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调节策略与人际关系困扰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解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3009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8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绪调节策略与人际关系困扰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情绪调节策略与人际关系困扰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情绪调节策略与人际关系困扰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情绪调节策略与人际关系困扰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情绪调节策略与人际关系困扰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情绪调节策略与人际关系困扰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解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情绪调节策略与人际关系困扰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解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情绪调节策略与人际关系困扰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解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情绪调节策略与人际关系困扰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解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情绪调节策略与人际关系困扰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解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情绪调节策略与人际关系困扰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解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情绪调节策略与人际关系困扰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解读.docx

《情绪调节策略与人际关系困扰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绪调节策略与人际关系困扰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解读.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情绪调节策略与人际关系困扰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解读.docx

情绪调节策略与人际关系困扰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解读

120石家庄学院学报20lO年11月感分享、自我激励、表露和升华策略.理工科学生更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文科生使用更多的情绪分享和发泄策略.大学生正性情绪的情感分享、维持和负性情绪的转移、放松与人际关系困扰有着负相关关系,正性情绪的克制和负性情绪的发泄、压抑、体验与人际关系困扰有正相关关系.大学生正性情绪的情感分享、自我激励、维持、表露和负性情绪的重评、转移、放松与生活满意度有正相关关系,负性情绪的发泄、体验、压抑与生活满意度有负相关关系.负性情绪的压抑、体验和发泄对人际关系困扰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负性情绪的体验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负性预测作用,正性情绪的情感分享和重评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参考文献:

【11程利,袁加锦,何嫒媛,等.情绪调节策略:

认知重评优于表达抑制叨.心理科学进展,2009,17(4):

730-735.【2】MastersJC.StrategiesandMechanismsforthePersonalandSocialControlofEmotion[M].TheDevelopmentofEmotionRegulationandDysregulation.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1,182—207.【3】陈风梅.大学生生活事件、归因方式、情绪调节方式与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关系研究fD】.福州:

福建师范大学,2006.【4】王春花.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9,24(103):

102—105.【51XIS丽芳,郑日昌.大学生的情绪向性、表达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9(2):

69—73.【6】李建明,李凌,檀立,等.284名护士生活满意度调查研究叨.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8(1):

83—84.[7】GROSSJJ.Emotionregulation:

Past,Present,Future[J].Cognition&Emotion,1999,(13):

551-573.【8】SPINRADTL,EISENBERGNandHARRISE,etal.TheRelationofChildren’sEverydayNonsocialPeerPlayBehaviortoTheirEmo-tionality,Regulation,andSocialFunctioning[J].DevelopmentalPsychology,2004,40(1):

67-80.【9】9王春花.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研究【D].广州:

华南师范大学,2007.【10】郑日昌.大学生心理诊断[MI.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1l】王宇中,时松和.“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CSLSS)”的编制叨.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2):

199—201.【12】黄敏儿,郭德俊.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与抑郁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6):

438-411.【13】郭小艳,王振宏.积极情绪的概念、功能与意义叨.心理科学进展,2007,15(5):

810-815.(责任编辑钮效鸱)TheRelationshipbetweenCollegeStudents’EmotionRegulationStrategies,Hindranceof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andLifeSatisfactionZHANNing—-ning(SchoolofEducation,Hunan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Xiangtan,Hunan411201,China)Abstract:

Asurveyisconductedamong320collegestudentstocollectinformationabouttherelationshipbetweenemotionregulationstrategies,hindranceof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andlifesatisfaction.Theresultsshowthatthereisaremarkablenegativerelationbetweenhindranceof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andemotionshare,emotionmaintenance,attentionshifts,relaxingemotion.Hindranceof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ispositivelyrelativetoemotionrestrain,givingventtoemotion,constraint,experienceofpain,thatcollegestudents’lifesatisfactionisemotionexpression,encouragement,emotionmaintenance,cognitiverevaluation,positivelyrelativetoshareandattentionshiftsandrelaxingemotion,butnegativelyrelativetopain,andthatcollegestudents’emotiongivingventtoemotion,constraintandexperienceofregulationstrategiespredicthindranceof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andlifesatisfaction.Itisconcludedthatpositiveemotionshare,maintenanceandnegativeemotionrelaxing,attentionshiftsCanpromote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andlifesatisfaction.Keysatisfactinnwords:

collegestudents;emotionregulationstrategies;hindranceof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life万方数据

