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碟机基本原理seminar.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2571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1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碟机基本原理seminar.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光碟机基本原理seminar.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光碟机基本原理seminar.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光碟机基本原理seminar.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光碟机基本原理seminar.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光碟机基本原理seminar.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光碟机基本原理seminar.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光碟机基本原理seminar.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光碟机基本原理seminar.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光碟机基本原理seminar.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光碟机基本原理seminar.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光碟机基本原理seminar.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光碟机基本原理seminar.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光碟机基本原理seminar.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光碟机基本原理seminar.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光碟机基本原理seminar.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光碟机基本原理seminar.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光碟机基本原理seminar.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光碟机基本原理seminar.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光碟机基本原理seminar.docx

《光碟机基本原理seminar.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碟机基本原理seminar.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光碟机基本原理seminar.docx

光碟机基本原理seminar

第2章光驱基本原理

光驱如以产品的应用领域来分,可以分成:

消费性电子产品的CD拨放机(CD-PLAYER)、VCD放影机(VCD-PLAYER)、DVD放影机(DVD-PLAYER)、DVD录放机(DVD-RECORDER)和DVD摄影机(DVD-CAMERA),以及信息产品的CD-ROM、CD-RW、DVD-ROM、DVD-RW和DVD-RAM等,其中依照产品之不同有不同之应用电路,及要求之设计规格,例如:

往往信息产品着重速度性能与兼容性;消费性电子产品着重功能与质量,属于计算机外设之光驱一直在俗称倍数之数据传输率(datatransferrate)及数据存取时间(accesstime)上推陈出新;消费性产品之光驱如DVD-PLAYER架构上就内含了影像及声音之MPEGⅡDECODER,强调画质分辨率(resolution)及DOLBYAC-35.1-CHANNEL声音输出,虽然不同产品有不同之设计规格及应用电路,但对于光学读取头之伺服系统有着相同的控制器设计方法,2.2节将以最基本之VCD-PLAYER、CD-ROM为例,介绍其系统架构,2.3节将详细讨论各项所须之伺服系统,及其控制器设计方法。

如以产品规格来区分,可分成雷射光波长780nm之CD及650或635nm之DVD两大类,

2.1DVD与CD光盘片规格

CD与DVD光盘片在外观尺寸上是完全相同的,最大直径同为120mm中心开一直径15mm之圆孔,虽然DVD光盘片记录厚度只有CD之一半0.6mm,但一片DVD是允许有正反两面(side)记录,所以DVD光盘片之厚度也与CD相同为12mm,而且DVD为能容纳下更多的数据,除了记录密度更高,在同一记录面中,也允许有两层(layer)记录,利用不同距离之聚焦,正确读到所要读取之记录层,当然内部数据之记录格式与编码(encoder)及调变(modulation)方式也与CD是完全不同的。

DVD

CD

Diskdiameter

120mm

120mm

Diskthickness

0.6mm×2

1.2mm

Dataareainnerdiameter

48mm

50mm

Dataareaouterdiameter

116mm

116mm

Doublelayers

Yes

No

Doubleside

Yes

No

表2.1光盘片尺寸

图2.1光盘片数据记录区

DVD光盘片所以能够记录更多数据的原因,除了允许双面双层记录外,最大的原因是使用了635或650nm更短波长之雷射光读取,由2.1式知可以得到更小之雷射点,因此比CD可以读取更高之记录密度,其轨距由CD之1.6μm缩小到0.74μm,最小记录蚀刻长度由CD之0.83μm缩小到0.4μm,如下图所示。

(2.1)

λ:

雷射光波长

NA:

物镜(ObjectLens)之数值口径(NumericalAperture)

图2.2光盘片记录密度

上述记录密度之物理规格再配合调变(modulation)及错误改正(ECC)之编码(encoder)方式,我们可以各别算出CD与DVD之数据容量,CD是采用EFM调变方式及CIRC错误改正,最大容量约是750MB,而DVD采用8/16调变方式及RS-PC错误改正,最基本之单面单层最大容量既可达到4.7GB,约是CD之六倍,其它双面或双层之容量如表2.2所示。

