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培训课后题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3091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业单位培训课后题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事业单位培训课后题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事业单位培训课后题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事业单位培训课后题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事业单位培训课后题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事业单位培训课后题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事业单位培训课后题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事业单位培训课后题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事业单位培训课后题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事业单位培训课后题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事业单位培训课后题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事业单位培训课后题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事业单位培训课后题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事业单位培训课后题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事业单位培训课后题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事业单位培训课后题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事业单位培训课后题资料.docx

《事业单位培训课后题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培训课后题资料.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事业单位培训课后题资料.docx

事业单位培训课后题资料

一、重点村环境整治

当前农村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特点如下:

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农村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等,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

农村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危害农民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07年江苏太湖蓝藻事件的爆发,再一次敲响了警钟,除去全球气候的反常,农村化肥的大量使用、农村生活污水的不处理直接排放等,造成水体中磷含量的增加,也是导致蓝藻的大规模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2008年召开了首次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并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摆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

同时,国务院转发环保部等八部委《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

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是加快推进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举措,是生态建设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现阶段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惠民实事来抓,以镇村建设为基础,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状况为突破口,重点开展了农村垃圾整治、镇容村貌整治、农村河塘整治等工作,经过实践与探索,取得明显成效,农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存在的不足

  长期以来,大部分农村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和农业废弃物任意排放的问题严重,“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杂草乱跺、畜禽乱跑”是一些农村环境的真实写照。

为此,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连片整治,着力实施“以奖促治”政策,是解决当前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1.1 环境综合整治的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还处在示范阶段,农民对整治工作的期望值不是很高,自主投工投劳的热情和积极性还不强。

  1.2 镇村结合部脏乱差问题突出。

在集镇及村庄结合部,脏、乱、差问题还普遍存在,白色污染严重,有的垃圾难以及时清运,部分乡镇道路两侧还能见到暴露垃圾,废品收购点没有围挡。

少数乡镇秸秆乱抛现象比较严重,秸秆仍然堆在田头、沟渠边,影响沟渠正常排灌功能。

河塘水面漂浮物清理不彻底,河道、沟渠、水塘坡面还有积存垃圾或杂物堆放,国、省、乡、村道路两侧路边沟、田间渠道、水塘淤积比较严重。

  1.3 畜禽养殖污染较为严重。

由于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所布局不合理,普遍依水而建,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加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形成黑臭水体。

  1.4长效管理机制还没有建立健全。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主要内容“六清六建”中的每一项都需要资金投入,由于部分乡镇财力比较薄弱,影响了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长效管理需要的经费没有完全落实。

   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七点思考   实践证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整治农村居住环境是非常必要的,这一举措是及时的,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

但从具体工作上看,还有很大的局限性。

  2.1 广泛宣传,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主导是政府,主体是农民。

要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手段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扩大“以奖促治”政策影响面,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与连片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发动农民群众对直接受益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同时大力宣传农村环保科普知识,加强环保法制教育,使环保教育成为培养造就新型农民的重要内容,切实增强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

  2.2大胆突破,探索建立农村环保长效机制。

通过制订村规民约、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方式,组织村民参与项目运行和管理,探索村民自治与政府支持相结合的运行和管理机制。

加强乡镇环保监管能力建设,在示范区域探索建立农村环境监测、环境执法、环境宣传“三下乡”制度,通过农村环境整村连片整治,深入开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2.3整合打捆项目,创新农村环保资金投入方式。

充分发挥项目资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整合涉农项目资金进行“打捆”,实现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与基本农田改造项目相结合,与农村新能源开发相结合,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整合项目、聚集资金、集中成片、整体推进,充分发挥资金的集聚效应。

   2.4 立足长远发展,高起点规划农村环境整治目标。

要围绕新农村建设,从环保的角度对辖区内新农村建设做一个整体规划,重点对产业发展、村镇配套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等方面的环保要求做出明确规划,做到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不留遗憾。

从根本上转变过去环保工作重城市、重工业、轻农村、轻乡镇的局面,逐步实现环境权益城乡均等化,不能仅仅停留在垃圾清扫、打捞河面漂浮物这一层面。

  2.5立足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及时转移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重心。