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与人际关系困扰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展宁宁,ZHANNing-ning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湖南,湘潭,411201石家庄学院学报JOURNALOFSHIJIAZHUANGUNIVERSITY2010,12(60次参考文献(13条1.程利,袁加锦,何媛媛,等.情绪调节策略:

认知重评优于表达抑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9,17(4:

730-735.2.MastersJC.StrategiesandMechanismsforthePersonalandSocialControlofEmotion[M].TheDevelopmentofEmotionRegulationandDysregulation.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1,182-207.3.陈风梅.大学生生活事件、归因方式、情绪调节方式与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关系研究[D].福州:

福建师范大学,2006.4.王春花.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9,24(103:

102-105.5.邓丽芳,郑日昌.大学生的情绪向性、表达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9(2:

69-73.6.李建明,李凌,檀立,等.284名护士生活满意度调查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8(1:

83-84.7.GROSSJJ.Emotionregulation:

Past,Present,Future[J].Cognition&Emotion,1999,(13:

551-573.8.SPINRADTL,EISENBERGNandHARRISE,etal.TheRelationofChildren'sEverydayNonsocialPeerPlayBehaviortoTheirEmotionality,Regulation,andSocialFunctionin[J].DevelopmentalPsychology,2004,40(1:

67-80.9.王春花.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研究[D].广州:

华南师范大学,2007.10.郑日昌.大学生心理诊断[M].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11.王宇中,时松和."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CSLSS"的编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2:

199-201.12.黄敏儿,郭德俊.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与抑郁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6:

438-411.13.郭小艳,王振宏.积极情绪的概念、功能与意义[J].心理科学进展,2007,15(5:

810-815.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魏义梅.付桂芳.WEIYi-mei.FUGui-fang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与抑郁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1目的:

研究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与抑郁的关系.方法:

选用自评抑郁量表(SDS和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ognitiveEmotionRegulationQuestionnaire,CERQ,对吉林省4所高校812名在校本科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大学生在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自责(F(3.808=4.686,P=0.003、忍受(F(3.808=4.873,P=0.002、沉思默想(F(3.808=3.013,P=0.029这3个维度上都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抑郁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各维度(除自我安慰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相关(P<0.00.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灾难化、积极设想、沉思默想、忍受、积极调整和责备他人这6种策略能够预测大学生抑郁35.0%的变异量,其中,灾难化、积极设想与沉思默想策略的预测力较强.结论:

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与抑郁有密切联系,认知情绪调节中的灾难化、积极设想与沉思默想策略是抑郁的较好预测指标.2.学位论文朱艳新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2009情绪调节策略是个体为了达到情绪调节的目的而有意图、有计划的努力和做法。

本研究在综述以往情绪调节及情绪调节策略理论和实证研究基础上,对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进行了探讨。

  研究一,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

采用深度访谈法和问卷法,自编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问卷,考察大学生的情绪调节策略,以探讨大学生对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常见的三种情绪(悲伤、愤怒、快乐调节策略的结构。

  研究二,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特点。

采用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问卷考察大学生的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次序差异和性别差异。

  研究三,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有效性研究。

采用实验室实验法考察愤怒、悲伤和快乐情绪调节策略中的共同策略--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策略的有效性,通过其生理指标及主观体验探讨两种策略在三种情绪下的差异。

  在对上述三个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的基础上,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本研究编制的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测评大学生愤怒、悲伤和快乐情绪调节策略的工具。

  2.大学生消极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具有一致性。

其中愤怒和悲伤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都包括情境选择、情境修正、注意转移、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和人际支持六个维度。

大学生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不一致。

快乐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包括快乐寻求、支持分享、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四个维度。

  3.大学生愤怒情绪调节策略使用从高到低依次是情境选择、注意转移、认知重评、表达抑制、情境修正、人际支持。

大学生悲伤情绪调节策略使用从高到低依次是注意转移、情境选择、认知重评、表达抑制、人际支持、情境修正。

大学生快乐情绪调节策略使用从高到低依次是快乐寻求、支持分享、表

达抑制、认知重评。

  4.大学生愤怒、悲伤和快乐情绪调节策略存在性别差异。

大学生在进行愤怒和悲伤情绪调节时,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使用人际支持和情境选择策略;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使用表达抑制策略。