表2.2CD与DVD之数据容量

2.2光驱系统架构

无论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光驱(如VCD-PLAYER),或信息产品的光驱(如CD-ROM、DVD-ROM),虽然系统架构不同,但皆有一相似之光学机械结构及伺服控制系统,如果是影音拨放机(PLAYER),由于为得到良好之影像分辨率及声音音质,光盘片在录制时有将数据以MPEG技术压缩,因此光盘拨放机需有MPEG影像及声音之解压缩芯片组,将压缩数据还原,以及数字模拟转换器(DAC)将储存之数字数据转换成原始影像声音之模拟讯号。

信息产品之只读型光驱(CD-ROM),为了满足计算机对于数据正确性之要求,光盘片储存计算机数据前需加上错误更正(ECC)及错误检知(EDC)编码,因此只读型光驱需将数据作错误更正,以降低错误率,对于无法错误更正之数据,也能检测出加以重新读取,如果实在无法解出正确的数据,宁可回复计算机“ERROR”,也不可将不正确的数据传给计算机。

另外加上高速缓存(CACHEBUFFER),在计算机读取一笔数据而尚未读取下一笔数据时,预先将后面连续之数据读到内存,如果猜中计算机下一次要求之数据时,既可省去发动光学头机械性之运动去读取数据,以满足计算机快速读取数据要求。

CD-ROM是提供计算机数据储存之外围装置,需接受计算机透过接口所下之命令,以及透过接口传输计算机所须之数据,这个接口可为SCSI、IDE/ATAPI、USB…等现今光驱大多为IDE/ATAPI接口,为减少光驱之CPU负担,需有接口芯片提供上述之功能。

以最基本之VCD-PLAYER、CD-ROM为例,其系统架构如图2.2所示。

图2.3光驱系统架构

2.2.1机械及伺服控制模块

光驱在光学机械方面可分成四个部分:

(a)学光读取头(pickuphead):

负责读取数据及控制讯号之重要组件。

(b)光学头传动机构(sledmechanism):

负责承载光学读取头,并使之能在光盘片上运行,以能读取光盘片上任意位置数据。

(c)主轴马达(spindlemotor):

负责光盘片旋转在正确之速度,使得轨道上之数据能循序不断及正确地被读出。

(d)光盘片承载机构(loadermechanism):

利用光盘片托盘(tray),承载光盘片作进出光驱之机构。

伺服控制模块依功能可分为下列几个部分:

●RFSignalProcessor(RFSP)

●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

●ServoSignalProcessor(SSP)

●Tracking/FocusPowerDriver

●Sled/TrayMotorDriver

●SpindleMotorDriver

●CenterProcessingUnit(CPU)

●ReadOnlyProgramMemory(ROM)

●PowerSupply

整个机械及伺服控制模块之基本动作有数据讯号之读取流程(下图中箭号由左向右→),及光机之控制流程(下图中箭号由右向左←),其原理为读取头有聚焦(focus)及循轨(tracking)致动器(actuator),能接受来自电控部分之电器讯号,将物镜(objectivelens)作上下及水平两个方向之移动,以便能将雷射光正确的打在光盘片的轨道上;读取头上的雷射二极管(laserdiode)发出雷射光,经物镜聚焦成功地打在光盘片轨道上后,物镜也同时接收反射回来的光线到数个光检测二极管(photodiode),检测出数据讯号与聚焦误差(focuserror)及循轨误差(tracking)讯号,送给电控部分之RFSP放大后,数据讯号送给DSP数字化以及解调变、译码得到数字串行数据输出,聚焦误差(focuserror)及循轨误差(trackingerror)讯号送给电控部分之SSP,SSP既是控制系统之所谓控制器或补偿器(compensator)部分,补偿致动器等受控厂特性以满足设计规格,利用聚焦误差及循轨误差讯号经功率驱动器(powerdriver),对读取头上致动器作聚焦及循轨之定位伺服控制(servocontrol),这个伺服系统之设计既是本文讨论之主要部分。