面对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新形势,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既要积极应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局面,主动接受产业经济的辐射,更要有超前意识,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一是要严格控制重污染企业和落后产能向农村转移,坚决堵住污染向农村转移的渠道,不仅在城区周边、公路两侧不能上污染项目,即使在偏远农村也绝对不能上有任何污染的项目,坚决杜绝新的污染源向农村扩散,否则就和新农村建设宗旨相背离。

二是要大力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业生产资源的综合利用。

  

  2.6 立足引导,促进农村环境整治有序开展。

一是鼓励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服务范围向周边村镇延伸,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享。

二是组织实施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因地制宜推进村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开展农村集镇生活污水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减排试点工作。

在新农村建设中,特别是在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清洁能源工程建设,按照“以片为主、点片结合”的治理模式,对环境问题敏感、集中的区域,实施连片综合整治,减少农村面源污染。

三是引导乡镇建设工业集中区和农民集中创业点,建设标准化厂房,方便建设集中治污设施。

四是要用好农村环境整治资金政策。

国家环保部有以奖促治政策,省财政有以奖代补资金,地方政府也有这方面配套资金,环保部门和乡镇政府应充分利用好这些政策,发挥环保专项资金的功能,正确引导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有序开展。

   2.7加快农村相关配套政策的制定,建立长效机制。

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建议将农村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目标责任中,将考评与领导人业绩挂钩。

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城乡污染治理的制度,并建立有效的监督体制,保障环境保护的长效管理,可由各级政府牵头,建设、环保、水利、卫生、教育相关部门协助,制定相应的整治和维护的方法和措施,并积极落实。

强化督查制度,定期督查,综合评比,同时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对村庄整治试点进行跟踪报道,促进整体发展。

  历经风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十二·五”是我国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这表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建设、环境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也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农业及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然而,目前农业与农村环境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农业生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退化加剧,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没有得到无害化处理,如何搞好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如何防治农业环境污染、逐步改善农村环境,如何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使农业生态环境由恶性循环走向良性循环,是关系到农业能否持续发展重要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

针对当前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情况,加强农业环境政策法律建设,完善政府职能,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境执法力度、深度,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增强各级政府工作人员、企业经营人员和农民群众等广大公众环保意识刻不容缓。

同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面广量大,在认真贯彻各项整治措施的过程中,应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排查主要污染特征,加大力度优先整治,以优异成绩向党的十八献礼。

浙江农村的环境综合整治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开始了日新月异的农村现代化进程,农业、农村、农民都发生了巨变:

农业文明本来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环境和谐文明,但在现代化的集约生产中发生了变化,具备了现代工业的污染特征;同时,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中,农村的产业结构和农民的居住方式也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

在一些发达地区,以乡镇企业形式为主的第二产业已经取代农业成为农村的“第一”产业;而人口居住日益集中使得小城镇乃至自然村建设日益城市化,这些都使东部发达地区普遍出现与工业污染和城市环境问题类似的农村环境问题。

“十一五”到2020年期间,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显然也将是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最快的时期,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势必成为未来全国性的主要环境问题。

浙江的农村环境问题

浙江是我国县域经济最发达、农民人均收入最高、现代化进程最快的省,但污染问题在现代化过程中日益严重。

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

1、乡镇企业污染仍在加重,畜禽养殖污染迅速上升

1990年代以来,尽管采取了“一控双达标”、“关停十五小”等大规模的污染治理行动,但由于乡镇企业发展迅速以及产业结构等原因,乡镇企业污染仍然在继续加重。

2002年,浙江省乡镇企业“三废”排放量仅居江苏之后,列全国第二;同时,浙江省的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快速发展,但对其的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都未跟上,在一些地区其污染危害甚至超过了乡镇企业污染。

2、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污染造成的危害已经显著影响人居环境质量

浙江省的农业生产已经对水环境和土壤环境造成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浙江省农业生产中的普遍情况是:

有机肥投入呈下降趋势,而化肥、农药投入不断上升;化肥施用比例失衡,氮肥用量偏高,重化肥、轻有机肥的现象普遍存在;农药使用不合理、不科学,忽视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等情况,且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较粮食作物更严重。

此外,由于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农村聚居点建设,农村生活污染造成的危害也与日俱增。

