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2668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福州市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质检语文试卷

(满分:

150分完卷时间:

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2)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3)低眉信手续续弹,。

(白居易《琵琶行》)

(4)盈虚者如彼,。

(苏轼《赤壁赋》)

(5),丰年留客足鸡豚。

(陆游《游山西村》)

(6)元嘉草草,。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15分)

留从效泉州永春人。

幼孤,事母兄以孝悌闻。

颇知书,好兵法。

唐末,王审知①据有福建之地,子延钧,后唐长兴中(僣)称帝,国号闽,都福州,为其下所杀,立审知次子延羲。

延政,延羲弟,为建州节度使,自延羲立,不服,数举兵相攻。

晋天福末,部将朱文进杀延羲,据其自立,署其党黄绍颇为泉州刺史。

时从效为泉州散指挥使,与其裨校王忠顺、董思安及所亲苏光诲相与图议。

从效(倡)言:

"吾等皆受王氏恩遇,今王氏子孙未复位而不思报,而交臂事贼,可谓忠义乎?

闻建州士卒谋尽力击福州以复王氏,苟一旦功先成,王氏复位,我辈何面见之邪?

"于是忠顺、思安置酒从效家,募敢死士,得陈洪进等五十二人,夜持白梃逾城而入,擒绍颇斩之。

从效持州印诣延政从子继勋第,请主军府,从效等三人自署平贼统军使。

继勋令送绍颇首于建州,奉延政为主。

文进率众攻泉州,从效率部设伏,灭文进军,得福州。

延政称闽帝,复国号闽,都要建州。

  李璟②遣将攻建州,延政遂送款于江南。

继勋亦以泉州降。

璟将但克汀、建而归。

李璟即建泉州为清源军,授从效节度、泉漳等州观察使。

璟累授从效同平章事兼侍中、中书令,封鄂国公、晋江王。

  从效出自寒微,知人疾苦,在郡专以勤俭养民为务,常衣布素,置公服于中门之侧,出则衣之。

每言我素贫贱,不可忘本。

泉州狭窄,教民间开通衢、构云屋。

民甚爱之,部内安治。

王氏有二女嫁为郡人妻,从效奉之甚谨,资给丰厚。

每岁取进士、明经,谓之"秋堂"。

  周世宗③征淮南,李璟以兵十万保紫金山。

从效累表于璟,言其顿兵劳师,形势非便。

既而果败,江北之地尽入于周。

从效为保境安民,遣衙将蔡仲赟等为商人,以帛书表置革带中,自鄂路送款内附④,又遣别驾黄禹锡间道奉表,以獬豸通犀带、龙脑香数十斤为贡。

世宗锡诏书嘉纳之。

从效又乞置邸京师,世宗以其素附江南,虑其非便,不许。

  宋初,从效遂上表称藩,贡奉不绝。

太祖⑤特命使厚赐以抚之,使未至,从效疽发背卒,年五十七。

(选自《八闽通志》《宋史·漳泉留氏》有删改)

【注】①王审知:

五代时期闽国创建者。

②李璟:

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第二位皇帝。

③周世宗:

五代时期后周皇帝④内附:

表示归附诚意。

⑤太祖: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夜持白梃逾城而入逾:

越过

B.从效持州印诣延政从子继勋第诣:

C.璟将但克汀、建而归克:

克制

D.民甚爱之,部内安治治:

太平

3.下列全都表现从效对王氏忠心耿耿的一组是(3分)

①今王氏子孙未复位而不思报,而交臂事贼,可谓忠义乎

②从效持州印诣延政从子继勋第,请主军府  

③继勋令送绍颇首于建州,奉延政为主

④文进率众攻泉州,从效率部设伏,灭文进军

⑤王氏有二女嫁为郡人妻,从效奉之甚谨,资给丰厚

⑥从效累表于璟,言其顿兵劳师,形势非便

  A.①②③B.①②⑤C.②③④D.③⑤⑥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审知的两个儿子继位后相继被部下所杀。