图2.4机械及伺服控制模块

图2.5PICKUPHEAD部分

图2.6DSP方块图

2.2.2机械及伺服控制模块

光驱之机械及伺服控制模块可分成下列几个系统

●Focusservo

●Trackingservo

●Seekservo

●Spindleservo

由于主轴马达之轴垂偏角(shaftangle)、光盘片无法理想之平坦(flatness)及轨道之偏心(eccentricity),当主轴马达带动光盘片转动时将在物镜与光盘轨道间产生扰动(disturbance),物镜与光盘轨道间的扰动也包含来自外部之振动(externalshock),为了抵抗各式各样的扰动,必须要有聚焦及循轨伺服系统,聚焦伺服(focusservo)系统可控制PICKUP中物镜上下方向运动,负责使PICKUP发射之雷射光正确聚焦在光盘片上;循轨伺服(trackingservo)系统可控制PICKUP中物镜于光盘片径向水平前后运动,负责使PICKUP发射之雷射光正确打在光盘片之轨道上;早期常用之磁带机是循序存取装置,要读出或写入某一BLOCK,必须重头开始寻找直到目标所在,光驱与硬式磁盘驱动器同为直接寻轨装置,必须有寻轨伺服(seekservo)系统控制PICKUP于光盘片径向水平前后运动,负责使PICKUP正确在光盘片上移动到所要求之轨道,它的平均存取时间(averageaccesstime)可达数十毫秒(ms);光驱读取数据时,不论光盘片的旋转是采用线速度恒定(CLV,constantlinearvelocity)或角速度恒定(CAV,constantanglevelocity),二者皆须有主轴伺服(spindleservo)系统来控制。

各个系统之动作流程为:

首先必须FOCUSSERVO先锁上,物镜与光盘片保持着固定的距离,无论光盘片如何地上下振动(wobble),雷射光依然有正确之聚焦,使反射回来的光线最强;再来需将TRACKINGSERVO锁上,使雷射光正确打在光盘片之轨道上,如此反射回来的光线已经随着轨道上记录数据而变化;最后SPINDLESERVO锁上,有了正确的转速,盘片上的数据便可被读出;当系统要求存取某一BLOCK数据时,TRACKINGSERVO之循轨工作暂时停止、FOCUSSERVO必须依然保持锁上状况下,SEEKSERVO开始动作,驱动SLED马达将PICKUP快速移到目标轨道上,重新依序启动TRACKINGSERVO及SPINDLESERVO读写数据,如此之各个伺服系统关系及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2.7各个伺服系统关系及流程

光驱无论何种伺服系统皆有如下图所示之架构,只是不同的系统其受控厂(plant)不同,输出之物理量不同,感应器(sensor)也就不同,再加上每个系统各有设计规格,所以控制器(controller)之结构也将有异,但所用之基本之回授(feedback)控制理论是相同的。

图2.8伺服系统架构

由于本文基因法则运用于QFT控制器设计将运用于光驱之聚焦及循轨伺服系统,因此针对此二系统作详细介绍于下二小节。

2.3聚焦伺服系统(focusservosystem)

2.3.1受控厂(plant)

PICKUPHEAD内之聚焦致动器(focusactuator)大多使用音圈马达(voicecoilmotor)的机构来驱动,其作用力与通过线圈之电流成正比,如下式所示:

(2.2)

为磁路效率;

为磁通密度;

为线圈电流;

为线圈长度。

聚焦致动器模型可表示为下图所示之二阶系统,其运动方程式为:

(2.3)

m为可动部份之等效质量;d为阻尼系数;k为弹性系数。

对上式取拉式转换,并令初值为零,可得转移函数如下:

(2.4)

图2.9聚焦致动器

2.3.2感应器(sensor)

不论CD或DVD光驱聚焦系统在感应器部份,也就是聚焦误差信号检出方式大多使用像散法(astigmatism),当雷射光打在光盘片上产生近焦、聚焦、远焦时,反射回四个感光二极管(photodiodeABCD)之光点将呈现直椭圆、圆形、横椭圆之不同形状,如下图所示,如果令聚焦误差讯号FE(focuserror)为:

FE=(A+C)-(B+D)