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不到3%。

农村垃圾因其非有机质成分增加,已不再制作农家肥,而是家前屋后、河边桥头任意堆放,大部分最终进入河道。

这些污染源,造成的最严重后果是水体污染。

2002年,浙江省水质性缺水严重,水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

平原河网和城市内河水质污染依然严重;湖泊存在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现象,八大水系中满足水域规划功能要求的断面不到50%,有的地方已很少有Ⅲ类(饮用水源的最低标准)以上的水体,加之生态用水量不足,全省有近千万农民尚未喝上清洁卫生水,有近百万农民喝水有困难。

3、土壤污染开始显现,农用土地存在着土壤退化和污染物累积的状况

由于城市污染转移以及农村自身的污染,浙江省2002年的土地承受废水、废气、废渣负荷分别达到3.18t·km-2,1534m3·km-2,0.02t·km-2,全省受污染的耕地面积为3333km-2,占耕地总面积的20%以上。

超过20%的城郊土地的主要重金属含量高于全省土壤背景值上限。

对浙江省的农村污染,从现象上看,可用“三不三无”总结:

“乡镇企业不达标,农药化肥不减量,秸秆粪便不利用;污水危害无人问,河道淤塞无人清,生活垃圾无人管”;从污染结构看,已由工业点源污染为主向工业点源、农业面源和生活污染并存方向转化;从地域特征上看,浙江省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使污染物排放量增长基本与GDP增长同步,农村环境污染因而呈现区域、流域型特征。

有的地方可用水资源、土壤资源量均因为污染显著减少,农村环境污染已成为社会发展乃至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

浙江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成因

浙江省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是典型的以工业化、城镇化为特征的第一次现代化伴随型问题。

这是进入工业化中期、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后新兴工业化国家出现的普遍问题。

从1978年到2002年的24年中,浙江农村现代化进程基本上是以农村工业化为主导。

1998年后,针对城市化大大滞后于工业化的实际提出了加快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浙江县域经济发展进入了以城市化提升工业化的发展新阶段。

这个过程中,三个不适应成为造成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1、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与污染治理方式不适应,使农村低、小、散型工业化带来的污染泛滥

浙江是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得最好的省之一。

但浙江省自发性、就地性的农村工业化发展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反城市化的工业化道路,产业积聚低、发展成本高、环境污染重。

这种污染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结构性污染(低)、规模性污染(总量小,但单位产值排污量较高)、布局性污染(散)。

虽然通过始自1996年的“一控双达标”行动进行了整治,但产业结构转换滞后于经济增长,污染治理速度滞后于工业规模的扩大。

在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的发展上也存在类似问题。

2、农业环境管理与农业生产的情况不适应,使面源污染突出

浙江水系发达,许多地方属于河网密布地区,滥施化肥、农药易于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

盲目从规模上追求单位土地的产出率而对化肥、农药的环境管理制度滞后,对绿色食品的生产扶持不力,使化肥、农药投入量增长显著快于农产品产值增长,面源污染因此成为浙江封闭、半封闭水体污染负荷的主体。

3、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与人口规模不适应,使农村聚居点环境问题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于城市发展

与快速推进的城市建设和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相比,农村的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和社会发展明显滞后:

一是村庄建设规划滞后,“散、小、乱”的问题比较突出。

村庄布局散、规模小、建设乱。

一些地方的村庄布局缺乏规划指导和约束,农民建房缺乏科学设计,有新房无新村、环境脏乱差等现象普遍存在,浙江省有超过4万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又有若干个自然村,有的行政村的自然村和居住点多达几十个,村庄布局分散,不仅造成了土地利用率下降,还增加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成本,影响了社区服务业发展。

二是村庄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脏、乱、差”的问题比较突出。

由于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组织掌握资金不足,村庄管理程度下降,村庄公共服务滞后于新村建设,其中生活污染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尤为滞后,造成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显著劣于城市。

乡镇企业污染集中治理、“万村整治千村示范”工程、生态农业促进计划和“浙江经验”

浙江省对农村环境问题认识相对较早、较透彻。

2002年以来,浙江省充分认识到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并没有不顾现实盲目提高环境污染治理的地位,而是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统筹理念为指导,分别推进了乡镇企业污染集中治理、农村聚居点环境整治,实施了生态农业促进计划。

1、乡镇企业及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染的集中治理

浙江省的乡镇企业污染治理经验一言以蔽之:

大力推行乡镇企业的进园、市场化、集中治理机制。

绝大多数农村的乡镇企业,都具有低、小、散的特点,采用传统的针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末端治理技术路线,会因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最小经济规模限制以及高折旧率限制而不可行。

但浙江省的乡镇企业污染治理因其自身的特点找到了解决办法:

1990年代以后,浙江把小城镇建设与专业市场、乡镇工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企业群和特色产业集聚区(所谓“块状经济”),乡镇企业的污染治理模式也因此在2000年以后逐步形成:

化零为整、集中治理。

具体来说,就是变“谁污染谁治理”为“谁治理谁收费”。

在污染企业集中到特色工业园区后,由具有环保设施运营资质的专业公司负责集中治理,污染企业的排污权还可以在园区内部转让交易,从而解决了乡镇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技术落后、“规模不经济”、折旧率高等难题,环境监管也变得容易。

类似的方法也被用于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

在2002年发布的浙江省《关于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中,除了明确用工业污染的管理办法进行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管理外,还提出逐步推行规模养殖、集中治理、综合利用模式和“种养平衡区域一体化”:

即通过规划协调区域内种植业和养殖业平衡发展,确保有足够数量的耕地来消纳粪便及处理物;在进行合理区域规划的基础上大力成片发展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称为“畜牧小区”),通过建设较大规模的沼气综合利用设施对畜禽粪尿进行集中处理和综合利用。

这种方式大大缓解了畜禽粪便带来的严重污染。

2、农村聚居点环境综合整治

浙江省将生产、生活、生态目标统筹起来考虑,从2003年起实施了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主题之一的“万村整治、千村示范”工程。

工程目标为用5年时间,对全省10000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并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行政村建设成全面小康示范村(以下简称“示范村”)。

工程内容包括以村庄规划为龙头,从治理“散、小、乱”和“脏、乱、差”入手,加大村庄环境整治的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

其中直接与农村聚居点人居环境有关的具体措施为“六化”工程:

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

为了保证“六化”工程的顺利实施,浙江省制定了以下政策:

①在工程实施中,确定了以下原则:

农民自愿,因地制宜。

规划先行,统筹安排。

保护生态,协调发展。

以民为本,整体推进。

各方支持,密切协作。

②“三生”统筹:

一方面通过规划确保生产、生活所需必要的环境容量;一方面根据村庄整治需要,统筹考虑重大治理项目安排,然后“谁的孩子谁抱走”,避免了单独的环境治理既没有能力也缺乏其它部门配合的局面。

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村庄整治的规划、水利、供水、交通、绿化、污水治理等任务分配落实给各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浙江省直有关部门在实施“万里清水河道工程”、“万里绿色通道”工程、“乡村康庄”工程、“千万农民饮水”工程、“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等农村项目时,与“万村整治、千村示范”工程建设有机结合。

③多方面大力扶持,包括财政补贴:

2003—2007年,省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主要用于示范村规划编制补助和村庄整治的以奖代补。

各市、县(市、区)也安排一定的配套资金。

有关环保项目所需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税费免减:

凡涉及“万村整治、千村示范”工程建设收费的,原则上能免则免,能减则减。

各级各部门在简化审批手续,降低规费收取标准;土地优惠:

优先安排农用地转用指标,积极盘活存量土地,保证村庄建设必要的用地。

在村庄整治中,宅基地退建还耕和土地整理等继续享受省定扶持政策。

④引导市场力量介入。

在“万村整治、千村示范”工程建设中,通过政策激励,用土地资产运作、个人资本参与、企业投资经营、业主承包开发、共同投资管理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参与。

截止2005年6月,财政投入50多亿元,带动社会投资高达170亿元,政府财力投入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另外,在整治中采用多项新技术并建立了相应实施机制。

3、生态农业促进计划

对于面源污染,则实施了生态农业促进计划。

主要工作思路是两条:

建立标准体系,采用补贴、示范等方式多方面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例如,制定了农业生产基地环境标准和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环保标准,并组建了相应的认证机构;对有机肥生产和使用予以补贴,对无毒和低毒农药的开发研制与推广销售补贴,加大对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耕地地力培肥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等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等。

4、“浙江经验”总结

可以将浙江省在开展乡镇企业污染集中治理、“万村整治、千村示范”工程和生态农业促进计划中的做法总结为“浙江经验”,它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在治理理念上,按照“三生统筹”理念,做到产业间协调发展,矛盾统筹解决,但优先解决人居环境问题。