留从效等帮助王审知的另一个儿子王延政复位建州,称闽帝。

后延政率部投降了李璟,留从效为李璟重用。

B.留从效出身寒微,能体察百姓疾苦,深受百姓爱戴。

为官泉州时,他教百姓拓宽道路,兴建高楼。

他还重视教育,每年秋天都举行考试选拔人才。

C.李璟被打败后,留从效派人向周世宗表示归附的诚意,献上珍贵的贡品,还请求在京师修建官邸。

周世宗因其一向依附南唐,最终虽然接受归附但不接受他在京师修建官邸的请求。

D.留从效向宋上表自称藩属国,并进贡了大量财物。

宋太祖派使者送厚赏安抚他,但使者到后,留从效就久就去世了。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于是忠顺、思安置酒从效家,募敢死士。

(3分)

(2)从效累表于璟,言其顿兵劳师,形势非便。

(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宿府①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②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③。

【注】①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十年,避乱成都,在严武幕府中任职时写下的。

②伶俜(pīng):

流离失所。

③用《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意,喻自己之入严府,任参谋一职,只是为了一家生活,勉强求得暂时的安居。

(1)一二两联是如何来写清秋之景的,试从表达技巧的角度作简要分析。

(3分)

(2)结合三四两联,简要分析作者为何发出“中天月色好谁看”的慨叹。

(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赤壁之战前,黄盖和周瑜巧设苦肉计。

黄盖倚老卖老,假装不愿投降而顶撞周瑜,周瑜大怒是,将黄盖打得皮开肉绽,就此骗过曹操。

(《三国演义》)

B、因为父亲早逝,觉新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虽然他深爱梅表妹,可因他祖父想抱重孙,家人就用拈阄儿的办法为他选定了李家的姑娘瑞珏。

(《家》)

C、吴荪甫认为,范博文只会卖弄口舌耍小聪明逗女人开心,他吩咐林佩瑶不要让林佩珊和范博文交往。

因为吴荪甫的不赞成,林佩珊并不接受范博文的爱意。

(《子夜》)

D、涅赫柳多夫决定跟随玛丝洛娃去西伯利亚后,回家将土地贱价租给农民,并进一步把农民交纳的资金当作公益金或税款供给农民自己使用。

(《复活》)

E、葛朗台本是一个箍桶匠,他挖掘的第一桶金,是把父亲给他的400路易贿赂标卖监督官,花极少的钱买下了当地最好的葡萄园、一座修道院和几块分租田。

(《欧也妮·葛朗台》)

8、简答题。

(选做一题)(5分)

(1)阅读下面的《巴黎圣母院》选段,回答问题。

突然间,她看见弗比斯头顶上方伸出了另一个脑袋,一张发青的痉挛的脸孔和一副恶魔般的眼光,在那张脸孔旁边有一只手,举着一把尖刀。

“她”是谁,看见的人又是谁?

此后发生了什么事?

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我今天求姐姐进去和我一样同居住处,同分同例,同侍公婆,同谏丈夫。

喜则同喜,悲则同悲;情似姐妹,和比骨肉。

”(第六十八回)

这段话是对谁说的?

她们“同居住处”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6分)

南宫括问于孔子曰:

“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夫子不答。

南宫适出,子曰:

“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论语·宪问》)

孟子曰: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诗云:

‘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此之谓也。

”(《孟子·公孙丑上》)

(1)请概括出两个选段观点的共同之处。

(2分)

(2)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的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请简述。

(4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强壮科普让双翼齐飞

周一平

科学家不到位导致科普成为无源之水。

曾经多次主持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李大光认为,我国科普事业的最大问题是科学家没有调动起来,科普活动中科研人员参与程度太低。

而在发达国家,科学共同体早已成为科学家与公众沟通的桥梁,科学家与大众媒体的默契合作,更是造就了诸如阿西莫夫、卡尔·萨根等众多科普明星。

反观我国,科学共同体只是专注于科研,科学家与大众媒体的信任度远未建立。

一位热心参与科普工作的院士曾经感慨,科技工作者自认为搞科研是唯一天职,打心底关注科普工作的研究人员简直是凤毛麟角。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师昌绪也表示无奈,“现在对科研人员的评价是看学术成果,而科普并不在评价体系之中。