大学生在进行快乐情绪调节时,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使用快乐寻求和支持分享策略。

  5.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策略在愤怒、悲伤和快乐情绪诱发下的主观体验和生理反应存在差异。

认知重评策略能有效减弱愤怒、悲伤和快乐情绪的主观体验。

表达抑制策略不能有效的减弱愤怒和悲伤情绪的主观体验,可以减弱快乐情绪的主观体验。

表达抑制引起了愤怒、悲伤和快乐情绪更大的交感神经唤醒(手指血容振幅显著降低。

3.期刊论文吕薇.王振宏.付成荣.LVWei.WANGZhen-hong.FUCheng-rong不同民族大学生情绪表达、情绪调节与心境特点的调查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2运用情绪表达量表、情绪调节问卷、心境量表,以370名大学生为被试,对比研究了不同民族大学生在情绪表达、情绪调节、心境三方面的特征.结果表明,男生比女生有更高的积极心境,汉族大学生比少数民族大学生使用了更多的情绪调节策略,少数民族大学生比汉族大学生有更高的消极心境,藏族大学生与其他各民族大学生相比有更高的消极情绪表达,更高的消极心境.4.期刊论文王春花大学生情绪调节与情绪归因相关研究-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5目的:

研究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与情绪归因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考查了404名大学生的情绪归因和情绪调节方式的情况;研究结果:

(1情绪调节方式与情绪归因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2情绪归因对情绪调节方式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

大学生对情绪的归因不同,所采用的调节方式也不同.5.学位论文伍霞福州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与策略的特点及相关研究2006本文通过对情绪调节的涵义、类型、影响因素及与心理健康关系等方面有关研究的介绍,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问卷》与《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问卷》,节选《艾森克人格问卷的简式量表中国版》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的相关部分,对福州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与策略的特点及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

主要研究的是情绪调节能力与策略的人口学(包括学校、性别、年级、家庭(包括单亲家庭、独生子女、生源地及教育(包括学科与专业特点,情绪调节的能力与策略之间的关系,人格因素对情绪调节能力、策略的影响,及情绪调节能力、策略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通过问卷调查法,结合SPSS统计软件中的描述性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等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发现:

   1、在情绪调节能力上,城镇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显著低于农村学生,理工类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显著高于文史类与艺术类学生;   2、在积极情绪调节策略上,非独生子女使用的积极情绪调节策略显著多于独生子女,艺术类学生使用的积极情绪调节策略显著少于文史类与理工类学生;   3、在消极情绪调节策略上,四年级学生使用的消极情绪调节策略显著多于一、二年级学生,城镇学生使用的消极情绪调节策略显著多于城市学生,不同专业学生使用的消极情绪调节策略有着显著差异;   4、情绪调节能力和积极与消极情绪调节策略有着显著相关,积极与消极情绪调节策略对情绪调节能力有着显著预测作用;   5、神经质、内外倾人格特质对情绪调节能力、积极与消极情绪调节策略有着显著预测作用,不同气质类型的个体在情绪调节能力和积极与消极情绪调节策略上存在极端显著的差异;   6、情绪调节能力、积极与消极情绪调节策略与心理健康之间有着显著相关,‘情绪调节能力与消极情绪调节策略对心理健康有着显著预测作用。

6.期刊论文魏义梅.付桂芳.WeiYimei.FuGuifang大学生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2目的研究大学生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选用一般健康问卷和情绪调节问卷,对39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差异检验表明,在情绪调节策略上,存在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更倾向于使用表达抑制策略(t=3.135,P<0.01;在认知重评策略上无显著性别差异(t=1.259,P>0.05.相关分析表明:

认知重评策略水平越高,自我肯定性越强,负性情感(忧郁、焦虑越少,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结论情绪调节中的认知重评策略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密切联系.7.学位论文尹志新团体辅导对大学生情绪调节的影响及疗效因子研究2009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设计并实施一套情绪调节的团体辅导方案,来探讨团体辅导对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和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并通过对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和策略的改善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最后,通过团体疗效因子的研究来探讨情绪调节团体辅导的作用机制。

  本研究主要包括两个研究:

研究一主要是采用等组前后测及追踪测量的实验设计,以北京某高校的58名大学生为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小组。