当聚焦良好时,光点呈正圆形,四个感光二极管输出量相等,FE=0。

当聚焦近焦时,光点呈直椭圆形,B、D感光二极管输出量较大,FE<0。

当聚焦远焦时,光点呈横椭圆形,A、C感光二极管输出量较大,FE>0。

图2.10像散法之聚焦误差讯号

如果将物镜由远而近,所产生之FE讯号如下图所示,当物镜尚在远处时由于雷射光反射回来的很少,FE讯号是由四个感光二极管输出所组成,FE几乎为0,随着物镜逐渐接近光盘片,开始增强反射光量,FE讯号逐渐加大,在达到聚焦点之前,因焦点太近,FE为负值;当物镜接近聚交点,聚焦良好,FE趋近于零;同理当物镜远离聚交点继续向光盘片靠近,因焦点太远,FE为正值;当物镜过于接近光盘片时,由于没有聚焦功能,雷射光反射回来的很少,FE几乎为0,如此物镜无论由远而近、或由近而远,FE都将产生S-curve信号,而S-curve之零点既是物镜之聚焦点。

图2.11聚焦误差讯号

2.3.3控制器(controller)

光驱大多采用相位领先落后补偿器(leadlagcompensator),以分频段设计方式,低频段以落后补偿器增加伺服系统之强硬性(stiffness),以抑制外来的扰动(disturbance),并决定所需之频宽,减低高频增益以抑制噪声;高频段以领先补偿器增加相位,以增加相位边限(phasemargin),提高系统稳定度。

下图为一光驱聚焦控制器之波得图(bodediagram)。

图2.12光驱控制器波德图

2.3.4系统方块图

综合上面三小节之讨论,可以绘出完整聚焦系统方块图如下:

图2.13聚焦系统方块图

2.3.5设计规格

(a)伺服系统强硬度(stiffness)规格

聚焦伺服系统之目的在抑制外来垂直方向(轴向)之扰动(disturbance),达到容许之偏差量,使雷射光能在光盘片上正确聚焦,PICKUPHEAD读取数据时能得到足够之雷射光反射在感光二极管上,理论上只要控制物镜在前述S-curve之线性范围(如图2.11所示),系统就可以锁上,反之则将发散失锁,但是这对需要得到足够雷射光反射之设计目标而言是不足的,一般容许之偏差量是因PICKUPHEAD而异,记载于PICKUPHEAD规格书,而扰动量是由光盘片及机构造成,最大之扰动量则于CD、DVD规格书上有规范,但应以实际机构及光盘片之面振量作为设计规格,因此一般设计规格的增益量将大于规格书上所订定之增益量。

CD

DVD

Max.vert.wobble

±500μm

±300μm

Maxvert.acceleration

10m/s2

8m/s2

Allowedfocuserror

±1μm

±0.3μm

表2.3聚焦系统设计规格

图2.14聚焦系统设计规格

(2.5)

(2.6)

(b)伺服系统稳定度(stability)规格

为使系统避免振荡、有稳定之响应,增加刮伤(scratch)、污损(defect)光盘片之读取能力,我们也必须制定系统稳定度规格,一般以相位边限(phasemargin)大于35度为基本要求,再考虑系统之不确定性,设计皆在40度以上才安全。

一般情况下相位边限可转变成闭回路转移函数规格,考虑某一单一回授系统,

为开回路转移函数,其闭回路转移函数如下:

(2.7)

令相位边限为PM、

、ωg为增益交越频率。

,令

令闭回路转移函数规格为

,ω=ωg

,ω=ωg

,ω=ωg

,ω=ωg

由相位边限定义知

,ω=ωg

,ω=ωg

,ω=ωg(2.8)

2.4寻轨伺服系统(trackingservosystem)

2.4.1受控厂(plant)

PICKUPHEAD内之循轨致动器(trackingactuator)与聚焦致动器相同使用音圈马达(voicecoilmotor)的机构来驱动,所不同的是:

聚焦致动器其动作方向为上下之轴(axial)向,而循轨致动器其动作方向为水平之径(radial)向,其转移函数与聚焦系统相同,如2.2-2.4式所示。

图2.15聚焦致动器

2.4.2感应器(sensor)