”不愿拿搞科研的钱来做“出力不讨好的科普”,这是科技工作者的普遍心态。

科普理念落后导致公众缺乏支持热情。

长期以来,我们的科普工作基本是将科学知识“推”向公众,有专家形容是“你不知道、我来告诉你”的居高临下姿态。

这种传统的科普方式在教育水平落后、信息不公开、公民意识尚未形成的年代尚具有意义,但在一切都已发生改变的今天,传统的科普方式或许隐含着一种不平等的思想。

这种强制灌输式的、忽略公众认知心理和意识的理念,亟须改变。

在西方,科普工作经过“大众科学”、“科学传播”,发展到今天“公众理解科学”,名称演化的背后是科普理念的转变,公众逐渐从科学之外融入到科学之中、领会科学方法,最终形成独立思考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转变科普理念,在与公众进行充分互动交流的前提下,将“推知识”转为“拉兴趣”,是我国科普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选自2018年4月1日《中国青年报》)

10、下列对“科学家不到位导致科普成为无源之水”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科研人员参与科普活动程度太低,科学家没有调动起来是最大问题。

B、科学共同体只是专注于科研,科学家与大众媒体的信任度远未建立。

C、科普理念落后,传统的科普方式忽略公众认知心理和意识的理念。

D、科技工作者自认为搞科研是唯一天职,关注科普工作的人只是凤毛麟角。

11、结合文本,说说应该如何改变我国当前落后的科普现状。

(3分)

12、结合文本,概述“将‘推知识’转为‘拉兴趣’,是我国科普工作者努力的方向”的理由。

(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坐大巴

范子平

娘家舅舅摔伤了,金爱听说了,恨不得一下子跑过去看望。

舅家在赵村,和娘家李村相邻,金爱就想坐大巴过去。

  金爱老公叫郭为民,是这个县级市的“老一”。

金爱想用车不用给老公说,一个电话打过去,机关事务局保证会以最快速度开过来。

但金爱一是平民意识强,从心底里不爱搞特殊化;二是逆反心理强,用小车越方便越想坐大巴新鲜一下。

另外这次坐大巴还有政治意义呢。

这几天上级正在考察班子,要推荐一位德才兼备的副厅级领导。

金爱想,关键时刻,没准儿自己坐大巴走亲戚,会成为老公廉政建设的又一个闪光点,为他的副厅级增加票数呢!

为了躲避干扰,趁早饭时街上人少,金爱拎了礼品就走,万幸没碰见熟人。

她步行到一个站点,等了一辆大巴上去。

车上就有迟迟疑疑的目光扫过她的脸,金爱回看觉得其中一个面熟,就主动打招呼。

一搭话才知是小学时的同班同学,几十年没见面了,这个小菊四十好几了还得来城里打工,人呀真是没法说。

  坐大巴其实挺方便,赵村村口下车,拐两个弯儿就是舅舅家。

但刚拐过村口,就见一辆摩托车呜呜叫着迎面过来,金爱认得正是表弟老胖。

她打招呼说,老胖,你爸腿伤好些没?

老胖一听喊才转过头,好像大吃一惊的样子说,我姐夫……?

金爱嗔道,光记得你姐夫,我不是来看你爸么。

老胖就拐过车头,把金爱的东西放车上,推着往家里送。

路上碰到辆捷达车迎面过来,到他们跟前刹住车,一张年轻的脸从车窗口伸出来道,老胖,来贵客了?

老胖闷着头说,我表姐来了。

对方立即现出吃惊模样:

郭书记家你表姐?

咋来的呀?

老胖低头走路。

金爱不无骄傲地说,坐大巴来的呗!

到家门口,老胖把东西拎屋里,说姐你跟老爸说话,我跟别人约好得走。

金爱赶忙过去问舅舅的伤势,谁知道舅舅也是先问她咋来的。

金爱不由得叹气道,管我咋来干啥!

你的腿受伤才是大事。

谁知舅舅就有些急,反驳说我这条老腿算啥?

就是折断也不会要老命,你坐啥车来才真是要紧,你坐辆好车来一趟,乡里村里头头至少一年都不敢低看咱家!

你也坐大巴来,不是跟咱乡下人趟齐了?

  谁知事情远比舅舅说得要严重——两天后推荐副厅级老公差了几十票!