对实验组的29名学生实施为期八次的情绪调节团体辅导方案,对照组则不做任何处理。

之后对他们的前测、后测以及团体辅导结束后3个月的测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来探讨团体辅导对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和策略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的即时辅导效果和延迟效果;研究二主要是通过团体活动中期和团体活动结束时对团体疗效因子的测量结果和一些质性分析材料来探讨情绪调节团体辅导的作用机制。

  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

  

(1)情绪调节团体辅导可以显著改善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和情绪调节策略,并能显著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其中,团体辅导对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和积极情绪调节策略的改善存在显著即时辅导效果,但在3个月后的延迟效果不显著;团体辅导对大学生消极情绪调节策略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有显著即时辅导效果,在3个月后也有显著的延迟辅导效果。

  

(2)在团体活动的不同阶段,各团体疗效因子对成员的帮助程度不同。

在团体过程中期,团体有效性因素重要性的排序为:

对团体的正向感觉、利他性、共通性、认知性的获得、建议的提供、行动力的引发、自我袒露与分享、家庭关系的体验与了解。

而在团体活动结束时,团体有效性因素重要性的排序为:

对团体的正向感觉、利他性、建议的提供、认知性的获得、共通性、行动力的引发、自我袒露与分享、家庭关系的体验与了解。

  (3)随着团体的不断深入,除“共通性”因素之外,其他各个疗效因子对团体成员产生的影响都有显著性提高。

8.期刊论文付祉云.余双好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特点及启示-当代青年研究2010(2本文考察了当前大学生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特点及基于经验性预设之上的不同群体间的差异性,发现当前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呈现出多样化和整体积极的倾向性特点,基于不同经验性预设下的大学生群体间在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启示不仅为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行切入点,而且为具体的心理健康咨询工作提供了实施干预的参考依据.9.期刊论文方平.李改.刘金秀.FangPing.LiGai.LiuJin-xiu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的调查与分析-教师教育研究2007,19(5以334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其情绪调节方式的一般模式及其特点.研究发现:

(1大学生采取多种方式调节自身情绪,使用最频繁的调节方式是积极分心,使用最少的方式是暂时解脱;(2女大学生更倾向于使用发泄或表达情绪、消极分心两种调节方式,男大学生更倾向于使用认知管理、接受与重构、暂时解脱三种调节方式;(3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的使用不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4文科生更倾向于使用发泄或表达情绪的方式,理科生更倾向于使用暂时解脱的方式.10.学位论文刘洁《大学生学业情绪调节方式问卷》的编制与应用2008本研究利用团体访谈法,对部分学生进行开放式的问卷调查,归纳出学生一般学业情绪调节方式,并结合已有的相关模型,确立了《大学生学业情绪调节方式》的5个维度:

认知管理、情绪管理、行为管理、生理调节和情绪培养,编制了由100道题组成的《大学生学业情绪调节方式初测问卷》,并对其进行信、效度分析,得出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4;各分问卷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相关程度明显低于其与总问卷之间的相关,表明该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因此,形成了由60道题组成的最终问卷。

本文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学业情绪调节方式问卷》,对天津市5所高校在读大学生的学业情绪调节方式的特点及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

主要研究的是大学生学业情绪调节方式的人口学(包括性别、年级、家庭(包括单亲家庭、独生子女、生源地及教育(包括学科、学校满意度特点。

结论如下:

1、大学生使用的学业情绪调节方式中,常见的是情绪培养方面的方式,其次是认知管理、行为管理、情绪管理方面的方式,最少的是生理调节方面的方式。

2、大学生学业情绪调节方式中的“生理调节”维度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

3、大学生学业情绪调节方式的“认知管理”维度和“情绪培养”维度上,大一年级学生高于大二、大三年级学生。

4、在大学生学业情绪调节方式的“行为管理”维度上,非单亲家庭的学生高于单亲家庭学生。

5、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在大学生学业情绪调节方式的“行为管理”维度上,城市学生显著高于城镇学生和农村学生。

6、对学校教育设施、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满意的大学生比不满意的大学生更多地使用情绪调节方式。

本文链接:

授权使用:

济南大学(jndx,授权号:

89198d62-8952-4e41-b06a-9ea80134a08f下载时间:

2011年3月1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