CD或DVD光驱循轨系统在感应器部份,也就是循轨误差信号检出方式各有不同方法,CD大多使用三光束法(3-beammethod),DVD因轨距更小,大多使用相差法(DifferencePhaseDetection)。

(a)三光束法

除了读取数据、聚焦误差检测之主光束外,在增加两光束于主光束之左右两边,如下图所示,因为雷射光E与F打在轨道上与轨道间之反射量不同,正确的轨道上由于有纪录用之坑洞(pit),当盘片旋转时反而反射量较轨道间低,藉由分别反射回感光二极管E与F之雷射光大小,以E、F感光二极管输出之差,作为循轨误差讯号。

TE=E-F

如下图中(a)所示,当雷射光打在轨道偏左边时,由于E光束落在轨道与左邻轨道之间,E反射较强,TE>0。

如下图中(b)所示,当雷射光打在轨道中间时,由于E、F光束相同落在轨道上,E、F反射量相同,TE=0。

如下图中(b)所示,当雷射光打在轨道偏右边时,由于F光束落在轨道与右邻轨道之间,F反射较强,TE<0。

 

图2.16三光束法之循轨误差讯号

下图说明物镜在不同的径向距离所产生之TE讯号,无论在那一轨道附近,皆有一线性区,当物镜在轨道偏左时,TE<0,当物镜在轨道偏右时,TE>0,当物镜在轨道中间时,TE=0,

图2.17循轨误差讯号

(b)相差法

请参阅DVDSpecificationsforRead-OnlyDiscPart1PhysicalSpecification。

2.4.3控制器(controller)

与聚焦系统所使用相位领先落后补偿器(leadlagcompensator)相同。

2.4.4系统方块图

由于光盘片上纪录数据之轨道是以螺旋方式由内而外刻录,因此在循轨系统中除了循轨致动器外,负责长程寻轨(seek)之SLED马达,此时也必须肩负承载PICKUPHEAD循着轨道缓慢向外圈移动之任务,循轨致动器负责径向之外来扰动抑制,让物镜追得上光盘片之扰动,由于循轨致动器之工作范围仅有左右偏摆数百轨,物镜循着轨道往外圈以致循轨致动器无法跟上时,致动器内之弹簧因拉扯及挤压产生一作用力于物镜,循轨误差将产生一直流误差量,以抵消此作用力,利用循轨误差讯号TE,经过低通滤波器LPF,可用来作为SLED系统之误差讯号,用以控制SLED马达驱动PICKUPHEAD循着轨道缓慢向外圈移动。

综合上面三小节之讨论,可以绘出完整循轨系统方块图如下:

图2.20循轨系统方块图

2.4.5设计规格

(a)伺服系统强硬度(stiffness)规格

循轨伺服系统之目的在抑制外来水平径向之扰动(disturbance),达到容许之偏差量,使雷射光能正确打在轨道上,并循着轨道循序读取数据,不因为外来的扰动而失误地跳到邻轨,理论上只要控制物镜在前述S-curve之线性范围(如图2.17所示),系统就可以锁上,反之则将发散失锁,但是对读取数据而言,需要有良好地循轨质量,一般容许之偏差量是因PICKUPHEAD而异,记载于PICKUPHEAD规格书,而扰动量是由光盘片及机构造成,最大之扰动量则于CD、DVD规格书上有规范,但应以实际机构及光盘片之偏心量作为设计规格,因此一般设计规格的增益量将大于规格书上所订定之增益量。

CD

DVD

Max.eccentricity

±70μm

±50μm

Maxradialacceleration

0.4m/s2

1.1m/s2

Allowedtrackingerror

±0.1μm

±0.022μm

表2.4循轨系统设计规格

(2.10)

(2.11)

(b)伺服系统稳定度(stability)规格

循轨系统稳定度与聚焦系稳定度分析相同,但如同系统强硬度性能,循轨系统规格比聚焦系统规格要严格,除了允许的误差要小外,另有轨距很小的限制,使线性区之范围也较小,如果循轨超过线性区则有发散至邻轨之失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