以至于落到“老二”后边去了,以前从没出过这种情况呀。

老公暗让亲信了解。

了解来了解去,问题竟然出在金爱身上!

原来有些人见堂堂“第一夫人”坐大巴走亲戚,就想当然认为“老一”出事了,反正这年头出事的“老一”也不少,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竟然闹得满城风雨,这次投票就直接受到了影响。

从来对夫人说话和风细雨的老公终于发了脾气:

你做事怎么这么欠考虑,一点政治也不懂!

你看你带来多大的危害!

  后悔莫及的金爱满腹委屈:

我本想……谁知……好,从今再不坐大巴!

(选自2018年1月1日《平原晚报》)

1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与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5分)

A、金爱想坐大巴新鲜一下,考虑到老公的因素,为了躲避干扰,故乘人少时走。

这样写为文末出现意外结局埋下了伏笔。

B、舅舅关心金爱坐啥车来,是希望乡亲们知道自己有个有权有势的亲戚。

从一个侧面表现了社会上某些人炫耀权势的错误观念。

C、金爱堂堂“第一夫人”坐大巴走亲戚,遭遇了人们异样的眼光,是因为人们的思想境界低,不能理解她的平民意识。

D、主人公金爱坐大巴是有她的政治考虑的,最终却被斥为“一点政治也不懂”。

这里两个“政治”的含义是相同的,只是认识不同罢了。

E、小说写了金爱“坐大巴”去探望舅舅的普通事情,折射了社会百态,从而揭示了廉政建设工作的艰巨性,发人深省。

14、本文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请结合文本,列举两个特点并举例说明。

(4分)

15、结合文本,说说文中主人公金爱坐大巴的遭遇带给你的深刻思考。

(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蔡尚思的师道

朱健国

  若选当今中国古书的博学之人,首推何人?

有人说唯“北钱南蔡”而已。

“北钱”即北京之钱钟书先生,“南蔡”便是上海的蔡尚思先生。

蔡尚思先生能有如此博古,除了他有百岁之寿福,一个重要奥妙就是他有独特的求师之道。

  1905年11月10日子夜,蔡尚思生于福建泉州德化县浔中乡诗敦村一个农家。

因为父亲曾为私塾教师,蔡尚思七岁便开始读五经,尔后上县立小学、上县立中学、上省立十二中学。

在省立十二中,其时校长名郑翘松,是个前清举人,又是一个藏书家。

他热情慷慨地指点蔡尚思,要想文章好,天天读韩文——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之文。

蔡尚思在校长家里果然读得韩文上瘾,不仅滚瓜烂熟,且自读自批注。

不过,读韩文最大的收获,是蔡尚思突然明白了:

小水出小鱼,大水出大鱼。

要求大学问,成大学者,必须到大学者云集的北京去!

1925年,蔡尚思只身到北京求学了!

只因路途遇匪仗,耽误了考期,只好一面去北大自由听课,一面考入孔教大学研究科。

最后再考入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哲学组。

在北京三年,蔡尚思的主要功夫用在向校外的王国维、梁启超等大师拜师求教。

拜了王、梁为师后,蔡尚思进入了“拜师热”,又拜北师大名学者陈垣为师,又到天津拜梅光羲为师,又拜蔡元培、柳诒征为师……他在《蔡尚思自传》总结道:

“王国维教我治经学与勉励我不自馁、自限;梁启超鼓励我成一家之言研究思想史,陈垣教我言必有据,戒用浮词;梅光羲最鼓励我治佛学;蔡元培在教育行政上做出最好榜样与常介绍我教大学;柳诒征给我多读书多搜集资料的机会与经常为我讲近代掌故,这个长辈给我的教益,超过了我的所有老师,是我学术上的最大恩人。

学问从老师中来,而思想则要从非老师来。

  哪些人是他的非老师呢?

