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上主义.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3270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至上主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至上主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至上主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至上主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至上主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至上主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至上主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至上主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至上主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至上主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至上主义.docx

《至上主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至上主义.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至上主义.docx

至上主义

俄国马列维奇1913年正方形建立在直线上的几何学一个人的主义

至上主义是传统绘画时代终结的标志,至上主义绘画彻底抛弃了绘画的语义性及描述性成份,也抛弃了画面对于三度空间的呈现。

那些平面的几何形,不具有丝毫的体积感和深度感。

在马列维奇的作品中,那些几何构图自由而奔放,在画面上形成一种旋转的或离心的动感,

他从接受严谨的西方艺术美学的教育开始,后和康定斯基、蒙德里安成一起成为早年几何抽象主义的先锋,最终以朴实而抽象的几何形体,以及晚期的黑白或亮丽色彩的具体几何形体,创立这个几乎只有他一个人独舞的至上主义艺术舞台。

马列维奇首创了几何形绘画,留存于世的那些作品在这么多年以后,仍以它的单纯简约而令人惊讶。

他称得上是二十世纪抽象绘画的伟大先驱。

Malevich,KarimirSeverinovich马列维奇

俄国画家。

1878年2月11日生于基辅,1935年5月15日卒于今圣彼得堡。

受业于莫斯科绘画雕刻建筑学校。

早期作品寻求变形和稚拙的美,代表作《花姑娘》、《农民》采用印象主义画法。

1912年在驴尾巴展览会上陈列的《手足病医生在浴室》、《玩纸牌的人》,又具有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的特色。

还曾参与起草俄国未来主义艺术家宣言。

十月革命后参加左翼美术家联盟。

1930年以嫌疑犯被捕入狱,后获释。

著有《无物象的世界》。

“如果想成为真正的画家,那么画家必须抛弃主题与物象。

”以这句箴言而付诸实践的至上主义代表作《黑色正方形》,成为了现代艺术的关键之作。

这是一幅绝对抽象的油画作品。

马列维奇自己视此为艺术中纯粹创造的第一步。

自然中永远无法找到的正方形是至上主义的基本元素。

正方形是对世界的表象和过去的艺术的决裂的象征。

所有的至上主义艺术的基本上造型都源自于方形:

长方形是方形的延伸,圆形是方形的自转,十字形是方形的垂直于水平交叉。

《黑十字》及《黑色圆形》就是《黑色正方形》的姐妹作品。

这已经成为了至上主义美学的简约化身。

马列维奇在其生涯的不同时期,画过好多个黑色正方形的版本,最后甚至伴随他长眠于地下。

以此为代表的至上主义作品,其内涵均存在于其本身以及与其有关联的东西上。

《白色背景上的黑方块》1913布上油画

当被人批评是空的时候,马列维奇说,这不是一个空的正方形,它充满着所有物质的缺失,它孕育了许多意义.

在马列维奇的绘画中,真正做到写实主义,就是绘画要只为自身而存在。

也就是说,创作仅仅存在于绘画本身,其所包含的造型并非借自于大自然,而是源于绘画的质与量。

一具至高无上的黑方块,并不象征任何东西,它只是一种存在。

由此而推进,则最终在《白色上的白色》成了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

卡西米尔·马列维奇作为俄国前卫艺术的领军人物,他开创了至上主义这一流派,在俄国拉开了反叛传统艺术的序幕;通过对马列维奇黑色至上、红色至上和白色至上三个时期的至上风格作品形式的分析,探寻出他的黑色方块是对纯粹至上主义的探索;随着1917年十月革命的到来,马列维奇受红色革命的影响,开始在至上作品中以纯粹的红色方块来演绎内心情感;又随着其事业开始走向顶峰,马列维奇更以白色方块来突出艺术至高无上的纯粹情感,最终演绎其内在情感的外在理性表达的创作理念。

关键词:

马列维奇;至上主义;民族风情;方块母题

1.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一些新的艺术流派像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等诸多支流交错起伏,这些流派的发展促使俄国前卫艺术的产生。

于此同时,俄国境内即将爆发1917年十月革命,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俄国人民对于推翻传统旧制度的急切心理,也进一步加快了俄国前卫艺术流派的孵出。

俄国前卫艺术家们否定传统艺术,强调精神世界和内心的体验,正是符合了当时的反传统的政治革命精神,得到了政府的积极认可。

在这其中,卡西米尔?