二是在治理主体上,政府和市场各尽所能。

在有关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性较强的领域,政府担负主要责任;对于易于将外部性内部化的领域,如乡镇企业污染治理,则放手市场化,但政府从财政补贴、贷款、税费减免和土地价格等方面大力扶持并做好政策配套。

三是在治理方法上,强调“做早做大”:

即做好规划,把好第一关;集中治理,保证治理效果和降低成本。

对于乡镇企业以及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的污染问题,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调整以及推行工业园区污染集中治理的办法解决;对于农村聚居点的环境问题,采取规划控制,资源、能源、环境问题统筹,污染集中治理的办法;对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通过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及推行绿色食品管理体系等前置手段(而非发生后治理)解决。

浙江经验的启示

尽管浙江农村是全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农村,其实情有别于全国绝大部分农村,但在“十一五”到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小康期间,全国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方面接近浙江农村目前的水平。

显然,“浙江经验”对全国农村未来的环境污染治理来说,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这可从以下三方面体现出来:

1、重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但从“三生”统筹的角度解决

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进行“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良好”的统筹发展,才可能将经济增长转化为人的福利改善。

但在目前的体制下,过于强调环境目标也是不现实的。

制定兼顾“三生”的目标并且将其分解到相关职能部门,是务实的解决之道。

2、政府和市场各尽所能,政府从各方面扶持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是公益事业,必须强调政府在其中的主导作用。

对正外部性突出的项目,必须以政府出资为主。

但鉴于我国普遍存在的财政资金约束,也应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广泛吸纳社会资金。

尤其是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人口密度、人均收入和污染强度都较高,通过市场化机制进行污染治理条件较好。

只要在贷款、税费减免、土地使用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就能够通过市场力量对多类污染进行治理。

3、积极进行污染治理技术路线创新,强调做早做大

一是做早——抓好规划,建立污染的事前预防机制。

很多建设项目和农村聚居点的污染,如果发生以后进行治理,代价是高昂的。

而如果通过规划建立污染的事前预防机制,不仅可以实现“三生”统筹,就污染治理而言也事半功倍。

二是做大——强调集中治理、综合利用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低、小、散”,通过集中治理、综合利用的技术路线创新,有利于解决克服污染治理障碍。

例如,在乡镇企业污染治理上采用进园(工业园)并扶持专业污染治理公司集中治理的办法,可以取得改善污染治理效果、降低成本以及便于环境监管等效果。

 

治超工作

治超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表现

(一)治超组织机构综合领导协调能力有所下降。

各级政府虽说都成立了治超工作领导小组,也设立了治超办公室,但随着治超工作的长期性、持续性、复杂性和其他原因,在思想上,在工作安排、考核、监督检查方面,各级都有了厌倦、放松的表现:

一是成立的治超领导小组全年很少或几乎不开治超工作的安排会,也不开总结会,领导小组职能基本上处于“空档”位置。

二是设立的治超办也是“徒有虚名”,以文件落实文件,把日常性、经常性的治超工作逐渐演变为突击、集中式治超,全年发文件安排一两次集中行动就算开展了工作,而对治超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动向重视不够,不能及时进行调研和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对策、措施,对基层一线治超工作存在的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支持不够,在督促检查中察实情的少,解决问题的少,检查流于形式得多,在年度考核中听汇报得多,真正评比、奖罚兑现的少。

三是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也因不开会,没有具体的工作任务、考核和奖罚兑现,基本上处于“挂名”位置,各成员单位基本不参与实质性的治超工作,治超工作职责全落在了交通部门的肩上,综合治超的职能根本无法发挥作用,虽说公安交警有时也参与联合治超行动,但参与时间只有一、两天,总认为是在给交通“帮忙、哄摊子”。

特别是工业和信息化、质监、公安交通管理、发展改革(经贸)、交通运输、道路运输管理、国土资源、煤炭等部门严把的六关(车辆生产关、车辆挂牌关、车辆改装关、车辆检验关、市场准入关、车辆装载关)出现弊端漏洞和监管不力,致使从车辆出厂到挂牌到上路营运一路“顺风顺水”,把本应在源头治超的工作量和压力基本上是“毫无遮拦”的传递给路政和路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