第一个是他的母亲郭有。

“母亲郭有就教导我,千言万语都没有‘为老百姓而读书’,‘为老百姓打不平而读书’这两句话重要,只要不曾忘记这两句话,就算得一个不忘本的好人了。

其重要性远远超过了许多儒家经书。

  第二个非老师可以算是墨子。

蔡尚思认为,墨家敢于为百姓鸣不平,反对宗法,反对宿命,反对述而不作,反对知而不行,优点最多。

  第三个非老师要算是“唯物论”。

1931年至1934年,蔡尚思在武昌华中大学教书期间,通读了马克思及恩格斯的许多著作。

在当时的时代潮流下,这一读就读到了思想方法,从此蔡尚思的一切著作,其方法只有一个,皆是“唯物辩证法”。

第四个非老师当是图书馆。

蔡尚思认为死老师(图书)胜过活老师,每到一地,必以泡图书馆为乐。

1925年到北京,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图书馆是其整天常待之地。

1931年到武汉,又以湖北省立图书馆和汉口藏书家徐恕家为业余读书处。

1934年9月至1935年9月,更是入住南京龙蟠里国学图书馆住读了整整一年,白天在书库读书,晚上向柳诒征馆长请益,遍读中国古代集部史书,从此奠定了治中国思想史、哲学史、文化史、历史的深厚基础。

1935年9月至1941年到沪上后,又在顾廷龙主持的沪江大学图书馆、合众图书馆常年借读,从此年年不离图书馆,以图书馆为“太上研究院”,为终生最高学府。

1990年,为了编著《周易思想要论》,蔡尚思仍以85岁高龄每天挤公共汽车去上海图书馆,早出晚归,坚持数月。

在中国,这样勤于请图书馆当老师者,恐怕也是无人出其右了。

(选自2004年5月2日《中华读书报》,有删改)

1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与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5分)

A、蔡尚思先生年少就熟读韩愈之文。

读韩文的最大收获,就是开阔了他的眼界,为求大发展,他入京求学。

B、蔡尚思先生能成为中国古书的博学之人,完全得益于他的求师之道,没有人比他更勤奋拜师和泡图书馆。

C、蔡尚思拜众多学者为师,每有所学,均有收获。

但他最崇拜的是柳诒征老师,因为其给自己的教益最多。

D、蔡尚思的母亲并不是他的老师,但是教给他“为百姓而读书”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许多儒家经书。

E、文章从做学问和树信心两方面逐一介绍了蔡尚思的求师之道,给人思考和启发。

14、请概括说明蔡尚思从非老师那里学到了哪些思想。

(4分)

15、结合文本,说说一代大师蔡尚思的求师之道对我们有什么重要启迪。

(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2分)

请你把文章的观点写明白点,是赞成还是反对,要一目了然。

不要故弄(xuán)虚,让人废解。

(1)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

(1分)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1分)

17、请以下列词语中的任意一个为话题写一句20字以内的话(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表达一定的哲理。

(2分)

供选词语:

黑板/钉子

对专家给那些未被收录的新词所做的解释,你有什么看法?

请简要阐述。

(要求:

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18、下面两段文字均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2分)

①从以上的事实中,告诉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要刻苦努力才能过关。

②他让出的房,解决了两户住房困难的居民。

19、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7分)

杭州某校高二的一堂选修课上,老师与学生打开微信,上课时师生刷微信进行讨论交流。

把微信带进课堂,家长们又是怎么看的?

记者做了一个小调查,意外发现,不少家长觉得是件好事。

有的家长说,网络容易让人放松;有的父母就利用家校微信群,来和老师,甚至自己的孩子沟通。

也有家长质疑: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更多地与人直接交往和沟通,现在学生在家的大部分时间已经花在电脑、手机上了。

如果课堂上老师还以这些信息化手段为主,会不会让孩子变得只会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交流?

你对微信带进课堂有何看法?

请简要阐述。

(要求:

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五、写作(7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草原上有对狮子母子。

小狮子问母狮子:

“妈,幸福在哪里?

母狮子说:

“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

于是小狮子不断追着尾巴跑,但始终咬不到。

母狮子笑道:

“傻瓜!

幸福不是这样得到的!

只要你昂首向前走,幸福就会一直跟随着你!

要求:

(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

(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标题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福州市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质量检查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1.

(1)锲而不舍

(2)声断衡阳之浦(3)说尽心中无限事(4)而卒莫消长也(5)莫笑农家腊酒浑(6)封狼居胥(每处1分,凡错、漏、添字,该处不得分)

2.C(攻下)(3分)

3.B(③写的是王继勋所为。

⑥体现留从效对形势的正确判断能力及军事才能。

)(3分)

4.D(留从效在使者到前就去世了。

)(3分)

5.