马列维奇(kazimirmalevich,1878~1935,比列宁大7岁,见图1)是俄国前卫艺术的重要领衔人物之一,他的“至上主义”抽象绘画的创立,预示了西方抽象艺术的发展趋势,对构成主义、极少主义以及后来的达达主义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马列维奇简介

卡西米尔·马列维奇1878年出生在俄国基辅一个糖厂工人家庭,虽然从小只受到很少的教育,但他少时就酷爱绘画。

1904年,马列维奇(26岁)前往莫斯科寻求发展,并被莫斯科绘画雕塑建筑学院录取。

1907年,29岁的马列维奇的作品首次在莫斯科艺术家联展中出现,该展览名为“蓝玫瑰花环”,参展者还有后来的抽象主义绘画之父——康定斯基。

[1]马列维奇参加了由“红方块王子”注1成员组织的展览,并受到了“红方块王子”成员们对艺术新形势探索精神的感召,也开始对法国印象主义大师赛尚(paulcezanne,1839~1906)提出的一切形体都是“由柱体、球体和锥体”等几种基本形体组合成的鲜明论点产生了兴趣,这些为马列维奇在1911~1913年间创作的“立体民族风情”系列打下了基础。

马列维奇一生的绘画作品大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就是1911~1913年期间创立的“立体民族风情”系列。

这个时期的作品内容多以体现俄罗斯农民日常生活场景为主。

其中以《雪后的小村之晨》(1912年,见图2)、《割草人》(1911~1913年,见图3)最具有代表性[2](p.162)。

这些绘画的色调主要由红色、黄色、蓝色组成,这种三原色对比协调的运用不但使得整幅绘画冷中透暖,而且演绎出俄国强烈艳丽活泼的红绿民族色彩风味。

画中的人和物都以几何锥形和不规则梯形为基本形,每个几何形都是由暗到明的过渡色填充,通过巧妙灵活的搭配,让人物的体积感和画面整体的层次感跃然纸上。

第二个阶段是1913~1920年间的至上主义风格时期。

早期“立体民族风情”的探索,使马列维奇对于几何形萌发了更大的兴趣,随着后来俄国政治矛盾的加深,红色革命思想也深入进俄国前卫艺术家的作品中,他作为俄国前卫艺术领军人物之一,也开始进行有关新艺术风格的大胆尝试,这些促使了马列维奇至上主义的创立,成为他艺术道路上盛开的最灿烂的花朵。

至上时期他抛弃了绘画中所有的具象形式,彻底地走向了至上风格。

图2雪后的小村之晨1912年|图3割草人1911-1913年

3.马列维奇至上主义风格探析

马列维奇至上主义的总体特征可以归结为:

一是以探索方块为主的艺术表现手段。

方形、圆形和三角形是近几十年来的许多抽象绘画的基本要素,但是还没有谁像马列维奇那样探索过方块(方形)一样,就像没有人像康定斯基探索圆圈(圆形)那样。

[3]二是重在以抽象表现形式表达内在情感的外在理性。

至上主义的抽象表现是和另外两位同时期的抽象绘画大师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有所不同的,康定斯基(wassilykandinsky,1866~1944)的“热抽象”注重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内心情感的自我表现;而与“热抽象”相对的蒙德里安(pietmondrian,1872~1944)的“冷抽象”,则注重用理智求得艺术中的平衡感,而不在乎内在情感的表现。

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风格是集康定斯基的内在情感和蒙德里安的外在理性表达于一身,创造出内在情感的外在理性形式的至上表现。

图4“0,10”画展上的《白底上的黑方块》1915年

3.1黑色至上至高纯粹

1915年对马列维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他在彼得格勒的“0,10”展览上展出了一幅名为《白底上的黑色方块》(1915年,见图4)的抽象绘画,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整幅绘画以白纸为底,以黑色方块为母题,这让当时的评论家深表感叹:

“我们失去了所钟爱的一切……我们面前,除了一个白底上的黑方块以外什么都没有。

”他把这幅作品挂在了展室两面墙壁相交的一角,这是旧式俄罗斯家庭挂圣象画的地方,这就更寓意了马列维奇对俄国传统挑战到底的决心。

这种反叛传统艺术思想的产生依托于当时俄国的时代背景,那时正处在十月革命前夕,革命家们所提倡的反传统思想必然会影响青年艺术家马列维奇的创作。

马列维奇认为“对于至上主义者而言,客观世界的视觉现象本身是无意义的,有意义的东西是感情…。

”[4]也就是说至上主义是强调情感抽象的至高无上的理性,反对物象的具象传达,对于传统性艺术中的具象表达方式,他认为必须要摒弃甚至摧毁。

所以,马列维奇将这种反传统进行到底,将早期立体民族风情中的民族意象风格抽离,只依靠几何形状进行创作。

在上述作品中,正方形的黑色方块被大面积地置于白色背景的正中央,作为整幅作品的视觉中心点,打破了传统构图的束缚,只传达现代艺术至上的观念,这也成就了马列维奇的艺术作品从立体几何到平面几何的蜕变,特别是从不规则几何形到规则方形的演进。

3.2红色至上充满活力

1917年前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期间,前卫艺术家们为迎合社会变革的需要,进行艺术革命创造,建立了“左翼艺术家联盟”,马列维奇作为一名有为艺术家,他和其他的一些爱国艺术家们一样积极投身于革命的热潮中。

在此期间,马列维奇的艺术作品也同样表现出激情澎湃的革命精神。

如果说马列维奇的黑色方块是至上主义艺术成果的初探,是真实情感的外在抽象性的初次流露,那么在1917年前后创作的《至上主义构图》(1916-1917年,图5)、《充满活力的至上主义》(1916年,图6)等这些艺术成果,则是炙热的革命情感的迸发外现。

在这两幅作品中,平面的彩色方块交错构搭,形成视觉的交错感,其中红色的方形占据整个至上平面作品中的主要位置,使得本不稳重的多个方形有了红色视觉中心的依托,不但整个平面方块产生空间感,而且也因为红色方块的前倾性,给人一种以红色统领全局的秩序感。

作品中至上的红色方块奔腾出艺术家所有纯粹的情感,像一种革命情怀的雀跃,更是至上黑色的情感升华。

这个时期马列维奇创作的交错构搭的红色抽象方块被广泛应用,我们在李西茨基(eleazarlissitzky,1890~1956)等一些艺术家的作品中也常可以看到至上红色的身影。

图5至上主义构图1916-1917年|图6充满活力的至上主义1916年

3.3白色至上走向极致

随着时间的演变,马列维奇注定要为至上主义的发展开辟一片新天地。

1918年,马列维奇创造了一副名为《白底上的白方块》也称为《白上之白》,在宣布白色时期的到来的同时也体现了其情感与理性的完美结合到达了极致。

《白底上的白方块》这幅作品在1919年的“第10届国家展——非具象创作与至上主义”白色系列美术展览上展出,马列维奇在展出的目录上写道:

“游泳吧!

自由的白色大海,无边无际即将展现在你的眼前。

”[2](p.148)在这次展览之后,马列维奇又出版了一本名叫《论艺术的新体系》的著作,其中他对白色系列进行了自己的论述:

“我已冲破蓝色格局的黑色而进入白色,在我们面前是白色的、畅通的太空,是一个没有终极的世界。

”白色方块的出现,是将艺术家内在至高无上的情感的外在理性化的极致表现,是对黑色时期和红色时期的进一步深化发展。

该幅作品中白色方块以倾斜的形式融入整个白色的背景中,整个艺术作品被一个平面的白色方块所引导,马列维奇巧妙地利用了白色方块达到一种艺术作品的独一无二的至上纯粹的精神,是对至上黑色方块和至上红色方块的一种精神升华。

图7白底上的白方块1918年

从黑色至上、红色至上到白色至上,这三个时期的作品均是以平面方块构成为基本形,以单一的方形来演绎内在情感的外在理性流露,马列维奇创作的这种新形式为抽象艺术开创了一个新的探索思路。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

1919年,马列维奇曾受到马克·夏加尔(marcchagall,1887~1985年)的邀请,到维杰布斯克艺术学校任教,由于马列维奇善于演讲和交际,他的至上主义风格很快得到传播,并吸引了一大批的学生崇拜者。

但是马列维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