,孤城妪见之,谓其母曰:

“是儿有卿相之骨。

译文:

⑵粲曰:

“船败,当俱死耳!

人穷,奈何弃之?

”粲、渊所活者百余人。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寒食①

孟云卿②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注】①寒食:

为纪念春秋时介子推,旧时清明节前一天有禁火、吃冷食的习俗,人们把这一天叫做寒食节。

②孟云卿:

字升之,平昌(商河县西北)人,约生于725年。

天宝年间赴长安应试未第后,曾流寓荆州一带,于寒食节写下此诗。

8.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赏析诗歌的前两句。

(5分)

9.末尾两句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

请简要阐述。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⑴苏轼“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和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诗句,共同化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

⑶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达了与孟子“舍生取义”相似的人生追求的诗句是: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好狗凯西

凯西经常从卡萝家的后门偷偷溜出来,独自在街上溜达。

绝大多数人都对它敬而远之,这并不令人感到惊讶,因为从远处看,凯西和狼长得一模一样。

凯西不仅长得像狼,动作也像狼,甚至还保留着狼的习性。

卡萝经常接到邻居们铺天盖地的抱怨:

“你家的凯西又跑出来了,把我们家狗食一扫而光!

”“你们家凯西把我们家的垃圾翻了个底朝天!

正因为经常听到抱怨,所以有一天,当住在三个街区以外的一位男士突然找上门来,询问卡萝她那条狗叫什么名字的时候,卡萝心里紧张得要命,她不知道这回凯西又在外面闯了什么祸。

“我们家房子侧面有一个很小的活动玻璃门,到了夏天,这个玻璃门一般总是开着的,”这位街坊开始讲述事情经过,“近一段时间以来,你家那条狗每天都从街上溜达过来,然后直接从这扇小玻璃门里来到我们家里。

讨厌的凯西竟跑到别人家里去了!

卡萝心里想。

“实在对不起,”她赶紧对来人赔笑脸,“我不知道我们家的凯西为什么这样淘气,这都是我们的错。

以后我们会把它看紧一点。

不过说实话,我们家凯西从不伤人?

?

“不,不,你误解了我的意思,”街坊立马打断了她,“我是专程前来向你表示感谢的。

”卡萝脸上露出了大惑不解的神情,因为在这之前,从来没有人在她面前讲过凯西的好话,邻居们总是前来兴师问罪。

这位街坊告诉卡萝,他和妻子与年迈的老父亲住在一起,他们几乎每时每刻都要照看老人,因为他患有严重的老年痴呆症,整天都坐在卧室电视机前的安乐椅上,动不动就狂躁不安。

为了照看老人,夫妻俩心力交瘁,苦不堪言。

“长期以来,我们始终处在紧张的压力之下,根本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因为我们连两个小时的完整时间都抽不出来,没有办法让自己彻底放松。

”这位男士向卡萝诉苦。

“然而有一天,你家的凯西出现了。

它慢吞吞地从那扇小门里钻进来,直接来到我父亲面前,趴在他身边,就好像是一次早就计划好了的专程拜访!

”说到这里,这位街坊的声音充满着感激之情。

他说他父亲看到凯西以后,脸上露出了多年未见的和蔼神情,接着他就开始和凯西亲近起来。

他一遍又一遍地轻轻抚摸着它,凯西温顺地趴在那里,一动不动,有时伸出舌头舔舔老人的掌心。

在凯西的陪伴下,老人竟然进入了梦乡。

“我父亲整整睡了两个小时!

这些年来,我们第一次终于有这么长时间,在大白天里,就可以让自己彻底放松一下。

”他十分感叹地说。

他说第二天凯西又来了,而且从此以后每天都来,好像和老人有约一样。

凯西每次来了以后,就在老人的椅子旁边趴下来,与老人亲近,然后老人就安然入睡。

“对我和妻子而言,凯西就好像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街坊最后告诉卡萝,“这就是我今天来这儿的目的。

凯西在家吗?

“在家。

”说着,卡萝大声地呼唤着凯西。

不一会儿,这只健壮的爱斯基摩犬就一路小

跑地出现在他们面前。

街坊走过去,轻轻地拍拍它的头,对它说:

“你肯定早就知道了,是吧?

所以这几天你一直没来。

“它知道了什么?

”卡萝问街坊。

“凯西最后一次光临我们家的那天晚上,我父亲在睡梦中安详地告别了这个世界。

凯西肯定知道,它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1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凯西是一只硕大、健壮的爱斯基摩犬,它不仅长得像狼,动作也像狼,甚至还保留着狼的习性,因而人们大都对它敬而远之。

b.久病床前无孝子。

尽管街坊夫妇对待得了老年痴呆症的老父亲细心照料,但身心疲惫之时还是不无怨言,幸好凯西前去帮忙,老人这才安然入睡。

c.凯西是一条好狗,它早就计划到三个街区以外的街坊家去看望痴呆老人,亲近老人,陪伴老人,直到老人去世。

e.小说充分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把好狗凯西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它是那样的调皮,却又是如此地通人性,让人倍感温馨。

12.小说开头说凯西“总爱招惹麻烦”。

请问它惹了什么麻烦?

这样写有何作用?

(6分)

13.下面各句分别属于什么描写?

请简要说说其表达效果。

(6分)

⑴卡萝心里紧张得要命。

⑵凯西温顺地趴在那里,一动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