(1)于是忠顺、思安等人在从效家陈设酒宴,招募敢死的义士。

(补出“置酒”字后面省略的“于”字1分、“募”1分,句意通顺1分)

(2)从效多次上表给李璟,说此战使士兵疲惫,形势不利。

(“累”、“顿卒劳师”1分,句意通顺1分)

【参考译文】留从效是泉州永春人。

幼年丧父,以孝顺母亲、尊敬兄长名闻乡里。

很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读兵书。

唐末年,王审知占据福建之地,他的儿子王延钧,后唐长兴年间在福州称帝,国号闽,定都福州,后来被他的部下所杀。

王审知的次子王延羲即位。

王延政,是延羲的弟弟,是建州节度使,从延羲继位开始就不服气,屡次发兵攻打延羲。

晋天福末年,延羲部将朱文进杀延羲篡位自立为王,安排党羽黄绍颇为泉州刺史。

当时留从效担任泉州散指挥使,与他的裨校王忠顺、董思安和关系亲近的苏光诲等人一起谋议,从效说:

“我们都受到王氏的恩遇,现在王氏的子孙还未复位却不想报答,竟然去侍奉贼寇,可以称得上忠义吗?

听说建州士卒谋划尽力攻打福州来复王氏的地位,一旦他们功成,王氏复位,我们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呢?

”于是忠顺、思安等人在从效家陈设酒宴,招募敢死的义士,召集了陈洪进等五十二人,在夜里持大木棍越墙而入,捉住黄绍颇杀了他。

留从效拿着州官的官印到王延政侄子王继勋的府邸,请他主持军务,从效等三人自称平贼统军使。

王继勋命令送黄绍颇的首级到建州,尊奉王延政为闽主。

朱文进带领部下攻打泉州,从效率领部下设埋伏,歼灭了文进的军队,占领了福州。

王延政称闽帝,恢复国号闽,定都建州。

李璟派遣将领攻打建州,王延政于是送钱财李璟(表示投降),继勋领着泉州人马也投降了。

李璟派遣将领讨伐叛乱,只攻克了汀、建两州而回。

李璟就在泉州建清源军,任命从效为节度、泉漳等州观察使。

李璟多次提拔从效,任命他为同平章事兼侍中、中书令,到后来封从效为鄂国公、晋江王。

留从效出身寒微,了解百姓疾苦。

留从效在泉州一心把勤俭养育百姓作为该做的事情,平时穿一身布衣,将公服放在衙门的中门旁边,外出和处理公务时才穿上。

经常说我向来贫贱,不可忘本。

泉州城市狭窄,教百姓拓宽街道,兴建高楼。

辖区内很平安,百姓很爱戴他。

王氏家族中有两个女儿嫁给郡县里的人为妻,从效对待她们十分恭谨,资助她们的财物很丰厚。

每年秋天都举行考试取明经、进士,称之为“秋堂”。

周世宗征讨淮南,李璟领兵十万保卫紫金山。

从效多次上表给李璟,说此战使士兵疲惫,形势不利,不久果然被打败。

江北之地尽归后周所有。

留从效为保境安民,派衙将蔡仲赟等扮作商人,把帛书表放在革带里,从湖北取道向周世宗表示归附诚意。

又派别驾黄禹锡从偏僻的小路送上表章,用獬豸通犀带、龙脑香数十斤做贡品,周世宗赐诏书赞许并收下了。

留从效还要求在京师建置官邸,周世宗因其一向依附南唐,有所顾虑而未允。

  宋初,从效就上表自称藩属国,贡奉不绝。

太祖特意派使臣用厚赏来安抚他,使臣还没到,从效背上的毒疮发作去世,享年五十七。

6.

(1)①视听结合,选取视觉形象寒桐、残烛、月色与听觉形象角声,组成一幅“清秋图”。

(从远近结合的角度分析亦可)②以动衬静,以彻夜回荡的角声来反衬四周的清寂。

③拟人,将吹角当人写,角声在悲切地自言自语。

(答对一点给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